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年级 3 月联合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食用草乌炖肉是有些地方人们的饮食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
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钠钾泵携带钾离子往外运输从而使膜外为正电位,表现为静息电位
B.钠离子通道是胞外 Na+内流和胞内 K+外流共同的通道
C.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纤维膜内 Na+浓度高于膜外
D.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
2.某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将 100 粒莴苣种子放置在适合生长的恒温条件下,并在黑暗中
吸收足够的水分,如下图中的Ⅰ~Ⅴ所示,通过图中不同组合的光照条件处理,48 小时后,
检查发芽率(发芽种子的比例),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课题是研究不同光环境对莴苣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B.本实验的黑暗条件是无关变量,光照是自变量
C.由图中实验可知,影响发芽率的关键因素是黑暗处理前是否进行光直射
D.莴苣种子萌发需要合适的温度、水分和氧气,图中Ⅴ中发芽率应该是 100%
3.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 BC 段感受刺激的是冷
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B.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
C.若某健康人 A 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 A、C 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
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 AB、CD 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
D.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 AB 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 BD
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4.豚草是原产于北美的一种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
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in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龙葵 3.0 2.0 0.4 0 0
A.豚草在空间上的分布体现了其空间特征
B.豚草入侵改变了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
C.可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减少
D.该区域豚草的种群数量将保持“J”型曲线增长
5.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外周交感神经系统在情绪应激体液免疫调节(情绪应激能影响免疫功能)
中的作用,建立了空瓶刺激诱发情绪应激的动物模型,实验如下:
空瓶刺激前处理
定时用
瓶喂水
训练
第 18 天免疫处
理 分组处理
选 60 只生理状态相同
的正常成年大鼠均分
为 3 组饲养一周(适应
期)
10 天
给每只大鼠腹
腔注射等量的
卵清蛋白的缓
冲液
情绪应
激组
(ES)
从免疫当天开始的第 3、5、
8 天只给空瓶刺激,不喂水
诱发其情绪应激 30 分钟
生理应
激组
(PS)
?
对照组
(C)
一直定时喂水
这样连续处理两周后对所有动物进行相应处理,测定相关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缓冲液中的卵清蛋白和磷酸均能引起免疫应答
B.PS 组的处理为:不给空瓶刺激、定时喂水
C.ES 组大鼠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高于 C 组
D.PS 组大鼠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低于 C 组
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群落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C.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 D.种群内各种生物总是斗争激烈
7.下列 DNA 粗提取的实验操作中,经过离心或过滤后,取上清液或滤液的有()
A.在新鲜鸡血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混合均匀后离心
B.在盛有血细胞的塑料烧杯中加蒸馏水,快速搅拌后过滤
C.在含有 DNA 的 2 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蒸馏水,搅拌出现丝状物后过滤
D.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冷却的酒精溶液后得到的清液
8.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进行了下列操作,其
中正确的是()
①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②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④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⑥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⑥
9.三趾树懒是一种移动缓慢、代谢率极低的夜行性植食动物,以树叶、果实为食。它不直接
从树冠“空投”粪便,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爬到树下排便。研究发现,这种树懒到地面排便时,躲
在皮毛里的树懒蛾就伺机在粪便中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专食树懒粪便,而羽化后的树懒蛾
又会寻找树懒钻进其皮毛中。蛾死掉后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氮促进树懒皮毛中绿藻的
生长,绿藻能帮助树懒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趾树懒和绿藻之间为捕食关系
B.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耗能较多
C.树懒蛾幼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三趾树懒不会因为天敌的存在而灭绝
10. 下列关于人体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稳态的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 所有稳态都是相对的
C. 所有稳态的维持都依赖于体液调节 D. 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11.如图表示逐渐增加电刺激强度(S1~S8)后,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刺激强度在 S1~S4 期间,细胞膜上没有产生动作电位
B.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的强度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强
C.刺激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使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D.刺激强度在 S5~S8 时期,大量钠离子会从膜外流入膜内
12.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不是引发糖尿病的因素是()
A.体内产生蛋白 M 抗体或胰岛素抗体 B.一次摄入的葡萄糖数量增加
C.抑制含 GLUT4 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D.参与信号转导的有关蛋白分子被灭活
13.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①预防接种乙肝疫苗 ②血浆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水解作用
③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④吞噬细胞对细胞集团的吞噬消化
⑤效应 T 细胞裂解靶细胞⑥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对病菌的黏附
⑦皮肤的阻挡作用 ⑧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A.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⑥⑦⑧
14.关于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有关检验,不正确的是()
A.在果酒制作实验中,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
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在微生物培养中,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是用一组不接种或接种无菌水的培养基与
接种培养物的培养基一起培养
C.检验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是否分离出了分解尿素的细菌,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
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则可初步鉴定该细菌能分解尿素
D.多聚酶链式反应中不用解旋酶
15.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在寒冷条件下散失的热量比在炎热条件下散失的更多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下丘脑不通过胰岛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来降低血糖浓度
D.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加强,尿量增加
16.下列关于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样方法适用于调查草地中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B.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
C.应在患者的家系中调查某种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
D.黑光灯诱捕法与取样器取样法的原理均是利用了动物的趋暗性
17.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
如图所示,据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弱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 B 点右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 C 点右移
D.图中偏离正常运行范围的程度可以体现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
18.下图甲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 A、B 分别表示蛋白质分子与磷脂分子,二者均属内环境成分
B.若图甲中的 M 侧为肠道,那么 N 侧则是毛细血管腔
C.图乙中 C 与 D 结合后一定可以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
D.图乙中 C、D 分别表示神经递质与神经递质受体,C 的释放表明突触前膜具流动性
19.科研人员将两种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 A 和 B 在基本培养基中培养,处理及结果如下:单独
培养 A 无菌落;单独培养 B 无菌落;AB 混合培养有菌落;AB 之间用微孔滤板(细菌不能通
过,DNA 可以通过)隔离无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本培养基提供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
B.培养基、实验者双手等都需要灭菌处理
C.混合培养可能发生了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D.基因的转移需要两种菌株细胞直接接触
20.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 c,则背光侧为 d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茎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a,则远地侧为 b
C.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c,则远地侧为 d
D.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芽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
21.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可以采用实时荧光 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RT-PCR
的具体过程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以 mRNA 为模板合成单链 DNA
B.过程②③拟对单链 cDNA 进行 n 次循环的扩增,理论上需要 n 个引物 B
C.该技术用于对某些微量 RNA 病毒的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D.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只能从引物的 3'端开始连接
22.HIV 侵入人体后会与 T 细胞相结合,是由于 T 细胞及一些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含有 CCR5
的特殊蛋白质(由 CCR5 基因编码)。某医疗团队从一名天生具有 HIV 抵抗力、且 CCR5 基因
异常的捐赠者(甲)身上取得骨髓,并将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并患有 HIV(感染 HIV 十
多年)的患者身上。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身上的所有 HIV。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可利用 CCR5 拮抗剂来控制 HIV 患者体内的 HIV 对 T 细胞的感染
B.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可能是因为 HIV 是一种致癌因子
C.捐赠者甲感染 HIV 后,体内既产生了体液免疫,也产生了细胞免疫
D.艾滋病患者的 HIV 不侵染 B 细胞,因为 B 细胞的 CCR5 基因没有表达
23.某学者利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产生的原因,先将原始菌种涂布在 1
号培养基上,培养出菌落后,将灭菌绒布在 1 号上印模,绒布沾上菌落并进行转印,使绒布
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 2 号和 3 号培养基上。待 3 号上长出菌落后,在 2 号上找到对应的
菌落,然后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 4 号培养液中,培养后再涂布到 5 号培养基上,并重复以上
步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大肠杆菌的抗链霉素突变是由链霉素诱导产生的
C.4 号与 8 号培养液中,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逐渐增大
D.在一定时间内 4 号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数量逐渐增多
24.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常在人群中
爆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诺如病毒感染者只需体液免疫就可将细胞内的病毒消灭
B.许多人可通过感染获得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C.不同 B 淋巴细胞表面都有与诺如病毒抗原相对应的受体
D.相应 B 淋巴细胞结合病毒抗原后便被致敏了并随即产生抗体
25.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将其接种在缺
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 2-
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
菌落出现。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在接种前,2 一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
②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
③用显微计数法统计的菌数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数要高
④实验所用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
⑤化学诱变剂处理缺陷型细菌可变为野生型
A.3 项 B.4 项 C.5 项 D.6 项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50 分)
26.某小型湖泊旁边有很多荒地,下图甲表示某荒地在春季时主要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
乙是图甲相应的能量金字塔。
(1)在图甲中,鸟与昆虫的关系属于 ________,蛇在图乙中属于(填字母)营养级层次。
(2)由于新农村建设在此选址修建,部分荒地或被房屋、道路代替,或被用于种植、放牧,
使这一地区发生显著变化,这属于群落演替吗? 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
(3)生态学家对甲图中植被--鼠--蛇这条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丙,单位是 J/
(hm2•a),得到如图数据后,爱心生态学家觉得有必要给蛇再补充一些能量,加以投食后,蛇
又获得了 1.5x107J/(hm2•a)的能量。求能量从鼠传递到蛇的效率是________。
(4)鼠同化的能量中有 95%—97%用于___________。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
可见,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____________。
27.在拟南芥的幼根中,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根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地上部分,地上
部分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然后根尖的生长素再通过皮层回流。在幼根的
中柱和皮层细胞中,无论生长素以什么方式进入细胞,运出细胞时必须依赖运输载体 PIN 蛋
白,见图 1。将拟南芥横放后,其根冠中的平衡石细胞感受到重力信号,细胞内的淀粉体就会
沿着重力方向沉降,通过一系列调控使根向地生长,见图 2。
7 77889
(1)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少量的生长素即可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是植物体还要源源不断合成生长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生长素是由__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转化而来的。
(2)图 1 中,生长素在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研究者曾经认为根的向水性也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生长素运输载体 PIN 蛋白。请根据所
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根的向水性与 PIN 蛋白无关。(只写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材料:培养 7 天的正常拟南芥和 PIN 缺少突变体若干、盛有琼脂培养基的装置(培养基左上
侧含水量明显低于右下侧)、遮光罩
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
28.(I)如图是某个鼠群个体数量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曲线不表示资源和空间_________的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
(2)鼠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 ___(用图中字母作答),F 点时,鼠群的出生率____
死亡率(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3)当地居民发现鼠患时,大力捕杀老鼠,努力断绝鼠群的食物来源,减少鼠群的活动空间,
设法降低鼠群的________ 。控制鼠害效果最好的时期是________
(II).1859 年,托马斯·奥斯汀从欧洲带了 24 只野兔来到澳大利亚。一个世纪之后,野兔的
数量已经蹿升至 6 亿只,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为了消灭兔子,澳大利亚引进了兔子的天
敌——狐狸。但是狐狸更喜欢吃行动相对迟缓的本地有袋类动物。最后又引进了粘液瘤病毒,
才有效地控制了野兔的数量。回答问题:
(1)野兔刚进入澳大利亚,由于气候适宜、食物充足且没有敌害,此时野兔的种群数量呈_____
型增长。
(2)牛羊、狐狸、粘液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野兔的原产地欧洲,野兔与其天敌的数量都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
有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_________________。
(4)在引入粘液瘤病毒之前,澳大利亚政府也曾采用播撒毒药的方法进行过兔灾的防治,但
是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其原因是毒药对兔群具有_______________作用,使兔群发生进化。
(5)在野兔入侵的过程中,澳大利亚一些特有的动物,如小袋鼠、袋狸、鼠袋鼠等生物都纷
纷灭绝或濒临灭绝,这说明生物入侵会破坏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应果断采取建立动
物园、濒危物种繁育中心等___________的措施,为这些行为将灭绝的动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
会。
29.有机磷农药常常因过量施用带来环境污染。某同学欲从土壤中分离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
的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若需增加目的菌的浓度,需在相应的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培养基除了为微生物的生
长、繁殖提供水和氮源外,还要提供_____ ___(答出两点)等基本营
养成分;制备该培养基时应在灭菌之___________(填前或后)调整 pH。
(2)将获得的等量 3 种待选菌种甲、乙、丙分别接种在 1L 含 20mg 有机磷的同种培养液中(其
他营养物质保持充裕,条件一直适宜)。记录实验开始到有机磷被耗尽所用的时间,甲、乙、
丙耗尽培养液中有机磷的时间分别为 32h、45h、16h,则应选择微生物________(填甲、乙或
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的菌体数,既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_直接计数,也可选用稀
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
46 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 6 个菌落,请分析说明空白对照组出现菌落的
可能性原因:一培养基灭菌不合格,二可能是_____________ ____ 。若将 40(即 46—6)个/
平板作为实验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则该做法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4)微生物接种方法之一的平板划线接种做法,用接种环蘸取菌液,轻轻划在平面培养基上,
以达到分离菌种的目的。若样品含菌量较多,应采用下图中的方法____。要完成 B 的操作,
共需要对接种环灼烧_____次。
(5).下图为某微生物发酵自动化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培养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常采用________法进行灭菌。
②若利用该装置制备果醋,则“生物催化剂”指的是__________菌,若发酵液中无糖类,但有乙醇,
则该发酵菌发酵获得醋酸的途径是:乙醇→________→醋酸。
③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纯化菌种时,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下第一次联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5 DBCDC 6-10 DBBAB 11-15 BBDAD 16-20 BCDBA 21-25 BCBBB
二、填空题(共 50 分)
26.(12 分,每空 2 分)
(1)捕食和竞争 A、B (2)属于 (3)3%
(4)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5)生态系统的稳定
27.(12 分,每空 2 分)
(1)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生长素是信息分子,作用后即被灭活 色氨酸
(2)因为细胞内的生长素运出细胞时,必须依赖运输载体 PIN 蛋白,而 PIN 蛋白只位于细胞
的一侧。
(3)实验思路:将已培养 7 天的等量正常拟南芥和 PIN 蛋白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分别移栽到两
个盛有琼脂培养基的装置中,用遮光罩遮住根部,向水性培养一段时间,每天观察记录根的
生长和弯曲情况。
结果:正常拟南芥与 PIN 蛋白缺失突变体拟南芥根都表现为向含水量高的右下侧弯曲。
28(12 分,每空 1 分)
I(1)理想或者充裕 (2)E 大于 (3) 环境容纳量(或 K 值) C 点之前
II (1)J (2)竞争、捕食、寄生 (3) 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的机制
(4) 选择 (5)生物多样性 易地保护
29.(14 分,每空 1 分)
(1)碳源和无机盐 前
(2)丙 丙分解等量有机磷所用时间比甲、乙少,说明丙分解有机磷的能力比甲、乙强
(3) 血细胞计数板 倒平板过程被污染,培养皿灭菌不合格 不正确
(4) B 5
(5)①高压蒸汽灭菌 ②醋酸 ③乙醛 ④培养基表面过多的菌悬液,导致菌体堆积,
影响实验效果 ⑤避免培养基污染棉塞(防止杂菌污染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