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四)(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四)(Word版附答案)

ID:653106

大小:71.5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4-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新高考)2021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语 文 (四)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域扩展与所研究问题的多样化,逐渐出现了许多无法用经典定量分析方 法计算的“模糊量”。比如,对某个领域的家庭经济能力的评价,往往可以分为富裕型、小康型、温 饱型等;对人的身体素质评价,身高往往分为高、中、矮,等等。这些便是量的模糊性,即模糊概 念。为解决模糊概念与经典定量处理方法之间的矛盾,便出现了使精确概念模糊化的模糊思维方法。 “模糊”一词译自英文“Fuzzy”,在字典中除有“模糊”的含义外,还有“不分明的”和“边 界不清的”的意思。模糊性是客观事物所呈现的普遍现象,主要指客观事物差异中的中介过渡的“不 分明性”,或者说是研究对象的类属边界或性态的不确定性。虽然模糊事物没有绝对界限,但还是有 相对的标准与合理性的。同时,模糊性中又允许主观性的存在,因为对模糊事物各人心目中的界限 不会是完全一样的,承认一定的主观性是模糊性的一个特点。此外,人们心目中的界限又形成一定 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因而其又是客观的。模糊性正是对这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反映。 隶属程度的思想是模糊思维的基本思想。例如,我们描述“年轻人”这一模糊概念的隶属程度, 在面对人在多大年龄算年轻人的问题时,可以给出一个模糊范围。这样,100 个人或许可以给出 100 个年龄范围的模糊集合。 由于大多数事物具有模糊性,这就要求我们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采取多值逻辑思维,即把过 去的(0,1)二值逻辑推广到[0,1]闭区间上任意取值的多值逐辑。可以说,模糊性是精确性的推 广和延伸,而精确性则是模糊性的极端。所以说,精确性和模糊性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研究事物的 模糊性时,切不可忽视事物的精确性。正确理解和处理精确性和模糊性的关系十分重要。 客观世界的许多现象都是模糊的,如果对这些模糊概念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即所谓经典思维的 方法去处理和研究,将会得出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结论,更不会促使模糊控制机器人、模糊控制 汽车、地铁等产品的出现。因此,在处理问题时,要弄清楚哪些是精确现象,哪些是模糊现象,然 后根据不同情况,再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 模糊聚类分析、模糊模型识别、模糊评价、模糊决策、模糊线性规划、模糊控制等方法,构成 了模糊思维方法应用领域的重要手段。 目前,模糊思维方法已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具体的研究成果。比如,模糊 思维方法在土壤评价中的应用,模糊思维方法在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等。此外,在工农业、 经济、生态文明、国家治理、政策评价等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模糊思维方法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模糊思维方法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而言,榄糊综合评价是将一些 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 方法。 目前,模糊技术的应用和模糊产品的开发十分广泛,像洗衣机、微波炉照相机、吸尘器、空调、 电冰箱、电视机、录像机等,都贴着模糊控制的标签。此外,模糊控制的无人驾驶模型,成功地把 模糊逻辑应用于航天飞机的对接和姿态控制及星际跟踪系统等许多尖端技术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将 模糊思维方法应用于控制领域,可以更真切地模拟人脑思维和判断,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选择和控 制,从而推动智能化新技术发展。 (李群《重视模糊思维方法的应用》) 材料二: 什么是模糊思维?模糊思维是人们对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的思维,是意识的非确定 性和若明若暗的投影。作家决不用严格量化的语言和完整的三段式来表达意境,塑造人物。这就是 说,人们认识活动的有效性、多样性、深刻性,并非单纯来自明晰、精确的认识形式和语言表达方 式。相反,各种模糊思维形式和语言表达在人们的交往活动和知识交流中,有时更具有广泛、完美 和高效的特征。 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最初的构思常常是模糊朦胧的。作家贾平凹在他的中篇小说《腊月·正 月》后记中说:“我的一些作品,是在一种意会的但说不出的朦朦胧胧的意识中产生的……”当代很 多小说的主题就较为模糊,很难用几句话把主题说清。如路遥的《人生》,张贤亮的《绿化树》等。 文学创作中,模糊性的表现手法,都产生了相当强烈的艺术效果,它和某些精确描绘相结合,将使 形象更为丰满动人。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 级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考 场 号 座 位 号 总之,模糊思维不但作为模糊数学的集成名称存在,也是作为非自然科学的基本单位显现着。 (董小玉《文学创作中的模糊思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处理问题时,要弄清楚哪些是精确现象,哪些是模糊现象,如果是模糊问题可以用经典思维去 处理。 B.在航天飞机对接和姿态控制及星际跟踪系统等领域,基于模糊控制的无人驾驶模型已经应用了模 糊逻辑。 C.模糊思维方法已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应用,在工农业等多个方面,也将渗透进模糊思维方法 的应用。 D.由于我们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采取了多值逻辑思维,所以可以推断大多数事物具有模糊性的特 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模糊事物的类属边界具有不确定性,没有绝对界限,但还是有相对的标准与合理性。 B.模糊概念与经典定量处理方法之间是有矛盾的,所以处理模糊问题时,尽量避免精确定量的干扰。 C.材料二从文学创作的构思、主题、表现手法三个角度列举了模糊思维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D.模糊思维不但作为自然科学范畴的集成名称存在,也作为文学、哲学的基本单位显现着。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模糊思维方法运用范畴的一项是(3 分)( ) A.城市发展中经济指标 GDP 统计分析。 B.《国务院关于节约粮食的通知》精准及时。 C.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时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 D.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模糊思维方法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乡村裁缝 (1)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 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2)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 绞襻①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 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 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 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3)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4)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制衣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让人惊 讶的是他用画粉袋,一人操作只凭俩手,无需别人帮忙。画粉袋也是用于裁衣料画线的,一条纱线 索子从装有白色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将已 经铺好絮棉的布面在案板上放好,左手捏着画粉袋口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悬空而过,然 后贴于布面,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逢中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一条白线不偏 不倚完成。父亲画完绗线,也亲手绗棉,他的动作之敏捷迅速,叫人佩服。他左手捋着棉裤面,右 手捏着长长的绗针——那针头几进几出然后针尾一拖,将绗线绷直,几乎将一条绗线绗完。抽一支 烟的光景,一条棉裤筒绗完,父亲一手伸进裤筒,一手举起竹尺将棉裤转面儿拍打,这应该是让绗 线与棉布絮棉契合。 (5)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无论对开襟,抑或右开襟,他都拿手。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 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 树枝扣。做盘扣要先绞布襻子,父亲先将布条裁好,再将布条双对折然后用小手针缝合对折口,少 顷,一条条如新生豆角样儿的细长布襻子绞妥,接着将这些布襻条盘成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 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6)父亲赶时髦,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 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 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往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 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按期取衣,从不失信。 (7)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 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 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 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8)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木质较为疏松,肌理颇有弹性,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 父亲用的是职业裁缝专用裁剪,像一只鸟,身如凸肚,单足独立,足尖钝。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 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 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 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 索…… (9)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 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 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10)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就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 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 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一副挑子,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 父母在后,父亲后来说我是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11)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档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何 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档的裤子。父 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 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 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12)也许就是这类微小事让人感动,父亲才被人瞧得起,因而他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 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记得每年临近年关,父母是最忙的时候,因为农家年终分了红,有 了钱便扯布做新衣。此刻,父亲总是点灯熬油先为他人赶做,自家做新衣总是在除夕夜里。 (13)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五十年来,他从手工到机制,从坊间织的家纺布,到土洋布、 咔叽布、灯芯绒、凡呢丁、毛哔叽、的确良、呢子,从普通童服到成年内衣裤、罩衣、棉衣棉裤, 从青年学生装到中山装、国防服,乃至大脚裤、连衣裙……既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 也见证了民间服装的嬗变发展,几乎可写一部湘北民间裁缝与服装断代史了。 (14)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15)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年逾花甲的父亲,进城居住,离开乡村告别了他的裁缝生涯。他 的某些手艺可能失传,至少我们兄弟没人接棒。其实,父亲也曾打过我和大哥的主意,他想在我们 之间物色一个接班人。少时,他让我和大哥都上过缝纫机,我打过鞋垫,纹过扣眼,大哥则能够缝 纫童衣了,但我们最后都没“上钩”。1970 年,有煤矿下乡招工,大哥迫不及待报名,我则光荣应 征入伍。回望父亲,我和大哥都有些歉疚……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①襻(pà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②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 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开篇照应题目,借助“做出衣裳的是针线”这句质朴的话语,既道出了乡间职业裁缝凭手艺吃饭 的职业特点,也包含着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敬重。 B.父亲精湛的裁缝功夫,得益于年少时师父对他的严格要求,“师带徒”这种方式对传统手工艺的 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C.父亲手艺有绝活,做得一手漂亮盘扣;但“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体现出 传统手工艺人保守,不能与时俱进的一面。 D.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除了算账立据时派上用场外,主要是表明自己身份的特殊 性,显示了父亲多多少少有点虚荣心。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 4 段描写父亲用画粉画线的“绝活”时,文章运用“捏”“拉”“压”“拈”“弹”等动词, 彰显了父亲的高超技艺,富有立体感。 B.文章第 7 段善于摹声,“咔哧,咔哧,咔哧”,形象地描绘出父亲轻松有序的剪裁节奏感,而最后 “咔”的一声,戛然而止,干脆利落。 C.文章第 11 段巧用对比,拿父亲作衣服绝不“贪墨”布头的行为与同行惯例相比,解释了父亲被 乡间信任并瞧得起的原因。 D.“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父亲作为乡村 职业裁缝在乡间的影响力,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敬重之情。 8.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举例加以赏析。(4 分) 9.手有绝活的乡村裁缝,儿子却不愿做他的接班人,以至于某些手艺要失传。试简要分析文章这样 谋篇布局的效果。(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谭延美,大名朝城人。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 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自后往来潼、魏间,为盗于乡里,乡里患之。周世宗镇灌渊,募置帐下。即位, 补殿前散都头。从征淮南,以劳迁控鹤军副指挥使。又从克三关。时太祖..领禁兵,留督牙队。建隆 元年,补控鹤指挥使,稍迁都虞侯、马步副都军头。征湖南,与解晖分领行营战棹都指挥使。时汪 端寇攻朗州甚急,招讨慕容延钊遣延美率兵赴之,大败贼众,擒端以还。擢铁骑副指挥使,领睦州 刺史,四迁.至内殿直都知。太平兴国初,为蕲州刺史,连徙庐、寿、濠、光州军巡检使,剧贼之为 害者悉就捕。六年,徙知威虏军。雍熙三年,举兵北伐,命延美为幽州西面行营都监,与田重进出 飞狐北。俄遇敌,延美曰:“彼恃众易我,宜出其不意先攻之。”即麾骑军直进,敌兵将溃,大军继 至,遂败之,斩首五百,获其将大鹏翼以献,以功握本州防御使。逾年,改亳州,出为镇州铃辖。 端拱元年,徒知宁远军。一旦,契丹兵抵城下,延美开门以示之,不敢入。围城数日,开门如故, 民出取乌粮者无异平日,契丹卒疑之,遂引去。咸平四年,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后卒于家,年 八十三,赠.建武军节度。 论曰:宋初诸将,率奋自草野,出身戎行,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增者何以异哉? 及见于用,皆能卓卓自树,由御之得其道也。若延美之开门示敌,斯皆忠义仁勇,有足称者。而彼 矜劳肆念之人,视于劳谦之君子,能无愧乎。 (选自《宋史·谭延美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 获免/ B.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动/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 获免/ C.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 获免/ D.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 获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太祖,初为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本文指宋太祖赵匡胤。 B.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官职升迁,有时也表示降职,如“左迁”。 C.致仕,也称“休致”,指官员到了年龄正常退休,与“乞骸骨”意思相同。 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封爵位或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谭延美出身低微,凭借军功升职。他曾经与盗贼为伍,一度成为乡里祸患,周世宗登基后将他召 至身边,让他跟随征讨,他立下功劳,受到重用。 B.谭延美英勇善战,屡次受到封赏。汪端率军前来侵犯,攻势凶猛,他奉命前往作战,大获全胜, 并活捉敌军首领,后受到提拔,官职多次升迁。 C.谭延美颇有魄力,做事厉风行。他在担任军巡检使期间,把危害当地的大盗全部捕;随军北伐时, 面对大队敌军,果断决策,最终打败敌人。 D.谭延美胆略过人,御敌自有妙计。面对兵临城下的紧张局势,他不是惊惶失措,而是毫无畏惧, 甚至大开城门来迷惑敌军,使得敌军无功而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俄遇敌,延美曰:“彼众易我,宜出其不意先攻之。” (2)而彼矜劳肆念之人,视于劳谦之君子,能无愧乎。 14.谭延美从一介平民成为功勋卓著之人,主要原因有哪些?(3 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 咏怀(其六) 阮籍 昔闻东陵瓜①,近在青门外。 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②。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注】①东陵瓜:汉初人邵平在秦破后失侯,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时谓之东陵瓜。②萧何计 诛韩信受高祖封赏,众人道贺,邵平独劝其勿受,以除高祖猜忌之心,萧何从其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前四句先写邵平所种之瓜及地点,后描述其瓜田连绵,大小瓜连缀成片。 B.“五色曜朝日”有双关意,既指瓜有五色,也喻指萧何煊赫一时的情形。 C.“膏火”句言多财之患犹如膏火自煎,意指盛极当思,不应为钱财所累。 D.全诗以邵平和萧何为吟咏对象,通过二人际遇对比,表达追慕古人之情。 16.请分析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异同。(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 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3)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和 《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早晨,屋外尚有几分寒意,薄薄的,挥之不去。母亲从窗台上拿下一根老丝瓜,用一把剪刀, 把絮状的丝瓜皮剪开,便有黑溜溜的瓜仁儿,一窝蜂地从里边涌出,粒粒饱满,满是淘气劲儿。傍 着院墙起个小土堆,趁绵绵春雨,把乌黑的丝瓜种子埋进土里。不出几天, ① ,戴一顶精致 的小黑帽,小黑帽下边,是一张娇小嫩青的笑靥,含羞带怯,探头探脑,俏皮可爱。挣脱帽子的束 缚,幼弱的瓜苗伸展身子,在春风化雨里茁壮成长,渐渐地,绽出绿叶,抽出瓜蔓,昂扬着一股向 上攀爬的生机。 转眼进入夏天,丝瓜藤蔓撒开了欢儿,爬上木桩,爬上草绳,缠缠绕绕,密密交织。院子里, 肆意绽放的丝瓜花吹起一支支金色的号角,随风吐出丝丝缕缕的芬芳。烈日当空,暑气蒸腾,瓜荫 笼罩处,地上光彩斑驳,丝丝凉意沁入心田。 落日西坠,斑驳的影子,斜斜地映在院子里。忽然, ② ,瓜叶随风摇曳,瓜荫随风漾动, 暑气随风飘散。红通通的夕阳,泊进莽莽苍苍的群山。晚饭后,一家老小,喜欢在瓜架下乘凉。劳 作一天的大人们,斜靠在竹椅上,一边低低地絮谈,一边轻轻地挥着蒲扇,赶走几只蚊子。小孩子 们呢,或坐在小板凳上,或躺在凉席上,或依偎在大人怀里。宁静的庭院,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 瓜荫里,有虫声,繁密如雨。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分)( ) A.比拟、比喻、排比 B.比拟、比喻、反复 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反复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宁静的庭院里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繁密如雨的虫 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0 个字。(4 分) 21.下面是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 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5 分) 22.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12 字)(4 分) 卫生部 4 月 30 日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同时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口腔 卫生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 据介绍,全国牙防组是 1988 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牙病防治组织。牙防组自成立以来,在改善 大众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水平、监测口腔疾病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公 告指出,随着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和行业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牙防组已难以适应 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卫生部决定予以撤销。牙防组撤销后,原承担的工作由卫生部统一安排,群 众性牙病预防保健技术工作和有关事务性管理工作,将以委托形式交专业社团或机构承担。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出生于 1996 年的周承钰在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测试任务中,被定岗在位于脐带塔 15 层的二级 连接器配气台,而通往 15 层的路,是倾角接近 90°的 180 级钢铁台阶,堪比“天梯”。周承钰被人 称作敢攀天梯的“大姐”。 ②徐卓立,2019 级的一名本科生,19 岁的他于 2020 年 2 月 2 日晚间奔赴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 参与设备安装工作,同父亲并肩作战,定位、搬运、拆包、安装……他凭借着毅力和决心坚持奋战。 ③《人民日报》点赞,2020 年中国青年榜样:“冲得上,打得赢”的 24 岁文昌发射场指挥员周 承钰;“咬牙跺脚,也会坚持”的 19 岁长安大学学生徐卓立;“顽强坚韧,向梦出发”的 18 岁罕见 病“庞贝病”患者王唯佳;“尽己之力,照亮他人”的 90 后山区教师赵鹏菲……他们是 2020 年闪光 的青春面孔,他们已经向世人证明 90 后、00 后不是娇滴滴的一代,而是敢担当、肯奋斗、勇追梦 的一代,他们组成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版图。 班级将组织“青年榜样”交流会,请你围绕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或经历,以“构建时代 精神版图”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在交流会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语 文 答案 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如果是模糊问题可以用经典思维去 处理”说法错误,原文说“如果对这些模糊概念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即所谓经典思维的方法 去处理和研究,将会得出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结论”,可见模糊问题用经典思维去处理是不 合理不科学的,因此选项错误。C.“也将渗透进模糊思维方法的应用”说法错误,原文说的 是“模糊思维方法已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具体的研究成果”“在工农业、 经济、生态文明、国家治理、政策评价等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模糊思维方法的应用”,可见 模糊思维方法已经渗透进工农业等领域,选项将已然说成了未然。D.“由于我们对事物进行 价值判断时采取了多值逻辑思维,所以可以推断大多数事物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因果倒置, 原文说的是“由于大多数事物具有模糊性,这就要求我们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采取多值逻 辑思维”。故选 B。 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所以处理模糊问题时,尽量避免精确定量 的干扰”曲解文意,原文说“精确性和模糊性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研究事物的模糊性时,切 不可忽视事物的精确性”,由此可见,处理模糊问题时要重视事物的精确性,不能忽视精确性, 所以选项表述错误。故选 B。 3.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城市发展中经济指标 GDP 统计分析”不属 于模糊思维方法运用范畴,因为 GDP 是精确定量。B.“《国务院关于节约粮食的通知》精准及 时”属于模糊思维方法运用范畴,因为“精准及时”一词具有模糊性。C.“认识人与自然关 系时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属于模糊思维方法运用范畴,因为“天人合一”这个概念具 有模糊性。D.“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属于模糊思维方法运用范畴,因为“少年”的 年龄具有模糊性。故选 A。 4. 【参考答案】模糊思维方法是一种以模糊概念为研究对象,以隶属程度为基本思想,主观性 和客观性兼有的思想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依据材料一第一段中“为解决模糊概念与经典定量处 理方法之间的矛盾,便出现了使精确概念模糊化的模糊思维方法”,可知模糊思维方法的研究 对象是模糊概念,模糊思维方法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模糊概念与经典定量处理方法之间矛盾。 依据材料一第三段“隶属程度的思想是模糊思维的基本思想”,可知模糊思维方法以隶属程度 为基本思想。依据材料一第二段“模糊性是客观事物所呈现的普遍现象……同时,模糊性中 又允许主观性的存在,因为对模糊事物各人心目中的界限不会是完全一样的,承认一定的主 观性是模糊性的一个特点”,可知模糊思维方法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兼有的特点。将模糊思维 方法的研究对象、基本思想、特点整合在一起,即可得出模糊思维方法的定义,即:模糊思 维方法是一种以模糊概念为研究对象,以隶属程度为基本思想,主观性和客观性兼有的思想 方法。 5. 【参考答案】①首先论述模糊思维方法产生的原因;②进而论述模糊思维方法的内涵(或者 特点)以及和经典思维的差异;③模糊思维方法的应用情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首先说明随着哲 学社会科学的领域扩展与所研究问题的多样化,逐渐出现了许多无法用经典定量分析方法计 算的“模糊量”,并说“为解决模糊概念与经典定量处理方法之间的矛盾,便出现了使精确概 念模糊化的模糊思维方法”,可见文章首先论述模糊思维方法产生的原因。文章第二段从“模 糊”一词的含义分析,指出“模糊”在字典中除有“模糊”的含义外,还有“不分明的”和 “边界不清的”的意思。第四段到第六段重点论述模糊思维方法和经典思维的差异,指出“模 糊性是精确性的推广和延伸,而精确性则是模糊性的极端”“精确性和模糊性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处理问题时,要弄清楚哪些是精确现象,哪些是模糊现象,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再用不 同的方法去处理”。从材料一“目前,模糊技术的应用和模糊产品的开发十分广泛”到整个材 料二,都在介绍模糊思维方法的应用情况,指出不但模糊思维方法运用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而且模糊技术的应用和模糊产品的开发十分广泛;材料二还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指出模糊思维 对文学的作用。 6.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体现出传统手工艺人保守,不能与 时俱进的一面”错误。这里体观的是老手艺人对品质以及传统的坚持,并不是否定。故选 C。 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运用夸张的手法”错误。并将 “父亲”比作“针”,运用了比喻修辞,并不是夸张。故选 D。 8. 【参考答案】(1)语言口语化、生活化,多用短句,质朴自然,如“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 挑水打柴干家务”生活气息浓厚;(2)比喻喻体,多来自现实生活,如把父亲剪布比作农夫 耕田犁地,形象生动;(3)大量运用拟声词,如“——咔哧”“咚咚咚”再现了生活场景,语 言生活化;(4)运用乡村俗语,如“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风格明快风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语言特点的能力。题干要求举例赏析本文充满生活气息的语 言风格。运用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如“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也 亲手绗棉”“抽一支烟的光景,一条棉裤筒绗完”“用剪吃布”等,这些语言平白如话,质朴 自然,且多用短句,具有生活气息。运用的比喻喻体,多来自现实生活。如“父亲剪裁时轻 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 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把父亲剪布比作农夫耕田犁地,形象生 动。运用拟声词。如“咔哧,咔哧,咔哧”“咚咚咚”,形象地描绘出父亲轻松有序的剪裁节 奏感,而最后“咔”的一声,写父亲剪裁戛然而止,干脆利落。这些拟声词的使用,再现了 生活场景,语言生活化。运用多村俗语,如“做出衣裳的是针线”“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 这些颇具生活气息的语言的运用,是文章整体风格明快风趣。 9. 【参考答案】(1)结构上,在父亲看来深以为傲的职业,我和哥哥却庆幸没有“上钩”,与前 文我对父亲所从事的裁缝职业敬佩形成反差(答“对比”亦可),出乎意料,促人深思。(2) 主题上,一方面反映了乡村裁缝职业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以小见大,透过兄弟两 人新的职业选择,反映了时代变迁中城市生活对乡村传统手艺的冲击。(3)情感上,文章结 尾对没有继承父亲的职业“有些歉疚”,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乡村裁缝这种传统手艺有可能没 落的惋惜、无奈之情,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谋篇布局以及主旨的能力。从结构上看,文末“他的某些手 艺可能失传,至少我们兄弟没人接棒。其实,父亲也曾打过我和大哥的主意”“但我们最后都 没‘上钩’”;前文说父亲的手艺精湛“有些绝活儿”,却物色不到“一个接班人”,手艺可能 失传;前后形成对比,出乎意料,促人深思。从主题的表达上看,“有煤矿下乡招工,大哥迫 不及待报名,我则光荣应征入伍”,我“光荣”的选择了参军,哥哥“迫不及待”的选择了招 工,可见乡村裁缝职业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透过兄弟两人对于职业的选择,以小见大,反 映了时代变迁中城市生活对乡村传统手艺的冲击。从情感的表达上看,文章结尾“回望父亲, 我和大哥都有些歉疚……”,对于没有继承父亲的职业,我和哥哥都“有些歉疚”,委婉地表 达了作者对乡村裁缝这种传统手艺有可能没落的惋惜、无奈之情,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1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断句的能力。句意是:体格壮健魁伟。年轻时不得志,遇到一 群强盗聚集谋划将要抢幼,谭延美就眼随他们。等到被逮捕后,按法律都犯了死罪,谭延美 因为与强盗素不相识,获得免死。“少不逞”中,“少”是状语,“不逞”是谓语,表意完整, 与下文断开,排除 AD;“法”为名词作状语,意为“按照法令,依照法律”,做“皆抵死”的 状语,不能断开,排除 C。故选 B。 1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C.“乞骸骨”一般指官员因某种原因主动请求 辞去官职。故选 C。 12.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本的能力。A.周世宗登基之前就已把谭延美召募到身边。 故选 A。 13. 【参考答案】(1)不久遇到敌人,谭延美说:“他们倚仗人多轻视我们,应当出其不意率先进 攻他们。” (2)而那些夺耀功劳肆意泄忿的人,与勤恳谦恭的君子相比,难道没有惭愧之心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俄,不久;易,轻视;宜,应当。(2) 彼,那些;矜,夸耀;肆念,肆意泄忿;视,表示比较;劳谦,勤恳谦恭。 14. 【参考答案】①朝廷给了适合他的职位和机会。②他忠于朝廷,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有“周世宗镇灌渊,募置帐下。即位,补殿前散都 头。从征淮南,以劳迁控鹤军副指挥使”等可知,朝廷给了他适合的职位和机会。由“剧贼 之为害者悉就捕”“即麾骑军直进,敌兵将溃”“契丹兵抵城下,延美开门以示之,不敢入” 等可知,他忠于朝廷,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参考译文】 谭延美,大名朝城人。体格壮健魁伟。年轻时不得志,遇到一群强盗聚集谋划将要抢幼, 谭延美就眼随他们。等到被逮捕后,按法律都犯了死罪,谭延美因为与强盗素不相识,获得 免死。他从此往来潼、魏之间,在家乡做盗贼,家乡人把他看作祸害。周世宗镇守灌渊,招 募他安排在部下。周世宗即位后,补任他为殿前散都头。跟随征伐淮南,谭延美凭借军功升 为控鹤军副指挥使。又跟随攻克三关。当时太祖统率禁军,留下他统领牙队。建隆元年,谭 延美补为控鹤军指挥使,逐渐升迁为都虞侯,马步副都军头。征伐湖南,他与解晖分别担任 行营战棹都指挥使。当时汪端侵犯攻朗州非常凶猛,招讨使慕客延钊派遣谭延美帅兵赶赴那 里,大败贼众,活捉汪端回来。提升为铁骑制指挥使,领睦州刺史,经过四次升迁成为内殿 直都知。太平兴国初年,谭延美任蕲州刺史,接连调任庐、寿、濠、光州军巡检使,把祸害 当地的大盗全部逮捕。六年,调任威虏军知军。雍熙三年,朝廷举兵北伐,任命谭延美为曲 州西面行营都监,与田重进一起出兵飞狐北。不久遇到敌人,谭延美说:“他们倚仗人多轻视 我们,应当出其不意率先进攻他们。”当即指挥骑兵一直前进,敌兵将要溃散时,宋朝的大军 紧接而来,于是打败了他们,斩首五百级,俘获他们的将领大鹏翼进献朝廷,谭廷美凭借军 功提升为本州防御使。一年后,改任亳州,外任为镇州铃辖。端拱元年,谭延美调任宁远军 知军。一天早晨,契丹军队到了城下,谭延美打开城门给他们看,契丹军队不敢进城。围城 几天,城门还是像往常一样开着,百姓出城来取粮草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契丹军最终怀疑 担心中计,于是撤兵离开了。咸平四年,以左领军卫上将军的身份退休。后来在家中去世, 事年八十三岁,赠官建武军节度。 论曰:宋初的诸多将领,大都从民间奋发起家,投身行伍,即使是盗贼无赖,也与他们 为伍,与杀狗贩卖丝绸的人有什么不同呢?等到他们被朝廷任用,都能有卓越的建树,这是 因为任用他们使之各得其所。像谭延美开门示敌之类的事情,都算得上是忠义仁爱而勇敢, 值得称道。而那些夸耀功劳肆意泄愤的人,与勤恳谦恭的君子相比,难道没有惭愧之心吗? 15.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追慕古人之情”错。 此诗则正是以邵平、萧何的对比论证人生的大道理:邵平以布衣平民之身得以安享天年,萧 何虽宠禄有加,却犹如膏火自煎,所以宠禄不足赖。故选 D。 16.请分析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异同。(6 分) 【参考答案】同: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或对平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异:①阮诗中,诗人希望以平民之身安享天年,表达出对官宦生涯的忧惧。②陶诗中,诗人 不愿受官场束缚,表达出躬耕田园的喜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道古诗比较阅读题,要求考 生比较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异同。(1)首先分析两首诗 在思想情感方面的相同点。阮诗前四句咏邵平事。汉初人邵平在秦破后失侯,为布衣,在长 安城东种瓜,厌倦官场,安于田园诗生活。诗人用的典故,意在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羡 慕之情。最后的“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更是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平民生活的向往 之情。陶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 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强化了厌倦 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中间部分描写辞官归隐后自由快乐的田园生活,抒发了诗人的 回归田园后的欣喜之情。最后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 爱丘山”相呼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 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综上分析,这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或对平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2)首先分析两首诗 在思想情感方面的不同点阮诗,“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句,是说多财之患犹如膏火自煎, 意指盛极当思,不应为钱财所累。“膏火”句是“多财”句的比喻,犹言多财的患害犹如膏火 的自煎。这是咏萧何。“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诗人希望以平民之身安享天年,表达出对 官宦生涯的忧惧。陶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意为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 离田园已十余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了诗人不愿受官场束缚。“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写平常景物给生活带来无穷的情趣,表达了诗人 归隐后喜悦之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自己在虚静的居所里悠闲地生活,表达了诗 人躬耕田园的闲适之情。 17. 【答案】(1)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 (2)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字形:奚、惆怅、胥、仓皇。 18.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修辞手法的能力。“一窝蜂地从里边涌出,粒粒饱满,满是淘气劲 儿”“挣脱帽子的束缚,幼弱的瓜苗伸展身子,在春风细雨里茁壮成长,渐渐地,绽出绿叶, 抽出瓜蔓,昂扬着一股向上攀爬的生机”“是一张娇小嫩青的笑靥,含羞带怯,探头探脑,俏 皮可爱”运用比拟修辞;“戴一顶精致的小黑帽”“肆意绽放的丝瓜花,吹起一支支金色的号 角”运用比喻修辞;“瓜叶随风摇曳,瓜荫随风漾动,暑气随风飘散”“小孩子们呢,或坐在 小板凳上,或躺在凉席上,或依偎在大人怀里”运用排比修辞。故选 A。 19. 【参考答案】①原文多用短句,有强调作用,句式灵活,节奏明快;②原文表述与全文语言 风格一致,更生动自然,更具诗情画意(或“更有画面感,更具诗意美”)。 【解析】此题考查比较鉴赏句子的能力。“宁静的庭院,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虫 声,繁密如雨”多用短句,有强调作用,如“宁静的庭院”强调庭院的宁静,“有虫声,繁密 如雨”强调虫声繁多,并且有三字、有四字,还有五字,甚至更多,句式灵活,节奏明快; 就语言风格而言,“宁静的庭院里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繁密如雨的虫声”虽然也能 表现出夏夜庭院的宁静,却与全文语言风格不太一致。而“宁静的庭院,流萤点点,重重叠 叠的瓜荫里,有虫声,繁密如雨”将其拆分为短句,有点有面,有声有色,更有画面感和诗 意美。 20. 【参考答案】①丝瓜种子就发芽了 ②阵阵晚风吹进小院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 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 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 写后的句子要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由前句“把乌黑的丝瓜种 子埋进土里。不出几天”和后句“戴一顶精致的小黑帽,小黑帽下边,是一张娇小嫩青的笑 靥,含羞带怯,探头探脑,俏皮可爱”可知,这几句描写种下丝瓜、丝瓜发芽时的情景,因 此,第一空应为“丝瓜种子就发芽了”一类的句子。由“瓜叶随风摇曳,瓜荫随风漾动,暑 气随风飘散”可知,是风吹动了瓜叶,因此,第二空应为“阵阵晚风吹进小院”一类的句子。 21. 【参考答案】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学校将组织国庆杭州七日游活动,要求参加者 做好前期准备;到杭州的主要活动有参观游览高校、博物馆和风景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认真阅读题干要求,弄清主题,看清要 求,尤其是字数限制等细节;然后仔细阅读示意图,注意箭头方向,看明白几个关键词的关 系;表述时找准顺序,注意表达简洁和连贯。这是一幅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构思框架图,包 含以下内容:①前期准备;②目的地是杭州,要参观高校、博物馆、风景区;③目的是丰富 课余生活、增长见识。明确了这些内容,要先说目的,再说前期准备,最后说到杭州的各项 活动,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同时注意字数不超 75 字。 22. 【参考答案】卫生部撤销全国牙防组(或全国牙防组被卫生部撤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是在新闻正文内容前面,对新闻内 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其字号大于正文,作用是划分、组织、揭示、评价新闻内容、 吸引读者阅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 新闻的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神采传达出来。因此,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 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本题提供的 材料是一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是卫生部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同时 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口腔卫生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根据题目要求,剔除将 来发生的事情,保留主体(卫生部)、事件(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就可得到本题的 答案。 23.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材料选取了《人民日报》评选的 2020 年十大优秀青年中的两个典型代表事例并引 用了《人民日报》的一段评论,他们身上呈现出鲜明而优秀的精神品质,具有为梦而拼的时 代风貌,勇挑重任的时代担当,他们正在成为新时代的国家脊梁,他们用实际行动经受住了 时代的考验。他们是每一个青年学习的榜样,共同构成了新时代的青年群体形象,他们身上 不同的精神特质又组成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版图,而这一精神版图又需要我们不断去描绘, 去添加。材料设置的任务情境是在“青年榜样”交流会上发言,这是当下对高中生的时代要 求,要结合自己实际分析当今时代背景,思考我们青年要怎样塑造自己的精神版图,什么样 的精神版图才符合时代要求和国家希望,作文立意要有比较高的站位,要有“大我”意识,“大 局”观念。 立意:构筑精神高地,实现青春梦想;对标榜样,完善自我;把握时代脉搏,打造精神 版图;心向朝阳,拒绝灰暗;自我砥砺,做时代新青年。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