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细评:团队合作,互利共赢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材料一:排球是一个团队项目,主攻、副攻、接应、二传各司其职。1981 年到 2019 年,
中国女排先后 10 次在世界女排三大赛上夺得冠军。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搭建出近乎完美的
中国女排团队。
材料二:
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
……
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
2005 年 10 月 12 日,神舟六号搭载两名航天员升空。
2008 年 9 月 25 日,神舟七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升空。
……
2013 年 6 月 11 日,神州十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升空。
2016 年 10 月 17 日,神州十一号搭载两名航天员升空,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
……
同圆“飞天梦”,这是一个团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女排、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又给你带来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用于学校周一升国旗仪
式上的学生代表发言。
要求:综合材料,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范文展示及细评
团队合作,互利共赢
一考生
题目彰显作文立意,关键词贴合作文材料意旨;同时采用对称形式,有整齐之美。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团队合作,互利共赢》。
开篇紧扣材料任务指令,如能紧扣“升旗仪式”情境,有所铺垫后引出演讲题目则更能体
现情境感。
一传接球,接应配合,二传垫球,主攻重扣,这是中国女排完美配合瞬间。从人造卫星,到载人飞船,再
到载人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人奋斗的接力赛。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取所长,却能创造完美
的团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只有将孤岛连成一片,才会创造广袤的土地。团队合作是大势所趋,而互利共赢则
是必须结果。
此段落紧扣材料分析,正确地解读了“中国女排”和“中国航天”这两则材料,运用求同思
维抓住了材料聚焦的核心——团结协作,达成目标。同时,用整齐的句式,裁剪材料,加入
分析,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中心论点传递给阅卷老师。这一写作方法值得借鉴。
当团队合作作为文化传承的密码时,我们看到了传承的力量。从千年前先秦诸子著书立说伊始,百家争鸣
为乱世,儒家奉“仁”,墨家兼爱,法家立法,造就了璀璨的文化源头。而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者,为
共同的理想目标奔走呼告,汇星火之力,终成燎原之态。再到黄大年、屠呦呦、邓稼先带领团队突破封锁,攻关
克坚,打造坚实国防基础。无数的他们,以学者、革命者、科研工作者的身份,诠释合作的含义,责任的力量,
共同谱写时代华章。
此段落论据密度大,内容丰厚,而且材料群之间形成纵向关系,由先秦到近代,再到现
代,组织有序,不凌乱。稍显不足是论据的论述不够贴切典型,有贴标签式论述痕迹。仔细
推敲“黄大年、屠呦呦、邓稼先”论据,这三者其实无法体现“团队合作”这一论点。
人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诚哉斯言!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深入人心,国际合
作的号角就已经吹响。君不见,马里亚纳海沟海风阵阵,这是中国维和部队以国之名维护世界和平。君不见,我
国签订巴黎协定,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惠及全国,这是中国为人类福祉着想。君不见,疫情当下,中国为各国捐赠
医疗用品和物资,诠释“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深刻含义。
此段落体现了考生较好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前一段着眼于中国自身,此段打开视野,将
视线延伸到国际,聚焦“国”与“国”之间的团结合作。同时采用“君不见”句式形成整齐材料群,
简洁清晰。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呈递到我们手中,我们应如何担起这重任,续写这辉
煌呢?忆起清朝政府自持“天朝上国”的身份闭关锁国、拒绝合作后的惨痛后果;再想到新中国以开放进取心态
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后的崭新图景。我想,历史早已告诉我们答案:惟有团队合作,造就互利共赢。这合作,小
到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大到国与国,都需要每一个小我去缔造大我。自前人至今人,这盛世中华有每个人的功
劳,岂曰无碑,山河为碑;岂曰无名,人心即名。
此段是考生认识的进一步延伸,我们青年人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你”“我”皆
是追梦人,我们要接上“团队合作”的接力棒。考生从“怎么做”角度行文,紧扣“民族复兴”“国
家富强”,从“个体”到“团体”再到“国家”,认识深刻又彰显时代意识。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乐于合作,投入合作,实现共赢。
此段对同学们提出简洁有力的号召,再次点扣论点。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总评
此篇作文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行文中引经据典,内容丰厚,时代意识强。
同时,说理逻辑清晰,较好的体现了考生的思维广度和思维深度。恰到好处的引用及整散句
式相结合,整体语言雅致,有文采。总体而言,这是一篇较优秀的考场佳作。
文章主体思路清晰,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述。先论述“文化传承中的团队合作”,接着上升
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国与国之间的团结合作,最后结合时代,从“怎么做”角度论述我们青年
人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你”“我”皆是追梦人,我们要接上“团队合作”的接力棒。
结尾提出了简洁有力的号召。主体三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体现了较好的结构意识。
不足之处:
一、“身份感、交流感和对话感”意识有所缺失。应用文写作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重点文
体,应用文在行文中最需要的是体现“三感”,就此观照这篇作文的行文,确实“自我”有缺失,
作为一名国旗下发言的学生身份感不太凸显,除了结尾段,普遍缺乏受众意识。因为缺乏三
感,所以行文二三四自然段和常规议论文无异。此点要多加注意。
二、论据有贴标签式论述。如第三自然段“黄大年、屠呦呦、邓稼先带领团队突破封锁,
攻关克坚,打造坚实国防基础”论据,这三者之间仔细推敲,其实无法体现“团队合作”这一论
点,无法体现“以学者、革命者、科研工作者的身份,诠释合作的含义”这一阐释。
如要引用“屠呦呦”做论据,应该呈现的是屠呦呦背后的科研团队,虽然是屠呦呦获得诺
贝尔科学奖,但这一奖项背后凝聚的是整个研究团队的力量。如此,论据才会贴切和扣题。
另外,第四自然段“忆起清朝政府自持“天朝上国”的身份闭关锁国、拒绝合作”这一论据的严
谨性也值得再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