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清明,道不尽的哀思
光阴流转,又是一年清明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清明期间,
天气似乎也总能应和着人的心情,天空总是阴霾的对应着人们此时的内心的惆怅;清明还多
细雨,就如同人们因思念亲人的哀哀低诉。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是唯一一个被当作节日的节气,也是传统的祭祀的节日,
距今已有 2500 年的历史。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清明是寄托哀思的日子,需要给祖先扫墓,
祭奠英烈,庄重肃穆。
清明这一天,人们往往顶着毛毛细雨,带着果品,去祭奠亲人,就是我们说的扫墓。来
到亲人的坟前,寄托哀思,表达思念,顺便拔出坟墓上的杂草培植新土,再奉上鲜花和祭品。
祭祖扫墓、春游踏青都是清明期间人们常做的事,清明,让我们缅怀过去,不忘先人,
这也是一个感恩的节日。让我们来品读几首古诗词,感受古人在清明期间的哀思,从中还可
窥探到古时的清明习俗呢!
清明
宋代:胡仲参
杯酒浓浇垅上春,东风吹起纸灰尘。
可堪肠断中原路,草掩芒丘不见人。
这首清明诗是宋代的胡仲参写于清明那天,这天家家都外出给亲人扫墓,带上酒和祭品,
来到坟前,并烧些纸钱希望九泉下的人能收到。在这悲伤的日子,诗人柔肠百结,思绪万千,
便写下了这首诗。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代: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在陈秀才回沙上省墓时,有感而发而写下的。
满身的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如今战乱虽然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
梨花于风雨中都落尽了,寒食节就这么过去了。
战乱中死去了不少人,因此在清明扫墓的时候,很多的坟墓上却无后人来祭祀,更显得
清明时期的凄凉和无尽的哀愁。
《清明日》
唐代: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他带着酒去寻芳了,而我独自关门好安静的睡眠。只有那杨花似乎还在寻找着,因为这
微风又重新吹到了我的床边。全诗寥寥几句就把清明这几天的风景以及心境描写出来了。
《清明》
宋代:孙永
每年每遇清明节,把酒寻花物地忙。
今日江头衰病起,神前新火一炉香。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诗人把酒寻花。恰好这一天身体不适衰病又起,便在神前新
上了一炉新香。短短几句,便是诉不尽的哀伤。
清明日对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南北那边的山上有很多的墓地,清明时节往来全是去扫墓的人。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
蝶到处飞舞,痛哭的血泪染红了满山的杜鹃。
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惟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晚上归家的儿女们聚在灯前欢
声笑语。人生今朝有酒就应今朝醉,百年之后又怎能有一滴再滴到九泉呢?
这首诗不同于其他几首,诗人以独特的写法告诉我们活着的人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