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听风听雨思故人,人生看得几清明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清明:听风听雨思故人,人生看得几清明

ID:653315

大小:28.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4-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清明:听风听雨思故人,人生看得几清明 清明 · 让人懂得珍惜的日子 “清明”二字,《岁时百问》中有记载: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这一日,春山如黛,天清气明, 万物生长的美好,让人神清目明; 这一日,人们祭祖追思, 心中念念故人,亦让人无限感怀。 清明,它告诉我们要清清楚楚的缅怀, 更要明明白白的生活。 春和景明,是为清明。此时,万物吐故纳新,空气一片清新,山色苍翠,青柳依依, 宜踏春,宜上山。人们卸下疲惫,走进山中、湖边,踏一场青,走一趟春。山黛如眉,水 清如目,这是人间眉目如画的好模样,怎能错过? 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想起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 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这个日子里,人们回到故乡,踏上祭祖的路,在一句句轻声祈 愿里,寻找来时的路,追忆逝去的先人。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里最特别的一个日子,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它是节气,告诉 我们此刻风清日丽,切莫辜负这人间春色。它是节日,让我们明白,告别要在山青水秀时, 有些思念要诉说千万遍。 清明 · 三节相融,气清景明 清明节距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一日是怀念、祭奠、铭记、 感恩的日子。它还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同时为节气和节日的传统民俗节日。 “清明节”与天气物候的变化有关系。《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 指乙,则清明风至。”这里春分后的十五日,传统意义上是指冬至过后的第 108 天,即发生 于仲春与暮春相交之际的一段时间。 古时将“清明节”称为“三月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 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里的三月指的是夏历的三月,因此得名“三月节”。 《历书》有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 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与“洁齐”互为形容词,“洁齐”谓万物因温湿润泽而生长,“清明”指气候 清净而明媚。每每到清明之际,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草木青青,莺飞草长,一派欣欣向 荣景象。 古人云,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rú);三候虹始见。”“桐始华”, 指的是桐树开花,桐树有好几种,在这个时节开花的是白桐。清明时节,白桐花次第绽放, 春满枝头。“田鼠化为鴽”,鴽就是鹌鹑,田鼠和鹌鹑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如何能够相互转 化呢。其实,这反映了我国古人对大自然独特的理解方式,古人认为田鼠属阴,鹌鹑属阳, 清明是阳气渐盛的时节,阴可以为阳所化,因此田鼠可以化为鹌鹑。“虹始见”,指的是彩 虹在这一时节开始出现在天际,虽然这种说法未必准确科学,却也体现了古人的浪漫。 作为时序标记的清明,在汉代就已经有了明确记载,可是作为一种节日,直到唐宋以 后才形成。原本清明仅仅是为农事所设置的节气之一,本来并不具有更多的含义。直到后 来,清明逐渐演变成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这一变化与另外两个古老的节日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即上巳节和寒食节。 清明 · 上巳佳节,踏青游春 清明节的演变与上巳节密不可分。古时,上巳节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主要风俗 是踏青、祓禊。这一日人们临河洗浴,祛邪求吉,野外踏青,自由春游,反映了人们在经 过一整个冬天的困束后迫切希望调整萎靡的精神,焕发朝气的心情。晋代陆机有诗云:“迟 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 生动写照。 先秦时代,以沐浴消除病邪的风俗便已盛行;周朝时,每逢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 日)用香熏的草药沐浴,进行“祓除衅浴”之礼已演化成一种制度。汉代便将农历三月的 第一个巳日定为节日,谓之“上巳节”。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这一日,皇帝在曲 江边宴请群臣,百姓也会到水边进行郊游,这一时期原本繁杂的“祓禊”被简化为“洗手 脚”,还形成了新的趣俗——曲水流觞。王羲之《兰亭序》即是这一情景的生动再现。到了 唐朝,上巳节已经发展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由唐朝 自由绚丽的文学加以咏颂,这一节日焕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 宋朝后期,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除重要节日外,朝廷不再鼓励举办春游、祓禊 等仪式,三月上巳节逐渐衰微,只在民间流传且不再是全国性习俗。明初,朱元璋为示太 平盛世、与民同乐,三月三带领大臣们外出郊游,“金陵城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牛首山彩 幄翠帐,人流如潮”便生动描绘出这一天的盛况。 上巳节节日内容的不断变化,实际上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的发展变化。随着社 会的不断进步,其由于与清明节的时间邻近,形式相似,踏青郊游等习俗便逐渐被整合到 清明节之中了。 清明,天清气明,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新的开始。此时 光照日长,阳气日渐充盈。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清明时节,人 也应该走出去,去自然界中吐故纳新,洗掉自己一年来不得亲近天地山川的暮气与衰气。 想要迎新,必然吐故。清明启示我们想要生命常新,就要吐故纳新,努力向前,接受 新的观念,学习新的知识,不停地自我更新,自我前进,如此人生才能自在清明。 清明 · 寒食禁火,慎终追远 俗话说,清明节乃三节相融,除并入清明节的上巳节外,另一个被并入清明节的节日 就是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节日时间在上巳节与清明节之间。在这个节日期间举国禁 火,据说这样做是为了祭祀雨神,请求雷雨之神的降临。《后汉书·周举传》和晋陆翙的《邺 中记》记载,寒食节是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而从历史实际来看,禁火冷 食反映了古人改火的习俗。先民取火于木,火种得之不易,因季节变化,用于取火的树木 也不断变化。春三月是改火的时节,先民在新火未成之时,禁止生火,相沿成俗,便形成 了后来的“禁火节”。 春秋时期,因民间有纪念介子推的传说,才将古老的“禁火节”与介子推联系起来, 将“禁火节”改为“寒食节”。汉时,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 年寒食节举行隆重的祭祀介子推的仪式活动。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则下令取消这个习俗, 《阴罚令》中有言,“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 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三国归晋后,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得以恢复,时间压缩为 3 天。唐宋时期改 为清明节的前一天。到了明清时,寒食节便和清明节合为一体,寒食节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在《燕京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 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巳。” 古代先民,因心怀对先贤的敬重之意,而对寒食节禁烟冷食非常重视。寒食文化中蕴 含的忠孝核心以及由忠孝延伸出的诚信等,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是家庭和谐、社 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力。尽管寒食节已并入清明节中,但其许多习俗,如禁火、寒食、戴柳 等被清明节继承,尤其扫墓祭祖,成为这一节日最重要的活动内容。 清明节祭祀扫墓,是“慎终追远”文化观念的体现。《论语学而》有云:“曾子曰:慎 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民风自然朴 实敦厚。” 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是我 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敬畏历史;也是面向未来,传承文化。它让我们不忘 先人的恩泽,在祭祀追思中,自勉自强,传承家风,不堕家声。 荀子说:“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君子把鬼神之说当 成一种文化,小人把鬼神当成一种灵异的迷信。当成文化是好事,当成迷信就坏事。“举头 三尺有神明”,倘无敬畏,则无恶不作,鬼神世界的存在,让我们拥有一份敬畏,让我们约 束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 清明节是一个感性的日子,慎终追远,寄托哀思;同时也是一个理性的日子,让人体 会到生命的有限,告诫我们要缅怀先人,更要珍惜眼前人。 清明 · 念念清明,时时当下 清明是一个踏青游览的时节,也是一个哀悼追思的时节。一个是开心的游玩,一个沉 痛的扫墓,二者岂不是矛盾吗?其实并不矛盾,人们看到春光灿烂,却也感慨春光易逝。 其中有生的眷恋,也有死的哀伤。哀悼先人,让我们感叹生命有限,人生无常,同时也让 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曾国藩曾经说:过去不留,当下不杂,未来不迎。过去的不留恋,未来的不期待,心 无杂念,活在当下。人生在世,有贪恋,有困惑,有纠缠,有烦恼,有遗憾。这么多俗心 杂念,如何得到解脱?佛家讲:念念清明,时时当下。这不是说一个念头都没有,而是要 每个念头都了了分明而不为所动,念头来,能觉察;念头去,能不留。这就是“念念清明”, 也就是真正的“静心”,然后才能“时时当下”,归于本心。 苏东坡说:“人生看得几清明?”尘世斑驳陆离,世事蒙尘,唯有永葆一颗纯真明净的 心灵,方能得见澄澈明朗之天地,心思清明,也便不怕红尘滚滚。 清明时节,天朗气清,风和日丽,万物欣欣向荣,人自身也应振奋起来。追思故人, 也要活在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清明清明,天清气明, 在这样一个日子里, 想起弘一法师的四个字:悲欣交集, 人生莫不如此,好与不好构成它的全部, 悲与欣都记住,生命才有完整的记忆。 今日清明,站在过去与未来, 我们选择记住,时时念念,念念时时。 美文精粹 清明,血脉里的眷恋 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含混: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一个悲怆 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一个轻盈的日子。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它就是节日; 在我们放歌逐春的时候,它就是节令。大节气和大节日就这样水乳交融。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到清明,往往就有着如丝如缕的春雨绵绵,总让我想起贺铸的 《青玉案》:“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看到这样的诗句,难 道你还不懂人心上缭绕的那点忧愁吗? 清明的忧和愁,不是闲愁,它是实实在在有来由的忧伤,因为我们要在这个节日去祭 奠祖先。在古代,清明是有很多习俗的,除了因为介子推而起的禁火、寒食、扫墓之外, 还有踏青、植树、荡秋千、打马球、插柳条等。这个节日生机蓬勃,在生机中去告慰心中 深沉的哀思和寄托。清明是一个清亮、明朗的日子,但是,这个日子里也有着深深的眷恋。 我总是在清明时节,自觉不自觉地想起很多人,有的时候是一个名字,有的时候是一 段细节,有的时候甚至会想起一个电话号码,或者清晰而遥远的一首歌的旋律。我的记忆 关乎一些逝者,也关乎一些生者,但牵连的那些往事也已然逝去。清明这个日子,给了人 放纵感情的一个理由,尽可以让我们逐着思绪去天边飞,如同那些牵线的风筝,无论在天 边、树梢,还是落进池塘,远远近近,总会有一根线,叫作清明。 这个日子里,我确定能够想起来的人,是我的姥姥和我的父亲。 关于姥姥的记忆,一次一次地来到过我的梦中,梦里永远是我最后见到她的那个日子。 她在吐了一夜鲜血之后,为了不耽误我的考试,悄悄藏好半缸子鲜血,鞋干袜净,整好头 发,坐在床沿上等着送我上学。出家门前,姥姥叫住我,给我的手里塞了两个桔子,姥姥 说,乖,去考试吧,回来姥姥还坐在这儿等着你。十五岁的那年夏天,我回到自己家的小 院子,我从满月被妈妈抱回的那个小院子,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姥姥的那个小院子,看见守 了我十五年的姥姥常坐的那个床沿空了。问妈妈,问舅舅,他们说姥姥进了医院,还说让 我考完试后再踏踏实实地去看姥姥,接她回家。我就这么一门一门地考试,那是我初中毕 业的中考,考完的那天回家,看见妈妈和舅舅神色凝重地坐在客厅,他们开口说的第一句 话,让我的脑袋嗡一声就炸开了。他们跟我说的是,你长大了,要告诉你一件事。然后我 才知道,姥姥住进医院三天后就走了。她进医院的时候,胃里的瘤子已经破了,人迅速地 脱形消瘦,八十高龄的老人,医生说手术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让老人喜欢的孩子来送送吧。 但是,要强的姥姥跟我妈妈和舅舅说,就让孩子记住我坐在床沿上送她上学的样子,现在 这个样子会吓住孩子,我不见她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姥姥生命里的遗憾,或者这才是她 真正的骄傲。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我生命里的遗憾,还是我的幸运。我的姥姥,就这样 在每一年清明回到我的梦里,没有仓惶,没有憔悴,永远是那样鞋干袜净,目光从容。 我常常想起的另外一个人是我的父亲。父亲是一个小女儿生命中邂逅的第一个男人, 是那个永远可以纵容她的任性,永远可以呵护她的无理,永远可以给她对人性和对爱情的 信任,永远在她背后如山般温暖的那个臂膀。我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以后,女儿才能一一 解开对父爱的误读,父爱是温暖的,但也是矜持的。父亲有的时候宁肯把爱守成一个巨大 的秘密。 我小时候对父亲的感觉只是严厉而已,我甚至觉得自己就是大观园里的贾宝玉,姥姥 像贾母那样慈祥地呵护我,而不常回家的父亲,每次带回那么多的书,要查我的诗文,要 查我练字练得如何,在我的眼里他简直就是贾正。最先教我背诗词的人是他,最先教我读 古文的人是他,最先教我临字帖的人也是他。一直到我上了中文系,读了研究生,几乎我 写的每一篇论文,父亲都要一字一字给我修改,不仅仅改文章的层次,甚至还会改我倒插 笔的笔序,所以,他改完的文章,往往比我的原文数字还要多很多。但是直到父亲辞世, 我在心里对他都是有一点点畏惧的,直到多年以后,妈妈告诉了我一件事情,这是在爸爸 生前我从来不知道的。 那是他的六十大寿,当时的北京天寒地冻,我正在读大学,中午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 买了一个大蛋糕。怕纸盒子把蛋糕撞得歪歪散散,所以我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拎着蛋 糕盒子,在寒风里费了好大的劲儿骑回家。跑上四楼,我兴高采烈地说:“爸,我下午去上 课,等我放学回来,晚上给您过生日,咱们吃这个大蛋糕。”爸爸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说: “嗨,这都是你们小孩儿吃的东西,我才不吃这个呢。”我当时心里还想,太不给面子了, 可是看爸爸笑了笑,我也没多想,就跑回去上课了。下课回来,妈妈已经把蛋糕从盒子里 拿出来,我们一起切蛋糕,说说笑笑。我记得自己还用枫叶贴在白卡纸上,写上诗,专门 给他做了一个生日卡。爸爸那个六十大寿过得非常高兴,虽然嘴上说不爱吃蛋糕,我看他 也把那一大盘吃得干干净净。 多年以后,妈妈告诉了我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那天下午我上学之后,家里来了一 个世交家的孩子,刚刚上大学的小男孩,叫涛涛。爸爸顺口就跟他说:“涛涛啊,这是你小 丹姐姐刚给我买的蛋糕,我又不爱吃这个,你拿走吧。”涛涛欢天喜地,捧着蛋糕就走了。 大概又过了一会儿,离我下午放学不到一个小时,爸爸开始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孩子一样, 在屋子里坐卧不安,走来走去,妈妈问他怎么了,爸爸就小声叨叨着说:“我犯错了,那个 蛋糕是丫头给我买的,我不爱吃也不能给别人啊!你快帮我想想,那蛋糕的盒子是什么颜色? 是什么牌子?丫头在蛋糕上面给写的是什么字?你能想起多少,咱俩往一块凑,我得去那个 蛋糕店买一个一模一样的蛋糕。”随后,爸爸就急匆匆地出了门,骑上自行车,冒着寒风满 大街去找,找那个他根本不爱吃的蛋糕。据说,在我回到家的一刻钟之前,我六十岁的老 爸爸,拎着一盒最相似的蛋糕,呼哧呼哧地回到家。这就是我的爸爸,这就是一直被我误 读的那个爸爸。 每每清明,我总是想起《论语》上的那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 则以惧。”父母安康俱在的时候,儿女的心永远是欣慰的、骄傲的,还带着一点点受娇宠的、 活泼泼的欣欣然;但一想到他们年岁高,自己膝前尽孝的日子不多了,就会忧惧丛生。 我的父亲,我的姥姥,在他们离去之后,我才知道人生中总有一些遗憾,就是他们健 在的时候,我对他们的爱还不能深深地懂得。也是在他们离去之后,我才一天比一天明白, 父母亲人之爱有时候是要隐忍着多少委屈!姥姥送我上学时的目光,背后不知道压着多少痛 楚,只有她心里明白,那是最后的生离和死别。 父亲在病重的那几年里,每一次电话都跟我说,丫头你忙你的,不用往回跑。我有时 候还真听了他的话,其实现在想起来,才知道他的心有多么疼,他是有多么想我。我生命 中最大的遗憾,就是父亲没有等到我的孩子出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后, 才格外想念逝去的亲人、师长。 在女儿两三岁的时候,那年秋天下来了大闸蟹,我从螃蟹壳里慢慢地掏出一勺蟹黄, 滴上一点姜醋,满地追小不点儿,一边追一边说,乖,过来吃一口,就吃一口。这个时候, 我妈妈也掏出来一勺蟹黄,多放了一点姜醋,在后边追我,说,丫头,你回头,你吃上这 口,再去追你闺女。那个瞬间,在我的记忆中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后来,女儿跟我说,我 跟妈妈、姥姥原来都是在一块的。因为她看见过我生她的剖腹产的疤痕,她也看过姥姥生 我的剖腹产的疤痕,所以她知道,很多年以前,她住在我的肚子里,再很多年以前,我住 在她姥姥的肚子里。我也知道很多很多年以前,我的妈妈也住在我姥姥的肚子里。 所有节日中,清明究竟有什么样的独特意味呢?就是这样的血脉之情,就是这样的眷恋, 就是我们在长辈生前没来得及懂得的那些深深的忏悔,还有他们走后魂牵梦萦、每到夜半 都会惊醒的深深惆怅。幸亏我们还有一个大节叫作清明,我们可以去祭奠,可以去缅怀, 可以告诉那些父母俱全的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们也可以在风清景明的日子里采一朵花, 种一棵树,放一只风筝,仰望一朵流云。就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的魂魄能和所有的亲人在 天上相逢。 清明时节,宋朝人吃什么 清明节,是汉族相沿已久的节日。 因为《清明上河图》,说起清明,我们很自然地会想起宋朝。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评价: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那个朝代,令人憧憬和向往。 清明时节,宋朝人吃什么?《东京梦华录》上这样记载:“(清明)节日,坊市卖稠饧、 麦糕、乳酪、乳饼之类。” 饧,在古代多指的是麦芽糖。麦芽糖是以高粱、米、大麦、粟、玉米等淀粉质的粮食 为原料,经发酵糖化制成的食品。在中国,麦芽糖的生产,最早可能始于殷商时期,初名 饴。“周原朊朊,堇荃如饴”,说的是肥沃的岐周平原,生长的堇和荼,像饴一样甜。西汉 扬雄说:“凡饴谓之饧,自关而东陈、蔡、宋、卫之通语也。”是说在函谷关以东的中原地 区,麦芽糖称饧。 《本草纲目》上说,“按刘熙《释名》云,糖之清者曰饴,形怡怡然也;稠者曰饧,强 硬如锡也”。因此,稠饧,就是硬度大的麦芽糖。饧的用处很大,除制作灶糖、饧饼等食品 之外,还有药用价值,入药者称为胶饴。 宋代文人墨客,写食饧的诗词数不胜数,如欧阳修的“为翁寒食少留饧”、苏轼的“融 为寒食饧”、杨万里的“打成寒食杏花饧”、王易简的“柳色初分,饧香未冷,正是清明百 五”等。“泼火雨初晴。草色青青。傍檐垂柳卖春饧”。每逢寒食、清明前后,大街小巷响 彻卖饧的声音。“扫墓家家柳,吹饧处处箫”,卖饧时为何还要吹箫呢?这自有古意。《史记·周 勃世家》记载:“(周)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宋祁的“草色引开盘马地, 箫声催暖卖饧天”,是这一场景的真实写照。在后人的笔下,“卖饧天”成为春日艳阳天的 代称,如“春日暄,卖饧天,谁家绿杨不禁烟”“正逢说饼客,坐忆卖饧天”,足见其影响 之深远。 宋代吕希哲《岁时杂记》上说,“清明节在寒食第三日。故节物乐事皆为寒食所包”。 寒食节,古时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古代的寒食节,在夏 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这两个节日,时间距离很近,合二为一后,清明 节的小吃,也深深打上了寒食节的烙印。 寒食禁烟火,饧可以提前做好,冷着吃。何况,甜食自古至今都是人们最爱,会使人 上瘾,饧风靡起来,是很自然的事情。寒食节日前,家家户户会储备很多食品。宋代有“寒 食十八顿”和“馋妇思寒食”的俗谚,是在笑话那些吃货,因为有饧,把这段原本该冷食 的时光,当成了美食的天堂。 宋代人食饧粥,也十分盛行。“山行马瘦春泥滑,野饭天寒饧粥香”“杯盘饧粥春风冷, 池馆榆钱夜雨新”“多病正愁饧粥冷,清香但爱蜡烟新”……它的身影,在宋人的诗词歌赋 中比比皆是。“粥冷春饧冻”,无论是饧还是粥饧,都是冷着吃,这是寒食节的习俗相沿。 “上巳是清明,新烟带粥饧。”这一风俗,一直绵延到明清。 其实,古人食饧粥的风俗,起源甚早。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上说:“去冬节一百 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据隋朝《玉烛宝典》记载:“在 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 对饧粥的制法,宋人高承《事物纪原》有更为详细的记载:“故谓之寒食干粥,即今之 陵糕是也。世俗每至清明以麦或秫以杏酪,煮为姜粥,俟其凝冷,裁作薄叶,沃以饧。若 蜜而食之,谓之陵糕。”由此可见,饧粥是一种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熬煮而成的粥,放冷待其 凝固后切片调入饧糖食用。用饧粥来祭祀祖先,缘于唐代。据欧阳修《新唐书》记载,唐 玄宗天宝二年,“始以九月朔荐衣于诸陵,又常以寒食荐饧粥”。 “鸡毬饧粥屡开筵,谈笑讴吟间管弦。一月三回寒食饧,春光应不负今年。”宋代之后, 随着寒食、清明禁火冷食之风的式微,食饧粥风俗逐渐消失。“忆昨春官共上时,杏花寒食 炊饧粥”,只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