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江苏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一下学期 3 月语文月考试题汇编 - 古诗词阅读专题 江苏省扬州市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3-14 题。 感 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 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第二句的“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出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人格追求。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 象。 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 象相关。 14.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概括。(4 分) 【答案】 13. A(“儒雅谦恭”是错误的。“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到年轻时的豪迈洒脱。) 14.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 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 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江苏省丹阳市 2 2020-2021 学年高一第二学期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写景极富特色,前两联一句一景,富于变化,远、近、高、低,布置非常巧妙。 B.从时间节点来看,第一联为白昼,第二联为暮夜,表明小舟昼夜兼行,奔波劳顿。 C.三、四联,“一刀田”即田形如刀,极言田面之小;“鸟”道即小道,言山高而险。 D.全诗用字极为传神,如“荒”“瘦”二字极写数缕荒烟、瘦野薄田的荒凉贫瘠之态。 14.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 13.B 项,“昼夜兼行”错,从标题、“帆落”“明发”等可知,作者是夜宿驿站的。 14.一是旅途的忧虑和烦闷。作者被贬途中山高路险、孤静寂寥,既写出对行程的忧虑,也表达了 被贬的苦闷。二是对民生凋敝、百姓困苦的忧虑。山区农村的苦瘠贫寒,使作者充满对百姓的同情 和忧虑。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考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 ① 周莘 3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② 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 1129 年,北宋灭亡,高宗即位,立足稳,金兵南下。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 定。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承题,既写“野泊”所见:战乱中江月依然明亮;又点明“野泊”之因:逃难在外,暂得 停歇。 B.颔联写立于洞庭之野的所见所闻。上句静景,下句以声衬静,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气氛,引出下 文诗人所感。 C.颈联含蓄蕴藉。诗人以酒浇愁,酒随泪溅,可是“举杯销愁愁更愁”。听浪思归,而无所归, 故暗自惊心,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归之情。 D.尾联由个人身世之忧写到家国之愁。“欲问行朝近消息”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群 盗尚纵横”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在颈联抒情的基础上,更添一分悲愤。 15.颈联的“愁”字可谓本诗诗眼,作者为何而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案】 14.C“颈联含蓄蕴藉”错。“归心”更直接点明诗人的思归之情。所以,颈联不是含蓄蕴藉抒情, 而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思归之情。 15.①战乱漂泊之苦。首联写到兵荒马乱,诗人为躲避战乱不得不拖着病体四处逃难,尽尝漂泊之 苦。②客子思归之悲。颈联写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 心”更直接点明诗人的思归之情。③忧国伤时之忧。 诗人自己为逃避战乱而“野泊”,一身乱离, 还心系朝廷,“欲问行朝旧消息”,然而兵荒马乱,政局未稳,令诗人十分担忧。 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 3 月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4~15 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4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②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此诗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时而作。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②唐 代宗大历二年(767 年),杜甫 57 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 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 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 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 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 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 阳写下《登岳阳楼》。 14.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重点写实景,写出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颔联是写洞庭湖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滔天,浩茫无际,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 索不尽。 C.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其凄 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D.尾联“戎马”,采用借代手法,指战争。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 痛,意境深远,余韵无穷,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大襟怀。至此,伟大诗人的形象突出了,作品的 主题也得到了深化。 15. 在李诗的颈联、杜诗的首联中任选一联,对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6 分) 【答案】 14.A 首联是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 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15. 李诗颈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想象奇特,在云间“连下榻”, 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杜诗首联运用对比手法,抒写人世沧桑的感慨。此联 叙事,看似平常,却有深意。诗人年轻时,国家昌盛,久闻洞庭大名,心向往却未能一游,十分遗憾。而 今,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已到暮年,此时登楼,不禁感慨万千。(6 分) 试题分析:此题灵活性较大,可选出自己比较有把握的诗句鉴赏。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要注意修辞 手法和抒情手法。分析诗歌所用的艺术手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描写手法:包括虚实相生(作用 是拓展了词的意境,丰富了画面内容)、动静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衬托、渲染、触觉和视觉等 5 多种感觉描写等。②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衬托(衬托有两种, 一是正衬、二是反衬,反衬有以声衬静和以动衬静)、渲染、象征、托物言志、抑扬、以小见大。③结构 方式,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伏笔照应、铺垫。④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借代、 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复、双关、用典、互文等。明确了以上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对号入座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高级中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 3 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项 羽 陆 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一句是写项羽的人和马,“八尺”和“千里”用数据写出项羽军事实力强大,突出项羽的威猛形象。 B.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却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第三句写出了虽然范增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 D.诗歌运用衬托手法,把项羽力能扛鼎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的落魄形象相互映衬,强化诗人情感。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答案】 15、答案 D 解析 “衬托”错,应该是形成对比。 16.答案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项羽 的敬仰、敬佩之情。后两句写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等到项羽败退乌江,后悔已晚,表达了诗人的惋 惜之情及对项羽不知任用贤人的批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前两句对项羽形象的描述寄寓着诗人的敬佩之情;后两句 则语带批判,并对项羽的匹夫之勇表达了不满,对其不能任用贤人完成自己的事业而深感惋惜。结合陆游 6 本人的经历,我们应该看出他的英雄情结,以及成就一番事业的梦想。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 3 月第一次月度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3〜14 题。 苦 笋 陆游 藜蕾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D 藜蕾:藜和蓄。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 得他很妩 媚。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 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 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 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14..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13.C【解析】"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错误,诗歌颈联“我 见魏征殊媚妩, 约束儿童勿多取”意思是说我看见苦笋,就会想到魏征的耿介正直,吩咐童仆 不要过多取食。 14.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 口:②苦笋 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解析】首先弄清意象的意思,然后分析诗中“苦笋”意象有什么特征,再将其特征与魏征的 性格特征联 系起来,分析其中的相似点。诗中的苦笋具有清淡苦涩的特征,而魏征以“犯颜直 谏”著称,而这种性格 令一般人难以接受,与苦笋的清淡苦涩相似;由"苦节乃与生俱生”与 “极知耿介种性别”可知,“苦节”象征了 “耿介”,有如魏征“方正的人格”,都是与生俱 来的。通 过这样的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红桥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 3 月语文测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7~18 题。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① 苏轼 7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②新扫旧巢痕③。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④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⑤魂。 (注)①苏轼被贬黄州后,曾作诗赠友人,本诗与之前作的两首诗用韵相同。②九重,指朝廷。③新 扫旧巢痕,暗指当时王安石革新官制,苏轼曾任职过的史馆被撤除。④东风,春风,此处有暗指君王意。 ⑤玉梅,二度开放的梅花通体如玉。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里诗人所写的黄州的环境特点与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的浔阳的环境特点相似。 B.颔联写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新扫旧巢痕”点明他作“终老计”的原因。 C.尾联中“与东风约今日”点明了标题“复出东门”的缘由,又引出末句“暗香先返”。 D.这首诗感事抒怀,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且寓意丰富,显得婉转含蓄、情意温厚。 18.诗的颈联、尾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纠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 【答案】 17.B 18.①颈联说自己与鸥鸟己熟,经常来垂钓连所坐之石都温暖了,表达出谙人有忘掉机心、退隐出世之心。 ②尾联却说与春风约定,梅花也再度开放,写出自己希望能被君王再度起用的入世进取之意。这反映了诗 人出世人世的矛盾纠结.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