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05 元素化合物及其性质-2021年高考化学三轮题型抢分讲义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讲义05 元素化合物及其性质-2021年高考化学三轮题型抢分讲义

ID:653588

大小:615.3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4-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讲义 05 元素化合物及其性质(选择 5) 【高考定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的重要载体,高考的呈 现形式比较灵活。在选择题中主要考查与生产、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 应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多,涉及面广,与生产、生活、科技等问题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 和研究的重点,其相关知识既为化学概念、原理和物质结构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 同时也是高考化学试题中的知识载体、能力的支撑点,高考中这部分内容,单独出题考查的 方式很少,经常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气体 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物质推断、计算等题型融合出现,近几年的高考加强了元素及其化合物 知识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结合,该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逐渐提高。 【知识讲解】 一、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1.钠及其化合物 (1)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与熔融的盐反应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2)无论 Na 与 O2 反应生成 Na2O 还是 Na2O2,只要参与反应的 Na 的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 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 Na2O2 的质量大于 Na2O 的。 (3)Na 分别与 H2O 和乙醇发生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二者现象明显不同,前者剧烈,后者 缓慢。 (4)1 mol Na2O2 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 1 mol,如 Na2O2 与 SO2 的反应转移电 子应为 2 mol。 (5)不能用 Ca(OH)2 鉴别 Na2CO3 和 NaHCO3 溶液,应选用 CaCl2 或 BaCl2 溶液。 (6)除去 CO2 中的 HCl 气体,应选用饱和的 NaHCO3 溶液。 (7)向饱和的 Na2CO3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有晶体析出。 (8)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无论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均具有相同的焰色反应,它不是化学 变化,在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应通过蓝色的钴玻璃片。 (9)Na-K 合金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10)碱金属的密度呈现增大的趋势,但 K 反常。 (11)Li 和 O2 反应只生成 Li2O;NaH 是离子化合物,是一种强还原剂。Na2O、Na2O2 阴阳离 子个数比均为 1∶2。 2. 铝及其化合物 (1)铝是活泼金属,但铝抗腐蚀性相当强,因为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由于 Al2O3 的熔点高于 Al 的熔点,故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直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2)铝热反应不仅仅是单质铝与 Fe2O3 反应,还包含制取其他难熔金属的反应,由于铝热剂是 混合物,故铝热反应不能用于工业上冶炼铁。注意铝热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唯一一类金属单质 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 (3)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高考实验考查的热点,具体操作是先铺一层 KClO3,然后插上镁 条,最后点燃镁条。 (4)并不是 Al 与所有金属氧化物均能组成铝热剂,该金属氧化物对应的金属活泼性应比铝弱。 (5)Al2O3、Al(OH)3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常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Al(OH)3 不溶于氨水,所以 实验室常用铝盐和氨水来制备 Al(OH)3。 (6)利用偏铝酸盐制备 Al(OH)3,一般不用强酸,因为强酸的量控制不当会使制得的 Al(OH)3 溶解。若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 CO2,生成的 Al(OH)3 不溶于碳酸,CO2 过量时生成 HCO- 3 , 不过量时生成 CO2- 3 ,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要特别注意。 (7)Al(OH)3 可用作抗酸药;明矾常用于净水。 (8)泡沫灭火器所用试剂为 Al2(SO4)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 3. 铁及其化合物 (1)Fe 与 O2、H2O(g)反应的产物都是 Fe3O4 而不是 Fe2O3。Fe 与 Cl2 反应时生成 FeCl3,与 S 反应时生成 FeS,说明 Cl2 的氧化性大于 S 的。常温下,Fe、Al 在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 生钝化,但加热后继续反应。Fe 在 Cl2 中燃烧,无论 Cl2 过量还是不足均生成 FeCl3。 (2)向含 Fe2+的溶液中加入硝酸、KMnO4 溶液、氯水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时,溶液会出现浅 绿色―→棕色的颜色变化,该现象可用于 Fe2+的检验。 (3)Fe3+的检验方法较多,如观察溶液颜色法(棕黄色)、NaOH 溶液法(生成红褐色沉淀)、KSCN 溶液法(生成红色溶液),前面两种方法需溶液中 Fe3+浓度较大时才适用,最好也最灵敏的方 法是 KSCN 溶液法。Fe2+的检验可采用先加入 KSCN 溶液后再加入氧化剂的方法;也可用 铁氰化钾检验 Fe2+,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Fe3[Fe(CN)6]2)。 (4)生成 FeCl2 除了用 Fe 和 HCl 的置换反应外,还可用化合反应:2FeCl3+Fe===3FeCl2;生 成 Fe(OH)3 除 了 用 Fe3 + 与 碱 的 复 分 解 反 应 外 , 还 可 用 化 合 反 应 : 4Fe(OH)2 + O2 + 2H2O===4Fe(OH)3。 (5)配制 FeCl2 溶液既要防氧化(加入 Fe 粉),又要防水解(加入盐酸);配制 FeCl3 溶液要加入 浓盐酸防止水解。 (6)Fe3+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大量存在,当 pH=7 时,Fe3+几乎完全水解生成 Fe(OH)3 沉淀。 (7)除去酸性溶液 ZnCl2 中的 FeCl2,应先通入 Cl2 或加入 H2O2,再加入 ZnO,使 Fe3+水解生 成沉淀过滤除去。 (8)制备 Fe(OH)2 的方法很多,原则有两点: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须提前除去;二是反应过 程中必须与 O2 隔绝。同时要牢记 Fe(OH)2 转化为 Fe(OH)3 时溶液的颜色变化(白色沉淀迅速 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9)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将饱和 FeCl3 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加热至呈红褐色后立即停止 加热。胶体不带电,带电的是胶粒。 (10)自然界中有少量游离态的铁(陨石中),纯净的铁块是银白色的,而铁粉是黑色的。 4. 铜及其化合物 (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最终不是生成 CuO,而是铜绿[Cu2(OH)2CO3]。 (2)常用灼热的铜粉除去 N2 中的 O2,灼热的 CuO 除去 CO2 中的 CO。 (3)新制 Cu(OH)2 悬浊液常用来检验醛基。 (4)Cu 和一定量的浓 HNO3 反应,产生的是 NO2 和 NO 的混合气体,当 Cu 有剩余,再加入 稀 H2SO4,Cu 继续溶解。 (5)Cu:紫红色;CuO:黑色;Cu2S:黑色;CuS:黑色;Cu2O:砖红色。 (6)铜的焰色反应为绿色。 (7)冶炼铜的方法有①热还原法;②湿法炼铜;③电解精炼铜。 (8)铜合金有:①青铜(Cu、Sn、Pb 等);②黄铜(Zn、Sn、Pb、Al 等);③白铜(Ni、Zn、Mn)。 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1.硅及其化合物 (1)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通常原子晶体不导电,但硅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制作光电 池的材料。SiO2 不导电,是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 (2)工业上制备粗硅,是用过量的 C 和 SiO2 在高温下反应,由于 C 过量,生成的是 CO 而不 是 CO2,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3)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 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但不能用玻璃塞。 (4)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 SiO2 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 SiO2 能与 HF 反应。 (5)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常见可溶性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但 却是盐溶液。硅胶(mSiO2·nH2O)是一种很好的无毒干燥剂。 (6)H2CO3 的酸性大于 H2SiO3 的,所以有 Na2SiO3+CO2(少量)+H2O===H2SiO3↓+Na2CO3, 但高温下 Na2CO3+SiO2===== 高温 Na2SiO3+CO2↑也能发生,原因可从两方面解释:①硅酸盐比 碳酸盐稳定;②从化学平衡角度,由高沸点难挥发固体 SiO2 制得低沸点易挥发的 CO2 气体。 (7)水泥、玻璃与陶瓷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氮化硅等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 料。 2. 氯及其化合物 (1)液氯密封在钢瓶中,而氯水、次氯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2)1 mol Cl2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 2NA、NA 或小于 NA(Cl2 和 H2O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3)实验室制 Cl2,除了用 MnO2 和浓盐酸反应外,还可以用 KMnO4、KClO3、NaClO 与浓盐 酸反应且都不需要加热,如 ClO-+Cl-+2H+===Cl2↑+H2O。 (4)酸性 KMnO4 溶液,用的是 H2SO4 酸化而不是盐酸。 (5)ClO-不论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能体现强氧化性,如 ClO-与 SO2- 3 、I-、Fe2 +均不能大量共存;ClO-体现水解性,因 HClO 酸性很弱,ClO-水解显碱性,如 Fe3++3ClO -+3H2O===Fe(OH)3↓+3HClO,所以 ClO-与 Fe3+、Al3+均不能大量共存。 (6)向 Ca(ClO)2 溶液中通入 SO2 气体生成 CaSO4 而不是 CaSO3,其离子方程式为:Ca2++3ClO -+SO2+H2O===CaSO4↓+Cl-+2HClO(少量 SO2),Ca2++2ClO-+2SO2+2H2O===CaSO4↓ +2Cl-+SO2- 4 +4H+(过量 SO2)。 (7)当 Fe 和 Cl2 在点燃条件下反应时,不论 Fe 过量或不足,由于 Cl2 的强氧化性,产物一定 是 FeCl3。 (8)“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 Ca(ClO)2。“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 能混合使用,其原因是 ClO-+Cl-+2H+===Cl2↑+H2O。 (9)由于电离常数 Ka1(H2CO3)>Ka(HClO)>Ka2(H2CO3),所以向 NaClO 溶液通入 CO2,不论 CO2 过量还是少量,均发生 CO2 +H2O+ClO - ===HClO+HCO - 3 ,但 CO2(少)+Ca(ClO)2+ H2O===CaCO3↓+2HClO。 (10)液溴需要用水封,溴蒸气呈红棕色,液溴呈深红棕色,溴水呈橙色,溴的 CCl4 溶液呈橙 红色。 3. 硫及其化合物 (1)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除了用热的 NaOH 溶液,还可以用 CS2,但不能用酒精。 (2)SO2 使含有酚酞的 NaOH 溶液褪色,表现 SO2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 SO2 的漂白性;能使溴水、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表现 SO2 的还原性;SO2 与 H2S 反应, 表现 SO2 的氧化性;SO2 和 Cl2 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漂白性不但不增强,反而消失。 (3)把 SO2 气体通入 BaCl2 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但若通入 NH3 或加入 NaOH 溶液,或把 BaCl2 改成 Ba(NO3)2 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前两者生成 BaSO3 沉淀,后者生成 BaSO4 沉淀。 (4)浓 HNO3 和 Cu(足量)、浓 H2SO4 和 Cu(足量)、浓盐酸和 MnO2(足量)在反应时,随反应进 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注意区分 Zn 和浓 H2SO4 的反应。 (5)C 与浓硫酸反应时,反应产物的确定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无水 CuSO4 确定水→品红溶液 确定 SO2→酸性 KMnO4 溶液除去 SO2→品红溶液检验 SO2 是否除净→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 4. 氮及其化合物 (1)NO 只能用排水法或气囊法收集。 (2)在 NO2 或 NO 与 O2 通入水的计算中常用到 4NO+3O2+2H2O===4HNO3、4NO2+O2+ 2H2O===4HNO3 两个方程式。 (3)浓 HNO3 显黄色是因为溶有 NO2,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 Fe3+。 (4)硝酸、浓 H2SO4、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 HNO3、HClO 见光或受热 易分解。 (5)强氧化性酸(如 HNO3、浓 H2SO4)与金属反应不生成 H2;金属和浓 HNO3 反应一般生成 NO2,而金属和稀 HNO3 反应一般生成 NO。 (6)实验室制备 NH3,除了用 Ca(OH)2 和 NH4Cl 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 NaOH 固体 或 CaO)制取,而检验 NH + 4 需用浓 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 体,以确定 NH + 4 的存在。 (7)收集 NH3 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 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以吸收 NH3。 (8)铜与浓 HNO3 反应在试管内就能看到红棕色的 NO2,而与稀 HNO3 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才能 看到红棕色气体。 (9)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有白烟生成,常用于 HCl 和 NH3 的相互检验。 (10)NH3、HCl、SO2、NO2 可用水进行喷泉实验,水溶性小的气体可用其他溶剂(如 CO2 和 NaOH 溶液)进行喷泉实验。 【过关搏杀】 1.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在载人飞船、北斗卫星、高铁、5G 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它们均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州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主 要成分是硅酸盐 B.国庆阅兵中出现的直-20 直升机使用了大量的新型材料,其中锂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截止 2019 年 11 月我国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纤的主要成分是碳化硅 D.我国 2020 年发射的首颗火星探测器,其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FeCl3 溶液具有酸性,可用于蚀刻铜制品 B.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甘油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化妆品的保湿剂 D.Na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高温下与 TiCl4 反应制备 Ti 3.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铁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铁用于净水的反应原理:Fe3++3H2O=Fe(OH)3↓+3H+ B.将氧化铁加入 HI 溶液中发生反应:Fe2O3+6H+=2Fe3++3H2O C.含有 Fe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 H+、Mg2+、Cl-、NO 3  D.向含 1molFeBr2 的溶液中通入 1molCl2 充分反应转移 2mol 电子 4.下列工业生产所采取的措施和基本原理不一致的是( ) A.合成氨反应分离氨气以后的尾气循环使用,目的是充分利用原料 B.接触法制硫酸中,使用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能源 C.侯氏制碱法比氨碱法更好的主要原因是前者更有利于保护环境 D.用氨水吸收制硫酸的尾气,目的是保护环境 5.中国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积极鼓励植树造林,降低空气中 2CO 含量 B.可利用 CaO 或氨水捕集废气中的 2CO C.一定条件下,将 2CO 转化为 3CH OH ,实现 2CO 的资源化利用 D.研发新型催化剂将 2CO 分解成碳和 2O ,同时放出热量 6.过氧化铬 5CrO 常温下是一种蓝色晶体,制备 5CrO 的方法: 2- + 2 7 2 2 5 2Cr O +4H O +2H =2CrO +5H O ,其相关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铬不稳定,易溶于酸并分解放出氧气 B. 5CrO 中 Cr 为+6 价 C. 5CrO 中存在两个过氧键(—O—O—) D. 2- 2 7Cr O 发生还原反应得到 5CrO 7.已知 Na2S2O4(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用品,不溶于乙醇,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遇少量水发生强烈反应,甚至会引发燃烧,其相关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2O4 具有还原性,可用做抗氧化剂 B.Na2S2O4 应干燥密封保存在低温处 C.能在空气中反应生成两种新盐:Na2S2O4+O2+H2O = NaHSO3+NaHSO4,生成 1mol NaHSO4 转移电子 2mol D.锌粉法是制备 Na2S2O4 的常用方法,原料为锌粉悬浊液、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中二氧化硫被还原 8.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 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足量含淀粉的 FeI2 溶液 中滴加 2 滴氯水 溶液变蓝 还原性:I->Fe2+ B. 向 FeCl2 溶液中加入足量 Na2O2 粉末 出现红褐色沉淀 FeCl2 溶液部分变质 C. 向铜粉中加入 0.1mol/LFeCl3 溶液 溶液变蓝,试管底 部有固体 3Cu+2Fe3+=2Fe+3Cu2+ D. 向某晶体的水溶液中先加 入 Fe2+的溶液,后滴加几滴 氯水 先无明显变化,当 滴加几滴氯水后混 合液出现红色 该晶体一定含有 SCN-,且 Fe3+的 氧化性比氯气的氧化性强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往 2 2Na O 和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滴加 几滴酚酞 溶液开始无明显变化, 最后变成红色 2 2Na O 和水反应有 NaOH 生成 B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有刺激 性气体产生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 化性 C Al 箔插入稀硝酸中 无明显现象 Al 箔被钝化 D 将一小块 Na 放入 75%的酒精中 产生气泡 Na 能置换出醇羟基中 的氢 10.黄铜矿(主要成分 CuFeS2)在空气中进行煅烧,生成 Cu、Fe3O4 和 SO2 气体,为了验证生 成的气体能与某些钡盐溶液反应和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气流顺序是 a→b→e→f→g→h→c→d B.铜网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氧气 C.实验结束后,还需向装置中通入过量的空气 D.实验中的 Ba(NO3)2 溶液可用 BaCl2 溶液代替 11.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氯化铜(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纤维的作用是防止 E 装置中液体倒吸入 D 装置中 B.E 装置中液体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和氯化氢 C.要使 B 装置中产生氯气,应先加热圆底烧瓶,再滴加浓盐酸 D.实验中加热的先后顺序为先加热硬质玻璃管 D,再加热圆底烧瓶 B 12.NiS 因为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精密测量仪器中可掺杂 NiS 以抵消仪器的热胀冷缩。 NiS 在有水存在时能被氧气氧化成 Ni(OH)S。将 H2S 通入稀硫酸酸化的 NiSO4 溶液中,过滤, 制得 NiS 沉淀,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 A 在滴加浓盐酸前通入 N2 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B.装置 B 中盛放饱和食盐水以除去氯化氢 C.装置 D 中的洗涤液应用煮沸过的蒸馏水 D.装置 D 连接抽气泵可将装置 C 中的浑浊液吸入装置 D 中进行过滤 13.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已略,无加热装置)制备少量 Na2S2O3·5H2O。已知 Na2SO3 在溶液中易结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 A 的蒸馏烧瓶中盛放的药品可能是亚硫酸钠 B.装置 B 中反应物的理论投料比为 n(Na2CO3):n(Na2S)=2:1 C.装置 C 用于吸收未参与反应的 SO2 D.反应完成后,三颈烧瓶中液体需经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及干燥得到产品 14.铝氢化钠(NaAlH4)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重要还原剂。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含 SiO2 和 Fe2O3 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氢化钠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了提高“碱溶”效率,在“碱溶”前对铝土矿进行粉碎 B.“反应 I”的部分化学原理与泡沫灭火器的原理相同 C.“滤渣 1”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 D.“反应 III”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H+AlCl3=NaAlH4+3NaCl 15.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2 3Al O 、 2 3Fe O ),还含有少量 2FeS )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 获得 3 4Fe O 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入 CaO 可以减少 2SO 的排放同时生成建筑材料 4CaSO B.向滤液中通入过量 2CO 、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 2 3Al O C.隔绝空气焙烧时理论上反应消耗的    2 2 3n FeS : n Fe O 1:5 D.“烧渣分离”可以选择用磁铁将烧渣中的 3 4Fe O 分离出来 16.某废催化剂含 SiO2、ZnS、CuS 及少量的 Fe3O4。某实验小组以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 收锌和铜,设计实验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操作中,生成的气体可用 CuSO4 溶液吸收 B.检验滤液 1 中是否含有 Fe2+,可以选用 KSCN 和新制的氯水 C.步骤②操作中,应先加 6%H2O2,然后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 1.0mol·L-1H2SO4 D.滤渣 1 和滤渣 2 成分均含有 H2SiO 3 17.海水是重要的资源,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②中,应先通 CO2 再通 NH3 B.步骤④、⑤、⑥反应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C.步骤③中可将 MgCl2·6H2O 晶体在空气中直接加热脱水 D.除去粗盐中 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试剂及相关操作顺序可以是:NaOH 溶液 →BaCl2 溶液→Na2CO3 溶液→过滤→盐酸 18.天然海水中主要含有 Na+、K+、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火力发 电时燃煤排放的含 SO2 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天然海水 pH≈8 的原因是由于海水中的 CO32-、HCO3-水解 B.“氧化”是利用氧气将 H2SO3、HSO3-、SO32-等氧化生成 SO42- C.“反应、稀释”时加天然海水的目的是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 D.“排放”出来的海水中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相同 19.制取 Na2CO3 和高纯 Si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属于固氮反应 B.步骤②为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 CO2 至饱和后,再通入 NH3 C.反应⑤、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高纯硅可以制作太阳能电池 20.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需对场所杀菌消毒。下列物质不宜用作杀菌消毒的是( ) A.高锰酸钾溶液 B.无水酒精 C.双氧水 D.次氯酸钠溶液 21.由辉铋矿(主要成分 Bi2S3,含 SiO2 等杂质)制备 Bi2O3 的工艺如下图所示: 已知:Bi2S3 不溶于水和硫酸,调 pH 后得到碱式硝酸铋(BiONO3)沉淀。下列对工艺流程的 分析正确的是 A.滤渣 1 只有 SiO2 B.滤液 1 加入试剂 X 后能循环利用,则试剂 X 是 HCl C.气体 1 为 H2 D.转化时生成碱式碳酸铋[(BiO)2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2Bi3++CO 2 3  +4OH-=(BiO)2CO3↓+ 2H2O 2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O2 可作长途运输鱼苗的供氧剂 B.用食醋和淀粉可检验食盐里是否加碘 C.NaClO 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和净化 D.Al 与 MgO 的混合物可作铝热剂用于冶炼 Mg 23.已知 HClO 的电离常数 K 介于 H2CO3 的 Ka1 与 Ka2 之间,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的是( ) A.向等物质的量的 NaOH 和 Na2CO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3 倍体积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3H++CO 2 3  +2OH-=HCO 3  +2H2O B.将少量的双氧水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7H2O2+2MnO 4  +6H+=10H2O+2Mn2++6O2↑ C.将少量 SO2 通入“84”消毒液中:SO2+3ClO-+H2O=SO 2 4  +Cl-+2HClO D.将少量氯气通入纯碱溶液中:Cl2+CO 2 3  +H2O=Cl-+HCO 3  +HClO 24.某同学通过查阅得到以下资料: 材料一:BaSO4、BaSO3 都难溶于水,BaSO4 难溶于强酸,但 BaSO3 可溶于强酸,故 BaSO4 作为造影剂用于 X 射线检查,而 BaSO3 不能。 材料二:三氯化铁与二氧化硫能发生下列反应:2FeCl3+SO2+2H2O=FeCl2+FeSO4+4HCl。 在含有 FeCl3 和 BaCl2 的酸性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SO2,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的结论 中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是 BaSO3 B.无法确定白色沉淀的成分 C.白色沉淀是 BaSO3 和 BaSO4 的混合物 D.FeCl3 被 SO2 还原为 FeCl2 25.用石灰乳吸收硝酸工业的尾气(含 NO、NO2)可获得 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吸收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O+NO2+Ca(OH)2=Ca(NO2)2+H2O B.将石灰乳改为澄清石灰水吸收效率将会增大 C.采用气液逆流接触有利于尾气中 NO、NO2 的充分吸收 D.若尾气中 n(NO2)∶n(NO)<1∶1,吸收后排放的气体中 NO 含量升高 参考答案 【过关搏杀】 1.B【解析】A. 高温结构陶瓷分为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氮化硼陶瓷,其主要成分不 是硅酸盐,故 A 错误; B. 锂铝合金属于合金,为金属材料,故 B 正确; C. 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 C 错误; D. 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单晶硅,故 D 错误。 2.A【解析】A.FeCl3 溶液用于蚀刻铜制品,是利用 FeCl3 的强氧化性,故选 A; B.过氧乙酸用于杀菌消毒,是利用过氧乙酸的强氧化性,故不选 B; C.甘油用作化妆品的保湿剂,是因为甘油具有吸水性,故不选 C; D.Na 与 TiCl4 反应制备 Ti,体现金属钠的还原性,故不选 D。 3.D【解析】A.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 Fe(OH)3(胶 体)+3H+,故 A 错误; B.铁离子能够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将氧化铁加入 HI 溶液中发生反应: Fe2O3+6H++2I-=2Fe2++I2+3H2O,故 B 错误; C.Fe2+与 H+、NO 3 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C 错误; D.由于还原性 Fe2+>Br-,1molFeBr2 的溶液中,Fe2+为 1mol;Cl2+2Fe2+=2Cl-+2Fe3+,Cl2 先反应 0.5mol,转移电子 1mol;Br-为 2mol,Cl2+2 Br-=2Cl-+ Br2,Cl2 只有 0.5mol,转移电 子 1mol;向含通入 1molCl2 充分反应转移 2mol 电子,故 D 正确。 4.C【解析】A.N2+3H2 2NH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循环使用氮 气和氢气,可以减少成本,提高原料利用率,A 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使用热交换装置,充分利用可节 约能源,B 不符合题意; C.侯氏制碱法比氨碱法更好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降低了 纯碱的成本,C 符合题意。 D.用氨水吸收制硫酸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硫,目的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环境,D 不符合题 意。 5.D【解析】A.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 CO2,植树造林可降低含量,A 正确; B.CaO 或氨水具有碱性,能与酸性气体 CO2 反应,B 正确; C.将 CO2 转为 CH3OH 燃料,可实现资源优化利用,C 正确; D.分解反应需要吸收热量,D 错误。 6.D【解析】A.过氧化铬中含有过氧键,性质类似于过氧化钠, 性质不稳定,易溶于酸 并分解放出氧气,故 A 正确; B.由题给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改变,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重铬 酸根中铬元素为+6 价,则过氧化铬中铬元素化合价为+6 价,故 B 正确; C.过氧化铬中铬元素化合价为+6 价,由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知,过氧化铬中 4 个氧原子显 +4 价、1 个氧原子显+1 价,则过氧化铬中存在两个过氧键,故 C 正确; D.由题给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改变,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 D 错误。 7.C【解析】A.Na2S2O4 中 S 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具有还原性,可用做抗氧化剂,故 A 正确; B.因为 Na2S2O4 遇少量水发生强烈反应,甚至会引发燃烧,所以应干燥密封保存在低温处, 故 B 正确; C.因为 NaHSO3 不稳定,能被氧化成 NaHSO4,所以在空气中反应生成 NaHSO4,故 C 错 误; D.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而制备 Na2S2O4 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为+3 价,所以 反应中二氧化硫被还原,故 D 正确。 8.A【解析】A.滴加 2 滴氯水后,溶液变蓝,说明碘离子先被氧化为碘单质,氯气先氧化 碘离子,可以得出结论还原性:I- > Fe2+,A 正确; B.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亚铁离子全部氧化为铁离子,不能证明氯化亚铁溶液是 否变质, B 错误; C.金属铜的还原性小于铁,铜不能把铁离子还原为金属铁,正确反应为:Cu+2Fe3+=2Fe2++ Cu2+,C 错误; D.使溶液变红的可能原因是溶液中生成的 Fe3+与 SCN-反应生成血红色络合物,向某晶体 的水溶液中加入 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则原溶液中没有 Fe3+,所以 Fe3+是 Fe2+被 Cl2 氧化的产物。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Fe2++Cl2=2Fe3++2Cl-,氯气的氧化性比 Fe3+更强,D 错误。 9.B【解析】A.往 2 2Na O 和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会先变红后褪色, A 错误; B.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是因为浓硫酸有脱水性,并放出大量热,浓硫 酸在加热条件下与还原性物质反应,被还原成有刺激性气体产生,B 正确; C.铝在浓硝酸中常温下会发生钝化,C 错误; D.75%的酒精中含有水,水中羟基氢比乙醇中羟基氢活泼,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D 错 误。 10.D【解析】先通过浓硫酸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黄铜矿在空气中煅烧,再利用铜网除去 二氧化硫气体中的氧气,最后用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生成硫酸钡沉淀,利用 硫酸钡沉淀的质量计算黄铜矿的纯度。 A.根据对实验的分析知,顺序正确,A 项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有还原性,过量的氧气会与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生成硫酸根离子,无法达到实 验目的:验证生成的气体能与某些钡盐溶液反应,所以未反应的氧气需要除去,B 项不符合 题意; C.该实验是通过测定硫酸钡的质量来获得黄铜矿的纯度,所以二氧化硫需要被完全吸收, 通入过量的空气可达到此目的,C 项不符合题意; D.实验目的之一是验证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与某些钡盐溶液反应,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能反应,只能利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的氧化性进行验证,D 项 符合题意。 11.B【解析】A.玻璃纤维的作用是防止固体进入导管,堵塞导气管,故 A 错误; B.E 装置是尾气处理装置,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和氯化氢,故 B 正确; C.要使 B 装置中产生氯气,应先滴加浓盐酸,再加热圆底烧瓶,故 C 错误; D.为防止铜和氧气反应,实验中先加热圆底烧瓶 B,再加热硬质玻璃管 D,故 D 错误。 12.B【解析】A.装置 A 在滴加浓盐酸前通入 N2 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 的硫化镍被氧化,A 正确; B.装置 B 中应盛放饱和硫氢化钠溶液以除去氯化氢,B 错误; C.装置 D 中的洗涤液应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防止硫化镍被氧化,C 正确; D.装置 D 连接抽气泵可将装置 C 中的浑浊液吸入装置 D 中进行过滤,以得到硫化镍,D 正确。 13.B【解析】由图示知,产品 Na2S2O3 在三颈烧瓶中生成,Na2S2O3 中 S 元素化合价为+2 价,原料 Na2S 中 S 元素化合价为-2 价,根据升降守恒推测装置 A 中制得的气体中应该含有 S 元素,且化合价高于+2 价,可能为 SO2,若为 SO2,则装置 A 中可用 Na2SO3 与浓硫酸反 应制取 SO2,随后 SO2 进入装置 B 中与 Na2S、Na2CO3 发生反应生成 Na2S2O3,装置 C 用于 吸收过量的 SO2。 A.由分析知,蒸馏烧瓶中盛放的固体可能为亚硫酸钠,A 正确; B.由分析知装置 B 中发生反应:SO2+Na2S+Na2CO3→Na2S2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结合 Na 元素守恒初步配平得:4SO2+2Na2S+Na2CO3→3Na2S2O3,结合 C、O 元素守恒,确定右边添 加 1 个 CO2,完整方程式为: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故理论投料比 n(Na2CO3): n(Na2S)=1:2,B 错误; C.由分析知,装置 C 用于吸收多余的 SO2,C 正确; D.SO2可能与 Na2S 发生副反应生成 S 单质,另外此时也可能发生副反应生成 Na2SO3,Na2SO3 易吸水结块,故需先过滤,再对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最终 得到产品 Na2S2O3·5H2O,D 正确。 14.B【解析】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含 SiO2 和 Fe2O3 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由 流程可知,NaOH 溶解时 Fe2O3 不反应,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 Fe2O3,碳酸氢钠与偏铝酸 钠反应生成 Al(OH)3,过滤得到 Al(OH)3,灼烧生成氧化铝,电解氧化铝生成 Al 和氧气,纯 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铝,氯化铝再与 NaH 反应生成铝氢化钠(NaAlH4),据此解答。 A.为了提高“碱溶”效率,在“碱溶”前对铝土矿进行粉碎,增大接触面积,A 正确; B.滤液中含有过量 NaOH 和 NaAlO2 溶液,加入 NaHCO3 溶液后 - 3HCO 分别与 OH-、 - 2AlO 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H-+ - 3HCO = 2- 3CO +H2O、 - 2AlO + - 3HCO +H2O= 2- 3CO +Al(OH)3 ↓, 与泡沫灭火器的原理不同,故 B 错误; C.铝土矿加 NaOH 溶解时,Al2O3 溶解而 Fe2O3 不反应,则过滤所得滤渣 I 主要成分为氧化 铁,故 C 正确; D.由分析可知,“反应 III”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H+AlCl3=NaAlH4+3NaCl ,故 D 正确。 15.C【解析】A.二氧化硫与氧化钙、空气反应可得到硫酸钙,可做建筑材料,A 项正确; B.向滤液中通入过量 2CO 、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 2 3Al O ,B 项正确; C.FeS2+16 2 3Fe O =11 Fe3O4+2SO2,则反应消耗的    2 2 3n FeS : n Fe O 1:16 ,C 项错误; D. 3 4Fe O 具有铁磁性,故可以用磁铁分离,D 项正确。 16.A【解析】废催化剂加入稀硫酸,第一次浸出主要发生反应 ZnS+H2SO4=ZnSO4+H2S↑、 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过滤后滤液中 ZnSO4、FeSO4、Fe2(SO4)3,浓缩结晶 得到粗 ZnSO4•7H2O,滤渣 1 含有 SiO2、CuS,向盛有滤渣 1 的反应器中加 H2SO4 和 H2O2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硫,滤渣 2 含有硫和二氧化硅,滤液含有硫酸铜, 经浓硫酸结晶可得到硫酸铜晶体。 A.步骤①操作中生成的气体为硫化氢,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则可用 CuSO4 溶液吸收,故 A 正确; B.滤液 1 中除含有 Fe2+,还含有 Fe3+,加入 KSCN 和新制的氯水不能检验,故 B 错误; C.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 CuS,应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过氧化氢,故 C 错误; D.滤渣 1 含有 SiO2、CuS,滤渣 2 含有硫和二氧化硅,故 D 错误。 17.D【解析】饱和 NaCl 溶液中通 NH3、CO2,可以制取 NaHCO3,再加热分解可制备纯碱; 海水中的镁离子可用于提取氯化镁,海水中的溴离子,可用氧化的方法制备溴单质。 A.饱和 NaCl 溶液中通 NH3、CO2,可以制取 NaHCO3,如果先通入 CO2,因为其溶解度很 小,所以产率很低,所以要先通入溶解度很大的 NH3,A 错误; B.⑤反应中,Br2 被还原成 HBr,B 错误; C.MgCl2·6H2O 晶体在空气中直接加热脱水,因为水解生成的 HCl 会挥发,导致水解程度 增大,MgCl2·6H2O 会转变为 Mg(OH)2,再转变为 MgO,C 错误; D.NaOH 溶液用来除去 Mg2+,BaCl2 溶液用来除去 SO42-,Na2CO3 溶液用来除去过量的 Ba2+ 和 Ca2+,盐酸用来除去过量的 OH-和 CO32-,D 正确。 18.D【解析】火力发电时燃煤排放的含 SO2 的烟气通入吸收塔和天然海水,得到溶液通入 氧气氧化亚硫酸生成硫酸,加入天然海水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 A.海水中主要含有 Na+、K+、Mg2+、Cl-、SO42-、Br-、CO32-、HCO-3 等离子,在这些离子 中能发生水解的是 CO32-、HCO-3 离子,CO32-+H2O ⇌ HCO3-+OH-,HCO3-+H2O ⇌ H2CO3+OH- 它们水解呈碱性,所以天然海水的 pH≈8,呈弱碱性,故 A 正确; B.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烟气后,要用 O2 进行氧化处理,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被氧化的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具有还原性,所以氧气将 H2SO3、HSO3-、SO32-等氧化为硫酸,如 亚硫酸被氧化的反应为 2H2SO3+O2=2H2SO4,故 B 正确; C.氧化后的“海水”需要用大量的天然海水与之混合后才能排放,是因中和稀释经氧气氧化 后海水中生成的酸(H+),故 C 正确; D.从框图可知:排放”出来的海水,是经过加天然海水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 酸后排放的,溶液的体积显然比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大,所以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排放 出来的海水中浓度小,故 D 错误。 19.B【解析】A.N2 与 H2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NH3,是氮元素的单质变为化合物的过程, 因此属于氮的固定,A 项正确; B.室温下 CO2 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而 NH3 易溶于水,先通入 NH3 使溶液呈碱性, 有利于 CO2 的吸收,因此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人足量 NH3 ,再通人 CO2 气体,B 项错误; C.反应⑤、⑥中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这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 项正确; D.高纯硅是制作太阳能电池的材料,D 项正确。 20.B【解析】A.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病毒蛋白变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医院的常 用消毒剂,选项 A 不符合; B.酒精能够使蛋白质变性,但不是用无水酒精,而是用 75%左右的酒精水溶液消毒,选项 B 符合; C.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病毒蛋白变性,宜用作杀菌消毒剂,选项 A 不符合; D.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病毒蛋白变性,宜用作杀菌消毒剂,选项 A 不符合。 21.C【解析】辉铋矿(主要成分是 Bi2S3、含杂质 SiO2 等)制备铋酸钠,辉铋矿加入氯化铁溶 液和盐酸溶解后过滤,氯化铁氧化硫离子为硫单质:Bi2S3+6FeCl3=2BiCl3+6FeCl2+3S,盐酸 是防止 FeCl3 及 BiCl3 水解生成不溶性沉淀,得到滤渣 1 为 S、SiO2,滤液中含有 Bi3+、H+、 Fe3+,滤液中加入铁粉过滤得到粗铋:2Bi3++3Fe=3Fe2++2Bi、2Fe3++Fe=3Fe2+、 Fe+2H+=Fe2++H2↑,滤液 1 主要是氯化亚铁,向滤液 1 中通入氯气或氧气,可将 Fe2+转化为 Fe3+得到主要含有 FeCl3 的溶液,可用于辉铋矿浸出操作,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粗铋”中 含有的杂质主要是 Fe,通过熔盐电解精炼除去 Fe,得到精铋,加入硝酸溶解调节 pH 得到 碱式硝酸铋,与碳酸铵溶液反应得到碱式碳酸铋,母液为硝酸铵,将碱式碳酸铋煅烧生成 Bi2O3。 A.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 1 为 S、SiO2,故 A 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 X 的作用是氧化 Fe2+,而 HCl 不能达到目的,故 B 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气体 1 为 H2,故 C 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转化时生成碱式碳酸铋[(BiO)2CO3]是利用碱式硝酸铋与碳酸铵溶液反 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BiONO3+ 2- 3CO =(BiO)2CO3+2 - 3NO ,故 D 错误。 22.A【解析】A.过氧化钠和过氧化钙都是过氧化物,都可以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 气,都可以用作供氧剂,A 项符合题意; B.食盐中的碘元素是碘酸钾的形式,需要加入 K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碘单质,才 能使淀粉变蓝色,B 项不符合题意; C.Na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但是没有净化功能,C 项不符合题意; D.铝热剂是铝热反应的反应物,Mg 的金属活动性比 Al 强,该置换反应无法进行,D 项不 符合题意。 23.C【解析】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和 Na2CO3 的混合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与碳酸 钠的物质的量相等,3 倍物质的量的稀盐酸加入到 NaOH 和 Na2CO3 的混合溶液中,盐酸先 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剩余的盐酸再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O 2 3  +2H+=CO2↑+H2O,故离子方程式为 3H++ CO 2 3  +OH-═CO2↑+2H2O,故 A 错误; B.将少量的双氧水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H2O2 中的-1 价的 O 元素会被 - 4MnO 氧化为 氧气, - 4MnO 被还原为 Mn2+,故离子反应为 5H2O2+2 MnO 4  +6H+═2Mn2++5O2↑+8H2O,故 B 错误; C.“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将少量 SO2 通入“84”消毒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 子反应方程式为:SO2+3ClO-+H2O=SO 2 4  +Cl-+2HClO,故 C 正确; D.HClO 的电离常数 K 介于 H2CO3 的 Ka1 与 Ka2 之间,故将少量氯气通入纯碱溶液中,生 成的是 ClO-,离子方程式为 Cl2+2CO 2 3  +H2O═Cl-+2HCO 3  +ClO-,故 D 错误。 24.D【解析】A.二氧化硫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再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 淀,A 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 A 项知,白色沉淀的成分使硫酸钡,可以确定,B 项不符合题意; C.如果没有氯化铁,氯化钡和二氧化硫不反应,在氯化铁的作用下只能生成硫酸钡,C 项 不符合题意; D.分析方程式的化合价,Fe 由 FeCl3 中的+3 价,降低为 FeCl2 中的+2 价,被还原,硫元素 由 SO2 中的+4 价升高到 FeSO4 中的+6 价,SO2 是还原剂,D 项符合题意。 25.B【解析】该工艺中 NO 和 NO2 物质的量之比接近 1:1,原理为: NO+NO2+Ca(OH)2=Ca(NO2)2+H2O;若 n(NO):n(NO2)>1:1,发生反应 NO+NO2+Ca(OH)2=Ca(NO2)2+H2O,多余的 NO 无法被 Ca(OH)2 吸收,造成排放气体中 NO 含量升高;若 n(NO):n(NO2)<1:1,二氧化氮过量,被 Ca(OH)2 吸收,则发生了 4NO2+2Ca(OH)2═Ca(NO3)2+Ca(NO2)2+2H2O,产品中 Ca(NO3)2 含量升高,. A.根据分析过程,该工艺中 NO 和 NO2 物质的量之比接近 1:1,可以提高 Ca(NO2)2 的产 率及纯度,吸收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O+NO2+Ca(OH)2=Ca(NO2)2+H2O,故 A 正确; B.石灰乳更利于气体附着,改为澄清石灰水吸收效率将会降低,故 B 错误; C.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增大了气体和石灰乳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尾气中 NO、NO2 的充分 吸收,故 C 正确; D.尾气中 n(NO2)∶n(NO)<1∶1,发生反应 NO+NO2+Ca(OH)2=Ca(NO2)2+H2O,多余的 NO 无法被 Ca(OH)2 吸收,造成排放气体中 NO 含量升高,故 D 正确。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