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14 化学实验综合题2-2021年高考化学三轮题型抢分讲义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讲义14 化学实验综合题2-2021年高考化学三轮题型抢分讲义

ID:653608

大小:821.0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4-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讲义 14 化学实验综合题 2 【高考定位】化学实验方案与评价综合题主要以物质制备和性质探究考查为主,通常为考生 提供一个真实的实验环境,让考生用已有的化学原理和实验技能,结合新信息、新问题去研 究和解决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对考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试题实际上还是考察创新能 力和整体的意识,回答这些问题时,从题目中要找出实验目的是什么,实现这个目的要应用 的原理是什么,哪些原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同时,还要关注题目中给你的信息,这些信息 包括文字信息和题目中给出的一些方程式以及提示的一些信息,特别要分析装置图给了什么 信息,还要考虑在实验当中排除一些干扰因素。 【知识讲解】 一、物质的性质与探究 1.物质性质综合性实验设计与评价题的基本流程:原理→反应物质→实验装置→现象→结论 →作用意义→联想。 (1)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所用各物质名称、状态、代替物(根据实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全面的分析比 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 (3)有关装置: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问题、是否有替代装置可用、仪器规格等。 (4)有关操作:技能、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结果。 (5)实验现象: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全面观察。 (6)实验结论:直接结论或导出结论。 2.探究实验的一般思路: 虽然探究性实验主要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在问题的设置上常常包含了对实验基础知 识的考查,如:①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结晶法、蒸馏法、过滤法、升华法、萃取分液法、 渗析法等。②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收集方法。③熟悉重点操作:a.气密性检查;b. 量气操作;c.防倒吸、防污染操作;d.蒸发、灼烧操作…… (1)性质探究类:该类题型以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可能发生的反应为主要目的。在性质探 究实验中主要考查试剂的选择、装置仪器的规范、步骤优化、实验设计、现象的探究和结论 的评价等综合分析能力。 (2)假设探究类:此类试题通常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给信息或条件,对实验现象进行科学的 分析,提出合理的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探究假设是否合理。假设探究类实验解题的核心是实验 设计部分,假设探究型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点如下:①在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往往可以通过对 比实验,即设计几组平行实验来对照、比较,从而研究和揭示某种规律,解释某种现象形成的原 因或证明某种反应机理等。②无论是对无机物还是有机物性质的探究实验设计,都必须建立 在牢牢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大胆猜想,细心论证,脱离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基础,孤 立地看实验问题是不科学的。只有灵活运用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才能使探究性实验变为 验证性实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3.实验条件控制 操作 原因 增大原料浸出率的措施 搅拌、升高温度、延长浸出时间、增大气液或固液接触面 积 减压蒸馏(减压蒸发)的原因 减小压强,使液体沸点降低,防止××物质受热分解(如 H2O2、浓硝酸、NH4HCO3 等) 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 抑制××离子的水解(如加热蒸发 AlCl3 溶液时需在 HCl 气流 中进行,加热 MgCl2·6H2O 得 MgCl2 时需在 HCl 气流中进 行等) 调节溶液的 pH ①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抑制水解(或使其中某些金属离子形 成氢氧化物沉淀) ②“酸作用”还可除去氧化物(膜) ③“碱作用”还可除去油污,除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 氧化硅等 ④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需要的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 控制温度 ①加热的目的: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或使化学平衡向某方向 移动 ②降温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分解或使化学平衡向 某方向移动 ③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的目的:若温度过低,则反应速率 (或溶解速率)较慢;若温度过高,则某物质(如 H2O2、氨水、 草酸、浓硝酸、铵盐等)会分解或挥发 ④水浴加热的好处:受热均匀,温度可控,且温度不超过 100 ℃ ⑤冰水浴冷却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分解或挥发 ⑥趁热过滤的原因:保持过滤温度,防止温度降低后某物 质析出 4.实验操作目的 常见操作 思维方向 通入 N2 或其他惰性气体 除去装置中的空气,排除氧气的干扰 末端放置干燥管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干扰实验 洗涤晶体 ①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水溶性的 杂质 ②“冰水洗涤”:能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 同时防止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③用特定有机试剂清洗晶体:洗去晶体表面 的杂质,降低晶体的溶解度、有利于析出, 减少损耗等 ④洗涤沉淀的方法:往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 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 作 2~3 次 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中恒压分液漏斗上的支 管的作用 保证反应器(一般为圆底烧瓶)内气压与恒压 分液漏斗内气压相等(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 中的液体易于滴下 冷凝回流的作用及目的 防止××蒸气逸出脱离反应体系,提高××物质 的转化率 4.实验操作目的 操作 目的 通入 N2 或其他惰性气体 除去装置中的空气,排除氧气的干扰 末端放置干燥管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干扰实验 洗涤晶体 ①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水溶性的 杂质 ②“冰水洗涤”:能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 同时防止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③用特定有机试剂清洗晶体:洗去晶体表面 的杂质,降低晶体的溶解度、有利于析出, 减少损耗等 ④洗涤沉淀的方法:往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 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 作 2~3 次 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中恒压分液漏斗上的支 管的作用 保证反应器(一般为圆底烧瓶)内气压与恒压 分液漏斗内气压相等(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 中的液体易于滴下 冷凝回流的作用及目的 防止××蒸气逸出脱离反应体系,提高××物质 的转化率 二、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解题策略 实验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包括“四大环节”,即: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药品(其中包括: 装置类型、仪器的组装等)、实验步骤(其中包括:加装药品、气密性检查、除杂干燥、主体 实验、安全措施等)、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设计合理的实验方 案必须掌握比较全面的实验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要做到:设计原理正确、实验程序合理、 操作步骤简便、现象明显、相关结论正确。实验设计的解答策略如下: (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 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皮、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 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 应完整而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 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2.答题模板 基本操作 规范答题 滴定操作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 静置,取沉淀后的上层清液,加入××试剂(沉淀剂),若没有沉 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 洗涤沉淀的操作 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静置使 其全部滤出,重复操作数次 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 作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试剂(根据沉淀可能吸附的杂质离 子,选择合适的检验试剂),若没有××(特征现象)出现,证明 沉淀已洗涤干净 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操作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包括水洗、冰水洗、热水 洗、乙醇洗等)→干燥 蒸发结晶的操作 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有大 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水分 【过关搏杀】 1.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 MnO2 与 FeCl3·6H2O 能否反应产生 Cl2。已知 FeCl3 的升华 温度为 315℃。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 i.试管 A 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ii.稍后,试管 A 中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iii.试管 B 中溶液变蓝 (1)分析现象 ii,该小组探究黄色气体的成分,实验如下: a.加热 FeCl3·6H2O,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 b.用 KSCN 溶液检验现象 ii 和实验 a 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 通过该实验说明现象 ii 中黄色气体含有_______(填化学式)。 (2)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 Cl2,该小组提出以下方案,证实了 Cl2 的存在:在 A、B 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 C,B 中溶液变为蓝色。C 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序 号)。 A.NaCl 饱和溶液 B.NaOH 溶液 C.NaHCO3 饱和溶液 (3)除了氯气可使 B 中溶液变蓝,可能的原因还有:在酸性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使之变蓝。 为探究 KI 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的探究内容。 实验 H2SO4 溶液 KI 溶液 淀粉溶液 蒸馏水 编号 浓度/mol·L-1 体积/mL 浓度/mol·L-1 体积/mL 体积/mL 体积/mL ① 0.10 ___ 1.00 5.0 3.0 2.0 ② 0.10 2.0 1.00 3.0 ___ ___ ③ 0.10 ___ 1.00 ___ 3.0 6.0 混合上述试剂时,最后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 (4)将试管 A 中的固体产物分离得到 Fe2O3 固体和 MnCl2 溶液。 ①加热时 A 中产生 Cl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把分离出的 MnCl2 溶液配制成 100mL 溶液,从中取出 l0.00mL 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 滴 K2CrO4 溶液作指示剂,用 0.5000mol·L-1 的 AgNO3 溶液滴定,至滴定终点时消耗 12.00mLAgNO3 溶液。则混合 MnO2 与 FeCl3·6H2O 进行探究时,所需 MnO2 的质量为_______g。 2.硫氰酸钾(KSCN),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常用于合成树脂、杀虫杀菌剂等。某化 学小组用下图实验装置模拟工业制备硫氰酸钾,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已知:① 3NH 不溶于 4CCl 和 2 2CS ,CS 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②D 中三颈烧瓶内盛放 2CS 、水和催化剂,发生反应 2 3 4 4 催化剂 高温 S CS +3NH NH SCN+NH H, 该反应比较缓慢且 4NH SCN在高于 170℃时易分解, 4NH HS在高于 25℃时即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 a 是____,装置 D 中盛装 KOH 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制备 KSCN 溶液:将 D 中反应混合液加热至 105℃,打开 K1 通入氨气。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 K1,此时装置 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保持三颈烧瓶内反应混合液温 度为 105℃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 ②打开 K2,缓缓滴入适量的 KOH 溶液,继续保持反应混合液温度为 105℃。 (3)装置 E 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4)制备硫氰酸钾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经___(填操作名称)、减压蒸发 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酸钾晶体。 (5)取少量所得 KSCN 晶体配成溶液,将装置 E 中混合液过滤得溶液 x,进行如下实验: ①设计实验探究ⅱ中银镜产生的原因___。 ②小组同学观察到ⅲ中实验现象后,用力振荡试管,又观察到红色褪去和沉淀增多,请用必 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解释:____。 3.乳酸亚铁晶体{[  3 2 2[CH CH OH COO] Fe 3H O }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铁强化剂,吸收效 果比无机铁好,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可由乳酸与 3FeCO 反应制得。 I.制备 3FeCO , 实验步骤如下: i.检查气密性,按图示添加药品; ii.在装置 B 中制取硫酸亚铁,并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排净; iii.将 B 中溶液导入 C 中产生 3FeCO 沉淀; iv.将 C 中混合物分离提纯,获得纯净的碳酸亚铁产品。 (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 C 中生成 3FeCO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 ii 中应打开的开关是__________,步骤 iii 中应打开的开关是_____________。(选填 “ 2K ”或“ 3K ”) Ⅱ.制备乳酸亚铁晶体 将制得的 3FeCO 加入乳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在 75℃ 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再加 人适量乳酸。经系列操作....后得到产品。 (5)加入铁粉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欲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上述系列操作指的是:冷却,_____________,过滤,再洗涤和 干燥。 Ⅲ.探究乳酸亚铁晶体中铁元素含量 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以测定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 甲 乙 称取 1w g 样品溶于水,用 -1 1c mol L 酸性 4KMnO 标 准溶液滴定,当溶液恰好显浅紫色,且30s内不恢复, 停止滴定,测得消耗标准溶液 1VmL 。由此求得   -3 1 1n Fe 5c V 10 mol  称取 2w g 样品,灼烧完全灰化,加足量盐酸溶解, 加入过量 KI 溶液充分反应,然后加入几滴淀粉 溶液,用 2c mol L 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已知: 2 2 2 2 3 4 6I +2S O =S O 2I   ),滴定终点时,测得 消耗标准溶液 2V mL 。 (7)甲方案错误,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该方案测定结果将明显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 (8)依据乙方案可得出样品中铁元素含量为__________(用含有相关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4.高铁酸钾(K2FeO4)为高效净水剂,紫色固体,易溶于水,微溶于 KOH 溶液;具有强氧化 性,在酸性溶液中完全、快速产生 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某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 探究其性质。 (1)制备 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装置 B 中所用试剂为_______。 ②C 中得到紫色固体和紫色溶液,C 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探究 K2FeO4 的性质 ①将 K2FeO4 溶液滴入 MnSO4 和足量 H2SO4 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 否证明酸性条件下 2- 4FeO 与 - 4MnO 氧化性的强弱关系,请说明理由:_______。 ②取 C 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 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 Cl2,为 证明是否 K2FeO4 氧化了 Cl-而产生 Cl2,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取少量 a,滴加 KSCN 溶 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该方案并不完善,因为溶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用 离子方程式表示)。重新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是 K2FeO4 氧化了 Cl-而产生 Cl2:将装置 C 中混 合物过滤,将所得固体用 KOH 溶液充分洗涤,再用 KOH 溶液将少量固体溶解,得到紫色 溶液,_______。[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盐酸、淀粉碘化钾试纸] 5.氧化铋(Bi2O3)是一种淡黄色、低毒的氧化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合成、能源材料等领域。 其制备方法通常有两种: 方法Ⅰ:将金属铋(Bi)溶于足量的稀硝酸得到硝酸铋[Bi(NO3)3]溶液,所得溶液经浓缩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后得硝酸铋晶体,最后煅烧硝酸铋晶体即得氧化铋产品;方法Ⅱ:将 3.0 g 氯氧化铋(BiOCl,白色难溶于水)与 25 mL 3 mol·L-1 碳酸氢铵溶液混合,加入氨水调节溶 液 pH=9,50℃下反应 2h 可得到(BiO)2CO3 沉淀,其装置'如图甲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省 略),再将所得沉淀干燥并在 530℃下煅烧,可得到氧化铋产品。 (1)写出金属铋(Bi)溶于足量稀硝酸生成硝酸铋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从绿色化 学的角度思考,工业上常选方法Ⅱ而不选方法Ⅰ制氧化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甲中仪器 c 的名称为___________,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过程中产生 CO2,写出产生(BiO)2CO3 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加氨水调节 pH 为 9 有利于生成(BiO)2CO3 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探究温度对沉淀制备的影响,得到温度与所得沉淀产率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结合图像分析,50℃时沉淀产率最高的原因是温度低于 50℃时,BiOCl 固体在水中的溶解 度小,导致沉淀的产率降低;温度高于 50℃时,___________。 (5)若实验所得氧化铋(Bi2O3)产品的质量为 2.56 g,则氯氧化铋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6.碘酸钙[Ca(IO3)2]是无色斜方晶体,可由 KClO3、I2、Ca(OH)2 等原料制得。实验室制取 Ca(IO3)2·H2O 的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①碘酸是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的强酸; ②碘酸氢钾[KH(IO3)2]与碱中和生成正盐; ③Ca(IO3)2·6H2O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1)仪器 a 的名称为___ 。 (2)仪器 b 的作用是__和导出生成的 Cl2。 (3)该实验中三颈烧瓶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__,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为加快三颈烧瓶中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 (5)制得的 KH(IO3)2 溶液中还会含有少量 I2,为使后续制得较纯净的 Ca(IO3)2,需除去 I2。除 去少量 I2 的实验操作:向制得的 KH(IO3)2 溶液中滴入淀粉溶液,再用__(填“乙醇”或“四氯化 碳”)多次萃取、___,最终 KH(IO3)2 溶液为___(填“无色”或“蓝色”)。 (6)Ca(IO3)2·6H2O 加热升温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分数 w(w= 剩余固体的质量 原始固体的质量 )随温度变 化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①100℃时,剩余固体的化学式为___;540℃时,剩余固体的化学式为__。 ②设计以上述除碘后的水溶液为原料,制取 Ca(IO3)2·H2O 的实验方案:向水溶液中__。[实 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Ca(OH)2 粉末、AgNO3 溶液] 7.某兴趣小组设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取 2 4K FeO 。 已知: 2 4K FeO 可溶于水, 2 4FeO  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圆底烧瓶内盛装药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恒压滴液漏斗支管的作用是_______。 (2)试剂 X 为_______,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 HCl 气体、降低氯气的溶解度和_______。 (3)在 0℃条件下,装置 C 中首先制备 KClO,然后在剧烈搅拌下将 90%的  3 3Fe NO 分批 加入装置 C 中,充分反应可得 2 4K FeO 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反应后,将三颈烧瓶中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的 2 4K FeO 粗产品,进一步提纯所用 方法是_______;然后,经洗涤、干燥得到 2 4K FeO 晶体,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 (5) 2 4K FeO 的纯度测定 向 33mL CrCl 溶液中加入 20mL 饱和 KOH 溶液,再加入5mL 蒸馏水,冷却至室温,准确 称取1.98g 样品,加入上述溶液中使其溶解(恰好反应),充分反应,过滤后加入稀硫酸酸化, 并加入1mL 苯二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 11.00mol L 的标准硫酸亚铁铵    4 42 2NH Fe SO  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  4 42 2NH Fe SO 溶液的体积为 28.80mL.则 2 4K FeO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过程中杂质不参与反应)。 相关反应:① 3 2 2Cr 4OH CrO 2H O     ② 2 2 4 2 2 4 3FeO CrO 2H O CrO Fe(OH) OH         ③ 2 2 4 2 7 22CrO 2H Cr O H O     ④ 2 2 3 3 2 7 2Cr O 6Fe 14H 2Cr 6Fe 7H O         8.己二酸(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合成中间体。某实验小组以钨磷酸为催化 剂, 2 2H O 开展绿色氧化合成己二酸的实验探究。 I.催化剂钨磷酸晶体( 3 12 40H PW O )的制备 实验流程如下: (1)乙醚的作用为_______,操作Ⅰ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 (2)水层中的物质有大量 NaCl和少量 HCl ,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II.己二酸的合成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 0.10g 钨磷酸催化剂和 30 mL 30%双氧水,在室温下搅拌 5 min ,然后加 入 5.0 mL试剂 X,在 100℃左右回流反应 3h,得到溶液 A。 (3)环己烯、环己醇、环己酮均可被双氧水氧化成己二酸。仅从所需双氧水理论用量的角度 看,试剂 X 的最佳选择是_______(填序号)。 A.环己烯( ) B.环己醇( ) C.环己酮( ) (4)在实际操作中,双氧水的实际用量通常要大于理论用量,原因是_______。 (5)如图是己二酸的浓度与温度关系曲线图。介稳区表示己二酸溶液处于饱和状态,稳定区 表示己二酸溶液处于____状态。实验室常根据直线 EHI 从溶液 A 获取己二酸晶体,对应的 实验操作为____,过滤。 III.己二酸的纯度测定 (6)取 0.2g 己二酸晶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滴加 2 滴酚酞试液,用 1mol Lc  NaOH 溶液滴定;平行滴定 3 次,NaOH 溶液的平均用量为 V mL ,则己二酸纯度为___。(己二酸 化学式量为 146) 参考答案 【过关搏杀】 1.(1)FeCl3(2)A (3)2.0、3.0、4.0、2.0、1.0;稀硫酸(3)3MnO2+4FeCl3·6H2O Δ Fe2O3 +3MnCl2+3Cl2↑+24H2O(4)2.610 【解析】由题意可知,加热试管 A 中二氧化锰与六水氯化铁混合物时,二氧化锰与六水氯 化铁反应生成氧化铁、氯化锰、氯气和水。 (1) 铁离子遇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会变为红色,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加热二氧化锰与六水 氯化铁混合物和加热六水氯化铁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说明黄色气体中含有氯化铁,故 答案为:FeCl3; (2)由题意可知,黄色气体中可能含有氯化氢、氯化铁和氯气,氯化铁能与碘化钾溶液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碘,会干扰氯气的检验,由于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饱和碳酸氢钠 溶液反应,则吸收黄色气体中氯化铁的试剂应选择饱和食盐水,故答案为:A; (3) 由变量唯一化的原则可知,探究碘化钾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时,除碘化钾浓度发生 改变外,稀硫酸溶液、淀粉溶液的浓度不能发生改变,则实验时稀硫酸溶液和淀粉溶液的体 积必须相同,混合溶液的总体积要保持不变,实验①②③中稀硫酸溶液的体积都为 2.0mL、 淀粉溶液的体积都为 3.0mL,混合溶液的总体积 12.0mL,实验②中蒸馏水的体积为 12.0mL—8.0mL=4.0mL,实验③中碘化钾溶液的体积为 12.0mL—11.0mL=1.0mL;因在酸性 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使碘化钾溶液变蓝,为防止酸性条件下空气干扰实验,混合上述试剂 时,应最后加入稀硫酸溶液,故答案为:2.0;3.0;4.0;2.0;1.0;稀硫酸; (4) ①由题给信息可知,试管 A 中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锰与六水氯化铁反应生成氧化铁、氯 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MnO2+4FeCl3·6H2O Δ Fe2O3+3MnCl2+3Cl2↑+ 24H2O,故答案为:3MnO2+4FeCl3·6H2O Δ Fe2O3+3MnCl2+3Cl2↑+24H2O; ②由题意可得二氧化锰和氯化银的关系为 MnO2—MnCl2—2 AgNO3,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 0.5000mol·L-1×0.01200L=6×10—3mol,则试管 A 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6×10—3mol× 1 2 ×10×87g/mol=2.610g,故答案为:2.610。 2.(1)浓氨水或浓 3 2NH H O ;恒压滴液漏斗或恒压漏斗(2)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 中液面上升,使 4NH HS完全分解而除去,防止 4NH SCN受热分解(3) 3 2 22Fe H S 2Fe S 2H       (4)分液(5)①取 12mL0.5mol L 的 3AgNO 溶液, 加入几滴 4FeSO 溶液,若产生银镜,证明是 2Fe  还原 Ag 得银镜或取 12mL0.5mol L 的 3AgNO 溶液,加入几滴  4 42NH SO 溶液,若无银镜生成证明是 2Fe  还原 Ag 得银镜②红 色溶液存在平衡  33 6Fe 6SCN Fe(SCN)    ,用力振荡,发生反应 Ag SCN AgSCN   ,沉淀增多,平衡逆向移动,红色褪去 【解析】将浓氨水与生石灰发生反应,利用球型干燥器除水干燥后,通入到四氯化碳中,产 生的氨气,与 D 中的 2CS 、水和催化剂发生反应生成 NH4SCN 以及 NH4HS,并且通过已给 的条件得知,该反应比较缓慢且 4NH SCN在高于 170℃时易分解, 4NH HS在高于 25℃时 即分解,生成的产物与氢氧化钾发生反应,生成 KSCN,未反应的氢氧化钾及氨气可以用过 尾气处理与酸性的硫酸铁溶液进行反应。 (1)判断依据为,①给出的条件都提到了 NH3 和 N 元素,②反应中出现了 NH3;由此可以 判断 A 装置是制取氨气,故填浓 3 2NH H O ; (2) 关闭 K1,A 装置依旧产生气泡,故可以看到此时装置 C 中有气泡,题中给出了关于温 度的条件,故判断目的是防止 4NH SCN受热分解; (3)氧化还原反应,故写出三价铁离子与硫化氢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3 2 22Fe H S 2Fe S 2H       ; (4)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后,应该除去未反应完的 CS2,故操作为分液; (5)①产生银镜反应的原因是溶液中银离子有氧化性,亚铁离子有还原性,两者发生反应, 故可设计实验为:取 12mL0.5mol L 的 3AgNO 溶液,加入几滴 4FeSO 溶液,若产生银镜, 证明是 2Fe  还原 Ag 得银镜或取 12mL0.5mol L 的 3AgNO 溶液,加入几滴  4 42NH SO 溶 液,若无银镜生成证明是 2Fe  还原 Ag 得银镜;②用力振荡,发生反应 Ag SCN AgSCN   ,沉淀增多,使  33 6Fe 6SCN Fe(SCN)    平衡逆向移动, 红色褪去。 3.(1)分液漏斗(2)液封,防止空气进入 C 中氧化 2+Fe (3) 2+ - 3 3 2 2 Fe + 2HCO FeCO H O = + CO   (4) 3K ; 2K (5) 3+ 2+F =e + 2Fe 3Fe (6) 加入乙醇(7)乳酸根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偏大(8) 2 2 2 5.6c V %w 【解析】亚铁离子容易被氧气氧化,制备过程中应在无氧环境中进行,Fe 与硫酸反应制备 硫酸亚铁,利用反应生成的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故 B 制备硫酸亚铁。利用生成氢气, 使 B 装置中气压增大,将 B 装置中的硫酸亚铁溶液压入 C 中,C 装置中 FeSO4 和 NH4HCO3 发生反应: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CO2↑+H2O。装置 D 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 入到 C 装置中,将 Fe2+氧化。 I.(1)仪器 A 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装置 D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到 C 装置中,将 Fe2+氧化,故答案为:液封,防 止空气进入 C 中氧化 2+Fe ; (3) C 装置中 FeSO4 和 NH4HCO3 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 - 3 3 2 2Fe + 2HCO = FeCO H O + CO   ,故答案为: 2+ - 3 3 2 2Fe + 2HCO = FeCO H O + CO   ; (4)首先关闭活塞 K2,打开活塞 K1、K3,目的是发生反应制备 Fe2+,利用产生的氢气排净装 置内的空气,防止 Fe2+被氧化;关闭活塞 K1,反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 K3,打开活塞 K2, 利用生成氢气,使 B 装置中气压增大,将 B 装置中的硫酸亚铁溶液压入 C 中,产生 3FeCO 沉淀。故答案为:K3;K2; Ⅱ.(5)Fe2+容易被氧化为 Fe3+,加入铁粉可将 Fe3+还原为 Fe3+,离子方程式为: 3+ 2+Fe + 2Fe =3Fe ,故答案为: 3+ 2+Fe + 2Fe =3Fe ; (6) 乳酸亚铁晶体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故加入乙醇可让乳酸亚铁析出更多,提高产 量。故答案为:加入乙醇; Ⅲ.(7) 乳酸根中含有羟基,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导致消耗高锰酸钾的量增大, 使计算所得乳酸亚铁的质量偏大。故答案为:乳酸根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偏大; (8)滴定终点时,V2 mL 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所含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n(Na2S2O3)=c2  V2×10-3mol。根据关系式 2Fe2+  2Fe3+  I2  2 2- 2 3S O ,可知样品中  3 2 2[CH CH OH COO] Fe 3H O 的物质的量为 n(Fe2+)=n( 2- 2 3S O )=c2  V2×10-3mol,则样品 中铁元素含量为: -3 2 2 2 56g/mol c V 10 mol 100%w g    = 2 2 2 5.6c V %w ,故答案为: 2 2 2 5.6c V %w 。 4.(1)①饱和食盐水②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2)①能, 2- 4FeO 在过量 酸的作用下完全转化为 Fe3+和 O2,溶液浅紫色一定是 - 4MnO 的颜色(或不能,补充对比实验, 向 K2FeO4 紫色溶液中滴加过量稀 H2SO4,观察溶液紫色快速褪去还是显浅紫色) ② 2- 4FeO + 20H+===4Fe3++3O2↑+10H2O、Fe3++3SCN-===Fe(SCN)3;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黄绿色 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变蓝 【解析】(1)①装置 A 制备 Cl2,装置 B 为净化装置,用于除去 Cl2 中的 HCl,装置 B 中所用 试剂为饱和食盐水; ②在碱性条件下 Cl2 可以氧化 Fe(OH)3 制取 K2Fe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 (2)① 2- 4FeO 在过量酸的作用下完全转化为 Fe3+和 O2,溶液浅紫色一定是 - 4MnO 的颜色,则 K2FeO4 在酸性溶液中能将 Mn2+氧化成 - 4MnO ,能证明酸性条件下 2- 4FeO 的氧化性比 - 4MnO 强;(或不能,补充对比实验,向 K2FeO4 紫色溶液中滴加过量稀 H2SO4,观察溶液紫色快速 褪去还是显浅紫色); ②K2FeO4 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溶液中快速产生 O2,滴加 KSCN 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是由于 Fe3+与 SCN-结合成血红色的配合物,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为: 2- 4FeO +20H+ ===4Fe3++3O2↑+10H2O,Fe3++3SCN-===Fe(SCN)3; 为了证明是 K2FeO4 氧化了 Cl-而产生 Cl2,将装置 C 中混合物过滤,将所得固体用 KOH 溶 液充分洗涤,再用 KOH 溶液将少量固体溶解,得到紫色溶液,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黄 绿色气体,由于氯气能够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所以氯气使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变蓝。 5.(1) 3 3 2Bi 4H NO Bi NO 2H O        ;方法Ⅰ中金属 Bi 与硝酸反应和硝酸铋 在受热分解的过程中均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氮氧化物(2)分液漏斗; 4 3 2 3 2 4 2 50 C2BiOCl 2NH HCO (BiO) CO CO 2NH Cl H O      (3)氨水会与 - 3HCO 反应生成 2- 3CO (4)NH2·H2O 分解,溶液的 pH 降低,不利于 2- 3CO 的形成,使沉淀产率 降低(5) 95.4% 【解析】(1)由题干可知 Bi 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应该为 NO,因此离子方程式为 3 3 2Bi 4H NO Bi NO 2H O        ;由于金属 Bi 与稀硝酸发生反应时会生成氮氧 化物,并且硝酸铋在受热分解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氮氧化物,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故填 3 3 2Bi 4H NO Bi NO 2H O        、方法Ⅰ中金属 Bi 与硝酸反应和硝酸铋在受热分 解的过程中均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氮氧化物 (2)由图可知仪器 e 的名称为分液漏斗;由题干信息可知, BiOCl 与 NH4HCO3 反应有 (BiO)2CO3 和 CO2 生成,根据原子守恒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3 2 3 2 4 2 50 C2BiOCl 2NH HCO (BiO) CO CO 2NH Cl H O      ,故填分液漏斗、 4 3 2 3 2 4 2 50 C2BiOCl 2NH HCO (BiO) CO CO 2NH Cl H O      ; (3)氨水呈碱性,会与 3HCO 反应产生大量的 2 3CO  ,有利于生成(BiO)2CO3 沉淀,故填氨水 会与 - 3HCO 反应生成 2- 3CO ; (4)当温度高于 50℃时,会促进溶液中 NH3·H2O 分解,会使溶液 pH 降低,从而不利于 2 3CO  的形成,使沉淀产率降低。(5)当得到产品质量为 2.56g 时,转化率 a= 转化量 初始量 ×100% 1 1 2.56g 2(209 2 16 3)g mol 3g (209 16 35.5)g mol          100%≈95.4%,故填 NH2·H2O 分解,溶液 的 pH 降低,不利于 2- 3CO 的形成,使沉淀产率降低、95.4%。 6.(1)恒压漏斗(或滴液漏斗) (2)冷凝回流碘,减少碘的损失;水浴加热(3) 6I2+11KClO+3H2O 85  约 ℃ 6KH(IO3)2+5KCl+3Cl2↑[或 2KClO+I2+HCl=KH(IO3)2+KCl+Cl2↑] (4)加快搅挥速率(5)四氯化碳;分液;无色(6)①Ca(IO3)2•H2O;CaO②加入 Ca(OH)2 粉末,边加边搅拌至溶液 pH 约为 7,过滤、洗涤,至向洗涤后的滤液中滴加 AgNO3 溶液不 再有沉淀产生,将滤渣在 100~160℃下加热至恒重 【解析】(1)仪器 a 的名称为:恒压漏斗(或滴液漏斗); (2) 碘单质易升华,仪器 b 是球形冷凝管,作用是冷凝回流碘,减少碘的损失,同时导出生 成的 Cl2; (3)该实验中为了方便控制温度,三颈烧瓶适宜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KClO3 和 I2 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酸氢钾[KH(IO3)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I2+11KClO3+3H2O 85  约 ℃ 6KH(IO3)2+5KCl+3Cl2↑; (4)为加快三颈烧瓶中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快搅挥速率; (5)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可选用分液法除去少量的 I2,但选萃取剂时应选择不溶于水的 有机物,即四氯化碳,淀粉遇碘变蓝,当溶液中不存在碘单质,则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无色; (6) ①根据图示,在 100~160℃条件下固体质量基本保持不变,则 100℃时,固体减小的质 量只是部分结晶水的质量,则剩余固体的化学式为 Ca(IO3)2·H2O;540℃时,由于温度升高, 结晶水完全减少,而且 Ca(IO3)2·6H2O 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所以剩余固体的化学式为 CaO; ②除碘后的水层溶液为 HIO3 溶液,可与 Ca(OH)2 反应生成 Ca(IO3)2·6H2O,,则实验方案: 向水层中加入 Ca(OH)2 粉末,边加边搅拌至溶液 pH 约为 7,过滤,洗涤沉淀至洗涤后滤液 滴加 AgNO3 溶液不再有沉淀产生,将滤渣在 100~160℃条件下加热至恒重。 7.(1) 4KMnO ;平衡气压,使 90%的  3 3Fe NO 溶液顺利滴下(2)饱和食盐水;观察 溶液产生气泡多少以控制流速(3) 3 2 4 23ClO 2Fe 10OH 2FeO 3Cl 5H O         (4) 重结晶;乙醇易挥发,且挥发时带走水分,防止 2 4K FeO 与水反应(5)96% 【解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取 2 4K FeO ,图示中 A 装置制取氯气经由 B 装置洗气后进入到 C 装置中,在三颈烧瓶中与硝酸铁和氢氧化钾反应制备 2 4K FeO ,D 装 置中氢氧化钾溶液用来吸收多余的尾气。 (1)A 装置是常温下用来制取氯气,圆底烧瓶内盛装的药品是 4KMnO ;恒压滴液漏斗可以 使三颈烧瓶内外气压相同,保证恒压滴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流下; (2)B 装置盛装饱和食盐水;用来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降低氯气的溶解度、观察 溶液产生气泡多少以控制流速; (3)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2 4 23ClO 2Fe 10OH 2FeO 3Cl 5H O         ; (4)粗产品中混有其他可溶性钾盐,所以提纯所用的方法是重结晶; 已知 2 4K FeO 可溶于水,0~5C 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 定,选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乙醇易挥发,挥发时会带走水分,防止 2 4K FeO 与水反应; (5)根据题目给定的相关反应可以得到关系式: 2- 2- 2- 3+ 4 4 2 72FeO 2CrO Cr O 6Fe   ,由关 系式得:   -3 2 4 2n K FeO = 1 28.8 10 =0.0096mol6    ,则 2 4K FeO 的质量分数为:     2 4m K FeO 0.0096 198100%= 100%=96%m 1.98  样品 。 8.(1)萃取剂,将钨磷酸转移至乙醚中;分液漏斗(2) 2 4 2 4 3 12 40 2 Δ12Na WO +Na HPO +26HCl H PW O +26NaCl+12H O (3)C(4)双氧水不稳 定,易分解(5)不饱和;恒温蒸发结晶(6)36.5 %cV 【解析】热水溶解 Na2WO4、Na2HPO4,加入浓盐酸,小火加热,反应生成 H3PW12O40,加 入乙醚,萃取 H3PW12O40,分液得到 H3PW12O40 的乙醚溶液,再进行水浴加热,冷却结晶, 可得到 H3PW12O40。 (1)由题意,加入乙醚后进行分液操作,分出水层和油层,因此乙醚作用为萃取钨磷酸;操 作 I 为分液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需要分液漏斗; (2)从流程图中及产物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有 Na2WO4、Na2HPO4、HCl,产物中有 H3PW12O40 可得化学方程式为 2 4 2 4 3 12 40 2 Δ12Na WO +Na HPO +26HCl H PW O +26NaCl+12H O ; (3)由于存在如下关系式:1mol 环己烯~ 4mol 双氧水~1mol 己二酸,1mol 环己醇~ 4mol 双氧 水~ 1mol 己二酸,1mol 环己酮~ 3mol 双氧水~ 1mol 己二酸,因此,生产等物质的量的己二 酸时环己酮消耗的双氧水最少,因此最佳选择为 C; (4)双氧水受热容易分解,题中反应温度为 100℃,此温度下双氧水容易分解而损失,因此实 际用量偏大; (5)介稳区表示己二酸溶液处于饱和状态,稳定区应表示己二酸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己二 酸溶液稳定存在,不会有晶体析出;实验室常根据直线 EHI 从溶液 A 获取己二酸晶体,对 应的实验操作为恒温蒸发结晶,过滤; (6)二者反应,存在关系式:己二酸~2 NaOH ,则己二酸物质的量为 -310 mol2 cV  ,质量为 -3146 10 g2 cV  ,则己二酸纯度为 -3146 10 100% 36.5 %2 0.2 cV cV  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