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07 描述型实验选择题(侧重物质检验、定量实验) ——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经典小题考前必刷(全国通用)(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题 07 描述型实验选择题(侧重物质检验、定量实验) 三类物质检验和鉴别 (1)离子的检验 表一,常见阳离子 序号 阳离子 检验方法 1 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 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 Al3+ 能与适量的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Al(OH)3 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 于盐酸或过量的 NaOH 溶液。 4 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 AgCl 沉淀,不溶于稀 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 Ag(NH3)2OH。 5 NH4+ 铵盐(或浓溶液)与 NaOH 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 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NH3)。 6 Fe2+ 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 KSCN 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 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或能与少量 NaOH 溶液反 应,先生成白色 Fe(OH)2 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OH)3 沉淀。 7 Fe3+ 能与 KSCN 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 溶液,与苯酚反应生成 三类物质检验和 鉴别 (1)离子的检验 (2)气体的检验 (3)有机物的检验 (4)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 (5)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紫色溶液,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 Fe(OH)3 沉淀。 表二,常见阴离子 序号 阴离子 检验方法 1 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 色、黄色。 2 Cl-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 AgCl 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 于氨水,生成 Ag(NH3)2OH。 3 Br-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 AgBr 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 I-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 AgI 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 应,生成 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 SO42- 先加足量盐酸酸化,再加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2)气体的检验 表三、常见气体的检验 序号 常见气体 检验方法 1 H2 能使灼热的 CuO 由黑色变成红色,产生 H2O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 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 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2 O2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 Cl2 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 也能使湿润的 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4 SO2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 NH3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 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6 NO2 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 酸性。 7 NO 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8 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 气体也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N2 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9 CO 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 CO2;能使灼热的 CuO 由黑 色变成红色,产生 CO2 (3)有机物的检验 ①溴水 不反应的有:烷烃、苯及苯的同系物、饱和羧酸、饱和酯等。 反应褪色的有:含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及烃的衍生物、还原性物质等 产生沉淀的是:苯酚(酚类) ★注意区分: 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反应 水层无色:发生上述反应或萃取 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不褪色:烷烃、苯、羧酸、酯 褪色:含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及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还原性物质等 3 银氨溶液 有银镜生成:—CHO (醛类) ④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溶解:羧酸 有砖红色物质生成:—CHO (醛类) 1 三氯化铁溶液 呈现紫色:苯酚 (4)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 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必须能和被鉴别的物质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能产生不同 的实验现象。常用的鉴别试剂有 FeCl3 溶液、NaOH 溶液、Na2CO3 溶液、稀 H2SO4、Cu(OH)2 悬浊液等。 (5)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不用其他试剂来鉴别一组物质,一般情况从两个方面考虑: 1 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首先鉴别出来,然后再用该试剂去鉴别其他物 质。 2 利用两种物质互滴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来鉴别,如含 Al3+与含 OH-的物质互滴;含 AlO2 -与含 H+的物质 互滴;含 CO32-与含 H+的物质互滴;AgNO3 与氨水互滴等。 3 采用一种试剂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综合分析鉴别。 难度:★★★☆☆ 建议用时: 20 分钟 正确率 : /15 1.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 NaOH、K2CO3、BaCl2、KAl(SO4)2∙12H2O 中的两种物质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 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A.NaOH、K2CO3 B.NaOH、KAl(SO4)2∙12H2O C.K2CO3、BaCl2 D.BaCl2、KAl(SO4)2∙12H2O 【答案】B 【详解】 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说明不能生成硫酸钡、碳酸钡等沉淀;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 可观察到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③向溶液中加少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可含有 KAl (SO4)2·12H2O,由①可知,KAl (SO4)2·12H2O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白色固体不含 K2CO3、BaCl2; 答案选 B。 2.某固体混合物由 NaCl、 2BaCl 、  2 4 3Al SO 、 3FeCl 、 2 3Na CO 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将 混合物溶于水,溶液变浑浊同时有气泡产生;②向①反应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沉淀完全溶解;③向②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未见明显现象;④取③反应后的液体做焰色反应,可观察到黄色火焰,根据实验 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 A. 2BaCl 、  2 4 3Al SO B. 2BaCl 、 2 3Na CO C.  2 4 3Al SO 、 2 3Na CO D. 3FeCl 、 2 3Na CO 【答案】C 【详解】 根据实验①可知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碳酸根和 Al3+或 Fe3+的双水解,根据实验①、②沉淀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沉淀完全溶解,说明沉淀不是 BaSO4,结合④观察到黄色火焰,可确定一定有 Na2CO3,根据③向②溶液中 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可知没有 FeCl3,则一定有 Al2(SO4)3,一定没有 BaCl2; 故答案为 C。 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通过 2CaCl 溶液以除去混在 CO中的少量 2CO B.通过酸性 4KMnO 溶液以除去混在 4CH 中的少量乙烯 C.往  2 4 3Al SO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制备 3Al(OH) D.将 KI溶液滴到一片土豆上,发现马上变蓝,说明土豆含有淀粉 【答案】C 【详解】 A. 2CaCl 和 2CO 不反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CO 中的 2CO ,故 A 错误; B.酸性高锰酸钾能将乙烯氧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应用溴水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故 B 错误; C.  2 4 3Al SO 与一水合氨反应产生氢氧化铝,且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故 C 正确; D.KI 溶液遇到淀粉不变蓝,应用碘水检验淀粉,故 D 错误; 故选:C。 4.某固体 X 由 2Cu O 、 Fe 、 2 3Fe O 、 2NaAlO 、 2 3K SO 中的四种组成,取固体粉末 X 进行连续实验,实验 过程及产物如下: 已知: + 2+ 2 2Cu O+2H =Cu +Cu+H 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 A 可能含有 2Cu O 和 Fe B.固体 X 可能含有 Fe 和 2 3Fe O C.气体 A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D.固体 C 是 Cu 【答案】B 【分析】 固体 X 由 Cu2O、Fe、Fe2O3、NaAlO2、K2SO3 中的四种组成,取固体粉末 X 加水溶解,其中只有 NaAlO2、 K2SO3 可溶于水,则过滤后的溶液 A 可能含有 NaAlO2、K2SO3 中的一种或二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生成气体 A 和固体 B,说明滤液 A 中含有 NaAlO2 和 K2SO3,生成的气体 A 为 SO2,固体 B 为 Al(OH)3;固 体 A 中加入过量盐酸,得固体 C,由 Cu2O+2H+═Cu2++Cu+H2O 可知,固体 C 为 Cu,固体 X 中一定含有 Cu2O; 溶液 B 中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可知溶液 B 中只含有 Fe2+,结合 Fe+2Fe3+=3Fe2+和 Cu+2Fe3+=Cu2++2Fe2+,结合 X 只有四种固体组成,可知原固体 X 或 A 中只可能含有 Fe 和 Fe2O3 的一种, 固体 X 中含有 Cu2O、Fe 和 Fe2O3 的一种、NaAlO2 和 K2SO3,由此分析。 【详解】 A.由分析知固体 A 中一定含有 Cu2O,只能含有 Fe 和 Fe2O3 中的一种,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知,X 只有四种固体组成,固体 X 中只可能含有 Fe 和 Fe2O3 的一种,不可能同时含有,故 B 符 合题意; C.气体 A 为 SO2,硫元素化合价为+4 价,是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另外 SO2 能使品红褪色, 具有漂白性,故 C 不符合题意; D.固体 A 中加入过量盐酸,得固体 C,由 Cu2O+2H+═Cu2++Cu+H2O 可知,固体 C 为 Cu,故 D 不符合题 意; 答案选 B。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处理轻微烫伤,应先用洁净的冷水降低局部温 B.混有少量 KCl 的 3KNO 溶液,可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来提纯 C.向未知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不含 2+Fe D.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答案】C 【详解】 A.处理轻微烫伤,应先用洁净的冷水降低局部温度,再消毒处理,故 A 正确; B.KNO3 随温度的变化,溶解度的变化较大,可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故 B 正确; C.向未知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不能说明该溶液不含 Fe2+,故 C 错误; D.活化分子是指具有发生化学反应所需最低能量状态的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故 D 正确。 故选 C。 6.测定 CuSO4•xH2O 中水的含量,如果实验值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A.盛晶体的坩埚未完全干燥 B.加热后白色粉末在空气中冷却 C.加热后有少量黑色固体产生 D.加热时有少量晶体溅出 【答案】B 【详解】 A.坩埚未完全干燥,会使结晶水质量偏大,会使测定结果偏高,A 不符合题意; B.加热后直接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粉末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会使测得的结晶水的质量偏低,B 符合题意; C.加热后有少量黑色固体产生,说明生成了 CuO,质量变化较大,说明生成的水的质量偏大,导致最终所 测结果偏高,C 不符合题意; D.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质量变化较大,说明生成的水的质量偏大,导致结果偏高,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过程中,为避免或减少误差,必须注意:①加热硫酸铜晶体用玻璃棒轻 轻搅拌的目的是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匀而引起固体飞溅,溅出坩埚;②生成的无水硫酸铜要在干燥器 中冷却,而不能在空气中冷却,是防止无水硫酸铜吸收空气中的水分;③两次第五步的操作,质量差要小 于 0.1g,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减小误差。 7.高中阶段,不使用电子天平能完成的实验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B.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 C.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 D.小苏打中 NaHCO3 百分含量的测定 【答案】A 【详解】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需要使用浓硫酸进行稀释,由于溶质为液体,因此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硫 酸,不需要使用电子天平,A 符合题意; B.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需要用电子天平称量加热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B 不符合题意; C.气体摩尔体积在测定时,需要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容器的质量及容器与气体的质量和,据此计算气体的质 量,然后根据一定质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计算气体摩尔体积,C 不符合题意; D.在测定小苏打中 NaHCO3 百分含量的时,需要称量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因此需要使用电子天平,D 不 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A。 8.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两种物质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改白色粉末可能为 A. 3NaHCO 、  2 4 3Al SO B. 2BaCl 、 2 3Na CO C. 2 4Na SO 、 3MgCO D.  3 2Ba HCO 、 4CuSO 【答案】B 【分析】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说明至少有一种物质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说明在振荡过程中生成不溶于酸的固体。 【详解】 A. 3NaHCO 、  2 4 3Al SO 溶于水,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没有固体剩余,故 A 错误; B. 2BaCl 、 2 3Na CO 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固体全部溶解;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有固体剩余,故 B 正确; C. 2 4Na SO 、 3MgCO 中硫酸钠溶于水,碳酸镁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没有固体剩余,故 C 错误; D.  3 2Ba HCO 、 4CuSO 中碳酸氢钡和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产生,同时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 沉淀,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离及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 B.可用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 C.实验时酸或碱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不能用手搓揉眼睛 D.将移液管中液体放出时,移液管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以免污染试剂 【答案】D 【详解】 A.在酸性条件下,双氧水能将碘离子氧化成单质碘,以便于分离或者检验,所以分离及检验海带中的碘元 素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故 A 不选; B.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可以于甘油反应形成绛蓝色溶液,故 B 不选; C.实验时酸或碱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不能用手搓揉眼睛,以减小酸或碱对眼睛 的伤害,故 C 不选; D.将移液管中液体放出时,移液管应应该与管壁接触才可以放尽液体,故 D 错误。 答案选 D。 10.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含 2- 4SO B.为了使阿司匹林晶体能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玻璃棒摩擦与溶液接触处的容器壁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D.有机溶剂乙醇、丙酮、四氯化碳等极易被引燃,使用时需远离火源 【答案】B 【详解】 A.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或 AgCl,则原 溶液中含 2- 4SO 或银离子,但二者不能同时存在,故 A 不符合题意; B.摩擦烧杯壁,这样可以找一个“中心”聚集起来让晶体析出,故 B 符合题意;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根据 c= n V 可知,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故 C 不符合题 意; D.有机溶剂乙醇、丙酮等极易被引燃,使用时需远离火源,四氯化碳不易燃,故 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 B。 11.对某溶液中部分离子的定性检测流程如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所加试剂可以是浓 KOH 溶液 B.可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无色气体 C.步骤②发生反应 Al3++3 - 3HCO =Al(OH)3↓+3CO2↑ D.Fe3+遇铁氰化钾溶液显蓝色 【答案】A 【详解】 A.加入浓 KOH 溶液, 4NH 转化为 NH3,Fe3+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Al3+生成 2AlO ,所以步骤①所加 试剂可以是浓 KOH 溶液,故 A 正确; B.无色气体为 NH3,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故 B 错误; C.步骤①加入过量的强碱溶液,Al3+转化为 2AlO ,步骤②加入 NaHCO3 溶液发生反应: 2AlO + 3HCO + H2O===Al(OH)3↓+ 2 3CO  ,故 C 错误; D.Fe2+遇铁氰化钾溶液,得到蓝色沉淀,故 D 错误; 选 A。 12.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某盐溶液加入浓 NaOH 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中含有 NH4+ B.取某溶液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中含有 Fe2+ C.取某溶液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 D.取某无色溶液通入 Cl2,再加入 CCl4,振荡,静置,下层呈紫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I− 【答案】C 【详解】 A.若某盐溶液若含有 NH4+,加入浓 NaOH 溶液,可产生一水合氨,加热使一水合氨分解产生氨气,氨气 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 A 正确; B.Fe3+遇 KSCN 溶液变红色,Fe2+与 KSCN 溶液不变色,取某溶液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氯 水,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中含有 Fe2+,故 B 正确; C.取某溶液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也是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 中可能含有 SO42−或 Ag+,要检验 SO42−,先用盐酸酸化,排除其他干扰离子,再加 BaCl2 溶液,若产生不溶 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故 C 错误; D.若溶液中含有 I−,I−具有还原性,可被 Cl2 氧化为 I2,形成含有碘单质的碘水溶液,加入 CCl4,CCl4 密 度比水大,不溶于水,会分层,且四氯化碳层在下层,由于 CCl4 溶解碘单质的能力比水强,碘单质转移至 CCl4 中呈现紫色,故 D 正确; 答案选 C。 【点睛】 可以根据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倒推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13.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锂应保存在煤油中 B.10mL 量筒量取 9.8mL 浓硫酸 C.洗净的容量瓶放在烘箱中烘干 D.分液漏斗检漏时只需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液 【答案】B 【详解】 A.锂的密度比煤油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应用固封于石蜡中保存,故 A 错误; B.由于量筒的分度值为 0.1,故可用 10mL 量筒量取 9.8mL 浓硫酸,故 B 正确; C.容量瓶是精密量容仪器,不能烘干,故 C 错误; D.分液漏斗检漏需检查活塞处和瓶塞两处是否漏液,故 D 错误; 故选 B。 14.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灯加热烧瓶时不用垫石棉网 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 C.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 78.3℃)和苯(沸点 80.1℃)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可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答案】B 【详解】 A.烧瓶底面积大,为使受热均匀, 酒精灯加热烧瓶时垫石棉网,A 错误; B.加热下, 钠能和氧气生成过氧化钠、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气是可燃物、过氧化钠能和水、二氧化碳反 应提供氧气,个钠与水反应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B 正确; C. 不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 78.3℃)和苯(沸点 80.1℃),因为二者沸点太接近,C 错误; D.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则体积不准确,必须重新配制、不可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D 错误; 答案选 B。 15.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 NaOH 溶液配制、基准物质 H2C2O4•2H2O 的称量以及用 NaOH 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图甲所示操作转移 NaOH 溶液到容量瓶中 B.用图乙所示装置准确称得 0.1575gH2C2O4•2H2O 固体 C.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用图丁所示装置以 NaOH 待测液滴定 H2C2O4 溶液 【答案】C 【详解】 A、转移 NaOH 溶液到容量瓶中应用玻璃棒引流,A 错误; B、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得 0.1575gH2C2O4•2H2O 固体,B 错误; C、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C 正确; D、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 NaOH 溶液待测液滴定 H2C2O4 溶液,D 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 C。 16.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氨水鉴别 AlCl3 溶液与 AgNO3 溶液 B.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保存浓硝酸 C.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 CH3COONa 溶液的 pH D.用稀硫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 【答案】A 【详解】 A.AlCl3 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氢氧化银沉淀,但是氢氧化银在常 温下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氧化银,氧化银灰黑色,所以可以鉴别,A 项正确; B.用带有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保存浓硝酸、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用棕色瓶:其具有氧化性所以不能用橡 胶塞,B 项错误; C.用湿润的 pH 试纸,会造成对 CH3COONa 的稀释作用, - - 3 2 3CH COO +H O CH COOH+OH 反应会正 向进行,测出的 pH 值偏大,C 项错误; D.应该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因为稀盐酸易挥发,而稀硫酸不易挥发,D 项错误; 答案选 A。 17.下列实验中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配制 4FeSO 溶液时,所用的蒸馏水需要煮沸﹔并在溶液中加适量铁粉 B.将金属钠投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通过观察有无气泡产生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 C.配制 0.1 1mol L NaOH 溶液时,称量 4.0gNaOH 固体置于 1000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 D.用 50ml 酸式滴定管来量取 20.00mL 盐酸时,先调整初始读数为 30.00mL,然后将溶液全部放入锥形瓶 中 【答案】A 【详解】 A.配制 4FeSO 溶液时,把蒸馏水煮沸,以赶走水中溶解的氧气和加适量铁粉都是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 化生成三价铁,故 A 正确; B.金属钠与水和乙醇都能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不可以用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故 B 错误; C.容量瓶不可以直接用来溶解固体,称量好的固体先在烧杯中溶解,再冷却后转移至容量瓶中,故 C 错误; D.50ml 酸式滴定管,50ml 以下没有刻度,可容纳盐酸,则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体积大于 20ml,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A。 18.现将 KI、FeSO4、CuCl2、Fe2(SO4)3、漂白粉中的几种或全部固体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水中,一段时间 后生成深棕色固体混合物和 pH>7 的无色溶液。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KI 和漂白粉 B.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 CuCl2,可能含有 FeSO4 和 Fe2(SO4)3 中的一种或两种 C.深棕色固体混合物的成分是 Fe(OH)3 和 Cu(OH)2 D.得到的 pH>7 的无色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漂白棉、麻丝织品 【答案】A 【分析】 固体溶于水后,要使溶液为 pH>7 的无色溶液,则一定含有漂白粉,且漂白粉过量,得到深棕色固体混合物, 则固体是 Fe(OH)3 和 Cu(OH)2 的混合物,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CuCl2,FeSO4 和 Fe2(SO4)3 中含有其中一种或两 种都含,据此解答。 【详解】 A.若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 KI 和漂白粉的话,则 KI 会与漂白粉反应生成 I2,溶液不可能为无色,因此一定 不含 KI,A 错误; B.由分析可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 CuCl2,可能含有 FeSO4 和 Fe2(SO4)3 中的一种或两种,B 正确; C.由分析可知,深棕色固体混合物,则固体是 Fe(OH)3 和 Cu(OH)2 的混合物,C 正确; D.由分析可知,得到的 pH>7 的无色溶液为含有过量的漂白粉,故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漂白棉、麻丝织品, D 正确; 故答案为:A。 19.含固体混合物 4NH Cl、 3AlCl 、 3AgNO 、 3KHSO 、 4KMnO 、NaOH 、 2 3Na SiO 、 3FeCl 、 2CuCl 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溶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且得到澄清溶液,推测可能存在的物质不合理的是 A. 3AlCl 、 NaOH B. 4NH Cl、 3AgNO 、 NaOH C. 2 3Na SiO 、 3FeCl D. 3KHSO 、 4KMnO 【答案】C 【详解】 A. 若 NaOH 过量,则 NaOH 与 3AlCl 反应生成 NaAlO2 和水,得到澄清溶液,选项 A 推测合理; B. 若为 4NH Cl、 3AgNO 、 NaOH ,反应可得到[Ag(NH3)2]Cl 和 NaNO3,得到澄清溶液,选项 B 推测合理; C. 若为 2 3Na SiO 、 3FeCl ,则会反应生成硅酸和氢氧化铁沉淀,无法得到澄清溶液,选项 C 推测不合理; D. 若为 3KHSO 、 4KMn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得到澄清溶液,选项 D 推测合理; 答案选 C。 20.下列有关实验错误的是 A.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需要准确读取酸碱溶液混合后的最高温度 B.将 4.0g NaOH 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配制 1.000mo/LNaOH 溶液 C.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可以依次通过酸性 KMnO4 溶液、NaOH 溶液、浓 H2SO4 D.探究 Fe2+能转化为 Fe3+,可以向 FeCl2 溶液中依次滴加 KSCN 溶液、氯水 【答案】B 【详解】 A.中和热的测定,需准确测出混合前的初始温度和反应后最高温度,利用温度差结合比热容求算反应放出 的热量,进而计算出中和热,A 正确; B.NaOH 固体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需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B 错误; C.经过 KMnO4 溶液后,C2H4 被氧化为 CO2,经过 NaOH 溶液 CO2 又被吸收,最后经过浓硫酸获得干燥的 CH4,C 正确; D.先滴加 KSCN 溶液,能排除溶液中原有 Fe3+对 Fe2+检验的干扰,再滴加氯水,若溶液在加入氯水后才变 红,说明 Fe2+被氧化为 Fe3+,D 正确; 故答案选 B。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