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新冠病毒及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者的组成元素中都一定含有碳元素
B. 两者都不是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
C. 两者都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分解者
D. 两者都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免疫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 RNA 组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将病毒灭活后作为抗原刺激
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由于病毒已经灭活,不会在体内增殖,故不会使机体患病。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两者实质都是由蛋白质和 RNA 构成的,组成元素中都一定含有碳元素,A 正
确;
B、两者都没有细胞结构,都不是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B 正确;
C、病毒为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C 错误;
D、新冠病毒及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都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D 正确。
故选 C。
2. 幽门螺旋杆菌具有较强的尿素酶活性,能够催化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临床上常用 13C 呼气检测法
诊断患者体内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即让患者服下一定量 13C 尿素,半小时后收集并检测病人呼出气体中
是否存在 13CO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幽门螺旋杆菌和人体细胞最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型的细胞核
B. 科学家最初尝试用抗生素治疗胃炎,原因是抗生素可以杀菌
C. 该原理是患者体内无尿素酶活性,呼出气体中的 13CO2 仅来自口服的 13C 尿素
D. 13C 呼气检测法中的反应过程属于人体细胞的呼吸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为原核生物,不含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其分泌的尿素酶能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
氧化碳。
【详解】A、幽门螺旋杆菌为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人体细胞为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最
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成型的细胞核,A 正确;
B、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具有杀菌作用,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细菌,所以可用抗生素治疗胃炎,
B 正确;
C、该原理是患者体内无尿素酶活性,呼出气体中的 13CO2 仅来自口服的 13C 尿素在幽门螺旋杆菌分泌的尿
素酶催化下分解形成的,C 正确;
D、13C 呼气检测法中的反应过程属于消化道内幽门螺旋杆菌分泌的尿素酶催化尿素分解形成的(尿素酶能
催化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不属于人体细胞的呼吸过程,D 错误。
故选 D。
3. 人工光合作用是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分解水制造氧气或固定 CO2 制造有机物的过程。如图
是人工光合作用模拟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然光合作用离不开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和转化
B. 催化剂 a 的表面会有 O2 产生
C. 质子交换膜的功能与叶绿体内膜类似
D. 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对于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是人工模拟光合作用的装置,其中催化剂 a 可以催化光反应,而 b 可以催化暗反应。
【详解】A、自然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合色素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A 正确;
B、催化剂 a 催化的化学反应类似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其中水进行光解时会产生 O2,所催化剂 a 的表面会
有 O2 产生,B 正确;
C、质子交换膜使 H+通过,其功能类似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C 错误;
D、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对于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D 正确。
故选 C。
4. 在酿造厂没有光线和氧气、水温高达 60℃的废水沟中发现了渣腐稀有杆菌,这种细菌能够直接吸收周围
污水中放射性物质的能量,其体内的碳元素来自于可溶解性 CO2,氮元素来自于周围的废水。下列关于渣
腐稀有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是渣腐稀有杆菌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
B. 渣腐稀有杆菌没有细胞壁,对环境中的渗透压敏感
C. 与常温来源的细菌相比,其 DNA 中腺嘌呤比例高
D. 渣腐稀有杆菌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均由无氧呼吸提供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渣腐稀有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细胞器,这种细菌能够直接吸收周
围污水中放射性物质的能量,其体内的碳元素来自于可溶解性 CO2,说明其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详解】A、渣腐稀有杆菌属于细菌,为原核生物,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 正确;
B、渣腐稀有杆菌为细菌,含有细胞壁,B 错误;
C、DNA 中 A 与 T 之间为两个氢键,G 与 C 之间为三个氢键,氢键含量越多,DNA 越稳定,所以与常温
来源的细菌相比,渣腐稀有杆菌 DNA 中 G 与 C 所占比例高,C 错误;
D、由题意“渣腐稀有杆菌能够直接吸收周围污水中放射性物质的能量”,可见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不只是由
无氧呼吸提供,D 错误。
故选 A。
5.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有氧呼吸产生 CO2 和 H2O
B. 检测是否产生 CO2 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
C.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正常进行
D. 硝化细菌因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C
【解析】
【分析】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若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原核生物体的细胞虽然没有叶绿体和线粒
体等复杂细胞器,但有些生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A 错误;
B、乳酸菌为厌氧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不产生 CO2,所以不能通过检测是否产生 CO2 来判断乳酸菌
是否进行细胞呼吸,B 错误;
C、无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被抑制,由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所以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有氧
呼吸第二阶段不能正常进行,C 正确;
D、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含有有氧呼吸酶,能进行有氧呼吸,D 错误。
故选 C。
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超级细菌”。为研究从人乳汁中分
离得到的一种蛋白质 H 与青霉素对 MRSA 生长的影响,实验人员进行了实验探究,并获得如下表所示的结
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 生长状况
1 200 μg/mL 蛋白质 H 正常生长
2 20 μg/mL 青霉素 正常生长
3 20 μg/mL 青霉素+200 μg/mL 蛋白质 H 死亡
A. 此实验设计能揭示蛋白质 H 的作用机理
B. 第 1、2 组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青霉素或蛋白质 H 对 MRSA 生长无影响
C. 第 3 组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添加物能杀死 MRSA
D. 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三组 MRSA 的细胞核来确定其生长状况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实验自变量为培养基中的添加物,因变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状况,据表分析可知,青霉
素和蛋白质 H 一起作用会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死亡,单独作用则不会。
【详解】A、此实验只能说明青霉素和蛋白质 H 一起作用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死亡,不能说明蛋白 H 的作
用机理,A 错误;
B、无空白对照,不能说明第 1、2 组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青霉素或蛋白质 H 对 MRSA 生长的影响,B 错
误;
C、第 3 组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添加物能杀死 MRSA,C 正确;
D、MRSA 属于细菌,原核生物,无细胞核,D 错误。
故选 C。
7. 有人在实验室里培育果蝇:他首先让两只灰体、翅正常的果蝇进行第一次交配,以便产生一群与亲本具
有一样性状的果蝇、然而,在他给果蝇交配以后,却得到了大量的变异,具体的结果如下:灰体、翅正常
的果蝇:45 只;黑体、翅皱缩的果蝇:5 只;灰体、翅皱缩的果蝇:15 只;黑体、翅正常的果蝇:15 只。
对以上结果最好的解释是:( )
A. 决定体色和翅膀性状的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B. 在减数分裂期间,互换没有发生,而导致性状比例出乎预料
C. 灰体和翅正常为不完全显性
D. 灰体和翅的性状由多基因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两只灰体正常翅的果蝇交配,后代得到了黑体和皱缩翅,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
灰体对黑体为显性,正常翅对皱缩翅为显性。分析子代,灰体:黑体=3:1,正常翅:皱缩翅=3:1,两对相对
性状合起来是灰体翅正常:灰体翅皱缩:黑体翅正常:黑体翅皱缩=9:3:3:1,和为 16,说明控制这两对
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由分析可知,亲本中灰体翅正常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灰体翅正常:灰体
翅皱缩:黑体翅正常:黑体翅皱缩=9:3:3:1,和为 16,说明决定体色和翅膀性状的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
的,A 正确;
B、后代出现这种性状的差异的比例是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B 错误;
C、灰体和翅正常为完全显性,C 错误;
D、灰体和翅的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 错误。
故选 A。
8.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B.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D. 植物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都能大大提高其进化的速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
生物的表现型来实现对生物的选择作用;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
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不能进行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
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共同进化指不
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A、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行繁殖的基本单位,A 正确;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正确;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能阻断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 正确;
D、植物过无性生殖产生后代的方式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不能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与无性生殖
相比,有性生殖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大量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从而
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D 错误。
故选 D。
【点睛】
9. 在利用芹菜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时,先将剪取的根尖置于适当浓度的 8—羟基喹
啉溶液中处理细胞,再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然后再用低浓度 KCl 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
适度膨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 8—羟基喹啉溶液处理根尖,目的可能是提高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
B.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目的是去除细胞壁
C. 低浓度 KCl 处理,目的可能是便于细胞内的染色体更好地分散
D. 低浓度 KCl 处理时间不能过长,以防 KCl 进入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形态固定且数目清晰,是观察
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详解】A、染色体观察计数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故用 8—羟基喹啉溶液处理根尖可能是为了提高
根尖细胞中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A 正确;
B、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目的是去除细胞壁,B 正确;
C、低浓度的 KCl 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便于细胞内的染色体更好地分散,C 正确;
D、低浓度 KCl 处理时间不能过长,以防细胞吸收钾离子后而吸水涨破,D 错误。
故选 D。
10. ABO 血型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在某个族群中,B 型血占 45%,O 型血占 36%,则该族群中 AB 型血
的占比是( )
A. 6% B. 8% C. 10% D. 12%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类 ABO 血型的相应基因有 IA、IB 和 i 三种,IAIA 和 IAi 对应 A 血型,IBIB 和 IBi 对应 B 型血,IAIB
对应 AB 型血,ii 对应 O 型血。在 ABO 血型遗传平衡的种群中,满足等位基因频率之和为 1,即:IA+IB+i=1。
等式两边同时平方,(IA+IB+i)2=12。
【详解】在 ABO 血型遗传平衡的种群中,满足等位基因频率之和为 1,即:IA+IB+i=1。等式两边同时平方,
( IA+IB+i ) 2=12 。 设 基 因 频 率 为 : IA=p , IB=q , i=r , 则 ( IA+IB+i ) 2=IAIA
+2IAi+IBIB+2IBi+2IAIB+ii=p2+2pr+q2+2qr+2pq+r2=1,由题不难得出:r2=0.36,则 r=0.6;B 型血与 O 型血之和
为:IBIB +2IBi+ii=q2+2qr+r2=(q+r)2=0.45+0.36=0.81,故:q+r=0.9,q=0.9-0.6=0.3;根据 IA+IB+i=1 得:
IA=p=1-0.3-0.6=0.1。故 AB 型血的占比为:2IAIB=2×0.1×0.3=0.06。
故选 A。
11.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可催化糖原的水解
B. 进食后,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
C. 运动过程中,肾上腺素可为心率加快提供能量
D. 温度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不受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
理活动发生变化,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详解】A、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可促进肝糖原水解形成葡萄糖,激素具有调节
作用,没有催化功能,A 错误;
B、进食后,血糖升高,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使血糖降低,B 正确;
C、肾上腺素不能提供能量,只能传递信息,C 错误;
D、温度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促进物质氧化分解,使机体产热增加,D 错误。
故选 B。
12.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植物激素促进燕麦产量提高,科研人
员用 GA3(一种赤霉素,实验中使用的浓度有 100、200、300、400、500 μg·g-1 五种)对某燕麦品种幼苗生
长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GA3 浓度为 0~200 μg·g-1 时,燕麦根长显著减小,300~500 μg·g-1 的 GA3 处理对燕麦根长影响不显著
B. GA3 浓度为 300 μg·g-1 时,燕麦苗长显著高于对照组,该浓度可能是促进燕麦苗伸长的最适浓度
C. 500 μg·g-1 处理的根长/苗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
D. GA3 对燕麦的地上、地下部分伸长均有两重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分析图示可知,GA3 浓度依次增加,对根长的作
用是先抑制增强,然后达到较大的抑制程度并保持稳定,对苗长的作用则是先促进伸长增强,再促进较弱
甚至抑制,然后又促进伸长增强,再促进较弱甚至抑制,而对根长/苗长的比值影响则是随着 GA3 浓度增加,
该比值先减小,然后再增加。
【详解】A、GA3 浓度为 0~200μg·g-1 时,燕麦根长由 7-8cm 降到 4cm,根长显著减小,300~500μg·g-1 的
GA3 处理燕麦根长几乎不发生变化,影响不显著,A 正确;
B、GA3 浓度为 300μg·g-1 时,燕麦苗长为 13cm,显著高于对照组,该浓度可能是促进燕麦苗伸长的最适浓
度,B 正确;
C、据图可知,500μg·g-1 处理的根长/苗长为 0.7 左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C 正确;
D、据图可知,经过 GA3 处理后,燕麦根长不断降低,只体现了 GA3 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没有体现两重性,
D 错误。
故选 D。
13.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的大小能反映出种群在一定时期内数量的变化趋势
B. 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
C. 生长旺盛期的培养液下层比上层酵母菌种群密度大
D. 反馈调节既存在生物群落内部,也存在于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
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
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
空间。
3、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
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
样性。
【详解】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大小,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也能反映种群数量
的变化趋势,A 错误;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B 错误;
C、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因此生长旺盛期的培养液上层比下层酵母菌种群密度大,C 错误;
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14. 生物活性绷带能够加速伤口愈合,其制作过程是:从患者身上采集一些细胞样本,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
增殖,5 至 7 天后,将这种特殊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其中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用患者的口腔上皮细胞可作为特殊膜片上的细胞样本
B. 特殊膜片上含有细胞分裂素等调整生命活动的物质
C. 膜片释放到伤口的细胞一般不会引起机体发生免疫排斥
D. 生物活性绷带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伤口提供新的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样本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的过程属于动物细胞培养过程,该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工程。种植在
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自患者本人,这样可避免出现免疫排斥反应,糖蛋白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
【详解】A、一般采用的是干细胞,因为口腔上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产生的细胞可能与伤口处不同,不利
于恢复,A 错误;
B、细胞分裂素是植物激素,本题的细胞样本是在患者身上采集的,不能生成植物激素,B 错误;
C、自身的细胞增殖后再回到自身,不会引起免疫反应,C 正确;
D、生物活性绷带只能逐渐为伤口提供细胞,而不是源源不断,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15. 如图为某工厂利用毛霉菌种生产腐乳过程中形成的毛豆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豆腐块之间相互交错的“白毛”不有利于毛霉吸收外界营养物质
B. 豆腐长“白毛”所需要的温度与果酒果醋生产时的温度不同
C. 豆腐中的蛋白质进入毛霉细胞后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
D. 豆腐块表面形成的致密菌皮有利于毛霉进行无氧发酵
【答案】 B
【解析】
【分析】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
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豆腐块表面长出相互交错的“白毛”(毛霉的匍匐菌丝)有利于毛霉吸收外界营养物质,A 错误;
B、豆腐长“白毛”是毛霉,培养温度一般是 15℃-18℃,果酒发酵温度一般是 18℃-25℃,醋酸菌最适宜的生
长温度为 30-35℃,B 正确;
C、毛霉细胞分泌蛋白酶到细胞外,水解豆腐中的蛋白质成多肽和氨基酸,C 错误;
D、豆腐块表面形成的致密菌皮不有利于毛霉进行有氧发酵,D 错误。
故选 B。
【点睛】
二、多项选择题:
16. 如图为植物体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光呼吸作用的示意图,在 CO2 与 C5 反应过程中,O2 能与 CO2 竞争相
关酶的活性部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高 O2 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光呼吸的存在会降低糖的合成效率
C. 可以通过适当增大 CO2 的浓度来抑制光呼吸
D. 在特殊环境下,光呼吸可以为暗反应提供原料
【答案】BC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表明 1 分子五碳化合物在高二氧化碳环境中与 1 分子二氧化碳结合生成 2 分子三
碳化合物后参与卡尔文循环,在高氧环境中与 1 分子氧结合生成 1 分子三碳化合物参与卡尔文循环,同时
生成 1 分子二碳化合物进入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在高 O2 环境中 O2 能与 CO2 竞争相关酶的活性部位,使 CO2 与 C5 固定生成 C3 的速率减小,植
物光合作用减弱,A 错误;
B、光呼吸的存在会使 CO2 与 C5 固定生成 C3 的速率减小,从而降低糖的合成效率,B 正确;
C、O2 能与 CO2 竞争相关酶的活性部位,适当增大 CO2 浓度可抑制氧气与 C5 结合,从而抑制光呼吸,C 正
确;
D、由图可知,光呼吸可产生 C2,生成的 C2 可在线粒体内生成 CO2,为暗反应提供原料,D 正确。
故选 BCD。
17. 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体细胞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甲中染色体组数最多,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
B. 细胞乙中 DNA 复制并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C. 细胞丙和戊中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
D. 细胞丁中染色体交叉互换后均匀移向两极
【答案】ABD
【解析】
【分析】甲是有丝分裂中期、乙是分裂间期、丙是前期、丁是后期、戊是末期。
【详解】A、甲是有丝分裂中期,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染色体组数最多的是后期,A 错误;
B、细胞乙中 DNA 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加倍,B 错误;
C、丙是前期、戊是末期,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C 正确;
D、丁是有丝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D 错误。
故选 ABD。
【点睛】
18.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长素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
B. 存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茎的促进作用效果相同
C.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无籽番茄
D. 茎的向光性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答案】ACD
【解析】
【分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起促进作
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现紫色反应,生长素属于氨基酸衍生物,不能
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详解】A、生长素的本质为吲哚乙酸,不属于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 错误;
B、在最适生长素浓度两侧存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茎的促进作用效果相同,B 正确;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未受粉的雌蕊,可得到无籽番茄,C 错误;
D、茎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D 错误。
故选 ACD。
19. 下图是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示意图,A 区域中以挺水植物为主,B、C 区域以沉水植物为主,通过引进河
水、设计湿地景观、优化植物种植等,可有效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其中箭头代表水流方向,折水涧为
阶梯式进水道,河水由此引入该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富营养化水体中 N、P 等元素含量较高
B. A 区域中挺水植物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
C. A、B、C 区域中的植物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流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所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AB
【解析】
【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
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流经该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光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详解】A、富营养化水体中 N、P 等元素含量较高,可促进水生植物的快速生长,A 正确;
B、挺水植物和藻类为竞争关系,A 区域中挺水植物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从而抑制藻类生长,
B 正确;
C、A 区域中以挺水植物为主,B、C 区域以沉水植物为主,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 错误;
D、流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流入的污水中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之和,D
错误。
故选 AB。
20. 下图为某种 cDNA 基因的制作流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催化①②过程的酶都能促进双链间氢键的形成
B. 核酸酶 H 能催化杂交双链上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C. 该双链 DNA 上不含与 RNA 聚合酶结合的碱基序列
D. 该双链 DNA 在 PCR 仪中扩增时需提供 DNA 连接酶
【答案】AB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表示逆转录酶,催化 RNA 形成 DNA,②表示 DNA 聚合酶,催化单 DNA 形成
双 DNA,核酸酶 H 催化杂交双链的断开。
【详解】A、催化①②过程的酶是逆转录酶和 DNA 聚合酶,作用的都是磷酸二酯键,A 错误;
B、据图可知,核酸酶 H 能催化杂交双链转变成单链 DNA,作用的是氢键,B 错误;
C、RNA 聚合酶结合在 DNA 的非编序列种,cDNA 的制作过程是以 RNA 为模板形成,不含非编码序列,C
正确;
D、该双链 DNA 在 PCR 仪中扩增时不需提供 DNA 连接酶,D 错误。
故选 ABD。
三、非选择题:
21. 蔗糖和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产物,二者都是由在卡尔文循环中产生的丙糖磷酸转化而成,其
合成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磷酸转运体(TPT)在将丙糖磷酸运到细胞质基质的同时可将无机磷酸(Pi)运入
叶绿体,且这种转运严格遵循 1∶1 的反向交换原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淀粉的具体合成场所为________,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以______(填
“淀粉”或“蔗糖”)形式运输。C3 化合物转变成为丙糖磷酸需要光反应阶段提供________。
(2)TPT 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已知 TPT 可以结合 Pi 或连有磷酸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但对其他化合物
几乎没有亲和性和运输活性,说明 TPT 具有________。当细胞质基质中的 Pi 水平降低时,________(填“淀
粉”或“蔗糖”)的合成会增加,原因是________,因此在生产中要提高甘蔗的品质,可以采取________
的措施。
(3)研究发现,白天在叶绿体中常见到大的淀粉粒,而夜晚叶绿体中的淀粉粒则消失,同时发现在夜晚蔗
糖的合成速率和白天几乎无差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近年有研究表明,海藻糖(T-6-P)在调节拟南芥叶肉细胞中淀粉和蔗糖的合成过程中起到信息分
子的作用,其调节机理大致如下图所示:
据上图分析,当叶肉细胞中蔗糖大量积累时,T-6-P 合成基因的表达量将会________,进而________(“激
活”或“抑制”)AGPase,使淀粉合成增加,储藏在叶绿体中。
【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蔗糖 (3). [H]和 ATP (4). 蛋白质 (5). 专一性 (6). 淀粉
(7). (磷酸丙糖和 Pi 严格遵循 1∶1 的反向交换原则,)细胞质基质中的 Pi 减少导致磷酸丙糖运出量减少,
通过 ADPG 途径形成淀粉增多 (8). 适量增施无机磷肥 (9). 夜间淀粉水解,最终转化为蔗糖 (10).
增加 (11). 激活
【解析】
【分析】根据图中丙糖磷酸、蔗糖与淀粉合成代谢途径可知,合成淀粉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图中叶绿体
被膜上的磷酸转运器转运出 1 分子丙糖磷酸的同时转运进 1 分子 Pi(无机磷酸),合成蔗糖的场所是细胞溶
胶即细胞质基质。
【详解】(1)从图中可看出,淀粉的具体合成场所为叶绿体基质,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碳水化合物的主要
以蔗糖的形式运输。丙糖磷酸的合成需要经过 C3 的还原过程产生,该过程中需要消耗光反应阶段提供的物
质有[H]、ATP。
(2)TPT 是运输丙糖磷酸和磷酸的载体,所以 TPT 的化学本质的蛋白质,TPT 可以结合 Pi 或连有磷酸分
子的三碳化合物,但对其他化合物几乎没有亲和性和运输活性,说明 TPT 具有专一性。如图所示,当细胞
质基质中的 Pi 水平降低时,淀粉的合成会增加,原因是丙糖磷酸和 Pi 严格遵循 1∶1 的反向交换原则,细
胞质基质中的 Pi 减少导致丙糖磷酸运出量减少,通过 ADPG 途径形成淀粉增多。丙糖磷酸从叶绿体中输出
后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蔗糖,因此增施磷肥会促进丙糖磷酸的输出,从而蔗糖的合成量增大。
(3)白天在叶绿体中常见到大的淀粉粒,而夜晚叶绿体中的淀粉粒则消失,同时发现在夜晚蔗糖的合成速
率和白天几乎无差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夜间淀粉水解,最终转化为蔗糖。
(4)当叶肉细胞中蔗糖大量积累时,将会促进淀粉合成,所以当叶肉细胞中蔗糖大量积累时,T-6-P 合
成基因的表达量将会增加,进而激活 AGPase,使淀粉合成增加,储藏在叶绿体中。
【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过程各阶段的物质变化以及发生场
所,并结合图解判断图中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 地方绵羊毛用或肉用价值都较高,是我国养羊生产和新品种培育的重要基础群体。地方绵羊品种存在生
长速度慢、肉用体型欠佳等缺陷,研究人员对地方绵羊进行生殖研究,以期改良其品种。请分析并回答下
列问题:
(1) 已知绵羊有 54 条染色体,将雄性绵羊的一个精原细胞(DNA 被 32p 全部标记),在普通培养液中培
养并连续分裂两次,某子细胞中含标记的 DNA 分子数为 25,则该精原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
(2) 若某雄性绵羊的基因型为 DdEe,分裂后形成如图 1 所示的细胞,请画出形成此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
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图像________。
(3) 研究发现,绵羊卵母细胞在胎儿期进行减数分裂时,会停滞在某一阶段,不能形成成熟的卵细胞。
当进入初情期后,垂体释放某种激素(信号分子)激增,与膜上受体结合,cAMP(环磷酸腺苷)含量逐渐
上升,达到峰值后维持较高水平,经过调节,最终可导致“排卵”,如图 2 所示。
①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通过 G 蛋白激活________,并在其催化下由________生成 cAMP。cAMP 的元
素组成为________。图中能体现生物膜蛋白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
②由题意可知,信号分子可能为________。
A. 促性腺激素 B. 抗利尿激素
C. 生长激素 D.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③生理过程“排卵”是指____________。
【答案】 (1). 有丝分裂 (2). (3). 酶 A (4). ATP (5). C、H、O、N、
P (6). 信息交流 (7). 催化功能 (8). A (9). 卵子从卵泡中排出
【解析】
【分析】精原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若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可能是进行了一次完整
的减数分裂过程,DNA 只复制一次;也可能是进行了两次有丝分裂过程,DNA 复制了两次。可根据 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分析子细胞中放射性情况。
【详解】(1)已知绵羊有 54 条染色体,将雄性绵羊的一个精原细胞(DNA 被 32P 全部标记),在普通培养
液中培养并连续分裂两次,若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 DNA 只复制一次,根据 DNA 的半保留复制可知,子
细胞中所有 DNA 都是一条链有标记一条链没有标记,而题意中某子细胞中含标记的 DNA 分子数为 25,说
明该细胞进行的不是减数分裂,应为有丝分裂,DNA 经过了两次复制,第一次形成的子细胞中所有 DNA
都是一条链有标记一条链没有标记,经过第二次 DNA 复制后,形成的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只有一
条染色单体中的 DNA 一条链有标记,而另一个染色单体的 DNA 的两条链都不含标记,第二次有丝分裂后
期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随机分向两极,可形成子细胞中含标记的 DNA 分子数为 25 的情况。
(2)雄性绵羊的基因型为 DdEe,图示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
根据姐妹染色体上含有 D 和 d,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交叉互换的图像
为 。
(3)①由图 2 可知,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通过 G 蛋白激活酶 A,并在其催化下由 ATP 生成 cAMP。cAMP
是 ATP 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形成的,其元素组成为 C、H、O、N、P。图中能体现生物膜蛋白具有信息交流
和催化功能功能。
②由题意可知,垂体释放的信号分子作用的结果是最终引起排卵,说明其可能为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激
素的合成和分泌,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所以垂体释放的信号分子实质是促性腺激素,即 A 正确,
BCD 错误。
③生理过程“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
【点睛】本题考查 DNA 复制的特点和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分配、膜蛋白的功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
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3. 研究人员以“中苜 2 号”“草原 3 号”等 6 种豆科牧草的不同外植体为实验材料,探讨基因型、外植体
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其愈伤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表一、表二)所示。请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
表一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有关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
剂浓度/mg·L-1
愈伤组织诱导率%
2,4-D KT 中苜 2 号
草原 3
号
百脉根 红豆草 木樨 沙打旺 平均数
1.0 0.02 88.00 82.67 86.67 69.33 53.33 58.67 73.11
1.0 0.5 85.33 80.00 90.67 74.67 69.33 53.33 75.56
1.0 1.0 82.67 77.33 85.33 64.00 60.00 48.00 69.56
2.0 0.02 100.00 90.67 93.33 76.00 64.00 61.33 80.89
2.0 0.5 94.67 89.33 100.00 89.33 73.33 68.00 85.78
2.0 1.0 92.00 84.00 94.67 74.67 68.00 54.67 78.00
表二 不同种类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能力的比较
外植体
愈伤组织诱导率%
中苜 2 号
草原 3
号
百脉根 红豆草 木樨 沙打旺 平均数
幼根 80.00 76.00 89.33 57.33 70.67 53.33 71.11
下胚轴 96.00 92.00 97.33 84.00 72.00 65.33 84.44
子叶 78.67 81.33 86.67 85.33 64.00 60.00 76.00
茎 94.67 93.33 96.00 80.00 69.33 62.67 82.67
叶片 84.00 74.67 81.33 64.00 56.00 54.67 69.11
? ——
(1) 将挑选好的饱满种子处理后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无菌苗,将供试材料无菌苗的幼根、子叶、胚
轴、茎和叶片切段(条)接种到适宜培养基上,研究不同物种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培养一
定天数后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诱导率=_______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为
保证实验结果的严谨科学,实验时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
(2)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下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显著, 2,4D 浓度为________是供试豆科牧草愈
伤组织诱导的较适浓度。就“中苜 2 号”“草原 3 号”而言,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 KT 最
适浓度的范围在 0.02-0.5 mg·L-1 之间。
(3) 从表二可以看出,不同基因型的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能力最强的应是________,从同一基因型来看,
________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
(4) 从数据分析要求来看,表中“?”处应该添加____________。
(5) 研究人员想继续研究不同外植体对体细胞胚分化的影响,可以采取的实验思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长出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接种的外植体总数×100% (2). 不同基因型不同外植体
(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结合 (4). 多次重复处理(例如:每处理 3 次重复,每重复接种 5 瓶,每瓶接种
5 块外植体) (5). 2.0 mg·L-1 (6). 不能 (7). 百脉根 (8). 下胚轴 (9). 平均数 (10). 将
不同外植体体细胞胚转入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观察体细胞胚分化情况,统计体细胞胚分化率
【解析】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制备的培养基上进行无
菌培养,并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科学技术。
2、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指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回复到分生性状态并进行分裂,形成无分化的细胞即
愈伤组织的现象。
3、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或不定根或胚状体。
4、外植体(explant):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从活体植株上切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一切材料。(如器官、组
织、细胞、原生质体、种子等)。
5、愈伤组织(callus):原本指植物在受伤后于其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在组培中,则指人工培养基
上由外植体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详解】(1)本实验自变量为不同基因型不同外植体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结合,因变量是愈伤组织的诱
导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的计算是长出愈伤组织的外植体与接种的外植体的总数的比值。做实验时,为避
免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多次重复实验,最好取平均值。
(2)据表可知:2,4D 浓度为 2.0 mg·L-1 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较高,是供试豆科牧草愈伤组织诱导
的较适浓度。从表中看出,KT 浓度为 0.5mg·L-1 时,诱导率最大,最适浓度在 0.5mg·L-1 左右。
(3) 从表二可以看出,不同基因型的外植体中百脉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 97.33,愈伤组织形成能力最强。
从同一基因型来看,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 97.33,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
(4) 从数据分析要求来看,表中“?”处应该添加平均数,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取平均值,进行统计总结。
(5)研究人员想继续研究不同外植体对体细胞胚分化的影响,可以采取的实验思路为:将不同外植体体细
胞胚转入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观察体细胞胚分化情况,统计体细胞胚分化率。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4. 陆坡是陆架到深海的过渡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特征,能量和物质交换活跃。图 1 是南海北部
陆坡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 2 是该生态系统关键度指数分布,表 1 是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转
化效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能量转化效率
营养级
Ⅱ Ⅲ Ⅳ Ⅴ
22.11 25.72 18.57 13.40
(1)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南海陆坡生态系统中能量来源主要为________和________中的能量,相应的食
物链即为碎屑食物链和牧食食物链。在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量的大部分不是被取食,而是死后被微生物所
分解,因此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以________食物链为主。
(2) 研究过程中,游泳动物标本主要来自底拖网采集,该方法属于________法。常用关键度指数和相对
总影响来定义关键种,图 2 结果表明,在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键度指数和相对总影响
较高,在系统中处于关键种地位。
(3) 研究发现,该生态系统结构呈金字塔状,生态系统规模较大,从表 1 结果表明,各营养级能量转化
效率均高于 10%,甚至超过 20%,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从系统各营养级转化效率来看,
低营养级转化效率相对较________(填“高”或“低”),其中第________营养级转化效率最高。
(4) 与南海北部沿海海域生态系统普遍处于退化状态相比,南海北部陆坡生态系统整体处于较为成熟、
稳定的状态,可能主要得益于________。
【答案】 (1). 碎屑 (2). 浮游植物(前两空答案可调换) (3). 碎屑 (4). 抽样检测 (5). 浮
游动物 (6). 鸢乌贼(前两空答案可调换) (7). 该区域营养物质相当丰富、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
(8). 高 (9). Ⅲ (10). 该海域现阶段受人类捕捞等活动影响相对较小
【解析】
【分析】1、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被生态系统里所有的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某些原
生动物、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化能细菌的化学作用(如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等过程所固定而进入生物
体内的能量。
2、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 10%~20%,即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 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
营养级所利用。
【详解】(1)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以及外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从图 1 中可以
看出,南海陆坡生态系统中能量来源主要是浮游植物和碎屑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两种,即碎
屑食物链和牧食食物链,在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量的大部分不是被取食,而是死后被微生物所分解,因此
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以碎屑食物链为主。
(2) 研究过程中,游泳动物标本主要来自底拖网采集,属于抽样检测法。从图 2 可以看出浮游动物和鸢
乌贼处于坐标的最右上方,关键度指数和相对总影响较高。
(3)能量传递效率在营养及之间为 10%和 20%之间,从表 1 结果表明,各营养级能量转化效率均高于 10%,
甚至超过 20%,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区域营养物质相当丰富、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从表格可以看
出第Ⅱ和Ⅲ营养级转化效率分别为 22.11 和 25.72,低营养级转化效率相对较高,其中第Ⅲ营养级转化效率
最高。
(4)与南海北部沿海海域生态系统普遍处于退化状态相比,南海北部陆坡生态系统整体处于较为成熟、稳
定的状态,可能主要得益于该海域现阶段受人类捕捞等活动影响相对较小。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
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5. 安莎霉素是一类主要由海洋来源的稀有放线菌产生的活性大环内酰胺类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抗菌
活性和药用价值。科研人员通常从深海采集淤泥样本,再分离、纯化并筛选出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一株
海洋来源的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培养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
(2) 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 24 h 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培养时间不足导
致________,或培养时间太长导致________。
(3) 研究人员发现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具有一个普遍的共性——氨基酸缺陷型,从培养基成分分析,基
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________。为了初步鉴定营养缺陷型放线菌菌株,科研人员进行
了如下操作:
①用接种针挑取________(填“菌落 A”或“菌落 B”)接种于盛有完全液体培养基的离心管中,28℃振荡
培养 3~5 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无菌水洗涤 3 次制成菌悬液。
②吸取 1 mL 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 15 mL 融化并冷却至 50℃左右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
记号笔在________(“皿盖”或“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 A、B、C、D、E。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
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组别 所含氨基酸
A 组氨酸 苏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亮氨酸
B 精氨酸 苏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C 酪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丙氨酸
D 甘氨酸 天冬氨酸 甲硫氨酸 色氨酸 丝氨酸
E 半胱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 A、D 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属于________缺陷型。
(4) 科研人员分离、纯化出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后,需要利用 PCR 技术大量扩增其染色体上的 16S rRNA
保守片段,然后通过 DNA 序列比对进行菌种亲缘关系的鉴定。
①查找数据库发现该放线菌的 16S rRNA 目的基因片段及相应限制酶识别序列如下图所示:
16S rRNA 基因片段
限制酶 EcoR I BamH I Hind Ⅲ Sac I
识别序列和切割
位点
G AATTCG G ATCC A AGCTT GAGCT C
为了获得目的基因16S rRNA,需要使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和________。得到目的基因以后就可以利用PCR
技术对 16S rRNA 进行体外扩增,此过程需要加入________催化。
②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引物的特异性要求较高,放线菌是一类 GC 含量高的细菌,设定退火温度时需要适当
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为了摸索出最适退火温度,设定了 55℃、56℃、57℃、58℃四
个温度梯度,反应结束后,电泳检测 PCR 产物(已知 16S rRNA 片段大小为 1 500 dp),不同温度对应的结
果如图所示,1~4 四个泳道分别对应的退火温度是________(填字母)。
A.55℃、56℃、57℃、58℃ B.56℃、55℃、58℃、57℃
C.58℃、57℃、56℃、55℃ D.55℃、58℃、56℃、57℃
【答案】 (1). 稀释涂布平板法 (2). 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 (3). 菌落粘连影响计数、培养基表面
干燥脱水 (4). 氨基酸 (5). 菌落 A (6). 皿底 (7). 天冬氨酸 (8). EcoRⅠ (9). SacⅠ
(10). Taq 酶 (11). 升高 (12). A
【解析】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
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
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
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分析图解: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放线菌,然后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
完全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中,氨基酸缺陷型菌株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因此可以选择
出氨基酸缺陷型菌株。
3、图中该放线菌的 16S rRNA 目的基因片段中含有 EcoRⅠ和 SacⅠ的识别序列,不含 BamHⅠ和 HindⅢ的
识别序列,故需用 EcoRⅠ和 SacⅠ进行切割,获得目的基因 16S rRNA。
【详解】(1)根据过程①所得待测培养基中菌落的分布结果可以判断,该过程所采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
布平板法。
(2)区分菌落种类的依据是菌落的形态、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特征,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 24h
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有效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或培
养时间太长导致菌落粘连影响计数、培养基表面干燥脱水影响菌落数目的统计。
(3)图示是利用不同培养基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据此可知,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N 源、无
机盐和水)相比,完全培养基中特有的成分是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不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故为了
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①用接种针挑取菌落 A 接种并培养;②培养皿是倒置培养微
生物的,因此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③表中信息显示:A、D 区域含有、其它区域不含有的氨基酸是天冬氨
酸,而实验结果只有 A、D 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天冬氨酸缺陷型。
(4)①图中该放线菌的16S rRNA 目的基因片段中含有 EcoRⅠ和 SacⅠ的识别序列,不含 BamHⅠ和HindⅢ
的识别序列,故需用 EcoRⅠ和 SacⅠ进行切割,获得目的基因 16S rRNA。利用 PCR 技术对 16S rRNA 进行
体外扩增,需要加入热稳定 DNA 聚合酶(Taq 酶)进行催化。②退火温度的设定与引物长度、碱基组成有
关,长度相同但 GC 含量高的引物需要设定更高的退火温度。放线菌是一类 GC 含量高的细菌,设定退火温
度时需要适当升高温度。但退火温度过高,可能导致 PCR 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从电泳结果可知,1~
4 四个泳道分别对应的退火温度是 55℃、56℃、57℃、58℃ 。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
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