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备考新题精选组合专练:文言文+古诗词+名句默写 专练一(附答案详尽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高考语文备考新题精选组合专练:文言文+古诗词+名句默写 专练一(附答案详尽解析) 01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朔初来,上书曰:“凡 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 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朔文辞不逊,高自称 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俸禄薄,未得省见。 久之,朔绐驺侏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 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侏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 过,侏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 恐侏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侏儒长三尺余,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 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 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蓍 布卦而对曰:“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时有幸倡郭 舍人,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射。”舍人所问,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 左右大惊。上以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 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吾欲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曰:“愿近述孝文皇 帝之时,当世耆老皆闻见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 衣缊无文,集上书囊以为殿帷;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城中为 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衣绮绣,宫人簪玳瑁,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 丛珍怪,作俳优,舞郑女。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 推甲乙之帐燔之于四通之衢,却走马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宜可与比治矣。愿陛下留意察之。” 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自公卿在位,朔皆傲弄,无所为屈。 (节选自《汉书·东方朔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 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B.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 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C.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 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D.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 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公车,最早为汉代官署名,是卫尉的下属机构,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因汉代曾用公家车 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也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B.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行礼时,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 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C.射覆,是古代雅士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玩乐方式。“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盖之意。覆者用瓯 盂等器覆盖某一物件,射者通过占筮等途径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D.《易》,相传为老子所著。文中“别蓍布卦”是指对事物进行预测,《易》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 律理论的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东方朔大胆自荐。他认为自己才貌俱佳,且勇敢、敏捷、廉洁、守信义,足以成为天子的大臣。武 帝读了他的自荐,很赞赏他。 B.东方朔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在不得宠幸之时,他故意吓唬几个宫中管理马圈的侏儒,得以接近武 帝并获得亲近和赏识,被授予常侍郎的官职。 C.东方朔聪明过人,精通占卜之术。皇帝曾让人射覆,东方朔多次准确猜出所覆之物,皇帝赐帛嘉奖。 受皇帝宠幸的倡优郭舍人挑战,却终究无法难住东方朔。 D.东方朔直言切谏。以孝文皇帝生活俭朴、崇尚高尚的道德和仁义为例,劝武帝舍弃奢侈,以此教化 百姓,就能建立与尧舜盛世相媲美的功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 (2)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 1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你对文本中东方朔的了解,说说他向汉武帝如此解释“怪哉”有何深意。 (3 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提到小时候“不知哪里听来的,东方朔很渊博,他认 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可是最终私塾先生也没有告诉他世上究竟有没有这种虫子。其实“怪 哉”有章可查,如《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七十三:汉武帝幸甘泉宫,弛道中有虫,赤色,头 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 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中的“屠”字用得新奇,本意为屠杀,也可引申为消灭,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暑热的憎恨之 深。 B.颔联以夸张手法极写旱情的严重,人间江海将因暑旱而枯竭,天上银河也会因暑旱而干涸,寄情深 挚。 C.颈联实写远眺之景,望见高处昆仑神山有积雪,看到远处蓬莱仙岛有寒凉,皆可解热除旱,不禁心 生羡慕。 D.本诗用了反衬的手法,用“清风无力”来反衬暑热之甚,用昆仑蓬莱的清凉反衬暑热之苦,巧妙得 当。 16.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中盛赞此诗“识度高远”。请你结合尾联,对刘克庄的这一说法作简要 阐述。(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运用反问手法,表明了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________” 一句写出了诗人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志向的气节。 (2)苏轼《赤壁赋》中,“客”认为“________,________”的想法难以实现,只好将无奈化为秋 风中飘散的箫声。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塞外空旷、寂寥、肃 杀的战地风光。 02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 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 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 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移郴之桂阳令, 治绩尤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 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 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 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用抃及吕公著荐,为 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 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 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 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 大有功于学者也”。掾南安时,程珦通判军事,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知其为学知道,因与 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故颢 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 日乃还 颐惊异之,曰:“非从周茂叔来耶?”其善开发人类此。嘉定十三年,赐谥曰元公。 淳祐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节选自《宋史·周敦颐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 颐/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B.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 /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C.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 /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D.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 颐/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手版,是大臣上朝时用以记事备忘的手持之物,《项脊轩志》中的“笏”即手版。 B.提点,文中指官名,寓提举、检点之意,掌司法、刑狱等事;现代指提醒、指点。 C.二程,即程颢和程颐,两人是宋明理学的鼻祖,后来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 D.开发,文中指对人进行开导、启发,现代指对某一资源进行发掘开拓并加以利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周敦颐明察秋毫,深得百姓认可。任分宁主簿的时候,久未决断的案件经他审查,是 非立判,人们对他交口称赞,认为周敦颐虽然年轻却老练果决。 B.周敦颐执法公正,敢于据理力争。面对执法严苛的王逵,他毫不畏惧,坚决反对将未 犯死罪者处以极刑,并且斥责王逵不配为官,终使其醒悟改判。 C.周敦颐勤于政事,做事不惮劳苦。在任广东转运判官期间,对自己管辖的地区,即使 是瘴气弥漫之所、险峻遥远之地,周敦颐也能够亲自巡视探察。 D.周敦颐博学力行,学说影响深远。所著《太极图》探索天理根源和万物始终,《通书》 则阐发太极内涵,义理博大精深,学说上承孔孟,下启学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 (2)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 14.赵抃对待周敦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 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①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注]①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赠诗胡公直接表达求取白鹇之意,“双白璧”极言白鹇价值之高,也表明诗人心 意之殷切。 B.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开头四句均有“白”字,却不显啰嗦,且富有独特 的美感。 C.“玩之坐碧山”为虚写,诗人想象自己在青山中与白鹇融洽无间地玩耍,意在以此打 动胡公。 D.最后两句与开头呼应,诗人再次恳求胡公割爱相赠,最好把白鹇装在笼子里,让仆人 带回来。 16.古代文人有寄情于物的传统。诗中对白鹇的描写寄寓着诗人怎样的志趣?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指出“ , ”,皆因心思浮躁,以此 告诫世人学习务必专心。 (2)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用“ , ”两句诗写出了 自己面对群童“抱茅入竹”时的无可奈何。 (3)在《赤壁赋》中,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曹操《短歌行》中的 诗句“ , 。” 03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年十七,与父同举于乡。寻登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濬县知县。兵部尚书 赵锦檄畿辅民筑塞垣,光祖言不便。锦怒,劾之。光祖言于巡抚,请输雇值,民乃安。郡王夺民产,光祖 裁以法。补祠祭主事,历仪制郎中。严讷为尚书,雅重光祖,议无不行。及讷改吏部,调光祖验封郎中, 既而改文选。益务汲引人才,登进耆硕几尽。又破格擢廉能吏,或由乡举贡士,或起自书吏。由是下僚竞 劝,讷亦推心任之,故光祖得行其志。 左侍郎朱衡衔光祖,有后言,御史孙丕扬遂以专擅劾光祖。时已迁太常少卿,坐落职闲住。大学士高 拱掌吏部,谋倾徐阶。阶宾客皆避匿,光祖独为排解。及拱罢,杨博代为吏部,义之,特起南京太仆少卿。 又就进大理卿,半道丁父艰。万历五年起故官。张居正以夺情杖言者,光祖遗书规之。及王用汲劾居正, 居正将中以危祸,光祖力解得免。居正与光祖同年相善,欲援为助,光祖无诡随。十一年冬,荐起南京兵 部右侍郎。甫旬日,召为吏部。悉引居正所挟老成人,布九列。李植、江东之力求居正罪,光祖言居正辅 翼功不可泯,与言路左。吏部尚书宋纁卒,遂用光祖代。时部权为内阁所夺,纁力矫之,遭挫,光祖不为 慑。尝以事与大学士申时行迕。时行不悦,光祖卒无所徇。时行谢政,特旨用赵志皋、张位,时行所密荐 也。光祖言,辅臣当廷推,不当内降,帝命不为后例。 光祖清强有识,练达朝章。每议大政,一言辄定。丕扬劾罢光祖,后再居吏部,推毂之甚力。御史蔡 时鼎陈登云尝劾光祖光祖引登云为知己时鼎视鹾两淮以建言罢商人讦于南刑部光祖时为尚书雪其诬,罪妄 诉者,人服其量。 (节选自《明史·陆光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御史蔡时鼎/陈登云尝劾光祖/光祖引登云为知己/时鼎视鹾两淮/以建言罢/商人讦于南刑部/光祖 时为尚书/雪其诬/ B.御史蔡时鼎陈登云尝劾光祖/光祖引登云为知己时/鼎视鹾两淮/以建言罢/商人讦于南刑部/光祖时 为尚书/雪其诬/ C.御史蔡时鼎陈登云尝劾光祖/光祖引登云为知己/时鼎视鹾两淮/以建言罢/商人讦于南刑部/光祖时 为尚书/雪其诬/ D.御史蔡时鼎/陈登云尝劾光祖/光祖引登云为知己时/鼎视鹾两淮/以建言罢/商人讦于南刑部/光祖 时为尚书/雪其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垣,即墙、矮墙,一般来说,“垣”突出大,而“墙”突出高。 B.郎中,本是官名,始为帝王侍从官,后世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宋代成为医生的代 称。 C.丁艰,即遭遇丧事。子遭母丧,为丁外艰;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为丁内艰。 D.同年,指同一年、年岁相同等,科举时代同榜考中的人彼此称为同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陆光祖聪慧有才,幸遇伯乐。他十七岁时考中举人,不久考中进士;因为严讷重视他,他一度能 够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B.陆光祖一心为国,举荐人才。他在担任吏部验封郎中的时候,致力于荐推人才,既能升用年高而 有德望的人,又能破格提拔廉洁、能干的官吏。 C.陆光祖坚持正义,不结朋党。在大学士高拱谋划倾轧徐阶的时候,徐阶的宾客都隐匿了,陆光祖 却能替他调解;与张居正同年考取进士,能够不曲意相随。 D.陆光祖襟怀磊落,气量恢宏。蔡时鼎、陈登云曾经弹劾陆光祖,陆光祖将陈登云当做知己;替蔡 时鼎洗刷被诬陷的罪名,惩处胡乱诉讼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御史孙丕扬遂以专擅劾光祖。时已迁太常少卿,坐落职闲住。(4 分) (2)尝以事与大学士申时行迕。时行不悦,光祖卒无所徇。(4 分) 14.陆光祖练达朝章、不阿皇权,文中哪一件事能体现这一点?请予以简析(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海棠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看叶 罗与之②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①东坡谪黄州,居定慧院之东,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作者目其为知己。②罗与之,南宋 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海棠》开头两句正侧结合,多感官结合,写出了海棠的高洁、柔美,把读者带入一个缥缈、迷 蒙的境界。 B.《海棠》后两句写作者担心海棠花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这 样写主要是想表达爱花惜花之情。 C.《看叶》开头一句写鲜花凋谢,芳草不香,作者感慨春天逝去,为下文写看“叶”做铺垫。 D.《看叶》一诗撷取自然界的普通事物,写出了诗人特殊的生活感受,情趣盎然,含蓄而富有哲理。 16.苏轼夜点高烛赏海棠花,可罗与之却认为“看花应不如看叶”,你认为罗与之这种心理反常吗? 请结合诗歌《看叶》予以简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出师表》中先主刘备 “ , ”,于是诸葛亮“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阿房宫赋》最后写了三件史实,其中 “ , ” 二句写项羽火烧阿房宫,三件事共同表现了秦王朝土崩瓦解的下场,突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 (3)《赤壁赋》中 “ , ” 二句运用比喻修辞,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之感。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到底算什么?这个问题也曾引 发过其他文人的感慨。 参 考 答 案 ( 详 细 解 析 版 ) 01 10.C( “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上”是主语,“以”谓语,“若曹无益于县官”是宾语,本 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 AD;“县官”指朝廷,后面的“耕田力作”的主语 指的是侏儒,排除 B。本句译为:皇上认为你们这些人对朝廷没有用,耕田力作当然赶不上 别人,居于民众之上做官不能治理民事,从军杀敌不能胜任作战之事,对国家没有益处,仅 是耗费衣食,现在皇上想杀光你们。) 11.D(“《易》,相传为老子所著”说法错误。《易》相传为周文王所著。《报任安书》 中有“文王拘而演《周易》”。) 12.B(“东方朔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在不得宠幸之时,他故意吓唬几个宫中管理马圈 的侏儒,得以接近武帝并获得亲近和赏识,被授予常侍郎的官职”说法错误。被授予常侍郎 的官职是在“射覆”事件之后。) 13.(1)我的话如果可以被采用,希望您改变对待我的礼节;如果我的话不能被采用, 请让我回家,不要让我只是白吃长安的米。(得分点:“幸”,希望;“异”,不同,改变;“无 令”,不要让;“但”,只是;) (2)皇上这样奢侈无度,却偏偏想让百姓不奢侈,不放弃农业,这是难以做到的事。(得 分点:“淫侈”,奢侈无度;“使”,让;“独”,只;“事之难者也”,判断句,“……也”判断句标 志) 14.婉谏汉武帝要施仁政,不要残害无辜,引起民众的怨恨和反抗。(“婉谏”1 分,“施 仁政”1 分,不施仁政的后果 1 分)(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 要明确“怪哉”一虫的含义,由“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 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可知,“怪哉”是由百姓的怨气 凝结而成;其次,结合本文了解东方朔的性格特点,可知东方朔向武帝解释“怪哉”深意。本 文中,他直言进谏,劝武帝舍弃奢侈,可见他关注民生疾苦;结合以上分析,可知东方朔是 婉言劝谏汉武帝要施仁政,不要残害无辜,引起民众的怨恨和反抗。) 【参考译文】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人。汉武帝即位,征召天下推举方正、贤良、有文学才能的人士。东方朔刚 到长安,就上书说:“我一共习诵了四十四万字。还经常佩服子路的格言。我今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眼 睛像挂起来的珍珠那样明亮,牙齿像编起来的贝壳整齐洁白,像孟贲一样勇猛,如庆忌一样敏捷,似鲍叔一样廉 洁,如尾生一样守信。像这样的人,可以做天子的大臣了。臣东方朔冒死拜两拜向皇上禀告。”东方朔上书的文 辞不谦逊,赞美抬高自己,汉武帝却认为他奇伟,命令他在公车署待诏,但俸禄微薄,没有被赏识提拔。 过了很久,有一次东方朔哄骗宫中管理马厩的侏儒说:“皇上认为你们这些人对朝廷没有用,耕田力作当然 赶不上别人,居于民众之上做官不能治理民事,从军杀敌不能胜任作战之事,对国家没有益处,仅是耗费衣食, 现在皇上想杀光你们。”侏儒们很是害怕,哭哭啼啼。于是东方朔教唆他们说:“皇上就要从这里经过,你们要 叩头请罪。”过了一会儿,听说皇帝路过,侏儒们都跪在地上,一边哭一边磕头。皇上问:“你们为什么这样?” 侏儒们回答说:“东方朔说皇帝要把我们全杀死。”皇上知道东方朔诡计多端,召见并责问他:“你为什么要恐 吓那些侏儒?”东方朔回答说:“我活也要说,死也要说。侏儒身长只有三尺多,俸禄是一袋粟,钱是二百四十。 我身高九尺多,却也只拿到一袋粟的俸禄,钱二百四十。侏儒饱得要死,我饿得要死。我的话如果可以被采用, 希望您改变对待我的礼节;如果我的话不能采用,请让我回家,不要让我只是白吃长安米。”武帝听后大笑,就 让他待诏金马门,渐渐得到皇帝的亲近。 皇上曾经让一些擅长占筮的人射覆,把壁虎扣在盆子下面,让他们猜是什么,都没有猜中。东方朔自我介绍 说:“臣曾学《易》,请允许我猜猜是什么。”于是他用蓍草分组摆成卦局,回答说:“这不是壁虎就是蜥蜴。” 武帝说:“猜得对!”赏赐给他十匹帛。又让他猜别的东西,接连都能猜中,每次都赏赐给他布帛。当时宫中有 个受宠幸的倡优郭舍人,他说:“东方朔太狂妄,不过是侥幸猜中罢了,并不是实在的数术。我希望让他再猜。” 郭舍人问的谜语,东方朔应声对答,变化奇巧锋芒毕出,没有能难住他的题,在场的人都很惊讶。皇帝因此任命 东方朔为常侍郎,从此受到亲近和宠幸。 当时天下崇尚奢华,争相从事工商业,老百姓多离开农田。武帝悠闲地问东方朔:“我想教化百姓,有什么 办法吗?”东方朔回答说:“我愿意就近说说孝文皇帝时的事,这是当今在世老人都知道的。文帝贵为天子,富 有四海,但他身着黑粗布衣服,脚穿生皮做的鞋,用不加装饰的韦皮剑鞘挂佩剑,铺着莞蒲编的草席,兵器像木 制的那样没有利刃,棉衣以乱絮铺成而不加纹饰。缀合装奏章的青布袋用作宫殿帷幕。文帝以道德高尚为美,以 仁义为准绳。于是天下人都仰望他的风范,形成淳厚的风俗,明显地教化了民众。现在陛下嫌长安城地方小,在 城外建章宫,左有凤阙,右有神明台,号称千门万户。家具用锦绣装饰,宫人头上簪着玳瑁,设置杂耍玩车,倡 导驰逐游猎之乐,追求装饰的文采华丽,聚集珍奇怪物,乐人演戏,郑女起舞。皇上这样的奢侈无度,却偏偏想 让百姓不奢侈,不弃农经商,这是难以做到的事。陛下果真采用我东方朔的建议,撤去这些华丽的帷帐,在四通 八达的大街上烧掉,放弃饲养良马表示不再骑用,那样,就只有尧舜盛世才能与陛下的功业相媲美了。希望陛下 能用心考虑上述之事。” 东方朔虽然诙谐调笑,但常常察言观色,适时地直言进谏,武帝经常采纳他的意见。从公卿到在位的群臣, 东方朔都轻视嘲弄,没有什么人是他肯于屈从的。 15.C(颈联实写远眺之景,错。此处是想象之景属于虚写。) 16.(1)识度高远,即有高远的见识和开阔的气度。尾联的意思是,虽有这样清凉的世 界,但当天下人都在苦热之时,如果不能和天下人共同前往,自己也便不忍独游其间。 (2)“手提天下”一句,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可谓气度高远。 (3)尾联表现了作者甘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情操,这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襟抱负, 正是诗人的可贵之处,可谓见识高远。(三点 6 分,答对任意两点得 6 分) 【本诗简要赏析】 译文:清风没有力量驱赶暑天的炎热,那西坠的太阳仿佛生了翅膀,飞旋在山头,不肯下降。人们个个担心 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高高的昆仑山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遥远的蓬莱岛 有永不消失的清凉。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 赏析:王令是北宋较有才华的诗人,深受王安石赞赏。这首《暑旱苦热》是他的代表作。诗驰骋想像,得唐 李贺诗神髓。诗围绕暑热写。暑天的清风是最受人喜爱欢迎的,但诗说清风本来能送凉,现在却无力驱除热浪, 表示对清风的失望,加深暑热给人的难受。诗用了一个“屠”字,令人叹为观止。诗人在用这字时,不言而喻是 把风当作了刀。古人把风比作刀,都是说寒风;贺知章“二月春风似剪刀”,歌颂的是风的巧,与说风的凛冽属 不同的范畴。王令在这里把风比作刀,是寄希望于风,表示对热的强烈憎恶。次句与首句一样,也是故作拗折。 日落后天就会凉快一些,可太阳偏偏仿佛胶住了,动也不动,犹如生了翅膀,飞上了山。“着翅”二字,固然是 由神话传说日中有三足乌而后世往往以“金鸟”称太阳联想而来,但王令首次运用,充满生新感。落日飞上天当 然是假象,却很深刻地表现了盼望太阳赶快坠落、凉爽快些到来的心理,大似后来《西厢记》中张生盼日落,说 太阳黏在天上,“捱一刻似一夏”的迫切难忍的心情。 颔联转入议论,还是表现“苦热”,又照应“暑旱”。三伏干旱,其热尤盛,天旱得久了,眼前的小河小沟 便都干涸,但干旱似乎没有尽头,使人们不禁担心连江海也将枯竭。暑天正是庄稼生长最需要水的时候,如此干 旱,收成即将无望,生计将出现危机,于是诗人由担心变成对上天的责问:“天难道不怕银河也会因此而干枯吗?” 这联虽是议论,但由地上的江海而想到天上的银河,思路广阔奇特。 颈联宕开一层,由热想到避热。现实中既然没有可以躲避的清凉世界,诗人的思绪便飞向了虚幻的神仙世界。 他想到神仙居住的昆仑山顶常年有雪,那海上仙山蓬莱岛,四季阴凉。对热想冷,由暑思冰雪,是诗人常用的构 思,如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履层冰。”王令由冰雪而进一步扩展到神仙所 居地的高寒,更为奇特。人间苦热,属意仙境,诗意到此似乎已尽,王令却又把思路猛地拉回,说即使有神山仙 岛、清凉世界,但不能与普天下人一起享受,自己决不会独个前往。这尾联直接展示诗人广大的胸怀,与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完全一致,也是他“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助于天下”(王安石语)的 品质的表现。同时,“手提天下”,又展现了诗人勃勃壮志,及睥睨天下的豪情。 王令这首诗力求生动,想象奇特而不怪谲,在宋人诗中比较少见,诗既有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强烈的 现实主义济世拯民的思想。 17.(1)夫孰异道而相安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2)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3)千 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6 分。每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02 10.【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体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 【试题分析】本题在 B、C、D 三处分别设置两处、一处、两处错误。B 项的“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 应在“后”后面断,使“自……后”形成一体;“未悟访敦颐”应在“未悟”后面断,因为没见到程颐和去拜访 周敦颐是两件事。C 项的错误也是“未悟访敦颐”中间没有断开。D 选项除了未在“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 归”的“后”后面断外,还将“对榻夜谈”这一连动短语断开,所以错误。A 项没有错误 ,是正确选项。正确 断句为: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 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11.【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中文化意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 【试题分析】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文意,对其相关内容进行 解释,反应其中具有的文化意义,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 项涉及中国古代朝制类名物。“手版”也作“手板”, 即“朝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所执的狭长木板,用来记事备忘。B 项考查中国古代官制与及该词所示的现代语义。 “提点”是官名,宋代各路有提点刑狱公事,京畿地区有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掌司法与刑狱等事,工部军 械所也有提点官。C 项考查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人物及其源流。宋明理学的鼻祖是周敦颐,从原文“二程之学源流 乎此矣”可知选项所说“两人(程颢和程颐)是宋明理学的鼻祖”错误。D 项考查词语的古今异义,“开发”在 古代语义包括拆开、启封,启发、开导等;在文中是指“启发、开导”;现代汉语中一般指“发掘开拓并加以利 用”。由此可知,选项是正确的。 12.【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文言文 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 C 级。 【试题分析】本题在拟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然后选择其中较为重要又能贯穿全文的 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来对不同方面的文意进行分析和概括。A 项的分析概括是,周敦颐分宁主簿的 时候,久未决断的案件经他审查,是非立判,人们对他交口称赞,认为周敦颐虽然年轻却老练果决。C 项的分析 概括是,周敦颐在任广东转运判官期间,对自己管辖的地区,即使是瘴气弥漫之所、险峻遥远之地,周敦颐也能 够深入巡视探察。D 项的分析概括是,周敦颐所著《太极图》探索天理根源和万物始终,《通书》则阐发太极内 涵,文章言简义丰,学说上承孔孟,下启学者。这三项叙述均符合原文意思,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是正确的。B 项的分析概括是,周敦颐面对执法严苛的王逵,他毫不畏惧,坚决反对将未犯死罪者处以极刑,这些叙述均符合 原文意思;但其中说到“斥责王逵不配为官”则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如此尚可仕乎”,是说如果“杀人以媚 人”行得通的话,自己就不能再做官了。 13.【参考答案】 (1)事情不经他的手,官吏就不敢决断,虽然/即使交代下去(或“虽然/即使下达命令”),老百姓也不 肯听从。 (2)(程珦)知道他研究学问,通晓道学,就跟他交了朋友,让两个儿子程颢、程颐前去向他学习(接受 教导)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 【试题分析】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第(1)小题的 关键词语有“决”“下”两处。“决”作为动词,表示打开决口疏导水流、清除清理、决堤、断开、决断、判决 等意;作形容词,表示果决、坚决;作副词,表示必定、一定。此处作动词,指决断。“下”作为名词,表示底 部;作为形容词,表示低;作为动词,表示轻视、降落、去到、下达、自降身份与人交往等。此处作动词,指“下 达”。第(2)小题中的关键词有“知道”“受业”等。“知道”在此处是古今异义词,需要拆开理解,意为“知 晓道学”。“受业”在此处是指程珦让两个儿子向二程学习,接受他们的教导。 14. 【参考答案】 ①最初,赵抃被谎言迷惑,对待周敦颐态度严苛;②后仔细观察周敦颐为人之后,赵抃悔悟,并将周敦颐当 作朋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 【试题分析】本题为简答题,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整合。赵抃对待 周敦颐的态度主要涉及材料中的如下语句:“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 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 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从中不难看出,赵抃一开始被谎言迷惑,对待周敦颐态度比较威严,但周 敦颐并不介意;后来赵抃仔细观察周敦颐的言行举止,幡然醒悟,将周敦颐当作朋友。 参考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叫敦实,因为避讳宋英宗赵曙的旧名而改名。担任分宁县的主簿。有件 案子久而未决,周敦颐来到后,一经审讯,立刻使案情明了。城里的人都惊奇地说:“老的狱吏也不如他。”部 使者推荐他,于是他调任南安军司参军。有个囚犯按照法令不该判死罪,转运使王逵想重治他。王逵,是个残酷 凶悍的官吏,众人都不敢与他争辩,唯有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于是周敦颐就丢下手板返回,打算 弃官离去,说道:“这样还可以为官么!用杀人来向人献媚,我不干这种事。”王逵明白过来,囚犯幸免于死。 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治政业绩尤为显著。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南昌的老百姓都说:“这就是能辨明分宁案件 的那个人,我们这下可有地方说理了。”富户人家、名门大姓、狡诈的官吏、作恶的年轻人都惴惴不安,不仅得 罪县令,而且把玷污善政当成耻辱。周敦颐担任合州判官,事情不经他的手,官吏就不敢决断,虽然/即使交代 下去(或“虽然/即使下达命令”),老百姓也不肯听从。部使者赵抃被谗言迷惑,对待他非常严厉,周敦颐超 然处之。周敦颐通判虔州时,赵抃是虔州太守,仔细观察他的所作所为,一下子明白过来,赵抃握着周敦颐的手 说:“我差点失去了你,从今以后我真正了解了周茂叔。”因为赵抃和吕公著的推荐,周敦颐被任命为广东转运 判官,提点刑狱,以洗清冤狱、惠泽百姓为己任。在部中巡行不辞劳苦,即使是瘴疠之气的地方,艰险遥远的额 地方,也要慢慢的视察。后来,他因病,请求调任南康军知军。于是在庐山的莲花峰下安了家,他家前面有一条 溪流与湓江汇合,他取在营道时居住的地方濂溪来命名。赵抃再次镇守蜀地的时候,打算上奏请皇帝任用他,还 没有来得及上奏,周敦颐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岁。他学识广博并且身体力行,著有《太极图》,探明天理的根 源,研究万物的始终。又写了《通书》四十篇,来阐明太极的含义。为之作序的人说“他的言语简约而道理很大, 行文质朴而义蕴精深,探得孔、孟学说的本源,对于学者大有用处”。他担任南安掾吏时,程珦是军事通判,看 他精神面貌不同于常人,就跟他交谈,知道他研究学问,通晓道学,就跟他交了朋友,让两个儿子程颢、程颐前 去跟他学习(接受教导)。周敦颐常常让他们寻找孔子、颜渊的快乐所在,(让他们知道让孔子、颜渊感到)快 乐的是什么事,二程的学术就从此发源、衍变。所以程颢曾说:“自从再次见到周茂叔后,在吟风弄月中返回时, 就有了‘吾与点也’的心怀。” 侯师圣跟程颐学习,没有明白,就去拜见周敦颐,周敦颐将他留下来,与他对 床夜谈,过了三天才回去。程颐对此感到惊异,说:“您不是从周茂叔哪里来吧?”他就是这样善于启发开导人。 嘉定十三年,周敦颐被赐谥号为元公,淳祐元年,被封为汝南伯,在孔子庙中陪祭。 15.【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作品时理解和归纳内容要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 【试题分析】李白的这首诗内容较为浅易。通篇娓娓道来,叙述了李白对白鹇的“酷好”,极力赞美白鹇高 洁纯美,超脱不凡,以寄托诗人的志趣,同时也写出了诗人与山民胡公以诗鸟互赠的真挚友情。此诗首句至第四 句“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主要讲诗人对白鹇的“酷好”,并希望能得到它。 同时不断地赞美着白鹇。如“双白璧”和“双白鹇”,都是特指“白鹇”。如“白璧”、“白锦”,这都是赞美 白鹇的。由于诗人对白鹇的特别喜爱,所以,诗人就将混身长着雪白羽毛的白鹇,比喻为“白璧”(即洁白无瑕 的美玉)、“白锦”(即雪白的丝绸)。而雪白羽毛的白鹇,使白雪都觉得不如白鹇雪白、好看而感到羞于见人。 “羞”字得恰到好处,白雪是大自然中非常洁白的物质,诗人用“羞”字说明白雪都觉得自己感到羞于见人,以 衬托白鹇的羽毛之雪白。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愿得此鸟”起到了有力的铺垫作用,诗人对白鹇的喜爱之情也越 来越浓。第五句至第八句“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诗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花鸟 山水画,主要是描绘白鹇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白鹇悠闲地将玉潭里透亮的清水当作镜子,站在琪树的树枝中, 梳理着自己雪白的羽毛。晚上,白鹇在冷色的月光下悠静地安睡;白天就在落叶与花丛中散步。第九句至第十二 句“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这里诗人又转回来述说自己特别喜爱白鹇的心情: “如果胡晖能将白鹇赠送给我,而我得到了这双白鹇,我就住在碧山不走啦,当一个山野村夫,天天与白鹇作伴。” “笼寄野人还”诗人愿为了与白鹇为伴化为山野之人,以此来表达诗人对白鹇的喜爱之情。据此可知,A、B、C 三项都是正确的。需要注意的是,诗中的“野人”意为山野之人,是李白的自称,不存在所谓“仆人”的说法, 故 D 项错误。 16.【参考答案】 ①描写白鹇洁白无瑕,寓意诗人崇尚高洁的品性。②描写白鹇偏爱玉潭仙境,寓意诗人渴望摆脱尘世束缚。 ③描写白鹇在月下花间留连,寓意诗人向往从容、诗意的生活。(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中国古代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 【试题分析】这首诗通过描写白鹇,寄托了诗人的内心志趣。题干给出了相关提示,考生只需要找到白鹇的 形象特征与诗人志趣的暗示关系,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诗中描写白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则白鹇洁白无瑕, 由此可以很自然地联想到诗人崇尚高洁的品性;二则白鹇偏爱玉潭仙境,由此可以联想到诗人渴望摆脱尘世束缚 的志趣,这也是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文中所表现的;三则白鹇在月下花间留连忘返,加上诗人直言“我 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由此可以联想到诗人向往从容、诗意的生活。 17.【参考答案】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 级。 【试题分析】本题内容分别出自《荀子·劝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苏轼的《赤壁赋》,其中《荀 子·劝学》和苏轼的《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 03 10.A(“蔡时鼎”“陈登云”是两个人,二者之间应有一个顿号,由此排除 B、C;“时鼎”为人名,排除 D。) 11.C(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凡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 12.B(陆光祖在担任吏部文选郎中的时候,致力于荐推人才。) 13.(1)御史孙丕扬就用独揽权势(的罪名)弹劾陆光祖。当时陆光祖已调任太常少卿,因此被削职闲居。 (“专擅”“时已迁太常少卿”的主语,“坐”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2)(陆光祖)曾经因事与大学士申时行相抵触。申时行不高兴,陆光祖最终没有顺从。(“迕”“卒” “徇”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14. ①陆光祖对皇帝授旨起用申时行暗中推荐的赵志皋、张位这件事不认同。②辅佐大臣应当由朝廷推荐, 不应当由宫内降旨,这是“朝章”规定;③不因皇帝“特旨”而迎合认同,这是“不阿”皇权。(3 分) 【参考译文】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在十七岁的时候,就与父亲同时考中了举人。随即又于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 被授予河南濬县知县一职。兵部尚书赵锦,下令征召京都周围地区的百姓修筑边塞墙垣,光祖(因浚县较远)说 百姓去不方便。这就惹怒了赵锦,便上书要弹劾他。光祖将这些情况报告给巡抚,请求交纳雇工的工钱,老百姓 于是安定下来。郡王夺取百姓产业,光祖依法裁处了郡王。补任祠祭主事,历任仪制郎中。严讷为礼部尚书,十 分尊重光祖,建议没有不被采纳的。等到严讷改任吏部尚书,就调陆光祖为验封郎中,不久调任文选郎中。更加 致力于荐举人才,升用了几乎所有年高而有德望的人。又破格提拔廉洁而有能力的官吏,有的是由乡试举出的贡 士,有的是由书吏中选拔上来。由此下面的僚属竞相勉励,严讷也真心信任他,所以陆光祖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行 事。 左侍郎朱衡忌恨陆光祖,在背后说陆光祖的坏话,御史孙丕扬就用独揽权势(的罪过)弹劾陆光祖。当时陆 光祖已调任太常少卿,因此被削职闲居。大学士高拱掌管吏部,谋划倾轧徐阶。徐阶的宾客都躲避隐匿,只有陆 光祖替他调解。等到高拱被罢职,杨博接替掌管吏部,赞许陆光祖讲正义,特别起用他为南京太仆少卿。又升为 大理卿。半路上遭遇父丧(就回家奔丧)。万历五年,被起用为原来的官。张居正因为居丧未满出任官职,杖责 议论的人,陆光祖写信(寄信)规劝他。等到王用汲弹劾张居正,张居正将要用大罪加害他,陆光祖极力解救使 他得以幸免。张居正与陆光祖同年考取进士,相互友好,想引荐他做助手,陆光祖不曲意相随。万历十一年冬天, 他被举荐起用为南京兵部右侍郎。才过十天,就被征召担任吏部职。他把张居正所摒弃的成熟稳重的人全部召回, 安排在九卿各部中。李植、江东之极力请求治张居正的罪,陆光祖称张居正辅佐的功绩不可抹杀,与舆论相反。 吏部尚书宋纁去世,于是起用陆光祖代替。当时部中的权力被内阁夺取了,宋纁极力矫正,遭受挫折,陆光祖不 因此惊惧。曾经因事与大学士申时行相抵触。申时行不高兴,陆光祖最终没有顺从。申时行辞职,神宗特意授旨 起用赵志皋、张位,都是申时行暗中推荐的。陆光祖称,辅佐大臣应当由朝廷推荐,不应当由宫内降旨。皇上这 次的命令应下不为例。 陆光祖为人耿介有骨气,见识高明,通晓朝廷典制,每当议论大政方针,他一言确定要害。 孙丕扬弹劾罢 免陆光祖,后来孙丕扬两次在吏部任职,陆光祖极力推荐支持他。御史蔡时鼎、陈登云曾经弹劾陆光祖,陆光祖 将陈登云当做知己。当时蔡时鼎到两淮视察盐政,因为提建议被罢免,商人到南方刑部攻击他,陆光祖当时担任 尚书,替蔡时鼎洗刷了被诬陷的罪名,惩处了胡乱诉讼的人,人们佩服他的器量。 15.B(根据附注“目为知己”,我们可以知道,海棠其实就是诗人本人,海棠的遭遇就是诗人自己的遭遇。 “爱花惜花”不是作者“主要”之意,作者借物抒怀,大有良辰易逝、盛时不再之感。) 16.不反常。①春天已经逝去,惋惜无济于事;绿叶繁密错落,另有一番情趣。(景物角度 2 分)②罗与之 应举不第,倍感失意,无意赏花,而别有意味的绿叶更契合他的心境。(作者角度 2 分)③借景说理,写出了美 丽如花的事物往往短暂,平凡如叶的生命却更为长久的哲理。(哲理角度 2 分。答到以下哲理中的一个亦可:人 不能只是留恋于人生的繁华,平淡的生活也有真味;与其追求显赫荣华的人生,不如享有平淡而长久的人生;人 不应该只留恋春天的多姿多彩,春天过后,照样有令人陶醉的景色。) 17.(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2)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每 空 1 分)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