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9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知识点一、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有些神经
元具有内分泌功能,如:下丘脑的某些细胞可产生抗利尿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等)。神经元的结构见下
图:
由细胞体传向神经末梢轴突:长而少,将兴奋
传向细胞体树突:短而多,将兴奋突起
经中枢和脊髓灰质中,构成神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
神经元
★注:①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包裹在外的髓鞘→神经纤维→ 神经
②一个神经元细胞有多个树突,但有且仅有一个轴突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 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
反射条件反射可转化成条件就没有条件反射;②非
反射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两者联系:①条件反射
针缩手止渴、杯弓蛇影、看见例:识字、说话、望梅
无刺激会消失特点:后天形成,长期
中枢: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
射、缩手、婴儿的排尿反例:膝跳、眨眼、吮吸
特点:与生俱来
中枢:脊髓
非条件反射
种类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兴奋传导 反射弧特点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后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 将适宜的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
变为兴奋(即神经冲动)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的一部分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
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元的一部分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只有感觉无效应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 对内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规律 只有感觉无效应
效应器 肌肉或腺体 性活动
相互联系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
★注:①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②一个反射弧组成的神经元越多,形成的突触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就越长。
③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应,但刺激前者产生的效
应可以称做反射,但刺激后者产生的效应就不能称为反射,即反射活动的进行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
应器产生的效应可以称做机体对刺激做出的反应,而只有经过完整反射弧的反应才能称为反射。
④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⑤反射弧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⑥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⑦具有神经系统的多细胞生物才有反射,植物和单细胞生物没有反射。
(4)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
入、传出神经传出。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①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具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②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③切断试验法:若切断剪断或麻醉神经后,刺激远离中枢的位置效应器有反应,刺激近中枢的位置效应器
无反应,证明是传出神经;刺激远离中枢的位置效应器无反应,刺激近中枢的位置效应器有反应,则证明
为传入神经。
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成显著活跃状态的过
程,即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①静息电位:细胞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等,膜内 K+浓度高,膜外 Na+浓度高。静息状态,细胞膜上 K+通
道开放,K+外流,而膜内带负电的离子不能透过细胞膜,于是形成细胞膜内外“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②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刺激时,Na+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大于 K+外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③静息电位的恢复:动作电位产生后,通过 Na+—K+离子泵,细胞排钠保钾,再恢复到静息电位。
★注:兴奋产生和传导过程中 Na+、K+的运输方式分析
①静息电位产生时,K+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②动作电位产生时,Na+的内流需要载体蛋白,同时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3、兴奋产生和传导的机制
(1)传导形式:兴奋是以动作电位即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作神经冲动。
(2)传导过程
(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如
下图)
①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②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注: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不同的,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
双向的;而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
单向传导的。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电流方向分析
(1)静息状态(如图所示,其中 B 测的是静息电位)
①电位都在膜外,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②电极分别在膜内、外,电流计指针向电极置于膜内一侧偏转。
③电极都在膜内,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2)刺激神经纤维(如图所示)
①刺激 a 点,b 点先兴奋(内正外负),电流计指针向左侧偏转;b 点恢复静息电位(内负外正),但兴奋未传到
d 点,指针归零;d 点兴奋(内正外负),电流计指针向右侧偏转;d 点恢复静息电位,指针归零。电流计指针
总共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 c 点(bc=cd),b 点和 d 点同时兴奋,又同时恢复静息电位,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注:解题时要注意电流计在神经纤维上的位置,是膜内还是膜外,两极在同一侧还是不同侧。
知识点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基础——突触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与
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或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可兴奋细胞间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1)突触的常见类型
①轴突——树突型:
②轴突——胞体型:
(2)突触的结构
①突触前膜:轴突末端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
②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缝隙,其内液体属于组织液
③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注:突触小体≠突触:①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
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②信号转变不同:在
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神经递质及种类
(1)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对具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
制)。
(2)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但注意:神经递质只是在突触小泡内储存,并不在其中合成)
(3)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上的糖蛋白。
(4)种类:兴奋型递质、抑制型递质。
(5)作用: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6)释放:方式为胞吐,神经递质在该过程中穿过了 0 层膜,体现
了膜的流动性
(7)特点: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
迅速停止作用。如果因药物或酶活性降低,递质不能失活,则会
引起后一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
3、兴奋的传递
(1)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胞吐)→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与受体结合)。
(2)传递过程:前一个神经元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后一
个神经元)。
(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
(兴奋) (递质) (兴奋)
★注:突触传递异常分析
①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②异常情况 1: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③异常情况 2: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
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递。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分析
(1) 单向传递: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只存在于突触后膜的
受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所以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
后神经元,需要经历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 0.5 ms),
这段时间就叫做突触延搁。因此,一个反射需要的神经元越多,突触就越多,消耗的时间越长。
5、在神经元间,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方法分析(ab=bd)
①刺激 b 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部位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
度,a 点先兴奋,d 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 c 点兴奋不能传至 a,a 点不兴奋,d 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知识点四、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小脑、脑干、下丘脑)和脊髓
★注: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2、人脑的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
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3、人脑的言语区
言语区名称 受损后的病症 病症的症状
书写中枢(W 区) 失写症 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部运动正
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
说话中枢(S 区) 运动性失语症 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
听话中枢(H 区) 听觉性失语症 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能听见别人发音,但不
懂其含义,病人可以模仿别人说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
阅读中枢(V 区) 失读症 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即不能阅读
4、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相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难度:★★★☆☆ 建议用时: 15 分钟 正确率 : /15
1.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有关信
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 B.信号传递过程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D.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
【答案】 D
【解析】 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如图图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
即视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无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的参与,因此视觉产生的过程没有完整的反射弧,D 错
误。
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轴突越长,传到突触前膜的神经冲动就越弱
B.刺激强度越大,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动作电位越大
C.只要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就会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改变
D.神经递质只有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 D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由于 Na+和 K+的流动引起的,与神经元轴突的长短没有关系,
A 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的量与有效刺激强度没有关系,B 错误;递质与后膜结合引起后膜电位的改变
需要一定递质的含量,C 错误;神经递质只有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后膜电位的改变,才能发挥
作用,D 正确。
3.(2020·江苏高考)如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或④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
B.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和④处,且电位大小相等
C.通过结构③,兴奋可以从细胞 a 传递到细胞 b,也能从细胞 b 传递到细胞 a
D.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①处兴奋的产生,但不影响③处兴奋的传递
【答案】 A
【解析】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
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①、②或④处要产生兴奋,必须要有足够强度的刺激,刺激强度太小不能引起
兴奋的产生,A 正确;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两种,所以①处产生的兴
奋可能传到④处也可能不能传到④处,故④处的电位大小与②处可能不同,B 错误;结构③是突触,兴奋在
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通过结构③,兴奋可以从细胞 a 传递到细胞 b,但不能从细胞 b 传递到细胞 a,C
错误;细胞外液的变化既可以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又可以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D 错
误。
4.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后电位变化记录如图甲;在实验装置中加入河豚毒素后,
给予该部位同种强度的刺激,结果电位变化如图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图甲中神经纤维 B→A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消耗 ATP
B.图甲中 A 处神经纤维膜内 Na+/K+的比值比 B 处的高
C.图甲中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相结合
D.图乙不能形成动作电位,河豚毒素可能抑制了呼吸酶的活性
【答案】 B
【解析】 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产生与 Na+大量内流有关,而 Na+内流属于协助扩散过程,不消耗能
量,A、C 错误;图甲中 A 处为动作电位,是 Na+内流引起的,因此 A 处神经纤维膜内 Na+/K+的比值比 B
处的高,B 正确;图乙不能形成动作电位,河豚毒素可能抑制了钠离子的内流,而钠离子的内流不消耗能量,
与呼吸酶的活性无关,D 错误。
5.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B.②经①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C.线粒体为②与④结合提供能量
D.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答案】 D
【解析】 神经递质有可能是抑制性的,不一定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反转,A 错误;神经递质
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B 错误;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C 错误;神经冲动引起神经
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 正确。
6.训练小狗趴下的过程是这样的:先给小狗下命令“趴下”,并用手施力让小狗趴下;当小狗完成这一
动作时就要给予狗粮奖励,经过反复训练,小狗就能按照命令完成趴下的动作。下列有关这一训练过程中
小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命令引起小狗趴下的过程
B.命令引起小狗趴下和吃狗粮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类型的反射
C.施力让小狗趴下和命令引起小狗趴下的过程中,涉及的效应器不同
D.命令“趴下”引起小狗产生听觉属于条件反射
【答案】 B
【解析】 题中训练小狗趴下的过程涉及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命令引起小狗趴下属于条件反射,
是建立在“用手施力让小狗趴下”和“给予狗粮奖励”的基础之上的,需大脑皮层的参与,A 错误。吃狗粮引起
唾液分泌的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发生,属于非条件反射,B 正确。施力让小狗趴
下和命令引起小狗趴下的过程中,涉及的效应器相同,均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与“趴下”相关的肌肉,
C 错误。听觉的产生过程不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故不
属于反射,D 错误。
7.图 1 所示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图 2 表示 Na+通道和 K+通道的生理变化。据图分
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1 中②过程 Na+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B.图 2 中的乙可对应图 1 中的②过程
C.神经元细胞膜外 Na+的内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
D.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 Na+浓度,图 1 中③对应的值会有所增大
【答案】 B
【解析】 图 1 中②过程 Na+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 项错误。图 2 中的乙表
示 Na+大量内流,K+少量外流,可对应图 1 中的②过程,B 项正确。K+的外流是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
电位的基础,C 项错误。适当增大细胞外液中的 Na+浓度,图 1 中③对应的值会有所增大,D 项错误。
8.根据图示分析,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 b 物质有关
B.在 c 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钾离子从上往下流
C.假设这是突触前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
D.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 与水面接触
【答案】 B
【解析】 依据糖蛋白 e 可以判断出题图上方为细胞膜外侧、下方为细胞膜内侧,静息电位主要是由
钾离子外流所致,而钾离子外流需要载体,A 正确;神经细胞受到足够强烈的刺激时,钠离子内流形成动
作电位,B 错误;细胞膜外侧是突触间隙,C 正确;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亲水的磷酸头部
(c)与水面接触,D 正确。
9.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①利用药物Ⅰ阻
断 Na+通道;②利用药物Ⅱ阻断 K+通道;③利用药物Ⅲ打开 Cl-通道,导致 Cl-内流;④将神经纤维置于低
Na+溶液中。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B.甲—④,乙—①,丙—②,丁—③
C.甲—③,乙—①,丙—④,丁—② D.甲—④,乙—②,丙—③,丁—①
【答案】 D
【解析】 利用药物Ⅰ阻断 Na+通道,膜外钠离子不能内流,导致不能形成动作电位,①对应图乙;利
用药物Ⅱ阻断 K+通道,膜内钾离子不能外流,兴奋过后的动作电位不能恢复为静息电位,②对应图丙;利
用药物Ⅲ打开 Cl-通道,导致 Cl-内流,加固了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不能形成动作电位,③对应图丁;将
神经纤维置于低 Na+溶液中,受刺激后膜外钠离子内流少,形成的动作电位幅度低,④对应图甲。
10.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 a 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图甲中 a 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 b 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 Na+液体环境中,图乙所示膜电位会低于+40 mV
D.若神经纤维处于图乙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答案】 C
【解析】 在 a 处(突触前膜)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由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
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 a 兴奋不一定会使 b 产生图乙所示的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形成是 Na+大量内流的结果,所以若将该神经置于低 Na+溶液中,则③的位点将会向下移;②是
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Na+通过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11.科学家用枪乌贼的神经纤维进行实验(如图甲,电流左进右出为+),记录在钠离子溶液中神经纤维
产生兴奋的膜电位(如图乙),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若将记录仪的微电极均置于
膜外,其他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和图解可知,电极所示是膜外电位变化,未兴奋之前,两侧的电位差为 0;刺激图中
箭头处,左侧电极先兴奋,左侧膜外变为负电位,而右侧电极处膜外仍为正电位,因此两侧的电位差为负
值;由于两点中左侧先兴奋,右侧后兴奋,并且两点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中间会出现延搁;当兴奋
传导到右侧电极后,电位差与之前的相反,因此测量结果为 B 项图所示。
12.阿托品是一种常见的麻醉药物。某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
阿托品,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收缩减弱甚至不能收缩;再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阿托品的麻醉
作用降低甚至解除(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能水解乙酰胆碱)。据此判断,阿托品抑制突触处的兴奋传递
的机制可能是( )
A.破坏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 B.阻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C.竞争性地和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 D.阻断突触后膜上的 Na+通道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某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阿托品,
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收缩减弱甚至不能收缩,说明阿托品阻止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而滴加乙酰胆
碱酯酶抑制剂后,乙酰胆碱不能被分解,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至解除,说明阿托品没有破坏突触的结
构,也没有阻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或阻断突触后膜上 Na+通道;因此很可能是因为竞争性地和乙酰胆碱
的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不能和受体结合,进而影响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13.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 M 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 Na+含量变化如图中曲
线Ⅰ所示、膜电位变化如图中曲线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培养液 M 只有 Na+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B.图中 a 点后,细胞膜内 Na+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
C.曲线Ⅱ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 M 中 Na+的浓度有关
D.图中 c 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答案】 C
【解析】 实验过程中培养液 M 中除了 Na+的浓度会发生变化,K+的浓度也会发生变化;图中 a 点后,
Na+开始内流,而不是细胞膜内 Na+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曲线Ⅱ的峰值形成的原因是 Na+内流所致,所以
其峰值大小与培养液 M 中 Na+的浓度有关;图中 c 点时为动作电位,此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
正。
14.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或处理后,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
A.P 点时用药物促使突触后膜 Cl-通道开放,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Ⅰ
B.降低突触间隙中 Na+浓度,在 P 点给予适宜刺激,曲线Ⅱ会变为曲线Ⅳ
C.曲线Ⅱ的下降段是 Na+以被动运输方式外流所致
D.P 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 Na+通道,同时给予适宜刺激,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Ⅲ
【答案】 D
【解析】 如果 P 点时用药物促使突触后膜 Cl-通道开放,则细胞外 Cl-内流,使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绝对值增大,膜电位变化为曲线Ⅳ;若降低突触间隙中 Na+浓度,则适宜刺激下 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的
峰值减小,但不会如曲线Ⅳ所示;曲线Ⅱ的下降段为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是 K+以被动运输方式外流所致;
若 P 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 Na+通道,同时给予适宜刺激,则 Na+无法内流,膜电位不会发生变化,即如
曲线Ⅲ所示。
15.外界压力刺激下,大脑“反奖励中心”脑区中的神经元胞外 K+浓度下降,引起神经元上 N、T 通道
蛋白活性变化,使神经元输出抑制信号,抑制大脑“奖赏中心”的脑区活动,从而产生抑郁,具体机制如图所
示。研究发现,适量的氯胺酮可以阻断 N 通道的开放,从而缓解抑郁症。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 K+通道数目增加
B.神经元胞外 K+浓度下降引起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 N 和 T 通道开放
C.“反奖励中心”脑区的神经元可以电信号方式向“奖赏中心”脑区输出抑制信号
D.T 通道蛋白的激活剂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答案】 D
【解析】 通过分析左侧图和最右侧图可以看出,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
经胶质细胞 K+通道数目增加,A 正确;由中间图示和最右侧图示可以看出,神经元胞外 K+浓度下降引起膜
电位变化可能引起 N 和 T 通道开放,B 正确;图中有放电信号,可知神经元可以电信号方式向“奖赏中心”
脑区输出抑制信号,C 正确;T 通道蛋白激活剂可导致产生抑郁,故 T 通道蛋白的激活剂不可以作为治疗抑
郁症的药物,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