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0 DNA 分子的结构和 DNA 的复制
知识点一 DNA 分子的结构及相关计算
1.图解 DNA 分子结构
2.DNA 分子的特性
(1)稳定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2)多样性:碱基对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如某 DNA 分子中有 n 个碱基对,则排列顺序有 4n 种(其中 n
代表碱基对数)。
(3)特异性:每种 DNA 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了特定的遗传信息。
巧记 DNA 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
知识点二 DNA 分子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1.DNA 分子的复制
(1)概念、时间和场所:
(2)过程:
(3)特点:
①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②方式:半保留复制。
(4)准确复制的原因和意义:
①原因:DNA 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准
确进行。
②意义:DNA 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难度:★★★☆☆ 建议用时: 15 分钟 正确率 : /15
1.下图为 DNA 片段 1 经过诱变处理后获得 DNA 片段 2,而后 DNA 片段 2 经过复制得到 DNA 片段 3
的示意图(除图中变异位点外不考虑,其他位点的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 DNA 片段 3 中同一条链上相邻碱基 A 与 T 通过两个氢键连接
B.理论上 DNA 片段 3 的结构比 DNA 片段 1 的结构更稳定
C.DNA 片段 2 至少需要经过 3 次复制才能获得 DNA 片段 3
D.DNA 片段 2 复制 n 次后,可获得 2n-1 个 DNA 片段 1
【答案】D
【解析】 DNA 中同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碱基 A 与 T 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进行
连接;理论上 DNA 片段 3 中氢键数目比 DNA 片段 1 少,故其结构不如 DNA 片段 1 稳定;DNA 片段 2 经
过 2 次复制即可获得 DNA 片段 3;DNA 片段 2 复制 n 次后,获得的 DNA 片段 1 所占的比例为 1/2,即 2n-
1 个。
2.如图为某 DNA 分子片段,假设该 DNA 分子中有碱基 5 000 对,A+T 占碱基总数的 34%,若该 DNA
分子在含 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 2 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 DNA 聚合酶 B.复制 2 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9 900 个
C.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子代中含 15N 的 DNA 分子占 1/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 DNA 分子的结构以及 DNA 复制等知识。图中③处为氢键,DNA 复制时,打开氢
键需要解旋酶的作用,A 错误。据题干信息,DNA 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 34%,则(C+G)占 66%,其
中 C 占 33%,整个 DNA 分子中有 5 000 对碱基,则整个 DNA 分子中有 3 300 个 C,DNA 复制 2 次需要的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3×3 300=9 900(个),B 正确。图中的④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 错误。图中亲代
DNA 分子中只有一条链含 15N,因此复制 2 次产生 4 个 DNA 分子,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只有 1 个,占 1/4,
D 错误。
3.下图为某 DNA 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该 DNA 分子片段含 100 个碱基对,40 个胞嘧啶,则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②与①交替连接,构成了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③是连接 DNA 单链上两个核糖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
C.该 DNA 复制 n 次,含母链的 DNA 分子只有 2 个
D.该 DNA 复制 n 次,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60×(2n-1)个
【答案】B
【解析】①是脱氧核糖,②是磷酸,两者交替连接构成了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④是连接 DNA 单链
上两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化学键,③是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中连接磷酸和脱氧核糖的化学键;该 DNA 复
制 n 次,得到 2n 个 DNA,其中含母链的 DNA 分子共有 2 个;该 DNA 复制 n 次,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数为(200-40×2)÷2×(2n-1)=60×(2n-1)。
4.(2020·聊城模拟)若将处于 G1 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
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 3H
B.每个 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 3H
C.每个 DNA 分子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 3H
D.所有染色体的 DNA 分子中,含 3H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 1/4
【答案】A
【解析】若将处于 G1 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在间
期的 S 期时 DNA 复制一次,所以细胞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得到的 2 个子细胞都是每一条染色体的 DNA 都只
有 1 条链被标记,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 3H 标记;第二次分裂中期,
1/2 的 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 3H,1/2 的 DNA 分子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 3H;所有染色体的 DNA
分子中,含 3H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 3/4。
5.在氮源为 14N 和 15N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 DNA 分子分别为 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 a)
和 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 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 14N 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离
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代细菌 DNA 分子中两条链都是 14N
B.Ⅱ代细菌含 15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的 1/4
C.预计Ⅲ代细菌 DNA 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
8
D.上述实验Ⅰ代→Ⅱ代的结果能证明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答案】C
【解析】Ⅰ代细菌 DNA 分子中一条链是 14N,另一条链是 15N,A 项错误;Ⅱ代细菌含 15N 的 DNA 分
子有 2 个,占全部(4 个)DNA 分子的 1/2,B 项错误;由于 1 个含有 14N 的 DNA 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则每条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1 个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则每条链的相对分子质量
为 b/2。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 14N 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三代,得到共 8 个 DNA 分子,这 8 个 DNA 分
子共 16 条链,只有 2 条是含 15N 的,14 条是含 14N 的,因此总相对分子质量为 b/2×2+a/2×14=b+7a,所
以每个 DNA 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
8
,C 项正确;实验Ⅰ代→Ⅱ代的结果不能证明 DNA 复制方式
为半保留复制,D 项错误。
6.下列关于双链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 DNA 分子含有 500 个碱基,可能的排列方式有 4500 种
B.若质粒含有 2 000 个碱基,则该分子同时含有 2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某 DNA 分子内胞嘧啶占 25%,则每条单链上的胞嘧啶占 25%~50%
D.某 DNA 分子上有胸腺嘧啶 312 个,占总碱基比例为 26%,则该 DNA 分子上有鸟嘌呤 288 个
【答案】D
【解析】某 DNA 分子含有 500 个碱基,可能的排列方式应有 4250 种,A 错误;因为质粒是环状的,所
以质粒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B 错误;某 DNA 分子内胞嘧啶占 25%,在每条单链上胞嘧啶占 0~50%,C
错误;某 DNA 分子上有 312 个 T,占总碱基比例为 26%,说明该 DNA 分子上共有碱基 1 200 个,鸟嘌呤
应有(1 200-312×2)/2=288(个),D 正确。
7.用 15N 标记含有 100 个碱基对的 DNA 分子(其中有腺嘌呤 60 个),该 DNA 分子在含 14N 的培养基中
连续复制 4 次。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有两个 B.含有 14N 的 DNA 分子占总数的 7/8
C.第 4 次复制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320 个 D.复制共产生 16 个 DNA 分子
【答案】B
【解析】由于 DN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亲代 DNA 分子的两条链始终存在于子代的两个 DNA
分子中,因此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有两个;该 DNA 分子是在含 14N 的培养基中复制的,新形成的子链均
含有 14N,故所有 DNA 分子却含 14N;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分子含有 100 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
有 60 个,则胞嘧啶有 40 个,第 4 次复制需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24-1×40=320(个);1 个 DNA 分子经
过 4 次复制,共产生 DNA 分子数=24=16(个)。
8.关于基因、DNA 与染色体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基因均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HIV 基因可以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C.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导致基因数量增加 D.基因重组过程中可能发生 DNA 链的断裂
【答案】D
【解析】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少数位于细胞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A 错误;HIV 基因需通过逆
转录形成 DNA 后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B 错误;染色体片段缺失会导致基因数量减少,C 错误;
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其中交叉互换过程中会发生 DNA 链的断裂,D 正确。
9.(2020·陕西故城月考)20 世纪 50 年代初,查哥夫对多种生物 DNA 做了碱基定量分析,发现(A+T)/(C
+G)的比值如表: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能得出的结论是( )
DNA 来源 大肠杆菌 小麦 鼠 猪肝 猪胸腺 猪脾
(A+T)/(C+G) 1.01 1.21 1.21 1.43 1.43 1.43
A.猪的 DNA 结构比大肠杆菌的 DNA 结构更稳定一些
B.小麦和鼠的 DNA 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C.小麦 DNA 中(A+T)的数量是鼠 DNA 中(C+G)数量的 1.21 倍
D.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 DNA 碱基组成相同
【答案】D
【解析】由于碱基 A 与 T 之间有两个氢键,而 G 与 C 之间有三个氢键,DNA 分子中氢键的数量越多,
即(A+T)/(C+G)比值越小,DNA 分子的结构越稳定,因此大肠杆菌的 DNA 分子结构最稳定,A 错误;小
麦和鼠的 DNA 分子中(A+T)/(C+G)的比值相同,但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B 错误;小麦 DNA 中(A+T)/(C
+G)的比值为 1.21,说明小麦 DNA 中 A+T 的数量是 C+G 数量的 1.21 倍,但不一定是鼠 DNA 中 C+G
数量的 1.21 倍,C 错误;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 DNA 相同,故碱基组成相同,D 正确。
10.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 DNA 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 DNA 分子的一条单
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 DNA 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 根据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若 DNA 分子双链中(A+T)/(C+G)的比值均为 m,则每条
链中(A+T)/(C+G)比值为 m,C 正确、D 错误;DNA 分子中(A+C)/(T+G)=1,而每条链中的(A+C)/(T+
G)不能确定,但两条链中(A+C)/(T+G)的比值互为倒数,A、B 错误。
11.在研究解旋酶在 DNA 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时,科研人员发现,随着解旋酶的移动和双链的打开,
DNA 链中的张力变小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解旋酶可能位于 DNA 双链叉状分离的位置
B.减小 DNA 链中的张力可能有助于 DNA 进行自我复制
C.在 DNA 双链被打开的过程中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
D.解旋酶缺陷的发生可能与多种人类疾病的产生有关
【答案】C
【解析】解旋酶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因此解旋酶可能位于 DNA 双链
叉状分离的位置;随着解旋酶的移动和双链的打开,DNA 链中的张力变小,因此减小 DNA 链中的张力可
能有助于 DNA 进行自我复制;在 DNA 双链被打开的过程中需要 ATP 的水解来提供能量;解旋酶用于打开
DNA 中的氢键,解旋酶缺陷就无法将氢键打开,DNA 无法复制,使人类产生多种疾病。
12.(2020·青岛模拟)如图所示为某 DNA 复制过程的部分图解,其中 rep 蛋白具有解旋的功能。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ep 蛋白可破坏 A 与 C、T 与 G 之间形成的氢键
B.DNA 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 DNA 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
C.DNA 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D.随从链之间的缺口需要 DNA 连接酶将其补齐
【答案】A
【解析】rep 蛋白具有解旋功能,破坏的是 A 与 T、G 与 C 之间的氢键;从题图中可看出有了 DNA 结
合蛋白后,碱基对之间不能再形成氢键,可以防止 DNA 单链重新形成双链;DNA 连接酶可以将随从链之
间的缺口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单链。
13.果蝇的体细胞含有 8 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 DNA 双链都被 32P 标记。
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
中期和后期都有 8 条染色体被 32P 标记( )
A.第 1 次 B.第 2 次 C.第 3 次 D.第 4 次
【答案】B
【解析】由于被标记的是 DNA 分子的双链,所以本题关键是要弄清染色体上 DNA 的变化,由于 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在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果蝇的体细胞中均含有 8 条染色体、8 个 DNA,每个
DNA 的 2 条链中均含 1 条标记链和 1 条非标记链。在第二次有丝分裂时,间期复制完成时会有 16 个 DNA,
但是这 16 个 DNA 中,有 8 个 DNA 均是含 1 条标记链和 1 条非标记链,另外 8 个 DNA 均含非标记链;中
期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每条染色体上有 2 个 DNA,一个 DNA 含 1 条标记链和 1 条非标记链,另一
个只含非标记链,所以在中期会有 8 条染色体有标记;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随着姐妹染
色单体的分开而分开,在后期形成 16 条染色体,其中只有 8 条含有标记,这 8 条染色体中的 DNA 含 1 条
标记链和 1 条非标记链。
14.将全部 DNA 分子双链经 32P 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 2N)置于不含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
经过连续 3 次细胞分裂后产生 8 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只进行有丝分裂,则含 32P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 1/2
B.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含 32P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至少占 1/2
C.若子细胞中都含 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不含 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答案】B
【解析】若该生物细胞内含一对染色体,且只进行有丝分裂,分裂三次形成 8 个细胞,则含放射性 DNA
的细胞最多有 4 个,占 1/2;若该生物只有一对染色体,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共产生
8 个细胞,含 32P 染色体的子细胞占 1/2,若该生物有两对染色体,则占的比例会更高;若该生物含有多对
染色体,则不管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子细胞都有可能含放射性;D 选项所述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15.某 DNA 分子片段中共含有 3 000 个碱基,其中腺嘌呤占 35%。现将该 DNA 分子片段用 15N 同位素标
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 3 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图甲结果;如果将全部
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图乙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X 层与 Y 层中 DNA 分子质量比大于 1∶3 B.Y 层中含 15N 标记的鸟嘌呤有 3 600 个
C.第二次复制结束时,含 14N 的 DNA 分子占 1/2 D.W 层与 Z 层的核苷酸数之比是 4∶1
【答案】B
【解析】 X 层(2 个 DNA 含有 14N 和 15N)与 Y 层(6 个 DNA 只含 15N)中 DNA 分子质量比小于 1∶3,A
错误;1 个 DNA 中鸟嘌呤 G=450 个,Y 层(6 个 DNA 只含 15N)中含 15N 标记的鸟嘌呤 G=450×6=2 700 个,B 错
误;第二次复制结束时,得 4 个 DNA 分子,其中 2 个含有 14N 和 15N,2 个只含 15N,因此含 14N 的 DNA 分子占 1/2,C
正确;W 层(14 个含有 15N 的 DNA 单链)与 Z 层(2 个含有 14N 的 DNA 单链)的核苷酸数之比是 14∶2=7∶1,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