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作文训练《学习改写》
写作训练
《学习改写》
——以“将古诗改写成散文”为例
【教材分析】
“学习改写”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作文训练,意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
实践,引导学生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改编原文的内容或形式,进行适当的再创作。这既有
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把握原作,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培养其联
想和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精美散文,再加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八年级下册的“学习仿写”
和九年级上册的“学习缩写”等写作训练后,已具备一定的写作应变能力,能够把握文章
的呈现方式,能把握散文的文体特点。但学生写作实践不多,写作经验毕竟有限,各种写
作手法的运用还不熟练。所以,在“将古诗改写成散文”的作文训练中,描写景物的丰富
性和表情达意的多样性等方面,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提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改写”的文本,了解“改写”的概念、常见形式及基本特
点。
2.围绕“写作实践”,引导学生掌握改写的方法。
3.运用想象、合理拓展,现场写作,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改写要领,确定角度和形式,再现情境,体现散文的丰盈之美。
【教学难点】
在改写的过程中,既遵守原诗意旨,又有创新表达。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诗歌简约不简单,散文形散神不散,前者凝练,后者丰盈。换一种写法,多一
种表达,今天让我们开启诗文改写的学习之路。
一、范作实例:
以唐代诗人张继的古诗《枫桥夜泊》(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的课外古诗词)
为例,了解改写的方式和方法。(课前分发文字资料: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
1.朗读古诗:请全班同学诵读古诗,温习诗歌主要内容,回忆这首诗歌的情感变化。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课本上有对古诗《枫桥夜泊》的改写,请一位男生诵读。
已经是三更半夜了,淡黄色的月亮渐渐地落了下去。黑沉沉的夜,仿佛无边的浓墨涂
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也没有,满天都是白花花的霜。
“哇一一哇”乌鸦也都归巢了,声音是那么凄凉。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心中充满了
愁绪,此时陪伴我的只有江边的枫树和船头时隐时现的渔火。家乡的亲人,你们在做什么,
日子过得好不好?恍惚间,两个熟悉的身影似乎出现在我眼前,可是一伸手,他们都不见
了……泪水从我脸上滑落下来……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还在那里悄然而立。“当一一当一一”寒山寺里的钟声敲到了我的心
田。这凄凉的声音,仿佛是亲人在呼唤着我回家……
二、分组讨论:
请学生们按照小组模式,讨论改写后的散文和原来的古诗有什么异同。
预设答案: (一)同: 1.古诗里的意象和散文里的景物相同。
2.感情基调相同,都是悲伤惆怅的。
3.都用了第一人称。
(二)异:1.散文加进去了修辞,古诗没有。
2.散文里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古诗没有。
3.散文里钟声乌鸦叫声在诗歌中没有。
全班讨论后明确改写方法:
诗歌改写为散文,要和原诗歌的主题和意境相同,在使用原有意象事物的基础上通过
合理想象和联想,可以加进去其他事物的描写。
三、名作欣赏
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枫桥夜泊》,下面请大家欣赏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
不 朽 的 失 眠
张晓风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
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
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
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剌
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
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
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
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
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已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
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已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
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
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地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
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
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
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
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只有
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
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
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已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
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
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
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
过的状元是谁?哈!谁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
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
失眠。
四、分组讨论:
请学生们按照小组模式,对比分析张晓风的文章和上一篇改写的文章有什么异同。
预设答案: (一)同: 1.古诗里的意象和两篇散文里的景物相同。
2.感情相同,都是悲愁伤心失落的。
(二)异:1.张晓风的文章加进去了更多的人物描写,上一篇改写的文章加进去的则
比较少
2.张晓风的文章加进去了主人公的背景和身世,上一篇改写的文章没有提及。
3.张晓风的文章里有议论和抒情 ,上一篇改写的文章没有。
4.两篇文章的详略安排也不一样。
5. 人称不一样。张晓风的文章用的是第三人称,上一篇文章用的是第一人称。
6. 写作顺序不同。张晓风的文章用了倒叙和插叙。
全班讨论后明确改写方法:
诗歌改写为散文,要和原诗歌的主题和意境相同,在使用原有意象事物的基础上通过
合理想象和联想,可以加进去其他事物的描写,可以加上人物的背景和身世,还可以添加
议论和抒情,扩写和缩写灵活选用。
归纳改写方法:
(1)内容“三需要”:
明确意象,完善画面;理解意境,丰富情感;融入背景,叙述情节。(简言之,就是情
景交融之中的人物活动)
(2)手法“二运用”:“五所”描述、合理想象。
(3)温馨提示:紧扣诗歌原意,不可纯粹翻译。
五、自主研习,以点带面
改写就上面这一种形式吗?请学生自主研习课本,圈点勾画
(1)改写的含义(2)改写的常见形式(3)改写的原则
教师明确:
1.改写的含义:
改写,就是在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叙述角度等,进行“再
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
(2)改写的常见形式:改变文体、改变语体、改变叙述角度。
(3)改写的原则:以原作为基础、注意行文的协调、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扩写和缩写。
六、牛刀小试
将古诗《夜雨寄北》改写成一则简短的美文。
屏显诗歌《夜雨寄北》,音频介绍作者作品。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描述画面:眼前景、未来景
①诗歌的意象有:巴山、夜雨、秋池、西窗、烛
②诗歌表现的情感: 离别 之苦与 思念 之切。
③表现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句子是:巴山夜雨涨秋池;君问归期未有期
④表现诗人所思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想象情节:诗文背后的感情和故事
诗中暗示创作背景的句子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
3.以原作为题材,进行再创作,10 分钟内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则简洁的美文。请细
腻描绘,凸显个性,富有创意。
七、作品展示
小组内互相欣赏修改,再在每个组内挑选出一名代表,请几位代表在全班朗读自己的
作品,评选奖项:最佳创意奖、最美文字奖、最佳改编奖等。
八、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古诗改写散文,学到了一种写作的手法,同时也从中感悟到诗歌
的简约之美和散文的丰盈之美。希望同学们课后多读诗歌,品味诗歌,诗文共赏,丰富我
们的写作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