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大报时评之酸甜苦辣咸,喜忧在人间。
看完这个,明天你会去吃早餐吗?
原创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这个纪录片为什么火?烟火气和接地气是首要原因。关于食物的故事,往往充满温度。
早餐没有正餐来得正式与繁复,《早餐中国》的处理倒也简单:每一集都很短,大部分只有
5 分钟左右。没有翻来覆去的旁白,没有洋气花哨的文案,不是难以采集的山珍,也非跨
越重洋的寻味,只是简简单单介绍一种餐食。节目组对拍摄对象的筛选标准也并不复杂—
—了解当地人最爱吃什么,但必须找到专心做这种食物、至少历经两代人、甚至形成了一
种社区美食氛围的老店。
不同于《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的宏阔视角,《早餐中国》似乎更加“粗粝”。食
物并不高大上,有的甚至还有点“不修边幅”;食客也不讲究,在杂乱逼仄的一爿小店里呼
啦啦吃喝起来;就连对白也不诗意,只是偶尔会在大白话里蹦出一两句朴素的生活哲学。
日常化、平民化的叙事风格,就简说简、因小见小的朴素手法,再借鉴点综艺的表达技巧,
反倒让其占据了差异化竞争的赛道优势。
鲜活的早餐背后,是一座座城市的故事。宁波的面结面、新疆的烤包子、儋州的米烂、
哈尔滨的骨架酸菜砂锅……这些经典吃食,大多源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理风貌,
也与长久生活中形成的饮食习惯互相形塑。中国式早餐的丰富性、地域性与原生态,在影
像故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难怪有人说,喜欢一个城市的理由,从早餐的味道开始。
片子拍的是各地早餐,照见的是早餐里的中国。把吃早餐称作“过早”的武汉,把早
餐吃成“早茶”的广州,最早有特殊标准的北京版“早点”……或是饱含家乡味道的味蕾
记忆,或是在外求学的青春见证,或是客居异乡的新鲜体验,或是出差到访的匆匆一味,
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独家记忆。早餐里的中国,热气腾腾的不仅仅是早餐,而
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在镜头里,我们可以看到食客与老板、食客与食客之间的热
络互动,此外还有街边下棋的、唱歌跳舞的……吃早餐只是万千生活气息中的一种。食,
不止于果腹,还有追求美和情感的进阶追求。
组成城市故事的,其实还是一个个人,他们来自山川湖海,用爱在厨房烹制,用力为
生活奔走。早餐只是一个切口,从这个缝隙里照见了夫妻情深、子承父业、手足情谊。所
以纪录片也从“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温暖熨帖转向后来不断探听呈现温暖背后的
复杂底色,那些面对家庭矛盾、传承困境的店主正是这些关系的现实样本。这或许跟早餐
一样,一种味道总是会腻,毕竟参差百态的人生本就是五味杂陈。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就
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美食纪录片都偏爱借吃说人,因为不论是诗意的、隽永的,还是朴拙
的、不美满的,真诚的故事、生活的原貌最是动人。
鲜活的多样性和地方性,放在都市语境中更显可贵。尤其是大城市里的上班族,为了通勤
和哪怕多几分钟的睡眠,早餐时间和品质被挤压得所剩无几。即便是节假日,也往往诉诸
一键下单送货上门的外卖,便捷和可及让“不时不食”不再有效。不过,总有一些传统的
生活方式在默默流淌。好好吃早饭,这句在长辈口中听过无数次的劝告,如今由一个短小
的纪录片再次重申。看到这里,不妨好好睡去,明天早起吃上一顿早餐,再暖腹前行拥抱
生活吧。
这正是:
酸甜苦辣咸,何处染尘烟。食中有真味,喜忧在人间。
住在工位里的年轻人,究竟有啥不一样
原创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提及工位,大家并不陌生,这也许是除了床以外很多人置身其中最长的空间。或大或
小的办公桌,或豪华或简约的座椅,以及永远占据 C 位的电脑,构成了工位的标配。而当
下年轻人的工位有何不同?最近有自媒体征集了年轻人的工位故事,从他们的分享中能看
到工位布置的丰富多彩,以及背后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理解。
对于绝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工位这方小小天地,不仅是伏案工作的地点,更见证为梦
想打拼的青春。可不是么,不论是朝九晚五的职员,还是 996 的互联网打工人,花在工位
上的时间堪比卧室。正因如此,如何让熟悉的工位变得既有趣又有意义,如何让不那么激
动人心的工作多一些滋味,不少年轻人煞费苦心。有的在舒适度上下功夫,腰枕、脖枕、
按摩仪这些必不可少;有的在功能上另辟蹊径,小冰箱、养生壶、健身器材、午休床等也
得安排上;还有在细节上独具匠心,办公桌少不了精心挑选的装饰品、摆件。在工位上打
磨一些“小确幸”,也算是忙碌工作中的点缀与匠心。
其实,“精装修”工位并非只有年轻人,谁都希望有一个更为舒适、舒心的工作环境。
只不过有别于笔筒、绿植、文件夹这些传统三件套,如今年轻人布置工位的选择更为多样,
也更富有个性。在我们身边,来自各地的茶叶堆满了茶叶爱好者的办公桌,为追求更好的
口感选择不同的茶具,这是一种对待生活不敷衍、不将就的态度;热衷二次元的同事,摆
上一排自己喜欢的卡通玩偶、精美手办,对工作或许起不到直接作用,但每次瞥见令人心
情愉悦;而那些把爱豆照片、励志画册摆放在桌上的人,更是从中获得一天满满的正能量。
由此来看,布置工位不仅是“我的空间我做主”,更是年轻人展示自我的一种方式,从中看
出他们的兴趣爱好,读懂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有人说,年轻人布置工位带着不得不妥协的无奈,也透着些宽宽心、拍拍尘土继续向
前的生命力。这是一种理解,但也并不那么全面。年轻人之所以热衷于布置工位、优化工
位的功能设置,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职场千篇一律的环境中表达个性、追求更高品质的工作
体验。他们不仅仅把工作看做谋生手段,更看成一个值得用心经营的过程。这种心态,我
们在地铁公交上带着耳机、忙着学习充电的人群中看到过,在花费不菲改装五菱宏光的年
轻人身上读懂过,也在将租来的房子装饰出个人风格的租客身上体会过。他们对时间和空
间的掌控、规划和利用,透露着一份对待生活的认真。
年轻人热衷于布置工位,愿意为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化需求买单,改变的不仅是工
作体验,也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升级。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日历频频成为爆款,按照人体功
能学设计的办公座椅受到青年人青睐,围绕办公用品进行的文创、点亮了不少人的办公
桌……消费观念的转变带动了产品的更新与迭代,而市场的推陈出新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消费者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观念转变和市场发展,本身就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这个过程中,塑造了当下更具个性、更为多元的工位布置和职场文化。
当然不得不承认,能随意布置工位的,恐怕也是少数。现实中很多单位为了防止员工
分心,不允许办公桌上摆放与工作无关的东西,在工位上吃吃喝喝更不可能。特别是一些
窗口单位,对工位的管理都有着明确要求。这些体现了不同的职场文化和职业要求,无可
厚非。其实,精心布置也好、不布置也罢,只要符合自己的工作哲学、生活哲学便好。
这正是:工位虽小,生活够大。用心经营,活在当下。
作者“埋梗”、读者“产粮”,网络文学的新玩法你掌握了吗
原创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粉丝通过“网文梗”嗨爆作品评论区、为“真爱盟主”付费打 call、在原著构架下延展
填补情节……2020 年的中国网络文学,给读者制造了不少“惊喜”。不久前,中国社会科
学院发布《2020 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揭示了上述新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网络
文学领域发生的新变化。
《报告》用“迭代”概括网络文学的 2020。宏观上看,从更年轻有朝气的作家读者,
到更蓬勃有活力的内容生态,再到更灵活有动力的商业模式,为网络文学带来新的增量。
微观上说,网络文学改编从“不自觉地探索”迈向“有意识地整合”,IP 开发工业体系开始
构建,展现出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的坚实步伐。中国网文,正在呈现出“满眼生机转化钧,
天工人巧日争新”的迭代盛景。
比如,作为 1995 年后出生的一代人,“Z 世代”的崛起是网络文学迭代发展的主要力
量。数据显示,2020 年新增网文作家中,“Z 世代”占比近八成,“Z 世代”读者目前占比
也近六成。少年化、逆龄化作家锐不可挡,读者及消费群体的迭代趋势明显,但其意义不
仅仅是“一代新人换旧人”。“Z 世代”也在用自己的个性与活力形塑着网文行业的形态,
在内容表达、互动方式、付费意愿等方面呈现出崭新特点。
再如,以前谈到网络文学,大家的印象总停留在仙侠世界里“打怪升级”和都市空间
里“平民逆袭”这样的套路。但近年来,网络文学已形成都市、历史等二十余个大类型,
二百余种小分类,其中既有轻小说、二次元的不断崛起,都市文、职业流的专业深耕,也
有观照现实、呼应时代的传统视角。题材和领域不断“破圈”,满足了年轻读者多样化的阅
读需求,让网络文学避免同质化、陈旧化,实现百花齐放。
当“Z 世代”作家与“网生代”读者相互匹配,就更容易产生具有圈层特征的表达方
式,形成具有独特标识的“话语场”。“梗文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用“修仙”表示对
节食、熬夜的戏谑,用“思想迪化”表示主动脑补,用“寄刀片”催促作者更新,这些网
络流行语或从网文内部生长而成,或在网文嫁接下“破圈”。梗不再是顺势而生,而成为创
作主动出击;它们也不限于网文,而成为和动漫、游戏等互通有无的见证。更值得注意的
是,“埋梗”已超出创作范畴,成为作家与读者互动的重要方式。这些不断翻新的语词成为
透视网文表达、流行前沿及文化圈层形成的生动案例。
网络文学各个领域的迭代背后,或许正在酝酿一场文学发展的革命性变化。楚辞汉赋、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臻于完美的古典文学形式,往往停留于作者—作品—读者的单向传
播关系。但在网文世界,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发生改变,读者通过“应援”参与创作,为喜
欢的作品衍生“产粮”,形成作者、读者“共创文化”;读者与读者的关系空前拉近,大家
多途径互动,交流足迹遍布全网;平台成为连接作家与读者的中介,商业深刻影响着创作
传播的走向;作品周边产品推陈出新,漫画、Vlog 等成为直抒胸臆的重要方式。
不过,话说回来,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是时代背景和社会心态的映射。网文迭代背
后,有互联网技术和传播媒介的发展,有消费观念、文化市场的更新,也有新冠肺炎疫情
之下宅经济的倒逼,但归根结底是网络时代变迁下的瓜熟蒂落。要看到,网络文学重新定
义着作者、文体、文学等概念。但无论网文如何天马行空,作为媒介的网络改变不了文字
的性质,作品必须作用于受众的精神世界并试图激起涟漪。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如何深入
人心,作品如何成为经典,文字如何反映人情世事、开拓想象空间,这些流传千年的叩问,
在迭代的当下仍然没有过时。
这正是:迭代正当其时,追求始终如一。
画家练画品,不能丢人品
原创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最近这段时间,一则美术界的涉嫌抄袭事件引起不小的关注。据称,中国美术家协会
理事、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某丽多幅画作涉嫌抄袭书画家马寒松的部分作品。仔细对
比之下,几幅作品除了题字、色调略有不同外,“结构、内容都一模一样”。今天,我们就
来聊聊这件事。
自舆论发酵以来,整个事件的进展并不复杂。很快,当事人发出了致歉信,表示“由
于我的虚荣、侥幸心理作祟,致使抄袭作品流向社会”“万分痛悔,难辞其咎”;青海省文
学艺术界联合会针对此事发布公告,已作出“停职检查”的处理,后续调查“按照程序进
行”;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研究决定,暂停当事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会籍;被抄袭的画
家也进行了回应,“希望主管机构把行业环境打扫干净”“对于美术或其他艺术工作者来说,
我们的文化环境更纯净,大家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按照这个节奏和走向,事件的
结果定能给业界一个说法,给公众一个交代。
事实水落石出,但还是溅起了不少浪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讨论,就是艺术抄袭的范
畴和概念问题。回顾中国美术发展史,自古以来就有临摹的传统,临帖、临碑也是一种常
见的入门方法;及至近代,参考同行先进经验、观摩名作高超技巧的做法也并不少见。客
观来说,不管是模仿还是借鉴,都是练习技艺的一种起步、一种学习、一个过程,都是从
别人的作品中汲取养分、捕捉灵感,最终的目的是为自己的艺术注入全新的灵魂,进而创
造独立的、原创的作品。
但是,借鉴不是抄袭的借口,临摹更不是抄袭的挡箭牌,绝不能混为一谈。纵观抄袭
者的套路,有人照搬照抄,来者不拒,从元素到风格,从立意到笔法,从表达到思想,“别
无二致”;有人移花接木,偷梁换柱,大白天下后却归咎“影响太深”“太过喜欢”“向原作
致敬”……抄袭本质上就是把别人的作品私自照抄作为自己的去发表,是将他人的成果据
为己有,损害了他人的发表权、署名权、发行权、展览权等各种权利。著作权法中也有明
确规定,即便是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而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也应当指明作者
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可以说,抄袭行为既
是对原作心血的辜负,也是对自己成长的欺骗,更是对行业风气和市场生态的破坏。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此次美术界的抄袭事件可谓敲响了警钟,让抄袭者有所警醒,让从业者有
所警惕。
纵然美术作品关于抄袭的界定尚有可以讨论之处,但不意味着无计可施。有专家总结
业界对美术作品“抄袭”的认定方法,包括创作时间的先后、是否是演绎作品、是否纯属
巧合、是否只是临摹学习等等,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参照。更何况,当前全社会关于反对抄
袭的共识已经形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日渐浓厚。从文学领域的联名抵制,到影视
作品的对簿公堂,从社交平台的原创保护,到法律层面的侵权必究,抄袭的生存空间正在
肉眼可见地变小。
“画家的名声,是靠两个东西建立起来的,一个叫人品,一个叫画品”。几年前,饱
受假画苦恼的马寒松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艺术市场上的乱象痛心疾首。不妨让我
们重温一下这篇文章的结尾,听听这位画家的心声——
“有人解释说,这种事情自古有之,书画买卖从来真伪混杂,考眼力,交学费,是这
一行的魅力所在。在今天这个崇尚法制的时代,说一声疏忽走眼或交学费便一笑而过,几
千万上亿金钱就被人骗走而只有自认倒霉的份儿,还说这是正常的行规,恐怕毫无道理—
—它无论如何不能超越人伦道德,更不能超越国法。”
这正是:
抄袭借鉴,真假难辨。
擦亮慧眼,严禁侵权!
直播间响起了 BGM,要付费吗?
原创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捧着手机的你,在刷视频、看直播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听到各种各样的 BGM(背景音
乐)?或悠扬动听,或魔性洗脑,或声声入耳,或分分出戏……可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些
旋律的使用有没有版权、该不该付费?不久前,快手召开了一场音乐版权生态大会,在原
有短视频版权结算的基础上,明确了直播间场景的音乐版权结算标准。今天,我们就来聊
聊这件事。
“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听
到这些歌词,相信不少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唱起来。事实上,这些爆款歌曲不仅在大街小巷
传唱,在短视频平台上也有数千万乃至以亿计的播放量。据统计,去年歌曲《少年》在快
手一个平台上,就被用在 2900 万个视频里,播放量更是突破了 131 亿。可以说,当视频的
像素方格,遇到音乐的“dao ruai mi fa”,一场观众走心、市场走量的视听盛宴自然不在话
下。
不过,也有人对此心生疑窦。和传统音乐版权市场“单首付费”不同,短视频平台对
音乐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方式有着鲜明的特点,比如时长有限,往往只会截取副歌、选用片
段;再如应用多元,经常在原曲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等等。这就衍生出一个值得思考
的命题:音乐片段需不需要尊重版权?音乐加工需不需要尊重原创?显然,短视频平台为
音乐版权结算的做法,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不能小看这种积极的探索。不少人对当前的音乐版权市场表示“看不懂”:明明消费和
使用音乐的用户水涨船高,为何音乐人却挣不到钱?有音乐人回忆自己赚到的“第一桶金”:
熬着夜做完混音,结果收到了 50 块的辛苦费;点击量破了千万的作品,终于拿到了几百块
的收入……付出与收获很难匹配,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养活自己都不易,更何况养成音
乐?一个行业生态的茁壮成长,需要掌声和欢呼,也需要阳光和雨露。让创作可持续,是
让动听可循环的前提和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短视频的异军突起,拓宽了音乐的议价空间;版权结算的试水,
更是延展了音乐的发展可能。一方面,短视频可以是音乐的舞台。从独立音乐人的牛刀小
试,到唱片公司的精心运营,音乐的表达和呈现有了更下沉的宣发、更丰富的形式、更多
样的玩法。另一方面,短视频可以是版权的护城河。音乐版权向来确权难、维权难,一套
市场化的版权结算方式,让每个音乐品类都存在内容创作的机会,让音乐人都能公平、体
面地获取属于自己的劳动收入。
也要看到,短视频平台的音乐版权结算,是知识产权保护的进步,也是流量时代呵护
原创、深耕内容的一种态度。应该说,目前,一个能够覆盖整个行业的音乐版权计算标准,
仍处于摸索期。但多用多得、少用少得的市场规则,无疑有利于激发上游音乐人和词曲创
作者的创作热情。如果能够通过类似尝试有所裨益、有所突破,那么无论对音乐版权方,
还是对短视频平台,乃至对全体用户而言,都是一大利好。
流量时代,一定也是版权时代。从今年 6 月 1 日起,新著作权法就要正式实施,其中
明确规定:“将录音制品用于有线或者无线公开传播,或者通过传送声音的技术设备向公众
公开播送的,应当向录音制作者支付报酬。”这就让版权保护的各种尝试,有了更有力的遵
循、更科学的参照。对任何努力付出、辛勤劳动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正是:
好看的是视频,好听的是音乐。
好谈的是情怀,好赞的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