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五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编排了两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一个“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及一次习作。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说明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松鼠》介绍了有关小松鼠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质。
3.了解说明文的基本方法,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和表达的形象。
4.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阅读课文获取有关的知识和信息。
3.把握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难点
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太阳》2课时
《松鼠》2课时
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1课时
习作例文1课时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2课时
16 太 阳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相关知识,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 这三个特点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在观察某些事物的基础上,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大多学生对于这样文体的课文不怎么感兴趣。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自主合作法和点拨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
2.借助课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写出太阳的特点的。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字词,默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2.了解作者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写出了太阳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建立学习自信。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难点
学习说明事物的基本说明方法。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太阳的知识。
2课时
第一课时
1.掌握本课字词。
2.自学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作用。
3.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重点
掌握本课字词。
难点
说出太阳的特点及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你们搜集的有关太阳的资料。
这一课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太阳。(板书:太阳)
二、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太阳的图片)
1.启发谈话。
太阳,我们都见到过,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边落下,黑夜便来临。我们对太阳好像是熟悉的,其实又是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去研究它,才能揭开它的奥秘。
2.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会提出问题。(板书:“?”)
现在,面对太阳,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提问。(估计学生会对太阳的大小、距离我们多远、温度等提出问题。)
3.学生自学课文。
画(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
想(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说(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取长补短。)
教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很有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答案,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我们先来看通过读课文能找到哪些答案吧。
三、自学课文,寻找答案
1.关于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课文说得很清楚。现在我们就把这篇课文当作一份资料阅读。研究科学,要提出问题,还需解决问题,这就需要你们学会查阅资料,有的还要做实验。现在就请你们阅读这份有关太阳的资料,看谁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到了答案。
2.学生自学。
△指导①。
(1)对于这类科普说明文,一般一个自然段说明一个意思,我们阅读时首先要弄明白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要求学生读时把每个自然段概括的内容写在每一自然段前,像加批注一样。
△指导②。
(1)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出来了,就要进一步弄清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情况。
(3)指点:阅读说明文,一段一意首先分清层次,概括段意。
3.学生交流: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特点?
四、学习第1~3自然段
1.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你们这些小小科学家自己能找到答案吗?(学生回答,教师将数字填入表中。)
太阳离我们多远?
太阳有多大?
太阳的温度如何?
2.指点:从表上我们可以知道课文中说太阳的远、大、热是通过什么来说明的?(板书:列举数字)
资料中数字比较多,可以列表,将数字一填,就一目了然了。
3.文章中是不是只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五、拓展练习
引导学生从事物相互关系上思考问题。太阳的“远”“大”“热”这三大特点,与地球是相互联系的,你们要做科学家,阅读资料时,就得认真思考,自己先思考一些问题。
例句:(出示句式:因为……所以……△太阳虽然大,但因为远,所以看起来小。)
学生仿照例句进行说话练习,如:
△太阳虽然热,但因为远,所以烧不死地球上的生物。
△因为太阳大,所以整个地球太阳都照得到。
△因为太阳热,又离我们远,所以太阳光使我们感到温暖。
太 阳
远 大 热
第二课时
1.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
2.了解太阳的作用。
重点
了解太阳的作用。
难点
总结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交流太阳有什么特点,对太阳有什么印象。
二、阅读课文第4~7自然段,了解太阳的作用
1.过渡语:上节课,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认真思考,了解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带上自己搜集的资料,来探讨太阳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好吗?
2.出示:“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自由读课文第4~7自然段,边读边想:太阳有什么作用?(并在书上批注)
4.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太阳的作用的?(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板书:
作用
5.以小组为单位,从第4~7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a.合作朗读学习法。b.画关系图理解法。c.结合实际理解法。d.借助资料理解法。)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那么密切,因此,课文最后进行了总结,反复强调,突出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请大家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生朗读课文。(方法有: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赛读,自由读等。)
3.鼓励学生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背下来。(交流方法)
4.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四、前后联系,整体把握
1.通读全文。
2.交流体会:认识到正因为太阳具有“大”“热”的特点,又“离地球很远”,才造就了我们地球这一美丽可爱的世界,才给我们人类及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最适宜的环境,而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五、总结
1.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知道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没有太阳就没有动物、植物、人类,没有风云雪霜,没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学习这篇文章也使我们了解了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先学生交流,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师总结:说明文一般常用列数字、 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实质和因果关系。
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注意观察天象,认真学习有关书籍、资料,并进行研究,将来当个真正的科学家。
太 阳
太阳的特点:远、大、热
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作用
开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课中,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会学习,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创设学习小组,让学生在交流中发表见解,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这种形式使学生兴趣浓厚,对太阳的了解进一步加深,而且课堂氛围良好。
17 松 鼠
本课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主要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翻开课本,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它那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清晰地定格在我们的头脑中。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不得不叹服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精练的说明。
松鼠是学生幼时就熟悉的小动物,它的美丽、温柔、驯良早已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了根。所以学生在学习本文时有十足的兴趣,从中获得关于松鼠的知识应该不难。
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介绍的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动物,所以本课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合作为主,老师的启发、引导为辅。可让学生多读,以阅读促进思考,通过师生交流、沟通,生生交流、沟通,合作探究,达成共识,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和情景的巧妙设置来激活课堂的教学气氛。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能分条写下松鼠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生字词的音、形、意。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课文内容和松鼠的特点。
3.通过品读、比较,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重点
引导学生分条写下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
难点
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积累语言。
教师:准备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2课时
第一课时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默读课文,能把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
难点
能把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一、谜语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样子像耗子,尾巴当被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猜出来后出示松鼠图片。(板书课题)
松鼠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它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学课文前,同学们先读一下课后习题。(找个学生读问题)
我们要带着问题读课文,不过本课的字词拦路虎大家一定要赶走他。
2.检查生词。出示生字词投影。(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读课文,思考: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出来了。
学生读。引出:漂亮、驯良、乖巧。(板书)
三、默读课文,分条写下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
1.学生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
2.再读课文,分条写下有关松鼠的信息。
3.全班交流。
(1)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
(2)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3)尾巴老是翘起来。
……
4.从学生的分条交流中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找到的信息可真多。那现在,让我们来归纳下,哪些信息可以成一类。
(哪几条写出了松鼠的外形,哪几条写出了松鼠的性格,哪几条是在写松鼠的行为,哪几条写出了松鼠的习性。)
5.围绕总结,体会小松鼠的美丽和可爱。
当学生谈到小松鼠的特点时,让孩子从文中去找,切入到文中去学习课文。
学生谈到小松鼠美丽,就让学生到文去找,
你从哪看出小动物美丽的?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小动物外形特点的部分。
学生谈到小动物谈到灵活或机灵时,引导学生到文中去找:你从哪儿感受到小松鼠的机灵的。
如何储备食物、如何做窝……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学习,并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四、作业
熟读课文。
松 鼠
漂亮 驯良 乖巧
第二课时
1.读课文,品悟作者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重点
品悟作者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一、复习导入
把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品读外形部分。
1.你觉得松鼠的外形有什么特点?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吗?
2.指读,思考:你从哪几个方面体会出了松鼠的美丽?
3.理解“矫健”。(谁能把“矫健”换一个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不变呢?)
4.谁能再来美美地读一遍?体会修饰词语。
5.再读,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6.这么美丽的小松鼠,你记住它的样子了吗?考考你。
7.出示课件:要求学生完成课件中第1自然段的填空。
(二)品读其他部分。
作者还从活动、储备食物、搭窝、生长几个方面写了松鼠的特点。你觉得哪一自然段写得最有趣?
1.读松鼠活动这一段,体会:在写法上和第一段有哪些相似之处?指导朗读。
2.读读写松鼠行为的一个自然段,说说写了松鼠的哪些行为。
(十分警觉;动作轻快、敏捷;在秋天拾榛子,在冬天找榛子。)
3.读松鼠怎样搭窝这一段。体会搭窝顺序,用“先……再……然后……”说一句话。
4.松鼠的生长有什么变化?
(三)回顾课文,说说课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松鼠的讨人喜欢。
三、结合习题,感受表达特色
1.自读课后习题第2题。
2.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与此相对应的内容。
3.读一读,比一比。
4.感受二者在表达上的不同。
5.教师重点讲解,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表达特色以及语言特色。
松 鼠
秉承着新课标理念,教学中我注重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力求充满激励,充满尊重,充满灵性;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语言的感悟与积淀;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努力使语文课堂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
这两个板块主要是引导学生交流说明文的特点及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能运用说明方法描写身边的事物,再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已有较深的了解,所以交流时能畅所欲言。在学习中,学生跟随老师也了解到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能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身边的一个事物。但将《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的时候,需要教师引导。
“交流平台”仍以学生自主交流为主。为让交流有实效,可指导学生一定的方法,如可以把自己交流的内容用简单的提纲先写下来,交流时围绕提纲发挥。“初试身手”要为学生搭建平台,指导学生进行练笔。
【知识与技能】
1.能就说明文的学习收获和其他同学交流。
2.认真聆听同学对于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交流。
3.能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描述身边的一个事物。
4.将《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并体会和原文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对着提纲发言,培养学生勇于交流的习惯。
2.通过对比,体会散文和说明文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不同文体文章的魅力。
重点
能就说明文的学习收获和其他同学交流。
难点
改写散文成说明性文字,体会不同。
教师:准备本单元学习内容回顾的课件。
学生:选择身边的一种事物进行观察。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一个单元的学习转眼间又结束了。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关于说明文的收获。
2.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1)指名学生讲讲说明文的特点。
(2)教师总结。
说明性的文章,不同于叙事性文章,主要以说明为主,用以介绍事物,解说事理。因此,语言没有叙事性文章那么丰富。
3.了解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1)出示句子,引导学生说出说明方法。
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2)学生交流说明方法。
4.交流说明文和散文的不同。
(1)结合具体的例子指出说明文和散文的不同。
(2)教师小结。
二、初试身手
1.结合课前的观察,描述自己观察的事物的
特征。
2.其余学生评价,给予建议。
3.默读《白鹭》第2~5自然段,想一想,如果变成说明性文字,要怎么写呢?
4.指名学生回答。
5.全班交流,怎样改写。
(1)除掉诗情画意的语言。
(2)要写出白鹭的特点。
6.拿出习作本,将《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说明性文字。
7.小组交流改写后的文字。
8.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9.再次感受说明文和散文的区别。
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
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交流、探讨,从而深刻了解说明文,并体会到说明文和散文的不同之处。
习作例文
本次习作前安排了两篇例文,一篇是《鲸》,一篇是《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例文都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写作特点,指导学生写好习作。
学生对说明文的基本方法都有所了解,再通过这两篇例文的学习,学生会对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及写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会顺利完成习作。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学习有条理地介绍事物。
【过程与方法】
进行小组合作,细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说明文的兴趣。
重点
能说出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难点
学习有条理地介绍事物。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文预习两篇例文。
1课时
一、引入课文《鲸》,了解说明方法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动物。请看录像(课件出示),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课题:鲸)
2.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文中描写鲸特点的句子。
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鲸的特点:大、种类多、吃食、呼吸、睡觉、胎生
4.对照批注和板书,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的特点。
5.指名学生回答。
(1)作比较,列数字,让鲸的形象具体。
(2)“近、约”用词非常准确。
(3)选择鲸吃东西的场景进行具体描写,写出鲸的捕食方式。
(4)通过对鲸呼吸水柱的描写,写出鲸的特点。
二、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风向袋的制作》
1.自读例文,说说例文是如何把制作风向袋的过程介绍清楚的。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这篇说明文是关于制作风向标的,顺序非常明晰,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这样会让读者读后对制作风向袋的步骤一清二楚。
三、比较这两篇例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内容侧重不同:《鲸》描写事物。《风向袋》则是指导怎样制作风向袋的。
方法有同有不同: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但是写顺序稍有不同。
习作例文
鲸的特点
大、种类多、吃食、呼吸、睡觉、胎生
这两篇习作例文风格各异,主要是给学生习作引导,通过学习,深刻体会说明文的写作特点,为后面的习作铺路。因此,教学中,我只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根据提示找出两篇例文的说明方法及异同点,从而让他们自学自悟,习得知识。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这次习作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写之前,细致观察,并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个事物。写的时候要运用本单元学过的说明方法,把事物介绍清楚。写完后,与同学交流分享。
因为这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对说明文和说明方法的认识不深。第一次写说明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学生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本次习作内容是介绍一种事物,这些事物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玩具、文具或电器等。而这些都是学生常见的东西,只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参观、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掌握这种物品的有关资料,再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以说带写,就能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从而为以后学习或写好说明文埋下热爱的种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通过实物直观的描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树立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习作。
【知识与技能】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2.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
按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重点
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难点
按一定顺序把事物的主要特点介绍清楚。
教师:准备几篇例文。
学生:可把自己准备介绍给别人的事物带过来。
2课时
第一课时
1.运用学习到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文。
2.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重点
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难点
掌握写说明文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我们这单元学习的是什么体裁的课文啊?
生:说明文!
师:说明文有哪些说明方法?哪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呢?
师:说明文是一种说明性很强的文章,比如我们刚学习的《太阳》《松鼠》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怎么写说明文。
二、理清内容,明确要求
1.明确本次习作内容。
介绍一种事物,可以是植物、动物,也可以是玩具、文具或电器等。
2.交流自己想介绍的事物。
3.读文中的表格,交流拟题收获。
可以直接写出想介绍的事物名称,作为本次习作的题目,也可以运用优美的语言拟定题目。
4.为自己本次的习作拟好题目,写在书上。
三、分类指导,准备习作
1.指导学生读习作时的注意要点。
(1)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2)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3)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各个方面。
2.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观察,积累素材。
(1)出示表格,以水果、蔬菜为例,引导学生去观察,也可以吃吃水果,感受味道。
水果、蔬菜
形状
颜色
味道
种类
营养价值
(2)引导学生将自己要写的内容也列成表格。
3.学生充分交流,在自己原先的思维导图基础上补充内容。(增添)
4.在思维导图上,用笔选出描写的内容。
5.用笔在选出的内容上标出描写的顺序。
四、感悟理解,写法指导
1.区分说明文与一般记叙文的不同点。
说明文要运用说明方法写,而一般记叙文不是,
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说明文有一定的知识性。
记叙文一般语言比较优美,而说明文的语言朴实。
师:是呀,说明文一定要运用说明方法介绍物品,但一般记叙文却不同,它们采用的一般是修辞手法。
2.写法指导。
师:运用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生动、形象,你打算在你的文章里运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物品的哪些方面呢?
指名学生交流。
五、学习好的开头与结尾
师生共同讨论开头与结尾,教师并出示有关的例句。
开头方法(投影出示)
A.开门见山法
a.我最喜欢吃的蔬菜是萝卜。
b.下午,妈妈回到家,放下了一个大纸盒子。我一看,发现三个鲜红的大字印在纸盒上:电饭锅。我迅速打开纸盒,一个银白色的电饭锅顿时的展现在我眼前。
B.抒情法
你看,家乡的红辣椒多么令人喜爱啊!我爱家乡的红辣椒。
C.比较法
在我家里有许多新奇而有趣的玩具,有电动小汽车、会玩杂技的小飞机……这些我都喜欢。可是,我最心爱的还是那辆遥控坦克,因为它是王叔叔从国外带给我的礼物。
D.赞美法
香蕉真是老少皆宜的好水果哟!
结尾方法(投影)
A.写出喜爱之情
啊,录音机,感谢你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B.反问法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也喜欢吃葡萄了吗?
C.总结法
葡萄不仅给家乡人带来一份美食,也为发展家乡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许多农户就是靠种葡萄致富的。
六、学生练写,自写自改
1.指导写作,突出个性。
2.学生独立写作,注意内容要具体,说明物品要有一定条理。教师巡视,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
1.增添 2.删去 3.排序
第二课时
1.评讲习作,引导学生依据习作要求积极参与习作评价。
2.通过“自读自评”“互读互评”“师读师评”“再读再写”“品读展示”环节,教学生学会如何评价、修改习作。
重点
评讲习作。
难点
教学生学会如何评价、修改习作。
一、重温习作要求
1.师:同学们,“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评改大家的习作。
2.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上节习作指导课的写作要求。(指名回答,然后多媒体出示习作要求)
二、自读自改
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想想自己文章中最让你得意的是什么,有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按照习作要求尽力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三、小组合作,互读互评
学生分成若干个作文评价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互读互评。
1.互读。
交换朗读他人的作文,小组内同伴的作文篇篇都要朗读。边读边思考,看看句子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对方抓住了物品的哪些特点来写,自己能否读懂别人的作文,不懂的地方就问作者。
2.互评。
(1)师:我们不但要懂得修改自己的文章,还要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优点,找出别人的不足,并且想办法给予帮助。相互帮助,共同进步,那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呀!
(2)学当“小老师”。在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要对同伴的习作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既要有口头的评价,还要给他人的习作写评语;填写“我的发现——习作评改卡”,在小组范围内评选优秀习作推荐给老师。
四、师读师评
美文赏析。
1.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佳作《扫地机器人》。
2.老师与小作者合作朗读习作。
3.引导欣赏,请大家围绕本次习作要求来评一评这篇习作。
4.教师列举各小组评选推荐的优美句段和佳作,学生集体赏析。
5.指点迷津。
(1)教师出示病文。
(2)学生尝试修改。
五、品读展示
1.学生给自己的习作配上图片,展示在“优秀习作展示园地”里。
2.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家长听听,让家长评评。
3.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社投稿。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互读 互评 美文赏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我在本次习作讲评中运用“以读为本”习作评价模式,增强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评价习作,让学生保持修改习作的习惯,从修改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习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