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训练(五)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训练(五) 含答案

ID:654212

大小:29.7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4-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训练(五) 0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唐多令 刘过 安远楼小集,佑脑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同柳阜之、刘去 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释: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号龙洲道人。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 治乱盛衰之变,但屡试不第,布衣终身。本词作于 1204 或 1206 年,当时韩伉胃掌握实权, 意欲伐金。而当时的南宋军备废驰,国库空虚,将才难觅。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上片前两句写纵目远眺之所见,用“芦叶”、“寒沙”、“浅流”等季节性意象,营造 出一种迷蒙、萧瑟、凄寒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B 本词用词精当,讲究炼字。“满”、“浅”、“寒”既抓住了景物特点,又把萧条的外景 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景中含情,富有表现力: C.下片“欲买”三句,写作者想要强打精神,苦中求乐,但因为年老体衰、有心无力, 终究不能再像少年时代那样纵情豪游了。 D.作者虽为辛派词人,但本词却没有一般辛派词人的豪纵患肆之风,而是言简意丰, 情志哀婉,表达曲折含蓄,耐人咀嚼。 16. “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深化题旨之重笔。作者因何而愁?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 分) 0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注)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 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 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 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5.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1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0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登岳阳楼① 萧德藻 不作苍茫②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③客,一挖④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注】①岳阳楼:湖南岳阳城西门城楼,下临洞庭湖。唐丞相张说谪岳阳时所造,为 登临胜地。②苍茫:旷远无边的样子。③夜郎:唐置县,今湖南玩陵西。④挖:同”舵”, 这里指船。 15.下 列对这首诗的理 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 抒发感慨,颌联 写自已经历,多年 夜郎 为客,今日泛舟洞 庭之上。 B.颈联 写洞 庭湖的秋 色,白鹭 、远山 ,画面开 阔;以动衬静,境界多变。 C.尾联 变换视角 ,由舟中转 楼上,既点出题目,又引人想象,意味深长。 D.这首诗 ,避开前人所写的角 度,把大量笔墨用在登楼之前,独辟蹊径。 16.这首诗蕴 含着作 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 要分 析。(6 分 ) 0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第二句的“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出诗人年轻时儒雅 谦恭的人格追求。 B. 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 很好的表达效果。 C. 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 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D. 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 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16. 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 分) 06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①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③,三谢不能餐。 [注]①此诗作于李白晚年参加永王李瑞的起兵失败之后。②雕胡:菰米,秋季结实,色 白而滑,古人当作美食。③漂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指馈赠食物。韩信贫贱时, 有一位在江边漂洗丝絮的老妈妈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他富贵后,送给漂母千金表示 感谢。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即题而咏,交代夜宿荀媪家,“寂寥”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的孤寂落寞之感,也奠 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由点及面,写尽农家的酸辛悲苦。一“苦”一“寒”,语义双关,很耐人寻味, 折射出诗人的悲悯情怀。 C.颈联写荀媪对诗人的热情款待。白色盘子里的菰米饭在月光的映照下格外耀眼,展 示出主人的心灵品行。 D.全诗即事抒情,风格朴素自然,于不事雕琢的平铺直叙中颇见神韵,在以豪迈飘逸 风格为主的李白诗歌中别具一格。 15.尾联运用韩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 分) 07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5—16 题。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①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注:①公元 1126 年(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写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帘旌在落日的辉煌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恢弘壮丽,富有诗情画意。 B.颔联写眼前的湖光山色已被沉沉的暮霭淹没,黄昏时的诗人登临“吴蜀横分地”,抚 今思昔,感概万千,为后文抒情蓄势。 C.颈联中“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心中的 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 D.“风霜”既指秋色的浓重,与自己的“白头”互相映衬,又暗喻政治局势的严峻, 一语双关。 16.诗人以“无限悲”收束全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主要写了诗人的哪些悲情? (6 分) 08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小题。 送张五諲归宣城 王维 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溪。 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 【注】张五諲,王维挚友,天宝年间自京辞官归乡,本诗作于此时。淼淼,水势浩大 的样子。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题目中的 “ 张五 ” 与《送元二使安西》的元二都是送别对象在家族中的排行。 B. “ 五湖千万里 ” 一句将空间拉大,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张諲此行的遥远与困难。 C. “ 况复五湖西 ” 在首句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路途遥远,突出了诗人的不舍和惆怅。 D. 此次送别时间是春天,颈联中诗人借美好的春景从反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 16. 古代诗歌强调情感表达含蓄,请分析诗歌最后一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离愁别绪的。(6 分) 0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伤 春① 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②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③,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 ①1129 年冬,金兵渡江,攻破临安,宋高宗从海上奔逃。1130 年春,金兵又攻 破明州,宋高宗奔逃到温州,当时诗人流落在湖南,该诗作于此时。②甘泉,宫名,秦始 皇筑的行宫,汉武帝时有所增筑。③向延阁,名子諲,当时做长沙太守。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诗歌的第二句,写边塞的烽火照亮了甘泉宫,以汉朝之事比况金兵逼近京都,用 典贴切,形象化,与第一句形成因果关系。 B.三、四句中“初怪”与“岂知”互相呼应,句法灵活,“穷海看飞龙”是指皇帝逃 到偏远的海上。 C.颈联化用诗句,对仗贴切、工整,紧扣题目“伤春”,写诗人白发如霜,对处处烟 花燃放的景象都无心欣赏。 D.尾联落笔有力,写出了向子諲以疲惫力弱的部队,敢于抵挡金兵的入侵,“犬羊” 一词是对金人的蔑称。 16.这首诗雄浑沉郁,深得杜甫同类题材诗歌的神韵,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概括这首诗 表达了哪些感情。(6 分) 10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送严公①入朝十韵(节选) [唐]杜甫 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 空留玉帐术②,愁杀锦城人。 阁道通丹地③,江潭隐白蘋。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注释]①严公:严武,杜甫朋友,曾以兵部侍郎任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镇中巴蜀。②玉帐 术:古代兵家一种安营的方法。③丹地:朝廷。 14. 下列对这首诗歌解读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漏鼓”两句通过特定的景物,设想严武在夜里等待着上朝的情景,并点明严武入 朝的季节。 B. 第三句“玉帐术”写严武曾镇守巴蜀,第四句“杀”写出给巴蜀百姓带来灾难的是 战乱屠杀。 C. 五、六句对仗工整,“通丹地”写严武从蜀地入朝,“隐白蘋”暗写诗人境遇,从而 引出下文。 D. 本诗虽然是原诗的节选,但是层次清晰,结构相对完整,能够将写景、叙事、抒情 融为一体。 15. 本诗蕴含作者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01 15.C 项,“但因为年老体衰、有心无力,终究不能再像少年时代那样纵情豪游了”理 解有误,不能再像少年时代那样纵情豪游的原因不是因为年老体衰、有心无力,而是因为 朋友零落、国家衰败,心情沉重 16.(1)自己老大无用、报国无门的愁闷郁愤。年轻时以身许国的抱负现已成空,国家 即将陷入危难却无能为力。作者因此而一腔悲愤。 (2)知交零落的愁苦。二十年过去了,老朋友各在天涯,现今是否安在?作者为此忧虑。 (3)忧国伤时的悲愁。国力衰微,山河残破,面对苍凉的江山,不由得再添新愁。 02 15.A A 项,“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错误。这一句中有“懒”,意思是词 人因将与友人分别,心中难过,已不想喝酒,只是唤来友人一起赏景。 16.①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与忧虑。南宋时镇江为抗金边防前线,吹角声乃军队行动的 号令,陆游作为戍守官员,自然对此很是关切。②劳于仕宦的疲惫。作者在镇江任职,忙 碌的日子很多,而休闲的日子很少。③朋友将要离别的惆怅。韩无咎即将离开镇江,作者 面对离别生出愁绪。 03 15.B 【解析】“以动衬静”错,应是一动一静,动静结合。 1 6.①偏居一隅,不得自由的慨叹:诗人多年夜郎为客,被俗世所累,不能尽情邀游, 只能在湖南游来荡去。②游览洞庭湖的喜悦心情:诗人身在洞庭之上,目接湖光山色,细 察鹭飞,宏观天末,兴致勃勃,但仍觉意犹未足,所以登上岳阳楼。(每点 3 分,共 6 分。 意思对即可。) 04 15. A(“儒雅谦恭”是错误的。“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到年轻时的豪 迈洒脱。)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 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 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16.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 中”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 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 知音的寂寞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特征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显情语。②分析景语。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④了解古代 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 本题中写到“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自己年轻时豪迈洒脱,然后回想了战场 上的情形,但现实却是“身老桑村麦野中”,生活在乡野居中与田地山野为伴,所以体现了 作者的壮志难酬的情感。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 生暮年的悲苦之情。 “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写到自己的好友独孤策已经埋骨在远方,自 己也想与他一样,可是谁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写出了自己家的孤独寂寞之情。 【参考译文】 当年文武双全、能与贵族和大臣们平起平坐,谈吐间壮志凌云、气势如虹。 战场上战鼓雷鸣、烟尘遮天也毫不畏惧,现却因时光流逝,自己也渐渐年迈,白发丛 生。 梦中回到了当年守护的边疆战场,实际上自己现实却生活在乡野居中与田地山野为伴。 我的好友独孤策已经埋骨在远方,我也想与他一样,可是谁能和我一同前往? 06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 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 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 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 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B 项,应该是由面到点,“田家秋作苦”为面,“邻女夜舂寒”为点。 故选 B。 15.①对荀媪殷勤招待的感激之情。②对自已落魄失意而无法报恩的惭愧之情。③对 农家辛劳与贫困深切的关注与同情。④以韩信自况,抒发自己孤寂郁闷之情。 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分析用典在表情达 意上的作用。读懂全诗,精读尾联,结合注释中韩信的典故,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思想感 情。这道题是正用典故。所谓“正用典故”就是保持典故的本来含意,了解典故的意义所 指,就能够把握其含意以及诗歌中诗人所寄寓的感情。此诗尾句中“漂母”用的是《史记• 淮阴侯列传》里韩信的典故:韩信贫贱时,有一位在江边漂洗丝絮的老妈妈见他饥饿,便 拿饭给他吃。他富贵后,送给漂母千金表示感谢。结合词典故理解尾联的意思是:这不禁 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结合注释可知:“漂母”用西汉 淮阴侯韩信的典故。这里的漂母指荀媪。荀媪这样诚恳地款待李白,使他很过意不去,又 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李白再三地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她的这一顿美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荀媪殷勤招待的感激之情,对农家辛劳与贫困深切的关注与同情,对 自己落魄失意而无法报恩的惭愧之情。诗人更有以韩信自况,抒发自己孤寂郁闷之情。这 首诗和李白其他诗歌写得豪迈放纵明显不同,写得朴素亲切,表现了李白对劳动人民的深 厚感情。 【点睛】 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 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 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 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 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 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⑦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 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残、缺、断、愁”等 词语常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寂有关。 07 15.A(“帘旌在落日的辉煌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恢弘壮丽,富有诗情画意”错误,诗 歌的第二句“帘旌不动夕阳迟”写举目所见的是苍茫的暮色,帘旌一动不动,夕阳缓缓西 沉,残阳如血,惨淡凄凉,以景之凄迷衬托人之悲秋。) 16.①个人身世之悲。诗人为避战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万里”和“三年”分别 突出了奔波的遥远和时间之久,如今两鬓如霜,眼看国土沦丧,自己作为一介书生,空怀 愁绪。 ②家国动乱之悲。写作此诗时,北宋灭亡已经三年了,岳阳楼在一片惨淡的夕阳余晖 中,帘旌一动不动,如此名胜,这般寂寞凄凉,社会动乱可见一斑。“三年多难”突出国家 动乱之久。 (每点 3 分) 08 15. D【解析】“草萋萋”可以理解成乐景衬哀情,但“江淼淼”这样理解不妥。“淼淼” 是水势浩大的样子,作者借此比喻自己浩荡的离愁。再者“未到”一句说明,张諲快回到 宣城时江南芳草已是萋萋,二人分别时应该初春时节,长安还是比较冷的。所以“江淼淼” 应该是用寒冷的春江之水比喻诗人分别时的凄凉,应非乐景写哀情。 16.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想,你回乡途经兰陵镇时也应该会因为我们彼此思念而感到 凄凉吧,哪里还忍受得了悲哀的猿啼呢?诗人用以下两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离愁。(1)虚 写:写成此诗时二人尚未分离,诗人悬想未来,借此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这句与《雨霖铃》 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法相同;(2)用典:“猿啼”之声,似哭似号,闻 之令人伤心,古人常借此表达哀怨、愁苦之情。(此句似化用郦道元《三峡》“巴东巫峡三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虚写和用典,答出每点 3 分。不要求术语准确,能从相应的角 度对诗句进行合理分析即可得分。) 09 15.C【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C 项错在“烟花燃放”,此处“烟花”指春日美丽 的景物。】 16.①表达了诗人对宋朝统治者败逃行为的讽刺,对国势日衰的忧愤。②表达了诗人对 自己流落(客居)异乡,年华已老,不能为国解忧的感伤。③表达了诗人对抗金行为的歌颂, 意在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10 14. B (对“杀”的理解有误。“杀”,此处是副词,表示程度深。愁杀,很忧愁的意 思。) 15. (1)赞扬严武的才干。诗歌三、四句写严武当初镇守巴蜀,保护了当地百姓,他 的入朝使成都百姓忧愁、思念。 (2)勉励严武努力。诗歌的最后两句,劝勉严武若担任辅弼要职,一定要克尽职守, 不能临危惜身。 (3)杜甫感叹自身命运,渴望报效朝廷。“江潭隐白蘋”,写诗人自己滞留四川的惆怅,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不想终老蜀地,定要北归,像严武都样效忠朝廷。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