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之反复出现的句子作用分析 (课件20张)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之反复出现的句子作用分析 (课件20张)

ID:654224

大小:6.47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1-04-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现 代 文 阅 读 反复出现的句子 壹 【 课 例 摭 谈 】 叁 【 分 析 内 涵 】 贰 【 考 情 回 顾 】 肆 【 把 握 作 用 】 教学目标 LOGO 壹 反复出现的句子 之 课例摭谈 LOGO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1、文章结尾写道:“哦,香雪!香雪!”反复咏叹“香 雪”,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结尾反复咏叹“香雪”,表现了台儿沟人对香雪 的赞颂和期待,赞颂了香雪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挑 战自我的美好品质。作者相信在香雪等年轻人的带 领下,台儿沟一定能从贫穷落后逐步走向文明进步, 台儿沟人必定会改变精神面貌,获得平等地位。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2.我真傻,真的”在全文出现多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因为祥林嫂内心极度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内心的痛苦, 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但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 的故事,并把她作为笑柄。这说明在那个封建礼教、封建迷 信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她享受不到一个普通人的权利, 就是因为她死了丈夫、儿子,是个寡妇,曾经改嫁。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 3.最新部编语文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刘 成章的《安塞腰鼓》,其中有一句话,“好 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出现了三次。 这样做的好处是:使用了间隔反复的修 辞手法,起了强调作用;同时照应了标题: 安塞腰鼓,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强调了作者 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 4.《记念刘和珍君》在文章的“一、二”两节中,有两 处写到“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一处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 了寄托自己对刘和珍的哀思,接下来连用两个“只能如此 而已”,是说明自己的悲愤感情是文章所倾诉不了的,但 也只能用文字来纪念。这种反复回荡的语言,正反映出鲁 迅先生悲愤之强烈。 第二处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对 黑暗社会下还活着的人来说的,是为了要揭露这“似人非 人”的世界,为了让国人不忘记这血的教训。“我也早觉 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反复出现,突出了文章主旨、 强化了悲愤的感情,交代了文章的线索。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 5.哈姆雷特反复对他的心上人奥菲利亚说了五遍“出家去吧” 这样的话,请分析原因。 一方面是他装疯的表现,另一方面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诫她, 在这样污浊的社会上很难保全自我。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 6.《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口头禅“行是行的,这固然 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贰 考情回顾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例1.(2016·浙江卷)何家槐的《母亲》:母亲和行人 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例2.朱鸿的《故乡难言》:本文首尾文字完全相同,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例3.(2014·天津卷)洪丽丽的《枣香醉人》:请赏析文 中画线的语句。 例4.冰心的《一日的春光》:“我不信了春天”,作 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例如,(2016·浙江卷)何家槐的《母亲》:母亲和行人的对话 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第一次对话)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 亲亮着眼睛问:“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是的,阿南 婶!”……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第 二次对话)如果要去火车站,一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 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 看见了没有?”“自然看见了,阿 南婶!”……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 。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第二次对话)“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她时常问从 省城回来的人。“是的,阿南婶!”……可是母亲摇摇头, 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结构的分析能力。这种题型主要从结 构和内容两个方面作答。结构上,“母亲和行人的对话”贯 穿全文;内容上,要看“母亲和行人的对话”表现了母亲什 么样的心理,对塑造母亲形象有什么意义。 组织答案:同样写看火车,内容有变化,在结构上起贯穿全 文的作用;反映了母亲向往又犹疑的复杂心理;询问的不厌 其烦与回答的不胜其烦形式对照,丰富了母亲的形象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朱鸿的《故乡难言》:本文首尾文字完全相同,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首)长安朱鸿,是在少陵原上长大的。 (尾)长安朱鸿,是在少陵原上长大的。 解析:文章的难言既有对故乡深厚文化积淀的一言难尽, 也有对故乡未来发展的难以预料,但对于故乡,作者是热 爱的、关心的,故乡一直被作者装在心里,原因除了祖先 遗留的记号,还有作为一个文人心中不能割舍的品格,故 乡难言在细微,难言在积淀,难言在割舍不下。 组织答案:运用反复的手法,首尾对照,凸显作者的故乡 情结;进一步强化作者保护原生态少陵原的道义和责任。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 2014·天津卷)洪丽丽的《枣香醉人》: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 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 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 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 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 能力。赏析可从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句子含意等方面着手。接连三句 “一年又一年”,形成排比、反复,感慨时间的流逝,写出爷爷奶奶的 日夜操劳和渐渐衰老。爷爷奶奶和枣树相衬托,有一种感伤之情。 答案:画线语句运用排比、反复、衬托等手法,句式整齐,语意层进, 情感浓烈;借枣树感念爷爷奶奶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表达了对他们日 益衰老的感叹之情。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 冰心的《一日的春光》:“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 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第一次)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第二次)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 嫌,总之,我不信春天了。 解析:“我不信了春天”这句话反复出现在寻春不见春之后,自 然而然突出了作者对春天迟迟不来的怨恨之心,这就为下文写美 妙的“一日的春光”作了充分的铺垫,使喜爱与赞美“一日的春 光”之情更强烈,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组织答案: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 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已经远隐。 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下文“一日的春光”。 叁 把握作用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 散文反复出现的句子一般情况下与文章的主旨有很大关 系,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和结构仔细分析 。 1.反复出现句子的作用: (1)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 (2)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 (3)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 三叹之效。 【附】小说里反复出现的句子:前后呼应;文章线索;埋 下伏笔,设置悬念;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强调作用, 重点突出;凸显人物性格。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 LOGO ,有交代线索、前后 后 呼 应等作用; 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 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 化或 一唱三叹之效。 总结归纳 壹 请插入您的大标题内容 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请插入您的文本内容 谢 谢!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