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语文八省联考后新高考题型专项训练:新高考现代文阅
读Ⅰ专项训练 1
22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自 1898 年马建忠文言语法著作《马氏文通》的出版,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吕叔湘开始着
眼于"史"的研究,再到八十年代至今,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不断深入,取得可喜成就。但是,
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研究的深度、广度须进一步深化拓展。
代文献浩如烟海,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适合拿来做语法史研究,必须加以鉴别,选取能够
反映各个时代语言实际的材料。这就要求注意语体,反映口语特征的材料通常更有价值;语料
的时代和方言背景要尽量明 i 可靠,时代不确定的材料只能作为参照,不能以其确定语法发展
演变的脉络;选择可靠的版本,避免使用后世改动过的文献。甲骨文、金文、出土简帛等未经
后人改动的资料尤其值得重视。
新发现的材料往往带动一个学科的快速发展,甚至产生新的学科,如甲骨文的发现与甲骨
学、敦煌文献的发现与敦煌学等。近年来出土文献、外域汉语文献时有发布,如清华简、安大
简等,都是语法史研究中应该加以拓展的材料。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电子语料受到追捧,材料的搜集从传统的"研读发现"正在转向"关键
词搜索"。这一转向给研究者带来了便利,但弊端也很明显。过分依赖关键词搜索容易导致研
究者先入为主、轻视功底。尤其对年轻学者来说,如果不注意文献的研读,关键词检索终将变
为无源之水。因此,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还要坚守科学严谨的态度,夯实文献
功底,在文献研读上力求句句字字有着落。
关键词检索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所检索的电子文本未必可靠。因此,急需组织力量建成权
威的汉语语法史研究语料库,把历代重要语料包括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献、敦煌遗书、宋儒语
录、元代白话碑、明清域外教科书等,通过精心校对,按照时代先后、语料性质,分门别类地
呈现给全体研究者,以便研读与检索。
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中,历史演变视角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是考察语法发展的历史,
自然要有历史演变的眼光。但是以往的断代研究有的比较侧重于共时的平面描写,有的缺乏时
代感和对语法演变的关注。虽然共时描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最终目标是揭示语法发展变化的
过程,找到演变的路径和规律。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虽然着眼于某一具体时段,但必须把这一
时段看作一个过程,从历史演变的视角出发,考察具体语法范畴、句法表达方式、语用手段在
不同时代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历史演变视角是一个纵向的视角,而跨语言视角则是横向的视角。跨语言视角是指在考察
描写和解释汉语语法现象的时候,把汉语放在世界语言比较的视野之下进行研究。在汉语语法
史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跨语言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判定汉语语法形式的来源以及发
展路径,另一方面,我们所总结的路径和过程也可以印证或丰富学界对跨语言现象和规律的认
识。
与跨语言视角相关的是语言接触视角。语言的演变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语言接触
是最重要的外部原因。语言发展过程中总会受到周边语言或方言的影响,从甲骨文算起三千多
年来汉语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那么,汉语语法演变有哪些现象与语
言接触有关?其接触过程、演变路径是怎样的?这些都要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加以考察。
(摘编自杨永龙《如何推进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
材料二∶
语法是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的。数千年来,汉语语法是变化不大的。它靠着数千年维持下来
的某些语法特点和以后发展出来的一些特点,以自别于其他的语言。
词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定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主语在谓语前面,修饰语在被修饰语
前面,动词在宾语前面,数千年如一日。有人分析过甲骨文的语法,发现它的词序和现代汉语
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在上古的全部典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事实。下面是《论语》里
的两个例子∶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雍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这两句话的语音,当然变化很大了。在词汇方面也有一些变化,例如现代不说"说(悦)",
而说"高兴";不说"闻",而说"听见"。至于"韶"这个名词,在现代汉语里也根本用不着了。但
是从语法上说,可以说没有什么变化,现代还是用同样的词序,同样的结构方式。
汉语的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之、于、与、以、而、则、虽、若、如"等字,直到今
天还在书面语言中应用着;有些在口语里还没有替身,例如"三分之一"的"之","为祖国语言的
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而",这些都是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虚词,而它们正是数千年前传下来
的。
但是我们不能在语法的极大稳定性中得出语法是不变化的结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语法
逐渐发生变化,它逐渐改进着,改良和改正自己的规则,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
(摘编自王力《汉语语法史》)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语言材料的不断发现,断代汉语语法史产生了甲骨学、敦煌学等分支学科,这些分
支学科拓展了断汉语语法研究的范围。
B.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关键词搜索"为断代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方便,但是关键词检索的电
子文本未必可靠是这种方法的一大弊端。
C.那种侧重共时的平面描写的研究方法尽管揭示了语法发展变化的过程,但仍缺乏历史演
变的眼光,虽然必要,但仍需要完善。
D.汉语语言演变的外部原因指的是汉语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的接触,断代汉语语法
史研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新技术、新发现、新观念等的不断出现,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才
能推动这一研究不断向前。
B.要使用数字技术,但不能过于依赖数字技术,一些年轻学者过于依赖"关键词搜索",久
而久之就会丧失文献研读能力。
C.借鉴吸收其他民族语言的语法研究成果,以求博采众长,丰富完善汉语的语法,这就是
跨语言视角研究方法的意义所在。
D.汉语语法虽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发生着变化,
进行着改良。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适合做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典范材料的一项是(3 分)
A. 经清代学者增补的《逸周书》
B.沈括《梦溪笔谈》的宋代刻本
C. 周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D. 商朝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4.请结合材料二,从词序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一段文字在古今语法方面的异同。(4 分)
(邹忌)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忌不自信……旦日,客
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 分)
23
一、 现代文 阅读(35 分)
(一 )现代 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据凯度《2017 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 报告》,微信在网民群体中的 总体覆盖率已达 94.5%。截至 2017
年 6 月底 ,微信合并活跃 账户达 9.63 亿,较前一年同期 上涨 19.5%。即速应用发布 的《2017-2018 年微
信小程序市场发展研 究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3 月微信月用户数量超 过 10 亿。微信的出现加速了从 单
向传播到双向传播、多向传播、社交化传播的变化趋势。
作为一种社交媒体,一种群媒体和自媒体的综合物,微信等新媒体显然满足了人们合群交友的即时互
动需求。恰如有 学者所指出的:“21 世纪的新媒体变 革实质,是带来了千百年来没 有的人媒互动的公众信
息传播效果的革命,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人和媒体可以互动的时代,而且从传播学角度看是新媒体的人
媒 互动 带 来了 社 会公 众信 息 传播 效 率反 馈 模式 的 变革 。”这 种变 革 就是 , 从传 统媒 体 的迟 滞 反馈 模 式, 变
成了数字读物的即时反馈模式。
如今新媒体已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这个效果用传统传播理论无法解释,因为传统传播技术
确实无法即时反馈。这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明确清晰的区别。这一代新媒体是开始实现即时反馈模式
的新媒体。正是从 “即时”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微信朋友圈等即时发布的功能,给四处流浪的瞬间提
供了一个表达的家园。微信等新媒体的存在,满足了普通人即时表达瞬间内容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是此前
任何媒体都无法满足的,是一个绝对的空白,是人类体外进化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在微博之前,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外,没有一种媒体能够即时地表达人们的思绪、观念,而在日常生
活中,人们尤其是普通大众又存在着大量需要即时表达的内容。于是,人民大众中大量存在的需要即时表
达的内容,与传播界缺乏这种表达的媒体之间,就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即时,就是短暂、一瞬即逝。
表 达它 , 需要 快 捷和 迅速 , 故其 对 象或 可 以称 为 瞬内 容 。以 前, 笔 者在 论 及微 博 时曾 认 为: “微 博现 象 的
出 现, 又 催 生了 一 个新 的 词——‘瞬 内容 ’。 从‘微 内容 ’到 ‘瞬 内容 ’, 体现 出 互 联网 不 断向 人 性 的本 质 和深 处
延伸的特征。”关于“微内容”与“瞬内容”,还要做一简单介绍。
所谓微内容,是相对于传统媒介中的大制作 、重要内容而言的。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最小的独立的内
容数据,如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等等。”
即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被称作微内容。这些零星散乱的数据聚沙成塔,成为网络神奇力
量的真正来源。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微内容就存在,但没有网络,那时只是作为私内容而存在。
所谓瞬内容,指人的精神活动具有瞬间性。正如弗洛伊德所揭示的,在人的意识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
无意识世界一样,我们还可以说:在恒定的、稳定的精神活动之外 ,还有一个不稳定的、流动的 、稍纵即
逝的瞬时性精神世界,这一精神世界的内容就是瞬内容。瞬内容庞杂而不稳定,如同山雨欲来前诡谲变化
的 天 空 、 钟表 滴 答 作 响 的 指 针 、已 经 掀 过 的 日 历 、 车窗 外 向 后 飘 逝 的 风 景……具 有 流 动 性、 瞬 时 性 和 不 可
逆性。
传统媒体,包括博客在内,所对应的是瞬内容的反面一一相对稳定与恒久的精神活动。一般而言,这
些内容的产生要经历目击、体验、采访、调查、构思、搜集资料、结构、写作、发表等一系列过程。博客
简化了这一系列程序,但一篇博文也还需要稳定的、静态的构思和写作。但问题在于,在人的精神世界之
内,除了一些稳定的思想、情绪、念头、意念之外,还存在着庞大的不稳定、不恒久、充满流动变化的精
神活动与精神内容,即“瞬内容”。具体来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许多想法、情绪 、念头、思想是瞬间
即逝的,迅速到还没降生,就已死去的程度 ,如瞬间的体验、想法、念头、情绪、意见、牢骚、抱怨、痛
苦等,苏轼所谓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即难摹”是也 。而在微博问世之前,这些精神活动一般都难以
记录下来;就是如手机短信那样可以记录下来 ,也难以一对多、多对多地发表,难以被受众及时看到。但
是 微媒 介 (微 博 、微 信等 ) 的问 世 则解 决 了这 一 问题 , 即“人 们瞬 间 发生 的 精神 活动 如 何即 时 表达 , 并能
够被特定受众知晓”的问题。
(摘编自刘畅《微信:即时发布与“瞬间”表达》)
材料二:
在网络空间,微信的出现是对自媒体的又一次革新。微信的平台交流、零资费、跨显示实时输入状态
等功能,和其他的社交软件相比,更加灵活和智能,更加节省资费,更能满足草根的需求。在微信上 ,人
们可以随性随心发表自己的心得、话语、感想,获得自己想要的“关注”,从而满足个人需求。人们通过微
信,可以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 悟和见解,进而引起其他人的关注 ,人们以“点赞”或评论的方式进行
互动,时而戏谑,时而庄重,更加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当前的大众娱乐时代 ,平民一瞬间可以成为明
星,成为娱乐的中心,弱者也可以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并且还可以通过微信完成信息的传递,满足了人
们表达自己甚至是获得帮助的需求。微信俨然成为置身于网络世界的自由力量 ,成为人们发布思想、沟通
情感、交流文化的平台,真正实现了“人是媒介的延伸”。
草根,字典里的解释是基层民众的意思 。引申一下,草根文化就是民间的、大众的原生态文化。与精
英 文化 相 反, 这 种文 化给 草 根带 来 了自 由 、畅 想 和真 实 的快 乐。 法 国学 者 德赛 图 认为 , “在 文化 领 域, 文
化 产品 经 常是 强 加给 大众 的 ,大 众 不能 决 定文 化 的生 产 ,可 是却 可 以选 择 文化 的 消费 。 ”湖 南卫 视 《超 级
女声》节目开启了我国大众文化思潮 ,从此,人们有理由相信 ,无论你出生如何,你都可以一夜成名 。近
几年,随着微信在公众中的广泛使用,微信充分发挥了草根的力量;随着微信推出信息置顶、推送新闻、
加关注公共主页的功能,微信进一步实现了草根的话语权。
(摘编自吴佳妮《微信自媒体视域下的“草根文化”生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作 为 一 种 社 交 媒体 , 一 种 群 媒 体 和 自 媒 体 的 综 合物 , 微 信 的 出 现 , 使 传 播 由 单 向向 双 向 、 多 向 和
社交化的变化得以实现。
B. 新 媒 体 满 足 了 人 们 合 群 交 友 的 即 时 互 动 需 求 , 已 经 产 生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传 播 效 果 , 这 使 得 传 统 传 播
技术无法即时反馈。
C. 传 统 媒 体 记 录 的 是 相 对 稳 定 与 恒 久 的 精 神 活 动 , 这 些 内 容 一 般 要 经 过 复 杂 的 过 程 才 能 产 生 , 而 博
客简化了这些复杂的过程。
D. 在 网 络产 生 之 前 , 人 的精 神 世 界 中 就存 在 不 稳 定 、 不恒 久 、 充 满 流 动变 化 的 瞬 内 容 ;而 有 了 网 络
之后,又诞生了微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材 料 一 引 用 有 关学 者 的 论 断 , 阐 述 了 微 信 等 新 社交 媒 体 的 诞 生 所 引 发 的 社 会 公 众信 息 传 播 效 率 反
馈模式的深刻变革。
B.材料一引苏轼诗句“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即难摹 ”,说明古代人和现代人一样,内心总有瞬间
的体验、想法、念头等。
C. 新 浪 博 客 中 的 一 篇 网 志 、 当 当 网 站 中 的 一 则 读 者 评 价 、 视 觉 中 国 旗 下 网 站 用 户 上 传 的 一 张 图 片 ,
这些内容都属于文中所说的微内容。
D. 与 精 英文 化 相 反 , 草 根文 化 是 民 间 的、 大 众 的 原 生 态文 化 , 这 种 文 化给 草 根 带 来 了 自由 、 畅 想 和
真实的快乐,是大众可选的文化消费。
3.下列表述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 微 信 就 是 网 络 科技 发 展 的 结 果 , 拓 展 和 夯 实 了 草根 文 化 的 传 播 渠 道 , 使 各 种 未 经磨 炼 的 真 实 的 个
性得到不断张扬。
B. 政 府 部 门 、 大 众 传 媒 等 , 应 尽 快 设 立 官 方 微 信 号 , 充 分 利 用 微 信 这 一 广 泛 的 社 交 平 台 , 传 播 正 确
的价值观和理念。
C. 草 根 阶 层 通 过 微 信 评 价 社 会 公 共 事 务 的 公 平 性 、 合 理 性 和 合 法 性 , 影 响 和 改 变 人 们 的 价 值 观 和 社
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D. 微 信 成为 普 通 人 之 间 进行 爱 心 接 力 、爱 心 传 递 的 纽 带和 桥 梁 , 促 进 了草 根 阶 层 互 助 互爱 的 优 良 风
气的形成和传递。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微媒介”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24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 一:
关 于 语 言 经 济 学 的 由 来 , 学 界 都 普 遍 认 为 源 于 马 尔 沙 克 。 他 于 1965 年 在 致 力 于 信 息 经 济 学 的 研 究 时
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
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特性,遗憾的是他没有做出深入分析。而后许多经济学者借用人力资本
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把语言引入经济活动中来,探讨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所具有的经济势能。国
内的 研究 始于 21 世纪 ,也 是继 承和 发展 了西 方研 究的 理论 成果 ,但 是缺 乏深 入研 究, 没有 形成 佢完 整的
体系。到底什么是语言经济学?它的范式和本体论基础是什么?这些都不是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不过,
学界对于它的研究对象问题已经有了基本的共识。
对于语言本身产生、演变规律的研究,见诸语言学、考古学和社会学的文献相对较多,尤以语言学为
主。语言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语言的内部要素(语音、词汇、语言)进行,特别强调遵循语言
自身规律,把一切不属于它们研究对象的东西排除在外。而语言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把语言
作为研究素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语言的形成、发展、传播、更新和消亡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演
化过程,人们的经济理性选择在此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语言经济学可以
最大限度地使用或借鉴。例如,借助经济学和博弈论中的均衡和最大化思想来探究复杂语言系统的生成演
化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常规性”,并探讨语用行为中言语资源配置的均衡和优化问题。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语言产生、演变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可以归结为语
言的作用或考者语言的经济势能,这也是语言经济学的时髦话题,目前这一方面的理论相对成熟。比如布
里克利和艾米陈利用儿童移民的数据探讨了语言能力与工资收入分配的关系,格林测算出英语的强势地位
可以帮助英国在欧洲获得较高收益。再比如拉齐尔、切尔以及德·斯旺关于语言趋同理论(语言经济学研
究的一个主题)的研究,是为国家的语言规划提供理论基础的;奇斯维克等提出语言的人力资本性质,是
为一些移民国家制定语言政策提供支持的,美国的 GRE、英国的雅思考试等就是受这些理论的影响。围绕
着语言的学习、培训和信息化处理等形成的语言产业,它自身的发展规律、组织结构及其对经济的贡献度
等等,都是语言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语 言 经 济 学 发 展 至 今 不 过 50 多 年 , 作 为 一 个 迅 速 拓 展 的 研 究 领 地 , 它 还 没 有 形 成 一 个 统 一 的 分 析 框
架,现有的研究零散而杂乱。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语言经济势能的研究远远超过了对语言本身的研
究。甚至在有些学者看来,前者都不属于真正的语言经济学研究。可以预见,在以后的研究中,语言学界
和经济学界对于语言经济学的认识分歧还将长期存在,毕竟语言学和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相差太远。即使在
经济学的框架内研究语言也会因经济理论的不同而产生迥然不同的结论,因为经济学囊括了太多的学派与
内容。不过,语言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或许将会是语言经济学作为新兴领域最能彰显活力之处。
(摘编自黄少安、张卫国、苏剑《语言经济学导论》)
材料 二:
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它强调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原则
和方法来研究语言,这为我们研究新词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言语活动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定式,即
言语的内部始终有一种力量——人的交际和表达的需要与人在生理上(体力上)和精神上(智力上)的自
然惰性之间的基本冲突。人们总是在寻求更多、更新、更明确的语言单位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想法。在这个
活动中,人要消耗体力、时间、精力,所以人们在不断寻求能够省力又能被人普遍接受的语言词汇 。这就
是法国语言学家马尔丁 内提出的“语言经济学原则 ”。如:“‘拼养’孩子让人欢喜让人忧。”新词语“拼
养”就适应了简洁、省时、省力的经济学原则,时下在年轻的父母中得以迅速流行。再如:“美国选民对
恶炒‘中国话题’不感冒。”这里的时髦词语“中国话题”是指西方国家对崛起的中国是否 对世界构成威
胁的议论,其中隐含的是有些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客在大选前利用媒体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而引起的一
系列话题。
新闻新词语在展示我们国家经济腾飞的同时,对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现代化的传媒技
术手段如电视新闻、书籍、广播等传播着大量的新词语,扩展了人们的知识面,改变了人们的知识结构,
开拓了人们的思考空间和鉴赏能力,提高了人们的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和生活热情。新词语传播的新的价
值观念,使精英文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引导人们追踪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改变明天的经
济生活。现如今,大量流行的缩写新词语以其少量的符号表达了尽可能多的信息,适应了讲究速度和效率
的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语言经济原则,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此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摘编自潘锐《新词语的语言经济学效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语言经济学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国内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对西方研究的成果进行了
借鉴,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B.相比而言,语言经济学对语言经济势能的研究更感兴趣,远远超过了对语言本身的研究,并且形成
了相对成熟的理论。
C.“中国话题”是有些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客利用媒体炒作出来的新词语,并没有体现马尔丁内提出的
“语言经济学原则”。
D.以少量的符号表达了尽可能多信息的缩写新词语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语言经济原则相一致,都
讲究速度和效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马尔沙克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后世学者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理论,但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和本体论基础依然没有形成共识。
B.布里克利、格林以及拉齐尔、切尔等人的研究都是围绕语言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展开,可以为国
家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制订提供帮助。
C.言 语 活 动 中 人 精 神 上 的 惰 性 决 定 了 人 们 总 是 在 寻 求 既 省 力 又 能 被 人 普 遍 接 受 的 语 言 来 表 现 内 心 的
想法,新词语就顺应了人的这一需求。
D.新词语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者,还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对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语言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3 分)
A.流行语的语义结构及其生成机制研究
B.“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服务研究
C.商务广告的语体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
D.语言因素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语言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25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现在,一台电脑已经可以完成几乎所有人从一出生就能做的事——识别人们的脸。对大多
数人来说,这在一开始是能够认出妈妈的能力。养育孩子的乐趣之一,就是在进入家门的时候
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激动地向你扑来。这种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的反应有赖于人类天生的
人脸识别能力。虽然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但我们几乎从不停下来思考是什么使它成为可
能。
事实证明,我们的脸和指纹一样独特。我们的面部特征包括瞳孔之间的距离、鼻子的大小、
微笑的样子和下巴的轮廓。计算机可使用照片来绘制这些特征并将它们编织在一起,并以此为
基础建立一个数学方程,这些数学方程可以通过算法来访问。
人们正在把这项技术应用到世界各地,以便改善人们的生活。在某些情况下,这样做是为
了方便消费者。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正在利用微软的人脸识别技术开发一种服务,可以让顾客走
到 ATM 前,无须银行卡即可安全取款。这些 ATM 可以识别顾客的面孔,然后他们就可以输入取
款密码并完成交易。
在其他场景中,这种技术可带来更大的好处。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
正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医生诊断一种被称为 DiGeorge 综合征(DGS)或 22q11.2 缺失综合
征的疾病。这是一种多发于非洲、亚洲或拉丁美洲人口的疾病。它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
包括心脏和肾脏的损伤。患有这种病的人也常常带有特定的面部特征,这些特征可以通过电脑
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加以识别,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出需要帮助的病人。
这些场景说明了一些重要和具体的方法,以便使人脸识别可以用于造福社会。这是 21 世纪
的新工具。
(摘编自布拉德·史密斯、卡罗尔·安·布朗《工具,还是武器?》)
材料二
近一两年来,继语音识别技术的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人脸识别成为又一广受关
注的领域,甚至有公司将人脸识别技术融合于文化娱乐行业,视其为业务拓展的又一风口。不
过,互联网时代普遍存在数据安全问题,引发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个人隐私
泄漏、社会伦理等风险的担忧,让业界对该技术在文化娱乐领域的运用不得不有更多更深层次
的考虑。
基于对未成年人上网保护的进一步加强,有游戏企业公布了其关于未成年人上网保护工作
的最新措施,其中就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在未成年人上网防沉迷系统中的进一步深化应用,在对
已实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的基础上,新的防沉迷措施专门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
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扩大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对疑似未成年人用户进行甄别。然
而,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可能带来的隐私安全问题,游戏企业还是持十分谨慎的
态度。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尖端的技术往往会在游戏等文化娱乐行业中先行使用,把一个偏
‘重’的技术变成一个轻型的娱乐休闲应用。这对普通公众对技术的认知和体验是有好处的,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这些被识别出的信息本身也是公民个人信息的一部分。”中国传
媒大学副教授周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文化娱乐活动中运用人脸
识别技术,技术应用者都一定要有保护用户隐私的意识。不是所有文化娱乐行业都适用人脸识
别技术,有些行业的用户主体的信息不宜被采集,比如涉及未成年人的相关应用。“一些产生
负面影响的技术应用,可能是出于很好的想法和创意,但好的想法在落实时一定要足够严谨,
要考虑周全。”
的确,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在刷脸支付、犯罪监控等场景中发挥了积
极作用,但在游戏等文化娱乐场景中是否有必要全面推行人脸识别技术,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
议题。人脸识别的危险在于,人脸和指纹一样,在生物特征上具有唯一性,因此,人脸识别能
够根据个体面部特征分析和发现种族、年龄等个人隐私。其次,基层治理主体掌握了诸多数据
库,一旦将人脸信息与其他信息结合,个人隐私甚至个人具体活动将无所遁形。此外,人脸识
别要依靠人脸信息数据库,理论上,该数据库储存的人脸信息越多,其识别的精确性就越高,
但是反过来,这种人脸信息数据库越大,其被滥用或者泄露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一旦掌握
了该数据库,就等于掌握了“通往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权利”的“钥匙”。因此,在当前无法
充分保障人脸信息数据库安全的情况下,人们对人脸识别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说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科技的进步更多的是在促进人类生活的便利,提升人类的
工作效率,那么今天,互联网技术在便利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制造了一些麻烦,如果
不能合理规范使用,很快,人脸识别技术或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
(摘编自周志军《“人脸识别+文化”,风口还是风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人脸识别能力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能力,科学家据此研发出了电脑人脸识别技术,目前
正应用到世界各地。
B.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正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开发一种服务,可以让顾客在 ATM 前通过刷
脸即可完成取款业务。
C. 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医生治疗一种多发于非洲、亚洲或
拉丁美洲人口的疾病。
D. 人脸在生物特征上具有唯一性,人脸识别技术能够根据个体面部特征发现种族、年龄
甚至疾病等个人信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它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
让人们感到担忧。
B. 如果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脸识别技术,就可以使之造福社会;反之就会给社
会带来诸多的问题。
C.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在一些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有的领域并不
适合运用这种技术。
D. 在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时,只有充分保障人脸信息数据库的安全,才能消除人们对运用
这一技术的担心。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民法典》将人脸识别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畴,规定对人脸识别信息的处理受法律保护。
B.支付宝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刷脸支付,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受到用户认可。
C.某游戏企业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对用户进行甄别,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D.北京某住宅小区设置刷脸进入的门禁系统,此举引发业主和社会舆论广泛关注。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 分)
5.有人认为,在对待人脸识别技术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