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ID:654342

大小:38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4-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鹰潭市 2021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贵溪一中 宋文剑 审题: 黄笑懿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 0.5mm 黑色笔迹 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5.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字序为什么从上至下 汉字最初的行款应该是自由的,字序、行序并没有明确的规则。如江苏吴县澄湖良渚古井出土的黑陶 贯耳壶,腹部的四个字呈横斜状排列;而江苏高邮龙虬发现的刻文陶片,可以分为两组,四个字的那组应 是竖排。不过,这种自由式的行款在面临字数增多,或是有其他更高功能需求的记录时,不足就非常明显, 新型的行款必然出现。 对新行款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应是新需求。根据早期汉字的应用情况,我们不难猜测,它就是甲骨文 占卜、竹简记录等活动。所以,能对行款样式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甲骨和竹简本身,二是 活动性质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的甲骨常被略去,因为甲骨本身对字序、行序没有多少约束;而竹简常受关注,学者们常 从持简习惯、书写习惯等方面入手,认定竹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对于自上而下的字序,尤其是单 简书写时,无论是“方便说”,或是“持简习惯说”,都略显牵强。 “方便说”认为,汉字字形便于竖写,所用的竹简宜于竖写,这是汉字书写的决定性条件。但事实上, 尚没有真正讲究书写顺序的初期汉字,是无所谓竖写横写的,这时候的书写是为字形服务,而非字形为书 写服务。而就竹简而言,客观上也没有明确的适宜横写或竖写,同样构不成竖写字序的决定性因素。 “持简习惯说”认为,古人应是席地而坐,左手持简,置于胸前,右手执笔而书。正是持简的习惯性 动作决定了字序的下行。这个说法的前提条件是古人必须有竖向持简的习惯,而这其实是很难确定的。正 如北京大学教授李零所说:“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不是别的,就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比如, 甲骨是种不易写也不易刻的“不方便”材料,却被选为早期一个重要的书写载体,可见古人有时候对书写 的目的更为重视,方便性反而是其次的。 这样,就剩下第二点,即活动本身。它具有两个先天优势。 首先,地位优势。“生民之初,必方士为政”,当时以卜问吉凶、占福祸、决犹豫、定嫌疑,占卜可 以用来指导一切活动。其次。亲缘优势。很多学者认为,汉字的诞生与巫及其活功有密切关联。那么,汉 字应用相关规则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会遵循巫相关活动的需求,而甲骨占卜是先民最重要的巫术活动之一。 从目前出土的甲骨文内容来看,它绝大部分是占卜的结果,即神意由甲骨兆相表达出来的文字呈现, 是一种来自神灵的从天而降的“天垂象”式的昭示。行款自上而下的字序,从形式上正好吻合这个特点。 对于这种“天垂象”式的自上而下,我们还可以找到几个辅证: 其一,骨板上多个段落阅读次序的设定。一个完整骨板上,如有若干段卜辞,那么这些段落的阅读是 自下而上的,就是从下一段开始,按照次序逐段上读。这正好切合处于下方的占卜者先问问题,然后逐步 往上,高居在上的神灵给予昭示的过程,也与占卜活动的性质相契合。 其二,对应“上达”“下传”方式。古代常用火烟作为祭祀“上达”的媒介,它是自下而上;那么表 示“下传”内容的神昭示文字。自然就是自上而下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汉字最初的行款是自由的,字序没有明确的规则,是因为早期需要书写的汉字不多。 B. 甲骨本身对字序、行序没有多少约束,对汉字新行款的形成,不像竹简那样有决定性作用。 C. 甲骨和竹简材料本身及活动性质的影响两个方面决定了汉字行款采用什么样式。 D. 汉字早期应用于甲骨文占卜、竹简记录等活动,这对新行款的出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提出中心论点,之后主要运用先破后立的方式,明确了甲骨在汉字行款形式形成中的作用。 B. 文章明确反对竹简在汉字行款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观点,论据翔实,论证有力。 C. 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方式,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D. 文章引用李零教授的话,是为了说明“持简习惯说”难以令人信服,其预设的前提往往主观,未必准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便说”和“持简习惯说”均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但也不能因此就否定它们作为一种假说的存在意 义。 B. 远古先民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用占卜来指导,目前出土的甲骨文内容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说法。 C. 甲骨骨板上的汉字,书写时要自上而下,阅读时要自下而上,这是符合神意从天而降的“天垂象”的形 式的。 D. 用甲骨来占卜是先民重要的巫术活动,与之相关的需求对汉字应用规则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答案】1. D 2. A 3. C (二)实用类文本(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我国民事法律的集大成者,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 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以“法典”命名,表明凡是纳入民法典的规则,都与具有基础性、典范性的特 点;以“民"命名,说明民法典把人民愿望置于首位,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的诉求。此次民法典草案亮点 很多,最大的亮点就是为民立法、以民为本,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就是充 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新中国成 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民事权利的保护逐渐加强。今天,我们之所以要颁行民法典,是因为进入 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 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民事权利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保障人民更加广泛的民事权利 十分重要。民法典既确认了个人享有各项具体民事权利,明确了这些权利的具体内容和边界,又保护个人 能够正常行使和主张权利,免受他人不法侵害。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图示:《民法典》草案网络热度值 (数据来源:新华恩融媒智慧分析平台) 材料三: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表决通过了《民法典》,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每个人的每项权利 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护、出台民法典,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 代”。《民法典》实施后,我国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 任法、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在民法典中,“平等”与“保护”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如强化对胎儿利 益的保护,降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宣示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规定成年监护制度,增设专章规 定居住权,以满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等。此外,民法典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 求。例如,民法典草案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等重要权利,不仅是我国民事 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更蕴含着对人民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针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带来的侵 害个人信息现象,民法典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还首次将数据、网络虛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四: 绝大部分国家都有民法,但有民法典的并不多。代表委员们表示,编纂中国人自己的民法典,必须扎 根中国土壤、紧扣时代脉搏。民法典突出对绿水青山蓝天的保护,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新 增的保理合同相关规定,解决企业融资问题,优化营商环境……陈晶莹代表说,民法典草案紧随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开放性。“中国人在道德共识、价值理念和文化象征等精神层面的特性, 都通过民法典草案浇筑到具体的制度和规则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 务所主任皮剑龙说。在一些代表委员看来,民法典草案通过实施后,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 重要支柱,也为未来相关民商事法律规范的制定提供标准。孙宪忠代表告诉记者,民法典草案已为一些民 商事活动领域留出了充分的立法空间。“如在知识产权等方面,相信民法典将为今后特定领域的立法打下 基础、提供便利。”他说。 民法历史悠远,中国民法典助力开创未来。李亚兰代表说,民法典立法突出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 具备与时俱进的立法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必将为这个奋进的时代提供更为完备的法治保障。 (摘编自中国人大网) 4. 下列关于“民法典”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法典坚持“平等”与“保护”的立法精神,在民事立法上进行了一次重大创新,回应了社会现实需求。 B. 民法典征求意见中热度值话题前三位为“离婚冷静期”“高空抛物”和“高利放贷”,均在 90 以上。 C. 民法典亮点在于为民立法、以民为本,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具有其他法律不具备的基础性、典范性。 D. 民法典扎根中国土壤、紧扣时代脉搏,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法典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视,关涉民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将进一步提升民众的权利与义 务的意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B. 民法典可谓我国“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物业费、离婚纠纷,草案涵盖 了民事活动的方方面面。 C. “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可以看出民法典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 众的利益。 D. 民法典作为“民法典时代”的“宣言书”,草案聚焦社会热点,回应百姓关切,真正体现了为民立法、 以民为本,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 6. “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是民法典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作具体分析。 【答案】4. C 5. B 6. ①民法典考虑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立法诉求: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事权利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法 典考虑人民的这些要求,既确认了个人享有各项具体民事权利,又保护个人能够正常行使和主张权利。② 民法典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等重要权利,也规定了 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③民法典,突出当代生态保护;将绿色 原则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提琴 老侯是手艺人。老侯原来在乡下学木匠,开始的时候锛檩锛椽子。 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站在原木上,用锛像用镐,一下一下把木头锛出形来,弄不好就锛到自己 的脚上。老侯一次也没有锛到自己脚上。 老侯对没有锛伤自己很得意,说,师傅瞧我还行,就让我煞大锯。 煞大锯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先将原木架起来,一个人在上,一个人在下,一上一下地拉一张大锯。 大锯有齿的一边是弧形的,锯齿有大拇指大。干别的活可以喊号子,煞大锯却只能咬着牙,一声不吭,锯 完才算。 老侯的腰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后来老侯学细木工,手下稳,别人都很佩服,其实老侯靠的是腰。 老侯学了细木工,有的时候别人会求他干一些很奇怪的活儿。老侯记得有人拿来过一只不太大的架子, 料子是黄花梨,缺了一个小枨,老侯琢磨着给配上了。 人家来取活的时候,老侯问,这是个什么?来人说,不知道。老侯心里说,我才不信不知道呢。 不过老侯到底也不知道那个架子是干什么的,这件事一直是老侯的一块心病。 老侯的家在河北,早年间地方上有许多教堂,教堂办学校,学校上音乐课,用木风琴,弹起来呜呜的 很好听。老侯常常要修这木风琴。修好了,神父坐下来弹,老侯就站在旁边听。有一次神父弹着弹着,忽 然说,侯木匠,你会不会修另外一种琴?老侯问,什么琴?神父说,提琴。老侯不知道,嘴上说试试吧。 神父就把提琴拿来让老侯试试,是把意大利琴。 老侯把琴拿回家琢磨了很久。粗看这把琴很复杂,到处都是弧,没有直的地方。看久了,道理却简单, 就是一个有窟窿的木盒。明白了道理,老侯就做了许多模具,蒸了鱼膘胶,把提琴重新粘起来。神父看到 修好的琴,很惊奇。神父于是介绍老侯到北京去,因为教会的关系,老侯就常修些教堂的精细什物,四城 的人都叫老侯“洋木匠”。 老侯因为修过洋乐器,所以渐渐有人来找老侯修各种乐器。老侯都能对付。北京解放了,老侯就做了 乐器厂的师傅、专门修洋乐器。 一天有个干部模样的人拿来一把提琴,请老侯修。老侯一眼就认出是神父那把提琴,老侯没有吭声。 老侯知道,跟教会沾关系,是麻烦。因为是修过的东西。所以做起来很快,干部来取琴的时候,老侯忍不 住说,您的这琴是把好琴。干部说,不是我的,是单位上的。老侯说,就是不太爱惜,公家的东西,好好 保存养吧,是把好琴。 一九六六年夏天,到处抄家砸东西,老侯忽然想起那把琴。厂里不开工,老侯凭记忆寻到那个单位去, 老侯在这个单位里东瞧瞧,西看看。单位里人来人往,大字报贴得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加了碱的面浆糊味 儿。老侯后来笑自己,这是干吗呢?人家单位的东西,自己找个什么呢?怎么找得到呢?于是就往外走。 可巧就让老侯瞧见了那把琴。琴面板已经没有了,所以像一把勺子,一个戴红袖箍的人也正拿它当勺 盛着浆糊刷大字报。老侯就站在那里看那个人刷大字报。那人刷完了,换了一个地方接着刷,老侯就一直 跟着,好像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人。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用多种手法介绍煞大锯。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写出如何煞大锯,并用对比手法突出这种活儿的 不易,笔力举重如轻。 B. 老侯一眼就认出干部模样的人拿来的那把提琴是神父的,这表明老侯之前修提琴时观察仔细,所以印象 深刻;他没有吭声,可见他为人谨慎。 C. 作者多次写到老侯和提琴之间的故事,借助提琴,巧妙地串联起不同场景,借凡人小事传达出时代的变 迁,以小见大,平淡从容却意味深长。 D. 小说语言口语化,却能营造出很强的画面感,“那人刷完了,换了一个地方接着刷,老侯就一直跟着” 就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让人忍俊不禁。 8. 文章的题目是“提琴”,前半部分却花了不少笔墨写老侯学木匠活,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9. 阿城曾强调其写作风格是一种“平静的状态”,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这种“平静”的理解。 【答案】7. D 8. ①交代了人物的身份,突出老侯干活沉稳爱琢磨,功底扎实干活精细的形象特点。②为 下文情节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③暗示主题:表达一个普通人转变为一个关心国家大事上进者或表达对 政治事件摧残美好事物(艺术)的痛心,体现对政治事件的冷静反思。 9. (1)选材上,重点描写普通人物的世俗生活、日常小事,有意避开重大政治事件。(2)淡化情节,弱化 矛盾冲突,情节舒缓,给人“风平浪静”之感。如对老候的人生经历的介绍。(3)以“冷眼旁观”的方式 或采用静态描写的方式叙述,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如结尾表达作者对政治事件摧残美好事物(艺术) 的痛心,体现对政治事件的冷静反思。(4)语言风格冷峻克制,没有浓烈的抒情或议论。如极少用形容词; 对老侯内心世界的描写保持克制。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2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晙,沧州景城人,徙家于洛阳。晙弱冠明经..擢第,历迁殿中侍御史,加朝散大夫。时朔方军...元帅魏 元忠讨贼失利,归罪于副将韩思忠,奏请诛之。晙以思忠既是偏裨,制不由己,且勇智可惜,不可独杀非 辜,乃廷议争之。思忠竟得释,而晙亦由是出为渭南令。景龙末,累转为桂州都督。桂州旧有屯兵,常运 衡、永等州粮以馈之。晙始改筑罗郭,奏罢屯兵及转运。又堰江水,开屯田..数千顷,百姓赖之。寻上疏请 归乡拜墓,州人诣阙请留晙,乃下敕曰:“彼州往缘寇盗,户口凋残,委任失材,乃令至此。卿处事强济, 远迩宁静,筑城务农,利益已广,隐括绥缉,复业者多。宜须政成,安此黎庶,百姓又有表请,不须来也。” 晙在州又一年,州人立碑以颂其政。开元二年,吐蕃精甲十万寇临洮军,晙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与临 洮两军合势以拒之。践营于大来谷口,吐蕃将坌达延又率兵继至。晙乃出奇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袭之相去 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寇大呼后者击鼓以应之。贼众大惧,疑有伏兵,自相杀伤,死者万计。俄而摄右羽林 将军薛讷率众邀击吐蕃,至武阶谷,去大来谷二十里,为贼所隔。晙率兵迎讷之军,贼置兵于两军之间, 连亘数十里。晙夜出壮士衔枚击之,贼又大溃。乃与讷合军,掩其余众,追奔至洮水,杀获不可胜数,尽 收所掠牧马而还。明年,突厥默啜为九姓所杀,其下酋长多款塞投降,置之河曲之内。俄而小杀继立,降 者渐叛。晙上疏,疏奏未报,降虏果叛,敕晙帅并州兵西济河以讨之。晙乃间行倍道,以夜继昼,卷甲舍 幕而趋之。夜于山中忽遇风雪甚盛,晙恐失期,仰天誓曰:“晙若事君不忠,不讨有罪,明灵所殛,固自 当之,而士众何辜,令其艰苦!若诚心忠烈,天监孔明,当止雪回风,以济戎事。”言讫,风回而雪止。 十四年,累迁户部尚书,复为朔方军节度使。二十年卒,年七十余,赠尚书左丞相...,谥曰忠烈。 (节选自《旧唐书 列传第四十三》,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晙乃出奇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袭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寇大呼/后者击鼓以应之 B. 晙乃出奇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袭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寇大呼/后者击鼓以应之 C. 晙乃出奇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袭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寇大呼/后者击鼓以应之 D. 晙乃出奇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袭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寇大呼/后者击鼓以应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朔方军,唐朝边疆地区的一支军队,“朔”在空间上指东方,在时间上指农历每月初一。 B. 明经,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 屯田制,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 D. 左丞相,为宰相之职。春秋末齐景公置左、右相各一人,战国时秦武王置左、右丞相各一人,秦代因之, 后世时置时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晙爱惜人才,敢于坚持正义。王晙二十岁科举及第,又多次升迁,后因他替韩思忠据理力争,自己仕 途也受到了影响。 B. 王晙为官尽责,深受百姓爱戴。在担任桂州都督期间,王晙修筑城墙,拦水开田,为百姓办实事,百姓 拥戴,朝廷满意。 C. 王晙极尽忠诚,得到上天眷顾。在讨伐叛变的降军时,王晙大军忽遇暴风雪,他担心延误军机,对天起 誓,结果风停雪止。 D. 王晙有勇有谋,能够出奇制胜。在吐蕃进犯临洮之时,王晙随即与薛讷联手出击,派出一支奇兵,以以 少胜多,取得胜利。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化汉语。 (1)晙以思忠既是偏裨,制不由己,且勇智可惜,不可独杀非辜。 (2)彼州往缘寇盗,户口凋残,委任失材,乃令至此。 【答案】10. C 11. A 12. D 13. (1)王晙认为韩思忠既然是副将,按制度不由他做主,而且他有智有勇应当珍惜,不可以杀害无辜。 (2)那个州以往因为盗寇(侵扰),人数减少,所任命的官员不称职,才使(州府)到了这种局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访中洲 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逢未暇论奇字①,先向水边看白云。 [注]①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雨纷纷扬扬的落下,访者踏雨来到竹门前只见荷花得雨而清香透彻、亭亭玉立,美不胜收。访者“踏雨 访友”有如“雪夜访戴”之志趣。 B. “紫绡裙”乃紫色的薄绸子所做的裙子,既可以拟写挺举的荷叶之形,也可以看作是夸张地写出了紫色 荷花花瓣薄如绡之状。 C. “相逢未暇论奇字”一句起到了很好的转承作用,“先向水边看”照应前句的“未暇论奇字”,生动的 描写突出了来访者观看白云的急切心情。 D. 本诗题为访洲,实为访人;本诗虽是访人,却重在写景,洲中景色乃生活之志趣。诗人借清雅环境来表 达主客对生活的默契。 15. 本诗中“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怎样写“被访者”的形象?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 【答案】14. B 15. 侧面烘托或采用虚写或间接描写方法塑造的“被访者”的格调高雅,充满意趣的清 雅隐逸之士形象。 (1)诗人通过对“被访者”居住环境的描写,如他傍水而居,门前种有修竹,旁有荷花池,清香四溢,从 侧面烘托出了被访者高雅隐逸的形象。(2)以“访者”侧面烘托。访者是一个格调高雅,充满意趣的清雅 隐逸之士;用访者和与好友探讨“奇字”行为及走向水边去看那雨中出岫的茫茫白云事情,侧面烘托“被 访者”格调高雅,充满意趣的清雅隐逸自由的形象。(其他手法分析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先是连用五个比喻,正面渲染了箫声的悲凉,然后侧面写箫声的感染力,“________, ________”两句将箫声写得具体可感。 (2)《诗经·氓》中描写女主人公日夜勤苦操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_______,_______”将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抑郁孤寂的凄然即刻被兴奋昂扬的爱国 之情所淹没。 【答案】 (1). 舞幽壑之潜蛟 (2). 泣孤舟之嫠妇 (3). 夙兴夜寐 (4). 靡有朝矣 (5). 萧关逢 候骑 (6). 都护在燕然 第Ⅱ卷(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经》的问世折射出茶文化在唐代就已渐成规模,从而被社会各个阶层所认可,品茗饮茶成为世人 模仿的时尚。在绵延后世的茶文化历史中,人们以各自的方式诠释、丰富着这套以《茶经》为中心的价值 体系,使之成为塑造中华茶文化的根源所在。自明、清至民国,对《茶经》的递修、重编和翻刻 。 经由社会礼仪制度的建构,《茶经》文化深刻地影响到了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 祭祀活动还是文学结社等 的团体活动中,士庶同饮的茶以及 的礼仪规范成为社群关系和谐共存的见证。可以说,每一 种学说,甚至是每一种文化,都能从茶中找到智慧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品茗文化所展现的 也只是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不仅深受中国茶道的熏染,更仿中国品茶之艺而设计出了具有本 国特色的茶道,但其主张——所有茶人应当珍惜“一期一会”,亦是出于自然真情的流露,而达到“和” 的境界。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绝如缕 如指诸掌 不言自明 九牛一毛 B. 史不绝书 如指诸掌 不可言状 九牛一毛 C. 不绝如缕 诸如此类 不可言状 冰山一角 D. 史不绝书 诸如此类 不言自明 冰山一角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茶经》的问世折射出茶文化在唐代就已渐成规模,因而被社会各个阶层所认可,品茗饮茶成为世人模 仿的时尚。 B. 《茶经》的问世折射出茶文化在唐代就已渐成规模,进而被社会各个阶层所认可,品茗饮茶成为世人效 仿的时尚。 C. 《茶经》的问世折射出茶文化在唐代就已渐成规模,已而被社会各个阶层所认可,世人效仿的时尚成为 品茗饮茶。 D. 《茶经》的问世折射出茶文化在唐代就已渐成规模,甚而被社会各个阶层所认可,世人模仿的时尚成为 品茗饮茶。 19.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还有你,我的儿!” B. 我在那家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人挺好,每月工资也有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C. 带工老板拿着一叠叠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 D. 大家都认为这次的晚会,歌——好听 ,舞——优美 ,小品——逗乐中引人深思。 【答案】17. D 18. B 19. C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像“南极墙”这样的巨大宇宙结构,虽然罕见,__________。然而这还不是宇宙中最大的结构。2003 年,科学家又发现了一个被称为“史隆长城”的巨大丝状结构,长度可达 13.7 亿光年。2013 年,天文学家 发现了迄今发现的最大宇宙结构——武仙——北冕座长城。其长度可达 100 亿光年。这些________?由于 万有引力,宇宙中密度较高的区域会产生较强的引力,将周围物质吸引过来,逐渐形成了星系以及更大尺 度的结构。现代宇宙学表明,宇宙是由暗物质、暗能量主导的,但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目前不得而知。而 如“南极墙”等宇宙大尺度结构中,很可能藏匿着大量的暗物质。对于“南极墙”的研究既关乎银河系, 也可能 _______。这项研究还需科学家进一步努力。 【答案】 (1). 却(也)并非个例 (2). 宇宙中的“庞然大物”从何而来 (3). 为我们寻找暗物质指路 21. 阅读下面新闻,请简要概括“九章”量子计算机的优势,字数不超过 30 个字。 2020 年 12 月 3 日《科学》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中国团队研发的量子计算机“九章”实现了对高斯玻 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速度比谷歌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悬铃木”快 100 亿倍。在中科大,记者见到了“九 章”:3 平方米左右的实验桌上摆满了部件,另一张桌子上摆放着接收器。传统计算机由于晶体管和芯片材 料的限制,其体积的减小是有限的。而每个量子元件尺寸都在原子尺度,构成的量子计算机自然也没有那 般庞大。“九章”使用光量子计算,和原子、离子、超导电路等类型的量子计算机相比,它可以在室温下 运行,但在量子比特增加上要比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更难。 【答案】①运算速度快;②体积小;③对运行环境要求较低。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1946 年,17 岁的梁再冰报考清华建筑系,差两分。对一手创建了清华建筑系的梁家而言,女儿报考 清华建筑系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家族情怀。父母决定调出女儿的试卷,核实无误(当时是学校完全自主 招生)。梁再冰转身去了北大西语系,一生便与建筑再无瓜葛。 三年后,梁从诫如宿命一般,离清华建筑系的录取线差两分。母亲林徽因再次调取试卷,发现有几道 题像是故意做错的,试卷上一行小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②深圳一所中学的校运会上,一学生方阵打出一条横幅:“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 以上两个片段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自己给人生掌一回舵 “父母命,不可违”,这句话深植入中国儿女的心。为人父母,总喜欢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给 子女,赋之以大任,然后为子女铺好锦绣前程,让晚辈走康庄大道。而做子女的,别无选择,唯有听命。 梁从诫、梁再冰距清华建筑系录取线都相差 2 分,无论有意或无心,都意味着梁家情怀将无法在他俩 身上承续。从查验试卷的细节,我们不难体味两位大师的内心失落。然而为人母的林徽因,被梁从诫的“试 卷明志”所震动,她看到了孩子为追求心之所向的决心。那是胆怯而又勇敢,稚嫩而又执着的。于是母子 在那一瞬间心灵相通,默契达成:让孩子自己掌一回舵吧! 身处旧时代,梁家父母尚且以民主的态度包容孩子的“任性”。更何况在独立意识觉醒,家庭关系开 放的新时代。当今父母着实要从梁家父母身上获取启示。“明者因时而制,智者顺世而变。”新生代有更 多元的选择,他们渴望挣脱前辈的牵引,为自己的人生自主掌舵。父母们终归要明白,自己是孩子的协助 者,而不是决策者;是孩子的引导人,而不是人生主宰者。强制与操控可能会对孩子造成永久的伤害。无 论孩子是一味顺从,还是过度叛逆,都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也很难拥有真正快乐的人生。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孩子试图自主选择,而有悖于师长期望时,父母总会如此说教。但 梁家子女的人生轨迹,证明了这种论调不一定成立。他们两位后来都有所成就。退一步说,自己掌舵航行, “吃亏”未必是坏事。明智的父母,是做孩子自主选择的支持者,而不是阻挠者。放手,何尝不是更高境 界的父母之爱呢? 孩子孝顺父母,让父母称心如意,固然是传统美德,但这与自主选择人生航向并不相悖。生命是场接 力,两代搀扶同行,终归只有一段,人生更漫长的,是独立行走。归根结底,父母都希望儿女拥有快乐人 生,而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是人生快乐之源泉。 光阴荏苒,当年梁从诫面临的人生节点,正朝我们迎面而来。我们可以从年轻而勇敢的梁从诫那里得 到启示,也为他有那样开通明智的母亲感到庆幸。 父母筑的窝里再温暖,父母栽的树下再阴凉,我们总有一天要走出去。人生江海茫茫,自己来掌一回 舵。这是对父母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