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西省南昌市 2021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悰,字永裕。时岐阳公主,帝爱女。旧制选多戚里将家帝始诏宰相李吉甫择大臣子皆
辞疾唯悰以选召见麟德殿礼成授驸马都尉太和初,迁凤翔忠武节度使。入为工部尚书,判.度
支。会公主薨,悰久不谢,文宗怪之。户部侍郎李珏曰:“比驸马都尉皆为公主服斩衰三年,
故悰不得谢。”帝矍然,始诏杖而期,著于令。会昌初,为淮南节度使。武宗诏扬州监军取
倡家女十七人进禁中,监军请悰同选,又欲阅良家有姿相者,悰曰:“吾不奉诏而辄与,罪
也。”监军怒,表于帝。帝以悰有大臣体,乃诏罢所进伎,有意倚悰为相矣。逾年,召拜检
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判度支。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徙西川。时方旱,道
路流亡藉藉,民至漉漕渠遗米自给,呼为“圣米”,取陂泽茭蒲实皆尽,悰上表以赈之。始,
宣宗世,夔王以下五王处大明宫内院,而郓王居十六宅。帝大渐,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等
以遗诏立夔王,而左军中尉王宗实等入殿中,以为归长等矫诏..,乃迎郓王立之,是为懿宗。
久之,遣枢密使杨庆诣中书,独揖悰,它宰相毕誠、杜审权不敢进,乃授悰中人请帝监国..奏,
因谕悰劾大臣名不在者抵罪。悰遽封授使者复命,念谓庆曰:“上践祚未久,君等秉权,以
爱憎杀大臣,公属祸无日矣。”庆色沮去,帝怒亦释,大臣遂安。会黔南观察使秦匡谋讨蛮,
兵败,奔于悰,悰囚之,劾不能伏节。有诏斩之,悰不意其死,骇愕得疾卒,年八十,赠太
师。葬日,诏宰相百官临奠。赞曰..:悰世当国,亦无足讥。贤矣哉!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卷九十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旧制/选多戚里将家/帝始诏宰相李吉甫择大臣/子皆辞疾/唯悰以选/召见麟德殿/礼成/
授驸马都尉/
B. 旧制/选多戚里将家/帝始诏宰相李吉甫/择大臣子/皆辞疾/唯悰以选/召见麟德殿/礼成/
授驸马都尉/
C. 旧制/选多戚里将家/帝始诏宰相李吉甫择大臣/子皆辞疾/唯悰以选召/见麟德殿/礼成/
授驸马都尉/
D. 旧制/选多戚里将家/帝始诏宰相李吉甫择大臣子/皆辞疾/唯悰以选/召见麟德殿/礼成/
授驸马都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判,以他官兼代某职,一般是中央官员保留原职,出去兼任地方官员。另“领、行、知、
兼、守”等也表示“兼代”。
B. 矫诏,伪造皇帝诏书,或者篡改皇帝的诏书,现代可理解为“故意曲解或有意歪曲事实”,
文中指“假传皇帝的遗诏”。
C. 监国,常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多为太子)留守宫廷代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
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D. 赞曰,是源于《汉书》论赞的主要形式,和司马迁《史记》“太史公曰”类似,后代史书
多把《汉书》“赞曰”作为规范。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悰身居高位,为人遵守规制。他娶皇帝女儿歧阳公主为妻,公主死后,他替公主服丧,
长时间不上朝,以致遭到皇帝责怪。
B. 杜悰体恤民情,关注百姓疾苦。四川大旱,闹饥荒,百姓在渠旁等官府漕运来的“圣米”,
他上奏此情,请求朝廷开仓放粮。
C. 杜悰刚正不阿,支持懿宗为帝。对太子监国和弹劾大臣之事,不同意枢密使杨庆他们的
做法,他大骂杨庆,之后杨庆沮丧地离开。
D. 杜悰爱惜同僚,最终抱憾病逝。秦匡谋战败而逃,杜悰参劾他不能殉节,但朝廷的决定
出乎意料,杜悰因悰愕患病去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以悰有大臣体,乃诏罢所进伎,有意倚悰为相矣。
(2)上践祚未久,君等秉权,以爱憎杀大臣,公属祸无日矣。
【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皇帝认为杜悰有大臣的风度,就下令停止进献歌舞女伎,并有依靠杜悰当宰相的
打算。
(2)皇帝即位不久,你们掌权,凭自己的爱憎杀大臣,你们这辈的灾祸不用多久了(会来到)。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择”做“李吉甫”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 B;“大臣”修饰“子”,中间不能断
开,排除选项 AC。
故选 D。
句子翻译:按照老法规,大多选择亲戚将相家的男子做女婿。皇帝命令宰相李吉甫挑选大臣
的儿子,都推辞有毛病,不能入选,只有杜悰入选了,在麟德殿召见。婚礼后,任杜悰为驸
马都尉。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另‘……守’”等也表示‘兼代’”错误。“守”不是表示兼代官职,是治理、管理、担
任的意思。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百姓在渠旁等官府漕运来的‘圣米’”错误。由原文“时方旱,道路流亡藉藉,民至漉
漕渠遗米自给,呼为‘圣米’”可知,当时正发旱灾,道路上满是逃荒的人,百姓到了滤取
河渠里漕运散落的米充饥的地步,百姓还把它叫作“圣米”。由此可知,是百姓到河渠里滤
取漕运散落的米充饥,而不是在渠旁等官府漕运来的“圣米”。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以:认 。体:风度。罢:停止。有意倚悰为相矣: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有倚
悰为相意矣”。意:打算。
(2)践祚:即位。秉权:掌权。以:凭借。公属:你们这辈。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
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
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
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
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
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
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
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
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杜悰,字永裕。当时岐阳公主是皇帝最疼爱的女儿。按照老法规,大多选择亲戚将相家
的男子做女婿。皇帝命令宰相李吉甫挑选大臣的儿子,都推辞有毛病,不能入选,只有杜悰
入选了,在麟德殿召见。婚礼后,任杜悰为驸马都尉。太和初年,升为凤翔忠武节度使。回
朝任工部尚书,兼任度支。碰到公主逝世,杜悰长时间不上朝谢恩。文宗皇帝责怪他。户部
侍郎李珏说“按规定驸马都尉要替公主穿斩衰的丧服三年,所以杜惊不能上朝谢恩。”皇帝
惊惧,才命令杜悰持杖守一年丧,写在法令里。会昌(唐武宗)初年,杜悰任淮南节度使,武
宗皇帝命令扬州监军选取十七名教坊的歌舞女伎进献宫中。监军请杜悰一起选取,又想察看
挑选清白人家的美女,杜悰说“我没有奉皇帝命令就参与这件事,是犯罪。”监军发怒,向
皇帝上表章(打小报告)。皇帝认为杜悰有大臣的风度,就下令停止进献歌舞女伎,并有依靠
杜悰当宰相的打算。过了一年,召回朝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任度支。
(杜悰)调出京城任剑南东川节度使,调西川节度使。当时正发旱灾,道路上满是逃荒的人,
百姓到了滤取河渠里漕运散落的米充饥的地步,百姓还把它叫作“圣米”。池塘沼泽里的菱
角香蒲草被百姓吃完了,杜悰上表朝廷请求放粮救济。当初,在宣宗朝,夔王以下五个王住
在大明宫内,但郓王住十六间屋。皇帝病危,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等人根据皇帝遗诏立夔
王当皇帝,但左军中尉王宗实等人进宫殿里,认为归长等人是假传皇帝遗诏,于是迎接郓王
立为皇帝,这就是懿宗。过了好久,派枢密使杨庆到中书省,只对杜悰拱手行礼,其他宰相
毕諴、杜审权不敢进见,(杨庆)于是把宦官写的请太子代掌国政奏章交给杜悰,趁机告诉杜
悰弹劾没有在奏章上签名的大臣,并且还要治他们的罪。杜悰立即封牢奏章交给使者回复命
令,愤怒地对杨庆说:“皇帝即位不久,你们掌权,凭自己的爱憎杀大臣,你们这辈的灾祸
不用多久了(会来到)。”杨庆沮丧的离去,皇帝的怒气也消了,大臣于是都安下心来。适逢
黔南观察使秦匡谋征讨蛮族打了败仗,奔逃到杜悰处,杜悰把他关押起来,参劾他不能殉节
而死。朝廷命令处死他,杜悰没有想到他会获死罪,因惊愕得病死去,享年八十岁,追封为
太师。下葬的那天,皇帝命宰相百官去奠祭。赞语说:杜悰当权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可以讥
讽的。他是个贤才。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3 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①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
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
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
也。夫爱憎面背,乱白黝丹,浚奸穷黠,外良而中螫,诸夏盖不免焉;若是而彬郁其容,宋
甫鲁掖,折旋矩矱,将无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则有矣。世徒
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
②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
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孚比。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
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
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
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③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于后蔑
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
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虽然,
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
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
也,记之以俟来者。
【注】龙场,在今贵州修文县。当时作者谪龙场驿丞。要绥,指边远地区。结题:指少数民
族结发于额的装束。羝服:羊皮作衣服。甫:章甫,古代的礼帽。掖:衣袖。折旋矩矱:遵
守规则法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
游者/亦
稍稍而集
B.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
来/游者
亦稍稍而集
C.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
来游者/
亦稍稍而集
D.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
来/游者
亦稍稍而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九夷:先秦时北部民族泛称。“九”并非具体数目,只表示众多之义。后泛称少数民族。
B.轩裳:古代卿大夫所乘坐的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裳,指帷裳,车旁的布幔。
C.诸夏:周代分封的“王之支子母弟甥舅”各个诸侯国。后泛指中原地区,中国。
D.君子: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后“君子”被赋予道德
的含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被贬到当时的边穷地区贵州龙场当驿丞,条件艰苦,甚至连住处也没有。当地人认
为他没
法待下去,但他还是扎下了根,借孔子之语命名住所,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
B.我们耳熟能详的《陋室铭》文笔之空灵飘逸,从居住环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等角度
体现陋
室不陋;而本文内涵沉雄大度,层层推进,说理深入:二者主旨迥异。
C.本文并非简单描述贬所环境差,条件苦,而是讲述了当地人虽性情粗野,却醇厚质朴,
更易接
受圣学教化。至于说自己无力担此重任,需要等待君子来,这是自谦。
D.作者写作目的有四: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
百姓,
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表达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①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
②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孚比。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翳之以桧竹”与“莳之以卉药”结构相同,中间断句,排除 B、D;“列堂
阶”与“办室奥”结构相同,中间断开,排除 A。故选:C。句子翻译为:我于是种上桧柏
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砌好堂前的台阶,置办好室内的房间,(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
讲学诵书游乐之道大具备了,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
(2)A.“九夷:先秦时北部民族泛称”错误,“九夷”是先秦时对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
中下游的部族的泛称(古时称东夷有九种,故称九夷)。
(3)B.“二者主旨迥异”错。两文类似:①居住环境优美--刘禹锡居所苔痕碧草相映,王
守仁住处竹木花草相伴;②生活情趣高雅--刘禹锡调素琴、阅金经,王守仁添置琴编图史;
③交往人物不俗--刘禹锡只与鸿儒交往,王守仁与游学读书人往来。
(4)①盖:因为;备:完备;然:这样;陋:落后。句子翻译为:这是因为古时候,法制
没有完备,人们不受礼法约束,就都这个样子,不能认为是落后啊。
②陋:意动、认为……浅陋;喜不予陋:宾语前置;孚:信服;比:亲近。句子翻译为:龙
场的人民,老老少少每天都来看望我,他们很高兴,不轻视(认为)我(浅陋),越来越信
服亲近(我)。
答案:
(1)C
(2)A
(3)B
(4)①这是因为古时候,法制没有完备,人们不受礼法约束,就都这个样子,不能认为是
落后啊。
②龙场的人民,老老少少每天都来看望我,他们很高兴,不轻视(认为)我(浅陋),越来
越信服亲近(我)。
参考译文:
当初,孔子要住在九夷(边远之地),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
“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夷蔡(今河南南部)
之外,如今也属于边远地区,还沿袭着过去的风俗习惯。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
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好长一段时间,却很安乐,并没有见到他们所说
的简陋和落后。这里的人们,结发于额头,说话似鸟语,穿着奇特的衣服。没有华丽的车子,
没有高大的房子,也没有繁密的礼节,但这仿佛是一种质朴、淳厚的古代遗风,这是因为古
时候,法制没有完备,人们不受礼法约束,就都这个样子,不能认为是落后啊。那些当面说
爱,背后说恨的,颠倒黑白,狡猾奸诈的人,外表忠厚,而内心像毒虫刺人,中原华夏地区
的人们大都不能免;如果是外表文质彬彬,穿戴着礼仪之邦宋国的礼帽,鲁国的大袖之衣,
遵守规矩法度,就不鄙陋落后了吗?夷地的人们却不这样,他们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
真,淳朴,那就有了。世人只是因为他们说话低微,就认为他们落后,我不这样认为。
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阻滞;迁到东峰,
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龙场的人民,老老少少每天都来看望我,他们很高兴,不轻
视我,越来越信服亲近我。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人们认为我喜欢那个地方,纷纷砍
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
砌好堂前的台阶,置办好室内的房间,(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讲学诵书游乐之道大具备
了,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于是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
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来伸张孔子的话。
唉!华夏兴盛,那些典章礼乐,经过圣贤的修订而流传下来,夷地不能拥
有,那么因此称之为“陋”固然可以;此后(中原华夏)轻贱道德而专注于法令,搜罗延揽
的办法用尽了,可是人们狡猾奸诈,无所不为,浑朴的品质消失殆尽!而夷地的人民,正好
比是没有雕琢的璞玉,没有经过墨线量直和加工的原木,虽然粗朴固执,可是还有待于锤子
斧头的加工完善啊,怎么能够认为他们鄙陋无知呢?这正是孔子想要迁居到九夷之地的原因
吗?(意即孔子欲对浑朴的夷民施以礼乐教化)虽然这样,但是典章文化怎么可以不加以宣
讲呢?现在夷地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情感,偏离正道,不合礼节,
所以最终不免于简陋的名声,自然也就没有宣讲这些了。然而这对他们浑朴的本质并没有损
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
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点评】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
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
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
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
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江西省红色七校 2021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
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
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汉王引兵东定
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关中事计户
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
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
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
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
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
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
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群臣皆莫敢言。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
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
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曰:“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
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
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
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
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
食邑多/
B.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
所食邑多/
C.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
所食邑多/
D.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
食邑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布衣,指麻布衣服,借指平民百姓,黔首、庶民、黎庶、黎元、氓等也是百姓的称谓。
B.社稷,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C.昆弟,就是兄弟的意思,同昆仲,指兄和弟。从弟则是堂弟的意思。
D.顿首,是古代地位相等或平辈之间互相表示敬意的礼节,也称为“叩头”。其形式如同稽首。
后来引申为书信语的开头或结尾,其意思如同现代书信语的“向您问好”、“致敬”等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萧何眼光远大,深谋远虑。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将领们忙于争分
金帛财物,而萧何却首先收取秦王朝文献档案,将其珍藏,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
B.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
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C.萧何是谋士、战略家。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狩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
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都不敢再说什么 。.
D.萧何深得刘邦宠信。淮阴侯被杀后,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为保
护萧何安全,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2)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
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
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群臣争功”,“争功”的主语为“群臣”,故不可断开,排除 AD;“岁余
功不决”译为“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故“岁余”这一时间副词,修
饰“功不决”,故排除 C。故选 B。译文:前 202 年(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
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
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
(2)B.“社稷,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有误,应该是: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3)D.“为保护萧何安全,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错误,
由“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
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可知,刘邦
是在提防萧何反叛。并非在保护。
(4)①“距”,对峙;第一个“使”,派遣;第二个“使”,使者;“劳苦”,慰劳。译
文:汉王三年,汉王与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丞相。
②“徒”,白白,只能;“走”,奔走追获;“发”,发现。译文: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
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
答案:
(1)B
(2)B
(3)D
(4)①汉王三年,汉王与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
丞相。
②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
向,是有功的猎人。
参考译文:
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高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屡次利用自己县吏
的职权保护他。
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
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
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
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
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汉
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
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
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他制定各种法令制
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萧何在关中管理户口,通过水路和陆路转运军粮,供应
前方的军队。汉王在战场上多次损失军队逃走,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汉王军
队的损失。汉王因此把关中的事务专门委托给萧何。
前 204 年(汉王三年),汉王与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
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丞相。鲍生对丞相说:“君王在外,风餐露宿,却屡屡派人来慰劳您,
这是起了怀疑您的心思。为您打算,您不如把自己子孙兄弟中能够作战的都派到前线军队中
去,这样君王一定会更信任您。”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汉王大为高兴。
前 202 年(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
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
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
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
小,都有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
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回答:“懂
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答道:“知道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
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
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
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
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
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前 196 年(高祖十一年),陈豨反叛,高祖亲
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还没有结束,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
杀了淮阴侯。高祖听说淮阴侯已经被杀的消息后,就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
五千户,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当时许多人都向萧何道贺,
只有召平表示哀吊。召平对相国说:“皇上在外作战风餐露宿,而您留守京城,并不需要冒
着矢石去冲锋陷阵,但皇上却要给您加封食邑、设置卫队,这是因为淮阴侯刚刚在关中谋反,
皇上对您也起了疑心。设置卫队来保护您,这不是宠信您的表示。希望您辞让封赏不予接受,
再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心里就会高兴了。”相国听从了召平的
计策,高祖果然大为高兴。萧何向来与曹参不和,到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望相国的
病情,顺便问他:“您百岁之后,谁可以继代您的职位?”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莫过
于君主。”孝惠帝接着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叩头说:“皇上您找到合适的人了!
我死而无憾了!”
前 193 年(孝惠帝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为文终侯。
【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
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
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
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
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
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
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江西省六校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3 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欧阳德,字崇一,泰和人。甫冠举乡试,之赣州,从王守仁学,不应会试者再,嘉靖
二年策问..论守仁、德与魏良弼等直发师训无所阿,竟登第..。除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聚
生徒论学。入为刑部员外郎。六年诏简朝士有学行者为翰林..,乃改德编修。迁南京国子司
业,作讲亭,进诸生与四方学者论道其中。寻改南京尚宝卿。召为太仆少卿。以便养,复
改南京鸿胪卿。父忧,服阌,留养其母,与邹守益、聂豹、罗洪先日讲学。以荐起故官。
累迁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掌
詹事府。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
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会有诏,二王出邸同日婚。德以裕
王储贰不当出外,疏言:“曩太祖以父婚子,诸王皆处禁中。宣宗、孝宗以兄婚弟,始出
外府,今事与太祖同,请从初制。”帝不许。德又言:“《会典》醮词,主器则曰“承宗',
分藩则曰“承家'。今裕王当何从?”帝不悦曰既云王礼自有典制如若言何不竟行册立耶
德即具册立仪上帝滋不悦然终谅其诚。裕王母康妃杜氏薨,德请用成化朝纪淑妃故事,不
从。德遇事侃侃,裁制诸宗藩尤有执。或当利害,众相顾色战,德气自如,当是时,德与
徐阶、聂豹、程文德并以宿学都显位。于是集四方名士于灵济官,与论“良知”之学。赴
者五千人。都城讲学之会。于斯为盛。德器宇温粹,学务实践,不尚空虚,晚见知于帝,
将柄用,而德遽卒、赠.太子少保,谥文庄。
(节选自《明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不悦曰/既云王/礼自有典制/如若言/何不竟行册立耶/德即具册立/仪上
/帝滋不悦/然终谅其诚
B.帝不悦曰/既云王礼/自有典制/如若言/何不竟行册立耶/德即具册立仪上帝
滋不悦/然终谅其诚
C.帝不悦曰/既云王礼/自有典制/如若言何/不竟行册立耶/德即具册立仪上
帝滋不悦然/终谅其诚
D.帝不悦曰/既云王/礼自有典制/如若言何/不竟行册立耶/德即具册立/仪上
/帝滋不悦然/终谅其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策问是中国古代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士子们在应试的过程中对治国安邦、国计
民生的大事作出回答。
B.登第,犹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登进士第”与“进士及第”
都表示考中了进士。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C.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入选翰林院的被称为“点翰林”。由科举至翰
林,是非常荣耀的。
D.赠,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其死后,追授给他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追封功
臣的先人也叫“赠”。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德坚持原则。欧阳德认为裕王作为储君人选不应出京:裕王的母亲去世,欧阳
德奏请按照成化朝纪淑妃的旧例进行丧葬。
B.欧阳德重视教育。担任六安州知州时,他建立龙津书院,设置讲亭,聚集学生讲学,
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讲学论道。
C.欧阳德敢于直谏。争执利害时,别的大臣战战兢兢,神色惶恐,只有欧阳德神态自
然,十分镇静。
D.欧阳德知行合一,不尚空谈。欧阳德受业王守仁,曾与徐阶、聂豹、程文德灵济宫
聚集四方名士,和他们共同讨论“良知”之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甫冠举乡试。之赣州,从王守仁学。不应会试者再。
译文:
(2)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
译文:
10.B
11.A(在中国古代科举中,策指的是“策问”、“对策”。它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
容,“策问”与“对策”就成为出题与应试的两个部分,“策问”一般是以“皇帝
的口吻”发问的,其内容主要是经义,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而士子
们在应试的过程中便针对“策问”的内容作出回答,也就是所谓的“对策”。)
12.B(“设置讲亭”“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讲学论道”是任南京国子监司业
时。)
13.(1)(欧阳德)刚满二十岁就乡试中举。到赣州,跟从王守仁学习。两次不参
加会试。(得分点:“甫”“冠”“之”“再”各1分,大意1分)
(2)母亲去世,他归家服丧,丧期未满就被起用为礼部尚书,但等到服丧期
满他才赴任。皇帝命令他在无逸殿当值。(得分点:
“母忧”“服阕”“用”“直”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欧阳德,字崇一,泰和人。(欧阳德)刚满二十岁就乡试中举。到赣州,跟从
王守仁学习。两次不参加会试。嘉靖二年,会试策问中曾议论王守仁的思想,欧
阳德与魏良弼在考巻中坦率地阐发老师的学术却无阿谀奉承之意,最终进士及
第。欧阳德被授任六安州知州,建立了龙津书院,聚集学生讲学,后调入京城任
刑部员外郎。嘉靖六年,皇帝诏令选拔朝士中有学问和德行的人做翰林,于是改
任欧阳德为编修。后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设置讲亭,召集众多国子生与四方学
者在那里论道。不久,改任南京尚宝卿。随后被征召入京担任太仆少卿。为便于
奉养父母,又调任南京鸿胪卿。父亲去世,守孝期满后仍留家中奉养母亲,与邹
守益、聂豹、罗洪先等每日讲学,其后因为被荐举而起任原官,又经过多次升迁
任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掌管詹事府。母亲去世,他归家服丧,丧期未满就被起用
为礼部尚书,但等到服丧期满他才赴任,皇帝命令他在无逸殿当值。当时,皇太
子迟迟不立,皇帝相信陶仲文的“二龙不相见”之说,避讳谈及立皇太子之事。
欧阳德恳请立储君。恰逢皇帝有诏令,裕王出京至其分封藩地,并于同日完婚。
欧阳德认为裕王作为储君人选不应出京,并上疏说:“从前太祖以父亲的身份为
儿子操办婚事,诸位王子都住在官中。宣宗、孝宗以兄弟的身份操办婚事,才会
搬到外府,现在的事和太祖时候的情况相同,请按照当初的旧制。”世宗不答
应,欧阳德奏道:“《会典》关于婚礼中说,太子结婚曰“承宗”,分藩诸王结婚
曰“承家'。现在裕王是承宗还是承家?”世宗不高兴地说:“既然是王礼,自有
典章制度,如你所言,何不册立裕王为太子?”欧阳德立即准备册立礼仪奏上。
皇帝更加不高兴,然而最终体谅他的忠诚。裕王的母亲康妃杜氏去世,欧阳德奏
请按照成化朝纪淑妃的旧例进行丧葬,皇帝不答应。欧阳德说话理直气壮,从容
不迫,裁断众多被分封的宗室诸侯尤其有坚守的原则。或者当面指出利益与损害
之处,众人面面相觑神色惶恐,(只有)欧阳德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当时,欧阳
德与徐阶、聂豹、程文德都因学识渊博处在显要地位,他们在灵济官聚集四方名
士,和名士们共同讨论“良知”之学,前来聚会的人有五千位,都城讲学的聚
会,因此盛行,欧阳德风度温和,学问讲求实际,不崇尚空谈,欧阳德很晚才被
皇帝赏识,即将被重用掌权时,突然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为“文
庄”。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高级中学校 2021 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3 月)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赵子淔,字正之,燕懿王赵德昭五世孙。父令铄,官至宝文阁待制。子淔以荫补...承务
郎,累迁少府监主簿,改河南少尹。时治西内,子淔有干才,漕使宋昪器之。或事有未便,
子淔辄力争,昪每改容谢之。除蔡河拨发纲运官。会夏旱,河水涸,转饷后期,贬秩一级。
丁内艰,起复。累进龙图阁、秘阁修撰,除陕西转运副使。初,蔡京铸夹锡钱,民病壅滞,
子淔请铸小铁钱以权之。因范格以进。徽宗大说,御.书“宣和通宝”四字为钱文。既成,子
淔奏今民以旧铜钱入官,易新铁钱。旬日,易得百余万缗。帝手札以新钱百万缗付五路,均
籴细麦,命子淔领其事。民苦限迫,诣子淔诉者日数百人,子淔奏请宽其期,民便之。会蔡
京再相,言者希京意,论子淔乱钱法,落职奉祠..。靖康初,复秘阁修撰。金人侵洛,子淔奔
荆南。溃兵祝靖、盛德破荆南城,子淔匿民家,靖等知之,来谒,言京城已破。子淔泣说之
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绍兴元年,召见,复徽猷阁直学士,改江西都转运使。时建督府,军需浩繁,子淔运饷不绝,
以功进宝文阁直学士。三京..新复,除京畿都转运使,以疾辞。卒于家,年六十七。子淔幼警
悟,苏轼过其家,抱置膝上,谓其父曰:“此公家千里驹也。”及长,善谈论,工诗。然崇宁、
大观间土木繁兴,子淔每董其役而不谏,识者鄙之。
(选自《宋史•赵子淔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
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B.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
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C.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
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D.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
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荫补,在古代,子孙因先世是高官或有功勋,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得以任职。
B.御,对帝王及身边之人所做之事及所用之物的敬称,如御书、御览、御驾亲征等。
C.奉祠,古代官职名称,担任奉祠的官员只领取俸禄而无具体职事,是闲散之职。
D.三京,是古代三个都市的合称,宋时以洛阳为西京,开封为东京,大名为北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子淔能力突出,凭借功劳升迁。治理西内时因才华突出而受到漕使宋昪的器重;担任
江西都转运使时,因运送粮饷有功而被提拔为宝文阁直学士。
B.赵子淔体察民意,进行钱币改革。他认为夹锡钱流通不畅,给百姓带来不便,请求铸造
小铁钱,并献上模型。虽然皇上高兴,但此举得罪了蔡京。
C.赵子淔忠于国家,劝说溃兵救国。他在金人侵犯洛阳时逃至荆南,而时值溃兵攻破了荆
南城,他抓住机会劝说溃兵为国效力,得到了溃兵积极响应。
D.赵子淔为官正直,然而也有不足。宋昪事情办得不妥时,他据理力争,常使宋昪改容道
歉;皇上大兴土木时,他监管工程而不劝谏,为此招致鄙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会夏旱,河水涸,转饷后期,贬秩一级。丁内艰,起复。
(2)民苦限迫,诣子淔诉者日数百人,子淔奏请宽其期,民便之。
【解答】10、A
11、B.“及身边之人”错,“御”只用于帝王。
12、B.“他认为夹锡钱流通不畅”错,原文是说“民病壅滞”,意即百姓苦于夹锡钱流通不
畅。
13、①译为:适逢夏季干旱,河水干涸,运送粮饷落后于规定的期限,削减俸禄一级。为母
居丧,期满后被起用。(后期,落后于规定的期限;贬秩,削减俸禄;丁内艰,母丧。)
②译为:百姓苦于期限紧迫,到赵子淔这里诉苦的每天有几百人,赵子淔请求放宽期限,百
姓得到了便利(百姓认为很得利)(苦限迫,苦于期限紧迫;诣,到;便,得到了便利)
【参考译文】
赵子淔,字正之,是燕懿王赵德昭第五代孙。父亲赵令铄,官至宝文阁待制。赵子淔凭
借祖先的功勋担任承务郎,多次升迁担任少府监主簿,改任河南少尹。当时治理西内,赵子
淔有才能,漕使宋昪器重他。有时事情办得不妥,赵子淔总是据理力争,宋昪常常变了脸色
道歉。担任蔡河拨发纲运官。适逢夏季干旱,河水干涸,运送粮饷落后于规定的期限,削减
俸禄一级。为母居丧,期满后被起用。多次升官担任龙图阁、秘阁修撰,任陕西转运副使。
当初,蔡京铸造夹锡钱,百姓苦于流通不畅,赵子淔请求铸造小铁钱暂时替代,并趁机进献
模型。宋微宗非常高兴,御书“宣和通宝“四个字作为钱币的文字。小铁钱铸成之后,赵子
淔上奏请求皇上下诏令让百姓把旧铜钱上交官府,换来新铁钱。仅仅十天,就换得百余万缗。
皇帝亲手写诏书把新钱百万缗交给五路,用来征购细麦,命令赵子淔总管这件事。百姓苦于
期限紧迫,到赵子淔这里诉苦的每天有几百人,赵子淔请求放宽期限,百姓得到了便利。适
逢蔡京第二次为相,言官迎合蔡京的心意,认为赵子淔扰乱了钱法,撤销了赵子淔的官职改
任奉祠。靖康初年,赵子淔又担任秘阁修撰。金人侵犯洛阳,赵子淔逃奔到荆南。溃败的士
兵在祝靖、盛德的带领下攻破了荆南城,赵子淔藏匿在百姓家。祝靖等人知道,前来拜谒,
说京城已被攻破。赵子淔哭泣,劝说他们:“你们这些人应该立刻返回京城,保护国家,博
取功名,不要贪财而骚扰州县啊。”祝靖等人都答应说:“好。”赵子淔于是写下文书催促他
们。第二天,祝靖等人就北上救国。绍兴元年,被皇上召见,又担任徽猷阁直学士,后改任
江西都转运使。当时修建督府,军需繁多,赵子淔不断运送粮饷,因为有功劳提拔为宝文阁
直学士。三京刚刚收复,担任京畿都转运使,因为生病辞职。在家中去世,享年六十七。赵
子淔年幼时机敏聪明,苏轼曾到他家做客,把他放在膝盖上,对他的父亲说:“这是你家的
千里马啊。”等到长大,善于言辞,擅长写诗。然而崇宁、大观年间,皇上大兴土木,赵子
淔常常监管这些工程而不规劝,因此有识之士鄙视他。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高级中学校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3 月模拟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徒单克宁本名习显,其先金源县人。克宁资质浑厚,寡言笑,善骑射,有勇略,通女直、
契丹字。左丞相希尹,克宁母舅。熙宗问希尹表戚中谁可侍卫者,希尹奏曰:“习显可用。”
以为符宝祗候。大定初,从右副元帅完颜谋衍讨契丹窝斡。元帅谋衍利卤掠,驻师白泺。世
宗讶其持久,遣问之。谋衍曰:“贼骑壮,我骑弱,此少驻所以完养马力也。不然,非益万
骑不可胜。”克宁奋然而言曰吾马固不少但帅不得人耳其意常利虏掠贼至则引避贼去则缓随
之故贼常得善牧而我常拾其蹂践之余此吾马所以弱也今诚能更置良帅,虽不益兵,可以有功,
不然,骑虽十倍,未见其利也。朝廷知其议,召还谋衍,以平章政事仆散忠义兼右副元帅。师
将发,贼声言乞降。克宁曰:“贼初困蹙,且无降意,所以扬言者,是欲缓吾师期也。不若
攻其未备,贼若挫衄,则其降必速。如其不降,乘其怠而急击之,可一战而定也。”忠义以
为然,乃与克宁出中路,遂败贼兵于罗不鲁之地。
克宁为相,持正守大体。世宗尝曰:“习显在枢密,未尝有过举。”谓克宁曰:“宰相之职,
进贤为上。”克宁谢曰:“臣愚幸得备位宰辅,但不能明于知人,以此为恨耳。”恳求致仕..。
上曰:“汝立功立事,乃登相位,朝廷是赖,年虽及,未可去也。” 十二月乙亥,世宗不豫。
甲申,克宁率宰执入问起居。上曰:“朕疾殆矣。”谓克宁曰:“皇太孙年虽弱冠,生而明达,
卿等竭力辅之。” 二十九年正月癸巳,世宗崩.于福安殿。是日,克宁等宣遗诏,立皇太孙为
皇帝,是为章宗。徙封为东平郡王。诏克宁朝朔望..,朝日设坐殿上。克宁固辞,诏近臣勉谕。
明昌二年,克宁属疾,章宗往视之。克宁顿首谢曰:“臣无似,尝蒙先帝任使,陛下即位,
属以上相,今臣老病,将先犬马填沟壑,无以辅明主绥四方。陛下念臣驽怯,亲枉车驾临幸,
死有余罪矣。”是岁二月,薨,遗表,其大概言:“人君往往重君子而反疏之,轻小人而终昵
之。愿陛下慎终如始,安不忘危,而言不及私。”诏有司护丧事,归葬于莱州,谥.曰忠烈。
(节选自《金史·徒单克宁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克宁奋然而言曰/吾马固不少/但帅不得人耳/其意常利虏掠贼/至则引避/贼去则缓随/之
故贼常得善牧/而我常拾其蹂践之余/此吾马所以弱也
B.克宁奋然而言曰/吾马固不少/但帅不得人耳/其意常利虏掠/贼至则引避/贼去则缓随之/
故贼常得善牧/而我常拾其蹂践之余/此吾马所以弱也
C.克宁奋然而言曰/吾马固不少但帅不得人耳/其意常利虏掠贼/至则引避/贼去则缓随之/故
贼常得善牧/而我常拾其蹂践之余/此吾马所以弱也
D.克宁奋然而言曰/吾马固不少/但帅不得人耳/其意常利虏掠/贼至则引避/贼去则缓随/之
故贼常得善牧/而我常拾其蹂践/之余此吾马所以弱也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致仕”,意为交还官职,即辞官。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把官职交
还给皇帝,“致事”“致政”“乞骸骨”等也指的是这意思。
B.“崩”,天子死,也叫“驾崩”或“山陵崩”。唐制凡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
品至平民称死,或者叫“亡”。
C.“朔望”,朔日与望日。“朔”,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望”,农历每月十五。潮汐随朔望而
有所变异。
D.“谥”即谥号,为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
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的带有褒贬评定性质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徒单克宁博学多才,智勇双全。他擅长骑马射箭,通晓女真、契丹文字,深得任左丞相的
舅舅希尹的赏识。
B.徒单克宁敢于直言,深谋远虑。在元帅谋衍为了私利延误战机时,他敢于直言,分析形势,
最终以弱胜强,打败敌人。
C.徒单克宁位高权重 ,深受重用。他任丞相时公正而守大体,积极举荐人才,辅佐世 宗、
章宗,深得两位国君的重用。
D.徒单克宁鞠躬尽瘁,一心为国。他临死之前留下了遗表,认为国君往往重君子反而疏远,
轻小人而最终亲昵。希望陛下始终如一,安不忘危,不涉及私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克宁曰:“贼初困蹙,且无降意,所以扬言者,是欲缓吾师期也。”
(2)臣无似,尝蒙先帝任使,陛下即位,属以上相,今臣老病,将先犬马填沟壑,无以辅
明主绥四方。
10. B
11. C(“朔”指农历每月初一。)
12.C(“积极举荐人才”错,他没有举荐人才,世宗批评了他。)
13.(1)叛军刚刚困窘,尚且没有投降的意思,他们扬言乞和的原因,是想延缓我军出兵的
时间。(采分点:困蹙、所以、判断句)
(2)我没有才,曾经蒙受先帝重用,陛下即位,把上相职位授予我,现在臣年老有病,
将要先于群臣死去,没有办法辅佐圣明的君主安抚四方百姓。(采分点:填沟壑、无以、绥)
参考译文:
徒单克宁,本名徒单习显,其祖先是金源县人。徒单克宁资质纯厚,不苟言笑,善骑马
射箭,有勇有谋,通晓女真、契丹文字。左丞相完颜希尹是徒单克宁的舅舅。熙宗皇帝问完
颜希尹表亲中谁可以做侍卫,完颜希尹上奏:“徒单习显可以任用。”徒单克宁被任为符宝祗
候。大定初年,跟从右副元帅完颜谋衍讨伐契丹窝斡。元帅完颜谋衍为了利益进行掠夺,故
驻军白泺。世宗皇帝对他长时间驻兵惊讶,派人前去问情况。完颜谋衍说:“叛军的马强壮,
我们的马瘦弱,在这驻一段时间是养马。不然,不增加骑兵就不能打胜。”徒单克宁忿然说:
“我们的马本来不少,只是没有得到好统帅罢了。他的意思是为了利益掠夺,叛军到了就退
避,叛军走了就慢慢跟随着他们,所以叛军常常得到好牧草,而我们的马常吃他们的马吃剩
踏过的牧草,这就是我们的马体弱的原因。现在如果能更换统帅,即使不增加兵力,也可以
有功。不然,即使有十倍的骑兵,也不能取胜。”朝廷知道了徒单克宁的议论,召回完颜谋
衍,用平章政事仆散忠义兼右副元帅。部队准备出发,叛军声言乞求投降。徒单克宁说:“叛
军刚刚困窘,尚且没有投降的意思,他们扬言乞和的原因,是想延缓我军出兵的时间。不如
乘其不备袭击他们,叛军如果被打败,那么他们会很快投降。如果他们不投降,乘他们懈怠
而急速进攻他们,可以凭一次战斗平定他们。”仆散忠义认为是这样,于是同徒单克宁出击
中路,在罗不鲁打败了叛军。徒单克宁任丞相,坚持正守大体。世宗皇帝曾经说:“徒单习
显在枢密职上,不曾有过错误的举荐。”告诉克宁说:“宰相的职任,引进贤能是首位的。”
徒单克宁谢罪说:“臣愚笨有幸为宰辅,却不能明察了解人,因此常悔恨。”他恳求退休。金
世宗皇帝说:“你立功立事,才登上相位,朝廷需要你,你年龄虽到了,但不能离去。” 大
定二十八年十二月乙亥,金世宗皇帝不快乐。甲申,徒单克宁率领宰执入朝问安。皇帝世宗
说:“朕的病很危险了。”他对徒单克宁说:“皇太孙年纪刚及弱冠,不过生性明达,你们要
竭力辅助他。”大定二十九年正月初二,金世宗皇帝在福安殿死去。这天,徒单克宁等宣读
皇帝世宗的遗诏立皇太孙做皇帝,这就是金章宗。徒单克宁改封为东平郡王。章宗皇帝诏令
徒单克宁每月初一、十五朝拜,朝拜时为其在殿上设座。徒单克宁坚决推辞,皇帝章宗诏令
近臣告诉他。明昌二年,徒单克宁生病,章宗前往探视。徒单克宁叩头致谢说:“我没有才,
曾经蒙受先帝重用,陛下即位,授予我上相,现在臣年老有病,将要先于群臣死去,没有办
法辅佐圣明的君主安抚四方百姓。臣没有才,曾蒙先帝重用,陛下即位,把上相职位授予我,
现在臣年老有病,没有辅助好明主安抚四方百姓。陛下亲自来看我,我死也有罪呀。”这年
二月,徒单克宁死去,他遗留下奏章,其大意是:“人君往往重君子而后反而疏远他,轻小
人而最终爱昵他。愿陛下始终如一,安不忘危,言不及私。”皇帝下诏有司统辖徒单克宁的
丧事,送回莱州安葬,谥号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