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五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甘肃省兰州市五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ID:654383

大小:87.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1-04-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高二年级 语文学科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业生产离不开人,粮食的丰产增收更离不开人才,然而农业人才短缺特别是农业高技能人才短缺, 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大痼疾。 在智慧农业发展领域,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智慧种植业还是智慧养殖业,都以人工智能 等新技术为切入点和依托。以无人机植保、精细化养殖、农机自动驾驶、数据平台服务等为主要实现形式 的智慧农业,受到人才短缺以及从业者技能水平低的困扰从机械化生产到开创“互联网十农业”之路,要 靠劳动力素质提升与人才战略支撑,在日前于山东日照举行的“2018 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农业行业职 业技能大赛”总决赛上,观众们不仅一睹参赛选手驾驶拖拉机“穿针引线”以及“精准植保捉虫”的拿手 绝活,还目睹了“快修手在半个小时之内快速拆装拖拉机发动机的精彩绝技,感受了植保无人机选手展开 超视距飞行挑战等看家本领。在他们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练内功、出绝活”的高超技能,更看到了精 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和普通工人不同,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且可以从劳动、创造中获得快乐、实现价值。无论 环境如何变化,无论顺境还是逆境,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 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也是一个投资回报周期长,面临自然和市场双 重风险的产业,需要艰辛的付出和长期的坚守。只有爱农业、懂农业,才能克服浮躁心态,把急功近利转 化为立足长远,才能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植根于工厂车间 里,更在广阔的农村大地找到了它的普适价值。从这种意义上说现代工业呼唤工匠精神,乡村振兴同样呼 唤工匠精神。 振兴乡村需要壮大“匠心农人”队伍。当下尤其要不断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各类农业农村 人才的成长打造更多更好的平台和渠道,要从政策、资金及技术倾斜等方面给予乡村土专家、田秀才、种 植高手、养殖能人等各种能工巧匠支持,激发他们在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农业生 产性服务业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为乡村注 入新的发展动能。 (摘编自李慧《振兴乡村要壮大“匠心农人”队伍》)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传统农业发展到智慧农业后,农业人才出现了短缺现象,应该引起注意 B. 智慧农业以人工智能等为依托,以无人机植保、精细化养殖等为主要实现形式 C. “匠心农人”在谋生的同时还致力于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实现更大人生价值 D. “匠心农人”对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等具有引领作用,是振兴乡村的生力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指出的农业行业人才短缺问题,是后文壮大“匠心农人”队伍的立论基础 B. 文章先提出问题,再联系现实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的措施,论证条理清晰 C. 第三段以“技能大赛”为例,展示了现阶段“匠心农人”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果 D. 结尾段重点论述壮大“匠心农人”队伍的工作重心,并展望了乡村振兴的远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业回报需要长期的投资,因而更需要甘于寂寞、长期坚守的“匠心农人 B. 具备工匠精神对于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价值意义要远大于现代工业。 C. 只要有相关政策、资金、技术等的支持,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就会不断壮大 D. 农业现代化要想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必须首先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答案】1. A 2. D 3. D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从传统农业发展到智慧农业后,农业人才出现了短缺现象”错误。结合“农业人才短缺特别是农业高 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大痼疾。在智慧农业发展领域,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分析,农业人才短缺并不是农业发展到智慧农业后才有的,只是在这一时期表现突出。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展望了乡村振兴的远景”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发挥他们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等方面 的引领作用,为乡村注入新的发展动能”,并没有“展望了乡村振兴的远景”。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长期的投资”曲解文意,结合“农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也是一个投资回报周期长,面临自然和市场双 重风险的产业,需要艰辛的付出和长期的坚守”分析,应为“投资回报周期长”。 B.“价值意义要远大于现代工业”错误。结合原文“从这种意义上说现代工业呼唤工匠精神,乡村振兴同 样呼唤工匠精神”分析,“价值意义要远大于现代工业”无中生有,文中并无此比较。 C.“只要……就”错误。结合“要从政策、资金及技术倾斜等方面给予乡村土专家、田秀才、种植高手、 养殖能人等各种能工巧匠支持,激发他们在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 业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分析,“只要……就“逻辑关系错误,过于绝对。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置身松树挺立的茫茫林海,人们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荒僻苦寒之地。塞罕坝林场人在 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森林覆盖率达到 80%。 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2.3 亿多立方米,释放氧气 57 万多吨,成为守卫京津的 重要生态屏障。 塞罕坝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1962 年,原国家林业部组建塞罕坝机械林 场。300 多名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的林场创业者满怀激情,从四面八方毅然走上塞北高原。建场初期,塞罕 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原 则,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他们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 了一个个困难,让绿色在高原荒漠生根、蔓延。 2017 年 12 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刘海莹和林场副场长于士涛、林场退休 职工陈彦娴,代表三代林场建设者前往肯尼亚内罗毕领奖。陈彦娴说:“我们为自己能够亲手创造一个绿色 奇迹而感到无比自豪。” (摘编自《续写塞罕坝绿色传奇》,《人民日报》2018 年 12 月 8 日) 材料二: 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建一 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感动,还是项举世震撼的伟大事 业。 塞罕坝林场有句老话叫“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从第一代塞罕坝人艰辛奋斗到现在的 第三代塞罕坝人拼搏发展,在辽阔美丽的塞罕坝上,记录下了每一代人对于林海的向往,对于绿色海洋的 执着追求。现在的塞罕坝可以用“美、绿、香”来形容,它是几代塞罕坝人肩扛国家使命,忍受生理心理 极限之后,给外人、给后世留下的万顷林海以及宝贵的精神财富。 巴尔扎克曾说过:“在各种孤独中,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老一辈的塞罕坝人没有电,没有娱乐设施, 人们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孤独和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他们的心理极限。正是 在精神匮乏的时候,也最是考验人的时候。听从党的召唤,迎难而上,矢志不渝,阻断沙源,修复生态…… 成了人们的精神信念,他们立下了拼在当下、搏在未来的誓言,科学运用各种研究成果,靠着塞罕坝人的 独特精神将万亩沙源治理成了片片绿洲。这是塞罕坝精神的胜利,更是塞罕坝人战胜自己、完成党交给任 务的胜利。 (摘编自长城网《沙海铸魂林场人,绿洲圆梦塞罕坝》 材料三: 防沙治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伟大事业,同时又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特别要求遵循自然 和生态规律,要特别注意防止不讲科学、蛮干、“瞎指挥”等行为,因此,在《防沙治沙法》中明确规定 国家支持防沙治沙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十分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防沙治沙科 学研究工作,50 多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创造性地试验,成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为了做好防沙治沙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我国先后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中国防 治荒漠化监测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各重点治沙省、自治区 也加强了本省、自治区的科研力量,西北林学院、内蒙古林学院建立了有关治沙方面的专业,每年为防沙 治沙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加强了各地方的治沙工作力度。 (摘编自《〈防沙治沙法〉科技内涵知多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三代人的共同努力,塞罕坝林场凭借百万亩人工林海获得世界认可,其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 士奖”。 B. 高寒荒漠上的塞罕坝林场的变化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坚守,更 有感动。 C. 我国政府通过沙漠研究所以及防治荒漠化监测中心、培训中心等机构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加强了地方 治沙工作力度 D. 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分别展示了塞罕坝林场由荒漠变绿洲的生态转变过程,肯定了“人定胜天”的哲 理。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付出,塞罕坝林场从恶劣的自然环境蜕变为茫茫林海,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 障。 B. 我国的《防沙治沙法》明确了科学研究对防沙治沙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治沙借此取得了诸多成 果。 C. 老一辈塞罕坝人谱写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他们在单调的生活中克服重重障碍,执着完成了上级交给的 任务。 D. 塞罕坝治沙奇迹获得国际上的认可,这里从恶劣环境到宜居生态的转变凸显了中国对荒漠化防治工作的 重视。 6. 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塞罕坝在治沙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4. D 5. B 6. ①国家高度重视塞罕坝防沙治沙工作,并由原国家林业部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②各族干部群众有着顽 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③几代人长达数十年的艰辛付出才有了塞罕坝的“绿进沙退”。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分别展示了塞罕坝林场由荒漠变绿洲的生态转变过程,肯定了‘人定胜天’的哲 理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人定胜天”的肯定。一、二两则材料角度差不多,第三则材料没有提及塞 罕坝林场,主要讲防沙治沙法。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 B.曲解文意,“明确了科学研究对防沙治沙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原文不符,原文说“在《防沙治沙 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支持防沙治沙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十分重要”。“借此”强加因果,原文说“中 国的防沙治沙科学研究工作,50 多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创造性地试验,成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1962 年,原国家林业部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防沙治沙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支持防沙治沙的科 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十分重要”“为了做好防沙治沙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我国先后建立了中国 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中国防治荒漠化监测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培 训中心”等分析,首先国家高度重视,立法治沙,不断推进相关科研工作等,并由原国家林业部组建塞罕 坝机械林场。 结合“他们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让绿色在高原荒漠生根、蔓延”“塞罕坝精神,不 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感动,还是项举世震撼的伟大事业”分析,治沙的干部群众,顽强不屈,不惧怕 恶劣的环境,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让绿色在高原荒漠生根、蔓延。 结合“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它是几代 塞罕坝人肩扛国家使命,忍受生理心理极限之后,给外人、给后世留下的万顷林海以及宝贵的精神财 富”“他们立下了拼在当下、搏在未来的誓言,科学运用各种研究成果,靠着塞罕坝人的独特精神将万亩 沙源治理成了片片绿洲。这是塞罕坝精神的胜利,更是塞罕坝人战胜自己、完成党交给任务的胜利”等分 析,这是几代人长达数十年的艰辛付出取得的成果,给后世留下塞罕坝的“绿进沙退”。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六元抗币 卢 群 鬼天气,让不让人活了?望着漫天飘舞的雪花,秀梅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进入腊月后,大成的哮喘越发严重了,喉咙里呼噜呼噜地像拉风箱,每呼吸一次,胸口就重重地起伏 一次。 秀梅咬了咬牙,再一次牵起了小锁。 “你,你干嘛去?”大成支起身子紧张地问。 “还是送人吧,胡先生心善,家境又好,孩子到了那里,会有好日子过的。” “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咱一家人,活要活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起!”大成一着急,又剧烈地喘起来。 “可你的病……” “死不了,你把草药再熬一下,喝了药出身汗就好了,咳,咳,咳…”话未说完,大成就又咳又喘地 蜷成一团。 “你别急,我听你的,这就熬药去。” 转过身子,秀梅的泪哗哗地流。 去年秋收时,大成还像头壮牛似的,两百来斤的担子搁肩上健步如飞,三百多斤的碾子能举过头顶。 谁料想,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不仅冲毁了自家的草房,还冲垮了大成的身体。为了保住何老财三进三出 的四合院子,大成在冰冷的洪水中奋战了两天两夜。结果何老财的院子保住了,大成却患上了重疾,咳嗽 声惊天动地,高烧不止。后经郎中救治,烧虽然退了,哮喘却日益加重,好端端的壮汉子,转眼成了病秧 子。何老财见大成再无油水可榨,就以看草荡的两间破棚子为工钱,将大成打发了事。如今一家老少五张 嘴,还有大成的看病费用,全靠秀梅替人缝缝补补挣的那点小钱。可这点钱别说看病,肚子都填不饱。没 办法,秀梅只好挖些甘草、洋金花、麻黄根等药草回来,给大成煎服下去。郎中说,中药压不住了,得看 西医,用抗生素。 那天,秀梅正在医院门前徘徊,开私塾的胡先生将她拉到一边轻声说:“锁他娘,大成的病不能再拖 了,你看这样可好?你把小锁过继给我,我出钱给大成看病。你放心,我没有孩子,会把小锁当亲生儿子 待的。” 秀梅一听魂飞魄散,然而静下来心想想,胡先生的话没有错,大成不能再耽搁了啊。可是当她把想法 一说,大成就恼了,怎么劝说都没用。眼见着丈夫一天天衰弱下来,秀梅急得满嘴起泡。 “老乡,能借你家的锅烧饭吗?” 正痛苦着,耳边传来轻轻的询问。秀梅抬头一看,是新四军战士,为首的是位女同志,20 多岁,穿着 军装,打着绑腿,剪着齐耳短发。 “快,快请进,”秀梅连忙站起身。在这之前,秀梅就已知道,新四军是来打鬼子的,是老百姓自己 的队伍。 “大成,新四军来了!”一进门,秀梅就兴奋地嚷起来。 “是吗?快,快请同志们坐坐!”大成精神一振,病痛立时减轻许多。 战士们一放下行李,就忙着担水,扫地,抹桌子,亲热得跟一家人似的。 秀梅将锅子又细细洗了一遍,才添上水烧起来。为首的那位女同志解开背包,从小布包里倒出大半碗 玉米面。三个孩子立刻围过来,小眼睛铜铃似的瞪着,喉咙里咕噜咕噜地直咽口水,女同志见状又倒出一 些面粉来。不ー会儿,粥煮好了,女同志先给三个孩子各盛了一碗粥,第四碗粥则给了床上的大成。大成 再三推托,女同志说:“咱们都是穷苦人,天下穷人是一家,一家人还客气啥?”大成问:“大姐,你腰里 有盒子枪,一定是个官吧?”女同志笑道:“在革命的队伍里,大家都是同志,我姓张,你就喊我张同志 吧。” 言语间,屋外雪花稠密起来。秀梅连忙走出门,把张同志的马牵到屋檐背风的地方。刚拴好缰绳,张 同志也跟了出来。张同志问:“大姐,大哥得的什么病?” “他,他……”秀梅一下子哭出声来,眼泪哗哗地流。 听着秀梅的哭诉,张同志也落下了泪。 第二天大清早,秀梅想给马喂点草料,却发现张同志他们已出发了,破烂的桌子上留着一只口袋,打 开一看,是玉米面。袋子旁还有面值六元的抗币,显然是给大成治病的。 雪已悄然停止,一行脚印,朝着朝霞升起的东方蜿蜒而去。望着坚实的足印,秀梅流下了眼泪。 后来,秀梅和大成也参加了革命,并打听到救了大成性命的张同志叫张茜,是陈毅军长的夫人。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六元抗币》为题,紧扣小说的主要情节,点明了小说的革命题材,引导读者探究小说内涵。“抗 币”,这陌生的名词容易引发读者关注。 B. 小说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秀梅家里,活动时间是一个下雪天以及第二天早晨,场景集中,情节紧凑, 故事具有戏剧性,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C. “一行脚印,朝着朝霞升起的东方蜿蜒而去”描写雪后初霁的美丽景象,交代了新四军的离去,赞美新 四军扶危济困的义举,象征未来一片光明。 D. 小说最后一段既点明大成已经康复,交代故事的结局,又点明张同志的身份,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同时 写出张同志的榜样作用,突出小说主题。 8. 小说写秀梅与大成的争执有什么作用? 9. 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三组并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直接揭示矛盾,交代主要人物,突出秀梅、大成一家人面临的困境。②引起下文对相 关事件的回顾。③激烈的争吵,冲突激烈,激发阅读兴趣或引起读者关注。 9. ①何老财的残忍、胡先生的乘人之危与新四军同志留面、留钱治病、救人形成对比,突出了新四军解救 穷苦人的主题。②大成舍命抢救财产与何老财寡情薄义形成对比,突出大成正直、善良的形象,激发人们 对大成的同情、对为富不仁的何老财的痛恨。③秀梅一开始听到胡先生买小锁吓得魂飞魄散与秀梅主动送 小锁给人形成对比,表现了秀梅一家人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突出了新四军同志雪中送炭、救人于水火的 崇高品质。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 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 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C 项,“象征未来一片光明”属拔高理解,错误。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把握小说情节布局作用的能力。解答时,首先找到相关的情节,仔细阅读,从设置悬念、情 节结构、人物形象、内容主旨等角度回答。本文秀梅与大成的争执出现在小说开端,有激发阅读兴趣的作 用;争执的内容是“是否把小锁送人”,突出秀梅一家人面临的困境,引出下文“去年秋收时,大成还像 头壮牛似的,两百来斤的担子搁肩上健步如飞,三百多斤的碾子能举过头顶。谁料想,一场百年不遇的洪 水,不仅冲毁了自家的草房,还冲垮了大成的身体”,对大成舍命抢救何老财财产,因而毁了身体相关事 件的回顾。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具体考查对比的手法。对比是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解答此题,首先找到相关情节,概括情节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再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本文多处运用对比 的手法:“为了保住何老财三进三出的四合院子,大成在冰冷的洪水中奋战了两天两夜”“何老财见大成 再无油水可榨,就以看草荡的两间破棚子为工钱,将大成打发了事”“秀梅正在医院门前徘徊,开私塾的 胡先生将她拉到一边轻声说……”“却发现张同志他们已出发了,破烂的桌子上留着一只口袋,打开一看, 是玉米面。袋子旁还有面值六元的抗币,显然是给大成治病的”“秀梅一听魂飞魄散”“秀梅咬了咬牙, 再一次牵起了小锁”。据此从“大成”与“何老财”,“新四军”与“何老财”“胡先生”,“秀梅”送 小锁前后等角度分析即可。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把握主题是核 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 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 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 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 4 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 点,6 分的题答案有三点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 可能答出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点的 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面义和主题义角度 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题义)角度回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忠,鄞人。少读书,善《易》卜。兄戍通州亡,忠补戍,贫不能行,相者袁珙资之。既至,编卒伍。 卖 l-北平市,多中。市人传以为神。僧道衍称于成祖。成祖将起兵,托疾召忠卜,得铸印乘轩之卦。曰: “此象贵不可言。”自是出入燕府中,常以所占劝举大事。成祖深信之。燕兵起,自署官属,授忠王府纪 善,守通州。南兵数攻城不克。已,召置左右,有疑辄问,术益验,且时进谋划。遂拜右长史,赞戎务, 为谋臣矣。成祖称帝,论佐命功,擢工部右侍郎,赞世子守北京。寻召还,进兵部尚书。帝起兵时,次子 高煦从战有功,许以为太子。至是淇国公丘福等党高煦,劝帝立之。独忠以为不可,在帝前历数古嫡孽事。 帝不能夺,密以告解缙、黄淮、尹昌隆。缙等皆以忠言为是。于是立世子为皇太子,而忠为东宫辅导官, 以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六年命兼辅皇太孙。帝北征,留忠与蹇义、黄淮、杨士奇辅太子监国。是时高 煦夺嫡谋愈急,蜚语谮太子。十二年北征还,悉征东宫官属下狱。以忠勋旧不问,而密令审察太子事。忠 言无有。帝怒。忠免冠顿首流涕,愿连坐以保之。以故太子得无废,而宫僚黄淮、杨溥等亦以是获全。忠 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明年四月 卒。给驿归葬,命有司治祠墓,复其家。洪熙元年,追赠荣禄大夫少师,谥忠襄。官子达翰林检讨。达刚 直敢言,仕至长芦都转运使。忠有兄华,负志节。忠守通州有功欲推恩官之辞不就尝召赐金绮亦不受成祖 目为迂叟放还一日,读《宋史》至王伦附秦桧事,放声长叹而逝。里中称为“白云先生”。 (节选自《明史·金忠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忠守通州有功/欲推恩官之/辞不就/尝召赐/金绮亦不受/成祖目为迂叟/放还/ B. 忠守通州有功/欲推恩官之辞/不就/尝召赐金绮/亦不受/成祖目为迂叟/放还/ C. 忠守通州有功/欲推恩官之辞/不就/尝召赐/金绮亦不受/成祖目为迂叟/放还/ D. 忠守通州有功/欲推恩官之/辞不就/尝召赐金绮/亦不受/成祖目为迂叟/放还/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易,指《周易》,是中国一部古老的占卜之书,约成书于尧舜时期。春秋时期,有人依附于它的卦爻形 式,借以发挥哲学思想。 B. 兵部尚书,别称为大司马,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为正二品。兵部主要掌管武官选用及 兵籍、兵械、军令等事务。 C. 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指皇帝外出时,由太子等重要人物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 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D. 驿,指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如“驿站”“驿馆”等;也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文中指由朝廷专门指派的车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忠出身低微,家境贫寒。哥哥戍边去世之后,他去北方补服兵役,凑不够盘缠,靠人资助才得以成行, 投身行伍。 B. 金忠精通卦术,善于谋划。起初因占卜灵验,他得到燕王的信任;燕王起兵后,他多次出谋划策,为燕 王成事立下功勋。 C. 金忠才识过人,深受倚重。他奉命守卫城池,能多次击退来犯之敌;他肩负辅佐太子和皇太孙的重任, 能不辱使命。 D. 金忠待人赤诚,谨慎谦和。通过诚恳进言,他成功改变成祖立次子为嗣的初衷;他对皇上知无不言,事 后绝不宣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是时高煦夺嫡谋愈急,蜚语谮太子。 (2)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 【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这时候朱高煦篡夺嫡位的阴谋更加急迫,有流言蜚语说太子的坏话。 (2)与同事相处不持模棱两可的意见,退下后常常谦让。 【解析】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 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 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 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欲推恩官之 辞不就”的意思是想推恩任他为官,推辞不到任。其中“辞”是说他推辞官职不去就职。所以应在“辞” 之前停顿,排除 BC 项。“金绮”是金绮衣。句意是赏赐他金绮衣,他也不接受,所以应在“金绮”之后停 顿,排除 A 项。故本题选 D 项。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 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 项,约 成书于西周时期,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句子,“文王”指周文王。故本 题选 A 项。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 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 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 连,任意拔高,等等。B 项,金忠得到燕王的信任并非“因占卜灵验”,而是“得铸印乘轩之卦”,与燕王 的心意相合。故本题选 B 项。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 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 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是”:“这”; “夺嫡”:“篡夺嫡位”;“谮”:“说坏话”。第二句关键点:“处”:“与人相处”;“持两端”: “持模棱两可的意见”;“恒”:“常常”。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 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 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 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 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 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 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 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 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 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 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 参考译文: 金忠,鄞县人。少年时读书,擅长于《易》的占卜之术。兄长戍守通州死去,金忠得以补戍边,因贫 困不能成行,相士袁珙资助了他。到达之后,编入军队。在北平的集市上卖卜,大多算中。集市上的人相 互传说以为是神仙。和尚道衍在成祖面前称赞他。成祖即将起兵,假托生病召见金忠占卜,得到的是“铸 造印信,乘坐轩车”的卦。说:“这卦象贵不可言。”从此以后自由出入燕王府中,常常以自己所占的卦 劝说成祖举大事。成祖非常相信他。燕王的军队起兵,自己设置官员属吏,授予金忠为王府纪善,守卫通 州。建文帝的军队几次攻城没能攻下。不久,成祖召回他安置在身边,有什么疑难就问他,占卜之术更加 灵验,而且常常进献计谋。于是拜官右长史,参赞军务,成为谋臣。成祖称帝,论他辅助创业的功劳,提 升为工部右侍郎,辅助世子留守北京。不久召回南京,晋升为兵部尚书。皇上起兵的时候,因第二子朱高 煦随从征战有功,许愿立他为太子。到这时候淇国公丘福等人与朱高煦结党,劝说皇上册立他为太子。只 有金忠认为不行,在皇上面前几次历数古时有关嫡子和庶子之间的事。皇上无法定夺,秘密地将此事告诉 解缙、黄淮、尹昌隆。解缙等人都认为金忠的话是对的。于是册立世子为皇太子,而任金忠为东宫辅导官, 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兼任詹事府詹事。正统六年,命他兼任辅导皇太孙。皇上出征北方,留下金忠与蹇义、 黄淮、杨士奇辅助太子代理国事。这时候朱高煦篡夺嫡位的阴谋更加急迫,有流言蜚语说太子的坏话。正 统十二年皇上北征返回,惩罚全部太子官员属吏,将他们关进监狱。因金忠是有劝旧臣而不问罪,并秘密 命令他慎重考察太子的事。金忠说没有什么事。皇上发怒。金忠脱下帽子叩头并流泪了,愿以连坐担保太 子。因此太子没有被废掉,而太子属官黄淮、杨溥等人也因此得以保全。金忠出自行伍直到高位,很是受 到亲近和倚重,每当承蒙皇上垂询顾问,能知无不言,然而谨慎而不泄露。与同事相处不持模棱两可的意 见,退下后常常谦让。第二年四月去世。赐给官车返乡下葬,命有关部门修建祠庙墓地,免去他家的赋税。 洪熙元年,追加赠荣禄大夫少师,谥号忠襄。任命他的儿子金达为翰林检讨。金达刚强正直,敢于说话, 做到长芦都转运使。金忠有兄长金华,抱有志向节操。金忠守卫通州有功,想推恩任他为官,推辞不到任。 皇上曾经召见他并赐予金绮衣,也不接受。成祖视他为迂腐的老头,放他回乡。一天,阅读《宋史》到王 伦依附秦桧的事,放声长叹而逝世。乡里称他为“白云先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丁少卿自桂帅移镇西蜀① 乐雷发 琼海收兵玉帐闲,又移斋舰泝涪湾。三边形势全凭蜀,四路封疆半是山。 魏将③旧闻侵剑阁,汉兵④今欲卷函关。细倾瑞露论西事,想在元戎指顾间。 【注】①1234 年(南宋理宗端平元年),南宋和大蒙古国联合攻打金国,金国灭亡。这首诗写于南宋和大蒙 古国联合攻打金国期间。②泝:溯流而上。③魏将:指三国时魏将钟会。钟会试图翻越剑阁而入蜀,被蜀 将姜维击退。④汉兵:指汉王刘邦的军队。汉兵曾西进函谷关,推翻秦朝。⑤元戎:主帅。指顾间:一指 一瞥之间。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丁少卿移师蜀地,“闲”“又移”等语将桂、蜀两地联系起来,含有丁少卿已获战功将再立新功 之意。 B. 颔联第一句交代蜀地有着重要的军事地位,第二句概括蜀地多山的地貌,为上文的“全凭蜀”提供了依 据。 C. 这首诗的末句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都巧用夸张手法突出人物的军事 才能。 D. 这首诗借写送别友人,言及天下大势,既抒发了离别的悲情,又抒发了家国情怀,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 华。 15. 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化用钟会侵蜀失败和汉兵入关灭秦的典故,把金人比作钟会,把南宋朝廷的军队比 作汉兵,表达了诗人对南宋击败金人的信心。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离别的悲情”理解错误。诗中直言送别的只有尾联,而尾联并未流露出悲情。且全诗情调激昂,未见 悲情流露。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魏将旧闻侵剑阁,汉兵今欲卷函关”,结合注释③④内容“魏将:指三国时魏将钟会。钟会试图翻越剑 阁而入蜀,被蜀将姜维击退”“汉兵:指汉王刘邦的军队。汉兵曾西进函谷关,推翻秦朝”分析,化用钟 会侵蜀失败和汉兵入关灭秦的典故。结合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和大蒙古国联合攻打金国期间”分析, 通过“试图”分析,把金人比作钟会;结合“欲卷函关”分析,把南宋朝廷的军队比作汉兵。金人试图进 犯,必将失败,南宋朝廷的军队要攻破函谷关。表达了诗人对南宋击败金人的信心。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警示后人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外出要根据往返路程做好各种准备,到近郊一天往返结果“_________”,而 “__________”却要提前三个月准备干粮。 (3)李煜在《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无限愁思。 【答案】 (1).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 腹犹果然 (4). 适千里者 (5). 问君能有几多愁 (6).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鉴”“犹”“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据最新消息,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 21 家中国企业登上未来 50 强的榜单,其中新浪微博仅次于美 国的企业软件开发商 Workday,高居榜单第二的位置。新浪微博能够 ,显然有自己独特的市场套路与 商业魅力。 当年新浪团队推出微博,正值全球社交网络服务竞争的白热化阶段。那时,美国的“推特”已经做 得 。然而,仅用了一年,微博就揽进了 1 亿用户,并成长为中国最为火爆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 微博持续发展, ,现已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独立社交平台。 ( ),比如支持“评论+转发”,支持原生图片和视频,而“推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使用开放 平台接入的图片与视频服务。这决定了微博的互动性、参与性大大强于“推特”。 在核心技术方面,微博可与“推特” 。比如微博的移动 App 应用比“推特”早 6 个月,市场盈 利能力更胜一筹。一方面,有了便捷的移动支付,使基于账号体系的前提下投放的内生性广告为微博商业 生态的优化增进了驱动力;另一方面,移动支付为粉丝经济提供了营销平台。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金榜题名 风生水起 后发制人 分庭抗礼 B. 名列前茅 有声有色 后发制人 平分秋色 C. 金榜题名 有声有色 后来居上 平分秋色 D. 名列前茅 风生水起 后来居上 分庭抗礼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微博比“推特”面世晚一些,“推特”所缺少的一些元素是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的 B. 微博比“推特”面世晚一些,但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推特”所没有的一些元素 C. 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推特”所没有的一些元素,微博比“推特”面世晚一些 D. “推特”所缺少的一些元素是微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的,但“推特”比微博面世早一些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便捷的移动支付使基于账号体系下所投放的内生性广告为微博商业生态的优化增强了驱动力 B. 便捷的移动支付使以账号体系完善前提所投放的内生性广告为微博商业生态的优化增强了驱动力 C. 有了便捷的移动支付,基于账号体系所投放的内生性广告为微博商业生态的优化增添了驱动力 D. 有了便捷的移动支付,使在账号体系的基础上投放的内生性广告为微博商业生态的优化增添了驱动力 【答案】17. D 18. B 19. C 【解析】 【分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适用排除法,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要加强 对成语的积累记忆,同时在此基础上借助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比如:重点分析成语的关键 词;注意词语的适用对象;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洁,防止出现语意重复。名列前 茅:名次列在前面。金榜题名:指科举殿试被录取,后指通过考试被录取。根据语境,选填“名列前茅” 恰当。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有声有色:形容表现 得十分生动。根据语境,选填“风生水起”恰当。后来居上:后起的超过先前的。后发制人:先退让一步, 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后,再制服对方。根据语境,选填“后来居上”恰当。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 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 半。根据语境,选填“分庭抗礼”恰当。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要求考生熟练掌握高考命题辨析病句的六大类型(语序 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根据类型的特征去排除错误选项。 A 项,第二个分句以“推特所缺少的一些元素”为主语,使第二个分句与前后文衔接不紧密。C 项,把“比 推特面世晚一些”放在后面说,影响与后文的衔接。D 项,把“推特”当成了主要对象,不合适。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要考虑六个一致:陈述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 致、陈述逻辑一致、语言风格一致、陈述句式一致、内容衔接一致。题干选取的句子在语段中一般起着过 渡性作用,因此在解答过程中要多考虑前后照应关系。原句中,“使”前面缺主语,“基于……前提下” 结构混乱,“增进”与“驱动力”搭配不当。A 项,“体系”后面的“下”赘余,应删去“下”。B 项,“以…… 前提”成分残缺,应在“前提”前面加“为”。D 项,“使”前面缺主语。故选 C。 20. 下面是某医院在病房张贴的《就医须知》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要 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1)为了保证您及其他病夫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就医环境,请您及家属不要在病房喧哗,不要在病房 内打牌、下棋…… (2)医院属于公共场所,请您小心各种不法分子,注意自身安全;请您好好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以免 丢失。 (3)请您及家属不要宴请医务人员或向他们惠赠钱物。如发现有医务人员私下索要钱物,请及时向医 院办公室报案。 【答案】①“病夫”改为“患者”②“小心”改为“警惕”③“好好”改为“妥善”④“惠赠”改为“馈 赠”⑤“报案”改为“举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四点: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 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另外,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 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 ①“病夫”,指体弱多病的人,含讥讽意,感情色彩不对,改为“患者”;②“小心”不如“警惕”更能 强调对不法分子的警觉和注意,故改为“警惕”;③“好好”属于口语,此处宜为书面语,改为“妥善”; ④“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此处是指病人及家属赠给医务人员钱财,宜改为“馈赠”;⑤“报 案”,说法过于严重,此处宜为“举报”。 21. 湘西籍作家彭学明的长篇小说《人间正是艳阳天》于 2018 年 11 月出版。《中华读书报》记者对其进行 了采访,请根据彭学明的回答,将记者提问的内容补写完整,每处不超过 30 个字。 记者:《人间正是艳阳天》反映的是湘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_______? 彭学明:最大和最好的政治是为人的政治,是深入人心、深得民心的政治。精准扶贫就是为人的、深入 人心和深得民心的政治。我数次前往十八洞村采访,我常跟那些父老乡亲彻夜长谈,我深切地感受到精准 扶贫政策是如何深入人心、深得民心的,我也切身感受到了精准扶贫政策是怎样给我的家乡带来了日新月 异的变化。心融进去了,情就融进去了,文字当然就有情有义有温度了。 记者:______? 彭学明:在语言上我追求语言的画面感、音乐感和诗意,追求语言的弹性与张力。在人物的塑造上我特 别注重表现人物的外在形象、内在性格、生活命运和精神品质。在整个构架上我讲究设置悬念,以增强作 品的带入感。 【答案】 (1). 您为什么能把这部反映重大政治题材的作品写得如此深情、动人 (2). 您在创作这部作 品时,在艺术方面有着怎样的追求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问题需要围绕回答的内容来设计。第一处,结合彭学明的回答,抓住关键内容“精准扶贫就是为人的、深 入人心和深得民心的政治”“我深切地感受到精准扶贫政策是如何深入人心、深得民心的”“文字当然就 有情有义有温度了”分析,此处应该是问如何把富有政治性的内容讲的如此有情有义有温度等。 第二处,结合“在语言上”“在人物的塑造上”“在整个构架上”等分析,需要综合这三个角度分析,其 实主要就是艺术结构处理角度。可以围绕“艺术结构”方面发问即可。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将一头活蹦乱跳的驴放置在两堆等质等量的干草中间,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就会饿成一头死驴,只是 因为它不能决定该吃其中的哪一堆。这是著名的以 14 世纪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名字命名的悖论——布里丹之 驴。 漫长的七个世纪过去后,发生在这头驴子身上看似可笑的情景,正源源不断地重现在人类社会中。这 次,它有了一个更加高大上的名字——选择恐惧症。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要做出许多选择,也常常会不可避免地陷入选择恐惧。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认为人们该怎样克服选择恐惧呢?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认识 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克服恐惧,勇敢抉择 著名的“布里丹之驴”悖论——即将活驴置于两堆等量干草之间,但驴却因“选择困难”而饿死。这 听起来很荒唐:有两堆干草在面前,驴怎么会被饿死?但我们不要急着嘲笑这只“蠢驴”,因为发生在它 身上的场景也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亦饱受“选择恐惧”的苦恼。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会有选择恐惧呢? 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客观存在的影响,在人“漫漫求索”之路中,不论是否愿意,我们都要面临许 多抉择,正如诗人所说:“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站在岔路口,抉择不可避免。二是我们对自己的 目标不清晰,正因我们不能清楚地认知自我真正想要的,我们在选择时才会如此纠结。三是我们患得患失 有所顾忌,对未知的恐惧,害怕选错、失去,让我们在抉择面前徘徊。 显然,对抉择的过度恐惧会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寻找良策克服选择恐惧方为正道。 克服选择恐惧,我们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敏锐的洞察力。人生的岔路口何其多也,既然不可避 免便只能坦然面对。《孙子兵法》中说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确地分析面临的形势,面临的抉择, 培养自身对于问题的洞察力,我们才能在艰难的抉择面前游刃有余,临“择”不乱。 克服选择恐惧,我们要有“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果敢与无惧。我们常常在岔路口驻 足,不知该往哪走,因为我们害怕失去,也因为我们总想要走捷径快速地抵达目的地。殊不知,每条路上 都有其独特的风景,选择了康庄大道便尽管享受旅途的平坦与舒适;选择了幽深的小路便尽享“窈窕寻壑” 之曼妙。“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若想欣赏那瑰怪之景,便要舍弃走平坦之路的舒适, 不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既择之,则安之”,放下顾忌,领略自己所选道路的风景,时光亦会给予你丰 厚的馈赠。 克服选择恐惧,我们要有“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两百年”的信心与对目标的坚定。徘徊于抉择 面前,是因我们对自己想要的还未有深刻清晰的认知。这时,我们不妨学学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对内 心追求的坚定;学学陶君在“五斗米”与退居田园间选择归去的自我清晰认知。知道心之所想,便坚定不 移地随心而择吧。 选择了蓝天,便不要流恋花丛;选择了奔跑,便不要害怕跌倒。不惧未来,坚定自我,我们才能作出 正确的抉择,克服选择的恐惧。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为材料作文。 【审题】以“布里丹之驴”引出“选择恐惧症”,然后明确“人常常会不可避免地陷入选择恐惧”。材料 后有着明确的指向要求“该怎样克服选择恐惧”,写作时应针对造成“选择恐惧”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应 对措施。如克服选择恐惧,应不逃避,有勇气直面选择,并有勇气承担选择的后果;克服选择恐惧,应认 清自我,找准定位,清楚自己的优势、长处,明白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应增加各种储备,不断提升自我, 要有能力克服选择恐惧,正确迅速地做出选择等。可以结合身边事例分析。主要围绕“选择”“克服恐 惧”“面对”等方面分析立意。 【立意】克服恐惧,勇敢抉择;充实自我,理智选择;不惧未来,坚定自我,作出正确的抉择等。 【素材】1.人生的道路往往有很多岔路口逼迫人们做出选择,因此许多人陷入选择恐惧,像布里丹之驴一 样造成悲剧。选择恐惧症产生的影响着实不小,克服选择恐惧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从容谈然,坚守本心。 具有选择恐惧症的人们首先应明确自己的目标,理性地做出选择并坚定地走下去。 2.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时节如流,撑一支长蒿在时光的长河中漫溯,粉墙黛瓦呼啸而过,雄心烈歌飘向 远方,时代发展太快了。在互联网的助力下,任何新鲜事物都以极快的速度更新换代,人们在日益更新的 世界固守传统思维很难,也不理智。有选择恐惧症的人更应与时俱进,学习接受新知识,跟上时代前进的 步伐。若始终以陈旧的视野打量世界,人们会发现对自己的生活竟如此陌生,从而愈发不敢迈出脚步。因 此我们不应故步自封,应与时俱进地转换思维,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3.在选择恐惧症的背后实际上反映出人们对自己的不自信,即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因此克服选择恐惧的最 重要方法是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信心,拥有判断事物正误的实力。恐惧来自内心,个人评价、性格 特质、社会态度等都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而一个能力不凡的人对自己做出的选择往往充满信心。“命是 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运气暴棚的人也不是每天都存在的,所有的运气后面都有实力的支撑。 无论何时,拥有实力都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的必要装备。克服选择恐惧,自然也应努力完善自己,能力满 格。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