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立体几何(解析版)-2021年广东省2月~3月各地级市一模数学分类汇编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8讲 立体几何(解析版)-2021年广东省2月~3月各地级市一模数学分类汇编

ID:654529

大小:5.62 MB

页数:52页

时间:2021-04-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8 讲 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共 13 小题) 1.(2021•湛江一模)已知圆锥的轴截面是边长为 8 的等边三角形,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 ) A. 64 B. 48 C. 32 D.16 【解答】解:因为圆锥的轴截面是边长为 8 的等边三角形, 故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4,底面周长为8 , 故圆锥的侧面积是 1 8 8 322     . 故选: C . 2.(2021•深圳一模)设 ,  , 为三个不同的平面,若  ,则“ / /  ”是“ 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答】解:当  时, 若 / /  ,则  成立,即充分性成立, 反之当  时, / /  也有可能相交,即必要性不成立, 即“ / /  ”是“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 A . 3.(2021•肇庆二模)牙雕套球又称“鬼工球”,取鬼斧神工的意思,制作相当繁复,工艺要求极高.明代 曹昭在《格古要论 珍奇 鬼工毬》中写道:“尝有象牙圆毬儿一箇,中直通一窍,内车数重,皆可转动,故 谓之鬼工毬”.现有某“鬼工球”,由外及里是两层表面积分别为 2100 cm 和 264 cm 的同心球(球壁的厚度 忽略不计),在外球表面上有一点 A ,在内球表面上有一点 B ,连接线段 AB .若线段 AB 不穿过小球内部, 则线段 AB 长度的最大值是 ( ) A. 41cm B.9cm C.3cm D. 2cm 【解答】解:过球心作截面圆如图, 外层与内层的表面积分别为 2100 cm 和 264 cm ,大球与小球的半径分别为 5 与 4, 则| |AB 的最大值为 2 25 4 3cm  . 故选: C . 4.(2021•湛江校级模拟)如图,长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3AB  , 1 2BC CC  ,三棱锥 1B DCD 的 体积为 ( ) A.1 B.2 C.3 D.6 【解答】解:长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1DD  平面 ABCD ,  1 1 1 1 1 12 3 2 23 3 2B DCD D BCD BCDV V DD S           . 故选: B . 5.(2019•攀枝花模拟)四棱锥 A BCDE 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AB  底面 BCDE ,底面 BCDE 为梯形, 60BCD   ,且 2AB CB BE ED    ,则此球的表面积等于 ( ) A. 25 B. 24 C. 20 D.16 【解答】解:如图, 由已知可得,底面四边形 BCDE 为等腰梯形, 设底面外接圆的圆心为 G ,连接 BG ,则 22 4sin30BG   , 2BG  ,又 2AB  ,设四棱锥外接球的球心为 O , 则 5OA  ,即四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 5 . 此球的表面积等于 24 ( 5) 20   . 故选: C . 6.(2018•潍坊三模)三棱锥 P ABC 中,平面 PAC  平面 ABC , AB AC , 2PA PC AC   , 4AB  , 则三棱锥 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 A. 23 B. 23 4  C. 64 3  D. 64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到三棱锥 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在等边三角形 PAC 的中线高线和过直角三角 形 ABC 斜边 BC 的中点的高的交点位置, 如图所示: 三棱锥 P ABC 中,平面 PAC  平面 ABC , AB AC , 2PA PC AC   , 4AB  , 所以 2 22 1 3PF    , 3 3EF  , 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 2 2 2BC AB AC  , 解得: 2 5BC  , 所以 5CD  , 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 2 23 16( 5) ( )3 3r    , 则 2 644 3S r   , 故选: C . 7.(2021•珠海一模)如图,为一个封闭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 A. 5 24   B. ( 5 1) 44   C. ( 5 1) 24   D. 5 44   【解答】解: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圆锥体的 1 4 部分,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结合图中数据,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1 4 AOC BOCS S S S S    侧面底面圆 2 2 21 1 1( 1 1 2 1 ) 1 2 1 24 2 2               ( 5 1) 24   . 故选: C . 8.(2021•珠海一模)已知 , 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 m , n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下列条件中,可以得 到 l  的是 ( ) A. l m , l n , m  , n  B. l m , / /m  C.  , / /l  D. / /l m , m  【解答】解:由 , 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l , m , n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知: 对于 A , l m , l n , m  , n  ,则 l 与 相交、平行或 l  ,故 A 错误; 对于 B , l m , / /m  ,则 l 与 相交、平行或 l  ,故 B 错误; 对于 C ,  , / /l  ,则 l 与 相交、平行或 l  ,故 C 错误; 对于 D , / /l m , m  ,则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 l  ,故 D 正确. 故选: D . 9.(2021•韶关一模)设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 1,P 为底面正方形 ABCD 内的一动点,若三角形 1APC 的面积 1 2S  ,则动点 P 的轨迹是 ( ) A.圆的一部分 B.双曲线的一部分 C.抛物线的一部分 D.椭圆的一部分 【解答】解: 1 1 1 1 132 2 2APCS AC h h        ,则 3 3h  , 即 P 到 1AC 的距离为 3 3 , 则 P 在空间中的轨迹为一个圆柱面,而由题意 P 的轨迹是该圆柱被一平面斜截得到的图形, 则 P 的轨迹为椭圆的一部分. 故选: D . 10.(2021•广东模拟)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 2,E 为 BC 的中点,则四面体 1AEDC 的体积为 ( ) A.4 B. 8? 3 C. 4? 3 D.2 【解答】解:由题意,四面体 1AEDC 的底面积为: 1 2 2 22    ,高为 2, 所以则四面体 1AEDC 的体积为: 1 42 23 3    . 故选: C . 11.(2021•广东模拟)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的形状可视为一个正四棱锥.现已知 该四棱锥的高与斜高的比值为 4? 5 ,则该四棱锥的底面面积与侧面面积的比值是 ( ) A. 4? 5 B. 3? 5 C. 12? 5 D. 5?12 【解答】解:设该正四棱锥底面的边长为 2a ,高为 h ,斜高为 h , 则有 2 2 2 4 5 h h h a h       ,解得 3 5a h , 所以该正四棱锥的底面面积为 2 2364 25a h , 侧面面积为 2 21 3 124 2 42 5 5ah h h       , 故该正四棱锥的底面面积与侧面面积的比值是 2 236 12 3 25 5 5h h   . 故选: B . 12.(2021•潮州一模)在长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2AB  , 1BC  ,直线 AD 与直线 1BC 所成的角为 60 , 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 ( ) A. 2 2 B. 2 C. 2 3 D. 3 【解答】解: / /BC AD ,直线 AD 与直线 1BC 所成的角为 60 , 1C BC 是 1AC 与 BC 所成的角, 1 60C BC  , 2AB  , 1BC  可得 1 3CC  , 该长方体的体积 2 1 3 2 3V     . 故选: C . 13.(2021•潮州一模)已知四棱锥 S ABCD 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底面 ABCD 是正方形且和球心 O 在同一平面内,当此四棱锥体积取得最大值时,其侧面积等于 2 3 ,则球 O 的体积等于 ( ) A. 4 3  B. 8 3  C.16 3  D. 22 3  【解答】解:当此四棱锥体积取得最大值时, SO  底面 ABCD , 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 a ,则 2 21 1 24 ( ) ( ) 2 32 2 2a a a   , 解得 2a  , 则球的半径 2 12r a  . 则球 O 的体积 24 413 3V     . 故选: A . 二.多选题(共 15 小题) 14.(2021•湛江一模)在梯形 ABCD 中, 2 2 2AB AD DC CB   ,将 BDC 沿 BD 折起,使 C 到 C 的位置 (C 与 C 不重合), E , F 分别为线段 AB , AC 的中点, H 在直线 DC 上,那么在翻折的过程中 ( ) A. DC 与平面 ABD 所成角的最大值为 6  B. F 在以 E 为圆心的一个定圆上 C.若 BH  平面 ADC ,则 3DH C H   D.当 AD  平面 BDC 时,四面体 C ABD 的体积取得最大值 【解答】解:如图,在梯形 ABCD 中,因为 / /AB CD , 2 2 2AB AD DC CB   , 所以得到 AD DB , 3DAB   , 6BDC DBC     , 在将 BDC 沿 BD 翻折至 BDC 的过程中, BDC 与 DBC 的大小保持不变, 由线面角的定义可知, DC 与平面 ABD 所成角的最大值为 6  ,故选项 A 正确; 因为 DBC 大小不变,所以在翻折的过程中, C 的轨迹在以 BD 为轴的一个圆锥的底面圆周上, 而 EF 使 ABC 的中位线,所以点 F 的轨迹在一个圆锥的底面圆周上, 但此圆的圆心不是点 E ,故选项 B 不正确; 当 BH  平面 ADC 时, BH DH ,因为 3HC B   , 所以 2DC BC C H    ,所以 3DH C H  ,故选项 C 正确; 在翻折的过程中,△ BC D 的面积不变,故 当 AD  平面 BDC 时,四面体 C ABD 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故选项 D 正确. 故选: ACD . 15.(2021•濠江区校级模拟)端午节是中国第一个申请成功的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的节日,农历五月初五 是端午节,民间吃粽子、佩香囊的习惯,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香囊暗 解清防新冠并驱虫.“七彩丝线系香囊,柔情轻解入谁家”.“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粽子和香 囊都是六面体.如图,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纸片是由六个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构成的,将它沿虚线折起来, 可以得到如图所示香囊粽子形状的六面体.下列各选项正确的是 ( ) A.六面体的体积为 2 6 B.若该六面体内有一球,则该球体积的最大值为 8 6 729  C.折后棱 AB , CD 所在直线异面且垂直 D.折后棱 AB , CD 所在直线相交 【解答】解:对于选项 A ,由题意可知,该六面体是由两个全等的正四面体组合而成,正四面体的棱长为 1, 如图(1)所示, 在棱长为 1 的正四面体 S ABC 中,取 BC 的中点 D ,连结 SD ,AD ,作 SO  平面 ABC ,垂足 O 在 AD 上, 则 2 21 31 ( )2 2AD SD    , 2 21 3 6,3 6 3OD AD SO SD OD     , 所以该六面体的体积为 1 1 3 6 22 2 13 2 2 3 6S ABCV V         ,故选项 A 正确; 对于选项 B ,当该六面体内有一球,且该球体积取最大时,球心为 O ,且该球与 SD 相切, 过球心 O 作 OE SD ,则 OE 就是球半径,如图(1)所示, 因为 SO OD SD OE   ,所以球半径 6 3 63 6 93 2 SO ODR OE SD     , 所以该球体积的最大值为 36 8 64 ( )3 9 729V    球 ,故选项 B 正确; 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纸片是由六个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构成的,标上各顶点如图(2)所示, 然后按照虚线翻折成六面体如图所示(2)所示, 则有棱 AB , CD 所在直线相交,故选项 C 错误,选项 D 正确. 故选: ABD . 16.(2021•深圳一模)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 中,棱长为 1 的正四面体 ABCD 的顶点 A , B 分别 为 y 轴和 z 轴上的动点(可与坐标原点 O 重合),记正四面体 ABCD 在平面 xOy 上的正投影图形为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若 / /CD 平面 xOy ,则 S 可能为正方形 B.若点 A 与坐标原点 O 重合,则 S 的面积为 2 4 C.若 OA OB OC  ,则 S 的面积不可能为 1 2 D.点 D 到坐标原点 O 的距离不可能为 3 2 【解答】解:对于 A :若 / /CD 平面 xoy ,考虑一下特殊情形; ①当点 B 与坐标原点 O 重合时, S 为正方形, ②当点 A 与坐标原点 O 重合时, S 为三角形,故 A 正确; 对于 B :若点 A 原点 O 重合,即 AB 在 z 轴上, 易知: / /CD 平面 xoy ,且 S 为三角形, 不难知道,其面积为 1 2 212 2 4    ,故 B 正确; 对于 C :当 OA OB OC  时,且点 O 在正四面体 ABCD 的外部时, 则点 D 恰好为以 OA , OB , OC ,为棱的正方体的一个顶点, 由于 1AB  ,所以 2 2OA  , 所以 S 为以边长为 2 2 的正方形,其面积为 1 2 ,故 C 错误; 对于 D :设 AB 的中点为 M ,则 1 2OM  ,且 3 2MD  , 易知 1 3 3 2 2OD OM MD   „ ,即 3 2OD  , 所以点 D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小于 3 2 ,故 D 正确. 故选: ABD . 17.(2021•肇庆二模)在长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1AB AD  , 1 2AA  , P 是线段 1BC 上的一动点,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 1 / /A P 平面 1AD C B. 1A P 与平面 1 1BCC B 所成角的正切值的最大值是 2 5 5 C. 1A P PC 的最小值为 170 5 D.以 A 为球心, 2 为半径的球面与侧面 1 1DCC D 的交线长是 2  【 解 答 】 解 : 对 于 A , 由 于 平 面 1 1 / /A BC 平 面 1AD C , 所 以 1 / /A P 平 面 1AD C , 所 以 A 正 确 ; 对 于 B , 当 1 1B P BC 时 , 1A P 与 1 1BCC B 所 成 角 的 正 切 值 最 大 , 最 大 值 是 2 5 5 , 所 以 B 正 确 ; 对于 C ,将△ 1 1AC B 沿 1BC 翻折与 1BCC 在同一个平面,且点 1A , C 在直线 1BC 的异侧, 此 时 1 1 2cos 10AC C   , 此 时 1 170 5AC  , 所 以 1A P PC 的 最 小 值 为 170 5 , 所 以 C 正 确 ; 对于 D ,由于 AD  平面 1 1DCC D ,所以交线为以 D 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四分之一圆周,所以交线长为 2  , 所以 D 正确. 故选: ACD . 18.(2021•广州一模)已知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 4, EF 是棱 AB 上的一条线段,且 1EF  ,点 Q 是棱 1 1A D 的中点,点 P 是棱 1 1C D 上的动点,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PQ 与 EF 一定不垂直 B.二面角 P EF Q  的正弦值是 10 10 C. PEF 的面积是 2 2 D.点 P 到平面 QEF 的距离是常量 【解答】解:对于 A ,当 P 与点 1D 重合时, PQ EF ,故选项 A 错误; 对于 B ,由于点 P 是棱 1 1C D 上的动点, EF 是棱 AB 上的一条线段,所以平面 PEF 即平面 1 1ABC D ,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2Q ,0, 4) , (4A ,0, 0) , (4B ,4, 0) , 所以 (2,0 4), (0,4,0)QA AB    ,平面 QEF 即平面 QAB , 设平面 QAB 的法向量为 ( , , )n x y z ,则 0 0 n QA n AB        ,即 2 4 0 4 0 x z y     , 令 1z  ,则 (2,0,1)n  , 同理可求得平面 1 1ABC D 的法向量为 (1,0,1)m  ,设二面角 P EF Q  为 , 所以 | | 2 1 3 10| cos | | cos , | | || | 102 5 m nm n m n               , 故 2 23 10 10sin 1 1 ( )10 10cos      ,故选项 B 正确; 对于 C ,由于 AB  平面 1 1BB CC ,又 1BC  平面 1 1BB CC , 所以 1AB BC ,所以 1BC EF ,所以 1BC 是 PEF 的高, 所以 1 1 1 1 4 2 2 22 2PEFS EF BC        ,故选项 C 正确; 对于 D ,由于 1 1 / /C D EF ,且 1 1C D  平面 QEF , EF  平面 QEF ,所以 1 1 / /C D 平面 QEF , 又点 P 在 1 1C D 上,所以点 P 到平面 QEF 的距离为常量,故选项 D 正确. 故选: BCD . 19.(2021•湛江校级模拟)已知 a , b , c 为直线, ,  , 为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 , b  ,则 / /a b B.  ,   ,则  C. / /a  , / /b  ,则 / /a b D. / /  , / /  ,则 / /  【解答】解:由 a , b , c 为直线, ,  , 为平面,知: 对于 A , a  , b 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 / /a b ,故 A 正确; 对于 B ,  ,   ,则 与  相交或平行,故 B 错误; 对于 C , / /a  , / /b  ,则 a 与 b 相交、平行或异面,故 C 错误; 对于 D , / /  , / /  ,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 / /  ,故 D 正确. 故选: AD . 20.(2021•福田区校级二模)已知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棱长为 2,如图, M 为 1CC 上的动点, AM  平 面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直线 AB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范围为 3 2[ , ]3 2 B.点 M 与点 1C 重合时,平面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其面积越大,周长就越大 C.点 M 为 1CC 的中点时,若平面 经过点 B ,则平面 截正方体所得截面图形是等腰梯形 D.已知 N 为 1DD 中点,当 AM MN 的和最小时, M 为 1CC 的中点 【解答】解:对于 A 选项,以点 D 为坐标原点, DA 、 DC 、 1DD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 y 、 z 轴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 D xyz , 则点 (2A ,0, 0) 、 (2B ,2, 0) , 设点 (0M ,2, )(0 2)a a„ „ , AM  平面 ,则 AM  为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且 ( 2,2, )AM a  , (0,2,0)AB  , 2 2 | | 4 2 3 2| cos , | [ , ]3 2| | | | 2 8 8 AB AMAB AM AB AM a a                , 所以,直线 AB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范围为 3 2[ , ]3 2 , A 选项正确; 对于 B 选项,当 M 与 1CC 重合时,连接 1AD 、 BD 、 1A B 、 AC , 在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1CC  平面 ABCD , BD  平面 ABCD , 1BD CC 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则 BD AC , 1CC AC C  , BD  平 面 1ACC , 1AC  平面 1ACC , 1AC BD  ,同理可证 1 1AC A D , 1A D BD D  , 1AC  平面 1A BD , 易知△ 1A BD 是边长为 2 2 的等边三角形, 其面积为 1 23 (2 2) 2 34A BDS    ,周长为 2 2 3 6 2  . 设 E 、 F 、 Q 、 N 、 G 、 H 分别为棱 1 1A D 、 1 1AB 、 1BB 、 BC 、 CD 、 1DD 的中点, 易知六边形 EFQNGH 是边长为 2 的正六边形,且平面 / /EFQNGH 平面 1A BD , 正六边形 EFQNGH 的周长为 6 2 ,面积为 236 ( 2) 3 34    , 则△ 1A BD 的面积小于正六边形 EFQNGH 的面积,它们的周长相等, B 选项错误; 对于 C 选项,设平面 交棱 1 1A D 于点 (E b ,0, 2) ,点 (0M ,2,1) , ( 2,2,1)AM   , AM  平面 , DE  平面 , AM DE  ,即 2 2 0AM DE b      ,得 1b  , (1E ,0, 2) , 所以,点 E 为棱 1 1A D 的中点,同理可知,点 F 为棱 1 1A B 的中点, 则 (2F ,1, 2) , (1,1,0)EF  ,而 (2,2,0)DB  , 1 2EF DB  , / /EF DB 且 EF DB , 由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 2 2 22 0 1 5DE     , 2 2 2(2 2) (1 2) (2 0) 5BF        , DE BF  , 所以,四边形 BDEF 为等腰梯形, C 选项正确; 对于 D 选项,将矩形 1 1ACC A 与矩形 1 1CC D D延展为一个平面,如下图所示: 若 AM MN 最短,则 A 、 M 、 N 三点共线, 1 1/ /CC DD , 2 2 2 2 2 2 2 MC AC DN AD      ,  1 12 2 2MC CC   , 所以,点 M 不是棱 1CC 的中点, D 选项错误. 故选: AC . 21.(2021•珠海一模)已知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的底面是边长为 3 的等边三角形,侧棱与底面垂直,其外 接球的表面积为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的体积是 9 3 2 B.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的表面积是 18 C.直线 1AB 与直线 1 1AC 成角的余弦值是 3 13 26 D.点 A 到平面 1A BC 的距离是 13 2 【解答】解: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的底面是边长为 3 的等边三角形,侧棱与底面垂直,其外接球的表面积 为16 , 如图所示: 对于 A :设外接球的半径为 R ,则 24 16R  ,解得 2R  . 设三棱柱的高为 h ,由于 3AB  , 所以球心 O 到 ABC 的中心的距离 2 hd  , ABC 的中心到 A 的距离 2 22 33 ( ) 33 2r     , 故 2 2 2( )2 h r R  ,解得 2h  , 故 1 3 9 33 3 22 2 2V       ,故 A 正确; 对于 3 9 31: 2 3 3 3 3 2 182 2 2B S          表 ,故 B 错误; 对于 C :在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的一侧构造一个完全一样的三棱柱 1 1 1ABD A B D , 所以异面直线 1AB 与直线 1 1AC 成角即为 1AB 与直线 1 1D B 所成的角, 连接 1AD ,在△ 1 1AD B 中, 由于 1 1 3D B  , 2 2 1 1 3 2 13AB AD    , 则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3 9 13 3 13cos 2 262 13 3 AB B D ADAB D AB B D           ,故 C 正确; 对于 D :连接 1A B 和 1AC , 利用 1 1A A BC A ABCV V  ,得 11 1 1 3 3ABC A BCS AA S h     , 解得 6 3 13 243 h   ,故 D 错误. 故选: AC . 22.(2021•揭阳模拟)如图,设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 2, E 为 1 1A D 的中点, F 为 1CC 上的一个 动点,设由点 A , E , F 构成的平面为 ,则 ( ) A.平面 截正方体的截面可能是三角形 B.当点 F 与点 1C 重合时,平面 截正方体的截面面积为 2? 6 C.点 D 到平面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2 6? 3 D.当 F 为 1CC 的中点时,平面 截正方体的截面为五边形 【解答】解:如图,以 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延长 AE 与 z 轴交于 P 点, 连接 PF 与 y 轴交于点 M , 则平面 由平面 AEF 扩展为平面 APM , 可得截面不可能为三角形, 当点 F 与点 1C 重合时,平面 截正方体的截面为边长为 4 1 5  的菱形, 且 2 2 2(2 5) (2 5) (4 2)cos 22 2 5 2 5 EAM      1 5  ,则 1 2 6sin 1 25 5EAM    ,所以截面的面积为 2 65 5 2 65    ; 当 F 为 1CC 的中点时,平面 截正方体的截面为五边形,故 A 错误, B , D 正确; 考虑选项 C .设 (0M , t , 0)( [2t  , 4]) ,则 D 到直线 AM 的距离为 2 2 4 t t , 则可得 P 到直线 AM 的距离为 2 2 20 64 4 t t   , 可得 APM 的面积 2 2 2 2 1 20 644 5 162 4 tS t t t        , 设 D 到平面 的距离为 h , 运用等积法可得 D APM M PADV V  , 即 21 1 15 16 2 43 3 2h t t      , 可得 2 2 4 4 165 16 5 th t t     , 当 4t  时, h 取得最大值 2 6 3 ,故 C 正确. 故选: BCD . 23.(2021•梅州一模)如图,在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点 P 在线段 1BC 上运动时,下列命题正确的 是 ( ) A.三棱锥 1A D PC 的体积不变 B.直线 AP 与平面 1ACD 所成角的大小不变 C.直线 AP 与直线 1A D 所成角的大小不变 D.二面角 1P AD C  的大小不变 【解答】解:对于 A ,因为 1 / /BC 平面 AD ,所以 1BC 上任意一点到平面 1AD C 的距离相等,所以体积不变, 故选项 A 正确; 对于 B ,点 P 在直线 1BC 上运动时,直线 AB 与平面 1AC 所成的角和直线 1AC 与平面 1AC 所成的角不相等, 故选项 B 错误; 对于 C ,因为 1A D 平面 1 1ABC D ,所以点 P 在直线 1BC 上运动时,直线 AP 与直线 1A D 所成的角的大小不变, 故选项 C 正确; 对于 D ,当点 P 在直线 1BC 上运动时, AP 的轨迹是平面 1PAD ,即二面角 1P AD C  的大小不受影响,故 选项 D 正确. 故选: ACD . 24.(2021•韶关一模)如图三棱锥 P ABC ,平面 PBC  平面 ABC ,已知 PBC 是等腰三角形, ABC 是 等腰直角三角形,若 2AB BC  , 5PB PC  ,球 O 是三棱锥 P ABC 的外接球,则 ( ) A.球心到平面 PBC 的距离是 3 2 B.球心到平面 ABC 的距离是 3 4 C.球的表面积是 41 4  D.球的体积是 741 3  【解答】解:如图, 由 AB BC ,平面 PBC  平面 ABC ,且平面 PBC  平面 ABC BC , AB  平面 PBC , 取 AC 中点 G ,则 G 为三角形 ABC 的外心,取 BC 的中点 D ,连接 GD , 则 / /GD AB ,可得 GD  平面 PBC , 设 PBC 的外心为 H ,三棱锥 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为 O , 连接 OG , OH ,则 OH  平面 PBC , OG  底面 ABC , 可得四边形 OGDH 为矩形,则 O 到平面 PBC 的距离等于 1 12OH GD AB   ,故 A 错误; 在 PB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5 5 4 3cos 52 5 5 BPC       ,则 4sin 5BPC  , 设三角形 PBC 外接圆的半径为 r ,可得 2 5 4 42 5 r    , 又 2 2( 5) 1 2PD    , O 到底面 ABC 的距离为 5 32 4 4   ,故 B 正确; 则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 2 23 41( ) ( 2)4 4R    , 则球的表面积是 241 414 ( )4 4S     ,故 C 正确; 球的体积为 34 41 41 41( )3 4 48V    ,故 D 错误. 故选: BC . 25.(2021•广东模拟)如图几何体为一个圆柱和圆锥的组合体,圆锥的底面和圆柱的一个底面重合,圆锥 的顶点为 P ,圆柱的上、下底面的圆心分别为 1O , 2O ,若该几何体有半径为 1 的外接球,且球心为 O ,则 ( ) A.如果 1 1 2PO O O ,则 O 与 1O 重合 B. 1 2 12 2O O PO  C.如果 1 1 2: 1:3PO O O  ,则圆柱的体积为 96? 125  D.如果圆锥的体积为圆柱体积的 1? 6 ,则圆锥的体积为 ? 8  【解答】解:由 O 为外接球的球心得 PO AO CO DO   , 选项 A ,若 O 与 1O 重合,则 2PO OO ,所以 2OC OD OO OP   与题设矛盾,故 A 不正确; 选项 B ,由于 BO DO ,则 O 为 1 2OO 中点,如图所示, 因为 1 1 1PO PO O O R    , 2 1OO OO ,所以 1 2 1PO OO  , 所以 1 1 1 2 1 2 12 2PO O O PO OO O O PO      ,故 B 正确; 选项 C ,由 1 1 2: 1:3PO O O  , 1 2 12 2O O PO  ,可得 1 2 5PO  , 1 2 6 5O O  , 所以 1 1 2 1 3 2 5OO O O  ,又有 1OB  ,则 1 4 5O B  , 所以 2 2 1 1 2 4 6 96( ) ?5 5 125V O B O O         ,故 C 正确; 选项 D , 2 1 1 2 1 1 2 1 13 6 O B POV V O B O O        锥体 柱体 ,则 1 1 2 1 2PO O O , 又 1 2 12 2O O PO  ,所以 1 1 2PO  , 1 2 1O O  ,则 1 1 2OO  , 所以 2 1 1 31 4 4O B    , 所以 2 1 1 1 1 3 1 3 3 4 2 8V O B PO        锥 ,故 D 正确. 故选: BCD . 26.(2021•广东模拟)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 是正方形, PD  平面 ABCD ,点 E 是棱 PC 的 中点, PD AB ,则 ( ) A. AC PB B.直线 AE 与平面 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3 6 C.异面直线 AD 与 PB 所成的角是 4  D.四棱锥 P ABCD 的体积与其外接球的体积的比值是 2 3 27 【解答】解: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 2AB  , 对于 A ,因为 BD 是 PB 在平面 ABCD 内射影, AC BD ,所以 AC PB ,所以 A 对; 对于 B ,取 PA 中点 M ,连接 DM , 因为 AB  平面 PAD , MD  平面 PAD ,所以 AB MD , 又因为 MD PA , PA AB A ,所以 MD  平面 PAB , 所以平面 PAB 的法向量 (1DM  ,0,1) , (2A ,0, 0) , (0E ,1,1) , ( 2AE   ,1,1) , 直线 AE 与平面 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 | 1 3 6| | | | 6 2 AE DM AE DM          ,所以 B 对; 对于 C ,因为 / /AD BC ,所以异面直线 AD 与 P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PBC , tan 2PCPBC BC    ,所以 4PBC   ,所以 C 错; 对于 D ,四棱锥 P ABCD 的体积 1 82 2 23 3V      ,外接球的中心为 PB 中点, 球半径为 3R  ,其体积 34 4 33V R    , 2 3 2 3 9 27 V V    ,所以 D 错. 故选: AB . 27.(2021•泰安一模)如图所示,在长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若 AB BC , E , F 分别是 1AB , 1BC 的中 点,则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 A. EF 与 1BB 垂直 B. EF  平面 1 1BDD B C. EF 与 1C D 所成的角为 45 D. / /EF 平面 1 1 1 1A B C D 【解答】解:连 1A B , 1 1AC ,则 1A B 交 1AB 于 E ,又 F 为 1BC 中点, 可得 1 1/ /EF AC ,由 1B B  平面 1 1 1 1A B C D ,可得 1 1 1B B AC ,可得 1B B EF ,故 A 正确; 连接 1 1D B , 1 1/ /EF AC , 1 1AC  平面 1 1BDD B ,可得 EF  平面 1 1BDD B ,故 B 正确; EF 与 1C D 所成角就是 1 1AC D , 1AA 的长度不确定, 1 1AC D 的大小不确定,故 C 错误; 由 E , F 分别是 1AB , 1BC 的中点,得 1 1/ /EF AC ,可得 / /EF 平面 1 1 1 1A B C D ,故 D 正确. 故选: ABD . 28.(2021•潮州一模)判断平面 与平面  平行的条件可以是 ( ) A.平面 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  平行 B.直线 a  , b  ,且 / /a  , / /b  C.平面 / /  ,且平面 / /  D.平面 内有两条不平行的直线都平行于平面  【解答】解:对于 A ,平面 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  平行,则 与  相交与平行,故 A 错误; 对于 B ,直线 a  , b  ,且 / /a  , / /b  ,则 与  相交与平行,故 B 错误; 对于 C ,平面 / /  ,且平面 / /  ,则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 / /  ,故 C 正确; 对于 D ,平面 内有两条不平行的直线都平行于平面  ,则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 / /  ,故 D 正确. 故选: CD . 三.填空题(共 5 小题) 29.(2020•常熟市模拟)阿基米德(公元前 287 年  公元前 212 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 学家,他死后的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容球”的立体几何图形,为纪念他发现“圆柱内切球的体积是圆柱 体积的 2 3 ,并且球的表面积也是圆柱表面积的 2 3 ”这一完美的结论.已知某圆柱的轴截面为正方形,其表 面积为 24 ,则该圆柱的内切球体积为 32 3  . 【解答】解: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 ,则圆柱的高为 2r , 所以圆柱的表面积为: 22 2 2 24r r r     , 解得: 2r  , 所以圆柱的体积为: 2 2 16r r   , 根据阿基米德的结论,该圆柱的内切球体积为: 2 3216 3 3    , 故答案为: 32 3  . 30.(2021•广州一模)已知三棱锥 P ABC 的底面 ABC 是边长为 6 的等边三角形, 21PA PB PC   , 先在三棱锥 P ABC 内放入一个内切球 1O ,然后再放入一个球 2O ,使得球 2O 与球 1O 及三棱锥 P ABC 的 三个侧面都相切,则球 1O 的体积为 4 3  ,球 2O 的表面积为 . 【解答】解:设 O 为 ABC 外接圆的圆心,因为 ABC 是边长为 6 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 3 26 2 32 3OA     , 因为 2 2 2OP OA PA  ,解得 3OP  , 设球 1O 的半径为 r ,球 2O 的半径为 R , 由等体积法可得, 1 1 1 1P ABC O PAB O PAC O PBC O ABCV V V V V        1 1 1 1 3 3 3 3PAB PAC PBC ABCS r S r S r S r           1 ( )3 PAB PAC PBC ABCr S S S S       1 3 rS 表 , 所以 31 13 6 6 33 3 2 2 1 31 16 2 3 3 6 62 2 2 P ABCVr S                 表 , 所以球 1O 的体积为 34 4 3 3V r   ; 作截面图如图所示,可知 1 1 1OO O N  , 则 1PN  , 1 2PO  , 2 1PO R  , 因为△ 2PO E∽△ 1PO F ,则 2 2 1 1 PO O E PO O F  ,即 1 2 1 R R  ,解得 1 3R  , 所以球 2O 的表面积为 2 21 44 4 ( )3 9S R      . 故答案为: 4 3  ; 4 9  . 31.(2021•揭阳模拟)长为1m 的圆柱形木材有一部分镶嵌在墙体中,截面如图所示(阴影为镶嵌在墙体内 的部分).已知弦 2AB dm ,弓形高 (20 10? 3)CD cm  ,估算该木材镶嵌在墙中的侧面积约为 2000 3  2cm . 【解答】解:设截面圆的半径为 R ,连结 CO ,点 D 在线段 CO 上, 则 1 102AD AB  , (20 10 3)OD R CD R     , 根据垂径定理可得 2 2 2R OD AD  ,解得 20R  , 所以 6AOD   ,则有 3AOB   , 故可得弧长 20203 3AB     , 又木材的长为 1 米,即木材的长为100cm , 所以该木材镶嵌在墙中的侧面积约为 220 20001003 3 cm   . 故答案为: 2000 3  . 32.(2021•梅州一模)已知球 O 是三棱锥 P ABC 的外接球, 2PA AB PB AC    , 2 2CP  ,点 D 是 PB 的中点,且 7CD  ,则球 O 的表面积为 28 3  . 【解答】解:由 2PA AB PB AC    , 2 2CP  ,得 PA AC . 由点 D 是 PB 的中点及 PA AB PB  , 求得 3AD  ,又 7CD  , 2 2 2AD AC CD   ,得 AD AC , 又 AD AP A 且 AD , AP  平面 PAB , AC  平面 PAB . 球心 O 到底面 PAB 的距离 1 12d AC  , 由正弦定理得 PAB 的外接圆半径 2 2 3 2sin 60 33 PAr    , 球 O 的半径为 2 2 4 71 3 3R d r     , 球 O 的表面积为 2 7 284 4 3 3S R      . 故答案为: 28 3  . 33.(2021•惠州模拟)在空间中,定义“点到几何图形的距离”为:这个点到几何图形上各点距离中的最 小值.现有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则到定点 A 距离为 1 的点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4 3  ;该正方形 ABCD 区域(包括边界以及内部的点)记为  ,则到  距离等于 1 的点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 【解答】解:到定点 A 距离等于 1 的点所围成的几何体是半径为 1 的球, 其体积 34 413 3V     ; 由题意可知,几何体为组合体,是一个棱长为 2 的正方体和四个高为 2, 底面半径为 1 的半圆柱及四个半径为 1 的四分之一球, 其体积为 2 31 1 4 162 2 2 4 1 2 4 1 82 4 3 3V    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4 3  ; 168 3  . 四.解答题(共 17 小题) 34.(2021•湛江一模)如图,平面 ABCD  平面 ABE , / /AD BC ,BC AB , 2 2AB BC AE   ,F 为 CE 上一点,且 BF  平面 ACE . (1)证明: AE  平面 BCE ; (2)若平面 ABE 与平面 CDE 所成锐二面角为 60 ,求 AD . 【解答】解:(1)证明:因为平面 ABCD  平面 ABE , 平面 ABCD  平面 ABE AB , BC AB , BC  平面 ABCD , 所以 BC  平面 ABE ,又因为 AE  平面 ABE ,所以 BC AE , 又因为 BF  平面 ACE , AE  平面 ACE ,所以 BF AE , 又因为 BF BC B ,所以 AE  平面 BCE . (2)设 AD t ,由(1)知 AE  平面 BCE , BE  平面 BCE , 所以 AE BE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0A ,1, 0) , ( 3B ,0, 0) , (0D ,1, )t , (0E ,0, 0) , ( 3C ,0, 2) , (0ED  ,1, )t , ( 3EC  ,0, 2) , 设平面 CDE 的法向量为 (m x , y , )z , 0 3 2 0 ED m y tz EC m x z              ,令 3z   , (2m  , 3t , 3) , 平面 ABE 法向量为 (0n  ,0,1) , 因为平面 ABE 与平面 CDE 所成锐二面角为 60 , 所以 2 | | 3 1cos60 | | | | 27 3 m n m n t         ,解得 15 3t  . 故 15 3AD  . 35.(2021•濠江区校级模拟)如图,四棱锥 A OBCD 中,底面 OBCD 是梯形, / /DC BO , 4BO  , 1CD  , 3DO  ,平面 ABO  平面 OBCD , AB  平面 AOD . (1)若 E 是 AB 中点,又 2 3BF BC  ,求证: / /EF 平面 AOD ; (2)若 AB AO ,求钝二面角 O AD C  平面角(钝的)的余弦值. 【解答】(1)证明:取 BO 中点 M ,连结 MF , ME ,(1 分) 在梯形 OBCD 中, / /DC BO , 4BO  , 1CD  , 3DO  , 又 2 3BF BC  , 2 1 BF FC  , 由平面几知识, / /FM DO , (2 分) 又 E 是 AB 中点, / /ME AO , ME  平面 AOD , AO  平面 AOD , / /ME 平面 AOD , (3 分) 同理可证 / /FM 平面 AOD , 又 EM FM M  ,平面 / /MEF 平面 AOD , / /EF 平面 AOD .(5 分) (2)解: AB  平面 AOD , AB AO  , AB DO , AB AO , OAB  等腰直角三角形,连结 AM , AM BO , AM AB A , 平面 ABO  平面 OBCD , AM  平面 ABO , AM  平面 OBCD , AM DO  , AM AB A  , DO  平面 ABO , DO BO  . (7 分) 以 O 为原点,在平面 ABO 内作 Ox OB , DO Ox  ,以分别 OB , OD 为 y ,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 则 (2A ,2, 0) , (0B ,4, 0) , (0D ,0, 3) , (0C ,1, 3) , (8 分) 平面 AOD 的法向量是 (2, 2, 0)BA   . (9 分) 设平面 ADC 的法向量是 ( , , )n x y z , ( 2, 2, 3)AD    , (0,1, 0)DC  2 2 3 0 0 1 0 n AD x y z y n DC y                ,令 3x  , 2z  ,则 (3, 0, 2)n   (10 分) 设二面角 O AD C  平面角为 ,依题 为钝角 6 3 26cos | cos , | | | 26| | | | 2 2 13 BA nBA n BA n                   . 二面角 O AD C  平面角的余弦值 3 26 26  . (12 分) 36.(2021•深圳一模)如图,在四棱锥 S ABCD 中, 13SA SB SC SD    ,AC CD , 6AB  , 8BD  . (1)求证:平面 SAD  平面 ABCD ; (2)求二面角 A SB D  的余弦值. 【解答】在四棱锥 S ABCD 中, 13SA SB SC SD    , AC CD , 6AB  , 8BD  . (1)证明:取 AD 中点 M ,连接 MS 、 MC 、 MB , 又因为 SA SD ,所以 SM AD , 因为 90ACD   ,所以 1 2MC AD MD  , 又因为 SC SD , SM SM ,所以 MSC MSD   , 所以 90SMC SMD    ,所以 SM MC , 又因 MD MC M ,所以 SM  平面 ABCD , 又因为 SM  平面 SAD , 所以平面 SAD  平面 ABCD . (2)解:由(1)知 SM  平面 ABCD , 又因为 SA SB SC SD   ,所以 MA MB MC MD   , 于是 A 、 B 、 C 、 D 四点共圆,所以 90ABD ACD     , 因为 6AB  , 8BD  ,由勾股定理得 2 2 10AD AB BD   , 因为 5MC MD  , 13PC  ,由勾股定理得 2 2 12SM PC MC   ,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0B ,0, 0) , (0A ,6, 0) , (8D ,0, 0) , (4M ,3, 0) , (4S ,3,12) , (4BS  ,3,12) , (0BA  ,6, 0) , (8BD  ,0, 0) , 设平面 SBA 与平面 SBD 的法向量分别为 (m x , y , )z , (n u , v , )w , 4 3 12 0 6 0 BS m x y z BA m y              ,令 1z   , (3m  ,0, 1) , 4 3 12 0 8 0 BS n u v w BD n u              ,令 1w   , (0n  ,4, 1) , 又因为二面角 A SB D  为钝角, 所以二面角 A SB D  的余弦值为 | | 1 170 | | | | 17010 17 m n m n           . 37.(2021•东莞市校级模拟)如图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 是正方形, PB BC , PD CD ,且 PA AB , E 为 PD 中点. (1)求证: PA  平面 ABCD ; (2)求二面角 A BE C  的余弦值. 【解答】解:(1)证明:底面 ABCD 为正方形, BC AB  , 又 BC PB , AB PB B , BC  平面 PAB , BC PA  . 同理 CD PA , BC CD C , PA  平面 ABCD . (2)解:以 A 为原点, AB 为 x 轴, AD 为 y 轴, AP 为 z 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不妨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2. 则 (0A ,0, 0) , (2C ,2, 0) , (0E ,1,1) , (2B ,0, 0) , 设 (m x , y , )z 为平面 ABE 的一个法向量, 又 (0AE  ,1,1) , (2AB  ,0, 0) , 0 2 0 n AE y z n AB x           ,令 1y   , 1z  ,得 (0m  , 1 ,1) , 同理 (1n  ,0, 2) 是平面 BCE 的一个法向量, 则 2 10cos , | | | | 52 5 m nm n m n           . 二面角 A BE C  的余弦值为 10 5 . 38.(2021•肇庆二模)如图,在四边形 PDCB 中, / /PD BC ,BA PD , 1PA AB BC   , 1 2AD  .沿 BA 将 PAB 翻折到 SBA 的位置,使得 5 2SD  . (1)作出平面 SCD 与平面 SBA 的交线 l ,并证明 l  平面 CSB ; (2)点 Q 是棱 SC 上异于 S , C 的一点,连接 QD ,当二面角 Q BDC 的余弦值为 6 6 时,求此时三棱锥 Q BCD 的体积. 【解答】解:(1)如图,延长 BA ,CD 相交于 E , 连接 SE ,则 SE 为平面 SCD 与平面 SBA 的交线 .l 证明:在 SAD 中, 1SA  , 1 2AD  , 5 2SD  , 则 2 2 2SA AD SD  , SA AD  , 由 SA AD , AD AB , SA AB A ,得 AD  平面 SAB , 又 / /BC AD , BC  平面 SAB ,则 BC SE , 由 / /PD BC , 1AB BC  , 1 2AD  ,得 1AE  , AE AB SA   ,可得 SE SB , 又 BC SB B  , SE  平面 CSB , 即 l  平面 CSB ; (2)由(1)知,SA AB ,AD AB ,AD SA . 以点 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AD , AB , AS 所在 直线为 x , y ,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0A ,0,0) , (0B ,1,0) , (1C ,1,0) , 1(2D , 0, 0) , (0S ,0,1) , 1( , 1,0)2BD   ,设 (0 1)SQ SC     ,则 (Q  ,  ,1 ) , ( , 1,1 )BQ      , 设 ( , , )n x y z 是平面 QBD 的一个法向量, 则 1 02 ( 1) (1 ) 0 n BD x y n BQ x y z                  ,取 2x  , 可得 1 3(2,1, )1n      , (0,0,1)m  是平面 CBD 的一个法向量, 由 2 1 3| || | 61| cos , | | || | 61 35 ( ) 11 n mn m n m                   , 解得 1 2   ,点 Q 是 SC 的中点,  1 1 1 1 1 11 13 2 3 2 2 12BDCQ BDCV S SA                  三棱锥 . 39.(2021•广州一模)在边长为 2 的菱形 ABCD 中, 60BAD   ,点 E 是边 AB 的中点(如图1) ,将 ADE 沿 DE 折起到△ 1A DE 的位置,连接 1A B , 1AC ,得到四棱锥 1A BCDE (如图 2) . (1)证明:平面 1A BE  平面 BCDE ; (2)若 1A E BE ,连接 CE ,求直线 CE 与平面 1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1)证明:菱形 ABCD ,且 60BAD   , ABD 为等边三角形, E 为 AB 的中点, DE AB  , DE BE  , 1DE A E , 又 1BE A E E , BE 、 1A E  平面 1A BE , DE  平面 1A BE , DE  平面 BCDE , 平面 1A BE  平面 BCDE . (2)解:由(1)知,平面 1A BE  平面 BCDE , 1A E BE ,平面 1A BE 平面 BCDE BE , 1A E  平面 BCDE , 以 E 为原点, ED , EB , 1EA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 y ,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1(0A ,0,1) , ( 3C ,2, 0) , ( 3D ,0, 0) , (0E ,0, 0) ,  ( 3EC  ,2, 0) , 1 ( 3A D  ,0, 1) , (0CD  , 2 , 0) , 设平面 1ACD 的法向量为 (n x , y , )z ,则 1 0 0 n A D n CD        ,即 3 0 2 0 x z y     , 令 1x  ,则 0y  , 3z  , (1n  ,0, 3) , 设直线 CE 与平面 1ACD 所成角为 ,则 sin | cos n    , 3 21| | | | | 14| | | | 2 7 n ECEC n EC         , 故直线 CE 与平面 1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1 14 . 40.(2021•湛江校级模拟)在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 2AB  , 1 4BC BB  , 1 2 5AC AB  ,且 1 60BCC  . (1)求证:平面 1ABC  平面 1 1BCC B ; (2)设二面角 1C AC B  的大小为 ,求 sin 的值. 【解答】解:(1)证明:在 ABC 中, 2 2 220AB BC AC   ,所以 90ABC   ,即 AB BC . 因为 1BC BB , 1AC AB , AB AB ,所以 1ABC ABB   . 所以 1 90ABB ABC    ,即 1AB BB . 又 1BC BB B ,所以 AB  平面 1 1BCC B . 又 AB  平面 1ABC ,所以平面 1ABC  平面 1 1BCC B . (2)解:由题意知,四边形 1 1BCC B 为菱形,且 1 60BCC  , 则 1BCC 为正三角形,取 1CC 的中点 D ,连接 BD ,则 1BD CC . 以 B 为原点,以 1, ,BD BB BA    的方向分别为 x , y ,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B xyz , 则 (0B ,0, 0) , 1(0B ,4, 0) , (0A ,0, 2) , (2 3, 2,0)C  , 1 (2 3,2,0)C . 设平面 1 1ACC A 的法向量为 (n x , y , )z , (2 3, 2, 2)AC    , 1 (0,4,0)CC  . 由 1 0 0 AC n CC n        ,得 2 3 2 2 0, 4 0, x y z y      取 1x  ,得 (1n  ,0, 3) . 由四边形 1 1BCC B 为菱形,得 1 1BC B C ; 又 AB  平面 1 1BCC B ,所以 1AB B C ; 又 1AB BC B ,所以 1B C  平面 1ABC , 所以平面 1ABC 的法向量为 1 (2 3, 6,0)B C   . 所以 1 1 1 2 3 1cos , 4| | | | 4 3 2 n B Cn B C n B C          . 设二面角 1C AC B  的大小为 , 则 21 15sin 1 ( )4 4     . 41.(2021•福田区校级二模)在多面体 ABCDEF 中,底面 ABCD 是梯形,四边形 ADEF 是正方形, / /AB DC , 1AB AD  , 2CD  , 5AC EC  . (1)求证:平面 EBC  平面 EBD ; (2)设 M 为线段 EC 上一点, 3EM EC  ,求二面角 M BD E 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解答】证明:(1) 1AD  , 2CD  , 5AC  , 2 2 2AD CD AC   , ADC 为直角三角形,且 AD DC , 同理 1ED  , 2CD  , 5EC  , 2 2 2ED CD EC   , EDC 为直角三角形,且 ED DC , 又四边形 ADEF 是正方形, AD DE  , 又 / /AB DC , DA AB  . 在梯形 ABCD 中,过点作 B 作 BH CD 于 H , 四边形 ABHD 是正方形, 45ADB   . 在 BCH 中, 1BH CH  , 45BCH   . 2BC  , 45BDC   , 90DBC   , BC BD  . ED AD , ED DC , AD DC D . AD  平面 ABCD , DC  平面 ABCD . ED  平面 ABCD , 又 BC  平面 ABCD , ED BC  , 因为 BD ED D , BD  平面 EBD , ED  平面 EBD . BC  平面 EBD , BC  平面 EBC ,平面 EBC  平面 EBD . 解:(2)以 D 为原点, DA , DC , DE 所在直线为 x , y ,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0D ,0, 0) , (0E ,0,1) , (1B ,1, 0) , (0C ,2, 0) .令 (0M , 0y , 0 )z , 则 (0EM  , 0y , 0 1)z  , (0EC  ,2, 1) , 3EM EC   , (0 , 03y , 03 3 ) (0z a  ,2, 1) , (0M , 2 3 , 2)3 . (1DB  ,1, 0) , 2 2(0, , )3 3DM  , BC  平面 EBD , ( 1BC   ,1, 0) 是平面 EBD 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 MBD 的法向量为 (m x , y , )z . 则 0 2 2 03 3 m DB x y m DM y z          .令 1y  ,得 ( 1m   ,1,1) , 2 6cos , | | | | 32 3 m nm n m n            , 二面角 M BD E 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6 3 . 42.(2021•珠海一模)如图,三棱锥 P ABC 中, PA AB , AB AC , 2AB AC  , 6PB PC  , 点 M 是 PA 的中点,点 D 是 AC 的中点,点 N 在 PB 上且 2PN NB . (1)证明: / /BD 平面 CMN ; (2)求直线 CN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答】(1)证明:连接 PD 交 CM 于 O , O 为 PAC 重心, 2PO OD , 连接 ON ,因为 2PN NB ,所以 / /ON BD , 因为 ON  平面 CMN , BD  平面 CMN ,所以 / /BD 平面 CMN . (2)解:因为 PB PC , AB AC , PA PA ,所以 PAB PAC   , 所以 90PAC PAB     ,又因为 PA AB , AB AC A ,所以 PA  平面 ABC , 2 2 6 2 2PA PC AC     , 过 N 作 NH AB 于 H ,连接 HC ,因为 / /NH PA ,所以 NH  平面 ABC , 所以 NH HC , 直线 CN 与平面 ABC 所成角为 NCH , 所以直线 CN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2 2 1 263 132( 2) ( 2)3 PANH HC    . 43.(2021•揭阳模拟)如图 1,在梯形 ABCD 中, / /AB CD , AE CD , BF CD .将 ADE 与 BCF 分 别绕 AE , BF 旋转,使得点 D , C 相交于一点,设为点 P ,形成图 2,且二面角 P AE F  与二面角 P BF E  都是 45 . (1)证明:平面 PEF  平面 ABFE ; (2)若 ? 2AB  ,且梯形 ABCD 的面积为 ? 2 1 ,求二面角 F PB A  的余弦值. 【解答】(1)证明:由题意知 AE EP , AE EF , EP EF E , 所以 AE  平面 PEF ,又因为 AE  平面 ABFE , 所以平面 ABFE  平面 PEF ,即平面 PEF  平面 ABFE . (2)解:由(1)知 PAF 为二面角 P AE F  的平面角, 45DAF   , 同理, PFE 为二面角 P BF E  的平面角, 45PFE   , P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因为 ? 2EF AB  ,所以 1PE PF  , 又梯形 ABCD 的面积为 1? (2 2 2) 2 12 AE    ,解方程得 1AE  ,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各点坐标如下: (1A ,0, 0) , (1B , 2 , 0) , (0F , 2 , 0) , (0P , 2 2 , 2)2 , ( 1BP   , 2 2  , 2)2 , (0BA  , 2 , 0) , ( 1BF  ,0, 0) , 设平面 PAB 与平面 PBF 法向量分别为 (m x , y , )z , (n u , v , )w , 2 2 02 2 2 0 BP m x y z BA m y                 ,令 2z  , (1m  ,0, 2) , 2 2 02 2 0 BP n u v w BF n u                 ,令 1w  , (0n  ,1, 1) , 设二面角 F PB A  的平面角为 ,由图得 为钝角, 所以二面角 F PB A  的余弦值为: | | 2 3cos | | | | 33 2 m n m n            . 44.(2021•梅州一模)如图,矩形 ABCD 中, 2AB  , 1BC  , E 为CD 的中点.把 ADE 沿 AE 翻折,使 得平面 ADE  平面 ABCE . (Ⅰ)求证: AD BE ; (Ⅱ)求 BD 所在直线与平面 DEC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Ⅰ)证明:因为平面 ADE  平面 ABCE ,平面 ADE  平面 ABCE AE , 又因为 BE AE ,所以 BE  平面 DAE , 因为 AD  平面 DAE ,所以 BE AD , 故 AD BE . (Ⅱ)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各点坐标如下: (0E ,0, 0) , (0C ,1, 0) , (1B ,1, 0) , 1(2D , 1 2  , 2 )2 , (0EC  ,1, 0) , 1(2ED  , 1 2 , 2 )2 , 1( 2BD   , 3 2  , 2 )2 , 设平面 DEC 的法向量为 (n x , y , )z , 0 1 1 2 02 2 2 EC n y ED n x y z              ,令 2x   , ( 2n   ,0,1) , 所以 BD 所在直线与平面 DE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 2 2 3| | | | 3 3 BD n BD n          . 45.(2021•韶关一模)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 为正方形,PA  平面CDP ,已知 3PA  , 4PD  . (1)若 E 为 PD 中点,求证: / /PB 平面 ACE ; (2)求直线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1)证明:设 AC 交 BD 于 O ,因为 ABCD 为正方形,所以 O 为 BD 中点, 连接 OE ,因为 E 为 PD 中点,所以 / /PB OE , 因为 OE  平面 ACE , PB  平面 ACE ,所以 / /PB 平面 ACE . (2)解:因为 PA  平面 PCD ,CD  平面 PCD ,所以 CD PA , 又底面 ABCD 为正方形,所以 CD AD , 又因为 PA AD A ,所以 CD  平面 PAD , 又 CD  平面 ABCD ,所以平面 PAD  平面 ABCD , 过 P 作 PF AD 于 F ,连接 BF , 又因为平面 PAD  平面 ABCD AD ,所以 PF  平面 ABCD , 所以 PF BF , 所以 PBF 为直线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 其正弦值为 2 2 2 2 3 4 6 345 853 5 PA PD PF AD PB PA AB       . 直线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 34 85 . 46.(2021•海淀区模拟)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 为菱形, 60ABC   ,PB PC ,E 为 线段 BC 的中点, F 为线段 PA 上的一点. (1)证明:平面 PAE  平面 BCP . (2)若 2 2PA AB PB  ,二面角 A BD F  的余弦值为 3 5 ,求 PD 与平面 BDF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证明:(1)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 为菱形, 60ABC   , PB PC , E 为线段 BC 的中点, AE BC  , PE BC , AE PE E  , BC  平面 PAE , BC  平面 BCP ,平面 PAE  平面 BCP . 解:(2) BC  平面 PAE , / /BC AD , PA AD  , 2 2PA AB PB  , 2 2 2PA AB PB   , PA AB  , AB AD A  , PA  平面 ABCD , 以 A 为原点, AE , AD , AP 为 x , y ,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2 22PA AB PB   , AF t , 则 6( 2B , 2 2  , 0) , (0D , 2 , 0) , (0F ,0, )t , 6( 2BD   , 3 2 2 , 0) , 6( 2BF   , 2 2 , )t , 设平面 BDF 的法向量 (n x , y , )z , 则 6 3 2 02 2 6 2 02 2 n BD x y n BF x y tz                ,取 1y  ,得 ( 3n  ,1, 2 )t , 平面 ABD 的法向量 (0m  ,0,1) , 二面角 A BD F  的余弦值为 3 5 , 2 2 3| cos , | 524 tm n t         ,解得 2 2 3t  , (0F ,0, 2 2 )3 , (0P ,0, 2) , (0PD  , 2 , 2) ,平面 BDF 的法向量 ( 3n  ,1, 3)2 , 设 PD 与平面 BDF 所成角的平面角为 , 则 PD 与平面 BDF 所成角的正弦值: 2 | | 22sin 5 10| | | | 2 2 PD n PD n           . 47.(2021•广东模拟)如图在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侧面 1 1ABB A 是边长为 2 的菱形, 1 120ABB   ,平 面 1 1AA B B  平面 ABC , M 、 N 分别为 AB 、 1BB 的中点, ? 2AC BC  . (1)证明: 1 / /BC 平面 1ACM ; (2)求二面角 M AC N  的余弦值. 【解答】(1)证明:取 1 1A B 中点 D ,连接 1DC 、 DB , 1 1 / /A D MB A D MB     四边形 1A DBM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1 / /A M DB , 因为 1/ /DM B B , 1DM B B ,又 1 1/ /B B C C , 1 1B B C C ,所以 1/ /DM C C , 1DM C C , 所以四边形 1DMCC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1 / /DC MC , 1A M MC M , 1BD DC D ,所以平面 1 / /BC D 平面 1ACM , 又因为 1BC  平面 1BC D ,所以 1 / /BC 平面 1ACM ; (2)解:因为侧面 1 1ABB A 是边长为 2 的菱形, 1 120ABB   ,所以△ 1A AB 为正三角形, 所以 1A M AB ,又因为平面 1 1AA B B  平面 ABC , 所以 1A M  平面 ABC ,所以 1A M MC , 因为 ? 2AC BC  ,所以 CM AB ,于是 MB 、 MC 、 1MA 两两垂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各点坐标如下: ( 1A  ,0, 0) , (0C ,1, 0) , (1B ,0, 0) , 1 (2B ,0, 3) , 3(2N ,0, 3)2 . (1AC  ,1, 0) , 5(2AN  ,0, 3)2 , 设平面 ACN 的法向量为 (n x , y , )z . 0 5 3 02 2 AC n x y AN n x z              ,令 5z   , ( 3n  , 3 , 5) , 平面 MAC 的法向量为 (0m  ,0,1) , 设二面角 M AC N  的大小为 , 由图可知, 为锐角, 所以 | | 5 5 31cos | | | | 3131 1 n m n m          . 故二面角 M AC N  的余弦值为 5 31 31 . 48.(2021•广东模拟)如图,在多面体 ABCDFE 中,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四边形 ABEF 是 直角梯形,其中 90ABE   , / /AF BE ,且 3 3DE AF BE   . (1)证明:平面 ABEF  平面 ABCD ; (2)求二面角 C DE F  的余弦值. 【解答】(1)证明:连接 AE ,因为 2AB  , 1BE  , AB BE , 所以 2 22 1 5AE    ,又因为 3DE  , 2AD  , 所以 2 2 2DE AD AE  ,所以 DA AE , 又因为 DA AB , AB AE A , 所以 DA  平面 ABEF ,又因为 DA  平面 ABCD , 所以平面 ABCD  平面 ABEF . (2)解:因为 90ABE   ,所以 AB BE ,又因为 / /AF BE , 所以 AB AF , 所以 AB 、 AF 、 AD 两两垂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各点坐标如下: (2C ,0, 2) , (2E ,1, 0) , (0D ,0, 2) , (0F ,3, 0) , (2DE  ,1, 2) , (2DC  ,0, 0) , (0DF  ,3, 2) , 设平面 DEC 与平面 DEF 的法向量分别为 (m x , y , )z , (n u , v , )w , 2 2 0 2 0 DE m x y z DC m x              ,令 1z  , (0m  ,2,1) , 2 2 0 3 2 0 DE n u v w DF n v w               ,令 3w  , (2n  ,2,3) , 设二面角 C DE F  的大小为 ,由图可知 为钝角, 所以 | | 7 7 85cos | | | | 855 17 m n m n             . 故二面角 C DE F  的余弦值为 7 85 85  . 49.(2021•惠州模拟)已知边长为 3 的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如图),现用一个平面 截该正方体,平 面 与棱 1AA 、 AB 、 BC 分别交于点 E 、 F 、 G .若 1 2A E EA , 2AF FB , 2CG GB . (1)求面 与面 ABCD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2)在图中作出截面 与正方体各面的交线,用字母标识出交线与棱的交点. 【解答】解:(1)在 1C C 上取点 M ,使 1 2C M MC ,连接 MG 、 ME , 连接 BD 、 AC 交于 O ,交 FG 于 Q , 因为 / /AE CM , AE CM ,所以 / /ME AC , 又因为 2AF FB , 2CG GB , 所以 / /FG AC , 2OQ GB , 22 22OQ    , 所以 / /FG ME ,所以 F 、 G 、 M 、 E 都在平面 上, 连接 1 1B D 、 1 1A C 交于 1O ,连接 1O O 交 EM 于 P , 因为 1 1 1 1ABCD A B C D 为正方体, 1O O  平面 ABCD ,从而 90POQ  , AC  平面 1 1BB D D , / /FG AC , 所 FG  平面 1 1BB D D ,所以 FG PQ , FG OQ , 所以 PQO 为平面 与平面 ABCD 所二面角的平面角,设其大小为 , 1 2tan 22 PO OQ     , 2 1 6cos 31 tan      , 所以平面 与平面 ABCD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6 3 . (2)由(1)延长 QP 交 1D D 于 N ,连接 EN 、 MN , 1 2 5tan (3 2 2)2 2 2AN QD       ,于是 1 0.5D N  , 故平面 与正方体截面为五边形 EFGMN ,其中位置 1 0.5D N  , 1MC  . 50.(2021•潮州一模)如图,在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 AB AC , 1A 在底面 ABC 上的射影恰为点 B ,且 1 2AB AC A B   . (Ⅰ)证明:平面 1A AC  平面 1ABB ; (Ⅱ)求二面角 1 1C AB A  的大小. 【解答】(Ⅰ)证明:因为 1A 在底面 ABC 上的射影恰为点 B ,所以 1A B  平面 ABC , 所以 1A B AC ,因为 AB AC , 又因为 1A B AB B , 1A B  平面 1ABB , AB  平面 1ABB , 所以 AC  平面 1ABB , AC  平面 1A AC ,所以平面 1A AC  平面 1ABB . (Ⅱ)解:因为 1 1/ /AC AC , AB AC ,所以 1 1AB AC , 因为 1A B  平面 ABC ,所以 1AB A B , 所以 AB  平面 1 1A BC ,所以 1AB C B , 1AB A B , 所以 1 1A BC 为二面角 1 1C AB A  的平面角, 因为 1 1/ /AC AC , 1A B AC ,所以 1 1 1AC A B , 又因为 1AC A B , 1 1AC AC ,所以 1A B AC , 所以 1 1 45A BC   , 故二面角 1 1C AB A  的大小为 45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