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名校联盟“3+3+3”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一)文科数学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一)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 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 { | ( 2) 0}A x x x   , { | 1}B x x  ,则 A B  ( ) A. (0,1) B. (1,2) C.  0,1 D.  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化简集合 A ,再由交集的概念,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集合 { | ( 2) 0} { | 0 2}A x x x x x      , { | 1}B x x  , { |1 2}A B x x    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求集合的交集,熟记交集的概念即可,涉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 2. 设复数 z 满足  2 1z i  ,则 z 的虚部是( ) A. 1 3  B. 1 3i C. 1 5  D. 1 5 i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   1 2 2 2 1 2 2 2 5 5 5 i iz ii i i         ,虚部为 1 5  , 故选:C. 3. 设一组样本数据 1 2, , , nx x x 的均值为1.1,若 1 21, 1, , 1nax ax ax    的均值为3.2,则 a 的值为( ) A. 2 B. 1 C. 2.2 D. 2.1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线性变换后新数据与原数据的均值关系求解. 【详解】由题意1.1 1 3.2a   , 2a  . 故选:A. 【点睛】结论点睛:数据 1 2, , , nx x x 的均值为 x ,方差为 2s ,则新数据 1 2 , , nax b ax b ax b  , 的均值 为 ax b ,方差为 2 2a s . 4. 某项研究成果发现,试管内某种病毒细胞的总数 y 和天数t 的函数关系为 13ty  ,且该种病毒细胞的个 数超过 810 时会发生变异,则该种病毒细胞实验最多进行的天数为( )天 3 0.477lg  A. 15 B. 16 C. 17 D. 18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列出关于t 的指数方程解出t 即可得结果. 【详解】取 1 83 10ty   ,故 8 3 31 log 10 8log 10t    , 即 3 18log 10 1 8 1 17.77lg3t         , 故该种病毒细胞实验最多进行的天数为 17, 故选:C. 5. 23sin sin cos 3, ( )0,       ,则 cos 4     的值为( ) A. 6 2 4  或 2 2 B. 2 6 4  C. 6 2 4  或 2 6 4  D. 6 2 4  【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降幂公式以及辅助角公式化简可得 3sin(2 )3 2    ,解出 ,将其代入到 cos 4     中 即可得结果. 【详解】∵ 1 cos2 13 sin 2 32 2     , ∴ 1 3 3sin 2 cos22 2 2    ,∴ 3sin(2 )3 2    , ∵  0,  ,∴ 2 3 3     或 22 3 3     , ∴ 3   或 2   , 当 3   时, 2 6cos cos cos cos sin sin4 3 4 3 4 3 4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 2   时, 2cos cos4 4 2        , 故选:A.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 为坐标原点, ( ),1,1 ,2( )1M N  ,点 Р 满足   1 2OM t O OM OP t ON OMN       ,其中 1 22 0t t  ,则点 Р 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直线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答案】B 【解析】 【分析】设点  ,Р x y ,依题意得     1 1 4 1 2 1 t x t y      ,则 6y x  ,即可得答案. 【详解】设点  ,Р x y ,依题意得         1 1 11,1 , 2 1 2 2,1 4, 2t x y t t x y        所以     1 1 4 1 2 1 t x t y      ,则 6y x  ,所以点 Р 的轨迹是直线 故选:B. 7. 已知抛物线  2 2 0y px p  与椭圆 2 2 16 2 x y  交于 ,A B 两点,且 ,3AOB O  为坐标原点,则 p  ( ) A. 3 B. 2 3 C. 3 30 20 D. 3 6 【答案】D 【解析】 【分析】假设点  0 0 0 3, 03 xA x x       ,然后代入椭圆方程可得点 A ,最后代入抛物线方程计算即可. 【详解】由题可知: AB x 轴,且 ,A B 关于 x 轴对称, 又 3AOB   ,设  0 0 0 3, 03 xA x x       所以 2 0 2 0 0 3 3 1 36 2 x x x          ,所以  3,1A 所以 31 2 3 6p p    故选:D 8. 设直线 1 :3 1 0l x y   与直线 2 : 2 5 0l x y   的交点为 A ,则 A 到直线 : 2 0l x by b    的距离的 最大值为( ) A. 4 B. 10 C. 3 2 D.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求出 A 的坐标,再求出直线 l 所过的定点Q ,则所求距离的最大值就是 AQ 的长度. 【详解】由 3 1 0 2 5 0 x y x y        可以得到 1 2 x y    ,故  1,2A , 直线 l 的方程可整理为:  2 1 0x b y    ,故直线 l 过定点  2, 1Q   , 因为 A 到直线l 的距离 d AQ ,当且仅当l AQ 时等号成立, 故    2 2 max 1 2 2 1 3 2d      , 故选:C. 【点睛】一般地,若直线 1 1 1 1: =0l A x B y C  和直线 2 2 2 2: 0l A x B y C   相交,那么动直线  1 1 1 2 2 2 0A x B y C A x B y C      ( R  )必过定点(该定点为 1 2,l l 的交点). 9.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32 3 B. 16 3 C. 16 D. 48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视图还原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知为底面为直角三角形高为 4 的三棱锥,然后根据锥体的体 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底面为直角三角形高为 4 的三棱锥 如图所示: 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1 1 162 4 43 2 3      故选:B 10. 已知 1 3 1 2 3 3 1log , log 2, log4 4a b c   ,则 , ,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c  B. b a c  C. c b a  D. c a b  【答案】C 【解析】 【分析】使用作差的方法可得 ,a b 大小关系,并借用 1 进行比较,简单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1 2 2 3 3log log4 4a    , 3 1 3 2 3 2 2 3 2 2 3 3log 2 log log 2 log log 2 log 3 log 4 log 2 log 3 24 4b a           又 3 2log 2 log 3 ,所以 3 2 3 2log 2 log 3 2 log 2 log 3 2    所以 0b a  ,即 b a ,且 3 3log 2 log 3 1b    又 1 1 3 3 1 1log log 14 3c    ,所以 c b a 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使用作差的方法并使用基本不等式比较 ,a b 大小. 11. 在 ABC 中,已知 1 , 5,5cosA AC ABC   的面积为 2 6 ,点 M 为 BC 边上的中点,则 AM ( ) A. 21 B. 21 2 C. 33 D. 33 2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可求得sin A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 AB 的值,由于 M 为 BC 边上的中点,可得 2AB AC AM    ,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 1 , 55cosA AC  ,所以 2 2 6sin 1 5A cos A   , 所以 ABC 的面积为 1 1 2 6sin 5 2 62 2 5AB AC A AB     ,解得 =2AB , 因为点 M 为 BC 边上的中点,所以 2AB AC AM    , 两边平方,可得 2 2 2 +2 cos 4AB AC AB AC A AM      , 可得 214 25+2 2 5 45 AM      ,解得 2 33= 4AM  . 故选:D. 12. 已知以下四个结论: ①函数 y tanx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 ,02     ; ②函数 1 2y sinx  的最小正周期为 ; ③函数 2 3y sin x      的图象与函数   7 26f x cos x     的图象重合; ④若 4A B   ,则  1 1 2tanA tanB  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正切函数的图象可判断①;根据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可判断②;利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可判 断③;根据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可判断④. 【详解】由正切函数图象特征可知①正确; 1sin 2y x  的最小正周期为 2 ,故②不正确; sin 2 3y x      的表达式可以改写为   7cos 26f x x      ,故③不正确, 由 + 4A B  ,则   tan tantan 11 tan tan A BA B A B    , (1 tan )(1 tan ) 1 tan tan tan tan 2A B A B A B        ,④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已知实数 ,x y 满足 2 8, 2 8, 0, x y x y y        ,则 2z x y 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由 2z x y  可得 1 2 2 zy x  ,平移直线 1 2 2 zy x  ,结合图形可 得最优解,于是可得所求最小值. 【详解】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 由 2z x y  ,可得 1 2 2 zy x  , 平移直线 1 2 2 zy x  ,结合图形可得, 当直线 1 2 2 zy x  经过可行域内的点 A 时, 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最大,此时 z 取得最小值 由题意得 A 点坐标为 4,0 , ∴ min 4 0 4z    ,即 2z x y  的最小值是 4. 故答案为:4 14. 双曲线   2 2 2: 1 05 x yC aa    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 5 【解析】 【分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双曲线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 中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b . 【详解】设双曲线的右焦点  ,0F c ,其中一条渐近线方程 by xa  ,即 0bx ay  , 则点  ,0c 到直线 0bx ay  的距离 2 2 bc bcd bca b     , 即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 d b , 由双曲线方程可知,   2 2 2: 1 05 x yC aa    , 5b  , 即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5 . 故答案为: 5 15. 曲线     2' 3 lnf x xf e x x    (其中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在点 1 1, fe e         处的切线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 9y xe    【解析】 【分析】计算  f x ,并代入 x e ,可得  f e ,然后得到 1 1,f fe e           ,最后使用点斜式可得方程. 【详解】由题可知:        2 2 16' 3 ln ' ln ' 3f x xf e x x f e x xf e xx x               所以      ln ' 36' xf x f e x f e x      , 则        ' l6 n ' 3 9f e f e e e f e ee f e         所以    29 3 lnf x ex x x   ,所以 2 2 1 1 1 1 39 3 ln 9f ee e e e e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3' 9 6 ln 9 3f e ee e e e e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所求的切线方程为: 2 3 1 39y xe e e         ,即 3 9y xe    故答案为: 3 9y xe    16. 有一块正三棱锥形状的玉石,底棱长为 2,侧棱长为 3 ,现要把玉石加工成一个玉球,则玉球的最大半 径是_______. 【答案】 3 10 15 15  【解析】 【分析】数形结合,计算各面面积,并使用等体积法求得半径. 【详解】玉球为正三棱锥的内切球,设半径为 r 如图: 点 P 在底面 ABC 的投影为底面的中心O , 2 2 3 3 3AO AD   所以 2 2 15 3PO PA AO   , 1 2 2 sin 32 3ABCS     △  21 2 3 1 22PAB PAC PCBS S S      △ △ △ 所以  1 1 5 3 10 1533 3 153 3 2ABC ABC PABS PO S S r r        △ △ △ 故答案为: 3 10 15 15 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关键在于使用等体积法求球的半径.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设各项均为正的等比数列 na 满足 2 3 4 25, 15a a a a    . (1)求 na 的通项公式; (2)记 nS 为数列 4log na 的前 n 项和.若 1 2m m mS S S   ,求 m . 【答案】(1) 24n na  ;(2) 5m  【解析】 【分析】(1)由数列是等比数列,列出关于首项和公比的方程组,再求解通项公式;(2)代入(1)的结果, 求得数列 4log na 的通项公式,再求和,列方程求实数 m 的值. 【详解】(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q,首项为 1a , 则 2 1 1 3 1 1 5 15 a q a q a q a q       ,解得: 1 1 4 4 a q     , 所以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1 21 4 44 n n na     ; (2) 2 4 4log log 4 2n na n   ,    1 2 3 2 2n n n n nS      ,即  3 2m m mS  ,    1 1 2 2m m mS    ,    2 2 1 2m m mS    , 1 2m m mS S S   ,即        3 1 2 2 1 2 2 2 m m m m m m      , 解得: 5m  或 0m  (舍), 所以 5m  18.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尚未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即“数字货币电子支付”.央行数字货币不计付利 息,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相比于纸币没有任何差别.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是深圳、苏州、 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为了解居民对数字人民币的了解程度,某社区居委会随机抽取1200名社 区居民参与问卷测试,并将问卷得分绘制频率分布表如下: 得分 [30,40) 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 90,100 男性人数 30 110 110 150 130 80 40 女性人数 20 60 70 180 140 50 30 (1)从该社区随机抽取一名居民参与问卷测试,试估计其得分不低于 60 分的概率; (2)将居民对数字人民币的了解程度分为“比较了解”(得分不低于 60 分)和“不太了解”(得分低于 60 分)两 类,完成 2 2 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 99% 的把握认为“数字人民币的了解程度”与“性别”有关? 不太了解 比较了解 总计 男性 女性 总计 附:          2 2 .n ad bcK n a b c da b c d a c b d         临界值表:  2 0P K k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0k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答案】(1) 2 3 ;(2)列联表见详解,有99%的把握认为“数字人民币的了解程度”与“性别”有关. 【解析】 【分析】(1)依据数据可知得分不低于 60 分的人数有 800 人,然后根据古典概型计算即可. (2)依据数据直接填写,然后根据卡方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依据数据可知得分不低于 60 分的人数有 800 人, 所以得分不低于 60 分的概率 800 2 1200 3  (2)由题意得列联表如下: 不太了解 比较了解 总计 男性 250 400 650 女性 150 400 550 总计 400 800 1200 2K 的观测值 21200 (250 400 150 400) 16.783400 800 650 550k        , 因为16.783 6.635 , 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居民对数字人民币的了解程度与性别有关. 19. 如图,在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 , , ,E F G P Q 分别是 1, ,CD CC 1 1 1, ,A B B C AB 的中 点. (1)证明: PF  平面GEF ; (2)求Q 到平面 EFG 的距离. 【答案】(1)证明见详解;(2) 2 3 3 【解析】 【分析】(1)连接 1CB ,证明 1CB // EG ,并结合中位线定理可知 FP // EG ,最后可得结果.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计算平面GEF 的法向量,以及QG 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连接 1CB ,如图 在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因为 , , ,E F G P 分别是 1, ,CD CC 1 1 1,A B B C 的中点. 有 1CB // EG , 1CB // FP ,所以 FP // EG ,所以 PF  平面GEF (2)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1D xyz 所以        2,1,2 , 0,1,2 , 0,2,1 , 2,1,0Q E F G 则  0,0, 2QG   ,    2,0,2 , 2,1,1GE GF     设平面 EFG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n x y z  所以 2 2 00 2 00 x z z xn GE x y z y xn GF                     令 1x  ,则  1,1,1n  所以Q 到平面 EFG 的距离为 2 2 3 31 1 1 n QG n         20. 已知椭圆 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离心率为 3 2 ,过椭圆右焦点的所有直线中被椭圆所截得的最短 弦长为1.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已知直线 l 的斜率不为 0 ,若 l 过点 (1,0)P 交椭圆于 ,A B 两点,在椭圆长轴所在直线上是否存在一定 点Q ,使 QA QB  为定值,若存在,求出定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2 14 x y  ;(2)存在, 17 ,08Q     【解析】 【分析】(1)由离心率 3 2 c a  ,最短弦长为通径长 22 1b a  可求得 ,a b 得椭圆方程; (2)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  0 ,0Q x ,设直线l : 1x my  代入椭圆方程应用韦达定理得 1 2 1 2,y y y y , 从而可得 1 2 1 2,x x x x ,然后计算 QA QB  ,代入 1 2 1 2,x x x x ,变形化简,由它是与 m 无关的式子得 0x 的值, 得定点坐标. 【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 3 2 ce a   , 22 1b a  ,又 2 2 2a b c  , ∴ 2a  , 1b  , 2 2: 14 xC y  . (2)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  0 ,0Q x , 设直线l : 1x my  ,将其代入 2 24 4 0x y   , 得 2 24 2 3 0m y my    , ∴ 1 2 2 2 4 my y m    , 1 2 2 3 4y y m   , ∴  1 2 1 2 2 82 4x x m y y m         2 2 1 2 1 2 1 2 2 4 41 4 mx x m y y m y y m       QA QB t   ,则      2 1 0 1 2 0 2 1 2 0 1 2 0 1 2, ,t x x y x x y x x x x x x y y         2 2 0 02 2 2 4 4 8 3 4 4 4 m x xm m m       20 02 17 8 44 x xm    这是一个与 m 无关的常数, ∴ 0 17 8x  ,t 为常数,此时存在定点 17 ,08Q     ,使 QA QB  为定值.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求椭圆方程,考查直线与椭圆相交中的定点问题.解题方法是“设而不求” 的思想方法,即设交点坐标为 1 1 2 2( , ),( , )x y x y ,设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后应用韦达定理得 1 2 1 2,x x x x (需要根据方便性,可能先得 1 2 1 2,y y y y ),代入定点对应的表达式 QA QB  ,利用恒等式知识求得定点坐 标. 21. 已知函数   lnf x x x  . (1)求函数  f x 的最小值; (2)已知实数 0,a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   lnxx f x ae a   在 (0 ) , 上恒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 范围. 【答案】(1)1;(2) 1 ,e    . 【解析】 【分析】(1)对函数进行求导,通过导数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进而可得最值; (2)将不等式转换为 ln( ) lnx xae ae x x   ,构造函数 ( ) ln ( 0)h x x x x   ,通过函数的单调性得 x xa e  在 0,  上恒成立,再求最值即可. 【详解】解:(1)因为   lnf x x x  ,故 ( ) ( )1 11 0xf x xx x -¢ = - = > , 令   0f x  ,得 1x  ;令   0f x  ,得 0 1x  , 故  f x 在 0,1 上单调递减,在 0,  上单调递增, 故函数  f x 的最小值为  1 1f  (2)由题意知 ln lnxae ax   , 两边同时加上 x ,得 ln lnxae x a x x    , 即 ln( ) lnx xae ae x x   , 设 ( ) ln ( 0)h x x x x   ,则   11 0h x x     ,故  h x 在 0,  上单调递增, ln( ) lnx xae ae x x   恒成立,即    xh ae h x 恒成立, 即 xae x 在 0,  上恒成立,即 x xa e  在 0,  上恒成立, 设    0x xx xe    ,则   1 x xx e    , 则当 0 1x  时,   0x  ,故  x 在 0,1 上单调递增; 当 1x  时,   0x  ,故  x 在( )1 +¥, 上单调减, 故    max 11x e    ,故 1a e  , 故所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1 ,e    . 【点睛】关键点点睛:将原不等式进行构造,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转化为 xae x 在 0,  上恒成立,利用 分离参数思想再求最值即可. 请考生在第 22、23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 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 2 2 3 , 2 2 3 , x cos sin y sin cos          (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取相同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 46sin a        . (1)求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直线 l 与 x 轴的交点为 M ,经过点 M 的动直线 2l 与曲线C 交于 ,P Q 两点,证明: MP MQ 为定值. 【答案】(1) 2 2 16x y  ;(2)证明见详解. 【解析】 【分析】(1)根据曲线的参数方程,平方相加,即可求得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过点 M 的直线方程为 8 cos sin x t y t       (t 为参数),代入曲线的普通方程,根据参数的几何意义, 即可求解. 【详解】(1)解:由 2 2 2 2(2cos 2 3sin ) (2sin 2 3 cos ) 16x y          , 得曲线C 为 2 2 16x y  ; (2)证明: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展开为 cos 3 sin 8     , 故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3 8x y  显然 M 的坐标为 8,0 ,不妨设过点 M 的直线方程为 8 cos sin x t y t       (t 为参数), 代入C 得 2 16cos 48 0t t   ,设 ,P Q 对应的参数为 1t , 2t , 得 1 2| | 48t t  ,所以 48MP MQ  为定值. 【点睛】解答中熟记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公式,以及直线参数方程中 参数的几何意义是解答的关键.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23. 已知函数   3 ,f x x m x x R     . (1)证明:当 5m  时,   2lnf x  ; (2)若函数   22 2 7 ,g x x m x m x R      ,且关于 x 的不等式     3 2g x f x m  恒成立,求实 数 m 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证明见详解;(2) 11 2m    【解析】 【分析】(1)将 5m  代入使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可得 2( )f x e ,最后简单计算判断即可. (2)构造新函数 2( ) 2 2 7 3h x x m x     并使用零点分段发去掉绝对值,然后可得 min ( )h x ,最后计算 即可. 【详解】(1)证明:当 5m  时, 2( ) | 5| | 3 | | ( 5) (3 ) | 8f x x x x x e        … , 则   2ln ln8 ln 2f x e   成立. (2)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    3 2g x f x m  可化为 2 3| 2 2 7 | | 3| 2x m x m     , 令 2 2 2 2 2 2 2 4, 3 7( ) 2 2 7 3 3 2 10,3 2 72 4, 2 x m x h x x m x x m x m x m x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则 2 2 min 7 1( ) 2 2h x h m m        ,即 2 1 3 2 2m m   , 则有 2 3 1 02 2m m   ,解得 11 2m    . 【点睛】思路点睛:第(1)问使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可化简;第(2)问构造新函数,便于计算并使用零 点分段法.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