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解析版)-2021年新高考数学之立体几何综合讲义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4讲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解析版)-2021年新高考数学之立体几何综合讲义

ID:654547

大小:1.88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4-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4 讲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一.选择题(共 2 小题) 1.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 6,点 O 在 BC 上,且 BO OC ,过点 O 的直线 l 与直线 1AA , 1 1C D 分 别交于 M , N 两点,则 MN 与面 1 1ADD A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 A. 2 3 B. 3 2 C. 2 2 D. 3 3 【解答】解: 1 1C D  平面 1 1ADD A , 1NMD 是 MN 与面 1 1ADD A 所成角, 设 1MD 与 AD 交点为 E ,连结 OE , 1 1 / /C D 平面 ABCD , 1 1C D  平面 1MND ,平面 1MND  平面 ABCD DE , 1 1 / /C D OE , O 是 BC 的中点, E 是 AD 的中点, E 是 1MD 的中点, 1 12 6 5MD ED  , 1 2 12ND OE   , 2 212 (6 5) 18MN    , 1 1 2sin 3 NDNMD MN     . 故选: A . 2.在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点 O 为底面 ABCD 的中心,点 P 为线段 1CC 的中点,则直线 OP 与平面 1A BD 所成角的大小为 ( ) A. 30 B. 45 C. 60 D. 90 【解答】解:以 D 为原点, DA 为 x 轴, DC 为 y 轴, 1DD 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棱长为 2, (1O ,1, 0) , (0P ,2,1) , 1(2A ,0, 2) , (0D ,0, 0) , (2B ,2, 0) , ( 1OP   ,1,1) , 1 (2DA  ,0, 2) , (2DB  ,2, 0) , 设平面 1A BD 的法向量 (n x , y , )z , 则 1 2 2 0 2 2 0 n DA x z n DB x y          ,取 1x  ,得 (1n  , 1 , 1) , 设直线 OP 与平面 1A BD 所成角的大小为 , 则 | | | 3|sin 1 | | | | 3 3 OP n OP n         . 90   . 直线 OP 与平面 1A BD 所成角的大小为 90 . 故选: D . 二.填空题(共 7 小题) 3.如图,在长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已知 2AB  , 1 1BC BB  ,则直线 1A B 与平面 1 1A B CD 所成角的 正弦值是 10 10 . 【解答】解:连接 1BC 交 1B C 于点 E ,连接 1A E , 在长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因为 1BC BB , 所以 1 1BC B C ,因为 1CD BC , 1CD B C C , 所以 1BC  平面 1 1A B CD , 所以直线 1A B 与平面 1 1A B CD 所成的角为 1BA E , 已知 2AB  , 1 1BC BB  , 所以 2 2BE  , 1 5A B  , 由 1BC  平面 1 1A B CD , 1A E  平面 1 1A B CD , 所以 1 1BC A E , 所以 1 1 2 102sin 105 BEBA E A B     . 即直线 1A B 与平面 1 1A B CD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10 10 . 故答案为: 10 10 . 4.在直角梯形 ABCD 中, / /AD BC , 90A   , 2AB AD ,若将 ABD 沿直线 BD 折成△ A BD ,使得 A D BC  ,则直线 A B 与平面 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3 4 . 【解答】解:过 D 作 DE BC 于 E ,连结 A E ,过 A 作 A O DE  ,连结 A O . BC A D  , BC DE , A D A O A    , BC  平面 A DE , A O  平面 A DE , BC A O   ,又 A O DE  , BC DE E , A O   平面 BCD . A BO  为直线 A B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 在直角梯形 ABCD 中,过 A 作 AO BD ,交 BD 于 M ,交 DE 于 O , 设 1AD  ,则 2AB  , 5BD  , 2 5 AB ADAM BD    , 2 2 1 5 DM AD AM    . 由 AMD DMO ∽ 得 DM OD AM AD  ,即 1 5 2 1 5 DO , 1 2DO  . 2 2 3 2A O A D DO      . 3 32sin 2 4 A OA BO A B       . 故答案为 3 4 . 5.已知长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4AB BC  , 1 2CC  ,则直线 1BC 和平面 1 1DBB 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0 5 . 【解答】解:由题意,连接 1 1AC ,交 1 1B D 于点 O 长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4AB BC  1 1 1C O B D  1C O  平面 1 1DBB D 在 1Rt BOC 中, 1 12 2, 2 5OC BC  直线 1BC 和平面 1 1DBB 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0 5 . 故答案为: 10 5 . 6. ABC 和 DBC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 AB BC BD  , 60CBA DBC     ,则 AD 与平面 BCD 所 成角的余弦值为 2 2 . 【解答】解:设 1AB  ,作 AO BC 于点 O ,连 DO ,以点O 为原点,OD ,OC ,OA 的方向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方向, 建立坐标系,因为 AB BC BD  , 60CBA DBC     ,所以 ABC 与 BCD 都是正三角形,可得下列坐 标: (0O ,0, 0) , (D 3 2 ,0, 0) , (0B , 1 2  , 0) , (0C , 1 2 , 0) , (0A ,0, 3)2 (AD  3 2 ,0, 3)2  ,显然 1 (0n  ,0,1) 为平面 BCD 的一个法向量, 1 3 2 22| cos , | | | | |2 23 12 AD n           直线 AD 与平面 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 2 . 故答案为: 2 2 . 7.已知 ABC 和 DBC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 AB BC BD  , 120CBA DBC     ,则 AB 与平面 AD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7 7 . 【解答】解:设 1AB  ,作 AO BC 于点 O ,连 DO ,以点O 为原点,OD ,OC ,OA 的方向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方向,建立坐标系, 得下列坐标: (0O ,0, 0) , 3( 2D ,0, 0) , (0B , 1 2 , 0) , (0C , 3 2 , 0) , (0A ,0, 3)2  (0AB  , 1 2 , 3)2  , 3 3( ,0, )2 2AD   , 3 3(0, , )2 2AC   设平面 ADC 的法向量为 ( , , )n x y z ,则 3 3 02 2 3 3 02 2 x z y z       可取 ( 3,1, 3)n  AB 与平面 AD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 3 72 2| cos , | | | | | 7| || | 1 7 n ABn AB n AB           故答案为: 7 7 8.如图, 90BAD  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ABD 与正三角形 CBD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E 是 BC 的中点,则 AE 与平面 BCD 所成角的大小为 45 . 【解答】解:取 BD 中点 F ,连 AF , EF , CF ,设 1BD  , 则 1 2BE  , 1 2EF  , 2 2AB AD  , 1 2AF  , 由平面 ABD  平面 CBD , AF BD AF  平面 BCD , 则 AEF 即为 AE 与平面 BCD 所成角 在 Rt AEF 中,直角边 AF EF 45AEF   即 AE 与平面 BCD 所成角的大小为 45 故答案为: 45 . 9 . P 是 直 角 三 角 形 ABC 所 在 平 面 外 一 点 , 已 知 三角 形 的 边 长 3AB  , 4BC  , 90ABC   , 4PA PB PC   ,则直线 PB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5 8 . 【解答】解:取 AC 的中点 D ,连接 PD , BD , PA PC , D 是 AC 的中点, PD AC  , 3AB  , 4BC  , 90ABC   , 5AC  , 5 2AD BD   ,又 4PA PB  , PAD PBD   , 90PDB PDA     , PD BD  , 又 AC BD D , PD  平面 ABC , PBD 为直线 PB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 5cos 8 BDPBD PB     . 故答案为: 5 8 . 三.解答题(共 7 小题) 10.已知平面 a 外两点 A 、B 到平面 a 的距离分别为 1 和 2,A 、B 两点在平面 a 内的射影之间的距离为 3 , 求直线 AB 和平面 a 所成的角. 【解答】解:设 AB 所在的直线和平面 所成的角是 , 平面 a 外两点 A 、 B 到平面 a 的距离分别为 1 和 2, A 、 B 两点在平面 a 内的射影之间的距离为 3 , 可得 1tan 3   结合 [0  , ] ,可得 6   即 AB 所在的直线和平面 所成的角为 6  . 11.如图,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 90B   ,P 为三角形 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PA  平面 ABC ,若 1PA  , 3AB  , 2 2PC  . ( )I 求直线 PB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 (Ⅱ)求直线 PC 与平面 PAB 所成的角. (Ⅲ)求直线 AB 和平面 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解:(Ⅰ) PA  平面 ABC , PBA 是直线 PB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 1PA  , 3AB  , 1 3tan 33 PAPBA AB      , 30PBA   , 直线 PB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为 30 . (Ⅱ)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 90B   , P 为三角形 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 PA  平面 ABC , AB BC  , BC PA , 又 AB PA A , BC  平面 PAB , BPC 是直线 PC 与平面 PAB 所成的角, 1PA  , 3AB  , 2 2PC  . 2 2 1 3 2PB PA AB      , 2 2cos 22 2 PBBPC PC      , 45BPC   , 直线 PC 与平面 PAB 所成的角为 45 . (Ⅲ)以 B 为原点, BC 为 x 轴, BA 为 y 轴,过 B 作平面 ABC 的垂线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平面 PAC 的法向量 (n x , y , )z , 2 2 8 4 2BC PC PB     , 2 2 7AC AB BC   , (0A , 3 , 0) , (0B ,0, 0) , (0P , 3 ,1) , (2C ,0, 0) , (0BA  , 3 , 0) , (0PA  ,0, 1) , (2PC  , 3 , 1) , 则 0 2 3 0 n PA z n PC x y z           ,取 2y  ,得 ( 3,2,0)n  , 设直线 AB 和平面 PAC 所成角为 , 则 | | 2 3 2 7sin 7| | | | 7 3 BA n BA n         . 直线 AB 和平面 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 7 7 . 12.如图,在四棱锥 A BCDE 中,平面 ABC  平面 BCDE , 90CDE BED     , 2AB CD  , 1DE BE  , 2AC  , F 为 AD 的中点. (Ⅰ)求证: / /EF 平面 ABC ; (Ⅱ)求证: AC  平面 BCDE ; (Ⅲ)求直线 AE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答】证明:(Ⅰ)取 AC 的中点G ,连结 FG , BG . F 是 AD 的中点, // 1 2FG CD  , 又 // 1 2BE CD , // FG BE  . 四边形 BEFG 为平行四边形. / /EF BG ,又 EF  平面 ABC , BG  平面 ABC . / /EF 平面 ABC . (Ⅱ)取 DC 的中点 H ,连结 BH , 90CDE BED     , / /BE DH , 1BE DH DE   , 四边形 BEDH 是正方形, 1BH CH   , BH CH , 2BC  ,又 2AC  , 2AB  , 2 2 2AB AC BC   , AC BC  . 平面 ABC  平面 BCDE ,平面 ABC  平面 BCDE BC , AC  平面 ABC , AC  平面 BCDE . (Ⅲ)过点 E 作 EM BC 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M ,连结 AM , 因为平面 ABC  平面 BCDE ,平面 ABC  平面 BCDE BC , EM  平面 BCDE , EM  平面 ABC , EAM 为直线 AE 与平面 ABC 所成角, 45HBC   , 90EBH   , 45EBM   . 1BE  , 90EMB   , 2 2EM BM   . 2 2 26 2AM MC AC    , 13tan 13 EMEAM AM     . 13.如图,已知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 1 1BB C C 是矩形,M , N 分别为 BC , 1 1BC 的 中点, P 为 AM 上一点.过 1 1BC 和 P 的平面交 AB 于 E ,交 AC 于 F . (1)证明: 1 / /AA MN ,且平面 1A AMN  平面 1 1EB C F ; (2)设 O 为△ 1 1 1A B C 的中心.若 / /AO 平面 1 1EB C F ,且 AO AB ,求直线 1B E 与平面 1A AMN 所成角的正 弦值. 【解答】解:(1)证明: M , N 分别为 BC , 1 1BC 的中点,底面为正三角形, 1B N BM  ,四边形 1BB NM 为矩形, 1 1 1A N B C , 1 / /BB MN , 1 1/ /AA BB , 1 / /AA MN , 1 1MN B C , 1 1 1A N B C , 1MN A N N , 1 1B C  平面 1A AMN , 1 1B C  平面 1 1EB C F , 平面 1A AMN  平面 1 1EB C F , 综上, 1 / /AA MN ,且平面 1A AMN  平面 1 1EB C F . (2)解:三棱柱上下底面平行,平面 1 1EB C F 与上下底面分别交于 1 1BC , EF , 1 1/ / / /EF B C BC , / /AO 面 1 1EB C F , AO  面 1AMNA ,面 1AMNA 面 1 1EB C F PN , / /AO PN ,四边形 APNO 为平行四边形, O 是正三角形的中心, AO AB , 1 3A N ON  , 3AM AP , 1 1 3PN BC B C EF   , 由(1)知直线 1B E 在平面 1A AMN 内的投影为 PN , 直线 1B E 与平面 1A AMN 所成角即为等腰梯形 1 1EFC B 中 1B E 与 PN 所成角, 在等腰梯形 1 1EFC B 中,令 1EF  ,过 E 作 1 1EH B C 于 H , 则 1 1 3PN B C EH   , 1 1B H  , 1 10B E  , 1 1 1 10sin 10 B HB EH B E    , 直线 1B E 与平面 1A 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0 10 . 14.如图,已知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的侧面 1 1BCC B 为矩形, 2AB AC  , 2BC  , D , E 分别为 BC 、 1 1BC 的中点,过 BC 作平面 分别交 1 1A B 、 1A E 、 1 1AC 于点 M 、 F 、 N . (1)求证:平面 BCNM  平面 1AA ED . (2)若 Q 为线段 AD 上一点, 3AD AQ , 1 / /AQ 平面 BCNM .则当 1| |AQ 为何值时直线 BM 与平面 1AA E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 3 .(请说明理由) 【解答】(1)证明:四边形 1 1BCC B 是矩形, 1 1 / /B C BC , 1 1B C BC , 1BC BB , 又 D 是 BC 的中点, E 是 1 1BC 的中点, 1BD B E  , 四边形 1BDEB 是矩形, BC DE  , AB AC , D 是 BC 的中点, BC AD  , 又 AD DE D , AD  平面 1AA ED , DE  平面 1AA ED , BC  平面 1AA ED ,又 BC  平面 BCNM , 平面 BCNM  平面 1AA ED . (2)解:连接 DF , 平面 / /ABC 平面 1 1 1A B C ,平面 ABC BC  ,平面 1 1 1A B C MN  , / /BC MN ,又 1 1/ /BC B C , 1 1/ /MN B C , 1 / /AQ 平面 BCNM , 1AQ  平面 1AA ED ,平面 1AA ED 平面 BCNM DF , 1 / /AQ DF , 1 1/ / / /AA BB DE , 1 1AA BB DE  , 四边形 1AA ED 是平行四边形, 1 / /A E AD , 四边形 1AQDF 是平行四边形, 1A F DQ  , 1AQ DF ,  1 1 1 2 3 A FMF DQ B E A E AD    , 2 3 MF BD  , 在 BD 上取点 P ,使得 2 2 3 3BP BD  ,则 / /MF BP , MF BP , 四边形 BMFP 是平行四边形, / /BM PF , 又 BC  平面 1AA ED , PFD 为直线 BM 与平面 1AA ED 所成的角,即 1sin 3PFD  , 即 1 3 PD PF  ,又 1 1 3 3PD BD  , 1PF  , 2 2 2 2 3DF PF PD    , 1 2 2 3AQ  . 15.如图,已知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垂直, 1 2AA AB AC   , 2 2BC  ,M ,N 分别是 1CC , BC 的中点,点 P 在直线 1 1A B 上,且 1 1 1A P A B  . (Ⅰ)证明:无论  取何值,总有 AM PN ; (Ⅱ)当  取何值时,直线 PN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 最大?并求该角取最大值时的正切值. 【解答】证明: ( ) 2I AB AC  , 2 2BC  , 2 2 2AB AC BC   , AB AC  ,即 AB 、 AC 、 1AA 两两相互垂直. 以 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A xyz , 则 1(0A ,0, 2) , 1(2B ,0, 2) , (0M ,2,1) , (1N ,1, 0) .  1 1 1A P A B  , (2P  ,0, 2) , (1 2PN   ,1, 2). (0,2,1)AM  ,  (1 2 ) 0 1 2 ( 2) 1 0AM PN            . 无论  取何值, AM PN . (Ⅱ) (0m  ,0,1) 是平面 ABC 的一个法向量.  2 2 | 0 0 2 | 2sin | cos , | (1 2 ) 1 4 (2 1) 5 m PN               . 当 1 2   时, 取得最大值, 此时 2 5sin 5   , 5cos 5   , tan 2  . 16.如图,已知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垂直, 1 1AA AB AC   , AB AC ,M 、 N 分别 是 1CC , BC 的中点,点 P 在线段 1 1A B 上,且 1 1 1A P A B  (1)证明:无论  取何值,总有 AM PN ; (2)当 1 2   时,求直线 PN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答】(1)证明:以 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AB , AC , 1AA 为 x , y ,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知: 1(0A ,0,1) , 1(1B ,0,1) , (0M ,1, 1)2 , 1(2N , 1 2 , 0) ,  1 1 1 (A P A B    ,0, 0) , (AP  ,0,1) , 1(2PN   , 1 2 , 1) ,  (0AM  ,1, 1)2 , 0AM PN    , 无论  取何值,总有 AM PN .(6 分) (2)解: 1 2   时, (0PN  , 1 2 , 1) , 由题意知平面 ABC 的法向量 (0n  ,0,1) (8 分) 设 为 PN 与面 ABC 所成角, 则 sin | cos PN    , 2 5| 5n   ,(12 分) tan 2  , 直线 PN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2.(13 分)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