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辑数学文化与数学新定义类试题(解析版)-备考2021年高考数学三轮复习之疯狂选择题30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备考 2021 年高考高三数学复习之疯狂选择题 30 题 第 12 辑数学文化与数学新定义类试题 一、单选题 1.(2021·河南新乡市·高三二模(文))定义集合  1M N x x M x N    且 ,已知集合  2 3 10 0A x x x    ,  7 0B x x    ,则 A B  ( ) A. 5 1x x    B. 7 2x x   C. 5 1x x   D. 5 0x x   【答案】C 【分析】 先求得集合 A ,再由 1x B  ,得到  6 1x x x    ,结合集合的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 由不等式 2 3 10 ( 2)( 5) 0x x x x      ,解得 5 2x   ,即  5 2A x x    , 又由  7 0B x x    ,若 1x B  ,可得  6 1x x x    , 所以  5 1A B x x     . 故选:C. 2.(2020·全国高三一模(理))已知集合 { | 1 2}, { |1 5}    A x x B x x„ „ „ ,定义集合 * { | , , }    A B z z x y x A y B ,则 *( * )B A B 等于( ) A.{ | 6 1} x x„ B.{ |1 12}x x„ C.{ | 11 0} x x„ D.{ | 5 6} x x„ 【答案】C 【分析】 根据 *A B 定义,求出 *A B ,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因为集合 { |1 5} B x x„ „ ,所以 { | 5 1}  B x x„ „ , 则 * { | 6 1}  A B x x„ ,所以 *( * ) { | 11 0}  B A B x x„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新定义运算,理解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3.(2020·江苏扬州市·高三月考)据记载,欧拉公式 cos sin ( )ixe x i x x R   是由瑞士著名数学 家欧拉发现的,该公式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特别是当 x  时,得到一个令人着迷的优美恒等式 1 0ie   ,将数学中五个重要的数(自然对数的底 e ,圆周率 ,虚数单位i ,自然数的单位 1 和零元 0) 联系到了一起,有些数学家评价它是“最完美的数学公式”根据欧拉公式,若复数 i4ez   的共轭复数为 z , 则 z  ( ) A. 2 2 2 2 i  B. 2 2 2 2 i  C. 2 2 2 2 i D. 2 2 2 2 i 【答案】D 【分析】 复数 i4e cos sin4 4z i     ,进而得出共轭复数为 z. 【详解】 因为复数 i4 2 2e cos isin i4 4 2 2z        , 所以 2 2 2 2z i 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欧拉公式,共轭复数,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4.(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数列 na 满足 1 1 2 0 n na a   ,则称 na 为“梦想数列”,已知正项数列 1 nb       为“梦想数列”,且 1 2 3 1b b b   ,则 6 7 8b b b   ( ) A. 4 B.8 C.16 D.32 【答案】D 【分析】 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可推导出“梦想数列” na 是公比为 1 2 的等比数列,进而结合题意可知数列 nb 是公比 为 2 的等比数列,由此可得  5 6 7 8 1 2 32b b b b b b     ,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意可知,若数列 na 为“梦想数列”,则 1 1 2 0 n na a   ,可得 1 1 2 n n a a   , 所以,“梦想数列” na 是公比为 1 2 的等比数列, 若正项数列 1 nb       为“梦想数列”,则 1 1 1 2n nb b  ,所以, 1 2n n b b   , 即正项数列 nb 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因为 1 2 3 1b b b   ,因此,  5 6 7 8 1 2 32 32b b b b b b      . 故选:D.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新定义“梦想数列”,解题的关键就是紧扣新定义,本题中,“梦想数列”就是公 比为 1 2 的等比数列,解题要将这种定义应用到数列 1 nb       中,推导出数列 nb 为等比数列,然后利用等比 数列基本量法求解. 5.(2020·河北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其他模拟(理))《吕氏春秋·音律篇》记载了利用“三分损益”制定关于“宫、 商、角、徵、羽”五音的方法,以一段均匀的发声管为基数“宫”,然后将此发声管均分成三段,舍弃其中的 一段保留二段,这就是“三分损一”,余下来的三分之二长度的发声管所发出的声音就是“徵”;将“徵”管均分 成三份,再加上一份,即“徵”管长度的三分之四,这就是“三分益一”,于是就产生了“商”;“商”管保留分之 二,“三分损一”,于是得出“羽”;羽管“三分益一”,即羽管的三分之四的长度,就是角”.如果按照三分损益 律,基数“宫”发声管长度为 1,则“羽”管的长度为( ) A. 16 27 B. 27 16 C. 64 81 D. 81 64 【答案】A 【分析】 由三分损一、三分益一的原理,基数“宫”发声管长度为 1,依次求出徵,商,羽的管长即可. 【详解】 按照三分损益原理:宫:1; 徵: 2 21 3 3   ; 商: 2 4 81 3 3 9    ; 羽: 2 4 2 161 3 3 3 27   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学文化的知识,考查了理解辨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一般题目. 6.(2020·江苏高二单元测试)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 的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 者高次差成等差数列.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垛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 前 7 项分别为 1,5,11,21,37,6l,95,则该数列的第 8 项为( ) A.99 B.131 C.139 D.141 【答案】D 【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高阶等差数列定义,寻找数列的一般规律,即可求得该数列的第 8 项; 【详解】  所给数列为高阶等差数列 设该数列的第 8 项为 x 根据所给定义:用数列的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得到一个新数列, 得到的新数列也用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得到一个新数列 即得到了一个等差数列,如图: 根据图象可得: 34 12y   ,解得 46y  95 46x y   解得: 141x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新定义,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和掌握等差数列定义,考查了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属于中档题. 7.(2020·河北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其他模拟(理))设向量 a  与b  的夹角为 ,定义 a  与b  的“向量积”:a b  是一个向量,它的模| | | | | | sina b a b        ,若 ( 3, 1), (1, 3)a b     ,则| |a b  ( ) A. 3 B. 2 C. 2 3 D. 4 【答案】B 【分析】 根据 ( 3, 1), (1, 3)a b     ,利用数量积运算求得夹角,进而得到夹角的正弦值,再代入公式 | | | | | | sina b a b        求解. 【详解】 ( 3, 1), (1, 3)a b      | | 2,| | 2a b    2 3 3cos ,4 2| | | | a b a b             则 1sin 2   | | | | | | sin 2a b a b          ,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以及向量积的新定义运算,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8.(2010·山东高考真题(文))定义平面向量之间的一种运算“  ”如下:对任意的 ( , )a m n r , ( , )b p q , 令 a b mq np   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若 a b  与 共线,则 0a b  B. a b b a      C.对任意的 , ( )R a b a b        有( ) D. 2 22 2( ) ( )a b a b a b         【答案】B 【详解】 若 a  与 b  共线,则有 =mq-np=0a b   ,故 A 正确;因为 ,而 =mq-npa b ,所以有 a b b a  ,故选项 B 错误; 因为 ( , ) ( , )a b m n p q mq nq         ( ) , ( ) ( )a b mq np mq np         ,所以选项 C 正 确;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 ( ) ( ) ( ) ( )( )a b a b mq np mp nq m q n p m p n q m n q p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 )m na p qb    ,所以选项 D 正确. 故选 B. 9.(2021·江苏常州市·高三一模)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 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按顺序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 支由“子”起,例如,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第三年为“丙寅”,以此类推,排列到“癸酉” 后,天干回到“甲”重新开始,即“甲戌”,“乙亥”,然后地支回到“子”重新开始,即“丙子”,以此类推. 今年是辛丑年,也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则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年是( ) A.辛酉年 B.辛戊年 C.壬酉年 D.壬戊年 【答案】A 【分析】 推导出1921年的天干与地支,由此可得出结果. 【详解】 由题意知,天干是公差为10 的等差数列,地支为公差为12 的等差数列, 且100 10 10  ,100 8 12 4   , 因为 2021年为辛丑年,则100年前的天干为“辛”,地支为“酉”,可得到1921年为辛酉年, 故选:A. 10.(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将正整数 12 分解成两个正整数的乘积有1 12 ,2 6 ,3 4 三种,其中3 4 是这三种分解中两数差的绝对值最小的,我们称 3 4 为 12 的最佳分解.当 p q ( p q 且 p、 N*q )是正整 数 n 的最佳分解时,我们定义函数  f n q p  ,例如  12 4 3 1f    ,则数列   3nf 的前 2020 项和 为( ) A. 10103 1 B. 10103 C. 10113 1 D. 10113 【答案】A 【分析】 按照 n 为偶数、 n 为奇数分类,再结合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 当 n 为偶数时,  3 0nf  ;当 n 为奇数时,   1 1 1 2 2 23 3 3 2 3 n n n nf        ; 所以数列   3nf 的前 2020 项和  0 2 1009 2020 2 3 3 3 3S      0 1010 10103 1 3 2 3 11 3    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学文化及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应用,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1.(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音乐是用声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明代的律学家朱载堉 创建了十二平均律,并把十二平均律计算得十分精确,与当今的十二平均律完全相同,其方法是将一个八 度音程(即相邻的两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音之间,如图中 88 键标准钢琴键盘的一部分中,c 到 c1 便是一个八 度音程)均分为十二等分的音律,如果用正式的音乐术语称呼原来的 7 个音符,分别是 c,d,e,f,g,a, b,则多出来的 5 个音符为 c#(读做“升 c”),d#,f#,g#,a#;12 音阶为:c,c#,d,d#,e,f,f#,g,g#, a,a#,b,相邻音阶的频率之比为 1:12 2 .如图,则键盘 c 和 d 的频率之比为 2121:( 2) ,即 1: 6 2 ,键盘 e 和 f 的频率之比为 1:12 2 ,键盘 c 和 c1 的频率之比为 1:2,由此可知,图中的键盘 b1 和 f2 的频率之比为 ( ) A. 31: 2 B.1: 2 C. 3 2 :1 D. 2 :1 【答案】B 【分析】 根据所给定义,由图推得 f2 是 b1 后的第 6 个音阶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因为相邻音阶的频率之比为 1: 12 2 , 而键盘 f2 是 b1 后的第 6 个音阶, 故频率之比为 1: 612( 2)  1: 2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理解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我国明代著名乐律学家、明宗室王子朱载堉在《律学新说》中提出的十二平 均律,即是现代在钢琴的键盘上,一个八度音程从一个 c 键到下一个 1c 键的 8 个白键与 5 个黑键(如图)的音 频恰成一个公比为 12 2 的等比数列的原理,也即高音 1c 的频率正好是中音 c 的 2 倍.已知标准音 1a 的频率为 440Hz,那么频率为 220 2Hz 的音名是( ) A.d B.f C.e D.#d 【答案】D 【分析】 设频率为 220 2Hz 的音名为等比数列的首项,标准音 1a 为第 n 项,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 7n  ,即可得 解. 【详解】 由题意可得从左到右的音频恰成一个公比为 12 2 的等比数列, 设频率为 220 2Hz 的音名为等比数列的首项,标准音 1a 为第 n 项, 则   1122 2 00 442 2 n  ,解得 7n  , 从标准音 1a 开始,往左数 7 个的音名是#d.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应用,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3.(2020·全国(文))《周髀算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十二个节气日影长减等寸,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日影之和为三 丈二尺,前七个节气日影之和为七丈三尺五寸,问立夏日影长为( ) A.七尺五寸 B.六尺五寸 C.五尺五寸 D.四尺五寸 【答案】D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求和公式列出方程组,求出首项和公差,由此可求得立夏日影长. 【详解】 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十二个节气日 影长减等寸,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日影之和为三丈二尺,前七个节气日影之和为七丈三尺五寸, 设十二节气第  Nn n  个节气的日影长为 na ,则数列 na 为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 d ,前 n 项和为 nS , 则 5 6 7 8 1 7 1 1 4 22 32 7 67 7 21 73.52 a a a a a d S a d a d            ,解得 1 27 2 1 a d      , 10 1 27 99 92 2a a d      ,因此,立夏日影长为四尺五寸.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新文化中的等差数列问题,考查等差数列与前 n 项和中基本量的计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4.(2021·上海高一课时练习)《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 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现在把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近似看成一张拉满弦的 “弓”,掷铁 饼者的手臂长约 4  米,肩宽约为 8  米,“弓”所在圆的半径约为1.25 米,你估测一下掷铁饼者双手之间的距 离约为(参考数据: 2 1.414 , 3 1.732 )( ) A.1.012米 B. 2.043米 C.1.768米 D. 2.945 米 【答案】C 【分析】 先计算弓所在的扇形的弧长,算出其圆心角后可得双手之间的距离. 【详解】 弓形所在的扇形如图所示,则 AB 的长度为 5 2 8 8     , 故扇形的圆心角为 5 8 =5 2 4   ,故 5 52 1.414 1.7675 1.7684 4AB       . 故选:C. 15.(2021·江苏扬州市·高一月考)刘徽(约公元 225 年-295 年),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 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 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割圆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圆的内接正 n 边形等分成 n 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 n 变得很大时,这 n 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 的思想得到 6sin  的近似值为( ) A. 30  B. 60  C. 90  D. 180  【答案】A 【分析】 首先判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根据割圆术的思想,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和近似为圆的面积,列出面积公式, 求sin 6 的近似值. 【详解】 圆的周角为360 , 360 606  ,所以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6 时,共割了 60 个等腰三角形,设圆的半径为 r ,则由题意可知 2 2160 sin 62 r r   ,解得:sin 6 30  , 所以sin 6 的近似值是 30  . 故选:A 16.(2021·吉林长春市·高三二模(理))现有如下信息: (1)黄金分割比(简称:黄金比)是指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的长度之比等于较 长部分与整体长度之比,其比值为 5 1 2  (2)黄金三角形被誉为最美三角形,是较短边与较长边之比为黄金比的等腰三角形. (3)有一个内角为 36o 的等腰三角形为黄金三角形, 由上述信息可求得 126sin  ( ) A. 5 1 2  B. 5 1 2  C. 5 1 4  D. 5 1 4  【答案】D 【分析】 如图作三角形,先求出 5 1cos36 4  ,再求出 126sin  的值. 【详解】 如图,等腰三角形 ABC , 36ABC   , ,AB BC a AC b   ,取 AC 中点 ,D 连接 BD . 5 1 2 b a  , 由题意可得 1 5 1 1 5 12sin 2 2 2 2 4 b ABC b a a        , 所以 2 25 1 5 1cos 1 2sin 1 2( )2 4 4 ABCABC         , 所以 5 1cos36 4  , 所以 5 1126 36 4sin cos    . 故选:D 【点睛】 关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构造一个恰当的三角形,再解三角形求解. 17.(2021·广东广州市·高三一模)如图,洛书(古称龟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在古代传说中有神龟出于 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像,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 数,四角黑点为阴数.若从四个阴数和五个阳数中随机选取 3 个数,则选取的 3 个数之和为奇数的方法数为 ( ) A.30 B.40 C.44 D.70 【答案】B 【分析】 由题意可知,阴数为 2,4,6,8,阳数为 1,3,5,7,9,由条件可知 3 个数都为奇数,或是两偶一奇, 列式即得答案. 【详解】 由题意可知,阴数为 2,4,6,8,阳数为 1,3,5,7,9. 若选则 3 个数的和为奇数,则 3 个数都为奇数,共有 3 5 10C  种方法, 或是两偶一奇,共有 2 1 4 5 30C C  ,共有10 30 40  种方法. 故选:B 18.(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文))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中国人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 发明的,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重要的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是全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珠算” 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所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 意是:把木板刻为 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下图是一把算盘的初始 状态,自右向左,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 ,上面一粒珠(简称上珠)代表 5,下面一粒珠(简称下 珠)是1,即五粒下珠的大小等于同组一粒上珠的大小.现在从个位和十位这两组中随机选择往下拨一粒上珠, 往上拨 2 粒下珠,算盘表示的数为质数(除了1和本身没有其它的约数)的概率是( ) A. 1 3 B. 1 2 C. 2 3 D. 1 6 【答案】A 【分析】 求得算盘所表示的所有数,并找出对应的质数,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求得所求事件的概率. 【详解】 由题意可知,算盘所表示的数可能有: 7 、16 、 25 、 52、 61、 70 , 其中是质数的有: 7 、 61,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2 1 6 3P 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事件的概率,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9.(2019·江西高三(文))《九章算术》卷第五《商功》中,有“贾令刍童,上广一尺,袤二尺,下广三尺, 袤四尺,高一尺。”,意思是:“假设一个刍童,上底面宽 1 尺,长 2 尺;下底面宽 3 尺,长 4 尺,高 1 尺(如 图)。”(注:刍童为上下底面为相互平行的不相似长方形,两底面的中心连线与底面垂直的几何体),若该 几何体所有顶点在一球体的表面上,则该球体的表面积为( ) A. 46 平方尺 B. 41 平方尺 C. 40 平方尺 D. 36 平方尺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得球心在几何体的外部,设球心到几何体下底面的距离为 x,列方程求出 x=2,从而 R2 41 4  ,由此 能求出该球体的表面积. 【详解】 由已知得球心在几何体的外部, 设球心到几何体下底面的距离为 x, 则 R2=x2+( 5 2 )2=(x+1)2+( 5 2 )2, 解得 x=2, ∴R2 41 4  ,∴该球体的表面积 S=41π.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该球体的表面积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 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 20.(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文))斗拱是中国古典建筑最富装饰性的构件之一,并为中国所持有, 图一图二是北京故宫太和殿斗拱实物图,图三是斗拱构件之一的“斗”的几何体,本图中的斗是由棱台与长方 体形凹槽(长方体去掉一个长相等,宽和高分别为原长方体一半的小长方体)组成.若棱台两底面面积分别 是 2400cm , 2900cm ,高为9cm ,长方体形凹槽的高为12cm ,斗的密度是 30.50 /g cm .那么这个斗的质量 是( ) A.3990g B.3010g C. 6900g D. 6300g 【答案】C 【分析】 根据题意,求出“斗”的体积,再乘以密度可得出“斗”的质量. 【详解】 由题意可知,棱台的体积为    31 400 900 400 900 9 57003V cm      台 , 设长方体的长为 xcm ,宽为 ycm ,则 900xy  ,则原长方体的高为12cm , 所以,长方体凹槽的体积为  3112 6 9 81002V xy x y xy cm     , 所以,“斗”的体积为  35700 8100 13800 cm  , 因此,“斗”的质量为  13800 0.5 6900 g 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组合体体积的计算,同时也跨学科考查了质量、密度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考查计算能力,属 于基础题. 21.(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文))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暅提出了计算几何体体积的祖暅原理: “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思是两个同高的几何体,如果在等高处的截面积都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 体积相等.现有某几何体和一个圆锥满足祖暅原理的条件,若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 3 的圆的三分 之一,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2 2 3 π B. 4 2 3 π C.4 2 D. 8 3  【答案】A 【分析】 由题意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与圆锥相同,结合圆锥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可求得圆锥的母线与底面半径的长度, 进而可得圆锥的高,代入圆锥体积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意可知,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恰为一个半径为 3 的圆的三分之一, ∴圆锥的底面周长为 2 3 23    ,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1,母线长为 3, ∴圆锥的高为 23 1 2 2  , ∴圆锥的体积V 圆锥 21 2 21 2 23 3       . 从而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 2 2 3V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学文化与圆锥体积的求法,考查了圆锥侧面展开图的特征,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属 于基础题. 22.(2020·辽宁沈阳市·高二期末)若函数  f x 对 a 、b R ,同时满足:(1)当 0a b  时有     0f a f b  ;(2)当 0a b  时有     0f a f b  ,则称  f x 为  函数.下列函数中: ①   sinx x xf  ;②   x xf x e e  ;③   x xf x e e  ;④   0, 0 1 , 0 x f x xx    .是  函数的为(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分析】 由题意可得  y f x 满足是 R 上的奇函数,且为增函数,称为  函数,由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与导数之 间的关系,分别判断①、②、③、④的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可得所求结论. 【详解】 由(1)当 0a b  时有     0f a f b  ,即为    f a f a   ,则  y f x 为 R 上的奇函数; 由(2)当 0a b  时有     0f a f b  ,即为 a b  ,      f a f b f b    , 可得  y f x 为 R 上的增函数, 则函数  y f x 为 R 上的奇函数,且为增函数. 由①   sinx x xf  ,定义域为 R ,        sin sin sinf x x x x x x x f x             ,即  y f x 为奇函数, 又   1 cos 0f x x    ,可得  y f x 为 R 上的增函数,故①是  函数; ②   x xf x e e  ,定义域为 R ,      x x x xf x e e e e f x         ,即  y f x 为奇函数, 又   0x xf x e e  ,可得  y f x 为 R 上的增函数,故②是  函数; ③   x xf x e e  ,定义域为 R ,    x xf x e e f x    ,可得  y f x 为偶函数,故③不是  函数; ④   0, 0 1 , 0 x f x xx    ,定义域为 R , 0x  时,    1 1f x f xx x       ,可得  y f x 为奇函数, 又  y f x 在  ,0 , 0,  上单调递增,但在 R 上不为增函数,比如    1 1f f  ,故④不是  函 数.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的新定义,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判断,考查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 二、多选题 23.(2020·平潭县新世纪学校高一期中)(多选题)给定数集 M,若对于任意 ,a b M ,有 a b M+ Î ,且 a b M  ,则称集合 M 为闭集合,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集合 { 4, 2,0,2,4}M    为闭集合 B.集合 { | 3 , }M n n k k Z   为闭集合 C.正整数集 *N 是闭集合 D.若集合 1 2,A A 为闭集合,则 1 2A A 为闭集合 【答案】ACD 【分析】 根据新定义依次判断即可 【详解】 解:根据对于任意 a ,b M ,有 a b M+ Î ,且 a b M  , 对于 A .当集合 { 4M   , 2 ,0,2, 4}时,而 2 4 M  ,所以集合 M 不为闭集合. 对于 B .当 { | 3M n n k  , }k Z 时,设 13a k , 23b k , 1k , 2k Z ,则 1 2 1 23 3 3( )a b k k k k M      , 1 2 1 23 3 3( )a b k k k k M      ,所以集合 M 闭集合. 对于 C .设 a ,b 是任意的两个正整数,当 a b 时, 0a b  不是正整数,所以正整数集不为闭集合. 对于 D .设 1 { | 3A n n k  , }k Z , 2 { | 2A n n k  , }k Z 是闭集合,且 13 A , 22 A ,而 1 22 3 A A   , 此时 1 2A A 不为闭集合. 所以,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D ; 故选:AC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新定义的集合与元素的判定问题,解题时应深刻理解新定义的概念,适当的应用反例说明命题 是否成立,属于中档题. 24.(2021·广东广州市·高三一模)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构造新数列:在数列的每相邻两项之间插 入此两项的和,形成新的数列,再把所得数列按照同样的方法不断构造出新的数列.将数列 1,2 进行构造, 第 1 次得到数列 1,3,2;第 2 次得到数列 1,4,3,5,2;…;第  *n nN 次得到数列 1, 1 2 3, , , , kx x x x , 2;…记 1 21 2n ka x x x      ,数列 na 的前 n 项为 nS ,则( ) A. 1 2nk   B. 1 3 3n na a   C.  23 32na n n  D.  13 3 2 34 n nS n   【答案】ABD 【分析】 根据数列的构造方法先写出前面几次数列的结果,寻找规律,再进行推理运算即可. 【详解】 由题意可知,第 1 次得到数列 1,3,2,此时 1k  第 2 次得到数列 1,4,3,5,2,此时 3k  第 3 次得到数列 1, 5,4,7,3,8,5,7,2,此时 7k  第 4 次得到数列 1,6,5,9,4,11,7,10,3,11,8,13,5,12,7,9,2,此时 15k  第 n 次得到数列 1, 1 2 3, , , , kx x x x ,2 此时 2 1nk   所以 1 2nk   ,故 A 项正确; 结合 A 项中列出的数列可得: 1 2 3 4 3 3 3 3 9 3 3 9 27 3 3 9 27 81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1 23 3 3 3 ( *)n na n N       用等比数列求和可得  3 3 1 3 2 n na    则  1 2 1 3 3 1 3 33 32 2 n n na         23 3 2 2 n   又  3 3 1 3 3 3 3 3 92 n na            2 23 9 3 332 2 2 2 n n       所以 1 3 3n na a   ,故 B 项正确; 由 B 项分析可知    3 3 1 33 3 12 2 n n na      即  23 32na n n  ,故 C 项错误. 1 2 3n nS a a a a     2 3 13 3 3 3 2 2 2 2 n n           23 1 3 31 3 2 2 n n    23 3 9 4 2 4 n n     13 3 2 34 n n   ,故 D 项正确. 故选:ABD. 【点睛】 本题需要根据数列的构造方法先写出前面几次数列的结果,寻找规律,对于复杂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指出: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所以对于复杂问题我们 应该先足够的退到我们最容易看清楚的地方,认透了,钻深了,然后再上去,这就是以退为进的思想. 25.(2020·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月考)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 一列数:1,1,2,3,5,…,其中从第三项起,每个数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后来人们把这样的一列数 组成的数列 na 称为“斐波那契数列”,记 nS 为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6 8a  B. 9 54S  C. 1 3 5 2019 2020a a a a a     D. 2 2 2 1 2 2019 2020 2019 a a a aa     【答案】ACD 【分析】 由题意可得数列 na 满足递推关系 1 2 2 11, 1, ( 3)n n na a a a a n      ,依次判断四个选项,即可得正确 答案. 【详解】 对于 A,写出数列的前 6 项为1,1,2,3,5,8 ,故 A 正确; 对于 B, 9 1 1 2 3 5 8 13+21+34 88S         ,故 B 错误; 对于 C,由 1 2a a , 3 4 2a a a  , 5 6 4a a a  ,……, 2019 2020 2018a a a  ,可得: 1 3 5 2019 2 4 2 6 4 8 6 2020 2018 2020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L ,故 C 正确. 对于 D,斐波那契数列总有 2 1n n na a a   ,则 2 1 2 1a a a ,  2 2 2 3 1 2 3 2 1a a a a a a a a    ,  2 3 3 4 2 3 4 2 3a a a a a a a a    ,……,  2 2018 2018 2019 2017 2018 2019 2017 2018a a a a a a a a    , 2 2019 2019 2020 2019 2018a a a a a  ,可得 2 2 2 1 2 2019 2020 2019 2019 2020 2019 a a a aa a a a    L ,故 D 正确; 故选:ACD. 【点睛】 本题以“斐波那契数列”为背景,考查数列的递推关系及性质,考查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逻辑推 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注意递推关系的灵活转换,属于中档题. 26.(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在 1765 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位于 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ABC,AB=AC=4,点 B(-1, 3),点 C(4,-2),且其“欧拉线”与圆 M: 2 2 2( 3)x y r   相切,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圆 M 上点到直线 3 0x y   的最小距离为 2 2 B.圆 M 上点到直线 3 0x y   的最大距离为 3 2 C.若点(x,y)在圆 M 上,则 3x y 的最小值是3 2 2 D.圆 2 2( 1) ( ) 8x a y a     与圆 M 有公共点,则 a 的取值范围是[1 2 2,1 2 2]  【答案】ACD 【分析】 由题意结合“欧拉线”概念可得△ABC 的“欧拉线”即为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结合直线方程的知识可得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由直线与圆相切可得圆 M 的方程;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可判断 A、B;令 3z x y  ,由直线与圆相切可得 z 的最值,即可判断 C;由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判断 D;即可得解. 【详解】 由 AB=AC 可得△ABC 外心、重心、垂心均在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即△ABC 的“欧拉线”即为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 由点 B(-1,3),点 C(4,-2)可得线段 BC 的中点为 3 1,2 2      ,且直线的 BC 的斜率 3 2 11 4BCk     , 所以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 1k  , 所以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 1 3 2 2y x   即 1 0x y   , 又圆 M: 2 2 2( 3)x y r   的圆心为 3,0 ,半径为 r , 所以点 3,0 到直线 1 0x y   的距离为 3 1 2 2 r    , 所以圆 M: 2 2( 3) 2x y   , 对于 A、B,圆 M 的圆心 3,0 到直线 3 0x y   的距离 3 3 3 2 2 d   ,所以圆上的点到直线 3 0x y   的最小距离为 3 2 2 2 2  ,最大距离为3 2 2 4 2  ,故 A 正确,B 错误; 对于 C,令 3z x y  即 3 0x y z   ,当直线 3 0x y z   与圆 M 相切时,圆心 3,0 到直线的距 离为 3 22 z  ,解得 3 2 2z   或 3 2 2z   ,则 3x y 的最小值是3 2 2 ,故 C 正确; 对于 D,圆 2 2( 1) ( ) 8x a y a     圆心为 1,a a ,半径为 2 2 ,若该圆与圆 M 有公共点,则  2 22 2 2 1 3 2 2 2a a       即  2 22 2 18a a    ,解得1 2 2 1 2 2a    ,故 D 正确. 故选:AC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方程的求解及直线与圆、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与转化化归思想, 属于中档题. 27.(2020·江苏省高三其他模拟)定义空间两个向量的一种运算 sin ,a b a b a b       ,则关于 空间向量上述运算的以下结论中恒成立的有( ) A.    a b a b      B. a b b a     C.     a b c a c b c           D.若  1 1,a x y ,  2 2,b x y ,则 1 2 2a b x y x y   【答案】BD 【分析】 对于 A,B,只需根据定义列出左边和右边的式子即可,对于 C,当 λa b=  时,    1 sin ,a b c b c b c          ,      sin , sin , 1 sin ,a c b c b c b c b c b c b c b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显然不会恒成立. 对于 D, 根据数量积求出 cos ,a b   ,再由平方关系求出sin ,a b  的值,代入定义进行化简验证即可. 【详解】 解:对于 A:    sin ,a b a b a b        ,  sin ,a b a b a b         , 故    a b a b      不会恒成立; 对于 B, sin ,a b a b a b       , = sin ,b a b a b a      ,故 a b b a     恒成立; 对于 C,若 λa b=  ,且 0  ,   1 sin ,a b c b c b c          ,      sin , sin , 1 sin ,a c b c b c b c b c b c b c b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显然      a b c a c b c           不会恒成立; 对于 D, 1 2 1 2cos , x x y ya b a b      , 2 1 2 1 2sin , 1 x x y ya b a b          , 即有 2 2 21 2 1 2 1 2 1 21 x x y y x x y ya b a b a b aa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1 2 1 2 1 1 2 2 2 2 1 1 x x y yx y x y x y              22 2 2 2 2 2 2 2 1 1 2 2 1 2 1 2 1 2 2 1 1 2 1 22x y x y x x y y x y x y x x y y        1 2 2 1x y x y  . 则 1 2 2 1a b x y x y   恒成立. 故选:BD.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的新定义,理解运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属于较难题. 28.(2020·福建三明市·高一其他模拟)设  f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函数,若存在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1 2,x x ,使 得    1 21 2 2 2 f x f xx xf      ,则称函数  f x 具有性质 P ,那么下列函数中,具有性质 P 的函数有 ( ) A.   1 , 0 0, 0 xf a x x      B.   2 1f x x  C.   2logf x x D.   2xf x e  【答案】ABC 【分析】 取特殊值判断 AB;数形结合判断 C;利用奇偶性判断 D. 【详解】 对于函数   1 , 0 0, 0 xf x x x      ,取 1 1x   , 2 1x  ,则  1 2 0 02 x xf f      ,        1 2 1 1 1 1 02 2 2 f x f x f f       ,    1 21 2 2 2 f x f xx xf      ,A 中的函数具有性质 P ; 对于函数   2 1f x x  ,取 1 2x   , 2 2x  ,则  1 2 0 12 x xf f      ,        1 2 2 2 1 1 12 2 2 f ff x f x      ,    1 21 2 2 2 f x f xx xf      ,B 中的函数具有性质 P ; 画出   2logf x x 的图象,以及一条辅助直线,平移辅助直线,当中间交点是两边交点的中点时,设两 边交点横坐标是 1 2,x x ,此时    1 21 2 2 2 f x f xx xf      ,C 中的函数具有性质 P ; | |( ) 2xf x e  ,函数是偶函数,关于 y 轴对称, 0x  时是增函数, 0x  是单调减函数,没有满足题意的 3 点,所以 D 不正确. 故选:ABC. 【点睛】 方法点睛:新定义题型的特点是:通过给出一个新概念,或约定一种新运算,或给出几个新模型来创设全 新的问题情景,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联系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实现信息 的迁移,达到灵活解题的目的.遇到新定义问题,应耐心读题,分析新定义的特点,弄清新定义的性质,按 新定义的要求,“照章办事”,逐条分析、验证、运算,使问题得以解决. 29.(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 他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用其名字命名的“高斯函数”为:设 xR ,用 x 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则  y x 称为高斯函数,例如: 3.5 4   , 2.1 2 .已知函数 2 1( ) 1 2 2 x xf x   ,则 关于函数  ( ) ( )g x f x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g x 是偶函数 B. ( )f x 是奇函数 C. ( )f x 在 R 上是增函数 D. ( )g x 的值域是 1,0,1 【答案】BC 【分析】 由    11g g  判断 A;由奇函数的定义证明 B;把  f x 的解析式变形,由 2xy  的单调性结合复合函 数的单调性判断 C 正确;求出  f x 的范围,进一步求得  g x 的值域判断 D. 【详解】      2 11 1 01 2 2g f           ,     1 1 2 11 1 11 2 2g f                 ,    1 1g g   ,则  g x 不是偶函数,故 A 错误;   2 1 1 2 2 x xf x   的定义域为 R ,       2 2 2 2 2 1 21 1 1 01 2 1 2 1 2 1 22 1 2 x x x x x x x x x xx xf x f x                    ,  f x 为奇函数,故 B 正确;   2 1 1 2 1 1 1 1 1 2 2 1 2 2 2 1 2 x x x x xf x          , 又 2xy  在 R 上单调递增,   1 1 2 1 2xf x    在 R 上是增函数,故 C 正确; 2 0x  , 1 2 1x   ,则 10 11 2x  ,可得 1 1 1 1 2 2 1 2 2x    , 即  1 1 2 2f x   .      1,0g x f x      ,故 D 错误. 故选:BC.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是一道以数学文化为背景,判断函数性质的习题,属于中档题型,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函 数    g x f x    ,然后才会对函数  f x 变形,并作出判断. 30.(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对任意两个实数 a , b ,定义   ,, , a a bmin a b b a b    „ ,若 2( ) 2f x x  , 2( ) 2g x x  ,下列关于函数 ( ) { ( )F x min f x , ( )}g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函数 ( )F x 是偶函数 B.方程 ( ) 0F x  有两个解 C.函数 ( )F x 有 4 个单调区间 D.函数 ( )F x 有最大值为 0,无最小值 【答案】ABCD 【分析】 根据定义表示出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详解】 由题意可得, 2 2 2 , ( , 2) ( 2, )( ) 2, [ 2, 2] x xF x x x            ,作出函数图象可得, 所以该函数为偶函数,有两个零点 2 , 2 ,四个单调区间,当 2x   时,函数 ( )F x 取得最大值为 0, 无最小值. 故选: ABCD . 【点睛】 本题考查以函数新定义为背景,判断函数的性质,重点考查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