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书愤》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文本鉴赏】
1、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今存 9300 首(“60 年来万首诗”)。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
(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使得他“报国欲死无战
场”。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 岁的老诗人,抱着“死
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2、解题:《书愤》作于何时、何地、何种境遇?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二,被罢官六年
后重新起用,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
便喷薄而出。
书:写,抒发;愤:愤懑,悲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3、诵读课文
4、描述诗意,把握主旨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5、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从诗中找)
所愤之一:“世事艰” ——愤:投降派把持朝政,主战派被排挤
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大有气魄。诗人未曾想过
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
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自问,问出几多郁愤。
所愤之二:“空自许”——愤:壮志难酬,请缨无路
所愤之三:“镜中衰鬓已先斑”——愤:岁月不居,年华空老
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
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展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
击贼”、“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刘宋名
将檀道济典明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
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满是悲怆。这一结局,非诗人不尽志
所致,非诗人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人,世事磨人。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所愤之四:“千载谁堪伯仲间” ——愤:朝廷苟且不作为,无人领军北伐
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
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
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
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
过诸葛亮的典故,同时也表明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
诸葛亮,施展抱负。
作者“愤”的根源:世事艰
句句是愤,字字是愤。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
军,概括地说就是:忧愤国家国土沦陷,忧愤朝政政治黑暗,忧愤个人功业未就,“愤”的
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
延伸思考:全诗句句是愤,字字是愤。说说颔联是怎么表现“愤恨”之情的?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由首联“中原北望气如山”而来,勾勒出
两幅开阔豪壮的战争图画,表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联系作者退居山阴报国无门
的失意不得志,当年战场的豪迈威武愈发突出今日的失意无奈,虽不言“愤”,字里行间都
是“愤”。同时自然转入颈联报国无门的描写。
6、这种感情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1)主要采用对比和用典手法
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
理想和现实的对比
借古讽今 (用典)诗中借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
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
(2)小结:诗名《书愤》,全诗却无一“愤”字,但句句皆有“愤”。愤然之情力透纸
背。全诗以“愤”为基调,不是一怒了之,而是有血有肉,富于变化:前四句回顾过去,
重在激愤;后四句结合现实,偏于悲愤。激愤愈烈,悲愤愈深。
【拓展探究】
1、短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此诗起句和结
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了解短诗的章法结构,尤其是起句、结句与诗的主旨、
意境的关系。)
《书愤》的起句,“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点明愤恨之处,总领全文,并为
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明了诗题中的“愤”字,这“愤”是贯穿全诗的
意脉。
结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点明主旨,升华情感。诗人既以诸葛亮自比,流露出对朝
廷偏安一隅,苟且投降的不满,表达自己不能和蜀相一样领军收复中原的愤恨之情。同时
又以《出师表》中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勉,表明至死也不放弃恢复中原的
大志。诗人悲愤而不绝望。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使得全诗悲而不郁,虽悲却充满豪壮之
情,这也是陆游诗歌让人感动之处。
2、除了《书愤》,陆游在不少诗中谈到了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
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明确: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
且付诸实施。南宋王朝一直在金人的侵略下苟延残喘,处于存亡危急之境地。陆游生活在
这样的时代,一生以抗金复国、建功立业为己任。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陆游往往以诸葛亮自况,所以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3、比较阅读一:《临安春雨初霁》(参见“相关链接”)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
“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这两首诗都写于 1186 年,陆游在被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
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书愤》这首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
双重感情。全诗以“愤”为意脉,沉郁顿挫,深沉蕴藉。
陆游去严州赴任前,先到临安(现在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等候
召见。宋孝宗召见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
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临安
春雨初霁》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在临安写的。这首诗的首联表示对仕途的厌倦与
失望,并透露客居京华的懊悔;颔联用明媚的春光作背景,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颈联
呈现一个极闲适的境界,却在背后,藏着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与牢骚;尾联是自我解嘲,
悲愤之情见于言外。可见,在内容上,这首诗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
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悲愤与牢骚,在风格上,如果说《书愤》近似杜甫的话,
这首诗更近似苏轼的一些作品,写得优美动人,富于情趣。
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矫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细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
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
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
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
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
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
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
4、比较阅读二: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书愤》和杜甫《蜀相》,说说
它们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计”和“老臣心”;
《书愤》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
苦;而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
在表现手法上,《蜀相》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
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
沉雄。而《书愤》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
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可见,两诗风格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
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手法赏析?
全句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开阔豪壮的战争图画。将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与现在的失意不得志联系起来。意境开阔豪壮,情感豪迈悲壮。
该句采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列锦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修辞方式,以名词或名词
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却同样能起到写景抒情、叙事述怀的效果。构成
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本句同时也是白描的艺术手法)
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句由十个纯名词构
成六个意象,叠映出商山黎明之前的一幅完整的画面:残月高悬,雄鸡清声;茅房客舍,思归
心切的客人早早地起来赶路,谁料,板桥横渡,冷霜冽冽,一行足印,真是"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了。整句诗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早"之
风流韵味。
再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完全撇开了愁、
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
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
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
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还有宋代词人贺铸的《青玉案》中的妙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这组佳句,借用相似联想,连用三喻,将本是无情之物的风雨草絮进行
诗人独特的审美观照加工,而后叠加复合,以实拟虚,把作者纷乱的愁情形象生动地描摹
出来。你看:那一腔愁绪,仿佛遍地如烟的青草,连绵弥漫,无边无际:又像那满城随风
飘舞的柳絮;濛濛一片,遮天盖地;更似那江南黄梅时节的霏霏细雨,淅淅沥沥,飘飘洒
洒。整个句子就由三个名词性短语设喻而成,通过内在的愁思将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三
个不同的画面巧妙地组合起来。将主观的情绪、心境移注到审美客体上;使无情之景物人
格情感化;反过来,又通过读者的想象、赏鉴、品味,起着烘托、渲染、强化主体的情感
心绪的作用。
再看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起势连用九个常见名词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肃
瑟苍凉的图画,表现出天涯游子的彷徨愁苦的心境。枯藤攀缠;老树衰颓,昏鸦瑟缩,万
物萧杀,了无生机;此句既是工笔实景,又是铺陈心绪。面对如此凄清之情境;羁旅天涯
的游子如何不赶归途啊!然而古道坎坷漫长,秋风萧瑟凄冷,坐下瘦马如柴,归家的路途
还迢迢千里……诵读至此,游子思乡盼归的哀伤之情怎不让人肝肠寸断、潸然泪下!一曲小
令既非清词丽句,也无奇崛境象,仅几个简单的名词组合,却让人咀嚼不已,百感交集。
在古代诗词中诸如此类的佳言妙句还很多,像“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
疾《西江月》),“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
关”(陆游《书愤》)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列锦”修辞方法不是古典诗词的独有现象,
古代其它文体和现代作品中也时有偶见,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第 lO 回回目)、
“巍巍天山,浩浩长江;骏马西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故园的竹篱茅舍,童年的如豆青
灯……”(袁鹰《序》)。运用“列锦”辞格的语句除了其自身的辞格特点和
修辞效果外,还往往与比喻、对仗、排比、借代等叠用,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因此,在赏
鉴时就需要我们仔细地去咀嚼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