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二轮复习十大长效热点专题复习(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届高考二轮复习十大长效热点专题复习(二)

ID:65507

大小:115.69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积极进行,民主政治进程在加快。民主政治进程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高考关注的热点。中国古代政治在高考中的地位较前虽有所降低,但因与民主政治热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高考命题中还未间断过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     在对本专题的复习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角度和思路: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政治都有深刻的影响。既要掌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史实,又要注意从理论上弄清这种政治制度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这种政治制度的利弊。 2.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既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范畴,又与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相关联,这种制度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理清这一制度演变的同时,要注意对这一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利弊进行客观评价。 3.本专题虽然限定在古代史的范围,但可适当向近现代史延伸,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在中国历史上消亡的,它对中国近代和当代的政治制度有何影响。这就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近代军阀政治、国民党的政治体制等内容联系起来,增加了综合思考的强度,还可以联系西欧国家专制王权的建立等内容展开。 4.郡县制和行省制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方行政制度,在弄清其发展演变史实的同时,还要注意两者在本质上都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巩固。 5.当前,我国正在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提倡制度创新,要注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借鉴意义。注意寻找这部分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 释疑解惑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外国政治制度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①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②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③人治高于法制。虽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制,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④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⑤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⑥在漫长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⑦调整伦理关系与等级秩序的礼制,得到行政法的确认而与政治制度结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严密的等级制度,造成严重的官民对立现象。除上述特征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具有外戚、宦官交替干政祸国,将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明君”“盛世”的重现,以及在地方实行行政包揽一切的权能主义,等等。 2.如何看待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向心力;受封的诸侯服从周王的命令,并朝贡财物、派兵随从周王作战。诸侯国对周王起到拱卫作用,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但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诸侯听命于周王;另一方面,诸侯国受分封之后,在其境内自成一体,有其相对独立性。随着西周阶级矛盾的尖锐,王室衰微,周王权威下降,各诸侯国便常常不向周王朝贡,尤其是自身经济实力增强之后,更不甘心听命于周王。这种相对于中央朝廷的独立性逐渐增强,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在此以后,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又演变为争霸战争。 3.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体制的评析     以君主专制体制为核心的政治结构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合 理性。它的出现和长期存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仅形成了相当成熟的政治体系,促进和维护了中国的长期统一,而且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例如,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就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特别是科举考试制度体现出的平等竞争和崇尚知识的价值取向更是弥足珍贵。     但是,这种政治结构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政治上,存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世袭的、终身权力不受任何限制的君权,唯君命是从,妨碍了各级行政官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造成国家机器运转的迟滞和缺乏应有的活力。讲“人治”不讲“法制”、重权不重法、官僚主义和家长作风等非理性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妨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经济上,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强化了单一的封闭的经济格局。文化思想上,实行文化专制,强调正统,歧视异说,重阐释、轻创造,束缚了文化科学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它在极大程度上扼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它对社会发展的阻滞凝固作用与日俱增,王朝末期大于王朝初期,封建后期大于封建初期。 4.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主要职权     (1)弹劾权。它是指弹劾群僚结党营私,贪污渎职等非法行为的权力。汉朝御史中丞,“佐天子,专掌纠劾”。而晋南朝时为激发监察官纠劾精神,竟允许“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弹者不必署名,即使弹劾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监察官的弹劾对象可以说包括除皇帝之外的文武百官。监察官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必征求上司如御史台长官的同意,最后裁决由皇帝决定。     (2)谏诤权。这是古代谏官的主要职权。古代谏官主要有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给事中等。如教材中提到的唐朝谏官魏征是给事中。谏官们常常谏诤政事之得失。唐太宗时下令,凡讨论军国大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奏事”,就是说凡遇朝廷决策,谏官有权闻政事,并对政策得失发表意见。正是因为唐太宗从谏如流,才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3)司法权。这里的司法权,包括司法监察权和司法审判权,前者自秦汉御史就有这种权力,而后者到南朝陈时始有之。陈时建立朝廷重官会审制度,御史中丞也参与司法审判,后为唐所继承。唐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到清时,除沿用“三司推事”制外,如遇重大案件,则实行九卿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可以说,古代御史既是监察官又是司法官。     (4)审计权。它是指对国家财政预算的执行和决策编制的审核,并稽查财政上的不法行为的权力。唐时,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即有检查屯田、铸钱等内容;宋朝的转运使司,既是掌管财赋的长官,又是监察官,其职权中有“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到明清尤其是清朝,凡封建衙门机构的收支账目和会计报告,都要送呈都察院检查。     上述所举为古代监察官的主要职权,此外,监察官还有处置权,即允许御史在特殊情况下先行后奏,“随事处置”。如明清御史纠劾文武百官,凡六品以下贪酷显著者就便拿问;此外监察官还有监试权、监军权和调查权。其权力广泛,为世界监察史所罕有。 5.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概况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进行分级管理。废除分封制之后,以中央对地方统属关系构成的行政组织形式,一般称为郡县制。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层次或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或路府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省道府(州)县(州)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长官各设正、副,彼此制约。除主要长官负责制以外,其下还按中央政府组织部门的分工,设有相应的官署机构,在主要长官的指挥下,分工办理各项事务。对主要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引自新课程标准岳麓版教材) 专题四 统一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各族人民共同繁荣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民族的发展及其与内地中央政权的关系 1.匈奴     (1)战国时期,匈奴兴起于我国北方地区。     (2)秦朝时,秦始皇命蒙恬发兵30万出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为巩固北部边防,秦始皇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长城对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障了中原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长城的修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表现。     (3)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据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4)西汉初,匈奴不断南下进攻,汉政府被迫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     (5)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展开对匈奴的军事反攻,重创匈奴。     (6)后来,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汉元帝将王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和亲,密切了汉匈关系。     (7)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人口增殖。北匈奴退踞漠北,威胁着中原及河西、西域。东汉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     (8)西晋时期,匈奴大量内迁。匈奴贵族刘渊于316年灭掉西晋。 跟踪思考    秦汉时期,匈奴有哪些主要活动?魏晋以后为何在历史上消失了? 2.突厥     (1)6世纪前期,突厥兴起于今新疆北部。6世纪中期,建立了突厥汗国,很快统一中国西北地区,中亚各国望风归附。     (2)隋朝初年,突厥被隋打败,分为东西突厥。     (3)贞观初期,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对东突厥的降众,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政策,在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的情况下,设都督府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     (4)唐太宗时,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唐高宗时,派兵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武则天时,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 跟踪思考     你怎样评价唐太宗对突厥的政策? 3.契丹(辽)     (1)兴起地域:辽河上游一带。唐末,迁到长城以北,开始农耕和定居生活。     (2)崛起: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国。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     (3)同内地的关系:①北宋初年,宋对辽用兵,试图夺回幽云十六州,被辽挫败。②1004年,辽大举攻宋。1005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此后,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4)辽的灭亡:1125年,女真族建立的金,灭掉辽国。     (5)契丹族的消失:元朝时,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已同汉族人没有什么差别,已被称为“汉人”了。 跟踪思考     契丹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哪些重大影响? 4.回纥—回鹘—维吾尔     (1)兴起地区:色楞格河一带。     (2)回纥同唐朝的关系;①回纥归附唐朝后,唐太宗任命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②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③安史之乱时,回纥兵帮助唐政府  平定叛乱。     (3)回纥的演变发展:①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为“回鹘”。②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西迁甘肃、新疆、中亚一带,其后裔包括维吾尔族、裕固族等。③南宋后期,维吾尔族称畏兀儿,臣服于蒙古。     (4)清朝同维吾尔的关系:①清朝称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居住地区为回部。②18世纪,维吾尔族的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被清军平定。③清政府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5.藏族     (1)兴起地域:祖先吐蕃,居住在青藏高原。     (2)政权: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奴隶制政权,以逻些为政治中心。     (3)同中央政权的关系:①唐朝: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同松赞干布结婚。8世纪初期,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9世纪,吐蕃同唐朝会盟,盟约有“患难相恤,暴掠不作”。②元朝:蒙古政权建立后,吐蕃臣服蒙古。元统一后,在西藏地区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属宣政院管辖。③明朝:把西藏地区称为乌思藏,在此设立卫所,并建立僧官制度。④清朝:顺治帝赐予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政府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跟踪思考     元、明、清三代是怎样对西藏地区实行管辖的? [NextPage] 6.蒙古族     (1)兴起区域:蒙古高原。     (2)建立政权:12世纪,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蒙古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3)军事扩张: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发动对周围地区的征伐战争。向西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打到印度河流域。1234年,灭金。后来又招降吐蕃、征服大理。接着,进攻南宋。     (4)建立元朝: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攻灭南宋。1279年,元朝统二全国。1368年,元朝灭亡。 跟踪思考     你怎样评价元朝对南宋的战争?     (5)蒙古同明朝的关系:①明朝,草原上的蒙古族分为鞑靼和瓦刺等部。②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刺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③鞑靼首领俺答汗时,同明朝修好,明朝封他为顺义王,恢复封贡互市。     (6)蒙古同清朝的关系;①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清军入关前,漠南蒙古归属清朝,其他两部也都臣服清朝。②1757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贵族的割据势力,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控制蒙古各部。③1771年,漠西蒙古的一支土尔扈特部发动起义,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  跟踪思考     明清(前期)两朝蒙古族的分布情况及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关系如何? 7.黑水靺鞨—女真—满洲     (1)黑水靺鞨     ①唐朝时的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祖先。     ②兴起地域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     ③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2)女真     ①建立政权:11世纪,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1114年,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族抗辽。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立金。     ②金发动的民族战争: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后,金多次兴兵进攻南宋。1141年,宋金议和。     ③女真的汉化:1234年,金政权被蒙古所灭。元朝统一后,进入黄河流域的女真人被称为“汉人”。 跟踪思考     女真族在历史上的·兴衰与契丹族有何相似之处?     (3)满洲     ①满洲的起源:明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金,史称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为满洲。     ②入主北京:后金建立后,攻占明朝辽河以东大片土地,迁都沈阳。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联合吴三桂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大举入关,迁都北京,开始对全国的统治。 跟踪思考     建州女真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壮大并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的? 二、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1.对东北地区     ①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龙江下游两岸建黑水都督府。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②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置了辽阳行省。③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 2.对西北地区     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都护,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集权的开始。②东汉政府重新设置西域都护。③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④元朝设岭北行省。⑤清朝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分裂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并在新疆天山南北各地统一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3.对西藏     ①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②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册封了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清政府    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的册封。1727年,清朝设置了驻藏大臣。 4.对西南地区     ①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郡县,加强了西南同内地的联系。②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③唐玄宗支持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其他五诏,并封皮罗阁为云南王。④13世纪,忽必烈攻占大理。元朝统一后,在该地设立了云南行省。 跟踪思考     汉、唐、明、清时期在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先后设立过哪些管辖机构? 三、新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1.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①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②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就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的平等,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2.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一步落实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跟踪思考     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哪些重要的民族政策? 思维拓展     拓展1:汉武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     ①二人都打败了少数民族贵族的骚扰,稳定了北部边境。汉初,匈奴兵经常掠夺西汉北部边郡。汉武帝时,对匈奴展开了长期猛烈的战争,击败了匈奴,西汉北部边郡得到了安定。唐初,东突厥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唐朝,唐太宗大败东突厥。②都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汉武帝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联系。唐太宗于641年派人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婚,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关系。③都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与西南的联系。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置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     拓展2: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和特点     (1)唐朝的主要方式和特点: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的进攻,如唐太宗打败东突厥的进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及黑水都督府等机构的设置;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渤海郡王、云南王、怀仁可汗的册封;进行和亲活动,如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2)两宋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在少数民族进攻和民族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以议和方式缓解冲突;采用支付钱物(岁币)的办法得到边境相对安定。     总之,唐朝以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控制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两宋时内地政权对周边地区没有力量上的优势,控制和管理松弛,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仍然有发展。     拓展3:关于民族融合的问题     (1)民族融合的含义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的前提。     (2)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     ①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②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③民族迁徙。④婚姻关系。⑤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⑥国家统一局面或实行的有关政策。⑦民族战争。     (3)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特点     ①团结友好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内容。     ②民族融合的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③民族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反过来国家统一也同样促进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体现了历史进步,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④各民族的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丰富了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4)古代民族融合的作用     ①提高了民族素质。②加强了民族凝聚力。③推动了历史进步。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拓展4:古代民族战争的类型及性质         (1)民族掠夺战争。这是掠夺其他民族财富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游牧民族对中 原农业民族的掠夺。匈奴与秦汉之间,回纥与唐之间,契丹、女真、党项与宋 之间,蒙古与宋、明之间都发生过这样的战争。 (2)民族征服战争。这是一个民族政权为征服其他民族政权而进行的战争。如金灭辽、 金灭北宋、元灭南宋等。其结果都是被征服民族政权的丧失,而不是民族的灭亡。 (3)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这是中央政权为巩固统一反对分裂的战争。如康熙平定噶尔 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叛乱等。 (4)古代民族间战争的性质,一般不用侵略与反侵略的概念来分析,但有正义和非正义 之分。凡实行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凡反抗民族压迫和掠夺的 战争都是正义的。分裂国家和民族的战争是非正义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战争是正义的。对民族征服战争要辩证分析,在征服的过程中往往是非正义的,而 征服的结果是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客观上起了积极作用。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2000年全国高考题就“蕃汉分治”政策出一材料题;2001年上海卷就老山汉墓西域女子问题出一问答题;2003年江苏卷出一材料解析题;同年上海卷出一材料题。2004年高考中有近10道选择题出自这一内容。天津文综卷从中华民族的复兴思路出一文综题。2005年民族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全国文综卷一出了4道选择题;全国文综卷三出一文综材料题;天津文综卷出一材料题;江苏卷出一问答题。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仍是本专题的重头戏。复习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在我国有56个民族,中华民族是其总称。早在原始社会末期,黄帝、炎帝就与诸多少数民族不断加强联系,共同创造了古代中原文化。秦汉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后历经两千多年,各族人民杂居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2)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进步的历史现象,始终没有停止过。其形式多种多样,如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友好交往、生产活动、联姻、改革等,在秦、汉、唐、元、明、清等统一时期由于和平、稳定的环境而表现得更为突出。民族融合促使民族素质的提高,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民族关系不论是在古代还是近现代,都是重点和热点问题,从古至今历代王朝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民族关系问题。江泽民同志在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国的民族关系在世界风云变幻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从历史上分析,中国自古就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大家庭,虽然几经坎坷,有矛盾,有分歧,甚至有战争,但友好交往和睦相处是主流,历经两千多年,形成了不可分离、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共同的思想感情。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发扬良好的民族传统,从坚持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出发,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挫败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分裂中国的企图。民族问题是历史学科的内容,也是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复习时要注意与政治学科中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联系。 释疑解惑 1.关于民族关系的几个基本理论观点     (1)民族的定义     斯大林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论述,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压迫实质上是阶级压迫       民族对民族的压迫,尽管是以一整个民族对另一整个民族的形式出现,但是,在实际 上它主要是压迫民族中的剥削者(统治阶级)对被压迫民族中广大劳动群众的阶级压迫。民族是分阶级的,每个民族内部都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是民族压迫的最大受益者。同时,在压迫民族中,大多数劳动人民也深受民族压迫之害,因为压迫民族中的统治阶级在对外压迫别的民族时,必然要在国内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     (3)汉民族和各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        长期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由许多民族结合而成的大国。各民族长期共同处于一个大国之中,共同开发了广大的疆土,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发达,形成主体民族。在共同的发展中,汉民族给予各兄弟民族不少进步的影响,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对汉族也曾给予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祖国的广大疆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共同开拓、共同创造出来的,决不只是某一个民族的功劳。和汉族一样,各少数民族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缔造都作出过自己的贡献。     (4)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睦相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偏见、歧视、隔阂和战争,但也存在着友好合作关系。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统一局面是比较长久的,分裂局面相对来说是较短的,这就有利于各族之间发生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特别是各民族交错杂居,彼此影响,取长补短,有着相互依存、利害共同的关系。因而各族之间的和睦友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5)关于民族英雄问题        一般说来,凡是在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都可称为民族英雄。民族英雄的产生基本上是和民族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相联系的。民族英雄一般具有高尚情操、民族气节、疾恶如仇、大义凛然这样一些品质。民族英雄只属于某一民族本身,在两个民族交战时,代表双方利益的民族英雄是不存在的。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对古代各族之间的矛盾和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都不称民族英雄,将民族的概念界定为中华民族,仅把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出现的杰出人物称为民族英雄,如戚继光、郑成功等。 2.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概况     (1)秦朝:迁居中原人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传人越族地区,开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     (2)两汉: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内地,西域的良马、骆驼以及各种奇禽异兽、皮毛制品,源源东来。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和井渠法也传到西域。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与汉族互相学习生产技术;鲜卑政权学习汉族文化,采用汉族地主阶级统治制度。     (4)唐朝:①回纥人到中原经商的不少,一部分贵族开始建筑宫室、城邑,有鲜明的唐朝风格。②渤海依照唐朝实行州县制,农业采用中原先进技术,手工业以纺织为主,进贡的产品相当精美。渤海与唐朝贸易频繁,唐设渤海馆,专门接待渤海使者和商人。③汉族工匠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当地丝织业水平已赶上蜀地,手工业中的冶炼业进步,出产的浪剑闻名于世。④文成公主人藏后,带去了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⑤唐末契丹人逐步学会种田、纺织和建筑城郭房屋,开始农耕和定居生活。     (5)北宋: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安定,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     (6)元朝: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先进棉纺织技术。     (7)明朝: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互市,修建呼和浩特城。     (8)清朝: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3.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基础 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疆域辽阔的大帝国,虽盛极一时,却没有一个能够作为统一 国家的共同体而维持下来。 古代的中国与上述帝国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各地的 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造成了地域之间经济文化面貌的巨大差异和 发展的不平衡。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要分别开发和利用不同的自然资源,他们的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使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众多民族和多元的 文化。不同的地域与文化,既有隔阂的一面,又有互相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需要。因 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得自古以来的各地区与各民族之间,冲破了山河阻隔, 一直进行着日益密切的经济交流。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于周边地区。这些地区与汉族聚居的中原(黄河、长江中下 游流域)相比,自然条件有巨大的差别。中原气候温和,土地平坦而肥沃,宜于农耕。 北方民族居住的地区寒冷干燥,多草原、沙漠和森林,宜于牧业和狩猎。南方民族居住区气温高,潮湿多雨,多高山、丘陵、河流与湖泊,宜于农业与渔业。各个地区相比,中原物产最为丰富,经济文化最为发达,而各边疆地区的经济往往比较单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各边疆少数民族都有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与中原地区进行经济交流的迫切愿望。中原地区因此也得到了自己所缺乏的畜牧业等产品的补充。这种交流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有朝贡、赏赐、互市等各种形式。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凝聚力,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几千年来周边少数民族都向中原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国各民族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基础。 4.如何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很多民族。作为一个民族,他们都是各为一个民族;但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成员,他们都是中国人。因此,我们写中国历史,要注意不要使汉族人民的历史与中国其他各族人民的历史相分离。     各民族一律平等,这是我们对待民族问题的原则。离开这个原则,我们就要犯错误。但应用这种原则去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不是用简单方法把不平等的民族关系从历史上删去,或者从那些不平等的关系中挑选一些类似平等的个别史实来证明这个原则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实现,更不是把历史上的不平等的民族关系说成是平等的。而是要揭露历史上的不平等关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批判的态度,指出这些不平等的民族关系的历史根源和实质。     民族矛盾,实质上是阶级矛盾,必须用阶级观点去分析民族矛盾。使用阶级观点去分析民族矛盾,不是要把历史上的民族矛盾都说成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是阶级矛盾在民族关系方面的表现,但不等于阶级矛盾。     反对大民族主义,是我们对待民族问题的一个原则,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汉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主导作用。说汉民族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主导作用,并不违反民族平等的原则,因为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汉族的政治特权而是它的高级的生产方法。权利是应该平等的,作用是不可能平等的。     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是我们对待民族问题的另一个原则。但不能因此就说我国古代各民族就没有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好像解放以前,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就是一个民族大家庭而不是一个民族大牢狱。     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但不能说在阶级社会的每个历史时期各族统治阶级之间,就没有矛盾和冲突。要着重写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也要写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学习民族关系时,要区别各族统治阶级与人民。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各族的统治阶级常常以民族的名义发动对另一民族的战争;或者相互勾结,镇压自己民族内部的被剥削阶级。这些战争的策动和政治勾结与各族人民都不相干。但不能因此就说各族人民就只有阶级感情,没有狭隘的民族感情和偏见。由于各族统治阶级的长期挑拨,也由于地域的隔绝,言语不通,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狭隘的民族感情和偏见在各族人民中间也是有的。一直到解放以后,我们还在为了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残余而进行宣传教育,何况古人。     不要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作为外国人对待。凡生存和活动于今日中国领土以内的古代各民族,不论这些民族和当时中原王朝的关系怎样,应该承认他们都是中国人。但也不能因为同是中国人就说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是民族矛盾,甚至可以不分是非。     应该承认民族之间,曾经有过相互侵犯的事实,至于谁侵犯谁,不决定于民族的大小,要根据具体事实进行分析。(翦伯赞《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 5.如何认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大都有一个封建化的过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的规律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始于南北朝时期,以后在封建社会各阶段,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突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面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开始了我国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历程。宋元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向边疆地区扩展,少数民族大多完成了封建化。     (2)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都是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契丹族封建化。党项族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和兵制,并任用一些汉人担任重要官职,接受了汉族封建文化。     (3)少数民族建立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首先自身封建化是前提条件。如蒙古政权建立后,逐渐封建化,又通过一系列战争,灭西夏、金和南宋,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满族的兴起和建立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也是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八旗制度”,女真族封建化。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了满族对全国的封建统治。     (4)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的客观作用是加快了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进程,促进了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NextPage] 专题五  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1.两汉时期     (1)与朝鲜的关系: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三韩中的辰韩,引进中国文化,语言、称谓与秦相似,有人称之为“秦韩”;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2)同日本的交往: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时,赐给倭奴国使者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3)同越南的交往:越南的象牙、犀牛、珍珠等不断输往中国;中国的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也在越南推广。     (4)丝绸之路的开通: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汉武帝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5)与西亚、欧洲的往来:安息利用陆上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到东汉,将象牙、犀角等礼物送给东汉皇帝。 跟踪思考     两汉时期,我国对外联系的两条主要通道是什么?当时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有多大? 2.隋唐时期     (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新罗来唐朝的留学生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长安等城市设“新罗坊”“新罗馆”;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国学,教授儒学;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新罗人喜读唐诗,许多文人会写唐诗;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交往:中日互遣使臣,唐朝时日本10多次派出遣唐使;日本大化改新中的新政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都城的建造,仿照长安的样式;各级学校教授儒学;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鉴真为中日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中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天竺一再遣使唐朝;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高僧玄奘和义净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中亚一些国家一再遣使前来,带来名马、异药等特产,与波斯互遣使节;大食与唐朝通使达一个半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传到大食;唐与东罗马有使节往返;唐朝和非洲也有来往。 跟踪思考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唐朝的政治文化对朝鲜、日本有何影响? 3.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从1405~1433年,郑和先后7次航海,访问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     (2)华侨开发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大批中国人迁徙到南洋各岛定居,成为华侨。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3)戚继光抗倭: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明中期,倭患愈演愈烈。明将戚继光率戚家军在浙东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重大胜利。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4)葡萄牙租占澳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向明朝地方官借地晾晒货物。后来,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此后,擅自修筑城垣和炮台,设置“自治”机构,任命官吏,派驻军队,强行租占澳门。     (5)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战舰300多艘,在台湾登陆,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6)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明清之际,俄国侵略者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俄国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1689年,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经过平等协商,正式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跟踪思考     明清时期,对外关系方面有哪些重大事件?对外关系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二、近代中国与世界 1.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1)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1840~1842年)。     (2)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中法战争(1883~1885年)。     (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6)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1931~1945年)。 跟踪思考     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六次侵华战争的各自目的是什么?中国政府的态度如何?战争的结局如何? 2.近代中国的外交     (1)晚清外交机构的近代化     ①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②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跟踪思考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不平等条款吗?     ③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通称“总理衙门”,简称总署。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 跟踪思考     总理衙门的设立从外交史的角度看有无进步意义?     ④《辛丑条约》规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跟踪思考     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是清朝中央政府机构半殖民地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2)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跟踪思考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在外交上实现独立自主了吗?     (3)北洋军阀时的外交     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支持他称帝,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中除第5号内容以外的其他全部要求。     ②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     ③1924年,孙中山北上宣言中提出: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④五卅运动中,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了取消领事裁判权、英日军队从上海永远撤走等谈判条件。     ⑤1927年初,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跟踪思考     北洋军阀时期,中日之间发生了哪些重大外交事件?为何这一时期中日之间的外交冲突特别激烈?     (4)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     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     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妥协退让政策,先后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等。     ③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这是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     ④1946年,蒋介石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跟踪思考     南京国民政府在外交上有哪些主要功过?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 1.建国初期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第一,“另起炉灶”;第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第三,“一边倒”;第四,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开拓外交新局面(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1)新中国成立后,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了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新中国不仅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而且在会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跟踪思考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主要成就有:     (1)1972年,中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     (4)中美、中日建交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5)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三个世界划分的估计。 跟踪思考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转机的关键点。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 4.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2)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3)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跟踪思考     建国初期和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有何不同? 四、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1.秦汉王朝是东方的一大文明中心,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 2.隋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辉煌灿烂。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了亚洲,形成了中国文化圈。 3.宋元时期,我国的封建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和文化成就突出,在当时世界上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4.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显示了明朝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明朝中期以后,世界历史进入新的时期,由于封建专制制度束缚了生产力发展,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伍。 跟踪思考     明朝中期以前,中国领先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明朝中期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5.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6.甲午战争后,中国被日本战败,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7.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8.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9.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10.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有很大提高。1997年,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迅速崛起为发展中的地区大国。 跟踪思考     近代以来,哪些史实能够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NextPage] 思维拓展     拓展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途径、内容和影响     (1)途径:①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②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③通过宗教传播的途径。④通过战争的途径。     (2)内容:①政治上,互派使节,互通友好。②经济上,发展贸易,互通有无。③文化上,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④军事上,有战争、有和平,有侵略与反侵略。     (3)影响:中外之间的交往,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拓展2:中国古代文化与外来文明的双向传播问题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华夏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从来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在与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不断推陈出新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信仰和风俗习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自身,而中国自身的文化也对其他地域和其他民族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中,中国认识了域外,域外也认识了中国。中外文化的差异,促使人们破除思想上的畛域,改造自我经验积累的思维定势,不断借助外来文化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使自身文化达到新的境界。     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过程。中国的丝绸,改变了西方人的穿着,而西域的物产、音乐,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日用习惯和音乐风格。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学术发展,而南亚的佛教,也冲击着中国的儒学。汉唐时期对外域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和消化,促进了盛世的出现,而唐宋时期中国文化的远播,又影响着东南亚诸国及非洲的发展进程。四大发明传人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文化的双向传播,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表现出积极的历史作用。反过来,历史上有许多一度相当发达的文明,由于与其他地区的阻隔和闭塞,最终衰落甚至毁灭。    拓展3:对闭关政策的认识     (1)闭关政策的实质、原因和影响        闭关政策是清政府实行的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闭关政策出现的社会历史根源在于:①闭关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并昏睡在这种自然的庄园中,他们既昧于世界大势,又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②闭关政策是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由于清朝贵族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斗争,清朝统治者便企图通过闭关的办法将国内的汉人与外界隔绝,以防止外国人支持汉人形成反清力量。       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政策的实施,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它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保护了封建的自然经济,有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理,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落后性。     (2)闭关政策的不同评价观点        关于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①闭关政策起了民 族自卫作用。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规定在对外贸易上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当西方殖民主义者以冒险家、海盗的身份在世界上一切他们所到达的地区和国家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的时候,这实际上是当时中国方面所可能采取的自卫措施。②从表现上看来,闭关政策似乎限制了外国侵略者的活动,具有一定自卫作用,实际上它只能束缚中国人民,而不能限制住外国侵略者。资本主义的本性就是要侵略别国,这种政策既不能改变侵略者本性,又不能妨碍侵略者的力量,只能阻碍中国的发展,扼杀中国的生机和进取精神,使得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③对闭关政策应作具体的历史分析,从两个方面评价。以禁海闭关为支柱的清王朝对外贸易政策,它的目的有防止外国侵略的一面,禁海闭关,对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而言,有其不利的一面。     拓展4:清政府的“闭关自守”、帝国主义提出的“门户开放”和现在的对外开放政策在本质上的不同     (1)三者的历史背景不同:“闭关自守”是清朝前期实行的政策,是封建社会趋于衰落,想以此来维护统治的政策。“门户开放”是在19世纪末由美国提出、并得到帝国主义认可的对中国的侵略政策。“对外开放”是作为独立自主的中国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提出的基本国策。     (2)三者的内容不同:“闭关自守”政策是指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承认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已夺得的特权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享有投资的权利。“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外国资金,扩大对外贸易,利用各种形式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3)三者的后果不同:“闭关自守”政策阻碍了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伍。“门户开放”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该政策使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对外开放”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它发展了我国的经济,使我国更加强盛。     由此可见,三者的性质截然不同:“闭关自守”是作茧自缚的消极落后政策;“门户开放”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侵略政策;“对外开放”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为搞活经济所采取的政策。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白益密切。因此,中外交往是一个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的热点问题。在近年的高考中也比较关注这一问题。2002年全国文综卷就丝绸之路出一综合大题。2002年,全国文 综卷就旅顺、大连的主权问题出一材料解析题。2003年春季高考题,就“18~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着各种观念和主张”问题出一材料解析题,2004年高考题中小题和大题都有出现。2005年高考这部分内容再次成为热点。全国文综卷一从中美关系的角度出了4道选择题、北京文综卷从中外友好往来的角度出一系列选择题。上海卷从中国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变化角度出一问答题。      本专题复习时注意如下视角:①中国古代对外交通发展的情况。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③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④中外交往中的重要人物的活动。⑤自古代至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情况。⑥近现代中国的外交机构和外交政策的变化。⑦中国历史上的闭关政策和当今对外开放政策的比较。⑧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⑨中国历史上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当今和平崛起政策等。 释疑解惑 1.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的4个阶段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大体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先秦时期;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    (1)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开始萌生      这一时期,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几个阶段。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国与周边一些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中南半岛等)已有某些联系,但是,总的说来,这一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只是间接的、偶发的,中国文献中有关外部世界的记载,大多是传闻和不准确的。    (2)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交往的格局基本形成      秦汉时期,中国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居于当时世界的前列。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逐渐展开。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秦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3)隋唐宋元时期: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规模不断扩大       隋唐宋元时期,中国的经济有很大的进步,再加上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对外关系的 发展。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更加密切。    (4)明清(鸦片战争以首)时期: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生重大的转变       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首先是周边的国家,其次是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与欧 洲、非洲的交往是很有限的。明朝初期的对外交往,大体上延续前代的格局。但从明 朝中期以后,由于西方殖民者纷纷东来,明朝以及代明而起的清朝,对外交往的格局 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逐渐成为对外关系的重心。与周边 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交往,逐渐退到次要的地位。 2.中国古代几个不同时期对外关系比较     (1)唐,宋,明初对外交往频繁的共同原因     ①政治稳定。唐、宋、明建立后,都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加强,为频繁的对外交往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②经济繁荣。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宋朝科技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经济发达;明朝前期中国仍是世界上的大国强国。③对外交通发达。唐、宋、明三朝的海陆交通能达亚、非许多国家;各国使者、商人纷纷来中国;中国的学者、商人、官员也到外国学习、经商、访问。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宋、明初的统治者比较开明,鼓励对外交往。     (2)汉唐对外交往的异同点     共同点:①朝鲜、日本都是对外交往的主要对象。②都对外进行了经济技术交流。③政府是对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④对外交往都以陆路为主。      不同点:①汉朝的对外交往仅重视陆路,而唐朝的对外交通更加发达,通过海路向东可达朝鲜、日本,向南、向西可达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②汉朝的对外交流物品、技术种类较少,而唐朝交流范围更加广泛,并且注重对中外文化的“兼收并蓄”。③唐朝政府比汉朝更加注重对外交往,政策更加开明,同唐朝有交往的国家增多。④唐朝的对外交往比汉朝的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3)唐朝与清朝对外政策的比较         对外政策: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对外 贸易。        产生原因:①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唐朝统 治者比较开明,注重发展对外交往。②清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严重阻碍了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不断骚扰我国边境地区;清统治者 的愚昧无知。     不同影响:①唐朝的对外交往扩大了唐朝的对外影响,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增强了唐朝的国力。②清朝的闭关自守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了中国的落后,为19世纪中期中国被动挨打局面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3.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朝贡制度     中国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是朝贡制度。朝贡制度在先秦时代已经出现。“朝”指臣下觐见君主,“贡”指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朝贡”是天子与诸侯之间隶属关系的表现。秦汉以后,中原历代封建王朝将这种关系作为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或域外国家关系的基本模式,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     按照这种模式,外国使节来华都被视为前来“朝贡”,也就是承认中国统治者为宗主,自己为藩属。外国使节觐见中国君主必须行臣属之礼,他们带来的礼物被视为贡品。中国君主要授予这些国家统治者以各种名号,并“回赐”各种礼品。中国派往外国的使节,其主要任务是册封名号和赏赐礼品,以建立宗藩关系。凡是有“朝贡”关系的国家,中国允许它们前来贸易。“朝贡”关系是一种政治上的不平等的关系。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长期在亚洲甚至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由此产生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思想。视外国为藩属,以“朝贡”关系为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正是这种“中国中心论”的体现。同时也应该看到,与中国存在“朝贡”关系的国家,中国一般不干预对方的内政,双方和平友好,中国要在经济上给予种种优遇(如“回赐”的礼品特别丰厚),以显示自己对属国的关怀。 4.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总的来看,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归纳为以下4个特点:①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而不是单向传播。这种双向的交流,即中华文明的外传与异域文明的内徙,丰富和发展了双方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积极因素。②中华文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表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接受外来文明和传播中华文明往往都是通过贸易或僧侣等和平进行的,这和早期基督教、早期伊斯兰教一度曾用“剑与火”来传播各自的文明截然不同。同时,中华文明以其源远流长的优越性顽强地延续不断,亦从未为外来文明所征服。③就中华民族主流意识而言,无论是对中华文明的传出,还是对异域文明的导入,一般未见有强烈的保守和排外倾向。中外文化交流的展开,中华文明在不断吸收和消化异域文明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正是中华文明具有极大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④中国历代王朝的对外政策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国力国势和国内社会矛盾状况,对外交往的国际背景,以及最高统治集团(往往以君主为代表)的文化心理状态。对外政策的开放程度往往与中外文化交流的程度成正比。在中国历史上,有的王朝最高统治集团的对外政策是保守的、闭关锁国的,这就在某些时期限制了中华文明的充实和发展。 5.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的比较与思考     郑和下西洋,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3年,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发现新航路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比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都要早。可以说郑和是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最有成绩的航海家。哥伦布在1492年率领自己的船队踏上了美洲的土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于1521年取得了成功。此后,各大陆建立起直接的海上联系,历史舞台扩大了。所谓“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的直接标志,是地理大发现导致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郑君之初航海”虽然在此之前,且有相当的气魄和规模,但是却与这一历史“新纪元”表现出文化的差异,存在着时代的界限。     为什么西方国家能够利用航海业的空前成就,将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时代?美洲的发现和绕过非洲的航行,“使世界市场”得以开拓,于是各国的经济生活,都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了。但在中国,不久反而采取了以“海禁”为标志的自我文化封闭的政策。对于海外交通不同发展方向的这种比较,不能不引起每个关心中国文化进程的人对历史的沉思。究其原因,不但与中国以农业立国的传统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中国专制王朝的封建统治有关。传统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严重阻碍了近代因素的成长,限制了中国人对海外的探索。郑和下西洋的直接动因与市场和工商业无关,而是专制王朝的政治需要。因此,郑和以后,中国的海外交通始终未能冲破封建末世的藩篱。 6.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从敦煌西去,经玉门关、阳关往西的商路有两条:一条是从鄯善沿南山(今昆仑山)到大月氏、安息诸国,称为南道,再西去可抵大秦(罗马);另一条是沿北山(今天山)南麓西行,越葱岭的北部西向,可以到大宛、康居、奄蔡诸国,称为北道,再往西可抵大秦。这南北两条商路,是当时中国和中亚、西亚经济交流的大动脉,因为运往西方的货物主要是丝绸,所以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中国所产丝绸最初是由这条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的,它的著名虽然由于通商,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沟通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是由这条丝路传人近东再传至欧洲的,后来印刷术、火药的西传也是如此;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由此路向东传人中国。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改变世界历史与文明的大通路,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互相渗透。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