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二轮复习十大长效热点专题复习(三)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届高考二轮复习十大长效热点专题复习(三)

ID:65508

大小:124.23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六    中国近现代济结构的变化和各种经济的发展状况 知识归纳 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3.甲午中日战争后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 跟踪思考     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什么?自然经济解体给中国带来的是灾难,还是历史进步? 二、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 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2.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跟踪思考     什么是近代工业?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三、近代外来企业在中国的发展 1.鸦片战争后,来华商船增多,为了维修船舶,外商投资擅自设立船坞。为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外商创办了各种加工厂,如砖茶厂、缫丝厂等。 2.从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中国投资经营轮船公司,如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等。 3.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些厂矿企业的特点是:资金充足,规模大,技术新,管理先进,产量高,成本低;在中国近代厂矿企业中,居于垄断地位。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扩大了在华投资办厂的规模。 5.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帝国主义扩大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金融财政和重工业。 6.1938年,日本在中国成立“华北开发会社”与“华中振兴会社”。日本侵略者将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公司专营。 7.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不同情况接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采取合资经营、外商独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吸收外资。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发展起来。 跟踪思考     近代外资企业与改革开放后的外资企业在性质上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上有何不同? 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归宿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条件: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     (2)标志: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都是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12~1919年)     (1)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辛亥革命使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③民国初年出现各种实业团体,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⑤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⑥“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的口号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     (2)表现: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3)特征: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③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挫折     (1)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民族资本受到官僚资本的挤压和摧残。     (2)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这对中国的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5.中国民族资本的归宿     新中国建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民族资本又获得一次大发展。1953~1956年,我国完成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跟踪思考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何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五、近代官僚资本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抗战时期,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明显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使其比较完整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并很快恢复了生产。 跟踪思考     什么是官僚资本?新中国为何对其实行没收政策? 六、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时期的经济从整体上看是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经济。其经济结构的突出特征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趋向是由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向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过渡。     官僚资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建国后,人民政府迅速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封建地主经济一农民个体经济一社会主义集体合作社经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到1956年底,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达到96%以上。     私营工商业(民族资本)→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重要地位。1950年下半年,中央采取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以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部完成。     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手工业合作社:从1953年起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由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跟踪思考     过渡时期,中国出现了哪五种并存的经济形式? 七、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1)建国初,没收官僚资本,使官僚资本企业较完整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2)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国家“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中规定: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一五”计划公布以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了。工人阶级热火朝天地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     (5)“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成就;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精密仪器等近600个重要项目;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大跃进”到“文革”时期的工业建设     (1)大炼钢铁运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决定,当年的钢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为完成钢产量的任务,全国掀起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     (2)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工农业比例失调,重工业畸形发展;工业内部比例失调,钢铁工业生产挤占大量的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工具,使其他部门无法正常生产。     (3)十年工业建设成就: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和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石油工业发展迅速,石油全部自给;电力工业增长很快,农村用电量十年增长70倍;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     (4)“文革”时期,工业生产遭受重大挫折。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有:南京长江大桥、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等。 3.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这批项目的代表有: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 跟踪思考     “一五”计划时期和“文革”前的十年建设时期,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逐步展开了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管理体制。经过改革,城市经济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思维拓展     拓展1:中国的自然经济是怎样解体的?     鸦片战争以后,洋纱输人中国沿海的部分地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的“织”与“耕”分离。这样,一些破产的手工业者,沦为过剩的劳动力,由棉布生产者变为棉布的消费者。那些未破产的手工业者,靠买洋纱织布,其性质已不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引自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     拓展2:民族工业的曲折与萎缩及其原因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民族工业受到沉重的打击。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这虽然出于抗战的需要,但掌权的官僚阶层借此垄断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使官僚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大为增加。这就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抗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虽曾采取一些措施,推动工矿企业恢复生产,但是,蒋介石为了取得美国的援助发动内战,又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官僚资本还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此外,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拓展3: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变化:①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形成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结构。③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标志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封建剥削制度已经消灭,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形成。     趋势:①封建剥削制度逐渐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②社会经济结构由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向单一的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转变。③所有制形式逐渐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 [NextPage]     拓展4:建国后我国工业体制的调整     (1)建国初到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到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照搬政治斗争的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结果:使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拓展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行政审批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甚至有时以长官意志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调节作用的经济,不是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就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中国近现代经济内容在历史学科体系中占的比重较大,地位也较为重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中国从此不再大搞阶级斗争,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提高了经济史内容在历史学科体系和高考中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也和当今的很多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较为密切。2004年高考题中有多题涉及这一领域,广东卷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一角度出一问答题。2005年各地高考题有多道选择题在这一领域命题,广东卷在这部分内容出一问答题。     本专题内容的复习安排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阶段复习,着重把握每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及阶段特征;二是按照每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演变组织复习。这两种思路各有优势,本书认为后一种思路较符合第二阶段的特点,思路也更为清晰一些。建议以后一种思路为主,同时也把前一种思维方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换一种方法去思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方法。     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如下几点:①要紧紧围绕“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状况”两个核心内容,认真掌握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结构”的含义。②要注意把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变化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一国际大背景联系起来,放到国际大背景中去思考和理解中国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和经济新现象。     “振兴民族工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目前中国企业界的口号,要注意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振兴民族经济所进行的努力这一角度去思考。 释疑解惑 1.如何认识“开关”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口通商代替了一口贸易。“开关”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呢?除了《南京条约》成为此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与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范本,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因而从一个重要方面规定了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外,并没有立即给中国带来资本主义。资料表明,“开关”以后的二三十年间,列强为了侵略的需要,虽在中国的开放口岸建立了若干加工工业和修造业,但都不是直接影响中国国计民生的大规模的资本主义企业。这些企业对中国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英国那时开始工业革命还不到一个世纪,它的经济实力还不允许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它所关心的主要是通过超经济的办法实现其对华掠夺。就贸易关系而言,这期间中国进口的棉布和棉纱较之鸦片战争前,有的只略有上升,有的甚至减少了。列强对华进行经济掠夺最得心应手的手段仍然是鸦片贸易。鸦片在中国的进口贸易中仍占第一位,由于从非法转到公开,进口数量成倍增长。后来,中国兴起近代工业,当然与“开关”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有直接关系,但主要决定于中国内部日益滋生着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所允许的。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决不是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或殖民地。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成长的。帝国主义不是要中国发展成为它的商品竞争对手,而是要中国成为它的原料供给地和商品市场。因此,它既要在中国适当发展资本主义,又要使中国基本上保持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国资本主义不能迅速发展和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不能迅速解体,是与帝国主义在华的政治、经济利益相合拍的。帝国主义的侵入并没有给中国带来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前景,它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更主要的是起了阻碍和破坏作用。 2.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特点    (1)浓厚的封建性。洋务派官僚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这些近代兵工厂,从根本上说,是封建的官办军事工业。虽然这些企业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设备,雇用工人从事生产,但是它们还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它们创办的目的不是追求商品剩余价值,而是追求其使用价值。是否追求剩余价值是判断工业生产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标志。洋务派创办这些近代军事工业是为了产品的有用性,况且它们生产的产品如枪炮、弹药、船舰等也不拿到市场上去销售,而是直接调拨给清朝军队使用。按照构成商品的三要素看,它们生产的产品还称不上是商品。工厂本身没有盈亏可言,没有从利润转化来的资本内部积累,没有依靠自身运转而进行的扩大再生产。工厂的繁荣与否取决于政府财政盈绌和拨款多少,不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工厂本身的生产与管理。工厂的管理完全由总办、会办、提调、委员等封建官员决定。这种内部关系,是一切官办工业缺乏生命力的根源,也是它非资本主义一面的突出表现。     (2)严重的依赖性。洋务派官员所办的这些军事工业,在技术、器械设备等方面,处处仰赖外国,具有浓厚的买办性。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不是独立的民族工业或资本主义企业。     (3)不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所创办的这些军事工业,既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企业,也不是传统的封建官营企业,而是不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企业。这些企业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和工艺,在大机器下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工人们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是中国早期的工业无产阶级。工厂的产品虽然不以商品形式出卖,但工人的劳动力却以商品的形式购买,这是近代官办的军事工业的独特性所在。这就使这些官办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若干色彩。实际上,它们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是封建官营工业向资本主义企业转化的过渡形式。因此,这些近代军事工业可以说是不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4)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一方面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即“剿发捻”;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求强自立,即“勤远略”,具有明显的“制夷御侮”思想。 3.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特点     (1)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仍带有明显的封建性。这些“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企业是为“求富”而兴办的。它们以赚钱盈利为目的,采取由官方出面招集商股作为资本的方法,购买新式机器,雇用工人进行生产,产品主要作为商品销售于市场,以牟取利润。因而,这些民用企业与洋务派前期经办的军事工业不同,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不过因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每一个企业为抵挡资本主义列强的竞争、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不得不从企业的外部寻找靠山。企业只有躲进封建政权的隐蔽所里,才能够绕过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障碍,如请求减税免税的优待、请求政府贷款、获得专利权和特别保护等。只有依靠这些支持,企业才能够有较多的保障,然而这样做势必会使企业受到封建官僚制度的束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2)具有双重作用的近代企业。洋务派在这一时期创办的民用企业,一方面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它们具有某种垄断性,因而又有压抑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消极作用。     (3)既有对外资企业的依赖性,又有抵制外资扩张的民族性。 4.关于官僚资本的问题     官僚资本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形成的背景: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继续向中国扩大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金融财政;大肆倾销过剩商品,严重地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和农业生产。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势力的扩张,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官僚资本的形成:在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的同时,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主义从反革命内战和买办活动中积聚了大量财富,但官僚资本的形成,还取决于种种独占经济活动的完成。首先,四大家族垄断了金融事业。其次,四大家族利用经济、政治势力,开始垄断全国的工商业和农产品购销。总之,1927~1937年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时期。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建立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又成为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国民政府的统治实际上就是四大家族的统治,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主义。它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当时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反动经济力量,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官僚资本的特点:封建性、买办性、垄断性。     官僚资本形成的影响: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下,民族工商业日益萎缩,加深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造成工人生活恶化。 5.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     新中国成立之前,革命根据地社会的新民主主义性质,是肯定的;由这局部社会逐步推广、扩张而形成的新中国整体社会的新民主主义性质,也是应该肯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现实目标和直接目的就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和新民主主义的新社会。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7年时间,却是一个合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存在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阶段。     根据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和《共同纲领》的表述,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如下观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独立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社会形态。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但并不等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3)这个过渡时期的社会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这个过渡时期的国家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能够反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方式,是确定社会性质的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实行在国有经济领导下的各种经济成分共存共荣的经济制度。1956年以前,我国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因素并不处于国民经济的优势地位。1956年,在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优势。随着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的确立,从1957年开始,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质变,即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专题七   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知识归纳 一、晚清政局的演变 1.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治的腐朽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表现为:①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②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军备废弛,纪律败坏。③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④阶级关系上,阶级矛盾激化,农民的反抗斗争越来越激烈。⑤清朝统治集团中,以“天朝上国”自居,皇帝和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2.19世纪中期,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及政局的变动     (1)内忧外患的形势     ①内忧: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各地起义不断。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太平军建立了同清朝对峙的政权;1853~1856年,太平天国发动北伐、西征和东征,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攻破江南、江北大营,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     ②外患: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割地、赔款、通商,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去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英法联军攻占了清朝统治中心北京,火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清朝皇帝弃城出逃。     (2)清朝政局的变动     ①总理衙门的设立。总理衙门是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②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1861年慈禧太后和奕沂发动政变,逮捕了辅政大臣,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奕沂为议政王。以辛酉政变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上公开勾结的道路。1862年初,清政府决定向英法两国“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③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倚重满族官员是清朝的既定方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满族官员和八旗军队因腐化堕落丧失了战斗力。清廷转而鼓励地方办团练,汉族官僚开始掌握武装,并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主要力量,慈禧太后不得不倚重汉族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汉族官僚的势力在清政府中扩大了。     ④洋务派与顽固派。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慈禧太后认为,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跟踪思考     19世纪中期,清朝面临着怎样的危局?清政府的统治政策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3.19世纪末清朝统治面临的危机和对策     (1)危机的表现     ①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瓜分中华帝国”一事,被提上日程。列强掀起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②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等出逃西安。     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造成清政府财政上的严重危机。     ④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涨,控制了京津地区,清政府无力控制局面。     ⑤要求改革现状,变法图强的维新变法运动高涨。     (2)清政府的对策     ①对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看到义和团难以“剿灭”,就改用“招抚”的办法,默许义和团为合法民团,企图控制和利用。慈禧太后向西安出逃途中,命令清军“铲除”义和团。     ②对维新运动: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重用维新派实行变法。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反对变法,发动了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镇压维新志士,废除了新法法令。     ③对帝国主义;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打击下,清政府彻底对外屈服,接受了《辛丑条约》,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 跟踪思考     19世纪末,清朝统治出现了怎样的危机?清政府是怎样应付这些危机的? 4.20世纪初期,清朝实行“新政”和政权覆亡    (1)清末“新政”     为了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2)“预备立宪”        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下诏“预备仿行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裁撤军机处、实行责任内阁。“预备立宪”实际上是一个骗局,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使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关键提示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是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并渐趋高涨的形势下,清政府为应付局势所采取的变革。这些变革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有一定的进步作用。要注意把“立宪派”的活动与清政府的“骗局”区分开来。     (3)清朝统治瓦解     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4)清朝统治的结束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列强要求清政府起用袁世凯。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新内阁。袁世凯掌握了清朝的全部大权,清朝实际上已徒具虚名。     南北议和后,袁世凯加紧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 跟踪思考     晚清时期,清朝统治出现过哪几次严重危机?每次危机的表现和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二、晚清时期中国社会性质的逐步变化 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中国独立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受制于西方列强。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冲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等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这是继《南京条约》后西方侵略者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空前掠夺。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内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西方侵略者与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勾结。1862年1月,清政府正式确立了“借师助剿”的反动政策,标志着清政府开始以洋人为靠山,成为外国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从此,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和利用,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3.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中国半封建化的反映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工人阶级在通商口岸外国资本家的工厂里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产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随之产生,无产阶级队伍逐步发展壮大。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在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在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这两大基本阶级之外,出现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在半封建化上迈进了一步。 4.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王朝被东方的小国日本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这是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影响至深的卖国条约,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手段的新阶段,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首先,列强通过大量的政治性贷款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财政。其次,列强纷纷在华投资设厂、筑路开矿,加紧经济渗透与控制。更为严重的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夺取“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这样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发动了以镇压中国革命为直接目的的侵华战争,清政府彻底屈服,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巨额赔款以及除田赋之外的所有税收,均被列强控制,使中国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地。各国在中国驻军,北京城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武装监视之下。清政府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至此,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起来,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跟踪思考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三、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经济上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     洋务运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从60年代至7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重心在于建立军事工业,也就是所谓的“求强”活动;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为第二阶段,虽然还继续创办军事工业,但重心转为举办民用工业,也就是所谓“求富”活动。军事工业引进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手工业生产的新的工业形式。它的出现表明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19世纪70年代,在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同时,商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开始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直接投资兴办的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手工作坊或旧式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缫丝、火柴等轻工业及小型采矿业,机器制造业很少;企业一般投资少、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企业大部分集中于通商口岸,尤其是上海、广州两地,形成畸形的工业布局。中国工业化举步维艰。 关键提示     经济上的近代化是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主要标志是机器化大生产的近代工业出现。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NextPage] 2.晚清的政治民主化运动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政治上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主张,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在中国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表现。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君主立宪成为泡影。     (2)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民国”的尝试(民权主义):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创立民国”的纲领,并将其概括为“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此,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即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发展。但辛亥革命并未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只是保留了一个“民主共和”的躯壳。 关键提示     清末“预备立宪”是清政府为抵制革命运动而玩弄的一场骗局,不属于民主政治运动。 3.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1)军事装备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枪炮、火药、子弹、炮弹、水雷等武器。     (2)近代海军的建立:从19世纪?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并成立了海军衙门。     (3)改革军事制度:①戊戌变法时: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②清末“新政”时: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4.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20多所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堂,开设西文和西艺课程,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主要是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新式学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1898年,光绪帝诏准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第二年废除科举制度。《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具有重大革新意义。它的颁行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形成。 思维拓展 拓展1:清政府政策变化的三个阶段    (1)19世纪4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衰落统治时期,当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皇帝心无定见,压制林则徐等抵抗派,更不依靠人民。腐败的政治制度,落后的军事手段,虚弱的经济力量是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对外来侵略走了一条抵抗——妥协——投降——“借师助剿”的道路。19世纪6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     (2)19世纪60年代,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政治危机,清政府的政策有所调整。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通过辛酉政变,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此后,清政府实行了两大举措:一是设立总理衙门,二是推行洋务运动以求“自强”。这既是清政府屈服于侵略势力和政治半殖民地化的表现,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趋势,说明中国开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后来,由于帝国主义侵华的进一步加剧和新的侵略要求,清王朝与列强之间的“和好”局面被打破,于是爆发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一直发展到清政府利用义和团抗击列强(八国联军侵华)。     (3)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完全屈服,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客观上,清政府的反动本质逐渐被人民所认识,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王朝统治。 拓展2:“近代化”与“中国近代化”的含义    从人类社会转型角度看,近代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从历史进程看,从落后的封建社会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巩固、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革命。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三是政治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变化。其核心是工业化。     拓展3:什么是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其主要特征大致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法制化与民主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递加速、非农业生产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等。这些特征也可视为推动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重要因素。近代化则是指工业革命的准备阶段和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拓展4: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表现     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在社会性质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中摆脱出来,成为享有完全主权、独立自主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在社会矛盾上,从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在革命性质和任务上,中国革命从旧式的农民革命时期进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4)在阶级结构上,从原来单一的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结构变为多个阶级并存的复合结构,阶级关系更加复杂。     (5)在经济结构上,由原来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发展为半封建与半资本主义并存的局面,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6)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从原来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沦落为屡战屡败、任人宰割的东方弱国。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外交上也备受列强欺凌,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就是明显的例证。     (7)外交和国防观念逐步更新。外交上从原来的闭关自守逐步走向世界,由夷夏之防逐步转变为中外平等交往,国防观念也发生了由重陆轻海到海陆并举的转变。     (8)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由“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的自大观念转变为向西方学习,承认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传统文化在涤荡中得到发展,逐步向近代化转型。     (9)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变。由原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由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一党专政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人民民主专政。        拓展5: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1)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涨。     (2)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3)从1915年开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所谓“思想解放”就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打破它的压迫和禁锢,用资产阶级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 关键提示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指1840~1919年。关于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潮流,这段材料给予了明确定位,即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和新文化运动。有人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也列入其中,应当说是不恰当的。所谓“思想解放”是指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教材明确将戊戌变法定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专题的主要知识范围为晚清时期的统治。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政治统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     近年来,由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成为中国历史学界的热点,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连年都有大题出现。2004年江苏卷从袁世凯统治时期中国有识之士的斗争这一角度出一问答题。2005年江苏卷从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角度出一问答题,广东卷从民国时期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等角度出一材料解析题,与本专题相关的选择题更多。这表明本专题内容尚处于高考热点状态。     本专题应重点掌握晚清政局的变化、社会性质的变化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     本专题的复习要注意抓住两条主要线索:一是晚清政治的演变,即鸦片战争到清朝灭亡这一时期内清朝的统治政策发生过哪些重大变化;二是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近代化包括的内容很广,经济上的机器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是其基本内容,还包括军事上的近代化、教育上的近代化、外交上的近代化等。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西方的工业化及政治民主化的内容有不同的特点。复习时要注意与西方近代化的比较。 释疑解惑 1.中国近代化包含的具体层面     (1)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引进西方的机械生产,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刺激下,在洋务运动倡导下,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这可以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但发展缓慢。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到19世纪末才有显著发展。戊戌变法试图推进经济的近代化,但很快失败。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后,民族资本主义才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华民国鼓励和保护工商业和人民办实业,一战期间,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一个高潮,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     (2)政治的近代化:维新时期提出君主立宪,设议院、兴民权,在变法时期对旧的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革。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了人民享有自由和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但很不彻底。     (3)思想的近代化:鸦片战争后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洋务运动时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反对封建专制和礼教。     (4)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封建社会里男子蓄辫,妇女缠足,崇信“三纲五常”,主仆等级森严。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等。 2.如何认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康有为把本来对立的两种思想结合起来,这不是偶然的,是由当时的时代环境和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决定的。当时传统的儒家思想在社会上根深蒂固,但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一筹莫展,这就促使着人们去探索新的出路。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又日益扩大,日本学习西方进行明治维新的成功也为要求改革的人们提供了榜样。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又身处广东南海这一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不可避免地深受双重影响。     康有为要进行资产阶级改革,本来应该用资本主义思想猛烈地批判封建思想,然而他却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固然有利于减小改革的阻力,但也暴露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1)先天的不利条件     ①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     ②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     ③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济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④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2)面临三大政治障碍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西方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取得的关税协定、海关管理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势力结合起来,支持反动派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②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的意识形态特别顽强。当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清醒过来,反而愚昧无知,不思进取,白白延误了20年的宝贵时间。     ③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在中国资本中,官僚资本占有压倒性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下,日益萎缩。     (3)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    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是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的,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近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正常进行。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4.对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认识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既对立又统一,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种新的政治模式,其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爱国是两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都缺乏本质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它们构成了晚清反对专制政治的两条阵线。革命派怀着由革命而共和的信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正面力地冲击了清朝专制统治。维新派、立宪派则怀着由改革求立宪的信念,从实业、教育、启蒙等多方面为民主大厦在中国的建成添砖加瓦,赢得了多数工商业资本家和开明绅士的支持。他们利用合法手段从事反专制的斗争,掀起了戊戌变法、请愿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使清政府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运动,并由此开始了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治的时代,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中制度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果。 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主共和制度难以在中国立足的原因     (1)辛亥革命对封建势力的打击不够彻底。革命前,革命派虽对封建专制思想和制度进行过批判,宣传过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进步性和合理性,但由于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封建专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不是一次疾风暴雨式的革命就能彻底摧毁的。而革命党人因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武装起义,对封建专制思想的冲击远没有达到埋葬它的地步,民主共和观念远没有深入人心,以致革命派建立的民主制度缺乏坚实的思想基础。     (2)革命派对政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反满的旗号下,他们认为只要推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建立起一个民主制度,革命就算完成了。有些革命党人有一种功成身退的思想,认为革命不是为了当官发财,只要袁世凯逼清帝退位,拥护共和,就可以让他当大总统。实践证明,失去政权将失去一切。革命派在政权认识上的幼稚病是导致民主共和成果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度缺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支持和坚实的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排挤和压迫,力量弱小,发展缓慢。他们虽有建立民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但没有保障民主制度存在和完善的实力。     (4)民主共和制度不能维持、专制制度死而复生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封建专制思想和制度赖以生存的落后小农经济土壤依然存在。辛亥革命未导致一场深刻的农村革命,未触及中国农村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主体经济结构,革命后的中国仍是一个小农国家。长期浸泡在小农生产方式中的中国民众很难对民主共和表现出真正的向往和拥护,这是民主共和制度难以长存的社会根源。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与民主政治进程 知识归纳 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中国历史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 负起反对外来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关键提示     反封建反侵略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革命的任务决定了革命的性质。 2.民主革命的准备——太平天国运动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革命斗争内容     ①政治上:在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颁布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②军事上:发动金田起义;永安突围;夺取武汉三镇;占领天京;北伐、西征、东征;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破江南大营;安庆保卫战;天京保卫战等。     ③经济上:在太平天国占领区,农民进行抗租斗争,没收地主土地,禁止地主收租等。     (3)特点: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关键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把太平天国运动纳入民主革命的范畴,是因为大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说明太平天国肩负了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 跟踪思考     你怎样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质? [NextPage]  3.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主要内容     ①组织上:先后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1905年,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②思想理论上: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与保皇派进行论战;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③武装斗争上: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主要有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推翻了清朝统治。     ④政权建设上:同盟会会员吴永珊等在四川荣县建立革命政府,这是同盟会会员建立的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武昌起义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1912年初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⑤法律建设上:南京临时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12年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关键提示     辛亥革命结束的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能说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或“封建统治”,一定要用“君主专制”加以限定。     (3)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4.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斗争     (1)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表面上赞成共和,实际加紧专制统治。宋教仁将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不久,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2)二次革命(1913年)     ①起因:袁世凯制造“宋教仁案”;出卖国家主权,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袁世凯罢免国民党籍的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     ②斗争方式:武装起义、宣布独立。     ③力量:国民党人掌握的军事力量。     ④结果:失败。     ⑤失败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阀力量强大。     (3)护国运动(1915~1916年)     ①起因: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出卖国家利益。     ②斗争力量:广大人民;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组织的护国军。     ③斗争方式:政治舆论上号召维护共和制度,反对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和《第二次讨袁宣言》,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军事上,组织武力讨袁。     ④结果: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⑤历史启示: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而败亡。     (4)新文化运动     ①起因: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以维持其统治;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打破封建的束缚,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②斗争的目标:反对专制;反对愚昧和迷信;反对旧道德,即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反对旧文学。     ③斗争力量:主要是北京大学的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和《新青年》的一些撰稿人。     ④斗争方式:创办《新青年》杂志,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发表一些进步文章。     ⑤特点:既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次文学革命;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作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1)内容:北京大学等学校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2)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3)特点:革命具有彻底性;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4)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关键提示     新旧民主革命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主义革命。两者的主要不同在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动力和革命前途等方面。 跟踪思考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有何主要不同? 6.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指出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跟踪思考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目标与辛亥革命的目标有何异同?所依靠的力量有何区别? 7.国共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运动     (1)主要内容     ①国共合作: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以后,孙中山深感国民党的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1921年,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1923年秋,国民党召开特别会议,讨论了国民党改组问题,起草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等文件。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大会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实现。     ②创建军队和政权: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第一次东征后,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将所属军队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中建立政治工作制度。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③进行反帝斗争:1924年,孙中山提出对外要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1925年,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影响最大的是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被侵略的权益。     ④打倒军阀的斗争:1924年,孙中山北上后,为召开国民会议与段祺瑞进行斗争。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进行了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部队。1926年,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势力。1927年,打垮了直鲁联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⑤发动农民运动:1924年,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骨干。 跟踪思考     想一想: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在纲领、领导、目标、动力、方式等方面有何不同?     (2)特点: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革命运动;广大工农群众参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 8.土地革命     (1)内容:发动武装起义,创建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进行反“围剿”斗争,进行根据地建设,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结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和民族矛盾的加深,国内战争转变为中日民族战争。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10.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主要包括: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基本上完成了全国的土地改革;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进行大规模剿匪作战,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没收官僚资本;在工矿业中进行民主改革等。 跟踪思考     新中国成立时,有哪些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二、近代中国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1.保国会     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救亡团体——保国会,它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保国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关键提示     不能把保国会看作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从兴中会到中国国民党     (1)兴中会     1894年孙中山创立,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     (2)中国同盟会     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联合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后阐发为三民主义。它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国民党     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实际由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主持。政治目的是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3年,国民党被袁世凯下令解散。     (4)中华革命党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集合部分国民党党员成立。     (5)中国国民党     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3年起,孙中山在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中国国民党。1924年,中国国民党改组完成,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6)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48年1月成立,原国民党中爱国民主分子,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独裁统治而组成,是我国现存的民主党派之一,简称“民革”。 关键提示     兴中会是革命团体,还不属于革命政党;1924年以前的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国民党是四个阶级的奉命联盟;1927年“宁汉合流”后的中国国民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跟踪思考     说一说国民党在组织上和性质上的演变过程。 3.中国共产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4.民主党派    中国大陆上现存在的民主党派主要有:中国致公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民主同盟、民主建设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