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1课《核舟记 》知识梳理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1课《核舟记 》知识梳理

ID:655460

大小:97.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 11 课《核舟记 》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3.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 (二)古今异义 1.约八分有奇 古义:零数。今义: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 2.高可二黍许 “可”的古义:大约;今义:表示同意。 “许”的古义:上下;今义:答应,允许。 3.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靠近;今义:比较,较量。 4.神情与苏、黄不属 古义:类似;今义:归属。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古义:竟然;今义:曾经。 (三)一词多义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2.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是) 3.为字共三十有四(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炉上有壶(表示领有,与“无”相对) 4.高可二黍许 (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5.东坡右手执卷端 (名词,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6.卧右膝(卧倒) 舟尾横卧一楫(放) 7.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连词,表并列,并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连词,表转折,但是) 启窗而观(连词,表顺承,然后) 8.盖大苏泛赤壁云(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 (四)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2.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4.居右者椎髻仰面 (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五)成语积累 历历可数: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 课后习题解答 一、熟读课文,想象“核舟”上的情景。想一想,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雕刻材料体积虽小,内容却十分丰富。如船体长度“八分有奇”“曾不盈寸”和高度 只有“二黍许”,却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箬篷、船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对联、 题款共三十四个字,可见雕刻技艺的精湛。 第二,雕刻的人物动作、神态栩栩如生,展现出舟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中介绍核舟 上共雕刻了五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现。苏轼是黄庭坚的前辈,所以他是“左手抚鲁直 背”,表示爱抚;黄庭坚是苏轼门生兼友人,所以与苏轼共处时,他表现出来的是“如有所 语”,似乎在发表自己的见解;佛印是僧人,高蹈脱俗,所以“矫首昂视”;两个舟子,一 喜动奔放,一喜静安然,动静相宜,互为补充,富有情趣。 第三,精细微小处绝不马虎了事,展现刀笔之神与“象”外之韵。如八扇窗“左右各四”, 有对称之美。互相对望的雕栏也是对称的。窗上的对联“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分别出自《后赤壁赋》和《赤壁赋》,雕刻者将其刻入核舟,体现了用心之细、 构思之巧。再有如“舟尾横卧一楫”等生活化事物的刻画都体现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艺。 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 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 全文先总体介绍王叔远的雕刻艺术,再具体介绍大苏泛舟赤壁的核舟,最后对核舟雕刻做一 个分类统计。具体介绍核舟主体时,又是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 首先,这只核舟两头尖尖,中间部分较为厚实且有高度,被刻为船舱、船篷。所以首先介绍 中间部分,这是这条船视觉上的“主体”的缘故。其次,中部的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 《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 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 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主体”既明,船头的三个人物的位置自 然也就很清晰了。苏、黄、佛印是主要人物,故此要先讲。船尾舟子是陪衬人物,故而后说。 总之,作者这样写,一是为了表达方便,二是为了遵循事物内在的逻辑。基于以上原因,所 以作者没有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一般的顺序进行介绍。 三、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生动,使结合下列句子做具体分析。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 象形,各具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3.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 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为了说明雕刻之能,作者先说尺寸之短,“径寸之木”,而后再说“为宫室、器皿、人物, 以至鸟兽、木石”,然后再进一步总结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通过这样的三个层 次,条理清晰地将王叔远的“奇巧”充分介绍出来。语言简洁明了。这样既以综述的笔触说 明王叔远微雕艺术之高明,后文再以“尝贻余核舟一”,自然引出对核舟的具体介绍。 2.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船体长度和高度,“约八分有奇”“可二黍许”, 具体介绍了核舟的大小;而且因未经准确测量,作者使用了表示约数的“约”“有奇”“可” “许”,可见作者用语很谨慎、严密。 3.先列出“一楫”,以分出左右,引出二舟子,然后分别加以生动的说明介绍。居右者,呈 现动态之美,因此先面部,后举止,重点在举止。居左者,呈现静态之美,先举止,后面容, 重点在面容。一动一静,动静相宜,次序井然,神态毕现。 四、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看看不同 在哪里。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 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1.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 2.船尾横摆着一支船桨。 3.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刻了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 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不同: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本题给出 的四个例句均无量词。这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 其次,古代汉语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同“又”)字。现代汉语里一般 不用,翻译的时候要删去。 此外,关于数词和名词的搭配,如若重点在名词上,数词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例如例句中 的“一手卷”“一楫”“一舟”;如若重点在数词上,数词一般要放在名词之后,如“人五” “窗八”等。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里也有数量词组在名词之后的现象,比如在说明性地 逐一列举的时候(类似本题第 3 小题的情况),因此这一点并不属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 不同,翻译时也不必(有时甚至是不能)把数量词移到前面。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洢(yī),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 嘉兴)人。 课文内容概括 明代魏学洢的说明文《核舟记》,介绍“核舟”的艺术形象,说明雕刻者的巧妙技艺。 参考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 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哪一样不是按照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事物的形状的,各 有各的情态。(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舟,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景。 核舟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大概有两个米粒那么高。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上 面覆盖着箬叶船篷。船舱旁边开有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子看,雕花的栏 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子,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 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字上。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而且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右边,鲁直 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同看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握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搭在鲁直的背 上。鲁直左手握着手卷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 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佛, 袒露着胸膛,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一样。(他)放平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 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能一粒粒清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左右各有一个船夫。在右边的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靠着 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长啸大叫的样子。在左边的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 子,炉子上有水壶,那人目光注视茶炉,面容平静,好像在听煮茶声的样子。 这只船的底部稍微平坦,(制作者)就在上面题写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 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的脚一样,一笔一画清清楚楚,字的颜色是黑的。又刻了一 枚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这一只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桨、炉子、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 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总共三十四个。然而测量舟的长度,甚至还不足一寸。这原是挑 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啊,技艺也真是灵巧神奇啊! 课文结构图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