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新高考热词——论证思路(解析+练习)
【高考导航】
高考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所谓分析综合,就是先筛选,再根据需求提炼合并。这是一种重要的分
析信息的能力,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以现代文大阅读(以实用类文本为主,
兼有文学类文本)为载体。
今年各地模拟题出现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的考查。
【热词解析】
议论文往往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构成。论证思路是指作者在论述某个观点时的思维过程,一般
思路就是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一、方法归纳
1.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弄清段落和层次,然后分析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按顺序分
层总结归纳即可。
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
①衔接上下文的,表示语法关系的关联词语:表示并列:“一方面……另一方面……”;表示承接:如“首
先……其次……”;表示因果(总结的):“因此”、“总之”、“由此看来”;表递进关系的:“更、而且”;
表示递进:“更加”、“而且”;表语意转换:“相反”、“与此不同”;表转折的“但是、相反、与此不
同”等词语。抓住这些词语可以分清句间关系。
②表指代性的词语,如“此”、“这”“总之”“由此可见”等,弄清句子层次。
③表态度的词语:如抓住“我认为”“我觉得”“应该”等词语,找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
④文中的关键句:如过渡句,前后照应句,文段的首、尾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等。可以帮助理清段
落层次。
3. 弄清议论文结构
①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一总三种形式,是议论文最常见的种结构方式。②并列
式 ③递进式 ④对照式
抓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或关联词来确定结构关系。如:“有”、“还有”“虽 然、但是”“固然” “诚然”
“由此”等。
4、记住答题格式:
①首先
a.直接提出……的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b.通过写…的事例(或趣事、典故、传说寓言等)(或引用名言),提出……的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接着
a.用……的事例(典故、传说、寓言等或引用名言)从正面(或反面)论证论点。
b.从……几方面论证论点。(当有分论点时可用此格式)
③最后
a.得出……的结论
b.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c.再次重复或强调……的中心论点
d.发出号召、提出希望等
注意:
a.论点在开头格式: ①首先提出什么观点, ②接着用,……事例或名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③最
后得出……的结论。
b、论点在结尾格式: ①首先举了(引了)……例子(名言)(从正反两方面), ②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
了的观点)。
二、常见题型
作者如何围绕中心展开论述的?
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行文脉络。
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
作者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请简要分析材料的论证结构。
【热词练习】
山东省德州市 2021 届高三语文试题
材料二
何谓自然文学?把自然作为书写对象的文学作品皆可称之为自然文学。自然文学关注的不是自然本身,
也不是自然背景中的人,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文学中,人不一定是主角,但自然一定是主角。这
个主角表现在自然的坚韧与野性,自然的爱与美, 自然的神秘与传奇上。
在一定意义上,自然文学与生态文学几乎就是同义词,但还不能说自然文学就是生态文学。生态文学
是现代意义的词,在《诗经》与唐诗宋词里找不到。而自然文学是与文学同时产生的。《诗经》开篇就是
写一只落在河滩上的鸟,翘着尾巴仰着头,"关关"地叫——这不就是自然文学吗?《诗经》总共 305 篇,
言及动物和植物的就超过两百篇。唐诗宋词里的动物、植物就更多了。自然文学与生态文学的根本区别,
就在于作品是否有自觉的生态意识。
代诗僧寒山的诗,得到日本人、韩国人,甚至美国人的推崇,固然有其道理,但还不能称其为生态文
学。寒山的诗最初是刻在树干和石头上的。"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
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寒山的诗,多为对山林生活的描写和吟咏,拙语俱巧,俗语俱趣,劝善戒恶,富
于哲理。然而,尽管如此,还很难在他的诗中发现那种"自觉的生态意识"。我们对寒山不必苛求,不能用
今天的尺子去衡量过去的一切。
现代生活制造着垃圾,制造着污染,也制造着浮躁、焦虑和惶恐。自然文学提醒我们自然法则不可抗拒。
春夏秋冬,四时有序。山水相依,各有其位。山之南,谓之阳;水之南,之阴。山水不可颠倒,阴阳不可错
乱。自然文学主张,人应当过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同时去感受生命的教诲,在简约中体味生活的意义。
自然文学与穷奢极欲逆向而驰。它从生态问题中来,到人的灵魂里去。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自然文学对这个世界的畸变、扭曲和贪欲及堕落,会产生一点抑制作用吗?我们无法给出答案。然而,可以
肯定的是,尽管自然文学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而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则
是完全可能的。
当一个人失意甚至落魄的时候,自然文学能使他的心灵得到慰藉,人格得到完善。寒山三次科举不
第,家人、朋友对他冷眼相待,他被迫出走,栖身天台山的寒岩里,才创作了那么多书写自然的诗作。美
国自然文学作家缪尔,双目一度失明,陷入人生低谷。双目重见光明后,他决心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上最美的东西———自然。于是,他到美国西部的森林和荒野中寻找慰藉。这里还必须说说苏东坡。北宋
官场,风云跌宕。苏东坡在失意的时候,并没有消沉、颓废,一蹶不振,而是寄情于自然、耕读、美食。"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是苏东坡自然文学作品中的主角。"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疏疏帘
外竹,浏浏竹间雨。"苏东坡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淡定中觅得趣味,在趣味中觅得快乐。
术自然文学有如此这般的功能,但自然文学并非时髦的文学。自然文学与众声喧哗及穷奢极欲背道而驰,
它拒绝一切与美无关的事物。自然文学的美,不仅仅是指作品的辞藻和句式,也不仅仅是指描述的对象,
它更意味着一切都应该是美的———无论是我们置身的大地,享用的食物和空气,还是人的思想和灵魂。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 年 12 月 23 日李青松《自然文学垫高人的精神世界》)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 分)
【答案】
①文章首先解释了什么是自然文学,明确了自然文学关注的主角;②然后辨析了自然文学和生态文学的
区别,并论及自觉的生态意识;③接着论述了自然文学的功能,指出其对人生的作用;④最后指出自然文
学的一切应该是美的,以此来收束全文。(4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江苏省南通市 2021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材料一:
运河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对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的研究是对运河本体的研究,它主要考察人类行为对
自然水系的影响,也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运河的开挖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这
种行为的直接目的是便于交通运输、但从客观效果看,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同时,运河的开挖也引起了
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变。运河学关注的不只是河本身的自然属性及其工程技术进步,同时应该包括开
挖运河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区域水文改变、自然水系化、湖泊形或与消长……
关于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普遍关注的是运河在区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运河流经及辐射区域
产生的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社会现象入手,探究其发展演变过程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也就是说,运河区城
社会的研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史、经济史或文化史研究,而是与运河密切相关、有运河因素注入的
综合研究。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在水系不发达的北方地区,运河交通有其他交通路线无法相比的优势:
经济省カ,利用水的浮力,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承载能力强,船可以运送其他运输工具无法装载的大
宗物资和大型物体;受恶劣天气和山隔水阻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小……运河对区域社会的影响大而广泛:举
凡政治、军事、商业、手工业、农业、服务业及居住环境、城镇格局、文化文流、习俗变化、社会流动等
等,方方面面都有运河流动的印记。我们十分关注上述社会因素和社会现象,更关注运河对这些社会因素、
现象形成和变化所产生的作用。
研究中国历史离不开运河,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社会现象与运河也有关系。运河开发史
和送河区域社会史本身就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明清时期,
国家视运河漕运为经济命脉,明清史书中,有关运河漕运的记载很多,与运河相关的事件、人物比比皆是。
中国运河研究也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运河的研究与社会史有许多叠合之处。社会史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社会学
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上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进行研究。社会史是历史学的重要
分支,也是与社会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社会史与社会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研完往昔的社会整体及其各个
侧面,而后者研究现实社会的结构及社会问题。运河学研究的许多内容属社会史范畴,所以研究运河,不
仅需要使用历史学的方法,还需要使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
运河学的研究是一项多学科交叉融会的研究,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汇集与综
合。这种汇集与综合不是无序的拼凑,也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结合。
运河学研究的起点是对京杭运河文献及其他资料的搜集、保护、整理、研究。它可以为学术研完提供基本
的材料,对运河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河学研究的文化功能。
运河学研完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历史借鉴。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
动脉,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过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人们对运河的正面作用了解
较多,对其负面影响则知之甚少。运河学的相关研究旨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资借鉴,同时提醒人们关注
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全面认真审视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决策失误。
(摘编自李泉《运河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 分)
【答案】
①首先指明了运河学的研究内容(对象)(1 分);②接着论述了运河学的研究方法(1 分)及其特点(1 分);
③最后揭示了运河学的研究功能(1 分)。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2021 届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材料一: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阅读文
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交阅读等网络阅读,阅读媒介多
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
应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
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
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阅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
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
处理和应用。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
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
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语文课
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
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
段,而非目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
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从本质上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际
上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不是新闻传播学范畴的,而是语
文学科范畴的“媒介素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反思并适应媒介技术对母语习得的影响,在不
断接触、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聚焦时代发展的前沿,彰显语文学科的自我成长,意义重大,但在
当下的教育情境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如何抵御多元媒体对教
学的干扰问题。新媒介的引入可以增加信息容量,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拓宽学生的阅读与交流空间,但集
文字、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于一体的超文本,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如
果一味追求媒介的丰富,追求声、光、电的交响,而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则得不偿失。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虽
然还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广大师生能积极面对时代发展给语文的“教”与“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
力拓宽跨媒介视野,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的实践,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编自任明满、郑国名、王彤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与挑战》)
材料一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答案】
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一—跨媒介阅读的趋势不可阻挡,“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
心内容之一;②接着阐释“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指出“跨媒介习读与交流”活动应该围绕言语活
动展开;③然后论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面临的挑战;④最后展望“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对培养学生语
文素养的意义。
2021 届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材料一
"汉服"是自古存在的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之一,但因为历史的原因,并没有得到自然发展,期间断
代了 300 多年。而这 300 多年,恰恰又是全球化大变革的年代,不仅有着历史上频繁上演的"改朝换代",
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还有着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变迁。我们的生
活发生了近乎翻天覆地的变化。此番对汉服的接续,不仅是要找回其外观样式,还要重新拾起传统,使其
扎根于现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老树发新芽。
对于当下的汉服而言,若要找回这一系列的传统服饰,找寻古代汉服的外观样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
的还要跨越古代到现代的门槛。这两步,需要同步尝试与探索。复兴是推动民俗服饰的形成,带动更多的
传统服饰挖掘、保护与传承,因此我们不能有着先考据还原,再传承接续之说。
对于这个必须同步经历的两道坎,我们只能同步完成,无可退缩与逃避。
"汉服"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同时还泛指其一定范围内或其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秩序及内部联系
组合而产生的整体,是不同的小系统所组成的体系。作为集合概念的体系,我们的目的是推动它重新成为
一种活着的文化组成部分,而不是零碎的边缘化记忆和古代款式的生搬硬套,更不是对于某一朝、某一代
服饰的全面复盘。过去的零碎元素和款式,在现代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都会有着一定的缺点与不适应性。
所有的事物都应当顺应时代变化做出一定的调整。
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才有传承的可能。有观点认为,汉服是从明朝断裂,所以就要从复原明朝开始。
看似有道理,但可行性不高。同样还是因为时代的问题。今天人们的审美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古代的
服饰的确很美,也有一定的价值,现在的我们也可以穿着,但不应局限于此。另外当今的社会形态、文化、
工艺等都有着一定的改变,实际上已经无法完成百分之一百的复原了。
即使拿来了一样工艺的面料,如何穿又会是另一个大问题,过去有着《舆服制》,有着以紫为尊,以
黄为禁的习俗,即使照搬了其古代服饰的样式,没有其实际的身份、对应的穿着场合及文化内涵,这一件
衣服如此穿到大街上真的合适吗?
所以这里的核心是传承,但绝不是随意"改良",是根据考据后,经过总结与归纳之后的古代服饰发展脉
络和文化内涵来做接续与设计,绝不是随便想象发挥。做个比喻,一座森林烧毁了,我们要在原有的土壤
与根基上种植新的树木,采用现代化基因工程或者其他手段,重新培育一座森林,使其能够服务现代人、
有实际意义。研究原土壤、根基和遗迹是为了确保新树能够更好的生长,是其为重建的研究手段,而非是
研究目的。
体系的重构,类似于森林的重建。既不可能找到原来的残根重新栽植,因为已经不可能了,但也不是
我们随便买一些树苗种植就可以的。如果随便发展就没有了传统的接续,这里的现代汉服体系,是指经过
现代化建设之后的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体系在这里,是指一种活态的文化门类,有着自我发展脉络和动
力,适应现代社会自然发展,回归到如同我们的语言和饮食那种没有断代的状态。
这也正是汉服必须要考据,但又不能唯考据的重要原因;又是汉服要传承,但又不能照搬明朝的重要原
因。这里的体系是回到汉服复兴的初心,在民族学的框架下,填补民族服饰领域中空白的汉民族服饰。
(摘自梦玥、若木《复兴的汉服,接续的传统——重新认识回归现代的汉服》)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答案】
①首先从历史原因的角度指出汉服的接续传承出现断层,以此引出当下汉服传承的论题;②进而通过对
错误观点的批判、汉服考据的分析,指出重构汉服体系要适应社会和现代时代发展的需要;③最后重申、
强调重构汉服体系需要考据、传承,要回到汉服复兴的初心。(每点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
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看段落中是否有分论点。第一至三段,
指出汉服传承因历史原因出现断层,当下需要复兴、传承;第四至八段,写汉服的设计、复兴、传承要顺应
社会时代的发展需要。第四段指出汉服和其他事物一样要顺应社会发展;第五段、第六段分别从对错误观点、
汉服文献等考据角度论述汉服的设计复兴第七段、第八段运用比喻论证方法,通过不可再造原样的被毁森
林,来形象论述不可全盘复制汉服的道理。第九段,写汉服需要考据、传承,但又不能唯考据、不能照搬,
只有回到汉服复兴的初心,才能真正做好汉服的复兴、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