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

ID:657520

大小:3.73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1-04-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 说和做 3. 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学习目标 1. 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够概括文章内容。 2. 品味文章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 讲授新课 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啊,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导入新课 走近作者 臧克家 (1905-2004) , 诗人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 1932 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 《 老马 》 成名, 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 《 烙印 》 ,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 《 罪恶的黑手 》《 自己的写照 》《 泥土的歌 》《 宝贝儿 》《 生命的零度 》 等十多部。被誉为“ 农民诗人 ” 。最著名的诗作 《 有的人 》 。 检查预习 走近闻一多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7 月15日被特务暗杀 。 闻一多 (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 诗人 、 学者 、 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写作背景 一九四五年十月,蒋介石违背《 双十协定》 ,调遣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遭到人民反对。十一月十九日,重庆各界代表组成反内战联合会,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用一切办法制止内战。二十五日,昆明学生六千余人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骚扰破坏,各校学生于第二天起联合罢课。十二月一日,昆明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特务,屠杀殴打罢课师生,死四人、伤二十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 一二·一 ”惨案。事件发生后,昆明学生罢课达一个月之久,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声援,一个 以学生运动为主的反内战运动 ,席卷了整个国民党统治区。 地 壳 校 补 赫 然 函 寄 漂 白 衰 微 卓 越 深 宵 钻 探 锲 而不舍  兀 兀穷年   警报 迭 起 潜 心贯注  迥 乎不同 慷 慨 淋漓   气冲 斗 牛 无 暇 顾及   目不 窥 园   仰之 弥 高 炯 炯目光 沥 尽心血 qiào hán zhuó qiè qián dǒu mí jiào piǎo xiāo wù jiǒng xiá hè shuāi zuān dié kǎi kuī lì 正音识字 jiǒng 诗兴不作: 不是不作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作,起。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出自《论语·子罕》,是颜渊赞美孔子的话,意思是“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 弥,更加。 目不窥园: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 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词语记诵 兀兀穷年: 出自韩愈《进学解》,辛辛苦苦的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 到头。 衰微: (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迭起高标: 超群,出众。 迭,屡次。 锲而不舍: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沥尽心血: 滴尽心血,形容辛辛苦苦地劳碌工作。 沥,滴。 潜心贯注: (精神、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迥乎不同: 很不一样。 迥,差得远。 一反既往: 完全改变以前的情况。 气冲斗牛: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 泛指天空。 赫然: 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1. 文章从哪 两 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 说 ”与“ 做 ”? 2. 读完文章后可知,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 文章可分为 几部分 ?每部分各写了 几件事 ?每个部分是怎样 衔接 的? 整体感知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读完文章后可知,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 个人? 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 3.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几件事?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的? 文章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作为学者”的方面,记述闻一多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 写了闻一多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事情。 第二部分 “作为民主战士(革命家) ” 的方面,记述闻一多作为革命家“说”了就“做”的特点。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 过渡。 第七段 承接上文 进行小结,第八、九段 开启下文 。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它的好处在于: 衔接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 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衔接: 1. 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起笔好在哪里? 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 开门见山 ,而且 引起悬念 :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文章 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 起笔, 直接点题 ,不拐弯子。摆到读者眼前的引文经过了精心挑选,言简意明。它有 两个特点 :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2. 文章是怎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行记叙议论的? 文章摆出了闻先生的语言片段以后,就围绕这一点记述他有关的“行”的事实, 截取了闻先生向古代典籍钻探的事实着力描叙 。 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议论 ,论证闻一多先生确实是做了再“说”,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回应了引文 。 为了 使议论更有说服力 ,作者又 简要地夹叙了两个事实 :十年艰辛撰写了楚辞“校补”;又向“古典新义”迈进。 为了 证明事实有足够的根据 ,在 叙事之前点明 作者对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时期的闻一多先生有着深刻的印象。 录 有人说闻一多这种“做了也不一定说”的做法已经过时,作为当今青年应该学会“推销自己”,争得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针对这种社会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 拓展延伸 大师笔下的大师 巨人心中的巨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 臧克家 《 有的人 》 毛泽东赞扬闻一多: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 别了,司徒雷登 》 课文结构分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做了再说 做 了不说 说了就做 既说又做 《 唐诗杂论 》 《 楚辞校补 》 《 古典新义 》 起草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卓越的学者 学者方面 ( 1-7 ) 民主战士 ( 8-20 ) 大勇的革命烈士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归纳总结 阅读 《 最后一次演讲 》 ,体味作者的爱国情感,摘抄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课外赏析 七年级语文 • 下 (R 版 ) 第 1 单 元 2. 说和做 ——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函寄 ( hán )   硕果 ( shuò )  炯炯目光 ( jiǒng ) B .澎湃 ( bài )   校补 ( xiào )   迥乎不同 ( jiǒng ) C .潜心 ( qiǎn )   迭起 ( dié )   沥尽心血 ( lì ) D .赫然 ( hè )   深宵 ( xiāo )   气冲斗牛 ( dòu ) • • • • • • • • • • • • 点拨 B 项“湃”应读“ pài ” ,“校”应读“ jiào ” ; C 项“潜”应读“ qián ” ; D 项“斗”应读“ dǒu ” 。 A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独裁 高标 心会神疑 潜心惯注 B .游行 慨书 视死如归 一反即往 C .淋漓 救济 心不在焉 群蚁排衙 D .典藉 疏赖 昂首挺胸 兀兀穷年 C 点拨 A 项“疑”应为“凝”,“惯”应为“贯”; B 项“慨”应为“楷”,“即”应为“既”; D 项“藉”应为“籍”,“赖”应为“懒”。 3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 更高。弥,更加。 ) B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 C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 ( 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 D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 气势之盛可以跟斗牛相比。 ) D 点拨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 • • • • • • • • • • • • • 4 . 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市工商局一举查获了不良商贩沥尽心血、苦心经营的制假窝点。 B .敬爱的魏老师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三尺讲台,兀兀穷年,在教学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C .这里虽然只有一河之隔,但两岸的气候条件却迥乎不同。 D .为了攻破这个科学难题,他一年多以来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把家庭放在一边,现在终于成功了。 A 点拨 “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是褒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 • • • • • • • • • • • • • • • 5 . 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他 ( 闻一多 ) 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②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③他 ( 闻一多 ) 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A .拟人 排比 对比 B .比喻 排比 引用 C .比喻 对比 对比 D .拟人 比喻 引用 B 6 .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作者臧克家,是山东诸城人,代表作有诗集 《 烙印 》 等,被誉为“农民诗人”。 B .本文从闻一多作为学者、诗人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介绍他的“说和做”。 C .在作为学者和诗人方面,闻一多先生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D .本文用“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的例子来衬托闻一多先生对学术研究的专注。 C 一、语文要素训练 7. 【 训练点:细节描写 】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许多细节描写,请举例说明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示例一: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夜间睡得很少”,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 示例二: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此处细节描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8. 【训练点: 选材 】 闻一多先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记述的事情很多。作者选取了哪些事情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说说这样选材的好处。 学者方面:列举了闻一多写的三本书: 《 唐诗杂论 》《 楚辞校补 》《 古典新义 》 。写作 《 唐诗杂论 》 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的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革命家方面:列举了三件事: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讲、参加示威游行。 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9. 【训练点: 品析文章语言特色 】 请简要概括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①生动形象。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作者不用“研究”而用“钻探”,生动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②精练含蓄。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③富于感情和音乐美。“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将叙述、描写抒情化,洋溢着赞美之情;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二、精段品析 阅读课文“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 他,是行的高标”,回答问题。 10.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11.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领起了文章的下一部分。“还”“另外一个方面”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将“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衔接起来,使前后两部分过渡自然。 12. 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走到 …… 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从动作和外貌方面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为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充满了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 13. 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常常只说不做,或者说一套做一套,你是如何看的? 示例: 我觉得只说不做和说一套做一套都是不好的。我们应该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有言行一致,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点拨 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阐述理由,观点合理即可。 三、拓展阅读 至深至纯师生情 —— 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 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也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 2000 年 2 月初,我向上海文艺出版社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郝先生对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意出版四卷本 《 周有光语文论集 》 ,并由 他 自己担任编辑,不过要我大力协助,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转交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因为这些文章是周先生的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谈不到什么名利。这部论集出版时没有具体署名由谁主编,只在 《 出版说明 》 里提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苏培成同志承担”,这就足够了 。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开始了论集的编选。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录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论文。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 后 由先生 审定。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我、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 ④ 2007 年 5 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奖活动。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按要求买了三部 《 周有光语文论集 》 ,亲自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申请参评。事有凑巧,过了不久,我收到吴玉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胡明扬先生。 8 月份,评选开始。我所在的小组专门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 。 座谈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锡良说:“我认为,在语言学类参评的图书中,只有 《 周有光语文论集 》 够得上特等奖!”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专家的响应,这部书最后被评为特等奖。 ⑤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 《 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 》 。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本书,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可是有的地方自己也拿不准。我就想起了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周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指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不妥。这种旧说法,不符合事实。汉字中有假 借字 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汉字是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书中胡乱混淆语言学和文字学,不妥。文字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 ” ⑥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 D.S. 白瑟拉托 《 文字以前 》 中的话引起了周先生的注意。周先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很想读一读。他对我说,你看看北大图书馆有没有。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生送去。那时周先生已经 102 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这令我十分敬佩。 ⑦今年 6 月,周有光先生和我的通信集 《 语文书简 》 出版。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 118 封。 《 语文书简 》 出版后,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给我发来邮件,谈了他的读后感。他说:“昨天一口气读完了 《 语文书简 》 ,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我受了他的鼓励,就写了这篇文章,用以自勉。 ( 有改动 ) 14 . 选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与周有光先生之间的几件事。 15 . 选文第③段“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的“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 “这桩心事”指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文集。 16 . 从选文第⑥段看,周有光先生的哪些品质令人敬佩? 活到老,学到老;治学严谨;求知欲强。 点拨 人物性格特征是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结合文中典型事例归纳即可。 17 . 选文第⑦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 点明中心 ( 揭示主题 ) ;照应题目。 18 . 你认为选文中哪件事能够正面体现“至深至纯师生情”? 示例一: “我”主动提议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文集而不署主编之名。 示例二: 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以后,“我”买了三本周先生的文集,亲自申请参评。 示例三: “我”担任评委时,拿不准的地方请教先生,先生很快就回信提出自己的意见。 示例四: 作者与先生的通信集 《 语文书简 》 出版,书中收入师生往来书信 118 封。 19 .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风流人物。现在请你协助出一期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黑板报。 (1) 黑板报共三个板块,请仿照已拟好的栏目拟出第三板块的栏目。要求结构、字数都相同。 第一板块:品读古名人名言 第二板块:评述古名人功过 第三板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古名人名篇 (2) 第一板块是对名人名言的品读鉴赏,请选取某一古名人的一句名言,加以品析,并写上简单的批注。 ( 提示:批注可从语言特色、表现手法、思想内容、得到的启发等方面入手 ) 示例  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刘备 ) 批注:劝诫世人不要忽视细小的事情,语重心长。 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 )   告诫人们要想学业有成,必须要勤奋。 20 . 本文夹叙夹议地讲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的言行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勇于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请你也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写一个人或者写你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片段练笔 例文: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 离骚 》” 是对他绝唱的赞美,才华横溢的他因此被后人所仰慕。然而,正当他专心地撰写 《 史记 》 时,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强加给他,在那样的年代,他无法阻挡这飞来横祸。腐刑的耻辱让他无法承受,他失意过,彷徨过。但坚强的意志和父亲的嘱托让他活了下来,他忍辱负重,走过那一个拐角,在那样的环境之中,完成了不朽的著作。 司马迁,这个伟大的古人,他以坚强修得了精神与著作的双重圆满。他走过那一个拐角,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