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4:科普文章阅读
考纲考点解析
【考纲解读】2010年广东省语文《考试大纲》首次将科普文章阅读列入实用阅读部分, 其题型、分值都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相同,且放在同一题位上。
科普文章阅读的考查同“传记阅读”部分。
【考点透析】
一、科普文的含义
科普就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人才培养。因此科普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普文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用以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并使公众有能力参与科技政策的决策活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昆虫记》。
二、科普文的类别
(一)科学小品
1、概念: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的小品文。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2. 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1)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比如,有科学小品提出“盆花不宜在室内过夜”,理由是植物在夜间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室内过夜,有害人的健康。事实上,每300平方米叶面呼出的二氧化碳才相当于一个人的呼出量。可见,几盆花放在室内过夜,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2)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
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
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比如《死海不死》中关于一段神话故事就用了记叙的写法,而《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有许多精彩的描写。
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比如《死海不死》中插入一段神话故事,把人在死海中不下沉的情形叙述得形象生动,从侧面说明死海水的浮力大的科学道理。又如在《人类的语言》一文中插入在上小学时大师兄作文中两句话的情景,都使得文笔轻松活泼。
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仔细阅读二、七两个单元的说明文,有意识地把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找出来,品味其语言特征。因为有些科学知识不太好懂,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可以使科学原理通俗易懂,便于介绍、普及科学知识。
(3)内容的通俗性
科学小品文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比如《人类的语言》、《话茶》、《天石》等文,都具有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
3. 科学小品的形式。
随着科学小品内容的广泛性,从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太阳;无论是工业、农业方面,还是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学小品的题材。所以小品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灵活自如。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描述式
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小品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叙述;具有文艺性散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比如《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之一。这种描述式便于说古到今,旁征博引、趣味盎然,吸引读者。
(2)自述式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手法,赋于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比如《灰尘的自述》、《我是电》等题目就是自述式的。
(3)故事式
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们在读故事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这种表达形式称故事式。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称;相同的是,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采用这种形式,既要使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既然是故事,就应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就是将所述的事物人格化,还要有情节;在表达方式上,一般兼有叙述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当然不能强调了故事而忽视了科学知识,喧宾夺主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3)谈话式
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说明。这种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读者沟通,产生共鸣。同时,这种写法文字更易精练。
谈话式一般分为三种:一问一答式、甲乙对话式、文中对话式。前两种比较常见,也容易把握,后一种是把人物对话组织到具体故事当中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由对话内容的变化而推进,对话是文章的主体。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要依据内容而定,要突出以说明为主线,集叙述、描写、抒情甚至议论为一体,看似散文,实为说明,用文学笔法的感染作用,达到说明的目的,可读性更强。
(二)介绍性说明文
介绍性说明文是根据某种特定的需要,介绍某种事物或说明某种事物特点的一种说明文体。它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向别人介绍清楚事物“是怎么样”的,对被介绍对象起解释、阐述的作用。
在传统高考中,纯科技类说明文,如《颅脑与肠脑》;社会科学类说明文,如《铜奔马》;自然科学类说明文,如《沙尘暴》,这些都属于介绍文。传统高考中一般把它们放在第一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侧重考查学生对概念、语句、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以推断的形式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新高考把它放在第二卷实用阅读部分,以主观题形式呈现。
1.介绍性说明文的特点
(1)知识性
介绍性说明文以知识的传导作为文章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读者认识介绍对象是它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知识性便成了介绍文的内涵。介绍文的知识性内涵,建立在写作态度的“客观”“如实”之上。作为文章,介绍文不可能没有见解,不可能不包含着作者的倾向。不过,这种“倾向”是历史的、客观的定论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不能带有作者的偏见。
(2)直接中介性
介绍性说明文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介。作者通过介绍文,把知识传授给读者。这种中介,不是通过暗示,不是通过旁敲侧击,不是通过画龙点睛,而是直截了当地把作者想让读者知道的知识展示出来。
2.介绍性说明文基本结构
(1)总分式
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主体部分详写说明对象,结尾部分总结说明对象。
3.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2)时间顺序
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3)逻辑顺序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4.说明方法
(1)下定义
用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揭示出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2)分类别
把被说明事物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进行说明。
(3)列数字,
援引有关数据以解说一定事物性状。
(4)举例子
列举事实材料来说明事物。,
(5)作比较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或异类事物作比较,通过同点和异点的分析,达到说明事物本质的目的。
(6)作比喻
运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
(7)设图表
用图画、表格对被说明事物作较直观明晰的说明。
三、科普文阅读要求
在考场短暂的时间内,要做到迅速地阅读说明文,准确解答问题,考生就一定要在考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一)分清类别读懂文本。
拿到说明文要立即分清说明文的类别,注意各自的特点。介绍性的说明文在于让人开阔眼界,增广见闻;记叙性的说明文在于科学地、精确地记录研究对象的变化;文艺性的说明文寓科学性、知识性于趣味性、娱乐性之中;阐释性说明文旨在阐述事理、事因、物因,使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科技说明文主要是研究自然科学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见解等。
(二)考试中应该三读文本。文本就是我们要阅读的文章本身。要做好阅读题,就必须把文本真正读懂,这是答题的必要前提。
一读,快速浏览了解大意。因考场上时间宝贵,不可能像平时那样慢慢地读,快速浏览的目的是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正确把握文章的思路,知道文章的结构是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还是“总一分一总”,是按时间顺,还是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进而准确地把握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注意,说明实体事物一般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以时间为序,阐明事理一般按逻辑顺序,对某事物做单一的说明则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有的说明文综合几种说明顺序。
二读,根据题目细读重点句段。细读不再是全文泛读,而是有针对性地读,这样集中读,不仅速度快而且实用性强。题目问什么或者要求什么,就读什么,重点阅读相关内容。注意那些起限定作用的词语及那些表示各种不同的判断的副词,以更好地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是桥梁专家茅以升的说明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作者先用“大约”、“可能”表示估计,再用“有记载的”限定范围,然后用“最”强调程度,极有分寸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阅读这篇文章,只有用心揣摩,才能体会出这篇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读,这是对前两次阅读的深化。就是根据全文的意思和题目的要求深入品读,考虑答题思路,确定答案。
1.审清题意把握要求
许多同学轻视了审清题目这一关,从而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因漏读或错读题目而失分,这是一种过失性的失分,只要细心读题,完全可以避免。有的学生忽略题目中的修饰语而失分,还有的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而失分。仔细审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得分率,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或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更需要认真审题。有些所谓难题,只要仔细阅读,捕捉到题目所给的信息,就能发现其内在含义,进而攻下难关。捕捉到的“信息”只是一个“毛坯子”,需要根据题意作比较后进行精加工。
2.准确表述灵活回答
前两点如能做好,就已胜利在望,但如果在表述上略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表述要准确,就是将前面通过阅读确定的答案以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求做到准确、简洁、灵活。准确是答题最重要的要求,语言再漂亮,不准确也绝不会得分。在准确的前提下,还需要简洁。答题的语言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准确和简洁。所谓灵活,就是在答题时不能死板地套用平时的练习或检测,考试中有许多题目会让考生有似曾相识之感,即使这个题目与平时做过的某道题差不多,也要细致分析,灵活回答。
3.掌握方法避免失误
考查的知识点不同,阅读解答方法也不同。解题方法不是绝对的,但要绝对避免容易给解题造成错误的方法。为了节约时间,可以先看题,然后在文中寻找与题意有关的语句。
南粤高考直析
【粤题精讲】
一.【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绝妙的错误
[美]刘易斯·托马斯
大自然迄今取得的唯一最伟大的成就,当然要数DNA分子的发明。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它。它装在第一个细胞之中,那个细胞带着膜和其他东西,在大约30亿年前这个行星渐渐冷却时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浓汤似的水中。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因为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
可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尽管今天再来谈论进化方面的进步已经不时髦了,因为如果你用那个词去指称任何类似改进的东西,会隐含某种让科学无能为力的价值判断,可我还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毕竟,从一个仅仅拥有一种原始微生物细胞的生命系统中一路走来,从沼地藻丛的无色生涯中脱颖而出,演进到今天我们周围所见的:—切——巴黎城,依阿华州,剑桥大学……我后院里的马栗树,还有脊椎动物大脑皮层模块中那一排排的神经原——从那一个古老的分子至今,我们真的已经走得很远了。
我们绝不可能通过人类智慧做到这一点。即使有分子生物学家从一开始就乘卫星飞来,带着实验室等等一切,从另外某个大阳系来到这里,也是白搭;没错!我们进化出了科学家,因此知道了许多关于DNA的事,但假如我们这种心智遇到挑战,要我们从零开始,设计一个类似的会繁殖的分子,我们是绝不会成功的。我们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设计的分子会过于完美。假以时日,我们终于会想出怎样做这事,核苷酸啦,酶啦等等一切,做成完美无瑕的一模一样的复本,可我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那玩意儿还必须能出差错。
能够稍微有些失误,乃是DNA的真正奇迹。没有这个特有的品性,我们将至今还只是厌气菌,也绝不会有音乐。一个个地加以单独观察,把我们一路带过来的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然而,突变的发生又绝不是意外,因为DNA分子从一开始就命中注定要犯些小小的错误。
假如由我们来干这事,我们会寻求某种途径去改正这些错误,那样,进化就会半路停止了。试想,一些科学家正在专注地从事于繁殖丈本完全正确的、像细菌一样的无核原生细胞,而有核细胞却突然出现,那时,他们会怎样地惊慌失措。
我们讲,犯错误的是人,可我们并不怎么喜欢这个想法。而让我们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犯错误也是所有生物的本性,那就更难了。我们更喜欢立场坚定,确保不变。可事情还是这样的:我们来到这儿,就是由于纯粹的机遇,也可以说是由于错误。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
不管怎样,只要DNA分子有这种根本的不稳定性,事情的结果大概只能如此。说到底,假如你有个机制,按其设计是用来不断改变生活方式的;假如所有新的形式都必须像它们先前那样互相适配,结成一体;假如每一个即兴生成的、能对个体进行修饰润色的新基因,很有可能为这一物种所选择;假如你也有足够的时间,那么,这个系统注定要迟早发育出大脑,还有知觉。
生物学实在需要有一个比“错误”更好的词来指称这种进化的推动力。或者,“错误”一词也毕竟用得。只要你记住,它来自一个古老的词根,那词根意为四处游荡,寻寻觅觅。
(选自《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有删改)
19.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如何理解这两句话?(4分)
【答案】“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指的是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指的是我们从那一个古老的分子至今,我们真的已经走得很远了。(抓住语句在段中的前后文去理解句子的含义。)
【解析】考查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和全文的主旨进行综合分析、整体把握。
20.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5分)
【答案】“惨淡经营”移用手法,把用于人的词语用到细胞的演变上,生动形象。“让进”一词把分子演进过程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出来,形象生动。“白搭”是口语化的语言,明白自然地把某些科学家的不出错误的研究加以讽刺。“玩意儿”也是口语化的语言,同样清楚明白地说明了“完美无瑕的一模一样的复本”的分子。(抓住科普小品的语言特点进行说明,可分为生动形象、口语化。)
21.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答案】“绝妙的错误”指的是DNA的演变过程,在不断的“错误”中由单细胞生物逐渐形成不同的生物。之所以称为“错误”是指演变过程中“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比如“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这些错误。说错误是“绝妙”的主要是说这一个个的意外错误,才成就了今天的生物。所以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
【粤考趋势】科普类阅读在2008年广东高考中出现了,但由于其实用性大,语言通俗易懂,反映的问题与社会、人们关系密切,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科普类阅读再次出现仍然是可能的,所以备考中要读多些科普类文章,还可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
应考方法盘点
一、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如:(华附2007—2008学年度高三综合测试三,“考点对应直练”训练一) 第1题:请简要概括建设海
底观测平台的意义。
【分析】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首先要弄清问题的方向,看问的是什么;然后,要在原文中找准答题的区间,即答案在原文的哪几段中;最后,根据问题在原文中提取有效信息(关键词句)组合答案。
【技法】筛选并整合科普文的信息要求考生从科普文中的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抓住科普文中的重要的知识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其中包括体现概念和语句内容的若干要点(形成的条件、原因或相关因素);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或者是按提供的例句去寻找同类的语句;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或在结构层次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如:(2008年广东卷,见粤题精讲)第20题: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子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语中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
【分析】本题将“语言特色”和“文体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考查,很有创意,能力层级C。
科普文章的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所以它的语言除了准确严谨外,往往还具有趣味性、形象化、通俗易懂的特点,以便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轻松愉快地理解科学知识。
《绝妙的错误》一文,为了科学地介绍有关DNA的知识,当然首先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引用确凿的事实、具体的数字和某些科学术语来说明问题,这就决定了它的语言基调是平实的,质朴的,严密的,表述主要使用说明的方法。但这不等于说科普文就要排斥文艺手法的运用。恰恰相反,“质而无文,行之不远”,为了科学知识得以更好地传播,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科普作家在不“以文害质”,即不影响科学知识准确性的前提下,对文艺手法也格外青睐。在平实的说明中穿插了生动的描写,在科学的介绍里交织进形象化的语言,这是《绝妙的错误》一文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它以“绝妙的错误”为题,艺术的气息就十分浓郁。它既准确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诗意盎然,给人一种醒目的美感,含孕着令人必读的诱惑力。“惨淡经营”中的“惨淡”是苦费心思的意思,“经营”指筹划,该成语常用于指创业的艰辛,用在文中就形象地写出了DNA艰难复杂的发展过程,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白搭”是方言,是没有用,白费劲的意思,在这里就很通俗而明确地表达了DNA的内在机制是人类所无法设计的;“玩意儿”其中一个意思是小摆设、玩具,或有趣的事物,也泛指东西,“玩意儿”一词极富口语化的特色,能让读者在轻松诙谐中开始思考到DNA发展过程中的绝妙的错误,充满了趣味。让进:一般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表述核苷酸的“旁移”和新元素的“加入”,形象、简明地说明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复杂而深奥的突变。
解答本题时,必须注意满足题目提出的要求。本题主要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分析”,二是“语言特色”。下面一例答案,显然就没有满足题目的要求:
“白搭”一词把人类要设计出DNA是完全不可能的意思诙谐有趣地表达了出来。“惨淡经营”一词,把第一个DNA生长、繁衍过程的艰辛与漫长准确表达了出来。 在这两个答案中,对“白搭”、“惨淡经营”的意思的理解是正确的,但却没有明确回答“语言特色”。准确的答案见“粤题精讲”。
【技法】科普文章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这也是由其科学性决定的。由于展现的科学内容需要客观性和科学性,因而语言就必须严谨准确。这不仅体现在用词、造句方面要力求精确,合乎语法习惯,而且所运用的专业术语、科学解释也必须准确无误,毫无歧义。如对绝对冷度和超低温所下的定义,就很科学严谨;而人类目前还没有达到绝对零度时,作者说:“人们在实验室里,已获得和绝对零度只差1/5000000℃的超低温!”运用数据,既显得严谨求实,又展现了难以达到的遗憾。再如“奇妙的现象”的2~3段中描述的大量现象,是在“零下190多摄氏度”的“液态空气”中看见的,离开了这个条件,就谈不上科学性;而说到惰性气体氦的“超流”,作者说“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正确地解释这种现象”,从时间(目前)上加以限定,既是客观事实,将科学的解释寄托于将来,十分严谨。
但是,语言的严谨性并不代表着一定要板着面孔说话,科普文章重在普及。介绍某一现象,解说它所包含的科学原理,是为了让没有拥有这一知识的人更方便地获取相关知识,语言生动可以帮助读者克服心理障碍,在自然轻松中获取相关知识。如本文第一部分,为了说明逐渐引入绝对零度,就提到了冰雪、南北极、月亮的背面、海王星等的温度,并将高温和低温对比说明冷的极限;第二部分中铅的“听话”和氦的“爬”,则是运用拟人手法展现超低温下的奇妙现象的;“没有电阻的导线”更是举例说明种种金属、合金的超导现象;“诱人的幻想”中金鱼的复活,“摆动着它那轻纱般的尾巴,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更生动形象,令人神往。
结构上,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科普文章强调科学性,首先就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思维的严密不仅表现为内容上的科学准确,也表现在写作的条理和整个文章的布局安排上。结构的合理性正是作者思维严密的外在表现,从熟悉到陌生,从现象到研究,从本质到应用,作者层层深入地展现着科学的行文思路,既条理清晰地体现了行文科学严谨的特点,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规律。
解答“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类题型,注意:梳理清文章的层次,看文章写了哪几层意思(要善于借助标志性的词或过渡句);找中心句或关键词,并将其加以概括。一般来说,科普文章的层次是比较分明的,或以时间为序(本文是以时间为序),或以空间为序,或按总分的顺序解说。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见上文第2点)
二、鉴赏评价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如:(2008年广东卷,见粤题精讲)第21题: 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能力层级D。设问的虽然是标题,但由于这标题不但是全文内容的总括,也体现了作者对DNA的评价(“绝妙的”)。同时,本题同时也考查了分析综合能力,因为要准确回答本题,主要是依靠梳理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来完成,但我们仍将它作为D级来分析。
首先,标题为什么用“错误”一词?从文章第七自然段可知,“错误”指的是DNA分子的“不稳定性”。正是DNA分子的这种不稳定性,引发了DNA的一次次变异,推动了地球物种的不断进化。文章在最后一段中指出,由于在生物学上找不到一个更好的词采指称这种“进化的推动力”,因此只好用“错误”一词。
再者,是“绝妙”,这是文章的中心词。文章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自然段,就是围绕着“绝妙”来行文的。在这几个自然段中,作者一再指出,DNA的这种“错误”在产生变异的过程中,又因外因的不同充满了各种偶然性,而且人类的智慧也难以设计出这种“错误”,因此,这种“错误”称得上是“绝妙”的“错误”。
基于以上的原因,作者便以“绝妙的错误”来概括本文的内容(中心思想),并表达了作者对DNA分子这种天生的奇迹的赞美(评价)。
就本题而言,题目以一个标题为设题点,考查了考生对文章行文思路的把握、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以及作者在文本中流露的态度、评价。切人点具体而小,但考查内容却丰富而有一定的思考深度。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文本一旦产生,就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并呈现一定的社会价值,科普文也不另外。读者可以评价它是否激发人们热爱科学的情感,也可以评价科普文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影响,或者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和影响等等。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见 “分析综合”的第2点)
三、探究(见“传记”阅读部分)
备考简料清点
无
考点对应直练
专题三十 考点对应直练
训练一
(时间:30分钟,满分:30分)
一.(华附2007—2008学年度高三综合测试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 海 底 装 上 “ 眼 睛 ”
——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
新世纪伊始,一个新的科学热点正在出现:这就是海底观测系统。其功能是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
迄今为止,人类“入地”的能力仍然远逊于“上天”。海底是最贴近地球深部的去处,从海底“第三个平台”观测地球,将揭示地球系统“运作”之谜。
建设中的海底观测系统,是通向新突破的捷径,作为新开的领域,各国都处在起步阶段。中国,正经历着数百年不遇的良机。
假如把地面与海面看作地球科学的第一个观测平台,把空中的遥测遥感看作第二个观测平台,那末新世纪在海底建立的,将是第三个观测平台。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部不断扩展视野的历史。古人没有想到海洋有这么大,15世纪重新发现的“托勒密地图”上并没有太平洋,以为欧洲航海西行到亚洲并不遥远,否则哥伦布也许不敢冒这个险。当然更不会知道海底的地形起伏,会比陆地的高山深谷还大,这要等到20世纪中期,有了声波测深技术才能发现。现在我们知道,海水比河水多百万倍,海洋的平均水深3800米。隔了厚层的水,人类对深海海底的了解,还不如月亮和火星表面。而地球深处“地幔”里的水,又比地球表面的海水多许多倍。
人类视域的突变发生在17世纪:用新发明的显微镜,看到了细胞,看到了微生物;用新发明的望远镜观察行星,提出了“日心说”,导致“哥白尼革命”。又一次突变发生在20世纪:航天技术使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第一次看到地球的全貌,开始将地球看作一个整体,将地球上种种现象连结为“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导致地球系统科学的产生,被喻为”第二次哥白尼革命”。
这次“革命”对地球科学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浩瀚的大洋。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大都是19世纪晚期以来通过航海从船上取得,这种星星点点、断断续续的观测,带来了许多错觉和误会。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测量海底地形的办法还是用绳子系上重锤抛到海底,用绳子的长度测算水深,如此得来的测点寥若晨星,绘在图上当然只能说明海底平坦,地形单调。再如船上用温度计测量海水表层,只能测了上一点再测下一点,永远也画不出一张同时的海洋温度图来。20世纪出现的遥测遥感技术从卫星获取地球信息,开辟了全新的对地观测系统,能够获取全球性的和动态性的图景。同时得到的不仅有海水表面的温度、风场、海流和波浪,而且有生产力、污染以至浅海地形等各方面的信息。
但是遥感技术的主要观测对象在于地面与海面,缺乏深入穿透的能力。隔了千百米厚的水层,遥感技术难以达到大洋海底。现在要问:能不能换一个视角,不要老是从海面看海底?可不可以从海底看海面,把观测平台放到海底去?新世纪伊始,一个新的热点正在出现:这就是海底观测系统。
海底的观测平台的功能是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结果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
1.请简要概括建设海底观测平台的意义。(4分)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2.综观全文,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5分)
【此题考查概括中心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3.根据文义,你认为建设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能否导致地球系统新科学的产生,从而带来“第三次哥白尼革命”。 (6分)
【此题考查探究文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三点:探究F】
一.1.参考答案:将深海大洋置于在类的监测视域之内,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海底观测平台是地球系统的第三个平台,使人们换一个角度观察地球。(每一点2分)
方法点拨:答这类题,首先要弄清问题的方向,看问的是什么;然后,要在原文中找准答题的区间,即答案在原文的哪几段中;最后,根据问题在原文中提取有效信息(关键词句)组合答案。
2.参考答案:第一阶段: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主要通过航海从船上获得;第二阶段:人类通过简单的工具测量海洋;第三阶段:遥感遥测技术出现后,人类从卫星获取地球信息,加强了对海洋的认识。第四阶段:海底观测系统的建成,人们可以从海底看海面。
方法点拨:答此类题,要注意两个重要的方法,第一,梳理清文章的层次,看文章写了哪几层意思(要善于借助标志性的词或过渡句);第二,找中心句或关键词,并将其加以概括。一般来说,科普文章的层次是比较分明的,或以时间为序(本文是以时间为序),或以空间为序,或按总分的顺序解说。
3.答案示例:能导致地球系统新科学的产生,从而带来“第三次哥白尼革命”。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不断探求海洋的秘密,已经对海洋有了较深的认识,特别是20世纪出现遥测遥感技术从卫星获取地球信息后,人们不仅能探测到海水表面的温度、风场、海流和波浪,而且能了解海洋的生产力、污染以至浅海地形等各方面的信息。另外,人类有“上天”探求月球的本领,就应该有“入地”观测地球的能力,因为,相对而言,“入地”不比 “上天”难。
方法点拨:答这类题,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有小论文意识,即答题要有理有据,简明、连贯、条理清晰;第二,既要联系文本,又要联系社会现实;第三,要有自己的观点,态度鲜明。
二、阅读下面一则科技文,按要求完成4—6题
南美恐龙化石的发现
南美大陆,也是一个出产恐龙化石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每年大约可发现10个恐龙种类,而在南美的阿根廷,每年都可以找到1-2种的恐龙。近年来,那里新发现的恐龙化石更令古生物学界震惊。
以前,在南美大陆也曾找到过恐龙,但人们认为在中生代时,恐龙的领地被北半球的劳亚大陆和南部的冈瓦纳大陆之间的海洋隔开了。这些地区的恐龙从距今约1亿8千万年前的侏罗纪开始了自己的演化发展,所以演化出一些畸变的古怪种类。但现在,这一看法正在改变。
在阿根廷南部的一个叫做帕塔哥尼亚 (Patagonia)的小镇,找到了一些被命名为巨龙的恐龙骨骼化石,这种与霸王龙十分相似的恐龙生着巨大而锋利的牙齿,但与霸王龙的牙齿相比,这种恐龙的大牙显得脆而易碎,如果用它在骨头上咬出洞的话,就会像刮脸刀那样被折断,所以,古生物学者们认为它的作用应是撕肉,刮肉和放血。后来,在南美大陆上,这种巨龙成为霸王龙的有力对手,也成为白垩纪时的霸王。
90年代初期,一位叫赫瑞狄娅的小姑娘在牧羊时偶然发现了一根巨型骨头,闻讯赶到的古生物学家们用了整整7年时间,才挖掘出部分骨骼化石——那是一种真正的巨兽中的巨兽!估计它生前的体重可达到100吨,它极有可能是地球历史中曾经出现过的最重的陆地生物,属于食草类恐龙。
无论这种巨大的蜥脚亚目恐龙所发生的是进化还是退化,在北美洲,它们只生活到侏罗纪未期。这类恐龙被体型远远小于它们的禽龙类恐龙(如鸭嘴龙和角龙)排挤掉了。理由很可能在于这种蜥脚亚目恐龙的咀嚼能力远远比禽龙类的差,一些鸭嘴中的牙齿可多达1200枚。但是,在南美洲,蜥脚亚目恐龙却一直生活到白垩纪未期,包括特征鲜明的“阿根廷龙”,但迄今为止生物学者们无法认清它们在南美大陆成功的奥秘。
世界上许多研究恐龙的学者都同意“恐龙的年龄就是大陆板块破裂的实际年龄”。这一说法,因为以往的化石证据表明,在侏罗纪开始时,整个地球上的恐龙是极为相似的,然后,地球上的陆地开始分离了,每块大陆上的恐龙就变得彼此不同了。但是,南美恐龙的发现却给这一观点划上了大的问号。 90年代初,布依诺斯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几位古生物学家在南美大陆找到了一具从未见过的恐龙化石——它长得像鸵鸟,尾巴像鳄鱼,在前肋上长着奇怪而笨重的仅有趾的爪子,科学家们一直无法给它命名。后来,在蒙古戈壁发现了与之十分相似的动物,古生物学家们称它为“Mononykus”。 这两种十分相似的恐龙都生存于晚白垩世,当时的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早已分裂开了。这两块被海洋相隔数千公里的不同大陆上会有如此相似的恐龙,其原因是什么呢?它们难道是按照同样奇怪的解剖学特征演化的吗?或者,即使大陆分离之后,彼此之间尚存有陆桥或岛链相连接吗?这一切迷团,只有找到更多的化石标本才能揭晓。(摘自《化石》)
4.在南美大陆发现的南美大陆巨龙的恐龙骨骼化石和90年代初期发现的巨型恐龙化石,它们同属于哪一类恐龙?(4分)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5.第二段中提到“但现在,这一看法正在改变”,请根据南美恐龙化石的发现说说发生了怎样的改变。(6分)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6.布依诺斯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发现恐龙化石和在蒙古戈壁发现的恐龙化石极为相似,这个发现有何意义?(5分)
【此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三点:探究F】
二、【参考答案】4.属于蜥脚亚目恐龙。
5.原来人们认为南美地区的恐龙从距今约1亿8千万年前的侏罗纪开始了自己的演化发展,会演化出一些畸变的古怪种类,(3分)但巨龙和巨型恐龙化石都属于蜥脚亚目恐龙,在北美洲,它们只生活到侏罗纪未期,在南美洲却一直生活到白垩纪未,并没有发生畸变。(3分)
6.以前的研究者认为“地球上的陆地开始分离了,每块大陆上的恐龙就变得彼此不同了”,(2分)而在不同的大陆发现了相似的恐龙化石,(2分)让人们重新思考这个观点的准确性,进一步进行恐龙问题研究。(1分)
专题三十 考点对应直练
训练二
(时间:30分钟,满分: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脑的“顿悟”
①传说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泡澡时突然悟出可以用浮力原理,来解决耶罗王提出的鉴定新造金冠是否被掺假的棘手难题。美国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首次通过研究揭示出了大脑产生阿基米德式“顿悟”的独特机制。
②在阿基米德喊出“我找到了”之后,科学史上不乏在电光火石的刹那悟出惊世发现的传奇。牛顿被树上掉下的苹果砸中脑袋而想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即是另一经典例子。千百年来,“顿悟”作为人类解决科学和其他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基本得到广泛认可。它具有一些与常规解题方法不同的特征,比如说“顿悟”前常有百思不得其解的阶段;灵感突如其来的时候,自己往往并没有意识到在想问题,事后也无法说清究竟是怎么得到答案的。
③然而,大脑在“顿悟”过程中的工作机制是否与用常规办法解题时不同,在科学上一直不甚清楚。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二者在认知机制上完全一样,差别主要在于人们的主观感受强烈程度上。美国西北大学和德雷克塞尔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以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顿悟”其实和大脑不同寻常的工作方式有关。
④科学家们在4月号网络学术刊物《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上介绍,他们让18名研究对象玩一种字谜游戏,内容是找出一个单词,使它能与列出的其他3个不同英文单词搭配,分别重新组合成三个有意义的新词。每名研究对象在解题过程中都需要报告他们经历过的“顿悟”时刻。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脑电图技术对研究对象大脑活动和脑电波的监测显示,“顿悟”的出现与大脑右半球颞叶中的前上颞回区域有密切关系。当研究对象“顿悟”出答案时,这一区域活动明显增强,并在“顿悟”前0.3秒左右突然产生出高频脑电波。通过常规方式获得答案的研究对象则没有这些情况出现。
⑤科学家们由此得出结论认为,“顿悟”的产生有赖于大脑神经中枢独特的活动机制,这一机制为大脑“顿悟”时的独特认知过程提供了支持。他们推断,前上颞回区域能促进大脑将看似不相关的信息进进集成,使人们在其中找到早先没有发现的联系,从而“顿悟”出答案。科学家们称,新研究首次表明,大脑独特的计算和神经中枢机制导致了灵感降临的那些“突破性时刻。”
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莱克德评论说,新结果是他所见到的有关“顿悟”最具原创性的研究之一。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则认为,新研究结果有助于消除笼罩在人类创造性思维过程之外的神秘色彩。
1.文章开头列举阿基米德和牛顿在科学发现中“顿悟”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2.根据美国西北大学和德雷克塞尔大学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谈谈“顿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5分)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3.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认为,新研究结果有助于消除笼罩在人类创造性思维过程之外的神秘色彩,你同意吗?为什么?(6分)
【此题考查探究文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三点:探究F】
一.【参考答案】
一.1.文章开头列举阿基米德和牛顿在科学发现中“顿悟”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顿悟”是人类解决科学和其他问题的独特方式,为下文作铺垫。
2.“顿悟”是前上颞回区域促进大脑将看似不相关的信息进进集成,使人们在其中找到早先没有发现的联系,从而“顿悟”出答案的心理活动,“顿悟”的产生有赖于大脑神经中枢独特的活动机制。
3.同意。因为美国西北大学和德雷克塞尔大学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的,通过试验揭开了“顿悟”的神秘面纱,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具有原创性,而不是主观臆测,或夸大“顿悟”的神秘性,所以,有助于消除笼罩在人类创造性思维过程之外的神秘色彩。(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众所周知,以煤炭、重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在生产电力的同时,又会制造出大量的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元凶——二氧化碳废气。如果工业社会继续将二氧化碳废气排向大气或海洋,温室效应必将愈演愈烈,地球环境遭到的污染也必将变本加厉。由此,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为掩埋二氧化碳废气寻找合适的“垃圾场”。 美国哈佛大学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史拉格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海底也许是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最安全的“垃圾场”。他指出,水深3000米以下的海底,具备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的物理条件:水温仅为2摄氏度左右,而深海底层的水压非常高,处于这种高压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即会很快液化。而液态的二氧化碳密度高于水,因而不会上浮,自然也不会自储藏处逸出。他还强调,为排除二氧化碳重新气化的危险,二氧化碳废气还应该被深深注入海底以下至少300米的深处,因为该处还可能是海底底层产生汽水化合物的地方,而注入深海地底的二氧化碳与其接触后,就会产生固态结晶体。假若史拉格的理论能够成立,那么二氧化碳重新气化的危险就被全数排除了。这是因为:这种二氧化碳“垃圾场”不仅具有300米厚且充满孔隙的海底岩石的保护,而且在“垃圾场”顶端还将自行产生犹如密封圈的固体水化合物。这也就为二氧化碳废气安全永久地停留在海底深处提供了双重保障。 尽管史拉格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假设阶段,但他断定付诸实施并无大问题。他解释说,今天一些设于深海油田的钻孔,完全有能力深入海底沉积数千米以下。此外,海底可供储存二氧化碳废气的“掩埋场”几乎取之不尽:如美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全国所有火电厂排除的二氧化碳废气,深深掩埋在200海里宽的领海水域的深海沉积层中。虽说此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按照史拉格的说法,在最近数十年内,人类“必须”将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废气深埋于海底,不然地球环境就可能发生“灾难性”污染,此外原有的掩埋废气、废油的垃圾场也早已不敷使用。 至于如何将二氧化碳废气导引至深海“垃圾场”,他也提出了两种设想:一是铺设一条自海岸通向深海底层的导管,将二氧化碳废气从陆地抽吸至海底;二是将废气装入油轮,再从船上将之注入深海沉积层(油轮将石油自中东运往美国后的返程中,就可顺带将二氧化碳废气装船,再运往深海“垃圾场”)。 史拉格透露,他已计划与英国BP公司等超级石油公司合作,不久之后就要展开第一次的海底现场实验,地点定在墨西哥湾。二氧化碳废气将首次被注入海底沉积层,届时地质学家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如他们设想的那样,“安分”地呆在深海海底。
(节选自2007年1月11日《光明日报》)
4.史拉格对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于海底有个什么样的假设?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5.史拉格不久就要在墨西哥湾展开第一次海底现场实验,你认为实验能否成功?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此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三点:探究F】
6.史拉格的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于海底的假设,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此题考查探究文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三点:探究F】
二、【参考答案】4.将二氧化碳废气深深注入海底以下至少300米的深处,使被注入深海地底的二氧化碳与海底底层产生的汽水化合物接触后产生固态结晶体,这种二氧化碳就有了海底岩石和固体水化合物的双重保障,二氧化碳废气也就安全永久地停留在海底深处了。 5.能成功。首先,现在的深海油田钻孔技术完全可以将二氧化碳废气深入海底沉积数千米以下,另外,海底岩石和固体水化合物的双重保障,也应该能使二氧化碳如他们设想的那样,“安分”地呆在深海海底。
6.①现代工业废气的排放,使地球环境遭到的污染愈来愈严重,这必须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②科学家史拉格设想在海底找到最安全的“垃圾场”来掩埋二氧化碳废气,其大胆设想,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现代人学习;③科学家史拉格仅是假想安全掩埋二氧化碳废气,这还不是科学的最高境界,科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合理运用二氧化碳废气。(言之成理即可)
专题突破通练
【专题综练】
一.(2006年高考北京卷北京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教练的艺术形成式表现了埔大深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圈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诉外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扩年殿比大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圈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圈”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阅代表着生命光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圆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以气热取脏,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徒刑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1.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热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2.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3.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6分)
答: , , 。
4.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6分)
一.【参考答案】
1.C 剖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天坛的建筑风格特征;其次,逐项与原文进行对照,在范围、程度、时间、主次等方面进行辨析,排除错误选项,得到正确答案。原文段“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中的“生命流转”就是“生生不息”的意思,“蕴含着宇宙万物”便是一种宇宙观的体现。
2.D 剖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把握住相关词语的含义。“高”是天坛的特征之一,地势的逐渐增高只是其形式,而内在含义是崇高,原文中也有“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句,表达的便是对尊崇与敬慕。
3.雄伟(雄壮、雄浑……),威严(庄严、森严……),厚重(凝重……)
剖析:正确解答本题需抓住两个关键点:其一是从“审美角度”,把握住故宫的意境特征;其二,故宫的意境特征正是和天坛形成对比的,其意境特征正好与之对应,这是答题的关键的切入点。准确把握住故宫建筑的规模、气势以及色彩给人的感受是答题的关键。
4.参考答案:与“清”关系最大。大面积的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了空灵之美。
剖析:天坛的树木以树柏为主,因为在天坛这些树木一直都受到保护,大多数树木均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些常青的树木使天坛显得格外的清朗、幽静,无论是色彩还是意境,都与“清”的特征相吻合。综合以上分析,再扣住文中所概括的“清”的具体特征,便可得出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15分)
⑴亚洲大陆腹地为亚非荒漠区组成部分,多山地、盆地;气候十分干旱,但山地承接了较多的降水,成为干旱大地上的一座座“湿岛”,为盆地绿洲提供了生命之水。而这些水源,因干旱区的高温蒸发而大量丧失。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水源,在古代水利工程不发达又缺乏能源的条件下,新疆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坎儿井”这种利用地下水的巧妙方式。
⑵坎儿井,其实是一种井、渠结合,在地下引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它依据山势坡度,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连通成渠道,使深层地下水逐渐转变成浅层地下水,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涝坝(蓄水池),然后引至农田灌溉。这种灌溉方式,在新疆和邻近的中亚国家被称为“坎儿孜”,因其独特的井、渠结合方式,翻译为汉语就成了“坎儿井”。这一称呼,也形象地表述了坎儿井的竖井因高低参差形成的一道道“坎儿”。
⑶山区地下水埋藏较深,而坎儿井通过竖井依山势开出的水平渠道将深水变为浅水,并且水在地下运行,不受地面高温蒸发的影响,保持了水量常年稳定;经过地下地层过滤远行,井水清澈香甜,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口,沁人心脾。
⑷长久以来,人们对坎儿井究竟从何而来莫衷一是,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⑸“西来说”。依古代波斯(今伊朗)是拥有坎儿井最多的国家推断,坎儿井是随伊斯兰教的东传,到了中国新疆。不过,伊朗的坎儿井叫“昆那特”。由于名称的差异,使人们对“西来说”存在疑虑。
⑹“本地说”。在现存的坎儿井中,吐鲁番市恰特咯勒乡庄子村的吐尔坎儿孜,通水时间为1520年,距今已有486年的历史,比它更早的坎儿井也一定还有。因此,坎儿井很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原产物。
⑺暂不论坎儿井究竟起源何时何地,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干旱、高温、多山盆地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有了坎儿井,他们才有了生存的基础。
⑻坎儿井起挖在山地,出水在盆地绿洲,平均长度达3千米以上,最长的鄯善县的红土坎儿孜,长25千米;也有一些短小的坎儿井,如吐鲁番市的尼牙孜坎儿孜,只有150米长,创了最短坎儿井的记录。吐鲁番盆地坎儿井的总长度超过5000千米,可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所以,有人将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⑼坎儿井的开凿是十分艰苦的。在开挖线上,每数十米就要挖一口竖井,竖井愈多,其头道竖井就要愈深。如,开凿于1900年的鄯善县的努尔买提主任坎儿孜,长度达20.7千米,其首个竖井深度达98米,将98米深的土一轱辘一轱辘提至地面,工程量可想而知!而20余千米路线的竖井数量多达数百个,井下渠道开挖靠点油灯作业,非常艰苦,总工程量也十分巨大。而且,并不是付出了力气就能挖成坎儿井,还需要知道什么地方地下有水,从开端到出水处沿程要挖多少竖井,每个竖井需挖多深,这都是学问,需要有丰富的经验。
⑽由此,在新疆形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坎儿匠,他们依靠这种职业谋生。过去,在吐鲁番地区,拥有土地并不一定能成为“巴依”(财主)老爷,只有拥有坎儿井,才是真正的巴依。因此,坎儿匠人受到人们尊重,他们的手艺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家族性产业。
⑾然而,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坎儿井的地位不断旁落,许多坎儿井水量枯竭,还有很多因内部缺乏维修而坍塌、废弃。2003年的相关普查发现,新疆全区的坎儿井数量已锐减至614条,比20世纪50年代时减少了1170条,其中有963条已不可恢复;年出水量减少56%,灌溉面积减少了52%。昔日兴盛的坎儿井为何走向衰竭?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两大因素:首先,地面引水工程的发展和机井的无限制发展抢夺了坎儿井的水源。近半个世纪以来,吐鲁番建设了许多来自山区的直接引水工程,减少了水资源的下潜和二次利用,使许多坎儿井断流、枯竭;其次,坎儿井自身存在的缺陷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艰苦的作业使青年人不愿承袭父业。这些因素使得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一条条坎儿井就此消失。难道,坎儿井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⑿作为一种生产技术和历史文化,坎儿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吐鲁番市的坎儿井博物馆和坎儿井乐园一直吸引着大批游客,当地已经开始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工作。而坎儿井对水资源的保护、净化和无须消耗其他能源的优点,在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今天仍有相当价值,保护的关键在于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扬优抑劣。
⒀目前,坎儿井的抢救工程已在新疆全面启动,吐鲁番各族人民为保护、恢复坎儿井注入了相当心血。我们相信:“坎儿井的流水清”在吐鲁番还将永远持续下去!(选自《百科知识》)
5.作者认为坎儿井受到人们尊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6.第⑿段中,作者认为保护坎儿井“关键在于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联系全文,请说说有哪些具体的做法?(5分)
7.请你为“坎儿井”申请成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写一份发言稿。(100字左右)(6分)
二.【参考答案】
5.(4分)(1)在干旱、高温、多山盆地区只有拥有了坎儿井,人们才有了生存的基础。
(2)开凿坎儿井不仅工作非常艰苦,工程量十分巨大,而且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它是一种专门的家族性职业。(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6.(5分)运用坎儿井传统的设计理念,利用现代的勘探技术首先确定什么地方地下有水,然后使用现代的钻井技术开挖出一个个竖井,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连通成渠道。同时,要加强对坎儿匠的技能培训,注重对坎儿井的维修,防止坍塌。(意思答对即可,要点必须用现代技术解决“有水、工程量巨大、坍塌等传统技术不易解决的问题)
7.(6分)答题要点:在干旱地区因为降水少,蒸发量大,为保护宝贵的水资源,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坎儿井这一古代水利工程,通过竖井依山势开出的水平渠道将深水变为浅水,水在地下运行,不受地面高温蒸发的影响,保持了水量常年稳定,并且无须消耗其他能源,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关键点:坎儿井的灌溉方式;保持水量常年稳定和无须消耗其他能源的优点)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8.如何理解“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4分)
9.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文中指出的其原因有哪些?(5分)
10.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请你提出我们在对待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时,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态度?(6分)
三.【参考答案】
8.“臭”,是因为因为它造成了环境污染;“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B(“臭”是因为它造成了环境污染)
9.(1)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2)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
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3)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10.(1)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2)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
(3)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4)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3题。
海洋——巨大的药库 王乃仙
“向海洋进军!”这是当今世界一个响亮的口号。
深邃辽阔的海洋,不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食物、能源和矿物资源,而且还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大药库”。
生长在海洋这一特殊生态环境中的海洋生物,在生长和代谢的过程中产生并积累了大量的天然活性物。这些天然活性物具有抗癌、抗菌、抗病毒及免疫促进等多种功能。
海洋中生长着各种海藻,它们都具有很多药效成分,如维生素、有机酸、生物碱、氨基酸、类脂化合物、激素、酶以及一些抗菌与抗病毒的物质。
有一种长达几十米到一百多米的巨藻,从它身上提取出来的物质,可以应用于几百种药物制剂之中。譬如:从巨藻身上提取的一种酸,加工后可用来消除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锶-90。锶-90是各种肿瘤疾病的激活体。锶-90的被消除,对健康无疑是有利的。
从红藻身上,人们可以提取出良好的抗病毒物质。用这种物质制成抗感冒的药物,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从褐藻体内提取出的甘露醇及其合成的脂类衍生物,有很好的降血压和降血脂的效用。从马尾藻科和海带科的海藻中提取出的褐藻胶,可用来制作代血浆,其浓度低,粘度高,与血型无关,特别适合于紧急情况下的救护,无需验血。另外,褐藻胶对核爆炸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锶-90有独特的排出作用,深受军事医学专家的青睐。
从一种叫做“球鱼”的肝脏中提取出的镇痛新药,用于解除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感,效果非常理想。
在加勒比海地区生活的珊瑚虫体内,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天然的前列腺激素。目前,科学家们已能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从活体珊瑚身上提取这种物质,用于治疗气喘、神经衰弱和心脏疾病。
在海洋甲壳动物中,例如在一种大型的、体重达2千克的“贵族蟹”身上提取出来的一种溶胶物质,为制药工业的兴旺发达开拓了一条捷径——它可以使药品的检验时间由几天而缩短为仅需几秒钟,从而极大地加速了药物生产的整个流程。
又据报道,海螃蟹体内含有一种MFL的奇妙物质。当它的“手脚”被折断时,这种物质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分泌,用不了多久,“骨折”部位就能自动愈合,并长出新肢。最近,美国科学家已能从蟹体内成功提取MFL,并对低等生物的断肢进行实验,获得可喜的再生效果。目前,部分医院已将MFL应用于临床实践。
从虾、蟹壳中提取的甲壳质制成的手术线,可被人体吸收,不需拆线。而且这种医用手术线在胆汁、尿、胰腺中能很好地保持强度。用甲壳质制造的伤口敷料,有很强的止血作用,并能加速伤口愈合,且结疤最小。用这种敷料直接涂于烧伤的伤口,能在伤口表面形成一层坚韧、吸水、透气、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薄膜,并具清凉镇痛的功能。
海蛇可谓是地球上毒性最烈的毒蛇了。但科学家却发现它的毒汁中含有天然抗蛇毒血清,所以自身不会中毒。医药专家将抗蛇毒血清处理后,提炼出来的药物不仅可以治疗各种毒蛇和毒虫咬伤,而且还是治疗风湿麻痹、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疥癣及癌瘤等顽症的特效药。
我国有着广阔的海域,海洋药物资源极为丰富。“向海洋要宝”“向海洋索取药源”,我们有着优越的条件!
11.海洋中生长着各种海藻,请结合文意,举例说明海藻的药用价值。(6分)
1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向海洋要宝”、“向海洋索取药源”。请概括说明海洋中有哪些药源。(5分)
13.从虾、蟹壳中提取的甲壳质的药效是什么?(4分)
四.【参考答案】
11.海藻含有维生素、有机酸、生物碱、氨基酸、类脂化合物、激素等物质。巨藻中可提取一种酸,加工后可用来消除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锶;红藻中可提取出良好的抗病毒物质;褐藻体内提取出的甘露醇及其合成的脂类衍生物,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效用;马尾藻科和海带科的海藻中能提取出褐藻胶。
12.海洋是个“大药库”,其药源有:藻类,如海藻、巨藻、红藻、褐藻、马尾藻、海带藻;鱼类,如球鱼;浮游生物,珊瑚虫;甲壳动物,如海螃蟹、虾;软体动物,如海绵;海蛇等。
13.甲壳质有很强的止血作用,并能加速伤口愈合,且结疤最小,能在伤口表面形成一层坚韧、吸水、透气、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薄膜,具清凉镇痛的功能。
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6题。
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常将风力发电视为最洁净、无污染的发电技术之一,但风力发电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电。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电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如果没有电,后果难以设想。可是,电通常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难以存储。虽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在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仿照上述方式,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70年代末,德国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它的两个储气站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美国Norton电站储气站在地下800米,储气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700兆瓦,相当于两个大型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居民的两天用电。
目前,该技术除了能应用于空气电站应急发电外,也是一种获取洁净能源的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是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14.空气发电与油、燃气、煤或核能相比,有什么优势?(4分)
15.空气发电技术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请简要说明。(5分)
16.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无人问津,你认为空气发电技术有没有前途?(6分)
五.【参考答案】
14.空气发电有取之不尽的能源,能源洁净,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热力发电的二十分之一,可用于应急发电。
15.空气发电技术,就是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该技术能应用于应急发电,是一种获取洁净能源新办法。
16.空气发电技术有前途。因为,目前虽然矿物能源价格低,但一旦矿物能源耗尽,人类就不得不寻找新的能源,而空气是取之不尽的生态能源,空气发电技术的使用,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可以切实解决能源短缺的大问题。另外,空气发电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保护环境有利。
六、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19题
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提出要解密海洋基因图谱:建立一份关于各种海洋微生物基因的详细目录。这项被命名为GOS(全球海洋取样考察)计划的内容是将海水取样,分离基因物质将它们进行排序以便找到组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所有因素。该计划所获得的基因资源可能将为制造新药、寻找能源生产新方法、解除环境污染和制止气候变暖发挥重要作用。至今科学家通过这项计划已经获得了600多万个新基因和数千个新蛋白质家族。海洋生物学家卡洛斯·阿略说:“文特尔的工作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新窗口。”
解密海洋基因图谱,另一项更复杂的工作是分析每个基因的功能。分析生物多样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以往利用生物身体特征分类的方法对细菌和浮游植物并不适用。仅仅是描绘一个基因就可能用4—5年时间,对数以万计基因进行全部描绘实际上是不可能的。GOS计划的一大创新之举是使用了文特尔发明的“霰弹枪”基因测序法,即根据微生物的核糖核酸而不是DNA的排列顺序来给微生物进行分类。这种方法可以很快将DNA从采集的水样中分离出来,把它切成数百万个碎片然后进行分子排序。文特尔研究室的取样分析显示,微生物的多样性远比人们想像的要大得多。有关专家说:“我们猜测,每升海水中至少有2.5万种微生物,有10万种或更多也不足为奇。”
微生物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种类上,同时表现在功能基因方面。有关海洋生物基因的知识揭示了微生物(细菌、真核生物和浮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重要功能。仅浮游生物就是地球上95%呼吸作用和一半光合作用的制造者;在碳循环过程中,微生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阻止严重的气候变暖现象。
文特尔研究小组还发现,尽管微生物种类极其繁多,目前还有很多海洋微生物尚未发现,但有三种细菌在海洋中广泛存在。毫无疑问,掌握这三种细菌的详细信息将为生态系统的发展作出贡献。
17.联系全文内容,对“解密海洋基因图谱计划”从目的、作用两方面作解说。(4分)
18.联系全文,分条陈述你对文中划线句“文特尔的工作是一次真正的革命”的理解。(6分)
19.本文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5分)
六【参考答案】17.目的在于建立一份关于各种海洋微生物基因的详细目录,所获得的基因资源可能将为制造新药、寻找能源生产新方法、解除环境污染和制止气候变暖发挥重要作用。(目的、作用两方面,各2分)
18.①文特尔及其研究小组的解密海洋基因图谱工作,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研究微观世界的新窗口。②因为使用了“霰弹枪”基因测序法,是有创新之举,为人类研究生物学基因提供捷径。③该工作可能将为制造新药、寻找能源生产新方法、解除环境污染和制止气候变暖发挥重要作用,意义重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①语言准确严密。如“该计划所获得的基因资源可能将为制造新药……”中“可能”一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毕竟这只是推断。②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等等:“有10万种或更多也不足为奇”,“每升海水中至少有2.5万种微生物,有10万种或更多也不足为奇。”③语言生动。如“文特尔的工作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新窗口。”
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0~22题
著名科学家成功为其基因排序
结果表明人类个体基因编码差异远超预期
首份详尽的个人基因图谱表明,基因编码甚至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复杂。譬如,科学家仍无法确定究竟是什么使一个人的眼睛为蓝色。
对塞莱拉基因组创始人克雷格·文特本人的DNA图谱的初步分析表明,他的基因编码有410万个地方有别于作为“参照”的人类基因组基本图谱。这远远多于原先的预期,而且其中包括较大的差异,绝不只是迄今为止导致我们看到的许多变异的单个字母的变化。
文特尔本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认为最出乎意料的一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远远超过预想。”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谜团。
蓝眼睛的文特尔在电话采访中说:“我发现我长着蓝眼睛的几率很高。”他笑道:“在分析我的基因编码后,就连我的眼睛是不是蓝色都不能100%地确定。我们原以为这很简单。”
马里兰州J·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多伦多儿童医院及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分析了文特尔的基因编码,将之与塞莱拉公司及官方出资的“人类基因组计划”2001年分别发表的两份人类基因组图谱作比较。
研究人员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月刊上撰文指出,全面考查一个人的基因组并将之与作为标准的人类基因组图谱作比较,这种罕见的做法很有益处。
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之一詹姆斯·沃森耶完成了自己的基因组排序,并愿意把它拿出来供其它科学家研究。
文特尔和沃森都说,他们希望为公众树立榜样。公众往往对基因排序感到畏惧,部分原因是害怕因此失去就业机会或保险,部分则是出于对隐私的担心。
研究人员希望查明的一个问题是:是否只需察看每个人的基因图谱,其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就一目了然。
这个问题的答案仅对少数几种疾病来说是肯定的。其中之一是亨廷顿舞蹈病。如果身上携带“亨廷顿”变异基因,就会患上这种绝症。但大多数其他疾病是基因与环境之间更为复杂的互动的结果。
研究发现,文特尔自身有三种据信能降低心脏病风险的基因,但同时也有增大心脏病风险的变异基因。文特尔说:“了解某些事情并不能改变我们的基因编码。但它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机会,去改变我们的部分遗传宿命。” (《参考消息)2008年)
20.科学家从首份详尽的个人基因图谱表中有哪些新发现?(5分)
21.文特尔为什么接受基因排序?(4分)
22.你愿意接受基因排序吗?为什么?(6分)
七【参考答案】20.①基因编码有410万个地方有别于作为“参照”的人类基因组基本图谱。这远远多于原先的预期。②科学家发现仍无法确定究竟是什么使一个人的眼睛为蓝色。③文特尔自身有三种据信能降低心脏病风险的基因,但同时也有增大心脏病风险的变异基因。
21.①希望为公众树立榜样。②全面考查一个人的基因组并将之与作为标准的人类基因组图谱作比较。③试图查明一个问题:是否只需察看每个人的基因图谱,其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就一目了然。④确定文特尔的眼睛为什么是蓝色的。
22.愿意。①可以为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②检测一下自己的基因存在哪些缺陷?③检测一下自己患各种病的几率等(意思对即可)
不愿意:①基因是个人的私人隐私,一旦泄露,会给自己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②目前的基因排序技术并不成熟,还不能够预测人各种病的风险大小③即使知道了自己基因排序,我们也不能改变我们自己的基因编码。(意思对即可)
【模拟新练】
一、(2009年珠海区模拟试题)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进化论的讲演
[英]赫胥黎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儿童故事,名叫“杰克和豆秆”。这是一个关于一棵豆子的传说,它一个劲儿地长,耸入云霄直达天堂,它的叶子伸展成一个巨大的华盖。故事的主人公,顺着豆秆爬了上去,发现宽阔茂密的叶子支撑着另一个世界,它是由同下界一样的成分组成的,然而却是那样新奇;主人公在那里的奇遇,我不去多谈,我现在的探索与这个勇敢的探险者的探索有某些相似之处。我请求你们与我一起,借一粒豆子之助,尝试着去进入一个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感到奇特的世界。正如你们所知,那个世界是一个简单的、看起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是如果有适当的种植条件,最重要的一条是有足够暖和的温度,它就会非常显著地表现出一种十分惊人的活力。从土中露出地面的一棵小青苗,很快地茁壮长大,同时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并不会像我们在故事里所遇到的那样使我们那么感到惊奇,只是因为我们每日每时都可以看到这些变化。
这一植物以觉察不出的步骤逐渐长大,成为由根、茎、叶、花和果实组成的一种既大且多样化的结构,每一部分从里到外都是按照一个极端复杂而又异常精确细致的模型铸造出来的。在每个复杂的结构中,就像在它们最微小的组成部分中一样,都具有一种内在的能量,协同在所有其他部分中的这种能量,不停地工作着来维持其整体的生命并有效地实现其在自然界体系中所应起的作用。经过如此巧夺天工建立起来的大厦一旦全部完成,它就开始倒塌。这种植物逐渐凋谢。只剩下一些表面上看去毫无生气的、或多或少的简单物体,恰如它由之生长出来的那个豆子一样;而且也像豆子那样富有产生相似的循环表现的潜在能力。
不必用有诗意的或科学的想像来寻求与这种向前进展、又好像是回复到起点的过程的类比。这就像向上投掷出去的一块石头的上升和下降,或者像是一支沿着轨道飞行的箭的进程。或者我们也可以说,生活起初走的是向上的道路而后走的是向下的道路;或者可能更恰当的是,将胚芽扩展成为成长的植物比作打开一把折扇,或者比作向前滚滚流动和不断展宽的河流,而由此达到“发展”或“进化”的概念。在这里和在别的地方一样,名词只是“噪声”和“烟雾”,重要的是对名词所表示的事实要有一个明确而恰当的概念。由此说来,当前的这一事实是永远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生命并在成长中的植物,从种子的比较简单和潜伏的状态过渡到完全显现为高度分化的类型,然后又回复到简单和潜伏状态。
对这一过程的性质深刻理解的价值在于:它适用于豆子,也适用于一般有生命的东西。在动物界,也和在植物界中一样,从非常低级的类型到最高级的类型,生命过程表现出同样的循环进化。不仅如此,我们只要看一看世界的其他方面,循环进化从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来。诸如表现在水之流入大海复归于水源;天体中的月盈月亏、位置的来回转移;人生年岁的无情增加;王朝和国家的相继崛起、兴盛和没落——这是文明史上最突出的主题。
正如没有人在涉过急流时能在同一水里落脚两次,因此,也没有人能确切断定这个能感觉到的世界里的任何事物的现状。我们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得越多,也就越了解到我们所谓的静止只不过是没有被觉察到的活动;表面的平静乃是无声而剧烈的战斗。在每一局部,每一时刻,宇宙状态只是各种敌对势力的一种暂时协调的表现,是斗争的一幕,所有的战士都依次在斗争中阵亡。对世界的每个局部来说是这样,对整体来说也是这样。自然知识越来越导致这样的结论:“天上的列星和地上的万物”都是宇宙物质的部分过渡形式,在沿着进化道路前进,从星云的潜力,通过太阳、行星、卫星的无限成长,通过事物的千变万化,通过生命和思维上的无限的差异,也许,还通过我们没有想到,或不能想到的各种存在形式,而回复到它们由之产生的不确定的潜在状态。这样,宇宙的最明显的属性,就是它的不稳定性。它所表现的面貌与其说是永恒的实体,不如说是变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除了能量的流动和渗透于宇宙的合理秩序之外,没有什么东西是持续不变的。
(节选自赫胥黎于1893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的一次讲演,题目为译者所加)
1.文中那“一棵豆子”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2.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引用“杰克和豆杆”的故事有什么作用?(5分)
3.科学语言的生动性是与准确性紧密联系的,在文中三个划线句子中任意选取一句,赏 析其语言特色。(6分)
一、【参考答案】
1.(4分)
文中的那“一棵豆子”表面看起来无生气、简单的(1分),可是如果有适当的条件,就会非常表现出十分惊人的活力,茁壮长大(1分),长成极端复杂而又异常精确细致(1分),逐渐凋谢,然后又循环表现(1分)。
2.(5分)
因为“豆杆”的成长过程及其特点性质与人的进化过程十分相似,与人类的文明史发展过程与十分相似(2分),都表现同样的循环进化的特点(2分);而且,以一个儿童故事开头也使这篇科学演讲更生动,更能吸引听众(2分),所以作者以儿童故事为开头。
3.(6分)
句一: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2分),把已经长成的植物(这株豆子)比喻作巧夺天工的大厦,把这株植物(这株豆子)的凋谢比喻作大厦的倒塌(2分),既准确地解说了植物(这株豆子)的生长与凋谢过程,又选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非常生动而形象。
句二: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2分),把植物由胚芽开始的成长过程比喻作一把折扇逐渐打开的过程,又比作不断向前展宽的河流(2分),准确地解说了植物生长的循环表现,以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解释了抽象的概念,使听众、读者能听易懂(2分)。
句三: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2分),把“宇宙状态”比喻作“所有的战士都依次”“阵亡”的“斗争的一幕”(2分),准确地解说了“宇宙状态”这一抽象概念,揭示了宇宙永恒而持续不断发展进化的特点,采用的喻体生动形象,达到了化抽象为形象的科学实验表达效果(2分)。
(写出句子中为使语言生动而使用的修辞手法,2分;结合说明对象或目的进行分析,2分;指出其准确性与生动性的统一,2分。)
二、(2009年宁夏三校联考试题)阅读下文,完成4-6题
我们的宇宙图像
(英)霍金
科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简单的理论去描述整个宇宙。然而,大部分科学家遵循的方法是将这问题分成两部分。首先,是一些告诉我们宇宙如何随时间变化的定律;第二,关于宇宙初始状态的问题。
毕全功于一役地设计一种能描述整个宇宙的理论,看来是非常困难的。反之,我们是将这问题分成许多小块,并发明许多部分理论。每一部分理论描述和预言一定有限范围的观测,同时忽略其他量的效应或用简单的一组数来代表之。可能这方法是全错的。如果宇宙中的每一件东西都以非常基本的方式依赖于其他的任何一件东西,很可能不能用隔离法研究问题的部分去逼近其完备的答案。尽管如此,这肯定是我们在过去取得进展所用的方法。牛顿引力理论又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它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只决定于与每个物体相关的一个数——它的质量;而与物体由何物组成无关。这样,人们不需要太阳和行星结构和成份的理论就可以计算它们的轨道。
今天科学家按照两个基本的部分理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来描述宇宙。它们是本世纪上半叶的伟大的智慧成就。广义相对论是描述引力和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也就是从只有几英哩直到大至1亿亿亿(1后面跟24个0)英哩,即可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的尺度的结构。另一方面,量子力学处理极小尺度的现象,例如万亿分之一英寸。然而,可惜的是,这两个理论不是互相协调的——它们不可能都对。当代物理学的一个主要的努力,即是寻求一个能将其合并在一起的理论——量子引力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理论,要获得这个理论,我们可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现在,如果你相信宇宙不是任意的,而是由确定的定律所制约的,你最终必须将这些部分理论合并成一套能描述宇宙中任何东西的完整统一理论。然而,在寻求这样的完整统一理论中有一个基本的自相矛盾。在前面概括的关于科学理论的思想中,假定我们是有理性的生物,既可以随意自由地观测宇宙,又可以从观察中得出逻辑推论。在这样的方案里可以合理地假设,我们可以越来越接近找到制约我们宇宙的定律。然而,如果真有一套完整的统一理论,则它也将决定我们的行动。这样,理论本身将决定了我们对之探索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它必须确定我们从证据得到正确的结论?它不也同样可以确定我们引出错误的结论吗?或者根本没有结论?
对于这个问题,我所能给出的回答是基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这思想是说,在任何自繁殖的群体中,存在有不同个体在遗传物质和发育上的变异。这些差异表明,某些个体比其他个体对周围的世界更能引出正确的结论,并去适应它。这些个体更可能存活、繁殖,因此它们的行为和思维的模式将越来越起主导作用。这一点在过去肯定是真的,即我们称之为智慧和科学发现的东西给我们带来了存活的好处。这种情况是否仍会如此不是很清楚:我们的科学发现也可以将我们的一切都毁灭。即使不是这样,一个完整的统一理论对于我们存活的机会不会有很大影响。然而,假定宇宙已经以规则的方式演化至今,我们可以预期,自然选择赋予我们的推理能力在探索完整统一理论时仍然有效,并因此不会导致我们得到错误的结论。
因为除了最极端的情况外,我们已有了对所有一切都足够给出精确的预言的部分理论,看来很难以现实的理由为探索宇宙的终极理论辩护。(值得指出,虽然可用类似的论点来攻击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但这些理论已给我们带来了核能和微电子学的革命!)所以,一套完整的统一理论的发现可能对我们种族的存活无助,甚至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自从文明开始,人们即不甘心于将事件看作互不相关而不可理解的。他们渴求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今天我们仍然渴望知道,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人类求知的最深切的意愿足以为我们所从事的不断的探索提供正当的理由。而我们的目标恰恰正是对于我们生存其中的宇宙作完整的描述。
(节选自霍金的《时间简史》第一章)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二段 “可能这方法是全错的”这句话的理解。(4分)
5.请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2、3、4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说说这三段文字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6.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明霍金身上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6分)
二、【参考答案】
4.(4分)“可能这方法是全错的”这句话是对人类关于整个宇宙而发明的“部分理论”的评价。作者一方面认为这些理论割裂了宇宙中各种事物的联系,因而是错误的,(2分)但另一方面,又认为这些理论“肯定是我们在过去取得进展所用的方法”,还是有价值的。所以说是“可能”全错。(2分)
5.(5分)
第一问:第二节总说传统理论的不足和历史价值,第三节重点分析当代两大宇宙理论的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必由之路(两大宇宙理论的融合),第四节说明寻求一套描述宇宙的完整理论的困难。(3分)
第二问:二、三节为一层,主旨在是分析传统理论的不足。第四节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困难。(2分,划分层次1分,说明道理1分)
6.(6分)
三个要点:①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等等;②探索精神;③辨证思维、系统思维。
(一个要点2分,其中概括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
三.(2009年山东名校联考模拟试卷,有删改)阅读下文,完成7~9题。
读数时代(节选)
南 帆
我们的祖先很少斤斤计较地把数字放在眼里。《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以后可以慷慨地存而不论了。这就是气魄。“举一反三”的典故出自孔子的《论语》:“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左传》之中的这句话也很有名:“一鼓作气,再而
衰,三而竭。”他们都只想说到“三”为止。士别三日,三寸之舌,三缄其口,三脚猫——古人数到三之后似乎就没什么耐心了。如若要将他们的眼睛晃得花起来,把“朝三暮四”改为“朝四暮三”也就够了。
古代的诗人对于数字更是潇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些数字无非是涉笔成趣,不必认真。杜甫的《古柏行》极言树之高大:“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后世一个呆头呆脑的读者数字主义脾气发作。他算过“四十围”与“二千尺”形成的比例之后不禁惊呼起来:这棵树不是太细了吗?这当然只能在文学史上留下一阵哄笑。
我们的祖先活在诗意之中。邀明月,悲落叶,仰看青峰依旧,长叹似水流年。这时,78或者106这些单调的数字产生不了什么意趣。睡于所当睡,醒于不可不醒,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知今夕何夕,这种日子之中有什么可数的?我们的祖先大约很少数到一千之外——他们的生活之中没有多少东西超得过一千。不可胜数的时候,他们就用“千军万马”“多如牛毛”或者“过江之鲫”来打发——他们才不想为数字费神。
什么是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携带一大批数字、图表、公式到来的。现代社会的风格就是用数字说明问题。猜测、想像、面壁构思、电光石火般的灵感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拿出数据来。数字开始对社会的每一个局部精耕细作。选举票数。考试分数。工资级别。退休年龄。雨量多少毫米。时速多少公里。导弹锁定了4号目标。地球上每天消失20个物种。发出问卷调查表2万张,回收13672张。82%的人倾向于使用甲图案作为会标。6%的人倾向于乙图标。 4%的人倾向于丙图标。2%的人提出自己的方案。数字。数字。数字……
谁都明白,数字仅仅是一些符号。可是多少人意识到,这些符号的组合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迷魂阵?
我想提到的第一个例子是电话。只要伸出手指在一台小机器上按几个数字,这台小机器之中就会响起另一个人的声音——即使这个人远隔千山万水。这像不像古代术士手中的魔术?
我们口袋里的纸币也是一大怪物。古人用的是金元宝、纹银或者铜钱,托在手心沉甸甸的。现在好了,一张薄薄的纸片上标明几个数字,就可以扛回面包、牛肉或者电冰箱。银行无非是一个巨型数学家。一大批银行职员在各种纷杂的数字之间算来算去,居然就算出了火车、轮船和高速公路。对于那些只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老实人说来,这的确匪夷所思。
当然,股票市场是一个更为奇怪的数字空间。出手买下100元股票之后,半小时之内可能飙升为180元,也可能只剩下10元。这是什么道理?运气好的时候,某些数字会发酵吗?运气差的时候,会有一只怪兽跳出来吞掉一些数字吗?
如果一大批数字和公式组织起一场暴动,那么,可怕的时刻就来临了。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数据跟踪和调查,以索罗斯为首的一批国际炒家终于动手了。伏击泰国,挥戈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觊觎新加坡、缅甸、香港,一场猝不及防的金融风暴迅猛地摧毁了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秩序和生活信心。全球为之震撼惊悚。然而,没有军队,没有硝烟,没有枪声,没有导弹和航空母舰,只有一系列数字在电子屏幕上疯狂地跳动:汇率,股市,债务,贷款,外汇储备,收支赤字……数字突然成为一种新的魔咒,法力无边。它们哪里还是一些平静地趴在纸张上的符号!这时的数字就是国家、政府、家庭和生命。
7.理解下列句中带点词语的含义。
①古代的诗人对于数字更是潇洒。
②数字开始对社会的每一个局部精耕细作。
8、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邀明月,悲落叶,仰看青峰依旧,长叹似水流年。
②如果一大批数字和公式组织起一场暴动,那么,可怕的时刻就来临了。
9.一位读者读过杜甫的《古柏行》后,算出“四十围”与“二千尺”形成的比例之后不禁惊呼起来,作者引述这一事实在文章中有何作用?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说:“这时的数字就是国家、政府、家庭和生命。”如何理解?
三、【参考答案】
7. ①这里的“潇洒”是指古代的诗人对于数字不太在意,只注重诗意的表达。②这里的“精耕细作”指人们对于数字高度重视,力求精确。
8.①这句话使用了对偶、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是句子音节和谐,富于美感,又形象地说明我们的祖先生活在诗意之中,不太看重数字。
②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数字和公式”当作有人的思想情感的物体,能够“组织起一场暴动”,这样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一大批数字和公式组织起一场暴动”,把“数字和公式”当作人在写,此为拟人。
9.这件事情说明有些人不懂我国古代诗人诗意地看待和使用数字,作者引述这件事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这时的数字”指金融风暴时的数字,它与“国家、政府、家庭和生命”息息相关。
四、(2009年天津联考试题,有删改)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关于绿色设计与绿色产品的思考
绿色设计是目前国际设计的潮流,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环境以及生态问题的反思。何谓绿色设计呢?所谓绿色设计(GD),通常也称为生态设计等。绿色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以绿色技术为原则所进行的产品设计。所谓绿色技术(EST)在西方被称之为“环境友善技术”,是减少环境污染或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使用技术、工艺、产品的总称。
对于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及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尽可能的回收并再循环或重复利用。因此设计师的绿色设计可以遵循“获取最小值”这一创新原则,并建议采取以下五种策略来获取更多更理性的创源。
环保专家都深知设置“不可能的…”作为设计目标的重要性,他们大胆提出的环境保护口号“零浪费”和“零浪费产品”,推动设计师们去创造更先进和更适合于环境的产品。[3]例如,某公司开发的为复印机生产重新设计的流水线闭合回路系统已经节约了价值35亿美元的材料和零件。最近IBM公司宣布,为了减少电脑设备对环境的污染,该公司制造中央处理器的塑料将可以百分之百的回收。
设计师作为产品的主要策划者和创造者,对产品的各个阶段所产生的环境问题都会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往往由他们决定产品所选用的主要材料,产品如何制造?采用何种特殊的表面处理方式以达到最终的表面效果?产品如何使用?用后的废弃物如何处理?是否使用可回收或再利用的材料?设计师对众多问题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社会绿色与消费系统,重新审视现代设计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
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满足顾客的需要,在这种实现思想的引导下产生了象浓缩清洁剂类的浓缩产品和传真、打印、复印等多种功能组合的多功能产品。类似的设想还有如用太阳能板材用在房子的侧面和顶部来积聚能量,满足住户的热水和室内温度调节的需要。
非物质化方式是“获取最小值”这一设计原则的升华。它使得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绿色设计”变的更具现实意义。同时它给现代设计师们以新的启示,使绿色设计的这片天空更加广阔。
从设计开发的角度看,产品生命周期可有传统产品生命周期和绿色产品生命周期之分。传统设计的产品生命周期始于提取原材料的投入,经过产品生产加工;止于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之后。而绿色设计的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从原材料生产,产品生产制造、装配、包装运输、销售、使用、直到回收、重新利用等全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都会有物料的输入和输出,有时可以进入人为的循环,即再利用,有时则要进入自然界的循环,造成环境、生态问题。
现代设计师要关注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方法和过程。要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和使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以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量。并全方位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
10.“绿色设计”的内涵是什么?(4分)
11.文章第六段说,“非物质化方式是‘获取最小值’这一设计原则的升华”。结合全文来概括说明“获取最小值”的含义。(5分)
12.这篇文章提出了哪些符合绿色设计思路的策略?请根据文意进行归纳。(6分)
四、【参考答案】
10.绿色设计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4分)
11.在尽可能满足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同时,使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及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到最少,(2分)而且通过尽可能回收并再循环或重复利用产品,使浪费趋向于零。(3分)(照抄原文“不仅要减少……或重复利用”得3分)
12.⑴以“不可能的……”作为设计目标推动设计师创造更先进和更适合环境的产品;⑵设计师要研究社会绿色与消费系统,重新审视现代设计;⑶尽可能地采用非物质化方式;⑷尽可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进入人为循环。(每点2分,对三点满分)。
五、(2009年福建三校联考试题,有删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震旦鸦雀
学生时代读沈括的《梦溪笔谈·雁荡山》,其中有云“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漱”,从此知道“震旦”是中国古称。后来了解到有一段距今6亿年的地质年代,最先在中国被调查研究,故而被称为震旦纪。由此看来,“震旦”一词似乎凝结了中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而以“震旦”命名的小乌,必定有其特别之处吧。
2007年6月初,我们前往河北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做鸟类繁殖季节调查。机缘巧合,在这里竞与久仰的震旦鸦雀不期而遇。调查进行到最后半天时,我们突然在芦苇丛中发现了一个精致的杯状巢,里面有5枚尚有余温的卵。巢的形状很像大苇莺的巢,但根据经验判断这不是。虽然它们都是固定在几根芦苇上的杯状巢,但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巢的巢材都是精选的苇茎,编织也更精细,巢色黄褐,一尘不染,卵的颜色和斑点也与大苇莺不同。一会儿,一只小鸟从芦苇丛中悄悄钻出飞进巢中。对照鸟类图鉴,我们兴奋地发现这竟是一只震旦鸦雀!无奈工作已接近尾声,下午我们就将结束这次调查返京。
6月底,我们再赴衡水湖。一连几日,淫雨霏霏,我们冒雨泡在齐腰深的苇塘里,寻找上次发现的震旦鸦雀巢。好不容易找到了,却发现早已雀去巢空。“也许选了新巢址呢!’朋友的话让我们重拾信心,继续寻找。果然拨开层层苇叶发现苇秆上正有一个震旦鸦雀嫩黄色的小巢,里面还有一枚呈奶茶色略带斑点的卵,拇指盖大小!不一会儿,—只震旦鸦雀就飞回来了。孵化期的震旦鸦雀不太怕人,它泰然稳“坐”巢中孵卵,与我们仅隔五六米。这一次我们总算能仔细地观察它了。它头部为灰色,两道黑色的眉纹从眼上方一直延伸到后颈。最特别的就是它们黄色的钩状喙,与鹦鹉的喙非常相似。拍摄完震旦鸦雀的孵化行为后,我们在附近几个苇塘里又陆续发现了数个巢,其中一个巢中有5枚卵,其中1枚颜色和大小与其他的略有不同,我们猜测这可能是杜鹃鱼目混珠的把戏。同时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新巢附近都有一个旧巢。为什么震旦鸦雀会在繁殖季节营巢两次?是不是它们一年繁殖两次?疑问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不知道它们的育雏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三周后,我们又来到衡水湖。我们在粗壮、高大的芦苇丛中,满怀希望地走向最早发现的那个震旦鸦雀巢,小心拨开苇叶,震旦鸦雀的小巢慢慢显露出来。只见4个黑乎乎的小家伙挤在一起!光溜溜的皮肤还没有长出羽毛,双眼紧闭。我们立即架好设备,等亲鸟回采育雏。没过多久,苇叶晃动了,亲乌回采了。显然,亲乌还是比较警惕,没有直接飞入巢中喂食,它衔着满嘴的虫子在苇叶间一蹦一跳,迂回地向巢靠近,最终还是绕过我们的机器跳回巢里。一落到巢边,巢中4只小鸟就炸开了锅。我们从监视器上看到它们伸长了脖子,橙黄色的大嘴张得几乎和头一样大。亲鸟喂光虫子,又俯身从巢里叼出一团白乎乎的东西吞进肚子,这是雏鸟的粪,外面裹着白色的蛋白膜。看着亲鸟清理巢内卫生的一幕,不由让人有“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慨叹!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震旦鸦雀取食寄生苇秆虫子的方法十分特别,很像啄木鸟。取食之前,先用奇特粗厚的钩状喙敲击芦苇秆以确定虫子的位置,然后用喙将苇秆咬碎并将虫子叼出。
三访衡水湖,我们也仅仅对衡水湖地区的震旦鸦雀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震旦鸦雀能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选自双月刊《大自然》2008年第2期,有删改)
13.根据文本概括震旦鸦雀的巢的特征。(4)
14.作者三次探访衡水湖,分别对震旦鸦雀的哪些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6分)
15.作者对震旦鸦雀的研究初有成效,从全文看取得成效的缘由有哪些?试作简要分析。(5分)
五、【参考答案】
13.(1)安置在繁密、粗壮、高大的芦苇丛中,一般不易被人发现。 (2) “一尘不染”。
(3)新巢附近都有一个旧巢。 (4) 非常精致,精挑细选材料编织而成,色彩有黄褐、嫩黄等,形似杯状。
14.(6分)第一次访衡水湖,了解震旦鸦雀巢的位置;形状、颜色以及巢中卵的特征(2分,要点:鸟巢)。第二次访衡水湖,再次观察了震旦鸦雀的巢卵,近距离观察了震旦鸦雀的外形,观察了孵化行为(2分,要点:孵化)。第三次访衡水湖,观察了震旦鸦雀的幼雏,亲鸟的育雏,特别的取食方法(2分,要点:育雏)。(每点2分,答到要点即可)
15.(5分)(1)有科学的研究方法:①跟踪记录,获取观察的资料。作者多次观察了震旦鸦雀的巢卵;孵化和育雏,获取了第一手的真实可信的研究资料。(要点“跟踪观察”)②比较分析,甄别观察的现象。通过与“大苇莺”“鹦鹉。(“啄木鸟”的比较,更好来研究震旦鸦雀的特点。(要点“比较甄别”)③资料参照,确认观察的结果。偶遇震旦鸦雀,借助“鸟类图鉴”,确认是震旦鸦雀,显示观察的严谨。(要点“资料参照”);(3分,以上方法只要答出一种即可)(2)有科学的研究态度:热爱所从事的事业,有吃苦耐劳的品质。(2分,要点“热爱”“吃苦”,答出一种即可)
六、(2009年山东名校联考试题,有删改)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
2050年全球变暖或致珊瑚礁灭绝
科学家在今天出版的《科学》周刊上撰文警告说,到2050年,日益增加的CO2排放量可能会导致海洋中的珊瑚礁灭绝。
这篇评论文章是由来自7个国家的17名海洋学家共同撰写的,其中包括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科学家。在全球变暖对珊瑚等许多海洋物种构成的毁灭性威胁的问题上,这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评论文章。
海洋也会吸收空气中的CO2,CO2溶人海洋,会增加海水的酸性。这将削弱珊瑚将自己的骨骼变成石灰质的能力,它们将无法继续生长,开始走向死亡。
珊瑚礁是外海鱼类的“孵卵站”和“托儿所”。它们还能保护海岸免受风暴破坏,增加捕鱼业和旅游业收入。据估计,在亚洲,珊瑚礁渔业养活了一亿人口。全世界珊瑚的经济价值总计达到300亿美元。
海洋学家指出,珊瑚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全球变暖正在对它构成严重威胁。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对大气中CO2浓度的预测,科学家们提出了全球珊瑚礁可能面临的三种前景。
在最好的情况下,大气中的CO2浓度将维持在当前3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的水平上,珊瑚礁基本上能够完整地存活下去。
在中等情况下,大气中的CO2浓度将增至450ppm至500ppm,气温升高3.6摄氏度。耐热的珊瑚将占据主要地位,珊瑚礁的多样性将被大大削弱.鱼类和其它海洋生物将减少。
在最坏的情况下,大气中的CO2浓度将超过500ppm,气温升高5.4摄氏度以上。此时,珊瑚礁将灭绝,半数海洋生物将消失:红色、棕色和绿色的藻类将取而代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质恶化。
珊瑚专家克里斯•兰登表示,这一趋势显然对珊瑚不利,但据此预言有朝一日珊瑚将全部灭绝则有点儿耸人听闻。这位来自美国迈阿密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说:“它们也许能够调整自己的生理机能。”
由于越来越多的“白化”现象,珊瑚礁已然承受了巨大压力。珊瑚其实是微小的海洋动物。如果海水温度持续升高几个星期以上,就会迫使珊瑚抛弃它的共生藻类,恢复成白色或更加透明。这些共生藻类为珊瑚提供了主要的食物来源。过多的白化现象会导致珊瑚死亡。
NOAA的比利•考西指出,由于过度捕鱼、沿海开发和污染、白化现象和海洋酸化,世界上的珊瑚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选自《参考消息》12月16日第7版)
16.珊瑚礁有何作用?
17.全球变暖是如何影响珊瑚礁的?
18.你认为,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珊瑚礁?(探究题)
六、【参考答案】16.①珊瑚礁是外海鱼类的“孵卵站”和“托儿所”。② 它们还能保护海岸免受风暴破坏③增加捕鱼业和旅游业收入。④珊瑚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17.①海洋也会吸收空气中的CO2,CO2溶人海洋,会增加海水的酸性。这将削弱珊瑚将自己的骨骼变成石灰质的能力,它们将无法继续生长,开始走向死亡。②如果海水温度持续升高几个星期以上,就会出现白化现象,过多的白化现象会导致珊瑚死亡。
18.①减少温室气体特别是CO2的排放。②适当限制捕鱼的规模和数量。③控制沿海开发规模。④保护沿海环境,减少海洋污染。
七、(2009年佛山一模试题)阅读下文,完成19~21题
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
人们早已发现,自然界中物体之间千差万别的相互作用,可以简单划分为4种力,即引力、电磁力、维持原子核的强作用力和产生放射衰变的弱作用力。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决了重力问题后,人们开始尝试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型,以期解释通过后3种力相互作用的所有粒子。
经过长期研究和探索,科学家们建立起被称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理论。它把基本粒子(构成物质的亚原子结构)分成3大类:夸克、轻子与玻色子。“标准模型”的出现,使得各种粒子如万鸟归林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家园”。但是这一“家园”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该模型无法解释物质质量的来源。
为了修补上述理论大厦的缺陷,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进而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假设出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成质量的基础。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海洋”中游弋,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才有了质量。尔后所有的粒子在除引力外的另3种力的框架中相互作用,统一于“标准模型”之下,构筑成大千世界。
“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这些粒子都已被实验所证实,而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但是它的存在却是整个“标准模型”的基石。因此,寻找该粒子,被比喻为寻找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圣杯”。
自从彼得·希格斯四十年前预言这一粒子存在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试图在实验中发现该粒子从而证实其存在,但至今所有努力均告失败。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莱德曼在其与泰雷西合著的《上帝粒子:假如宇宙是答案,究竟什么是问题?》的结尾充分流露出了科学家们对终极前景的渴望,他这样写道:“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炫目的光芒,一束光亮照亮了我们这位沙滩主人。在巴赫的小调弥撒曲庄严、高潮的和弦配乐下,也可能是在斯特拉温斯基的短笛独奏《春之祭》中,天空中的光慢慢地变成了上帝的脸,微笑着,但带着极度甜蜜的悲伤表情。”希格斯玻色子因此被人们称为“上帝粒子”,充满了神秘色彩。
有了更好的探寻工具,发现“上帝粒子”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的逻辑并没有错。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间接证据使研究者认为希格斯玻色子很可能存在。但是另外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希格斯玻色子是在假设的前提下出场的,它是否存在迄今依然未知。即便有,也未必就一定能发现。这样的事实可能令人沮丧,但我们并不该因此而回避这一事实。而且实际上,“标准模型”并非是惟一的有关理论体系,早有科学家另行提出了“超对称理论”、“弦理论”等等。
现在,在瑞士日内瓦的地下,一个长达27公里的世界最大科学设备(LHC)正在逐渐成型。科学家普遍期望在这一对撞机的帮助下,能够在前所未有的对撞能量下取得包括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在内的新发现。
必须承认,有了希格斯玻色子,“标准模型”将会更完美,物质质量起源之谜也将会揭开。但即便没有希格斯玻色子,也不会妨碍未来人类另辟蹊径继续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寻找“上帝粒子”,追寻科学“圣杯”是无数科学家虔诚的目标,但科学家们并非是对“上帝粒子”本身保持虔诚,他们的虔诚,只属于追寻科学真理本身。
(选自《当代科普》,有删改)
19.文章以“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20.本文所谈的是较为深奥的物理学问题,但读完之后一般读者也能获得较为清晰的认识,
这是为什么? (5分)
21.物理学家霍金说:“这(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种对整个‘标准模型’颇具‘审判’意味的粒子。”结合本文内容,分析霍金这样说的原因。(6分)
七、【参考答案】
19、(1)借用莱德曼的说法,表达了科学家们对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强烈追求与渴望;(2分)
(2)运用比喻,形象写出了希格斯玻色子在“标准模型”的重要地位和对探寻物质质量起源的意义;使读者对文章所谈的较为深奥的科学问题产生阅读兴趣。(2分)
20、(1)行文清晰明了。作者介绍希格斯玻色子,既注重了把希格斯玻色子放到模型系统中让人获得认识,又从科学家历年来对它的研究过程进行了说明,(1分)介绍全面,条理分明,逻辑严密(1分)。
(2)语言浅显生动。作者介绍深奥的物理学问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1分)形象化的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形象,使读者易于理解(2分)。
21、希格斯玻色子是整个“标准模型”的基石和最后需要找到的粒子,(2分)如果它被发现和找到,将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作最后的完善,使“标准模型”将会更完美,物质质量起源之谜也将揭开;(2分)如果希格斯玻色子不能发现和找到,科学家们有可能会否定粒子物理学理论的“标准模型”,促使科学家们对相关问题进行另辟蹊径的研究(2分)。
八、(2009年惠来模拟试题)阅读下文,完成22~24题
我们的宇宙图像
(英)霍金
科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简单的理论去描述整个宇宙。然而,大部分科学家遵循的方法是将这问题分成两部分。首先,是一些告诉我们宇宙如何随时间变化的定律;第二,关于宇宙初始状态的问题。
一蹴而就地设计一种能描述整个宇宙的理论,看来是非常困难的。反之,我们是将这问题分成许多小块,并发明许多部分理论。每一部分理论描述和预言一定有限范围的观测,同时忽略其他量的效应或用简单的一组数来代表之。可能这方法是全错的。如果宇宙中的每一件东西都以非常基本的方式依赖于其他的任何一件东西,很可能不能用隔离法研究问题的部分去逼近其完备的答案。尽管如此,这肯定是我们在过去取得进展所用的方法。牛顿引力理论又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它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只决定于与每个物体相关的一个数——它的质量;而与物体由何物组成无关。这样,人们不需要太阳和行星结构和成份的理论就可以计算它们的轨道。
今天科学家按照两个基本的部分理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来描述宇宙。它们是本世纪上半叶的伟大的智慧成就。广义相对论是描述引力和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也就是从只有几英哩直到大至1亿亿亿(1后面跟24个0)英哩,即可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的尺度的结构。另一方面,量子力学处理极小尺度的现象,例如万亿分之一英寸。然而,可惜的是,这两个理论不是互相协调的——它们不可能都对。当代物理学的一个主要的努力,即是寻求一个能将其合并在一起的理论——量子引力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理论,要获得这个理论,我们可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现在,如果你相信宇宙不是任意的,而是由确定的定律所制约的,你最终必须将这些部分理论合并成一套能描述宇宙中任何东西的完整统一理论。然而,在寻求这样的完整统一理论中有一个基本的自相矛盾。在前面概括的关于科学理论的思想中,假定我们是有理性的生物,既可以随意自由地观测宇宙,又可以从观察中得出逻辑推论。在这样的方案里可以合理地假设,我们可以越来越接近找到制约我们宇宙的定律。然而,如果真有一套完整的统一理论,则它也将决定我们的行动。这样,理论本身将决定了我们对之探索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它必须确定我们从证据得到正确的结论?它不也同样可以确定我们引出错误的结论吗?或者根本没有结论?
对于这个问题,我所能给出的回答是基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这思想是说,在任何自繁殖的群体中,存在有不同个体在遗传物质和发育上的变异。这些差异表明,某些个体比其他个体对周围的世界更能引出正确的结论,并去适应它。这些个体更可能存活、繁殖,因此它们的行为和思维的模式将越来越起主导作用。这一点在过去肯定是真的,即我们称之为智慧和科学发现的东西给我们带来了存活的好处。这种情况是否仍会如此不是很清楚:我们的科学发现也可以将我们的一切都毁灭。即使不是这样,一个完整的统一理论对于我们存活的机会不会有很大影响。然而,假定宇宙已经以规则的方式演化至今,我们可以预期,自然选择赋予我们的推理能力在探索完整统一理论时仍然有效,并因此不会导致我们得到错误的结论。
因为,除了最极端的情况外,我们已有了对所有一切都足够给出精确的预言的部分理论,看来很难以现实的理由为探索宇宙的终极理论辩护。(值得指出,虽然可用类似的论点来攻击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但这些理论已给我们带来了核能和微电子学的革命!)所以,一套完整的统一理论的发现可能对我们种族的存活无助,甚至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自从文明开始,人们即不甘心于将事件看作互不相关而不可理解的。他们渴求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今天我们仍然渴望知道,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人类求知的最深切的意愿足以为我们所从事的不断的探索提供正当的理由。而我们的目标恰恰正是对于我们生存其中的宇宙作完整的描述。
(节选自霍金的《时间简史》第一章)
2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二段 “可能这方法是全错的”这句话的理解。(4分)
23、请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2、3、4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说说这三段文字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24、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明霍金身上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6分)
八、【参考答案】
22、(4分)“可能这方法是全错的”这句话是对人类关于整个宇宙而发明的“部分理论”的评价。作者一方面认这些理论割裂了宇宙中各种事物的联系,因而是错误的,(2分)但另一方面,又认为这些理论“肯定是我们在过去取得进展所用的方法”,还是有价值的。所以说是“可能”全错。 (2分)
23、(5分)第一问:第二节总说传统理论的不足和历史价值,第三节重点分析当代两大宇宙理论的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必由之路(两大宇宙理论的融合),第四节说明寻求一套描述宇宙的完整理论的困难。(3分)第二问:二、三节为一层,主旨在是分析传统理论的不足。第四节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困难。(2分,划分层次1分,说明道理1分)
24、(6分)三个要点:①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等等;②探索精神;③辨证思维、系统思维。
(一个要点2分,其中概括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