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关
雎
12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人或物,都会产生爱慕之心。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心中爱慕之人称
为“梦中情人”。
《关雎》这首诗便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场
对“梦中情人”的
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诗经》开篇的第一首《关雎》。
3.
培养
健康纯洁的爱情观,以及对我国古代
文化
的热爱之情。
1.
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
诗歌
的内容(主旨)。
2.
学习
比兴手法,体会一咏三叹的写作结构
,体会
它朴素优美、音韵和谐的语言特色。
(重点)
(难点)
(重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
认为“不
学诗,无以
言”,
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西汉以后被儒家学派尊崇为经典,奉
为“六经”之一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孔子说
:“《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诗经》简介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风: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雅: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
分“大雅”和“小雅”,
共105篇。颂: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
有“周颂”“鲁颂”和“商颂”,
共40篇。赋:即陈述铺叙。比: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一
读一读字音
雎 鸠
逑
荇
菜
芼
之
jū jiū
qiú
xìng
mào
二
写一写字形
y
ǎ
o tiǎo
( )
wù mèi
( )
窈窕
寤寐
(一)
古今异义
左右
流
之
古义:捞取;今义:液体移动。
(二)
一词多义
之:
在河
之
洲
钟鼓乐
之
左右采
之
(结构助词,的)
(代词,她)
(代词,
指
“
荇菜
”
)
(三)词类活用
1
.
左右
流之
2
.
钟鼓乐
之
3
.
琴瑟友
之
名词作状语,在左、右两边。
名词用作动词,敲击钟鼓
。
形容词
的使动用法
,使
……快乐。
名词用作动词,弹琴鼓瑟。名词用作动词,亲近。
(
四
)名句积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导思
1.
诗中,主人公是怎样追求所喜欢的人的?
美好追求
关键词
:
美好感情
导思
2.
重点描写了哪种事物?有何作用?
美好事物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关雎》课文朗读
。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
双竖线、单竖线
。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
方框
。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
波浪线
。
4.有疑问的地方,用
问号
标注。
原文:
关关雎鸠
,在河之
洲
。
窈窕淑
女,君子好
逑
。
关关:
拟声词。
雎鸠:
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
洲:
水中的陆地。
窈窕:
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
漂亮,美好。
逑:
配偶。
注释
: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河心小洲上。文静美好的女子,是男子的好配偶。
译文:
原文:
参差荇菜
,左右
流
之。窈窕淑女,
寤寐
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
芼
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
之。
参差:
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寤寐:
指日日夜夜。
钟鼓:
钟和鼓。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钟,击鼓。
乐:
使
……
快乐。
注释
:
流:
捞取。
芼:
挑选。
荇菜:
一种可食的水草。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文静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追求她。追求她却得不到,白天黑夜总是思念她。思念啊思念,竟翻来覆去难成眠。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文静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亲近她。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挑。文静美好的女子,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译文:
1.
开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
答案
】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开篇起兴
,
在河心小洲上“关关”鸣叫的雎鸠鸟
,情谊深挚,
互相唱和的样子
,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非常相似
。写雎鸠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
,酝酿气氛
。
然后进入正题,抒写自己的倾心所思和强烈向往
,提出文静美好的女子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是全诗的纲目
,统领全篇。
2
.
“参差
荇菜,左右流之
。”这里
的
景物描写
有什么作用?
【
答案
】
以景物为出发点,借景抒情
,用
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
动作
,隐喻这个男子对淑女锲而不舍
的追求
。
阅读方法解密
古诗
文中景物描写作用分析法。
古诗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1)点明诗歌的基本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季节、人物等。(2)衬托人物性格。(3)营造一种氛围和意境。(4)表达人物心情,抒发内心情感。其中第(4)是古诗文中景物描写的终极与核心作用,所写的景物归根结底是要为情感的含蓄与巧妙表达服务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正面衬托,即一般所说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一是反面衬托,即一般所说
的“以
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倍增其
哀乐”。
3.
如何理解诗歌中渗透的感情?
【
答案
】
孔子说
:“《关雎》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它
既写了思慕追求,又深刻
细微
,止当所止,虽然有对爱情求而不得的
相思之
苦,但也不陷于难以自拔的境地。所以
,此
诗的感情率真、淳朴、健康。
重难点小结
这
首诗开头四句以起兴开篇,由成双成对雎鸠鸟引出男女爱情,并统领全诗。然后运用重章叠句的方法,写出了男子求姑娘而不得,辗转反侧日夜不安的焦急心情。最后,用虚写的方式,表达了男子对心爱的姑娘的深深爱慕和美好的愿望。
流
起兴
热烈而美好的爱情
淑女
关 雎
荇菜
君子
求
采
友
芼
乐
《关雎》是一首优秀的爱情诗,描写了一位青年执着地追求一位漂亮而善良的姑娘,反复倾诉内心缠绵的情思,急切盼望不久的将来能与意中人美满地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盼之情
。
1.恰当运用“兴”的手法。
如本诗的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一唱一和的雎鸠鸣叫,引起所咏之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采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
本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如“窈窕”,
是
叠韵;“参差”,
是双声
;“辗转”,
既是双声又是
叠韵
。用这类词语修饰动作,
如“辗转反侧”;
描摹
形象
,
如“窈窕淑女”;
描写景物,
如“参差荇菜”,
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3.
采用偶句入韵的方式。
在用韵方面,此诗采用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
《
竹枝词二首
•
其一
》
)
【
赏析
】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日子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东边
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
晴”,
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以“晴”寓“情”,
具有含蓄的美,用来表现女子那种含而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本诗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为后世人们所喜爱。
诗歌
蒹
葭
12
《
论语
》
曰:“不学诗,无以言
。
(
不
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
说话
)
”
这里说说的“诗”,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诗经
》
。通称为
《
诗
》
或
《
诗三百
》
,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
《
诗经
》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
诗经
》
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
《
蒹葭
》
。
《
蒹葭
》
被誉为中国的第一首朦胧诗。朦胧最容易产生美感,产生联想。在我们揭开
《
蒹葭
》
朦胧面纱之前让我们先走进
2000
多年以前的周代,去体会了解掌握
《
诗经
》
。
3
.
培养
健康纯洁的爱情观,以及对我国古代
文化
的热爱之情。
1.
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
诗歌
的
内容
(
主旨
)
。
2.
学习
比兴手法,体会一咏三叹的写作结构
,体会
它朴素优美、音韵和谐的语言特色。
(
重点
)
(
难点
)
(
重点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西汉以后被儒家学派尊崇为经典,奉为“六经”之一。《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经》简介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风: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雅: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赋:即陈述铺叙。比: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一
读一读字音
晞
跻
xī
jī
二
写一写字形
chí
(
)
sì
(
)
jiān
jiā
(
)
坻
涘
蒹葭
(
一
)
古今
异义
1
.
道
阻
且长
古义:艰险;今义:阻挡,阻碍。
2
.
道阻且
右
古义:弯曲;今义:方位词,跟“左”相对。
3
.蒹葭
苍苍
古义:茂盛的样子;今义:
头发灰白或苍茫的意思。
(
二
)
一
词多义
右:
左
右
采之
道阻且
右
(
名词
作状语,在
右边
)
(
形容词
,
弯曲
)
(
三
)
名句
积累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导思
1.
本诗采用了怎样的思路来表现追求的过程的?
行文思路
关键词
:
美好爱情
导思
2.
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之处?
不同意境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蒹葭》课文朗读
。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
双竖线、单竖线
。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
方框
。
3.关键语句
(
或写得好的语句
)
用
波浪线
。
4.有疑问的地方,用
问号
标注。
原文:
蒹葭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
从之,
宛
在水中央。
蒹葭:
芦苇。
溯洄:
逆流而上。
溯游:
顺流而下。
宛:
好像、仿佛。
注释
:
一片芦苇很茂盛,露水珠儿结成霜。心上人儿,正在水的那一边。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艰难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她,恍若站在水中央。
译文:
原文:
蒹葭萋萋,白露未
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
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
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坻
。
晞:
干。
湄:
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跻:
高。
坻:
水中的高地。
注释
:
一片芦苇又密又繁,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正在那岸边。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险阻又高难。顺流而下去寻她,恍若站在水中高地上。
译文:
原文:
蒹葭采采,白露
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
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
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沚
。
未已:
还没有完。
涘:
水边。
右:
弯曲。
沚:
水中的小块陆地。
注释
:
一片芦苇密茫茫,露水珠儿还没有完。心上人儿,正在那水边。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险阻又曲折。顺流而下去寻她,恍若站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译文:
1.
开篇
描写景物有什么作用?
【
答案
】
用水边的秋景起兴,
给人以凄清之感
。
2
.
全诗重章叠句有何作用?
【
答案
】
重章叠句更显韵味悠长,一再
“溯洄”
“溯游”,几度求索,表现了主人公
对心仪
女子的情真意切。反复咏唱,强烈
地表达
了主人公殷切、焦急、惆怅的心情,
强化了
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美。
3
.
谈谈每章的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的样式有
怎样的
含义和作用?
【答案】
首先,由景生情,写景部分,以蒹葭和
白露,
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烘托了环境气氛,又
流露出主人公
凄婉的感情。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
可望而不可即
,表现主人公的惆怅之情。每章五到八句,
写道路
的险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怅惘
情怀
。这样构思,给诗歌增加了朦胧美。主人公和
伊人的
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
雾里看花
、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重难点小结
开篇以水岸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追求意中人而不能相见的惆怅。中间段落用反复咏叹,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主人公失望和愁闷之情。结尾反复咏叹写出追求之路的漫长艰辛,突出主人公感情的持久急切。
【答案】
这两首古诗都是爱情诗,都写了对所爱之人的追求
。
《关雎》
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等诗句。主人公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
,表现
了对“淑女”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在那个时代,在
某些地域
,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太严格,由此我们在这首诗中
可以体会
到年轻小伙对美丽姑娘的大胆追求。
《蒹葭》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现了主人公追求
所爱
之人的坚强意志。“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说明
追求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
坻”“宛在水中沚”表现了伊人的可望而不可即。
1.
【难点探究】
这两首古诗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点?
【
答案
】
《
关雎
》
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
《
蒹葭
》
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难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之灯的情感状态。与
《
关雎
》
相比,
《
蒹葭
》
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2.
【
手法
探究
】
《关雎》与《蒹葭》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在表现手法上,
《
蒹葭
》
比
《
关雎
》“
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
,
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只能够远望
。
“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起兴
蒹 葭
时间的推移
地点的变换
上下求索
飘忽不定
《蒹葭》
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执着地寻求爱情的青年形象,突出了追寻之路的艰难与漫长,表达了寻而无果的无限惆怅之情。
1.运用“兴”的手法。
本诗同样采用了“兴”的艺术手法。每章的开头两句即以秋景起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秋天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自己爱慕的恋人,从而引起正文。
2.
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
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诗人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完的过程,表现出时间的推移。主人公的执着,也在这种一唱三叹中得到了尽情的宣泄。
3.虚实结合。
本诗在虚实结合方面运用恰当,把实际情景同想象、幻想交织在一起,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诗中实写河流等,而所谓“伊人”则是虚写。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宛在”一转,似乎“
她”就在面前。显然,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而这一想象,这一虚幻之景的出现,却深刻地描绘出了一位痴情者的心理状态,描绘出了他对恋人的强烈感情。
从《蒹葭》中,你还能够想到什么呢?可以是以前学过的诗或句子,也许是生活中的人和事。
(
1
)
牛郎织女
一年一见反而越益美好;
(
2
)
众
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
处;
(
3
)
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4
)
地上
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要像诗中的
主人公一样
,不畏艰险,勇敢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老师
相信
,只要有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12
《
诗经
》
二首
1
.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
.好逑
(
qiú
)
荇菜
(
xìng
)
雎鸠
(
jū jiū
)
窈窕
(
yáo tiǎo
)
B
.悠哉
(
zāi
)
辗转
(
zhǎn
)
寤寐
(
wù mèi
)
蒹葭
(
jiān jiā
)
C
.未晞
(
xī
)
芼之
(
mào
)
溯洄
(
shù huí
)
水之湄
(
méi
)
D
.且跻
(
qí
)
水中坻
(
chí
)
琴瑟
(
qín sè
)
水中沚
(
zhǐ
)
【
点拨
】
A
项“窈”应读
yǎo
;
C
项“溯”应读
sù
;
D
项“跻”应读
jī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君子好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左右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蒹葭苍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溯洄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道阻且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白露未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宛在水中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的陆地
求取
配偶
茂盛的样子
逆流而上
艰险
干
水中的小块陆地
•
•
•
•
•
•
•
•
•
•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左右芼之”中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中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
.“琴瑟友之”中的“友”是“亲近”的意思,这里是使动用法。
D
.“钟鼓乐之”中的“乐”是“使
……
快乐”的意思,这里是使动用法。
C
【
点拨
】
“友”
在句中不是使动用法。
4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写出恰当的句子。
(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
《
诗经
》
的句子主要是四言,此后
《
诗经
》
被视为四言诗之滥觞。不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并不严格受此约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参差变化,显得活泼又自然,表现出了错落有致的形式美。
它虽以四言为主
有长短不齐的句子
5
.填空。
(1)《
诗经
》
是我国第
________
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
__________
到
__________
时期的诗歌
305
篇。这些诗歌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部分。
(2)《
关雎
》
中以“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起兴,为后面抒发感情创造了情意绵绵的意境。
(3)《
关雎
》
第一章中表现君子产生追求淑女愿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西周 春秋
风 雅 颂
(4)《
蒹葭
》
第一章中描写主人公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蒹葭
》
虚实结合,把实际情景同想象、幻想交织在一起,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第二章中,实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虚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
关雎
》
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
.
《
蒹葭
》
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
《
关雎
》
中“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
.
《
蒹葭
》
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惆怅。
D
.
《
关雎
》
是
《
诗经
》
的第一首诗,选自
《
诗经
·
周南
》
。
B
一、诗歌研读
(
一
)
阅读
《
关雎
》
,完成练习。
7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淑女、君子在水中的陆地上幽会,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B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反映了君子对淑女深深的思念之情,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的思念之苦。
A
8
.
《
关雎
》
以
__________
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雎鸠
9
.孔子说
《
关雎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关雎
》
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即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又写了想象中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即所谓“哀而不伤”。
(
二
)
阅读
《
蒹葭
》
,完成练习。
10
.请解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主人公
)
追求的那个人,在水的另一边。
1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
.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
.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D
12
.“搔首踟蹰”表现了男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搔首踟蹰”四字,形象、逼真地表现出男主人公焦灼、紧张的心情,表达了男主人公对“静女”的爱慕和思念之深。
二、拓展阅读
13
.“说怿女美”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喜爱吗?
不是。“说怿女美”中的“女”一语双关,既指“彤管”,又指“静女”。男主人公借物抒情,表面上是喜爱“彤管”,其实是借此来表达他对赠他彤管的姑娘的爱慕之情。
14
.
[2018·
长沙
]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
古诗分类
】
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
)
(
只填序号
)
①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片段练笔
③
(2)
【
诗人竞猜
】
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
(
谜面
)
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
谜底
)
陶渊明
(
谜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谜底
)
陆游
示例: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
【
新闻撰写
】
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
4
月
21
日至
23
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
5
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班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