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经典复习8.4氮及其化合物含答案完美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化学经典复习8.4氮及其化合物含答案完美

ID:657735

大小:2.36 MB

页数:123页

时间:2021-04-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4节 氮及其化合物 考纲点击: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对环境的影响。 回归教材 一、氮气 1.氮的固定 游离 人工 化合 2.氮的性质 小于(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_______空气,难溶 于水。 (2)化学性质 ①N2 与 O2 的反应:N2+O2 ②N2 与 H2 的反应:N2+3H2 ③N2 与 Mg 的反应:3Mg+N2 2NO; 2NH3; Mg3N2。 二、氮的氧化物 酸性 1.氮的氧化物有多种,氮元素从+1~+5 价都有对应的氧 化物,+4 价氧化物有 NO2、N2O4,且只有 N2O3 和 N2O5 属于 ________氧化物。 2.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无 红棕 光化学烟雾 NO NO2 物理性质 通常为____色气体, 不溶于水 通常为________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 性质 与O2反应 2NO+O2===2NO2 — 与H2O反应 不反应 3NO2+H2O=== 2HNO3+NO 与人体、环 境的关系 ①形成__________,污染空气。 ②形成酸雨。 ③破坏臭氧层。 ④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特别提醒] 1.氮的氧化物 氮的氧化物都有毒,主要包括N2O、NO、N2O3、NO2、N2O4、 N2O5共六种,其中NO2 与N2O4 存在下列平衡:2NO2 N2O4。 2.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1)常见的污染类型 ①光化学烟雾:NOx 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 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NOx 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 和HNO2, 随雨雪降到地面。 (2)常见的NOx 尾气处理方法 ①碱液吸收法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NO2、NO 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 n(NO2)≥n(NO)。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 NOx 的处理。 ②催化转化法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 体(N2) 或NOx 与CO 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 和 CO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三、硝酸 1.硝酸的物理性质 (1)纯硝酸为________、有__________气味的液体。 (2)硝酸沸点较低,______ 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形成 ________。 无色 刺激性 易 白雾 [特别提醒]质量分数在69%以上的硝酸称为浓硝酸,质量 分数在 98%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 (1)强酸性 变红稀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 (2)不稳定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氧化性 氧化 氧化 变红 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________性,而且浓度越大______ 性越强。 浓硝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________后褪色。 ①与金属反应 稀硝酸与铜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硝酸与铜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O ②与非金属(C)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硝酸可氧化 H2S、Na2SO3、FeSO4、KI、NaBr 等还原性物 质。如稀硝酸与 FeS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4NO2↑+2H2OC+4HNO3(浓) (4)与有机物反应 反应)①硝化反应(与 ②颜色反应 黄色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时变________。 →NO2,HNO3(稀)→NO。极稀也可以还原为NH4。 [特别提醒](1)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浓度越大,氧 化性越强,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高。还原产物一般为 HNO3(浓) + (2)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该反应过程中 浓硝酸表现出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3)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能发生“钝化”并非不反应。 (4)浓硝酸显黄色的是HNO3 见光或受热发生分解,生成的 NO2溶于其中所致;消除的方法是通入O2(或空气),使其发生 反应4NO2+O2+2H2O===4HNO3。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 中,并置于阴凉处。 四、氨 无色 刺激性气味 气体 小 1.物理性质 颜色: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状态:________, 密度比空气____,易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在常温常压 下,1 体积 H2O 能溶解______体积氨气。 2.化学性质 液化 极易 700 NH4 +OH-,氨气溶于水得氨 (1)氨气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H2O + 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水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H3·H2O ____________。 (2)氨气与酸的反应: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 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____________,将浓盐酸改为_________, 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白烟生成 浓硝酸 NH3↑+H2O [特别提醒]氨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还可以发生下列反应: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向下排空气法 蓝色 白烟 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 [特别提醒] 氨气实验室制法的注意事项 (1) 实验室用固体铵盐与碱共热制NH3 时 , 不能使用 NH4HCO3、NH4NO3 及NaOH固体,因为NH4HCO3受热分解产 生CO2,使制得的NH3不纯;NH4NO3受热时易发生爆炸;NaOH 容易吸水结块,不利于NH3的产生和逸出,且加热条件下NaOH 容易腐蚀玻璃。 (2)干燥氨气时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P2O5 等, 也不能选用无水CaCl2,因为它们均能与NH3 发生反应,通常 选用碱石灰。 (3)吸收氨气(或 HCl)时要注意防止倒吸。 可用于吸收氨气(或 HCl)并能防倒吸的常用装置为: 4.氨的用途 化工原料,用于制硝酸、铵盐、纯碱、尿素,用作制冷剂。 五、铵盐 1.物理性质:都是________固体,都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白色 基础测评 1.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 的污染。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 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 NO 为氧化剂,N2 为氧化产物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 CO、NO 和 N2 C.NO 和 O2 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答案:D 2.(2018 年山东滨州检测)NH3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 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Cl 和 NaHCO3 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HNO3 和 Na2CO3 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 和 NO2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C 3.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B.铜与 HNO3 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金属与 HNO3 反应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和铝质容器盛装浓硝酸 解析:硝酸是氧化性酸,且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是 NO2 和 NO,没有单质 生成,故不属于置换反应;硝酸是氧化性酸,金属与 HNO3 反 应均不产生 H2;铁与铝遇冷浓硝酸钝化,故可用铁或铝质容器 盛装浓 HNO3。 答案:B . . . 4.NH3 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用 NH4Cl 和 Ca(OH)2 制备 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 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___________。 (2)按下图装置进行 NH3 的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 1,B 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后,关闭旋塞 1。 ②再打开旋塞 2,B 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氨气的实验室制取采用的是固固加热装置,氨气 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所以选 A、C、G。(2)由于 A 中 压强比 B 中大,所以当打开旋塞 1,A 中的 HCl 会进入 B 中与 NH3 反应生成氯化铵,产生大量的白烟;再打开旋塞 2,由于 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了固体氯化铵,所以会导致烧瓶内的压 强减小,烧杯中的石蕊溶液会倒流进入 B 瓶,且溶液变红。 答案:(1)A、C、G (2)产生白烟 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小颗粒,氯 化铵小颗粒形成白烟 ②烧杯中的石蕊溶液会进入 B 瓶,且溶液显红色 考点一 考向1 氮气及其氧化物 氮气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典例1](2018 年河南周口模拟)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图: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反应中只有③属于氮的固定 答案:D . . . ①N2+O2==========2NO; [方法技巧](1)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这说明雷雨中含有 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化合态的氮。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放电或高温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2)氮气的用途 ①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②制硝酸和化肥的原料; ③食品袋中充氮气来防腐。 适合吸收 NO2 气体的是( 考向2 NO、NO2 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典例2](2018 年宁夏银川质检)已知常温常压下在 1 L 水中 可溶解 40 L NO2 ,NO2 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2NaOH + 2NO2===NaNO3+NaNO2+H2O。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不 )。 A B C D . . . 解析:由于常温常压下在 1 L 水中可溶解 40 L NO2,即极 易溶于水,所以在吸收装置中需要防止倒吸,只有 B 中不能防 止倒吸。 答案:B 考向3 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典例3](2018 年河北衡水检测)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 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 NO2 和 NO 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 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 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 两个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 1 B.5∶ 7 C.7∶ 5 D.4∶ 3 解析: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 4HNO3,V(NO2)=V(NO),n(NO2)=n(NO),则生成的 HNO3 物 质的量相等,溶液的体积也相同,故两个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答案:A [方法技巧] 氮的氧化物与O2、H2O 反应的计算方法 1.关系式法 (1)NO 和O2 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 2NO+O2===2NO2 和3NO2+H2O===2HNO3+NO 得总 反应为4NO+3O2+2H2O===4HNO3 (2)NO2 和O2 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3NO2+H2O===2HNO3+NO 和2NO+O2===2NO2 得总 反应为4NO2+O2+2H2O===4HNO3 (3)NO、NO2 和O2 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先按3NO2+H2O===2HNO3+NO 计算出生成NO 的体积, 再加上原来混合气体中 NO 的体积,再按(1)中关系计算。 2.电子守恒法 当NOx 转化为硝酸时要失去电子,如果是NOx 与O2 混合, 则反应中O2 得到的电子数与NOx 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原子守恒法 4NO2+O2 和4NO+3O2 从组成上均相当于2N2O5 的组成, 都与N2O5+H2O===2HNO3 等效。当NO、NO2、O2 的混合气体 通入水中时利用混合气体中N、O 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判断。 【拓展演练】 1.(2018 年辽宁抚顺期末)如图所示,将相同条件下的 m 体 积 NO 和 n 体积 O2 同时通入倒立于水槽中且盛满水的试管内, m 2 立即变为红棕色。则 m 与 n 的比值为( )。 A.3∶ 2 B.2∶ 3 C.8∶ 3 D.3∶ 8 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残留—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 2.(2017年北京卷)SCR 和 NSR 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 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 NOx 排放。 (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 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 NH3和 CO2,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器中 NH3 还原 NO2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 SO2 在 O2 作用下会形成 (NH4)2SO4,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H4)2SO4 的形 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 NO2 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 g·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 a g 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 为 NH3,所得 NH3 用过量的 V1 mL c1 mol·L-1 H2SO4 溶液吸收完 全,剩余 H2SO4 用 V2 mL c2 mol·L -1 NaOH 溶液恰好中和,则尿 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2)NSR(NOx 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NOx 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 a 所示。 图 a 图 b ①通过 BaO 和 Ba(NO3)2 的相互转化实现 NOx 的储存和还 原。储存 NOx 的物质是________。 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 H2 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 Ba(NO3)2 的催化还 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 b 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 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 H2 与 Ba(NO3)2 的物质的 量之比是__________。 ③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N2O)。用同位素示踪法研 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 NO 有关。在有氧条件下 15NO 与 NH3 以 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 15NNO。将该反应的化 催化剂 15NNO + H2O。 解析:(1)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 NH3 和 CO2, 结 合 原 子 守 恒 ,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CO(NH2)2 + H2O 2NH3↑+CO2↑。②从图中可以看出 NH3 在催化剂作 用下还原 NO2 生成氮气和水,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此 催化剂 在 O2 作用下与 NH3、H2O 反应形成(NH4)2SO4,此反应中 SO2 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此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2+O2+4NH3+2H2O===2(NH4)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6NO2======7N2+12H2O。③SO2 催化剂 是 BaO。②由图示可知,第一步反应为 H2 与 Ba(NO3)2 作用生 成 NH3,每摩尔 Ba(NO3)2 作用生成 NH3 共转移 16 mol 电子, 根据电子守恒,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16 mol÷2= 8 mol,则消耗的 H2 与 Ba(NO3)2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8∶ 1。③反 应物有 15NO 与 NH3,结合产物中有水,可知还有另一反应物 O2,反应中 NH3 是还原剂,15NO 与 O2 是氧化剂,因含氮产物 均为 15NNO,则 15NO 与 NH3 以 1∶ 1 参加反应,结合电子守恒 和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15NO+4NH3+3O2 =======415NNO+6H2O。 考点二 考向1 氨和铵盐 氨气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典例4]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 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 与浓盐酸挥发的 HCl 气 体反应产生了 NH4Cl 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 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 AlCl3 溶液 D 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 是一种可溶性碱 解析:B 中的浓硫酸易与 NH3 发生反应;C 中,该溶液也 可能是 MgCl2 溶液等;D 中 NH3·H2O 是碱,而 NH3 不属于碱。 答案:A [方法技巧] 理解NH3 性质应注意问题 (1)NH3 是中学化学中唯一的碱性气体,可在推断题中作为 解题的突破口,确定NH3 的存在。 (3)NH3 是非电解质,不是碱;而NH3·H2O 是电解质,是碱。 (4)NH3 催化氧化的产物是NO 不是NO2。 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考向2 喷泉实验 [典例5]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 4 个喷泉实验方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 CCl4 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 开弹簧夹 . . .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 NaOH 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 刻后打开弹簧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 a 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弹簧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弹簧夹 解析:①中的 Cl2 易溶于 CCl4,使圆底烧瓶中压强减小, 使烧杯中的 NaOH 溶液进入烧瓶形成喷泉;②中的 NO 与 NaOH 溶液不反应,圆底烧瓶内的压强不改变,不会形成喷泉;③中 因鼓入空气使锥形瓶内气压增大,使水进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④中浓 H2SO4 溶于水放热,促使锥形瓶内氨水分解产生 NH3, NH3 进入烧瓶与 HCl 反应而形成喷泉。 答案:B [方法技巧] 喷泉实验的原理及应用 (1)喷泉实验的原理 由于容器内外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气体迅速溶于水或 某种溶液中,容器内压强小于容器外压强,从而产生喷泉,依 据这一原理,只要能够造成容器内气体大量溶于液体,就可以 形成喷泉。 (2)引发喷泉的几种方法 ①使烧瓶内的气体迅速溶于水或某种液体中。 ②使烧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从而使气压减小。 ③使待喷液面上的气压增大。 (3)喷泉实验的几种常见装置 说明:装置②中最好采用顶部有孔的烧瓶。装置③引发喷 泉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或双手捂热烧瓶,松开后片 刻即形成喷泉现象。 (4)形成喷泉的类型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能形成喷泉的气体和液体。 气体 HCl NH3 CO2、Cl2、 SO2、H2S NO2 NO、O2 (4∶3) NO2、O2 (4∶1) 吸收剂 水、NaOH 溶液 水 NaOH 溶液 水 水 水 考向3 氨气制备与性质综合探究 [典例6](2018 届河南濮阳二模)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某同 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其中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中进行 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仪器 b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试解释该装置中产生 NH3 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u2++Cu+H2O。某同学取上述反应后玻璃管内的物质 (2)装置乙中盛有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戊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价 Cu 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可发生反应:Cu2O+ 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振荡后发现溶液为蓝色,且试管底部 有红色 Cu,他得出结论:NH3 还原 CuO 生成 Cu2O。该同学的 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装置丙的玻璃管内 CuO 粉末为 m g,实验结束后测 得玻璃管内固体粉末为 n g,若 CuO 完全被还原为 Cu,则 m∶ n = ______ ; 写 出 玻 璃 管 内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丁中的干燥管增重为 ______g(用含 m 或 n 的代数式表示)。 NH3·H2O===NH4+OH-,NaOH在氨水中电离产生OH-,使平 解析:根据实验目的“探究氨气的还原性”,结合流程图 可知,甲中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作用放出氨气,经过乙的干 燥得到干燥的氨气,在丙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氮气,以及 水蒸气。丁可以吸收生成的水蒸气,戊中浓硫酸可以吸收未反 应的氨气,防止污染,同时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丁。 (1)根据装置图,仪器 b 为锥形瓶,该装置中 NH3+H2O + 衡逆向移动,且 NaOH 溶解放热,使氨水分解,放出氨气。 (2)装置乙的作用是干燥氨气,可以选用碱石灰。(3)装置戊中浓 硫酸可以吸收 NH3 尾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丁。 [方法技巧] 1.氨气的快速制法。 (1)加热浓氨水(如图甲):NH3·H2O 甲 NH3↑+H2O。 乙 (2)浓氨水中加入固体NaOH(如图乙):NaOH 溶于水放热, 促使氨水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 NH3 的生成。 (3)浓氨水中加入固体 CaO(如图乙):CaO 与水反应,使溶 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2O+CaO===NH3↑+Ca(OH)2。 2.NH3 吸收装置的创新 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考向4 铵盐的性质 [典例7](2018 年辽宁大连期末)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 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 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 . . 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氨水中含有NH4 B.向氨水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 + C.加热 NH4HCO3 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 滴产生,说明 NH4HCO3 具有热不稳定性 D.将红热的 Pt 丝伸入上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 的红棕色气体,说明氨气催化氧化的产物中有 NO 答案:B NH4的检验方法 [方法技巧] + 【拓展演练】 3.(2017 年山东泰安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 1 装置制 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图 1 备选装置(其中水中含酚酞溶液) Ⅰ Ⅱ Ⅲ 图 2 (1)装置 A 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生石灰 d.五氧化二磷 e.烧碱 (2)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需在 K2 的导管末端连接图 2 装置 中的__________装置(填序号),当装置 D 中集满氨气后,关闭 K1、K2,打开 K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需打开 K1、K3,K2 处导管连接 制取纯净、干燥氯气装置。 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气体必须通过分别 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的洗气瓶; ②D 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 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 K3 处导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 Cl2,则 C 装置中应 盛放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 生成 Ca(OH)2]或烧碱,都会使平衡左移,同时 放出大量的热促进氨气的挥发。碱石灰的成分是烧碱和生石灰, 原理同上述,都可快速制备氨气。(2)氨气极易溶于水,不溶于 CCl4,需选择防倒吸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因此需选择图 2 中的 Ⅱ或Ⅲ。根据喷泉实验的原理,要使装置 D 发生喷泉现象, 可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D 中氨气受热膨胀通过导管与水接触, 即产生“喷泉”。(3)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的氯气中,混 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要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需通过饱和 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②探究氨气具有 还原性,氯气与氨气反应产生白烟,联系 NH3+HCl===NH4Cl 可知,“白烟”的成分为氯化铵,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则生成 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必为氨气的氧化产物,可推知为氮气。 ③氯气是有毒气体,可与强碱溶液反应,因此可用氢氧化钠溶 液进行尾气吸收。 答案:(1)ace (2)Ⅱ或Ⅲ 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①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②3Cl2+8NH3===6NH4Cl+N2 ③NaOH Cl2+2OH-===Cl-+ClO-+H2O 4.(2016 年新课标Ⅰ卷) 氮的氧化物(NOx) 是大气污染物之 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 NH3 将 NOx 还原生成 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 NH3 与 NO2 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 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A B C D E F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 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 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 NH3 充入注射器 X 中,硬质玻璃管 Y 中加 入少量催化剂,充入 NO2(两端用夹子 K1、K2 夹好)。在一定温 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 K1,推动注射 器活塞,使X中的气 体缓慢通入 Y 管中 ①Y 管中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 原处并固定,待装置 恢复到室温 Y 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 K2 ③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在实验室中,利用氢氧化钙与 NH4Cl 混合加热 发生分解反应制取氨气,氢氧化钙与 NH4Cl 都是固体,固体混 合物加热制取气体,故应选用 A 装置进行,制取氨气,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 +Ca(OH)2 CaCl2 + 2NH3↑+ 2H2O;也可以利用 NH3·H2O 的不稳定性,该物质受热分解产生 氨气和水制取氨气,这时应该选择的装置是装置 B,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NH3·H2O NH3↑+H2O;②利用A(或 B)装置制 得的氨气,由于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需要利用碱性干燥剂碱 石灰进行干燥,然后再根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用向 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是大气污染物,要进行尾气处理,可利 用其在水中极易溶解的性质,用水作吸收剂进行尾气处理,故 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d→c→f→e→i。(2)①NO2 具有强氧化性,NH3 有强还原性,两者相遇,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氮气和水, 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 + 6NO2 7N2+12H2O,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现象是 Y 管 内看到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同时在注射器的内壁有水珠产生; ②根据①分析可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NH3+6NO2 7N2+12H2O;③反应后由于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 所以会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当打开 K2 后,烧杯内 NaOH 溶 液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会倒吸进入 Y 管内;④溶液进入 Y 管内 的原因是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发生导致装 置内压强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而发生倒吸现象。 答案:(1)①A 2NH4Cl+Ca(OH)2 2NH3↑+CaCl2+ 2H2O(或 B NH3·H2O NH3↑+H2O) ②d c f e i (2)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 ②8NH3+6NO2 7N2+12H2O ③Z 中 NaOH 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 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考点三 硝酸 考向1 硝酸的性质及应用 [典例8](2018 年山东淄博检测)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 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硝 酸,充分反应后,滴入 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② 浓硝酸久置或光照 变黄色 HNO3不稳定易分解 ③ Al箔插入稀硝酸中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 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④ 用玻璃棒蘸取浓硝酸点 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先变红 色后褪色 浓硝酸具有酸性和强氧 化性 解析:过量的铁粉中加入稀 HNO3,生成 Fe2+,加入 KSCN 溶液时,颜色不变,故①错误;浓 HNO3 久置变黄是因为 HNO3 分解产生的 NO2 溶于其中,故②正确;Al 箔遇浓 HNO3 钝化, 稀 HNO3 会使 Al 箔溶解,故③错误;浓硝酸具有强酸性和强氧 化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④正确。选 D。 答案:D [方法技巧] 氧化为Fe3+。 (3)向Ba(NO3)2 溶液中通入还原性气体SO2 可得到BaSO4 沉淀。 (4)向Fe(NO3)2 溶液中加入非氧化性酸,如盐酸,Fe2+能被 (5)向过量铜与一定量硝酸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非氧化 性酸,铜能继续溶解。 (6)向含还原性离子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硝酸盐,还原性离子 可被氧化。 考向2 NO 的制备和验证 [典例9](2017 年江西临川二中测试)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 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 NO 而设计了下列实 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 K 为 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 是一半空的注射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设计装置 A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完成(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 B 中铜丝插入稀硝酸 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 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B 中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 E 和 F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 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 D 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 兼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答案:(1)产生 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因 NO 与 O2 反应生成 NO2 而产生干扰 (2)Cu 丝表面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方仍为无色,溶液变 蓝 3Cu+8H++2NO3 ===3Cu2++2NO↑+4H2O (3)验证 NO 的生成 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推入 E 中,若气体 变为红棕色则说明生成了 NO (4)防止倒吸 - 考向3 硝酸浓度对氧化性的影响 [典例10]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 NO 氧化成 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 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 钠溶液不与 NO反应,能与 NO2 反应:2NO2+2NaOH===NaNO3 +NaNO2+H2O) 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1稀硝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 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 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 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 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 以下 4 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 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 观察颜色变化 解析:本题要证明浓硝酸能将 NO 氧化成 NO2,而稀硝酸 不能氧化 NO。①产生 NO2 ,而非 NO,所以②中盛水与 NO2 反应生成 NO。而 NO 极易与 O2 反应产生 NO2,故反应前应用 CO2 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6)的思路是从溶液中赶出 NO2,或 在 Cu(NO3)2 溶液中通入 NO2,不能采用稀释绿色溶液的方案, 是因为 Cu(NO3)2 溶液稀释后,颜色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不 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通入 CO2 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 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将 NO2 转化为 NO 3NO2+H2O===2HNO3+NO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 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acd 答案:(1)3 mol·L-1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方法技巧] 硝酸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其还原产物可能有 验证明,硝酸浓度越大,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因而其氧化能力 越强。由铜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浓硝酸被还原为NO2, 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5→+4;稀硝酸被还原为NO,氮元 素的化合价变化为+5→+2。一般情况下,硝酸的浓度越小, 金属活动性越强,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 考向4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 [典例11]将 32.64 g 铜与 140 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 完全溶解,产生的 NO 和 NO2 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 L。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 的体积为________ L,NO2 的体积为________L。 (2)参加反应的 HNO3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3)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 V mL a mol· L-1 的 NaOH 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 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 (4)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 NaOH 溶液中全部转化 为 NaNO3,至少需要 30%的双氧水________g。 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 mol·L-1。 -1=0.51 mol,设混合气体中 NO解析:(1)n(Cu)= 32.64 g 64 g·mol 的物质的量为 x,NO2 的物质的量为 y。 根据气体的总体积为 11.2 L,有 x+y=0.5 mol。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3x+y=(0.51×2) mol。 解得 x=0.26 mol,y=0.24 mol。 V(NO2)=11.2 L-5.824 L=5.376 L。 (2)参加反应的 HNO3 分两部分:一部分没有被还原,显酸 性,生成 Cu(NO3)2;另一部分被还原成 NO2 和 NO,所以参加 反应的 HNO3 的物质的量为 0.51 mol×2+0.5 mol=1.52 mol。 则V(NO)=0.26 mol×22.4 L·mol-1=5.824 L [方法技巧]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 (1)思维流程 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拓展演练】 5.(2017 年北京卷)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 )。 ① ② ③ . . .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 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 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 酸发生了反应 解析:浓 HNO3 具有不稳定性,①中浓 HNO3 受热发生分 解反应:4HNO3 4NO2↑+O2↑+2H2O,故①中所得红棕色 气体是 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A 正确。②中红热木炭加入浓 HNO3 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为 NO2,但不能说明浓 HNO3 与木炭发生了反应,可能是浓 HNO3 在红热木炭作用下发 生分解产生了 NO2,B 正确。③中红热木炭未插入浓 HNO3 中,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浓 HNO3 具有挥发性,且挥发产生的 HNO3 被还原生成 NO2,故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C 正确。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 CO2,不能说明木炭一定与浓 HNO3 发 生了反应,可能是浓 HNO3 分解产生 NO2、O2 和 H2O,红热木 炭与分解产生的 O2 反应生成 CO2,D 错误。 答案:D 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6.(2018 年山东潍坊质检)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 溶解 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 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 NO气体)。下列 )。. . A.原混合酸中NO3 物质的量为0.1 mol- B.OA 段产生的是 NO,AB 段的反应为 Fe+2Fe3+===3Fe2+, BC 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FeSO4 D.H2SO4 浓度为 2.5 mol·L-1 亚硝酸及亚硝酸钠的性质 1.亚硝酸(HNO2) 亚硝酸是弱酸。向亚硝酸钠溶液中加酸,生成亚硝酸 (HNO2)。亚硝酸不稳定,仅存在于冷的稀溶液中,微热甚至常 温下也会分解,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NaNO2+H2SO4(稀)===NaHSO4+HNO2 2HNO2===NO↑+NO2↑+H2O 2.亚硝酸钠(NaNO2) (1)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 NaNO2,是可溶性盐。其熔点为 271 ℃,分解温度为 320 ℃。 亚硝酸钠在建筑业中常用作混凝土掺加剂,以促进混凝土 凝固,提高其强度,防止在冬天低温施工时混凝土发生冻结。 亚硝酸钠还是一种食品添加剂,用作食品防腐剂和肉类食 品的发色剂。 (2)亚硝酸钠的氧化性 在亚硝酸钠中,氮的化合价为+3,处于中间价态。因此, 亚硝酸钠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时,表现出氧化性。如亚硝酸钠 与碘化钾反应可生成单质碘。 毒事故发生,它的部分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典例]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具有咸味、有毒,且价格比 食盐(NaCl)便宜的工业用盐,常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 )。. . A.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食盐(NaCl)与亚硝酸钠 (NaNO2) B.亚硝酸钠可以加到食品中,但添加量要符合规定 C.NaNO2 与 N2H4 反应生成 NaN3 的化学方程式为 NaNO2 +N2H4===NaN3+2H2O D.上图所涉及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价变为-—价,C正确;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亚硝酸钠能和 KI 反应生成碘单质,淀粉溶液遇碘变 蓝色,A 正确;NaNO2 具有防腐性,但有毒,所以亚硝酸钠可 以加到食品中,但添加量要符合规定,B 正确;亚硝酸钠和肼 反应生成叠氮化钠和水,该反应中 N 元素化合价由+3 价、-2 1 3 其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NaNO2 与 NH4Cl 反应生成 NH4NO2 没有化合价的变化,D 错误。 答案:D [演练](2018年湖北咸宁模拟)NaNO2 在漂白、电镀和金属 处理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1)将等物质的量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通入氢氧化钠溶 液中便可制得 NaNO2,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酸性条件下,当 NaNO2 与 KI 按物质的量 1∶ 1 恰好完 全反应,且 I-被氧化为 I2 时,产物中含氮的物质为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3)亚硝酸(HNO2)是与醋酸酸性相当的弱酸,很不稳定,通 常在室温下立即分解。要得到稳定的 HNO2 溶液可以往冷冻的 浓 NaNO2 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种物质,下列物质不适合使用的 是__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 c.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d.磷酸 含 Al、NaAlO2、NaNO2、NaOH、NH3、H2O 六种物质,将此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分别填入下 2NO2+H2O。(2)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时,所有的碘元素化合 解析:(1)根据信息:等物质的量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通 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便可制得 NaNO2,即 NO+NO2+2OH-=== - 价升高了 2 价,消耗碘离子 2 mol,亚硝酸钠中氮元素化合价是 +3 价,2 mol 的亚硝酸钠得到 2 mol 电子时,则需氮元素的化 合价降为+2 价,所以产物中含氮的物质为 NO。(3)浓 NaNO2 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由于 H2CO3 比 HNO2 酸性弱,不能制取 HNO2;如果通入二氧化硫,会被亚硝酸氧化为硫酸,即二氧化 硫具有还原性,亚硝酸具有氧化性。(4)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 法将废水中NO2转换为N2除去,根据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得 金属铝具有还原性,碱性条件下,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偏铝酸盐和一水合氨,反应方程式为 2Al+NaNO2 +NaOH+ 2H2O===2NaAlO2+NH3·H2O;该反应中氢氧根离子参加反应, 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的 pH 减小;用电解 - 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 N2 将在阴极产生。

资料: 443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