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铁、铜及其化合物
考纲点击:了解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
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回归教材
一、铁
第四周期第Ⅷ族
1.铁的位置、结构、化合价
(1)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中,铁易失去最外层上的 2 个电子,有时它
还失去次外层上的一个电子,所以铁有___________两种价态,
且_______价稳定。
+2、+3
+3
2.铁的物理性质
银白
磁铁
纯铁具有金属的共性,如具有______色金属光泽和良好的
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能被______吸引的特性。还
原铁粉为黑色粉末。
3.铁的化学性质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钝化
化学式 FeO Fe2O3 Fe3O4
俗称 — ______ _______________
色态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Fe 元素
的价态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二、铁的氧化物
铁红 磁性氧化铁
1.物理性质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2.化学性质
+2 +3 +2,+3
FeO、Fe2O3、Fe3O4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8H+===2Fe3++Fe2++4H2O。
[特别提醒](1)重要的铁矿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三、铁的氢氧化物
白色 红褐色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
成红褐色
四、铜及其化合物
1.铜的物理性质
紫红
延展
铜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______色固体,有良好的导电、导
热性(仅次于银,可用于制电缆),有良好的________性。
2.铜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与 O2 反应
Cu2(OH)2CO3
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
2Cu+O2+H2O+CO2===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 Cl2 反应:Cu+Cl2 CuCl2(棕黄色烟)。
(2)与酸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
②与氧化性酸反应
2Cu+O2 2CuO
与浓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浓硝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稀硝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盐溶液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氯化铁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2Ag+===Cu2++2Ag
2Fe3++Cu===2Fe2++Cu2+
3.铜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1)氧化铜、氧化亚铜和氢氧化铜
黑 红 蓝
Cu2++Cu+H2O
(2)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是铜绿孔雀石的主
要成分,是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被锈蚀的结果,其受热分解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铜
①CuSO4·5H2O 为蓝色晶体,俗称蓝矾或胆矾,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 CuSO4 为______ 色粉末,遇水变 ______ 色( 生成
CuSO4·5H2O),据此可用来检验水的存在。
白 蓝
(4)铜盐的毒性
蛋白质
蛋白质
铜盐溶液有毒,主要是因为铜离子能与__________作用,
使__________变性失去生理活性,因此人们根据这一性质用胆
矾、熟石灰、水配成了波尔多液,用来防治植物的毒害。
[特别提醒](1)铜在通入氧气的情况下,可在稀的非氧化性
酸(稀盐酸、稀硫酸)中逐渐溶解:2Cu+O2+2H2SO4===2CuSO4
+2H2O。
(2)铜为变价金属,与Cl2 反应生成CuCl2,与S 反应生成
Cu2S。
基础测评
解析:溶液中的Fe2+与加入的新制氯水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
氧化性:Fe3+c(H+),OH-也可以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运动到阳极区,
导致CuSO4溶液pH升高
铁元素有多种价态,化合物种类多,特别是Fe2+、Fe3+的
以变价元素铁及其化合物为载体的综合探究实验
性质多样,是命制综合实验题的热点载体。考查内容可涉及物
质性质的探究、物质的制备、成分测定、离子检验等。通过上
述问题的设计,同时可考查仪器的使用、条件的控制、物质的
分离提纯、实验安全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典例](2018 届甘肃三模)从宏观现象探究微观本
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以 FeCl3 溶液为实验对象,探究其
与碱性物质之间反应的复杂多样性。实验如下:
(1)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逸出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__。从物质类别的角度
分析,Na2CO3 与 Na2SO3 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共性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写一条);从化合价角度分析,Na2CO3 与 Na2SO3
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3)对于③中的实验现象,同学们有诸多猜测,继续进行实
验:
Ⅰ.甲取③中的红棕色溶液少许,滴入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
液,产生白色沉淀。甲得出结论:FeCl3 与 Na2SO3 发生了氧化
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重新设计并进行实验,证实了
甲的结论是正确的。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以上实验的启发,同学们对 pH≈8 的 1 mol·L-1NaF
溶液与 FeCl3 溶液混合时的现象产生了好奇并进行实验:
Ⅰ.⑤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
及现象
④向2 mL 0.2 mol·L-1FeCl3溶液中滴入2 mL 1
mol·L-1NaF溶液,溶液变无色
⑤向2 mL 0.2 mol·L-1FeCl3溶液中滴入2 mL蒸馏
水,溶液颜色变浅
Ⅱ.为探究④中溶液变无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显示:FeF3 溶液为无色。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FeCl3 溶液与碱性物质之间的反应的多样性与
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演练](2018 年山东青岛三模)(1)小组同学利用 FeCl3 溶液探
究其与足量锌粉的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操作 现象
向反应瓶中加入6.5 g锌粉,
然后加入50 mL 1.0 mol·L-1
的FeCl3溶液,搅拌
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稍后出现红
褐色沉淀,同时出现少量气泡;
反应一段时间后静置,上层溶液
为浅绿色,反应瓶底部有黑色固
体
收集检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 集气管口靠近火焰,有爆鸣声
①结合实验现象和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出现红褐色沉淀的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反应后溶液为浅绿色的原因: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离出黑色固体,经下列实验证实了其中含有的主要物
质。
ⅰ.黑色固体可以被磁铁吸引;
ⅱ.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产生气泡;
ⅲ.将ⅱ中剩余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加入稀盐酸,产生大
量气泡;
ⅳ.向ⅲ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无变化
a.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b. 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无法确定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
Fe3O4,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 现象
将5 mL 1.0 mol·L-1的FeCl3溶
液与0.65 g锌粉混合
溶液温度迅速上升,开始时
几乎没有气泡
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
0.65 g锌粉混合 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解析:(1)③黑色固体可以被磁铁吸引,说明可能含有 Fe
或 Fe3O4,由已知信息可知,Zn 的性质与 Al 的性质相似,可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产生气泡,说明黑色固体中肯定有Zn,由于加入的NaOH
溶液足量,则 Zn 在这一过程中已反应完,ⅱ中剩余固体中已无
Zn,将ⅱ中剩余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
气泡,说明黑色固体中肯定有 Fe,故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
质是 Zn 和 Fe。(2)该物质与锌粉混合可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
- 1 ,所以加入盐酸的浓度也应为 0.2氢离子浓度为 0.2 mol·L
mol·L-1 或 pH=0.7。
加入的物质应为盐酸,由于1.0 mol·L-1的FeCl3溶液的pH=0.7,
答案:(1)①溶液温度升高,反应过程中生成 H2 使溶液中c(H+)降低,都会促进
平衡Fe3++3H2O 2Fe(OH)3+3H+正向移动,出现红褐色沉淀Fe(OH)3
②2Fe3++Zn===2Fe2++Zn2+ ③a.Fe和Zn
b.ⅲ中,若存在Fe3O4,稀盐酸与Fe3O4反应产生的Fe3+可与Fe继续反应生成Fe2+,导
致在ⅳ中检测不到Fe3+,与没有Fe3O4时得到的ⅳ中现象相同
(2)5 mL 0.2 mol·L-1(或pH=0.7)的盐酸(可不考虑Cl-对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