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考纲点击: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2.了解溶液pH
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 pH 的简单计算。
回归教材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mol·L1×10 -7 -1
相等
2.水的离子积常数
(2)影响因素:只与________有关,升高温度,Kw________。
(3)适用范围:Kw 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
稀溶液。
______不变,Kw 不变。
(4)K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
c(H+)·c(OH-)
1×10-14
温度 增大
温度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H2O H++OH-)
改变条件 平衡移
动方向 c(OH-) c(H+) c(H+)与
c(OH-)的关系 Kw
水的电
离程度
溶液
的酸
碱性
加入酸 逆 减小 增大 c(H+)>c(OH-) 不变 减小 酸性
加入碱 逆 增大 减小 c(H+)
<
< < >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 c(H+)与 c(OH-)的相对大小:
溶液
酸碱性
c(H+)与
c(OH-)的关系
室温下(25 ℃)
c(H+) pH Kw
中性 c(H+)____c(OH-) c(H+)=___________ __7
10-14酸性 c(H+)____c(OH-) c(H+)____10-7
mol·L-1 __7
碱性 c(H+)____c(OH-) c(H+)____10-7
mol·L-1 __7
(1)定义:pH=__________。
(3)表示意义:溶液酸性越强,c(H+)越____,pH 越____;
溶液碱性越强,c(H+)越____,pH 越____。
(1)用pH试纸测定:撕下一小片pH试纸放在_____________
上,用干燥洁净的________蘸取待测液点在 pH 试纸的中央,
试纸变色后,与___________对比即可确定溶液的 pH。
(2)用 pH 计测定:可精确测量溶液的 pH。
2.pH
-lgc(H+)
1
大 小
小 大
3.pH 的测定
表面皿或玻璃片
玻璃棒
标准比色卡
[特别提醒](1)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取决于c(H+)与c(OH-)
的相对大小,不能只看pH,一定温度下pH=6 的溶液也可能
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应注意温度条件。
(2)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是酸性溶液
中溶质不一定是酸,碱性溶液中溶质不一定是碱。
(3)pH 试纸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湿润,否则待测液因被稀释
可能会产生误差。
(4)广泛 pH 试纸只能测出pH 的整数值。精密pH 试纸可精
确到 0.1。
三、中和滴定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锥形瓶
1.实验原理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
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实验用品
(1)仪器
(图 A 是)______________、(图 B 是)____________、滴定
管夹、铁架台、__________。
试剂性质 滴定管 原因
酸性、氧化性 ______滴定管 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
碱性 ______滴定管 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
活塞无法打开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滴定管的使用
酸式
碱式
3.实验操作
漏水
0
(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2)滴定
控制滴定管活塞
摇动锥形瓶
(3)终点判断
锥形瓶中溶
液颜色变化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半分钟内
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 pH
石蕊 8.0 蓝色
甲基橙 4.4 黄色
酚酞 10.0 红色
(4)数据处理
重复上述操作 2~3 次,求出消耗标准液的体积的平均值,
根据 c(待测)= c(标准)×V(标准)
V(待测)
计算。
4.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基础测评
(5)25 ℃和 60 ℃的水的 pH,前者大于后者,但都显中性
( )。
(6)室温下,pH 相同的 NaOH 溶液与 CH3COONa 溶液,水
的电离程度后者大( )。
(7)常温下,pH=5 的 NH4Cl 溶液与 pH=9 的 CH3COON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8)KMnO4 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 )。
(9) 中和滴定实验时,滴定管、锥形瓶均用待测液润洗
( )。
(10)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 )。
(11) 滴定管盛标准溶时 ,调液面 一 定要 调到 “0” 刻 度
(
(
)。
(12)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四种溶液:
①CH3COOH ②(NH4)2CO3 ③NaOH ④Ba(OH)2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
A.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B.①>③>④>②
D.②>③>④>①
4.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 H+和 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 c 向 b 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 FeCl3 可能引起由 b 向 a 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 c 向 d 的变化
答案:C
选
项
锥形瓶
中溶液
滴定管
中溶液
选用
指示剂
选用
滴定管
A 碱 酸 石蕊 乙
B 酸 碱 酚酞 甲
C 碱 酸 甲基橙 乙
D 酸 碱 酚酞 乙
5.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测定某 H2SO4 溶液的浓度,
)。参考如图所示仪器,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答案:D
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考点一
考向1
水的电离平衡
水电离的影响因素
[ 典例1](2018 年北京东城区质检) 如图表示水中 c(H+ )和
)。. .
离程度越大,电离出的c(H+)与c(OH-)越大,所以T2>T1,C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 c(H+)·c(OH-)=Kw
B.M 区域内任意点均有 c(H+)<c(OH-)
C.图中 T1<T2
D.XZ 线上任意点均有 pH=7
解析:由水的离子积的定义知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
c(H+)·c(OH-)=Kw,A 正确;由图中横纵坐标轴的大小可知 M
区域内任意点均有 c(H+)<c(OH-),B正确;温度越高,水的电
正确;XZ 线上任意点都有 c(H+)=c(OH-),只有当 c(H+)=
10-7 mol·L-1 时,才有 pH=7,D 错误。
答案:D
[方法技巧]
1.正确理解水的电离平衡曲线
(1)曲线上的任意点的Kw 都相同,即c(H+)·c(OH-)相同,温
度相同。
(2)曲线外的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Kw 不同,温度不同。
(3)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不变,改变酸碱
性;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一定得改变温度。
2.外界条件对水电离的影响
mol·L mol·L
mol·L ;若是盐溶液(如 Na2CO3),则OH-是H2O
电离的,即水电离的 c(OH-)=10-3 mol·L-1。
考向2 水电离出的c(H+)和 c(OH-)的计算
[典例2]室温下,在 pH=11 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为( )。
①1.0×10 -7 -1 ②1.0×10 -6 -1
③1.0×10-3 mol·L-1 ④1.0×10-11 mol·L-1
A.③ B.④ C.①或③ D.③或④
解析:该溶液中 c(OH-)=10-3 mol·L-1,c(H+)=10-11 mol·
L-1,若是碱溶液,则 H+是 H2O 电离的,水电离的 OH-与H+
浓度均为 10 -11 -1
答案:D
[方法技巧] 水电离的c(H+)或c(OH-)的计算技巧(25 ℃
时)
(1)中性溶液:c(H+)=c(OH-)=1.0×10-7 mol·L-1。
(2)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c(H+)=c(OH-)
10-7 mol·L-1。若给出的c(H+)>10-7 mol·L-1,即为水电离的
c(H+);若给出的c(H+)1×10-3 mol·L-1,则在室温下等体积混合后,醋
酸过量,pH<7,故 D 正确。
答案:D
[方法技巧]
常温下pH 之和等于14 的酸碱混合问题
(1)已知酸、碱溶液的pH 之和为14,则等体积混合时:
(2)已知酸、碱溶液的pH 之和为14,若混合后溶液的pH
为 7,则溶液呈中性。
(3)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考向2 溶液稀释时pH 的计算与判断
[典例4](2018 年河南安阳滑县模拟)某温度下,pH=11 的
氨水和 Na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100 倍,溶液的 pH 随溶液体
)。. .
A.a 的数值一定大于 9
B.Ⅰ为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溶液的 pH 变化曲线
C.完全中和稀释后相同体积的两溶液时,消耗相同浓度
的稀硫酸的体积 V(NaOH 溶液)<V(氨水)
D.稀释后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比 NaOH 溶液中水的电离
程度大
解析:pH=11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100 倍,pH=9,
而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加水促进电离,则 a 的数值一定大于
9,故 A 正确;由图可知,开始的 pH 相同,稀释促进氨水的电
离,则氨水的 pH 变化小,可知Ⅰ为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溶液
的 pH 变化曲线,故 B 正确;由于氨水浓度较大,则完全中和
稀释后相同体积的两溶液时,消耗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的体积
V(NaOH 溶液)<V(氨水),故C正确;稀释后氨水中氢氧根离子
浓度较大,则水的电离程度较小,故 D 错误。
答案:D
溶液 稀释前溶液 pH
加水稀释到
体积为原来
的10 n倍
稀释后溶液 pH
酸 强酸
pH=a pH=a+n
弱酸 aHB>HD,故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
系为 KHA>KHB>KHD,A 正确;P 点的中和百分数为 50%,此时
溶液为等浓度的 NaB 和 HB 的混合液,溶液的 pHc ( Na
+)>c(HB)>c(H+)>c(OH-),B正确;由图可知,当溶液的pH=7时,因三种溶液中阴
离子的水解程度不同,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不同,三种阴离子浓度分别等于钠离
子浓度,但三种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不等,C错误;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三种酸均
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相应的钠盐(NaA、NaB和NaD),三种溶液混合后,据
电荷守恒可得c(A-)+c(B-)+c(D-)+c(OH-)=c(Na+)+c(H+),据物料守恒可得c(A-)
+
c(B-)+c(D-)+c(HA)+c(HB)+c(HD)=c(Na+),上述两式联立可得c(HA)+c(HB)+
c(HD)=c(OH-)-c(H+),D正确。
答案:C
【拓展演练】
6.(2017 年江苏卷节选)H3AsO3 和 H3AsO4 水溶液中含砷的
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
分数)与 pH 的关系分布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图 1
图 2
(1)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 pH8.0~10.0),将 NaOH 溶液
逐滴加入到 H3AsO3 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
加。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H3AsO4 第一步电离方程式 H3AsO4 H2AsO4 +H+的
电离常数为 Ka1,则 pKa1=____(pKa1=-lgKa1)。
-
中和滴定原理的拓展应用
1.沉淀滴定
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与被
滴定物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与指示剂反应的生成
物的溶解度小,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如用 AgNO3 溶液测定
Ag2CrO4 更难溶。
2.氧化还原滴定
(1)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
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
(2)实例:
指示剂:酸性 KMnO4 溶液本身呈紫红色,不用另外选择指
示剂,当滴入一滴酸性 KMnO4 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
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②Na2S2O3 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2Na2S2O3+I2===Na2S4O6+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一滴 Na2S2O3 溶液后,
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典例](2018 年新课标Ⅲ卷)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
5H2O,M=248 g·mol-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
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
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
溶液
实验步骤 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 ②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
溶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有刺激性气
体产生
⑤静置,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 K2Cr2O7 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测
定步骤如下:
①溶液配制:称取 1.2000 g 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
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________中溶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
移至 100 mL 的________中,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_。
解析:(1)检验样品中的硫酸根离子,应该先加入稀盐酸,
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但是本题中,硫代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
钡离子都能反应,所以应该排除其干扰,具体过程应该为先将
+H2O),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白色沉
淀,证明存在硫酸根离子。(2)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应该先称量质量,在烧杯中溶解,再转移至容量瓶,最后定容。
②淡黄绿色溶液中有单质碘,加入淀粉作为指示剂,溶液显蓝
色,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溶液中的单质碘,滴定终点时溶液
的蓝色应该褪去。根据题目的两个离子方程式得到如下关系式:
答案:(1)③加入过量稀盐酸 ④出现乳黄色浑浊
⑤(吸)取上层清液,滴入 BaCl2 溶液 ⑥产生白色沉淀
(2)①烧杯 容量瓶 刻度线 ②蓝色褪去 95.0
描述错误的是( )。
[ 演练](2018年新课标Ⅲ卷) 用 0.100 mol·L-1 AgNO3 滴定
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 .
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 K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 c(Ag+)·c(Cl-)=Ksp(AgCl)
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 0.0400 mol·L-1 Cl-,反应终
点 c 移到 a
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 0.0500 mol·L-1Br-,反应终
点 c 向 b 方向移动
解析:由图可知,当 V(AgNO3)=50 mL 时,溶液中过量的
Ag+浓度为 0.025 mol·L-1(按照银离子和氯离子 1∶ 1 沉淀,同时
溶液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Cl-约为 1×10-8 mol·L-1(实际稍小),
所以Ksp(AgCl)约为 0.025×10-8=2.5×10-10,所以其数量级为
10 -10,A 正确;由于 Ksp(AgCl)极小,所以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
溶液就会有沉淀析出,溶液一直是氯化银的饱和溶液,所以曲
点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 50 mL 0.05 mol·L -1
的 Cl-溶液改为 50 mL 0.04 mol·L-1 的 Cl-溶液,此时溶液中的
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 0.8 倍,所以滴定终点需要加入的
线上各点均满足c(Ag+)·c(Cl-)=Ksp(AgCl),B正确;滴定的终
硝酸银的量也是原来的 0.8 倍,因此应该由 c 点的 25 mL 变为
25×0.8=20 mL,而 a 点对应的是 15 mL,C 错误;卤化银从
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所以 Ksp(AgCl)>Ksp(AgBr),
将 50 mL 0.05 mol·L-1 的 Cl-溶液改为50 mL 0.05 mol·L-1 的Br-
溶液,这是将溶液中的氯离子换为等物质的量的溴离子,滴定
终点的横坐标不变,但是因为溴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溴
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 c
点变为 b 点,D 正确。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