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
第2课时
第1课时
欣赏《说唱脸谱》
第1课时
一、国粹演绎入课堂,戏曲自绕行云飞
观看了这么精彩的节目,老师想请大家
用一些关于戏曲的词语介绍或评价你所看的
《说唱脸谱》。
如:没有人与京剧小演员唱对台戏。···
如:这些小演员说台词真是字正腔圆。····
如:同学们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唱
起京剧也是有板有眼的。
····
····
二、戏曲词语活运用,大珠小珠落玉盘
找找看,刚刚同学们在评价时用到了哪
些词语,将它们圈出来。
字正腔圆、科班出身、有板有眼、对台戏
这些词语的意思大家知道吗?
字正腔圆: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
资格。
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有步调。
对台戏:旧时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而同时
演出相同剧目的戏。后多以“唱对台戏”来
比喻双方发表相反的言论或采取针锋相对的
行动。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谈词句。
讨
论
要
求
1.交流词语意思。
2.可交流书本外的关于戏曲的词语。
3.用你交流的词语说一个句子。
唱白脸的意思是扮演反面角
色,它和唱红脸是相反的意思,
经常听到家里人说:“我们俩在
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个唱白脸
一个唱红脸。”
唱白脸的意思是扮演反面角
色,它和唱红脸是相反的意思,
经常听到家里人说:“我们俩在
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个唱白脸
一个唱红脸。”
粉墨登场的意思原指演员化妆
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
登上政治舞台。比如:历史的车轮
不断前进,随着清朝皇室覆灭,军
阀们粉墨登场了。
与戏曲有关的词语有
“余音绕梁”,是形容唱
得非常好听。
……
三、做笔记能知课文,积跬步方至千里
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将你的笔记借给老
师看看。你在平时的课文学习中?用的什
么方法做笔记的?
1.我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了老师讲的重要
内容。
2.有了疑问,需要继续思考,或者需要查找
资料,我会认真记下来。
3.我会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除了这些方法,你还用了哪些?
我会在老师让我们默读课文时,
碰到喜欢的语句、不懂的语句等,
就在旁边做些批注。
我会把老师的板书抄下来,看
到板书我就知道文章的内容了。
……
第2课时
一、玩具台灯展眼前,实践操作出真知
Ø制作玩具台灯。
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材料:
半个乒乓球,一个瓶盖,一段铅丝,一
块橡皮泥。
做法:
1.在半个乒乓球中间钻个小洞,当灯罩。
2.在瓶盖中间钻个小洞,从洞中穿进铅
丝,铅丝一端弯一点儿,钩住盖底。在靠近
洞的盖面和盖底处用橡皮泥把铅丝粘牢。
3.把铅丝的另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
把洞的两边粘牢。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
一个小灯泡。
Ø展示玩具台灯。
这盏台灯有什么问题吗?
台灯的灯泡安在灯
罩外面了。
Ø修改说明书。
找找说明书有哪些地方写得不清楚,并
寻求修改方法。
p材料和工具制定不全——补充法
p材料规格交代不清楚——列数字(如铅丝的
长度、粗细等)、作比较(如瓶盖的大小)
p制作过程交代简单——描述法(交代清楚制
作时的注意事项)
p有的步骤交代不清——图示法
Ø修改后的说明书【范例】。
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材料:
小钢锯、乒乓球、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
的瓶盖、针锥、一段长约15厘米的铅丝、一
块橡皮泥。
做法:
1.用钢锯将乒乓球锯成两半。
2.在半个乒乓球的中间用针锥钻个小洞,
洞口大小与铅丝粗细相当,当灯罩。
3.在瓶盖中间也钻个小洞从洞中穿进铅
丝,铅丝头上弯一点,勾住盖底。在靠近洞
的盖面和盖底处用橡皮泥把铅丝粘牢。
4.把铅丝的另一头从半个乒乓球的外面
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再用橡皮泥把洞的里
外边粘牢。
5.在乒乓球内、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做
一个小灯泡。
Ø 自读范例后,对自己
修改后的说明书进行
二次修改。
二、日积月累长知识,优美成语助文章
齐读“日积月累”中的词语,说一说对
这些成语的理解。
“高山流水”是形容乐曲非常高妙。
“妙笔生花”是指杰出的写作才能。
……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高山流水 轻歌曼舞 画龙点睛
天籁之音 行云流水 笔走龙蛇
余音绕梁 巧夺天工 妙笔生花
黄钟大吕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乐曲动听 技艺巧妙 文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