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风沙四起、黄沙
漫天、飞沙走石、荒
无人烟、穷山恶水、
土地沙漠化。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
容这幅山林图吗?
树木茂密、
生机勃勃、
绿树成荫……
19 青山不老*
初读课文
阅读提示:
1.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
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2.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粼粼 肆虐 盘踞 记载
擎天 铁锹 拐杖 拄着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位老农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
活条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
用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
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
山。
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
怎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小组合作
• 老人创造的奇迹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
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
不起的奇迹。
一亩约六百六十七平方米,普通教室
一般六十平方米,那三千七百亩林网相当
于多少个教室的面积?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
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
么了不起的奇迹。
十五年如一日的执着,凭一己之力,
绿化面积竟如此广阔!
谈谈你的感受。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
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
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
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两个“全”字让人感受到了树木郁
郁葱葱,绿意盎然。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
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
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
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
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树:茁壮、顽强、勇敢。
• 环境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
常来肆虐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词
语中体会到了环境的险恶。
大风肆虐、干旱、霜冻、沙尘暴、风
吹沙起、逆吹牛马使倒行。
晋西北风沙防治刻不容缓
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而晋西北
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
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
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要分
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
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
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
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
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
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最大的
敌人。
说说你对“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
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理解。
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老人生活的
小环境条件怎么样。
生活条件简陋,生活简朴、单调,吃
住简单。
再读课文
这样一位平凡的山野老农,为什么能
放弃与儿女的团聚、放弃享清福的日子,
而选择屋后的青山作为自己生命的归宿呢?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
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
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
月同辉了。
思考:
Ø“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
思?
Ø“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老人真的
能与山水永远同在吗?他能像日月一样
发出光辉吗?
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青山”指苍翠的高山,“不老”指永
远不会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面上
说青翠的高山永远不会老,实际上是暗指老
人种树的精神与世共存。以“青山不老”为
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小结:只要老人的精神长存,我们的
青山怎么会老呢?它将万古长青。
升华情感
如今这位老人已离开了我们,看着这
一片青山,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景观引入
参观
青
山
不
老
绿意浓浓
背景介绍
巨大贡献
大环境 恶劣险峻
小环境 简陋艰辛
一层层的树梯
补充 了不起的奇迹
生
命
的
意
义
人
生
的
价
值
“我”的感悟 青山是不会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