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19
有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
个青山不老的奇迹,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位平凡而又伟
大的英雄吧!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
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主要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
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重点)
3. 阅读课文,感受作者从不同方面描写环境的作用,
体会老人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
的情怀。(难点)
学习目标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恶
ě (恶心)
è (恶习)
wù (厌恶)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
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他有着一身令人恶(ě)心的恶(è)习,让人非常厌恶(wù)。. . .
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肆虐】
【盘踞】
【归宿】
【劲挺】
【三番五次】
形容次数很多。
非法占据,霸占( 地方)。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任意残杀或迫害。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检查自读情况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
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
造了一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
福子孙后代。
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
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
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
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句话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漫山遍野
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优美画面,表达了作者
满目绿树的惊喜之情,同时,暗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
作出的巨大贡献。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
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
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5000多个日日夜夜
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
说明了老人植树的时间长,数量多,对这里的贡献大。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
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
住了山洪的凶猛。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树的顽强,写出
了树木在防洪护土方面的巨大作用。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
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树林还改变了山的形状,绿化、美化、保护了山坡。
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呢?
这个了不起的奇迹是老人在自然环境极为
恶劣的情况下创造的。
讨论交流: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
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
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环境描写,写出了这里自然条件的恶劣。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
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
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采用对比的手法,把老人的瘦小和广阔的绿洲加以对比,
更加突出这一个奇迹的伟大和老人的可敬。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
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
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这里写出了老人的孤单、生活条件的艰苦及生活的单调。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
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乐与吃苦,老人选择了什么? 为什么这样选择?
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老人选择了吃苦,因为他觉得种树是命中注定,是生
命的组成部分。可见,老人治理山沟,绿化青山,把一
生都献给绿化事业的决心是坚定的。
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
生活的小环境又有着怎样辛酸的故事呢?
讨论交流:
a.独自一人的孤单;
b.生活的简单清苦;
c.同伴离去的坚持;
d.老伴去世当天仍在植树;
e.有福不享;
f.选择青山为归宿;
g.年纪虽大,依然坚持等。
从以下七个方面: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
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这样”是指老人把自己的全部
生命用在改造荒山、绿化家园上。
“价值”是指老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绿洲,
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物质和精神财富。
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是指转化为青山绿水,转化为不屈服于恶
劣环境,顽强执著地开辟荒山、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讨论交流: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
青山是不会老的。
结束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总结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中心,升华主旨。老人留下的不仅
是这片青山,还有更宝贵的东西——保护环境的意识,造福后代、造
福人类的精神。老人植树造林、保护家园的精神永远流传,青山必将
长青。
生命的意义
人生的价值
青
山
不
老
景观引入 参天杨柳 绿色波浪 粼粼波光
大环境——险恶
小环境——艰苦
村干部补充介绍——了不起的奇迹
老农陪同参观——一层层的树梯
背景状况
作者感悟 青山是不会老的
本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记叙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
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
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
一片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
造福后代的情怀。
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与环境作斗
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无
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另一种东西,这一
切将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
课堂小结
读了本文,我们知道了植树造林能够守住青山,保护
环境能造福人类。此时,我要向大家发出倡议,加入到植
树护树行列,让我们的周围山更绿,花更红,小鸟的歌声
更悠扬。
主题延伸
亲爱的小朋友们、家长们: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有了树,才会有和谐
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高楼、
房屋……。今天,让我们共同携手,加入到我们的护绿行动中来,让
我们的环境多一片绿色。
在此我们呼吁:
1.多走几步路,不要穿越绿化带,践踏绿地。
2.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每一张纸。
3.爱护每一棵树,劝阻身边不文明行为。
4.关心认养的树,定时浇水。
5.选择一些成活率高的植物养殖,知道部分植物的名字。
6.将自己的家和班级变成一个绿色家园。
我们倡仪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让我们播种绿色,播撒文明,我们相信有了道德的阳光,绿树才会
常青,让我们齐努力让天空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
我们的脚步常常光临。
我们喜欢在林子里静静地倾听,
倾听那神秘而又有趣的声音——
我们听翠绿的叶子轻柔地呼吸,
我们听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
我们听云雀的歌儿从叶片滑落,
我们听蚂蚁的号子清脆又迷人。
我喜欢在林子里写作诗歌,
你喜欢在林子里构思散文;
你佩服我诗歌里和谐的节奏,
我佩服你散文里蕴涵的神韵。
我们常常在林子里采一篮篮蘑菇,
为生物组饲养的小兔送去美味的山珍;
我们常常在林子里捕捉一只只彩蝶,
为我们的实验室献上美丽的标本。
校园门口的树林是童年的摇篮。
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充满温馨,
那里有我们稚气的笑语和真诚的眼泪,
即使明天长成大人,也不会失去那份纯真。
思考:文章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
特殊的葬礼。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
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的。
事情是这样的。
在拉丁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两国的交界处,有一条巴拉那河,河上
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大瀑布的葬礼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
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
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
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公
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
长期以来,塞特凯达斯瀑布一直是巴西和阿根廷人民的骄傲。世界
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
水雾中,感受着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
连忘返。
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发电,在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
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
得塞特凯达斯的大瀑布的水源大减。而且,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
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
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
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
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
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满怀,
失望而去。
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令人震
惊,同时也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1986年8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
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大瀑布脚下。他们模仿当地印第安人为
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的仪式,一起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
这次行动引起了更大的震动。
9月下旬,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
意穿上了葬礼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为瀑布举行的特别的葬礼。
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回忆了塞特凯
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与
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思考:想想是什么原因要给瀑布举行葬礼,目的是什么。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一 二 三
基础练习
三一 二
主题探究
一、用横线标出句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解释。
1. 这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lüè nüè)的地方,是
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jū jù)
之(它 的)地。
2. 风大作时,能逆(yí nì)吹牛马使倒行,或擎(qíng
chè)之(它 的)高二三丈而坠(zhuì duò)。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老】①年岁大。②老年人。③陈旧。
④原来的。⑤很,极。
1. 咱们晚上在老地方见。( )
2. 他六十多岁了,一点儿也不显老。( )
3. 这所房子太老了。( )
④
①
③
三、按要求写句子。
1. 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
块绿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这对夫妻风雨同舟,一起走过了六十年。
老头创造了绿洲。
一、了解创造的奇迹
1. 填空。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________,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
七百亩__________,这是多么___________的奇迹。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
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功绩。
沟
林网 了不起
列数字
2.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一吹,树梢
_______________,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在船上
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
卷过涛声 闪着粼粼的波光
二、体会环境之苦
1. 险恶的大环境。(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
(1)“干旱”“霜冻”“沙尘暴”等词,表现了晋西北环
境的恶劣。( )
(2) 作者引用当地县志里的一句话,是为了突出西伯利亚
大风的可怕,表现老人的顽固。( )
√
×
2. 艰苦的生活环境。(连一连)
吃得简单 女儿要接他去城里享清福,他不走。
孤独生活 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
沟上山。
选择吃苦 可敬的老伴躺在炕上过世了。
三、感悟“青山不老”
1. 下列对“另一种东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实际上包含着开辟
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B.老人靠植树造林发家致富,同时帮助村里的人。
A
2.下列对“青山是不会老的”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青山将会因老人的看护而永远不会荒芜。
B.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
义在青山中得以延续,将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