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14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期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
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
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
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
、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
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
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
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
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写法。(重点)
3.阅读课文,体会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
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难点)
学习目标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柏
bó (柏林)
bǎi (侧柏)
bò (黄柏)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
一个健壮的男子。
.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在柏(bó)林求学的那段时期,他经常去学校附近的松柏(bǎi)林
里散步,只因为那里有几棵他喜爱的黄柏( bò )。 ..
.
不寻常,特别。
【缓慢】
【后备役】
【奇特】
【不假思索】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的预备役。
徐缓,不敏捷。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讥笑。轻蔑地笑。
【指手画脚】
【嗤笑】
【寂静】
没有声音,安静。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
放肆或得意忘形。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检查自读情况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两个小姑娘
嗤笑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老兵
说明原因及后续即将也上战场的故事。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
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这处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暗示了什么?
这是一处伏笔,下文什么内容与此照应?
这一环境描写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德国弥漫
着的失败情绪;也是暗写战争惨烈,战死者众多。下文
老兵夫妇的遭遇与这处伏笔照应。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小姑娘的“嗤笑”反映出了当时火车上大多数人的心态。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于,那位灰白头发的
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挺了挺”说明老兵压下了心底的悲
戚,挺身板是给自己一点勇气。
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
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老妇人数“一、二、三”的细节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反复出现的作用是:1. 暗示战争让老妇人失去了三个
儿子;2. 表现老妇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3. 形成一个悬
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概念: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
的修辞方法。
分类:
1.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
反复。
【例】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
迅《纪念刘和珍君》)
反复
2.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
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
【例】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
西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主快
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纪念刘和
珍君》)
反复
3.词语反复。
4.词组或句子反复。
5.语段反复。
反复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
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
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
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
送进疯人院啊!”
因为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不堪巨大的打击,她已经
疯了;而两个天真的小姑娘却尚未意识到这是战争带来的伤害。
此处改成“她”好不好?
“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
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静”既是写环境的安静的,
也反衬出人们内心的不平静。
为什么“静得可怕”?他们在想什么?
“寂静”是表象,隐含了人们内心的“动”。车厢里的
妇女儿童,哪一个没有丧夫失子或失去父母的苦痛!老兵的
话,使他们陷入沉思,引发了他们的共鸣,使他们联想到了
自己的境遇。
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
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
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
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
流血。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
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
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
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
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
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在
柏
林
厌恶战争
渴望和平
老妇人引来嗤笑
老兵说明原因
车厢一片寂静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两个小
姑娘嗤笑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老兵说明
原因及后续即将也上战场的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
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篇幅很短,但是涵义很深。
它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小说,从车厢里的一幕镜头揭
露了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和其
他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
课堂小结
美国作家奥莱尔,仅仅用不足400字写成的小小说《在
柏林》,文章短小精悍,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肉
体痛苦和对人民心灵的沉重打、击。大家可以搜集描写二
战期间的文章读一读。
主题延伸
在英国举行的那次相当拘谨的军人午餐会上,大家谁也不认识谁。我
坐在一个美国伞兵身边。他是第一○一空降师——巴顿英雄部队的,约
摸二十岁。像多数跳伞运动员一样,他长得比一般美国军人颀长些,而
且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他胸前闪耀着的勋章绶带,
比我记忆中任何将级官衔以下的人都要多。他开头有些怯生生的,不很
健谈。但是过了不久,他的拘束消失了,给我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在大规模进攻开始的前一天(进攻法国前二十四小时),盟军向诺曼底
空投了伞兵,这个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不幸的是,他在远离预定
勇 气
狄斯尼
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候天差不多亮了,老早已经在脑子里
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没有找到,也见不到任何战友。他吹响了用以
集合队伍的尖声警笛,却得不到任何响应。焦虑不安的几分钟过去了,
他再吹一遍,还是一个人也没有来。他于是知道原定计划出毛病了,他
现在是单枪匹马,完全落在敌人控制的土地上了。
他懂得,必须马上找个地方隐蔽起来。他着陆的地点,是在一个整洁
的、收拾得挺漂亮的果园里的一堵石墙附近。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
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
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他总得碰碰运气啊。他朝那房子奔去,一边
温习着寥寥可数的几句法语,那是专为应付这种紧急情况而学的。
听到敲门声,一位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开了门。她长得并不漂亮,
虽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她显然是刚从做早饭的
灶间出来的,她的丈夫和她的三个小小的孩子——其中一个是婴儿,坐
在一张高椅子上——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哦,当然啦。”法国女人说着便把他带进屋里。
“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他迅速地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
旁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的一声关上橱门。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士兵来了。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伞兵降落,而这一
栋又是附近唯一的房子。他们搜查得干净利落,转眼之间就找到了这个
美国伞兵,把他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那位仅仅是由于藏起美国人而“犯罪”的法国农民,在被拉出厨房的
时候,想要招呼他妻子一声,但是一个德国士兵一拳打在他的嘴上,他
就说不出话来了。德国人命令他站到院子里,他并没有受到审讯,也不
能向妻儿说一声再见,根本无所谓手续不手续,就被当场枪毙了。妻子
呜咽,孩子放声大哭起来。
德国士兵知道怎样发落敢于掩护敌人的法国老百姓,不过对于如何处
置他们的这个美国俘虏,却显然有一场争论。于是他们暂时把他推入一
间棚屋里,把门闩上。
棚屋后边有一个小小的窗口,由此望去,可以看到田野边缘的那片树
林。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德国人发现他逃走了。他们一边跑到棚屋后边来追他,一边向他开枪。
子弹没有打中目标。不过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脱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他刚跑进树林——悉心经营的、没什么灌木和杂树的法国树林——就
听到周围都是追兵,互相吆喝着。他们分散开来,正在很有次序地进行搜
索。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看来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他没有什么
机会了。
对,还有最后的一次机会。伞兵振作起来押了这一注。他拼命往回跑,
避开一棵又一棵的树,离开树林,再次跑进田野。他跑过了棚屋,穿过院
子,院子里还躺着那位被杀害的法国人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又一次来到这
户农家,敲响了房门。那位法国女人很快打开了门。她满脸苍白,
泪眼模糊。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她没有向她丈夫的尸体看
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她直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
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
“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
“哦,当然啦。快!”
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他在碗橱里躲了三天。法国农民
的葬礼举行的时候,他是呆在那儿的。三天之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
得以重返部队。
德国人再没有来过这户农家。他们想不到需要再来搜查这间房子,因为他
们不理解他们所要对付的这种人民。也许,他们理解不了,人类的
精神竟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两种勇气打败了他们——智胜他们的美国
青年的勇气,和那位法国女人的勇气——她毫不犹豫地给了美国伞兵第二
次机会。
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我常常想到他们,并把这个故事
多次讲给美国驻法国和意大利的战士们听。不过我缺乏口才,总也不能圆
满地表达出我对这两位卓越人物的看法。直到全欧胜利日以后,当我准备
回国的时候,碰上了一位空军将领,他才把我感受到的确切地说出来了:
“青年伞兵有的是拼命的勇气。”他说,“在牢笼里,他看到了而且抓住
了唯一的出路。他是个勇敢机灵的孩子。不过,那位法国妇女的
勇气呢,是经常同你在一起,永远不会让你丢脸的。她是一个幸福的
女人。”
“幸福?”我惊奇地望着他。
“对,幸福。”将军重说一遍,“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
思考:文章的标题叫作“勇气”,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两种勇气:
美国青年的勇气和法国女人的勇气。你认为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
为什么?
1938年,纳粹德国侵占了奥地利。奥地利的犹太人从此遭了厄运。每
天都有无辜的犹太人被残忍杀害,很多人被关进了集中营,受着非人的
折磨。犹太人只好前往各国驻奥地利的领事馆申请移民。但是,遭到了
多数国家的拒绝。这些国家怕给犹太人签证会触怒德国政府。
中国政府驻奥地利总领事何凤山的心被刺痛了,他决定向这些苦难的
人们伸出援助之手。他表示,任何人只要提出申请,就能在中国总领事
馆得到去上海的签证。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奥地利的犹太
人中传开了。中国政府驻奥地利总领事馆门前很快排起了长龙。何凤山
和他手下的工作人员忘我地工作着,以最快的速度为他们办理各种手续。
生命的签证
何凤山给犹太人发放签证的事被他的顶头上司——
驻德国柏林的大使知道了。上司特地打电话到维也纳,
命令何凤山:“赶快停止给犹太人办签证,你这样做
会惹火烧身的!”何凤山当即在电话里说:“对不起,
我无法按照您的要求做。”
何凤山虽然顶住了上司的压力,但中国政府驻奥地利总领事馆的房子
被没收了。何凤山并没有因此退却,他掏出自己的积蓄,另租了一所小
房子作为总领事馆办公处,继续给犹太人发放签证。他说:“只要我在
一天,我就会帮助这些苦难的人。”
何凤山担任驻奥地利总领事,从1938年5月上任,到1940
年5月离任,短短两年,他到底给多少人发过签证,挽救了
多少犹太人,现在已经很难查证了。但从一位犹太幸存者
提供的护照可以看到,1938年7月20日,这位名叫艾兰克的
幸存者领到的签证已超1200号。这样算来,何凤山至少救了
一千多名犹太人的性命。
人们没有忘记何凤山的功绩。2000年1月26日至28日,世界犹太人组织举
办了一个名为“生命的签证”的展览,介绍二战期间救助过犹太人的各
国外交官,排在榜首的就是何凤山。
2001年1月23日,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国际正义人士奖”,这是以
色列为救助过犹太人的国际人士颁发的最高奖。
何凤山为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根据文章内容选择:
“生命的签证”指的是( )
A. 出国的签证。
B. 何凤山给犹太人送去了粮食和衣物。
C. 何凤山给犹太人办理了签证,救了很多犹太人的性命。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一 二 三
基础练习
四
一 二
主题探究
三
一、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后打“√”,错误的请改正
在括号里。
柏(bǎi)林 ( ) 战役(yì) ( )
咔嚓(cā) ( ) 嗤(chī)笑 ( )
傻(shǎ)笑 ( ) 重(chónɡ)复 ( )
•
• •
•
•
• bó
chā
√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zhǐ shǒu huà jiǎo
bù jiǎ sī suǒ
指 手 画 脚
不 假 思 索
三、 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一(个)(健壮)的男子
一( )( )的老兵
一( )( )的老妇人
一( )( )的寂静
位
个
片
头发灰白
神志不清
可怕
四、按要求写句子。
1. 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双
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姑娘嗤笑起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
两个小姑娘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一、小说内容
《在柏林》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写的一篇小小说。
文章讲的是一个在战争中失去__________的老兵,在重返战
场之前,将他____________的妻子送往____________的事。
文章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__________的
厌恶和对____________的渴望。
美
和平战争
疯人院神志不清
三个儿子
奥莱尔
二、设置悬念
1.“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
男子”,之所以有这样的画面,原因是( )
A. 那些健壮的男子都去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了。
B. 那些健壮的男子都外出工作去了。
C. 这是一趟妇女和孩子的专列。
A
2. 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一、
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1) 用横线画出这两个句子中描写老妇人身体状况
的词语。
(2) 读了这两句话,我们心中的疑问是( )
A. 老妇人为何会变得神志不清?
B. 老妇人为何重复数着“一、二、三”?
AB
3.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中,“这奇特的举动”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是老兵生了两个小姑娘
的气,因为两个小姑娘太不尊重老人了。 ( )
(2) 文中两次写到两个小姑娘的笑,第二次的笑使故事发展
到了高潮。 ( )
老妇人在重复数着“一、二、三”
√
×
三、真相大白
1. 从老兵的话中我们明白了:老妇人数“一、二、三”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妇人变得
神志不清,可战争并没有结束,老兵无可奈何,只
得在上前线前把自己的妻子送进_________。
她的三个儿子在战争中死去了
疯人院
2. 怎样理解文末“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环境描写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
内悲哀的气氛。战争是多么残酷啊!它让人们失
去亲人,人民生活不再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