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节 人9
它们有什么不同?
你有动手制作玩具的经验吗?想一想,你从中得到
了怎样的乐趣?
范锡林:
笔名雪凌,江苏靖江人。近年
来主要致力于少年传奇小说和童话
作品的创作,并有“范锡林少年大
传奇系列”(五卷本)出版。
1.会认会写本课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难点)
学习目标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哄
hōng(哄笑)
hǒng(哄小孩)
hòng (起哄)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今天爸爸在家看小弟弟,弟弟号啕大哭,他一点儿也
不会哄。.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ōng)堂大笑,
围观的人群一哄(hòng)而散。.
. .
【风靡】
【嵌入】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紧紧地埋入。课文中指鞋线紧紧地拉进桌上
的裂缝里。
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
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技高一筹】
【鏖战】
【沮丧】
【悻悻】
灰心,失望,伤心,灰心丧气。
形容怨恨失落的样子。
激烈的战斗。
技艺比别人高出一截。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检查自读情况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我”小时候用毛笔杆
制作竹节人,与同学在课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围
观,课上偷玩被老师收走后,发现老师也和我
们一样爱玩竹节人。
豁
橡 雕 跺 颓 沮
凛 疙 瘩 棍 悟 裁
趴筹 屉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豁开
书写指导:害字要窄,丰字三
横都稍向上拉、下横要长;谷
字上边撇和点要小、人字舒展。
豁
huō
结构:左右
组词:豁唇 豁出性命
造句:做手工时,我一不小心在
衣服上豁开一个大口子。
音序:H 部首:谷
威风凛凛
书写指导:左边是冫、点小提
要长;右边要紧凑、中间是回
字、下边示字第二横要长。
凛
lǐn
结构:左右
组词:凛严 大义凛然
造句:小明戴上爸爸的军帽显得
威风凛凛。
音序:L 部首:冫
疙瘩肉
书写指导:部首是疒不是广,
里边是乞不是气;乙字横短、
折向左拉、弯要长、稍重。
疙
gē
结构:半包围
组词:红疙瘩 肉疙瘩
造句:因长期锻炼,小明的手臂
上长出了疙瘩肉。
音序:G 部首:疒
疙瘩肉
书写指导:疒字要宽大,里边
上部是艹不是,人字稍扁、
撇和捺相交部位要靠上。
瘩
da
结构:半包围
组词:疙瘩 芥菜疙瘩
造句:小明的脸上长了一个红
疙瘩。
音序:D 部首:疒
冰棍
书写指导:木字窄长,日字扁窄;
比字左窄右宽、左边第二笔是竖
提、右边第二笔是竖弯钩。
棍
gùn
结构:左右
组词:木棍 打棍子
造句:大热天吃根冰棍真解
渴啊!
音序:G 部首:木
领悟
书写指导:五字上横要短、中
间一竖与横折的折都稍向左拉、
下横要长,口字窄小。
悟
wù
结构:左右
组词:醒悟 恍然大悟
造句:我很快领悟了老师的
意图。
音序:W 部首:忄
别出心裁
书写指导:要写紧凑,土字下
横与戈字的横为一笔,戈字斜
钩要长,衣字捺变为一点。
裁
cái
结构:半包围
组词:体裁 独出心裁
造句:小芳别出心裁制作了一个
精致的小玩具。
音序:C 部首:衣
技高一筹
书写指导:整体偏窄,寿字三
横中下横最长,一长撇贯穿三
横、位置靠左,寸字稍小。
筹
chóu
结构:上下
组词:筹划 一筹莫展
造句:象棋比赛中小东技高一
筹,很快扭转了败局。
音序:C 部首:
橡皮
书写指导:象字中间口要扁、
一短撇从上横处起笔、弯钩
呈弧形,下边两撇要渐长。
橡
xiàng
结构:左右
组词:橡胶 橡皮筋
造句:妈妈给我买了一块很好看
的卡通橡皮。
音序:X 部首:木
雕刻
书写指导:左右都要写窄。左
边是周字、里边要小、土下边
有口,右边是四横一竖。
雕
diāo
结构:左右
组词:木雕 彫虫小技
造句:爷爷把这些树根雕刻成各
式各样的工艺品。
音序:D 部首:隹
跺脚
书写指导:朵字要窄长,上边
几字横折弯的末端不带钩,木
字要宽、横上的竖要短。
跺
duò
结构:左右
组词:跺足 捶胸跺脚
造句:看到小东在短跑比赛中落
后,小明急得直跺脚。
音序:D 部首:足
颓然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秃字稍
长、横稍向上拉,几字竖弯钩
变为竖提,页字上横稍长。
颓
tuí
结构:左右
组词:颓废 颓垣断壁
造句:小明又犯错了,我们对他
刚刚燃起的希望颓然破灭。
音序:T 部首:页
沮丧
书写指导:氵下边点稍靠外、
一提要长,且字框要窄、里边
是两横、下边一横要长。
沮
jǔ
结构:左右
组词:心低意沮 沮遏
造句:因回答错误,小明沮丧地
回到座位。
音序:J 部首:氵
趴在
书写指导:足旁口稍小止字要
宽、下横变为一提,八字宽展、
撇起笔稍低、捺要高些。
趴
pā
结构:左右
组词:趴下 大马趴
造句:小明正趴在桌子上认真写
作业。
音序:P 部首:足
抽屉
书写指导:尸字竖撇要长,世
字上边一横要长、三竖从左依
次稍长、右边两竖下边封闭。
屉
tì
结构:半包围
组词:笼屉 床屉
造句:小明的抽屉里偷偷地藏着
许多好玩的玩具。
音序:T 部首:尸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文
中的孩子们玩竹节人非常开心。
课堂小结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一、二题
一、在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qián qiàn)入课桌裂缝里,在
下面一拉紧,那威风凛凛 (lǐn lǐng),跟健美比赛中浑身
疙(gē qǐ)瘩(ta da)肉的小伙子差不多的竹节人就立起来
了。
•
•
• •
√
√
√ √
二、根据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傻样子( )的钩针
( )的古战场( )的老师
( )的怨恨( )地对打
( )地溜了轻手轻脚
呆头呆脑 废弃
叱咤风云 虎视眈眈
小小 没头没脑
竹 节 人9
学习目标
1.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重点)
2.学习作者通过记叙事件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体
会传统玩具给入们带来的乐趣,感受作 者对老师的
尊敬之情。(难点)
这篇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制作竹节人、
斗竹节人、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
制作竹节人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
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
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
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从“寸把长的一截”“一对”“八截”“一根”等数量词中就可以看
出作者制作竹节人时候非常用心,写出了作者对竹节人的珍惜。
作者为什么写制作竹节人的过程?
因为玩具的稀缺,更因为“新鲜的玩意儿”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
快乐,而竹节人是“我”印象最深的玩具,在无处可买的现实下就自
己动手制作,从而表现出竹节人在作者童年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适合范围:以检索、查阅或捕捉信息、了解情况为目的的阅读。
方法:读速往往是一目十行,在实践中可采取泛读、跳读、读标
题、读段旨句等方式。嘴不出声,眼就像电子扫描仪一样在字里
行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
运用:如寻找制作竹节人的部分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阅读:先快
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
扫描式阅读法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
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
意特别好。
妈妈眼中的毛笔是丢了,而实际上却是被“我”拿
来做了竹节人——童年的淘气顽皮跃然纸上。
“我”真的把毛笔弄丢了吗?
“我”将毛笔拿来做竹节人了。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
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
里掉下去了。
把课桌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既写出了裂缝的宽度,又写出了裂
缝歪歪扭扭的样子,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学习条件,更写出了那
时候玩具的稀少,衬托出竹节人在孩子们眼中的重要性。
作者写破旧的课桌有什么作用?
作者写破旧的课桌,一方面是交代玩耍竹节人的主要场地,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竹节人作为玩
具带给我们不可或缺的童年乐趣。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
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
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
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
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嵌”“拉”“立”“站”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玩耍竹节人时
的欢乐。把竹节人比作健壮的壮士,也表现了作者观察的仔细。
为什么说竹节人是壮士呢?
因为竹节人的“脖子老粗”“浑身都是疙瘩肉”,显得非
常的强壮,再加上“叉腿长胳膊”更像一个正义凛然的壮士。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
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
的名号。
作者为什么要写给竹节人变身和取名?
在那个物质匮乏、文化生活贫乏的时代,“孙悟空”“金
钩大王”是孩子们仅仅能够接触得到的无所不能的英雄形象。
把竹节人变身为孩子们喜爱的“孙悟空”“金钩大王”得形
象,是对竹节人喜爱、珍惜之情的表达。
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
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
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
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
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
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别出心裁”“技高一筹”写出了孩子们制作竹节人的用心之深,
而“弄巧成拙”则写出了竹节人玩耍中的出其不意的乐趣。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
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
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
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课文是写竹节人的,为什么要写围观的小伙伴们?
适用范围:对于课本知识、文学名著等,可采用研读法。
方法:1. 朗读全文。2. 划段分层。3. 概括中心。4. 领略章法。即
掌握文章的结构特征、语言特色、表达方式等。5. 摘抄背诵。即
对于名句、名篇以及其他有价值的内容,可摘录卡片,最好是背
诵下来。
运用:本文“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和“讲一个有关
老师的故事”这两个阅读任务都可以用这个方法阅读。
研读法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
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
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老师玩竹节人的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刻画了一个课堂上严
肃认真,课下童心不改的“老顽童”式的老师形象,表现出了
竹节人受欢迎的程度。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
为乌有。
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为什么?
因为在孩子们的心里,玩具非常重要,但是也比不上
老师的地位。老师玩竹节人时“跟我们玩的入迷时一模
一样”的愉悦神情,让我们觉得很满足,表现了孩子们
的爱师尊师的情感。
方法:1. 麻醉式阅读法:适合于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在阅读
过程中,重点应突出速度,可采用浏览、跳读等方式。
2. 扫描式阅读法:适合于以检索、查阅或捕捉信息、了解情况
为目的的阅读,可采取泛读、跳读、读标题、读段旨句等方式。
3. 精读法:适合于有必要把握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
的文章,精读不一定是每一句话都读到,关键是要掌握所读对
象的框架和精髓。
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
4. 研读法:适合于课本知识、文学名著以及哲学、史学、经济
学、军事学等经典著作,在逐步全面、深入理解字、词、句、
篇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形成一个由模仿到独立、
由单项到全面、由浅近到深刻的分析综合的思维程序。
运用:本文“制作竹节人”可以采用扫描式阅读法,“竹节人
玩趣”“老师玩竹节人 ”可以采用研读法。
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
竹
节
人
样子——壮士
变身——“齐天小圣”“金钩大王”
伙伴围观
制作竹节人
妙趣横生
爱师尊师
搏斗
之乐
老师
也爱
偷玩被收
在玩
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我”小时候用毛笔杆制作竹节
人,与同学在课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围观,课上偷玩被老
师收走后,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爱玩竹节人。表现了
作者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以及爱师尊师的师生情谊。
融情于事
要想让读者对文中叙述的事情留下深刻印象,就必须努力用“放大
镜”放大细节,选取鲜活、典型、感人的细节去表现文章的中心。这篇
课文通过记叙竹节人的制作和玩耍的事来抒发对童年的怀念和尊师爱师
的情感,把自己的感情融于对事件的描述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
感染、感动。这样的真情实感,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描写的对象
之中,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
举例: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
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
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
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这一段文字写了道别时,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语句不多,
但饱含深情,在这父子即将远别的特定情境下,父亲那熟悉的穿戴,
才那样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劳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样感人至深。融
情于事,更加使人触动。
练一练: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按照融情于事的写作
方法写一写。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传统玩具——竹节人,讲述
的是“我”小时候用毛笔杆制作竹节人,与同学在课桌
上搏斗引得大家围观,课上偷玩被老师收走后,发现老
师也和我们一样爱玩竹节人。表现了作者快乐无忧的童
年生活以及爱师尊师的师生情谊。
课堂小结
《爸爸的鸽子》(林清玄) 《月迹》(贾平凹)
《小桔灯》(冰心) 《三味书屋》(鲁迅 )
《和时间赛跑》(林清玄) 《童年》(高尔基)
读了本文,我对童年趣事和爱师尊师有了很深的认识,
我要找到相关的文学作品读一读。
主题延伸
在我们乡下,孩子们过年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习俗,那是过年最
大的乐趣和享受。
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五,我去东山坡的大军家,大军拿出他的过年灯
笼给我看。灯笼真漂亮,灯罩是菱形的,用玻璃拼成,上面还画了些
细碎的小花。灯笼是大军的父亲从遥远的县城买回来的。
回家我就找父亲要灯笼。我说,不要纸糊的,要透亮的。我知道,
父亲没有钱买高级的玻璃灯笼,我希望他能够给我做一个。
冰 灯
父亲答应了。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被一阵沙沙、沙沙的声音吵醒了,睁开眼睛,
看见父亲在一边忙着什么。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
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
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我问:“爹,你在干啥?”
父亲把头扭过来,说:“没有找到合适的废玻璃,我昨天冻了一块
冰,正给你做冰灯呢。天还早,你再睡一会儿吧。”说完,父亲回过
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
我再也睡不着了。当我看见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
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己盖的
被子。
父亲看见了,赶快来到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一把按下,连声
说道:“我不冷,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
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直后
悔,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透亮的灯笼。
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小伙伴们都称赞我的冰灯,连
大军也有点羡慕我。过了几天,冰灯融化了,变成了一片水。但是,
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这篇文章以( )为线索,是按
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
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
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
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
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
叫我等着她。
小橘灯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
声开了。过了一会儿,又听见有人在挪动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
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
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
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
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
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
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
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
“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
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
到的。”说着就噔噔噔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屋里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
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
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
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
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扣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
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
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
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
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
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
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
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
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
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做声,
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
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
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橘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
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更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
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
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蜡
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
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
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
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
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
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
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橘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
“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
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做共产党抓走了,以后
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妈妈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橘灯。
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
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思考:作者以“小橘灯”为文题和线索的原因是什么?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三、四题
三、用所给词语造句。
1. 技高一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威风凛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技高一筹的人往往能
够抢占先机,抓住机遇。
森林坚决地抖掉了身上残余的夜的黑暗,浑身
苍绿,威风凛凛地站了起来。
四、精彩赏析。
1.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
兽散。
“ 一 哄 作 鸟 兽 散 ” 写 出 了 围 观 的 小 伙 伴 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样子,生动、形象。
人数多、很入迷,看到老师的时候一下子散开
• • • •
• •
2.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
轻手轻脚地溜了。
“两手空空”为什么还会“心满意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看到老师玩竹节人时的入迷和“我们”一模
一样,竹节人给老师带去的欢乐我们能理解,所以
“心满意足”。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一 二 三
基础练习
四
一 二
一 二
主题探究
拓展提升
三
一、把加点字的拼音补充完整。
h____ ____ǎ ____òu ____ū
豁开 叉腿 挨揍 金箍棒
y____ ____à zh____
偃月刀 叱咤风云 弄巧成拙
• • • •
• • •
uō
uōzhǎn
gzch
二、读拼音,写词语。
lǐng wù ɡē dɑ diāo kè
cái jiǎn jǔ sànɡ tuí rán
领 悟
沮 丧
雕 刻
裁 剪
疙 瘩
颓 然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前功尽( ) 威风( )( )
别出心( ) 技高一( )
得意( )( ) 虎视( )( )
一( )所( ) ( )( )有词
忘( )所以 全神( )注
心( )意足 化为( )( )
弃
筹
贯
满
乎
裁
凛 凛
乌 有
念 念无 获
眈 眈扬 扬
四、按要求写句子。
1.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用加点词
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示例:他得意扬扬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
一、做竹节人
1. 根据制作竹节人的过程排序。
( )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
身躯了。
( )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
( )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4
1
3
2
2. 试着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来概括制作竹节人的过程。
锯毛笔杆——( )——
( )——用线连在一起做四肢
钻小眼
二、“我们”玩竹节人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 “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
胳膊,威风凛凛”,这句话是个比喻句,表达了“我们”
对竹节人由衷的喜爱之情。 ( )
2. “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写
的是竹节人如壮士一般坚强。 ( )
√
×
3. 同学们下课玩竹节人,上课也玩竹节人,说明老师上
课对纪律要求不严格。 ( )
4.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
的孙悟空”“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
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从中可以看
出,“我们”非常喜欢玩竹节人。 ( )
×
√
三、老师玩竹节人
1. 老师__________走过来,__________伸手一拂,“屏风”
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1) 把选段补充完整。
(2)“屏风”指的是________,“一切秘密”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可见老师是多
么生气。
大步流星
大步流星
“我们”上课偷偷地玩竹节人
课本
怒气冲冲
2.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
节人。双手在抽屉里______着线,嘴里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
看。
(1) 把选段补充完整。
(2)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老师玩竹节人十分_________。
扯
全神贯注 忘乎所以
念念有词
入迷
3. 看见老师玩得这样开心,“我”跟同桌也心满意足,
“我们”心中满意的是( )
A. 老师没把“我”的竹节人扯散丢掉。
B. 这个竹节人给老师也带来了快乐。老师原来和“我
们”一样,也喜欢玩竹节人。
B
一、延伸阅读
林海音
这两项游戏虽是至今存在,不分地方和季节的,但是玩具就有不同。
跳绳,当然基本是麻绳,后来有童子军绳和台湾的橡皮筋。
跳绳和踢毽子
我最喜欢的,却是小时候用竹笔管穿的跳绳。放了学到琉璃厂西
门一家制笔作坊,去买做笔切下约寸长的剩余竹管,其粗细同我们用
来写中楷字的笔。很便宜的买一大包回来,用白线绳一个个穿成一条
丈长的绳。这种绳子,无论打在硬土地上、砖地上,都会发出清脆的
竹管声,于是,我们在游戏中也兼听悦耳的声音。
跳双绳颇不易,有韵律,快速。但是在跳绳中拣铜子儿,也不简
单。把一叠铜子儿放在地上(绳子落地碰不到的地方),每跳一下,低
头弯腰下去拣起一个铜子儿,看你赶不赶得上又要跳第二下,又跳,
又弯腰,又伸手抢钱,虽不是激烈运动,却是全身都动的运动呢!
踢毽子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游戏,这玩具羽毛是基础,但是底下的
托子却因时代而不同了。在我幼年时,虽然币制已经用钢板为硬币,
但是遗留下来的制钱,还有很多用处,它用来做毽子的底托,就是最
好的。方孔洞,穿过一根皮带,把羽毛捆起来,就是毽子了。
自己做毽子,也是有趣的事。用色纸剪了当羽毛,秋天的大朵菊
花当羽毛,都是毽子。而记忆中有一种为儿童初步学踢毽子的,叫
“踢制钱”,两枚制钱用红头绳穿起来,刚好是小孩子的手持到脚的
长度即可。小孩子提着它,一踢一踢的,制钱打着布鞋帮子,倒也很
顺利。
踢毽子到学习花样儿的时候,有一首儿歌可以念:“一个毽儿,
踢两瓣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
一百。”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切(qiē qiè)下 毽(jiān jiàn)子• • √ √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 这篇文章讲了孩童时的两项游戏:________和__________。
(2) 写跳绳,写了自己小时候用________做跳绳。写踢毽子,写了
________以及踢毽子时念儿歌的事。
3. 写跳绳的玩法时,作者介绍了哪些玩法?重点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把文章中能反映玩游戏时的乐趣的一句话画上横线。
示例:这种绳子,无论打在硬土地上、砖地上,都会发出清脆的竹管
声,于是,我们在游戏中也兼听悦耳的声音。
跳绳 踢毽子
做毽子
竹笔管
作者介绍了跳双绳和跳绳中拣铜子儿。重点写的是跳绳中拣铜子儿。
二、百字练笔
以“我的老师也爱玩竹节人”为内容写一段话。
示例:谁能想到,我那三十多岁的老师,居然也像我们小
孩子一样,喜欢玩竹节人呢?那次我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
师逮个正着,竹节人被缴了去。下了课,我沮丧得很,偷偷跟
在老师后面,趴在老师窗前看。没想到,老师正把竹节人放在
自己的办公桌上,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地玩着,
那神情跟我们小孩一模一样。噢! 老师也爱玩竹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