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25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代的孩子,他在路旁看到李
子树上挂满了李子,却没有摘,这是为什么呢?
王戎,字浚冲,晋初任荆州刺史。因平吴有功,
封为安丰侯。王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
之一。“竹林七贤”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
阮咸、王戎、刘伶。《魏氏春秋》说,此七人“相
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他们常在竹林之
中肆意酣畅,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
放达。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到他们各自
的志向意趣。
1.掌握本课5 个生字。(重点)
2.能把文言文读正确,读出节奏,读懂意思,并能背诵。
(难点)
学习目标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装 多 走
róng zhū jìng
戎 诸 竞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兵戎
投笔从戎
róng
戎
戎装
诸位
诸子百家
zhū
诸
诸多
竞赛
物竞天择
jìng
竞
竞走
折
zhē(折腾)
zhé(打折)
shé(折本)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出售,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
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 .
【尝】
【竞走】
【唯】
【信然】
争着跑过去。
曾经。
的确如此。
只有。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检查自读情况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
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
子必然是苦的。
戎 尝 诸 竞 唯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戎装
书写指导: “戈” 的
左边没有撇,斜钩要长。
戎
róng
结构:半包围
组词:兵戎 投笔从戎
造句:哥哥一身戎装真威武!
音序:R 部首:戈
何尝
书写指导:上边三笔写紧凑,
“冖” 的横要长,“云”
上横短下横稍长,撇折的折
稍长,点有力。
尝
cháng
结构:上下
组词:品尝 卧薪尝胆
造句:面对重重困难,他何尝说
过一句放弃的话。
音序:C 部首:小
诸多
书写指导: “讠”窄小,
上边“土”扁宽,一撇要
长,“日” 要窄小。
诸
zhū
结构:左右
组词:诸位 诸子百家
造句:我参加这项活动面临诸多
挑战。
音序:Z 部首:讠
竞走
书写指导: “立”要扁,
下横要长,中间是“口”,
稍扁小,不要写成“日”。
竞
jìng
结构:上下
组词:竞赛 物竞天择
造句:小梅得了竞走比赛冠军。
音序:J 部首:立
唯独
书写指导:左小右大。 “ 亻”
要窄长,右上边有一点,下边
四横下横稍长。
唯
wéi
结构:左右
组词:唯有 唯利是图
造句:唯有努力,才能进步。
音序:W 部首:口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王戎善
于观察和思考的形象。
课堂小结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一、二题
一、一锤定音。(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王戎(rún róng) 诸 (zhū zhǔ)子
答曰(yuē rì) 竞 (jìn jìng)走
唯 (weí wéi)一 尝(cháng chǎng)
•
•
•
•
•
•
√ √
√ √
√ √
二、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看见路边的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曲了。
那些小孩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
树长在路边却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王戎不取道旁李25
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
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
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重点)
2.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特点。 (难点)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讲的是什么事?
主要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
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结果正如
王戎所料。因为树长在路边,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别
人摘光了。
王戎与其他孩子表现有哪些不同?
王戎 七岁,尝 与诸小儿 游。
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 / /
“诸”说明当时一起游玩的小孩很多,不是一两
个,联系下文就知道当时其他孩子求取摘李子了,
从侧面表现出王戎的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其他孩子的表现与王戎的表现有什么关系?
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王戎观察的细致入微和
推理判断的正确。
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
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
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
跳绳、抓蛐蛐儿、爬树……
拓 展:
看 道边李树 多子折枝,
意思: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
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 /
诸儿 竞走 取之,唯 戎 不动。
意思: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
有王戎没有动。
/ / //
注释,好比拐杖,它可以帮助我们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门径。阅读文言文
时,要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出处、写作背景、文化常识、与课文有关的作者经历,
读懂字句,疏通文意,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情感。然而,拐
杖不是腿。用好注释,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分析,独立思考。
运用:如“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多子折枝”的注释是:李子很多,
树枝快压断了。需要根据注释补充意思为:(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结了很多果实,
压得树枝都弯下去。
借助注释学习文言文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 而多子,此必苦
李。”
意思: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
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
○说说为什么“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因为王戎根据“路边、多子折枝”就判断出
李子树在路边,如果是甜的,树上的果子早就被
别人摘光了。
这是课后第3题哦!
取之 信然。
意思: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
王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因为王戎根据“道边”“多子折枝”事先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启示:首先要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且有丰富
的想象力;其次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
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仔细观察
善于动脑
推理判断
王
戎
不
取
道
旁
李
起因: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经过: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结果:取之,信然
本文讲了王戎和其他孩子在路边看到李树上有很多李
子,其他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王戎却认为这必是苦李,
结果不出王戎所料的故事。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王戎观察仔
细,准确推理判断的赞赏之情。
借助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是由人物的活动组成的,人物形象是在情节
发展中逐步丰满完善的。因此,抓住情节即抓住了关键。
本文就是通过写王戎与其他孩子对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的不同表现,表现了王戎具有观察细致入微、据实大胆推
测的能力。
举例:
如《曹冲称象》中先写了大臣们想到的称象的方法,又
写了曹冲想到的称象的方法,从而突出了曹冲的方法好,
这样的故事情节突出了曹冲的聪明。
练一练:
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情?请你写一写,注
意故事情节要完整。
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
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课堂小结
像王戎一样小小年纪就聪慧异常的故事还有哪些呢?
找一找,读一读。
主题延伸
《文彦博灌水取球》《诸葛恪得驴》《曹冲称象》
《司马光砸缸》《曹植七步成诗》《孔融“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
文彦博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他小时候爱踢球。
一天,文彦博与村里的小朋友在打谷场上踢球。大家你争我夺,正踢
得兴高采烈时,那只球被不歪不斜地踢进了一棵古树的树洞里。洞里黑
的,什么也看不见。
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捋起衣袖,身子趴在洞口,将手臂伸进深深的
洞里。摸呀,摸呀,够不到底。
怎么办呢?
文彦博洞中取球
又一位小朋友赶回家去,拿了一根长长的竹竿跑来,伸到洞里去探呀,
探呀。哎,不行,那洞道弯弯曲曲,怎么也探不到洞底。
第三个小朋友跑去向大人们求援。叔叔伯伯们来了好几个,朝又深又
黑的树洞里望着。大人们微微苦笑,也想不出办法。
久不作声的文彦博这时叫道:“别急,别急。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快回家去取水来!”
咕嘟嘟,咕嘟嘟……一桶桶水,一盆盆水,直往树洞里灌。
很快,树洞里灌满了水,球浮到洞口上来了。
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魏明帝于宣武场①上断虎爪牙,纵②百姓观之。王戎七
岁,亦往看。虎承间③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
易颠仆④。戎湛然⑤不动,了无恐色。
王戎观虎
注释
①宣武场:场地名,在洛阳城北。
②纵:听凭。
③承间:同“乘间”,趁着空子。
④颠仆:跌倒。
⑤湛然:形容镇静。
思考:王戎是怎样观虎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这个故事。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三题
三、回答问题。
其他孩子都去抢摘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通过观察,推断出李子是苦的,所以他不动。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