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优质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优质

ID:659985

大小:4.95 MB

页数:63页

时间:2021-04-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 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探究新知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 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 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如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等。 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 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 的第一推动力。 探究新知 “有志者事竟成。”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说:“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说一说你自己的志向 或理想,你是否在坚定不移地朝着它前进? 探究新知 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 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 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 探究新知 苏武牧羊 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当他即将完成任务时, 发生了变故,匈奴首领逼迫他投降。苏武对下属 说:“我是汉朝使者,如果丧失气节、违背使命, 还有什么脸面回国呢?”后来,匈奴将苏武流放 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边去放羊。没有粮食的时候, 他就吃草根等充饥,但他一直没有屈服。等到匈 奴准许苏武回国时,他已经在匈奴受了19年的磨 难,胡须、头发都变白了。 探究新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 “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探究新知 范式赴约 东汉时,范式与张劭同在京城洛阳读书,结下深厚的友谊。学业结束 了,二人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去看望你的父母和孩子。 ”然后他们约定好了日期。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张劭请母亲准备接待 范式。母亲说:“这是两年前的约定了,况且我们两家相隔千里,你 怎么可以当真呢?”张劭说:“范式是个守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失 约的。”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赶到了。 探究新知 人的言论应该以诚信为本,符合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的要求。名实一致,是说言论要与事实相符;言行一致,是说言论要 与行动相符;表里一致,是说嘴里说的要与心里想的相符,不能口是 心非。 回顾近期的生活,想一想,在 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 三方面,你在哪方面做到了,哪方 面没做到。如果没做到,分析一下 原因。 探究新知 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与时俱进。没有求 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 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 探究新知 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赵国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之间战 事频繁。由于传统的战车、战袍很笨重, 赵国常常打败仗。赵武灵王从少数民族军 队穿着简便合体的衣服骑马作战中受到启 发,下令军人改穿像少数民族那样的服装, 并 学 习 骑 马 射 箭 。 一 些 守 旧 人 士 以 “古道”“古法”的名义反对,赵武灵王说:“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袭,何礼循?”他坚决贯彻新法,终于使赵国强大起来。 探究新知 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 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 探究新知 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 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 请将下列格言与它们的大意连线,并说说这些格言对你的启示。 探究新知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 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立己达 人”的仁爱精神。 探究新知 孔子的仁爱思想 “仁”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 心思想。“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人”, 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认为,自下而上都能仁 爱遵礼,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他一再强调, 践行“仁德”,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我欲仁, 斯仁至矣”。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他知道后,首先关切地 问有没有人受伤。还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过泰山,看见一个妇女在坟前 痛哭。他叫学生去询问。原来,残暴的统治逼得她全家背井离乡来到这里。 探究新知 不久,她的亲人相继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她仍然不愿意返回故乡。孔子 听后感叹道:“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这两个故事都充分体现了孔 子所追求的“仁”的精神。 探究新知 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这句话的大意 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请按照这一说法,填充 下题。 l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 ______________。 l 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_ ,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l 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_ ,我也不______________。 探究新知 将心比心 南北朝时,有个叫陆慧晓的人。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当时地位 显赫。陆慧晓一向平易近人,从不摆大人物的架子。即使地位低下的 人来访,他也会起身相送。有人对陆慧晓说:“您的身份这么高贵, 没必要这样做。”陆慧晓答道:“我平生最厌恶别人对我无礼,我怎 么能用自己所厌恶的行为去对待别人呢?” 探究新知 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古人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认为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摩擦、增进和睦。 朱冲还牛 晋朝时有个人叫朱冲,他小时候十分好学, 但家境贫寒,靠种田为生。村子里有一家人, 三番五次地把牛赶到朱冲家的地里啃食庄稼。 朱冲多次带上草料,连同啃食他家庄稼的牛, 一起送到那户人家去。那家主人很惭愧,再 也不让牛去吃朱冲家的庄稼了。 探究新知 发扬仁爱精神要推己及人。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 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 的儿女。 探究新知 杜环侍老 明朝时有个人叫杜环,为人厚道善良。有 一个常老太太,因为家境败落,投靠杜环。 杜环的家境也不富裕,但他毫不犹豫地表 示要奉养她。杜环告诫家人,不要因为常 老太太处境艰难就轻视、怠慢她。常老太 太患病,杜环亲自为她煎药,照料她服下。 常老太太去世后,杜环还常到她的墓前祭 奠。 探究新知 民胞物与 北宋思想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他人 都是自己的同胞,万物都是自己的朋友。“民胞物与”这个成语就是 由这句话衍化而来的。人不仅是社会中的人,也是自然中的人。人应 该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自觉承担应尽的 责任与义务。 古人善于用仁爱之心来处理人与 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请 你尝试讲述一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仁 爱故事。 探究新知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 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前仆后继,保卫祖国,关怀民生。 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探究新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概括明末清初思 想家顾炎武的话而形成的警甸。顾炎武的原 话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矣。”大意是说,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 是普通人,也有责任。近代以来,“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逐渐成为中国人民爱国精神 的高度概括。 探究新知 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人民能够幸 福;国家衰弱,人民跟着遭殃。 探究新知 鲁女爱国 鲁国有个女子,有一天倚着柱子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路过的人都觉得 声音很悲惨。邻家妇女就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悲伤?”她说:“鲁 国国君年老,而太子幼小,我为鲁国担忧啊!”邻家妇女笑着对她说: “这是那些当官的该担心的事,与我们妇女有什么关系?…‘不然,” 她说,“一旦鲁国有难,君臣上下都会受辱,还会牵连到我们普通百 姓,怎么能说和我们妇女没有关系呢?” 探究新知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维护 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的利益,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在安定之时奉 公守法,都是爱国的表现。 探究新知 国以保民为本,民以爱国为先。国有兵祸,奋其勇壮猛烈之气, 以为国捍患,轻性命如鸿毛,是战时之爱国也;求学问,勤职业,律 己则不苟,遏人则诚款,同心协力,以兴起各种公益之事业,使国家 利权,不为外人所攘夺,是平时之爱国也。二者若缺其一,则国中山 河虽美,不足恃矣;物产虽多,不足夸矣。 这是大约100年前的小学 课本中的一段话。说一说, 战争时代与和平时代,爱国 都应该有哪些表现。 探究新知 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随,这种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关心祖国 的前途命运,为建设一个理想的国家而不懈追求。 探究新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名 言。范仲淹不论担任官职与否,始终关心国家的前途、百姓的疾苦。 他临终前写的遗书全是关于治理国家的事,而对自己和家人的私事只 字未提。结合下列格言,说一则你知道的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探究新知 天下为公的理想 《礼记·礼运》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 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礼记》所描述的那个天下为公的理想社 会里,人们平等地选举贤人和能者当领袖,讲究信用,追求和睦。人们把所 有的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把所有的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老年人有幸福 的晚年,青壮年人都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幼小的孩子茁壮成长,连孤寡老人 和残疾人都由大家赡养。这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多少 年来,人们一直赞颂它,苦苦追寻它。许多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企盼这种公有的、人人都平等的社会出现。 探究新知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 的精神气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传统美德永远是我 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 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 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探究新知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 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 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如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等。 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 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 的第一推动力。 探究新知 “有志者事竟成。”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说:“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说一说你自己的志向 或理想,你是否在坚定不移地朝着它前进? 探究新知 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 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 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 探究新知 苏武牧羊 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当他即将完成任务时, 发生了变故,匈奴首领逼迫他投降。苏武对下属 说:“我是汉朝使者,如果丧失气节、违背使命, 还有什么脸面回国呢?”后来,匈奴将苏武流放 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边去放羊。没有粮食的时候, 他就吃草根等充饥,但他一直没有屈服。等到匈 奴准许苏武回国时,他已经在匈奴受了19年的磨 难,胡须、头发都变白了。 探究新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 “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探究新知 范式赴约 东汉时,范式与张劭同在京城洛阳读书,结下深厚的友谊。学业结束 了,二人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去看望你的父母和孩子。 ”然后他们约定好了日期。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张劭请母亲准备接待 范式。母亲说:“这是两年前的约定了,况且我们两家相隔千里,你 怎么可以当真呢?”张劭说:“范式是个守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失 约的。”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赶到了。 探究新知 人的言论应该以诚信为本,符合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的要求。名实一致,是说言论要与事实相符;言行一致,是说言论要 与行动相符;表里一致,是说嘴里说的要与心里想的相符,不能口是 心非。 回顾近期的生活,想一想,在 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 三方面,你在哪方面做到了,哪方 面没做到。如果没做到,分析一下 原因。 探究新知 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与时俱进。没有求 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 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 探究新知 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赵国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之间战 事频繁。由于传统的战车、战袍很笨重, 赵国常常打败仗。赵武灵王从少数民族军 队穿着简便合体的衣服骑马作战中受到启 发,下令军人改穿像少数民族那样的服装, 并 学 习 骑 马 射 箭 。 一 些 守 旧 人 士 以 “古道”“古法”的名义反对,赵武灵王说:“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袭,何礼循?”他坚决贯彻新法,终于使赵国强大起来。 探究新知 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 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 探究新知 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 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 请将下列格言与它们的大意连线,并说说这些格言对你的启示。 探究新知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 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立己达 人”的仁爱精神。 探究新知 孔子的仁爱思想 “仁”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 心思想。“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人”, 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认为,自下而上都能仁 爱遵礼,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他一再强调, 践行“仁德”,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我欲仁, 斯仁至矣”。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他知道后,首先关切地 问有没有人受伤。还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过泰山,看见一个妇女在坟前 痛哭。他叫学生去询问。原来,残暴的统治逼得她全家背井离乡来到这里。 探究新知 不久,她的亲人相继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她仍然不愿意返回故乡。孔子 听后感叹道:“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这两个故事都充分体现了孔 子所追求的“仁”的精神。 探究新知 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这句话的大意 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请按照这一说法,填充 下题。 l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 ______________。 l 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_ ,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l 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_ ,我也不______________。 探究新知 将心比心 南北朝时,有个叫陆慧晓的人。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当时地位 显赫。陆慧晓一向平易近人,从不摆大人物的架子。即使地位低下的 人来访,他也会起身相送。有人对陆慧晓说:“您的身份这么高贵, 没必要这样做。”陆慧晓答道:“我平生最厌恶别人对我无礼,我怎 么能用自己所厌恶的行为去对待别人呢?” 探究新知 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古人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认为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摩擦、增进和睦。 朱冲还牛 晋朝时有个人叫朱冲,他小时候十分好学, 但家境贫寒,靠种田为生。村子里有一家人, 三番五次地把牛赶到朱冲家的地里啃食庄稼。 朱冲多次带上草料,连同啃食他家庄稼的牛, 一起送到那户人家去。那家主人很惭愧,再 也不让牛去吃朱冲家的庄稼了。 探究新知 发扬仁爱精神要推己及人。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 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 的儿女。 探究新知 杜环侍老 明朝时有个人叫杜环,为人厚道善良。有 一个常老太太,因为家境败落,投靠杜环。 杜环的家境也不富裕,但他毫不犹豫地表 示要奉养她。杜环告诫家人,不要因为常 老太太处境艰难就轻视、怠慢她。常老太 太患病,杜环亲自为她煎药,照料她服下。 常老太太去世后,杜环还常到她的墓前祭 奠。 探究新知 民胞物与 北宋思想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他人 都是自己的同胞,万物都是自己的朋友。“民胞物与”这个成语就是 由这句话衍化而来的。人不仅是社会中的人,也是自然中的人。人应 该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自觉承担应尽的 责任与义务。 古人善于用仁爱之心来处理人与 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请 你尝试讲述一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仁 爱故事。 探究新知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 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前仆后继,保卫祖国,关怀民生。 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探究新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概括明末清初思 想家顾炎武的话而形成的警甸。顾炎武的原 话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矣。”大意是说,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 是普通人,也有责任。近代以来,“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逐渐成为中国人民爱国精神 的高度概括。 探究新知 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人民能够幸 福;国家衰弱,人民跟着遭殃。 探究新知 鲁女爱国 鲁国有个女子,有一天倚着柱子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路过的人都觉得 声音很悲惨。邻家妇女就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悲伤?”她说:“鲁 国国君年老,而太子幼小,我为鲁国担忧啊!”邻家妇女笑着对她说: “这是那些当官的该担心的事,与我们妇女有什么关系?…‘不然,” 她说,“一旦鲁国有难,君臣上下都会受辱,还会牵连到我们普通百 姓,怎么能说和我们妇女没有关系呢?” 探究新知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维护 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的利益,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在安定之时奉 公守法,都是爱国的表现。 探究新知 国以保民为本,民以爱国为先。国有兵祸,奋其勇壮猛烈之气, 以为国捍患,轻性命如鸿毛,是战时之爱国也;求学问,勤职业,律 己则不苟,遏人则诚款,同心协力,以兴起各种公益之事业,使国家 利权,不为外人所攘夺,是平时之爱国也。二者若缺其一,则国中山 河虽美,不足恃矣;物产虽多,不足夸矣。 这是大约100年前的小学 课本中的一段话。说一说, 战争时代与和平时代,爱国 都应该有哪些表现。 探究新知 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随,这种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关心祖国 的前途命运,为建设一个理想的国家而不懈追求。 探究新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名 言。范仲淹不论担任官职与否,始终关心国家的前途、百姓的疾苦。 他临终前写的遗书全是关于治理国家的事,而对自己和家人的私事只 字未提。结合下列格言,说一则你知道的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探究新知 天下为公的理想 《礼记·礼运》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 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礼记》所描述的那个天下为公的理想社 会里,人们平等地选举贤人和能者当领袖,讲究信用,追求和睦。人们把所 有的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把所有的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老年人有幸福 的晚年,青壮年人都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幼小的孩子茁壮成长,连孤寡老人 和残疾人都由大家赡养。这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多少 年来,人们一直赞颂它,苦苦追寻它。许多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企盼这种公有的、人人都平等的社会出现。 探究新知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 的精神气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传统美德永远是我 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资料: 443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