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月 迹
RJ·五年级上册
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毕业于西北大学
中文系,当代作家。发表作品《鬼城》《二月
杏》。 1993年创作《废都》。1997年凭借
《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助读资料
月球:俗称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
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
分之一。月球表面布满了由陨石撞击形成
的环形山。
同学们,你
们知道关于月亮
的知识吗?
桂树,为木犀科、木犀属的一种常绿
阔叶乔木。高可达15米,桂树实生苗
有明显的主根,根系发达深长。
桂
树
嫦
娥
嫦娥,在神话传说中,嫦娥因偷食大
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
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
踪迹 累累 繁星 面面相觑
倏忽 袅袅 嫦娥 嫉妒 瓷花盆
会认字
踪迹 累累 繁星 面面相觑
倏忽 袅袅 嫦娥 嫉妒 瓷花盆
léi
chánɡ é cíjí dùniǎo
我会读
累
娥嫦
妒嫉
瓷
léi
chán
ɡ
cí
jí d
ù
é
niǎ
o
袅
多音字
1. 哥哥上学很认真,积累( )了很多学
习经验。
2.妈妈工作了一天,非常地劳累 ( ) 。
累 lěi (累累)(积累)
lèi (劳累) (疲累)
lèi
lěi
踪迹
累累
面面相觑
袅袅
倏忽
猜一猜。
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
形容积累很多。
形容人们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指很快地;忽然。
词语解释
近义词
反义词
踪迹--- 踪影 累累--- 重重
倏忽--- 忽然 嫉妒--- 妒忌
累累--- 稀少 倏忽--- 缓慢
嫉妒--- 欣赏 粗糙--- 精致
近义词辨析
相同点 不同点
倏忽
指时间很短,
很快。
倏忽——指很快地,忽而间。
(文言文用的较多)
霎时 霎时——极短的时间。(现
代文)
1. 春风秋月不相待,( )朱颜变白头。
2. 一阵雷声过后,( )下起了瓢泼大雨。
倏忽
霎时
词语积累
描写月亮的词语:
一轮浩月 月亮皎洁 新月当空
一弯新月 一钩残月 月色朦胧
1.课文中介绍的月亮的足迹都在哪儿?
月亮无处不在,月亮属于每一个人。
初读感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描述了我们一群孩子______的过程,作
者用孩子的角度描写了我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
感悟,抒发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童真、童心的赞美之情
寻月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2):写月亮匆匆来去。
第二部分(3-23):写寻月过程。
第三部分(24):写沙滩议月。
默读课文,本文是怎样开头寻月的?
课文解读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
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中秋的夜里,
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
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
缠着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
说了一个,我们还要她再说一个,奶奶
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盼月亮
意思是:新奇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
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
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
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
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
盈了。
看月
总体说出月亮到处走的特点,为后面我们去寻月做铺垫。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
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
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 一个失
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记叙:将大家看月亮的过
程描述出来了,由此可看
出大家都很喜欢月亮。
意思是:踪影,
痕迹。
我们都跑了出来,它果然就在院子里,
但再也不是那么个满满的圆了。满院子的
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
般亮的。
这句话描写了月亮散发出的光芒,很美也很亮。
近义词:确实寻月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
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
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
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
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
想象:将在月光下,桂树的花
骨朵都成了繁星的样子,可见
当时的月景多美。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方式,说出了传说中月亮上的有一棵______。对话 桂树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
骆驼从沙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
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欢韵;岁月
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年轮。
请同学们想想这个句子的特点,仿写一个。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
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
发梢儿上,添了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
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
的这棵了。
想象:将我们都已经
在月亮上,表现了大
家对月亮的喜欢。
意思是:面对面
不说话。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
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个神话故事的主人公叫
______。
对话
嫦娥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
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
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心理描写:描写月亮
上的景色还有美人。
“有三妹漂亮吗?”“和三妹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望着她的
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丝嫉妒。我们便争执起来,每个人
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去找它
吧。”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方式,说出大家都想要一个月亮,
为后面做铺垫_。
对话
近义词:争吵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掉,我们很快就在葡萄
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
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院门。
寻月图:突出月亮无处
不在,只要你细心寻找。
院门外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
漫着大片的净沙, 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
灿烂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
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月亮
在这儿!”
记叙:说出月亮出
现在小河里了,月
亮到处都有啊。
反义词:细致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
沿着河边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
们都看向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
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
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
愿意,它就有了哩。
这句话是通过作者的眼睛告诉我们,月亮是__________的。无处不在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瞧那光
辉......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
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
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
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
空也是我们的了。
总结全文
以找到每个人的月亮做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思考: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板书设计
月
迹
寻月 追逐一轮明月(月迹)
望月 永葆一颗童心(心迹)
议月 倾吐一片真情(印迹)
学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夸张】“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
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锹刃上发现了。”这句话用夸张的
手法说出说月亮无处不在,感受寻月的乐趣。
写作手法
【举例】我们的教室非常安静,就连掉一根针都能听到
针的声音。
拓展延伸
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
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
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1.看拼音,写词语。
课堂练习
lěi jī niǎo niǎo jí dù
( ) ( ) ( )累积 袅袅 嫉妒
2. 写同义词
渐渐——( ) 踪迹——( )
倏忽——( ) 羡慕——( )
逐渐
忽然
踪影
爱慕
3. 仿写关于月亮的比喻句。
月亮是一盏黑夜中的明灯,让夜行的人们明
确前进的方向。
抬头望着寂静的夜空,可爱的月亮从树梢后慢
慢地爬上半空,光亮、圆润,像一块玉琢的盘子。
1. 把描写桂树的句子抄下来。
2. 课下观察夜晚的月亮,请你以小短文的
形式展示一下,写出月亮的美的特点。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