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 2021 届高三新高考模拟演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华读书报:20 世纪 70 年代您就开始诗歌创作,诗歌使您的作品具有怎样的底色?
梁衡:诗歌是时代的号角。我写诗也是受到时代的影响,1975 年我在《北京文学》上发
表了一首写大寨的诗歌。我小时候受古典诗文的熏陶,被父亲逼着背《千家诗》。大学赶上激
情澎湃的时代,《回延安》《雷锋之歌》《向困难进军》《祝酒歌》等等,我都背过。诗歌对我
的创作的影响,一是陶冶情感,二是锤炼语言。旧诗给人意境,新诗直接点燃人的激情。
中华读书报:进入新时期举办第一次“全国好新闻奖”,您的人物通讯《一个农民养猪专
家的故事》(《光明日报》1980 年 11 月 14 日)就得了奖。新闻和文学,您是如何转化自如的?
梁衡:首先是时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正好抓住了。英雄人物是时代的主角,记者是
时代的主笔,我写《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就赶上了这个时代的关口。但那篇通讯只有
几千字。正好《青年文学》创刊号要出版,我以此为题材写了篇报告文学,发表后获得几个
文学奖项,这是时代给予的。
中华读书报:20 世纪 90 年代,即使您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创作也没有停止。《觅
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政治散文被誉为“红色经典”。创作这类作品,您是
否愿意谈谈是如何把握的?有何特点?
梁衡:写政治散文和我的经历有关。自古作家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政治家、思想家兼作
家,比如范伸淹和唐宋八大家,他们的文章是站在政治舞台上的思考;一种是专业作家,比
如李白、司马相如。那时兼职作家多于专业作家。当然现在专业作家多了,倒过来了,多于
政治作家。作为官员作家,我认为有责任从我理解的高度为下一代讲清楚历史。我写的都是
大家熟悉的人物,但我走的一条特殊的路子,把伟人的思想人格提炼出来,用辩证的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把历史的面貌剥清楚,挖掘想轨迹和情感。文学是人学,当然也
应该是伟人之学。
我的政治散文把握这样几点,一是直接抒写同时代的重大政治人物和事件,剖析理事,
不避尊讳。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共产党六位总书记我写过三位,包括瞿秋白、张闻天、毛泽
东等,其他重要领袖人物如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方志敏等也都写过。二是书写前代人
物、事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进行审视,找到独特的切入点,关照现实。
中华读书报:对于散文创作,您的主张是什么?
梁衡:我的文学主张是“二为三境五诀”:“二为”指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散文
唯美是对的,但文章只有美的技巧,作家就成了一个杂技演员。我主张文以载道,要有思想。
“三境”是指文章要达到三个境界,一是客观的描述之美,“形境”;二是情感之美,创造一
种精神氛围教人留恋体味,“情境”;三是哲理之美,说出一个你不得不信的道理,谓之“理
境”,这三个境界一个比一个高。“五诀”是:形、事、情、理、典。指要达到三境的方法,
文中必有具体形象,有可叙之事,有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道理,但还有可借用的典故。
中华读书报:我发现您谈的最多的是“时代”。您的文学创作与国家命运总是连在一起的。
无论为人还是为文,为什么您有这种大格局、大胸怀、大气魄?
梁衡:一是来自家庭熏陶。我父亲是个老教育工作者,解放后担任霍州县长。他读了很
多书,我受他的思想影响。二是来自时代和大学教育的影响。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
和大家一起照相,他坐在前边的椅子上,后面的同学很清楚地看到他肩膀上的补丁。人大就
是那样艰苦奋斗的氛围。当年我们学雷锋学焦裕禄,每到周末同学们找地方帮别人义务干活。
时代造就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三是受马列主义、西方科学史和共产党的世界观的影响。
(摘编自舒晋洽《梁衡:从学术中拎出一条文学的彩线》)
材料二:
自宋代起,司马相如就被尊为“赋圣”,与“骚圣”屈原、“史圣”司马迁、“书圣”王羲
之等一起,共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元朔二年,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真正结束了绵延一千余年的分封制度,具有十分重要
的历史意义。司马相如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又合称《天子游猎赋》)完成于推恩令的
酝酿期。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司马相如敏锐地感觉到了诸侯王横行的时代即将过去,大一
统的时代即将到来,于是他以当时刚刚兴起的赋体文学,纵笔讴歌了这一历史转变。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
谏何异?”尽管从经学的角度肯定了司马相如赋的成就和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对相
如赋主题的误读。笔者认为,《天子游猎赋》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歌颂汉朝的统一、强
大、文明和昌盛,肯定朝廷对诸侯王的规范与管理。第二个主题是劝导汉武帝戒奢从俭,实
行德政。第二个主题,只是司马相如顺便对汉武帝做的一个提醒与劝诫,并且是以“天子芒
然而思,似若有亡,曰:嗟乎!此大奢侈”,即自我悔悟、改弦易辙的方式体现的,用语十分
含蓄。
“赋圣”崛起,离不开那个伟大的时代,那个从分封制走向郡县制,从国家分裂、诸侯
割据、战争连绵、民生涂炭,走向天下一统、经济繁荣、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时代。
(摘编自踪凡《“赋圣”何以诞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歌对梁衡创作产生两方面影响:陶冶情感和锤炼语言。诗歌使他学会了意境营造,时代
直接点燃了他的激情。
B.英雄人物是时代的主角,记者是时代的主笔。梁衡抓住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关口,做到了
新闻和文学转化自如。
C.与一般人不同,梁衡所有作品都是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炼伟人思想人格,挖掘
伟人思想轨迹和情感。
D.《天子游猎赋》主题是歌颂汉的统一、强大、文明和昌盛,劝导汉武帝戒奢从俭,实行德
政,“然其要归引之节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梁衡认为散文唯美、文以载道,主张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但是他反对作家像杂技
演员只追求美的技巧。
B.梁衡有大格局、大胸怀、大气魄,是受家庭、马列主义、西方科学史和共产党世界观的影
响,也是时代造就的。
C.李白、司马相如等都曾是帝王近臣,理应站在政治舞台上思考,有责任在政治思想的高度
为后代讲清楚历史。
D.“赋圣”崛起离不开那个伟大时代,只能在特定时代才能得到君王青睐。因而《天子游猎
赋》的成功不可复制。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梁衡散文主张的一项是(3 分)( )
A.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C.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D.姚鼐的《登泰山记》
4.材料一的访谈涉及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筒要概括。(4 分)
5.有评论家认为,文学家只有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与时代相契合,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经
典之作。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爱时而脆弱
(美国)罗伯特·M·罗斯
再怎么伤心的人,也不得不吃东西。咒骂了女人、食物及其他人们追之不倦的事物之后
十六个小时,丹顿来到街角的一家杂货店,吞了一份凤梨圣代,两份花生酱三明治,一块掺
了麦芽糖的双层巧克力,外加一袋饼干。店里有个女孩。女孩坐下时,他瞥了一眼,站起来
时他瞥了一眼;离开时,他瞥了两眼。付过账离开了杂货店,他朝北走去。这可是与他原来
打算走的方向一百八十度的不同。他希望那女孩的步伐别迈得那么大,要从一街之遥一下子
赶上去,他办不到。
“嗨!你也走这条路?”他说。她只是把头转过来,长长的睫毛对着他眨了眨,然后继
续坚定地走下去。
“假如你迷了路,”他又试了一次,“我可以告诉你你在那里,这个地方我住了好多年
了。”
女孩仍然不为所动。他开始觉得困窘,不过还不到足以教他打退堂鼓的地步。
“左边是菲尔德宅子,”他说。
“自从菲尔德先生买下它以后,它就一直叫做菲尔德宅子。他们的女儿是一丝不苟型的,
但儿子们却油里油气。如果我是你,我不会在这种地方停留的。”
女孩是没有停留。她有着清晰的侧轮廓,尖端微翘的俏皮的鼻子。虽然吃了闭门羹,丹
顿的耳朵却痒了起来。每当有爱的钟声响起时,他的耳朵一定觉得酥痒。
“我的‘五点钟忧郁症’已经痊愈了,我敢打赌——”这完全是一次一厢情愿的打赌。
女孩倏地向左转,丹顿的话凝在半空中。眼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一幢既长且广的房子里,他
叹了口气。不过至少知道她是谁。她八成姓弗烈格,这片老格利斯渥德区是给弗烈格家租去
的。
那天晚餐的时候,他母亲说:“丹顿,我很高兴你自己觉得好点了,但是你看起来不像。
人不可能没有吃饭而不将饥饿的神情显示在神色上的。”
“也许他又恋爱了。”他父亲猜测着。
“你和玛格莉特重修旧好了?”母亲问?
“玛格莉特!”丹顿哼着说。“那个蠢货!”
“丹顿!”母亲惊呼起来。
“青春易逝啊!”老温特渥斯下了这样一句评语。
“我现在交了一个新的女朋友。”丹顿鲁莽地宣布。
“真的?”温特渥斯太太问?“这次是谁?”
“弗烈格小姐。”
“还好是位小姐,”温特渥斯先生说。
“她叫什么名字?”
“她自我介绍时说她是弗烈格小姐。”
“喔?那你就称自己是温特渥斯先生?”父亲说。
“你反正不知道她的名字,”母亲说。“是不是?”
丹顿郑重地站了起来。
“当你们在我这个年纪时,大概不会随便跟刚认识的人深交吧!”他不悦地说。
次日,丹顿向父亲借了一套白色法兰绒装,从阁楼里挖出一把用旧了网球拍,然后上街
闲逛。他步伐踱得慢极了,慢得前后让五个家伙对着他大鸣喇叭,其中有三个还鸣了两次,
因为他们不得不绕道而行。
终于,他的耐心有了代价。他猛练反手拍,直到她走近。然后丹顿开口:“你好!我相
信我们以前见过面。”
那次邂逅,显然并没有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快地她又走了。丹顿一下子坐在消防栓
上,一下子坐在街旁镶路石上,一下子又坐到地上。到那女孩回来为止,他一共等了四十分
钟。
“抱歉,”他谦卑地说。
“我真的很呆,但我只是想见一见你。我的名字是丹顿——丹顿·温特渥斯。你姓弗烈
格,至于其他的我就不晓得了。”
有那么一刻美妙的时光,丹顿觉得全身浸润在她湛蓝冷漠的眼神里。但很快地,这眼神
随着她的后退移开了。
丹顿有好几个礼拜没跟韦伯·哈斯汀说话,因为他们为了一个女孩子正闹得不愉快。丹
顿收起了自尊,打了电话给韦伯。
“好吗?”他说。“出来喝杯可乐吧!”直到扯到正题前,韦伯已经喝掉他三杯可乐。
“你认识住在你家后面的女孩吗?”他问得漫不经心。
“哪一个?”
“搬到格利斯渥德区那个。”
“认识又怎样?”
丹顿涨红了脸,双手紧抓着椅子的扶手,黏下一团口香糖。他努力保持平稳的声调。
“假如你认识的话,也许可以帮我引见一下。”
“你要见她?”韦伯挑衅着说。“你是本镇的大情圣啊?”
这个占了地理位置便宜的人,竟然如此不可理喻。然而丹顿并不太愤怒,因为韦伯也曾
受过他这种气。丹顿思索着其他可能帮得上忙的人。于是,他满心不情愿地找上了珍妮·弗
瑞斯特——一个有着一口暴牙,动不动就咯咯笑的女孩。
“珍妮,”他说。“我一直满喜欢你的。”
珍妮咯咯地笑了。
“下一次我们开车去兜风时,希望你也来。事实上到时候我们需要有人担任烹调的工作,
所以希望能再找一个女孩来。你有没有什么新朋友可以带来?”
珍妮摇了摇头。丹顿毫不在意她给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他接着问:“住在格利斯渥德区
的那个女孩怎样?”
“梅琳·弗烈格吗?她不会去的。”
“为什么?”
“她不喜欢你,”珍妮又咯咯地笑了起来。“她觉得你乳臭未干。”
“听好,珍妮!”他一脸严肃地说。
“我才不是乳臭未干。要是在学期期间,我就有办法证明我不是。她会在足球队、篮球
队,还有学生集会中看到我。然后她会明白我的生活有多么严谨。”
这一次,令他宽心的是,珍妮并没有那样笑。她反而皱起眉头,以充满智慧的口吻说:
“人们一旦对他人有了错误的印象,想要改变他们的成见是很难的。梅琳觉得你没有深度,
你应该主动有所表示,让她明白你的诚意和目标。”
丹顿生平第一次由衷地欣赏珍妮的智慧。
步行回家的途中,他不断忖度着各种表明自己的方法。假如他能够在危急的情况中救出
一个婴儿,或是一条狗也好,梅琳一定会因此对他有进一步的认识。只不过,经验告诉他,
婴儿与小狗很少处于危险的情况中。想着想着,他来到费兹花店门前。橱窗上贴了一张字条,
上面写着:“花是一切爱人的语言。”
这段文字点醒了他。
“爸,”在晚餐桌旁他说。
“你可不可以先预支一点钱给我,做为整理草地以及其他杂物之用?我算了一下,大
概要十八块。”
“等等,儿子,一个月草地只需要整理两次就行了。”
“你拿钱到底做什么?”他母亲问。
“喔,我得买一份礼物。”
“给女孩子?”
“嗯,差不多。”
“我不答应!”他母亲说。“再说,这个月以来,你已经拿了不止十八块了。”
温特渥斯先生抿一抿嘴唇。
“想一想,这个月也许不好过。”
在结束他银行的账户前,丹顿还有十一块钱。有了十八块,还有那十一块,他威武地朝
费兹花店前进。一个新面孔的女孩,站在柜台里。她有一双弯弯的眉毛,和甜美温馨的笑容。
他心里想着梅琳。
“买廿九块钱兰花!”他喊着。
那个女孩不相信地盯着他看。最后,她想:“天哪!”一个充满意义的字眼。丹顿感觉
得出她的惊羡。
“把花送到多佛路的梅琳·弗烈格小姐。”他冷峻地说。
“天哪!”同样的话,不同的含意。这一次像是一个爱怜的抚弄。
“廿九块!”当钱只是一串冰冷、无人性的数目时,并不怎么讨人喜欢;一旦它经由轻
柔的嗓音转译出来,听来仿佛是祝祷之声。他将一堆钞票搁在柜台上,望着那个女孩,就像
望着北天的星星一般,她变得如梦如幻,清澈闪烁。
“你叫什么名字?”他哑着声音问。
“黛安娜。”她回答。
丹顿搔了搔耳朵,它又开始痒了。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中因失恋而伤心的丹顿在杂货铺里大吃一顿后,终于顺利地遇上了自己的真爱——梅
琳·弗烈格。
B.得知儿子又重新恋爱后,丹顿的父亲说“青春易逝啊”,意在告诫儿子好好珍惜自己的感
情。
C.为了接近梅琳·弗烈格,丹顿不惜和正在闹矛盾的韦伯和好,但韦伯并不想帮他,只是喝
他的可乐。
D.梅琳·弗烈格并不喜欢丹顿,觉得他没有深度。她通过珍妮·弗瑞斯特对丹顿表达了自己
的拒绝态度。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人物对话潜台词丰富。丹顿向父母要钱,父亲说“一个月草地只需要整理两次就行了”表
明丹顿曾经以此为借口要过钱。
B.小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丹顿痴情,对感情坚定不移;韦伯无理,拒绝好友的请求;珍妮
单纯,对好友直言不讳。
C.语言风格诙谐风趣,充满喜剧色彩。韦伯拒绝了丹顿的请求,还讽刺对方“你是本镇的大
情圣啊”,令人忍俊不禁。
D.小说题目意蕴丰富,充满反讽意味。“爱时而脆弱”,对于丹顿来说,爱不是时而脆弱,
而是“经常”脆弱。
8.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8 分)
(1)店里有个女孩。女孩坐下时,他瞥了一眼,站起来时他瞥了一眼;离开时,他瞥了两眼。
付过账离开了杂货店,他朝北走去。这可是与他原来打算走的方向一百八十度的不同。
(2)“廿九块!”当钱只是一串冰冷、无人性的数目时,并不怎么讨人喜欢;一旦它经由轻
柔的嗓音转译出来,听来仿佛是祝祷之声。
9.请简要概括丹顿为“恋爱”成功做了哪些努力,作者写这些情节有何用意?(3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
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
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
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
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
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
逝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
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
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
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
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
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
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
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
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
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
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
的,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C.成祖是庙号,是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祖、太宗。
D.“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悬壶、
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
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
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熊概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
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押送至京城。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
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
14.皇上升任熊概为大理寺卿的原因具体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16 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
溪上枕,竹间棋。怕寻酒伴懒吟诗。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歌开头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直抒胸臆,点明自己老是怀着莫名其妙的情绪独自伤悲。
B.人生苦短,转瞬即老。“旋逐”极言时间流逝之快,“花阴”化无形的时间为有形。
C.作者没有直接写世事的艰难,而是巧妙地将其与斑白的鬓发形成关联,言有尽而意无穷。
D.“溪上枕,竹间棋”点明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怕”“懒”两字,说明词人旧时豪兴不
再。
16.请赏析“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两句。(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一句,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
“ ”一句,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 ”一句,对登楼远眺之景进
行总括评价;联想过往,六朝已成流水,“ ”,不禁产生惆怅之感。
(3)《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
子是“ , ”。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挎上篮子跟着母亲去摘蚕豆。轻轻抓住蚕豆秧,朝着豆荚生长的
反方向顺手一拉,① 。新鲜的蚕豆又嫩又脆,那可是孩子们的天然美食。我总
是迫不及待地摘下一角蚕豆,撕开荚皮,往嘴里一丢,那清甜的气息立刻在舌尖弥漫开来。
正如汪曾祺先生所写的那样:“只一掰就断了,两三粒翠玉般的嫩蚕豆舒适地躺在软白的海
绵里,正呼呼大睡,一挤也就出来了,直接扔入口中,清甜的汁液立刻在口中迸出,新嫩莫
名。”
回到家,母亲剥好蚕豆,用井水淘洗干净,放入锅中蒸煮,煮熟后的蚕豆甜中带糯。母
亲用细线把一颗颗熟豆挨个串起来,呈佛珠的样子,② ,短的是手镯。我常常
把蚕豆项链挂在脖子上,与小伙伴们嘻嘻哈哈地比着谁的蚕豆项链长、豆子大。想吃时就你
拽我一粒、我摘你一颗放进嘴里解馋。晚上睡觉时也不肯把蚕豆项链拿下来,第二天早上起
床,蚕豆被压扁了不舍得扔,继续吃。如今回想起来,仍然齿舌生香,美好的滋味荡漾在心
间。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分)( )
A.引用、比喻、借代 B.夸张、借代、通感
C.引用、比拟、通感 D.比喻、比拟、夸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想吃时大家就交换着解馋”,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
(4 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①
②
21.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下面这个构思框
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字。(3 分)
22.春联以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请根据
横批,利用所给材料组成三幅春联,要求符合对联体式,且用完材料。(6 分)
横批:辞旧迎新 新年大吉 四季常安
材料:山川 春来 桃李 冬去 人增寿 齐秀丽 几个喜 共芬芳
一层楼 福满楼 新年更上 天增岁月 春满乾坤 旧岁又添
(1)辞旧迎新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新年大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四季常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她说:“我们要松弛下来,要发现孩子的喜爱,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要引领孩子发现自
我,而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而她说:“我们必须拼了,要不停地刷题,要死记硬背,
要用填鸭式教育逼孩子走出贫困和大山,要考上浙大、武大、厦大和川大。”她们,一个是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一个是华坪女中的老校长、2020 年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老师。
即将参加高考的你,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答案
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A.错在“时代点燃了他的激情”。
原文说“我写诗也是受到时代的影响”“新诗直接点燃人的激情”。C.错在“梁衡所有作品”,
应该是他的“政治散文”走的一条特殊的路子。D.“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是司马迁的观点,
选项说是作者的观点,这是误读。故选 B。
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C.根据原文,李白、司马相
如是专业作家。“站在政治舞台上思考”的是范仲淹和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兼
作家。有责任为下一代讲清楚历史是作者作为官员作家的自觉。故选 C。
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梁衡的散文主张是
“二为三境五诀”。《桃花源记》做到了形美、情美、理美,以文学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
会的蓝图,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与朱元思书》是吴均给朋友朱元
思述说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一封信的节选,题目虽为“书”,内容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
格式,而是奇山异水的描绘,是一篇典型的山水游记。作为经典游记散文,主要以写景抒情
为主,但是,这篇文章并不仅仅局限于写景抒情,它正如一场丰盛的视听宴会一样,综合了
形、情、事、理、典五大要素,即梁衡先生所说的“文章五诀”。《岳阳楼记》是三个层次兼
备的好文章:大量的绘声绘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这是描写的美;由景而及情,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宠辱皆忘,把酒临风”,这是意境的美;最后将这所有的景和情的
积蓄一起迸发出来,点破一条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登泰山记》描述
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
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极富描写之美、意境之美,却不重在表达哲理之美。不能体
现梁衡散文主张。故选 D。
4.
【参考答案】(1)时代与文学创作的关系;(2)新闻和文学如何转化自如;(3)政治
散文如何把握;(4)散文创作主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材料一的访谈涉及哪几
个方面的内容”,结合中华读书报的提问概括即可。由“20 世纪 70 年代您就开始诗歌创作,
诗歌使您的作品具有怎样的底色”“诗歌是时代的号角。我写诗也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可以概
括出“时代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由“新闻和文学,您是如何转化自如的”可以概括出“新闻
和文学如何转化自如”。由“《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政治散文被誉为‘红
色经典’。创作这类作品,您是否愿意谈谈是如何把握的?有何特点”可以概括出“政治散文
如何把握”。由“对于散文创作,您的主张是什么”可以概括出“散文创作主张”。
5.
【参考答案】文学家只有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文学活动与时代洪流相契合,才能创作
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文学发展演进的经典之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信息和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题干要求结
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对“文学家只有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与时代相契合,才能创作出无愧于
时代的经典之作”的看法,需要结合文本信息和作者观点进行分析。由“诗歌是时代的号角。
我写诗也是受到时代的影响”“首先是时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正好抓住了。英雄人物是时
代的主角,记者是时代的主笔……我以此为题材写了篇报告文学,发表后获得几个文学奖项,
这是时代给予的”“我的政治散文把握这样几点,一是直接抒写同时代的重大政治人物和事件,
剖祈理事,不避尊讳”等句子可知,文学家只有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文学活动与时代洪流相
契合,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文学发展演进的经典之作。
6.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终于顺利地遇上了自己的真
爱”错误。首先并不顺利,梅琳·弗烈格根本不搭理丹顿;其次并非真爱,小说结尾写丹顿
“丹顿搔了搔耳朵,它又开始痒了”,暗示他又恋上了黛安娜。B.“意在告诫儿子好好珍惜自
己的感情”错误。丹顿的父亲并非告诫儿子珍惜感情,而是有揶揄的口吻,从后文的对话也
可以看出这种语气。D.“她通过珍妮·弗瑞斯特对丹顿表达了自己的拒绝态度”错误。梅琳·弗
烈格没有通过珍妮对丹顿表达拒绝,而是珍妮自己的理解。故选 C。
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丹顿痴情,对感情坚定
不移”错误。丹顿并非痴情,只是年轻的冲动,从后文移情别恋可以看出。故选 B。
8.
【参考答案】(1)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丹顿在失恋后迅速地移情别恋,表现了丹
顿的幼稚和浅薄。(2)心理描写,比喻修辞。写出了戴安娜的声音令丹顿着迷的情形和独特
感受,为后文丹顿再次移情别恋作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赏析句子要从手法和内容两个
方面入手。(1)文中写丹顿爱上梅琳·弗烈格“瞥了一眼”“瞥了一眼”“瞥了两眼”以后的
决定,速度极快,超出了常理,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了丹顿的幼稚,他根本不懂
事什么是爱情。(2)“一旦它经由轻柔的嗓音转译出来,听来仿佛是祝祷之声”运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写出了丹顿的心理活动。把“戴安娜的声音”比作“祝祷之声”,写出了戴安娜的声
音令丹顿着迷的情形和独特感受,为后文丹顿再次移情别恋作铺垫。
9.
【参考答案】努力有:①和梅琳·弗烈格搭讪、表白;②精心打扮后去“邂逅”梅琳·弗
烈格;③请求韦伯和珍妮帮助;④向父母借钱买花。用意:内容上表现了丹顿的幼稚和冲动;
结构上为结尾的情节陡转蓄势,增强喜剧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小说情节以及作用的能力。题干要求请简要概括丹顿
为“恋爱”成功做的努力以及用意。概括情节可以用“人物+事件”的句式概括。用意其实是
考查情节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努力:由“付过账离开了杂货店,他朝
北走去。这可是与他原来打算走的方向一百八十度的不同。他希望那女孩的步伐别迈得那么
大……”“嗨!你也走这条路?”“你好!我相信我们以前见过面”可概括出:和梅琳·弗烈
格搭讪、表白;由“次日,丹顿向父亲借了一套白色法兰绒装,从阁楼里挖出一把用旧了网
球拍,……他猛练反手拍,直到她走近”可概括出:精心打扮后去“邂逅”梅琳·弗烈格;
由“丹顿收起了自尊,打了电话给韦伯”“假如你认识的话,也许可以帮我引见一下”“下一
次我们开车去兜风时,希望你也来。……所以希望能再找一个女孩来。你有没有什么新朋友
可以带来”可概括出:请求韦伯和珍妮帮助;由“想着想着,他来到费兹花店门前。橱窗上
贴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花是一切爱人的语言。’”“你可不可以先预支一点钱给我,做为
整理草地以及其他杂物之用?我算了一下,大概要十八块”可概括出:丹顿想用花向梅琳·弗
烈格示爱,于是向父母借钱买花。用意:从内容上看,丹顿因为失恋邂逅梅琳·弗烈格,“瞥
了一眼”“瞥了一眼”“瞥了两眼”之后就快速的爱上了她,为了博得心上人的青睐,做了许
多努力:各种搭讪示好,托朋友表情,买花等等,无不表现了丹顿的幼稚和冲动。从结构上
看,丹顿的努力无不是表现他的幼稚可笑,前面越是郑重其事,越是千方百计,到后面情节
陡转的时候,就越有喜剧效果,为他去花店买花送给梅琳·弗烈格又迅速的移情恋上黛安娜
蓄势。
1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宣宗召福还”的意思是宣宗召回岳福。“宣
宗”作主语,“召”作谓语,“福”作兼语,“还”作“福”的谓语,故应在“还”之后停顿,
这样就排除 A、D 项。“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意为南畿、浙江设巡抚之职自此而始。“南畿
浙江设巡抚”作主语,“自此始”作谓语,是一个结构完整的句子,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 C
项。断句后,句子的翻译为:这年八月,周干回京,说有关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
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宣宗召回岳福,升熊概为大理寺卿,与叶春一同前往巡视安抚。南
畿、浙江设巡抚之职自此而始。故选 B。
11.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悬壶”不是对百
姓的称呼。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
等。后来人皆称卖药的、行医的为“悬壶”。故选 D。
1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B.“以布政使的身份”
错,原文“命以原官……巡视南畿、浙江”,原官是“按察使”,所以是以按察使的身份参与
巡视的。故选 B。
13.
【参考答案】(1)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
队,然后再上报朝廷。
(2)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御史去调查,但一无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1)句关键得分点为:(1)
“以”,根据;“便宜”,根据实际情况,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发”发放;“闻于朝”介
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朝闻”;“赡”,供给、供应。第(2)句关键得分点为:“阴”,副词,
暗中、暗地里;“廉”,动词,调查;“由是”,连词,因此、从此;“益”,副词,更加、越发。
14 .
【参考答案】①前几任官员在江南治水无功,不体恤百姓,还有的欺骗皇上,每年都
上报说丰收。②熊概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③有关部门多任用非人,
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原因概括题。“居任
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概括为:前几任官员在江南治水无功,不体恤百姓,
还有的欺骗皇上,每年都上报说丰收。“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概括为:
熊概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言
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概括为:有关部门多
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
【参考译文】
熊概,字元节,是丰城人。他幼年成了孤儿,随母亲改嫁至胡家,于是假托姓胡。永
乐九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御史的官职。十六年,升为广西按察使。峒溪蛮人大规模出动劫
掠,布政使谋划请靖江王的军队来阻止他们。熊概不同意,他说:“我等担任地方长官,贼寇
来时不能保卫抵御,反而烦劳王爷吗?况且贼寇肯定不来,只需警戒而已。”后来果然贼寇没
来。过了很长时间,他调任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他以原官的身份和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当初,
夏原吉在江南治水回京后,朝廷让左通政赵居任代替他,且兼管农业方面的事务。赵居任不
体恤百姓,每年都上报说丰收。成祖也知道他欺骗。他死后,左通政由岳福继任,岳福平庸
懦弱,不做事情。仁宗代理国政时,曾命熊概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
因此有这个任命。这年八月,周干回京,说有关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
福又不管事。宣宗召回岳福,升熊概为大理寺卿,与叶春一同前往巡视安抚。南畿、浙江设
巡抚之职自此而始。
浙西豪强握有郡县官员的短处,长期做不法之事。海盐县百姓平康非常残暴,御史要
逮捕他,他逃掉了。正赶上大赦,他又回来了,还聚众八百余人。熊概将他逮捕诛杀。过后,
又把几十个罪大恶极的豪强全部逮捕,加刑具押送至京城,于是奸民驯服。各卫所的运粮不
能为继,军队缺粮。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
然后再上报朝廷。皇上很高兴,传谕户部不要给熊概治以擅作主张之罪。
熊概执法严厉,奸民很害怕他,便将诽毁他的书上传朝廷。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弹
劾熊概与叶春所到之处擅用威权,独断专横,放纵士兵骚扰百姓。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
御史去调查,但一无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第二年七月赐玺书奖励他。熊概也很自信,
应当兴废的事他都列出上奏。当时朝廷屡次派出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熊概说洪水积涝,
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这种行动。
宣德五年,他回到朝廷,才改回原姓。不久,他升为右都御史,掌管南都察院事务。
行在都御史顾佐有病,朝廷通过驿传召熊概代管他的职务,兼代理刑部。宣德九年十月,省
察记录犯囚的案卷,熊概从早到晚,都没有空闲吃饭食。突然他感到晕眩,然后便去世了。
皇上令使者前往祭奠,派船送他归葬。
15.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A.“老是怀着莫名
其妙的情绪”错误。“老怀”是指年老的心怀,“无绪”指没有心绪(情)。故选 A。
16.
【参考答案】①现在自我勉强夸赞身体强健也好,还是说我十分精神也好,都是相对
的,是和“年时病起时”相比较而言的。②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点明了产生老年心怀的
原因。③表达了作者对年老久病弱不禁风无力走出人生困境的无奈与伤感。(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题干要求是对诗句的赏析,因此首先要判断
诗句所运用的手法,在本诗中,头二句点明自己的老人情怀,三四句写时光的易逝和世事的
艰难,五六句写自己的淡漠与无聊。最后两句欲抑先扬,先点明夸赞自己的身体强健和十分
筋力,紧接着一个转折只是和“年时病起时”相比较而言的,表达对自己再无年轻时的精力,
表现作者力求超拔人生的困境,却又无力摆脱的无奈与伤感。
17.
【答案】(1)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2)画图难足 但寒烟衰草凝绿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
形,如“碎”“凝”“蝣”“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8.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的能力。“正如汪曾祺先生所写的那样……”是引用,“两
三粒翠玉般的嫩蚕豆舒适地躺在软白的海绵里,正呼呼大睡”是比拟,“如今回想起来,仍然
齿舌生香”是夸张。文中没有借代和通感。故选 D。
19.
【参考答案】不好。①改句缺少了原句动作细节的描写,不如原句生动、具体。②改
句缺少原句所表现的童趣。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原句“你拽我一粒、我摘你一颗”的动作描写能
够生动形象地再现小时候“我们”吃蚕豆时欢乐的场面,同时“你拽”“我摘”中充满了童趣。
而改句中的“交换着”过于平淡,不如原句生动形象。
20.
【参考答案】①便能轻松掰取蚕豆荚 ②长的是项链
【解析】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第一空,依据前文“朝着豆荚生长的反方向顺手一
拉”和后文“新鲜的蚕豆又嫩又脆”,说明是掰取了蚕豆荚,可填:便能轻松掰取蚕豆荚。第
二空,依据后文“短的是手镯”“我常常把蚕豆项链挂在脖子上”可知,这里应填:长的是项
链。
21.【参考答案】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
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入
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命题提供
一个框架图,答题前必须先读懂这个框架图的意思,弄明白题干对答题的要求。必须注意的
是,题干说的是“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要求“把这个构思
框架写成一段话”,因此答案除了必须符合题干明确提出的要求之外,在内容上还必须包括四
种反应及其应对方式。组织此题答案,应该要注意话语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因此,在开头必
须有一句话指出语境,后面的内容应该将框架图中所有的内容组织进去。比如下面的答案:
面对拒绝,有人会潇洒地说一句“算了”,然后彻底结束,换个想法;有人会怏怏地说“好吧”,
内心却深感郁闷,产生挫败感;有人则会反问“凭什么”,然后怀疑之,批判之;还有一些人
会追问“为什么”,然后不断地分析,勇敢地再尝试。
22.
【参考答案】(1)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 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
(2)横批:新年大吉 上联:冬去山川齐秀丽 下联:春来桃李共芬芳
(3)横批:四季常安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运用对联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根据横批,利用所给材料组成三幅春联,要求符合对联体式,且用完材料”,然后根
据“横批”挑选出与之相关的词语,再按照对联的特点拟写对联。对联要字数相等,词性相
对,位置相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辞旧迎新”重点在“旧”
“新”,由此可以找到“新年更上”“旧岁又添”,“更上”自然连接“一层楼”,“一层”是数
量词,“楼”是名词,“一层楼”是偏正结构,可以找到“几个喜”,“楼”是平声,“喜”是仄
声,根据仄起平收的原则可以确定“旧岁又添几个喜”是上联,“新年更上一层楼”是下联。
“四季长安”重点在“安”,由此可以找到“天增岁月”这一短语,“天增岁月”是主谓宾结
构,“春满乾坤”与之结构一致,由“天增岁月”可以想到“人增寿”,这还是主谓宾的结构,
“福满楼”与之结构一致,“寿”是仄声,“楼”是平声,以此可以确定上下联。因为题干要
求“用完材料”,可见剩下的词语都应用到“新年大吉”这一对联中,“东去”是主谓结构,
与“春来”结构一致,“山川齐秀丽”是主谓结构,“桃李共芬芳”与之结构一致,“丽”是仄
声,“芳”是平声,可以确定上下联。
23.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题目以清华大学刘瑜副教授、“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
观作为引发考生思考的写作情境,刘瑜强调教育要松弛,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引领孩子发现
自我、实现自我;张桂梅强调教育要严格,要用填鸭式的方式逼迫孩子走出贫困与大山:两
者的站位不同、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教育观自然不同。考生要立足于此展开思考联想。题
目要求考生针对两种教育观去思考,若仅写其中一种则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若忽视材料而
只写“尊重个性”“奋斗”“应试教育”等则容易落入话题写作窠臼,是泛化写作。考生应按
照要求从高中生的角度写作。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两种教育观并不存在非黑即白的关系,两者也,不存在对错优劣的区
别。它们一是“精英阶层”为消除内卷化而做出的多维度实现个体价值而不是仅仅聚焦于考
名牌大学的努力,一者 是“底层”为提升成功几率、实现自我价值而进行的奋斗。从这个角
度上讲,考生需要去分析两种教育观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背景、适用的对象以及各自存在
的不足,而不能进行孰优孰劣的定论。考生应在此基础上关注、思考这个问题。考生只要围
绕这两种教育观,从任何一个角度入手分析都可建构文章。比如,考生可以分析两种教育观
提出的背景、适用的对象、存在的隐患,等等;也可以综合论述;还可以高屋建瓴,站在教
育大局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两种教育观的共同指向,即两种教育观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
培养人,只不过途径、方法存在不同,而方法不存在好坏,只有合适与否的差别。
立意:1.环境不同,教育方法不同;2.立足环境的教育更现实、更客观;3.填鸭式教育
背后也是人性关怀;4.以快乐教育缓解教育的内卷化;5.“因境施教”是对“因材施教”的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