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 诗歌专题复习 题材分类 课件(90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高考 诗歌专题复习 题材分类 课件(90张PPT)

ID:664235

大小:1.23 MB

页数:90页

时间:2021-04-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古诗词鉴赏 ——题材分类 1.识记著名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2. 理解诗词主要内容; 3.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4.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就考点而言,实际上是 “写什么” (内容、艺术形象) “为了什么” (思想、价值) “怎么写” (表现手法、语言) 考点精解 思想意义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 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 望、情怀等。 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其情感 一般来说,按诗歌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 送别抒怀诗 羁旅思乡诗 山水田园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征战诗 咏物言志诗 人生感慨诗 民生疾苦诗 哲 理 诗 思妇闺情诗 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古诗词的情感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迁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昔盛今衰之感伤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亲密友情之真挚 蔑视权贵之高洁 时光易逝之感慨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离别思念之情 贬官谪居之恨 愤世嫉俗之绪 边塞征战 怀古咏史 人生感慨 羁旅思乡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送别抒怀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思妇闺怨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 民生疾苦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山水田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 山水田园诗 煮酒把盏话桑麻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 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 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 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 归隐的情怀。 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 远近结合。 语言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 1、鉴赏要点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 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2、举例赏析 A、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 至愤怒: 陶渊明《归园田居》 C、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 喜爱、向往:《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 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 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D、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和“稀”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1)“遍”字表现松树多,鹤多,“稀” 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 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 然闲适的心情。 例 边塞征战诗 古来征战几人回 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 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 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 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 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第二 、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 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 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 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 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 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 黩武)、将士 (生活艰苦)。 (2)情感: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 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 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和对家人思念、对 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4)常用意象: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 孤城 、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1、抒发对边塞将士的赞颂之情及报效国家渴望 建功立业的豪情: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抒发将士们思乡念亲的乡愁。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反映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 难,表达对人民的同情。 陇西行(陈 陶 )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表现征人的怨 恨和厌战情绪。 征人怨 (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5、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 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 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 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 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 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 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 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 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 怀古咏史诗 古今多少兴亡事 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 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 昔。 • 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多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 ①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 • ② 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 ③ 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 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 ④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 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技法上:或借古讽今,有古今对比 的,有用典的。 诗歌举例 • a、感慨盛衰无常及昔盛今衰 越中揽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b、借古讽今、吊古伤今(伤己)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c、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 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如: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诗人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 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只用史实或就史 实作出假设,表明自己的态度倾向。 如: 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①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 ②分析写法,领悟感情。 鉴赏要点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阅读上面两首诗,说说两诗在内容和表达技法 上的异同。 例 补充: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 波:意思是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 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 因此畅通无阻。 阅读上面两首诗,说说两诗在内容和表达 技法上的异同。 答:两首诗都是咏史诗。《汴河曲》借咏史来 抒发昔盛今衰之情,通过古今对比的景物描写, 曾经“无限春”,而今“已成尘”,满堤的杨 柳让回顾昔日繁盛的行人满腹愁绪。《汴河怀 古》借咏史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对隋炀帝开通 大运河的与众不同的见解。诗歌以议论起笔, 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如果排 除隋炀帝南巡的奢华行为,单就开通大运河而 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 [例]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 马 嵬① • 袁 枚 • 莫唱当年长恨歌②,人间亦自有银河。 •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③上多! • 注:①马嵬:即马嵬坡。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 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肋迫下,勒死杨贵妃。②长 恨歌:白居易写的一首关于唐玄宗、杨贵妃爱情悲 剧的叙事长诗,侧重于同情。③长生殿:华清宫的 一座殿。唐玄宗和杨贵妃有感于牛郎织女被银河分 隔,七月七日在殿里海誓山盟,表示永世不分。 • 作者在这首诗中对唐玄宗、杨贵妃爱情悲剧 的看法与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何不同?请 简要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作者在这首诗中对唐玄宗、杨贵妃爱情悲 剧的看法与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何不同 ?请简要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诗中对《长恨歌》以同情的态度表现唐玄宗、 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在 战乱中平民百姓所遭受的苦难,远远超过帝王、 妃子之间的感情磨难。在封建社会,这种敢为 平民百姓“鼓”与“呼”的精神是十分难能可 贵的。 咏物言志诗 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 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 理想追求。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 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 似”。[曲尽其妙]    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 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③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 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 写、侧面烘托的手法。 特点 常见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 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 心境。 常见意象 如松、竹、梅、荷、芳 草、菊、蝉、精卫(古代神话 中的鸟名)等。   1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 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 之情,所言之志。   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鉴赏方法 举例赏析 1、表达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注: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 “寂寞开无主”、“花开不并百花丛”都是 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脱俗;“零 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宁可枝 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都是一种宁 愿粉身碎骨也不委曲求全的坚贞不屈。 2、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杨柳枝( 白居易 )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柳花开得那么鲜艳;柳色嫩黄,柳 枝条条柔软如丝,但是长在荒园里,又有 谁来欣赏呢?诗人所抒发的对永丰柳的痛 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 才埋没的感慨,亦含诗人怀才不遇的慨叹 。 3、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 泊闲适等的生活。 画眉鸟(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 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 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 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 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 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 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例 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 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 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 ,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 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送别抒怀诗 欢聚离散皆是缘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 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 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 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 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 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 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鉴赏要点 常见特征       秋季 或春季  清晨 或傍晚  路口、长亭 驿站、渡口 灞桥等 杨柳、 酒等  古人送别的习俗  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 ③唱歌送别 2、诗歌例析 A、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B、情深意长的勉励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离别后的思念和牵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D、借送别表明自己心态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 湖南地区。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 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 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例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 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 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答:离愁。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 象征离愁的景物借景抒情:“杨 柳”、“杨花”、“风笛”、“离 亭” 。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各向天 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 念。 羁旅思乡诗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 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鉴赏要点 ②【技法解密】 把握思乡怀人诗表现的主要思想内容 常表现如下: 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 凉及思乡之情。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 思念。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多在边塞诗中涉及。 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 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 凄凉及思乡之情。例: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⑵,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⑶, 风正一帆悬⑷。 海日生残夜⑸, 江春入旧年⑹。 乡书何处达⑺? 归雁洛阳边⑻。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yù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注:旅次: 旅途中暂住的地方。  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 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 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例 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 “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 种说法?为什么? 答: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 之深,之切。 同意。①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 乡思之深,之切。   ②“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触景生 情。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 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 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 是这首诗的诗眼。 人生感慨诗 即事抒怀诗 念天地之悠悠 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触景 生情,抒发心中的感慨。例如 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 悟,闲情逸趣.这些诗选作高考 鉴赏材料的可能性极大,尤其值 得我们注意。 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 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 观臆测,不得义蕴 。 1、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2、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书愤》 3、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李白《将进酒》;少壮 别笑白头翁,花开花落几日红。 4、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 5、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杜甫《春夜喜雨》 6、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伤春悲秋。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常见感情 意象特征:“风雨”、“阴 晴”、“夕阳”、“落花”、 “流水”、“闲居”、“衰鬓” 等; 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 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 对比衬托。 鉴赏要点 1.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 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诗人喜爱 “春雨”的理由。 2、 喜外弟卢纶见宿①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 ①见宿:留下住宿。 蔡家亲:表亲 。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 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 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分) (1)答: 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 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的能力,着眼点在“情与景”的关系。这两句写景, 刻画出秋叶飘零、清冷孤灯下一位风烛残年的白头 老人形象,意境凄凉,不着一“悲”字,但悲情自 现,字字传情,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答案】 运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这两句 借“雨”“黄叶树”“孤灯”“白头人”等 意象,烘托凄凉氛围,寄寓了独居荒野,孤 苦无依,穷困潦倒的悲凉情怀,实为寓情于 景,情景交融的佳句。 喜外弟卢纶见宿①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译文: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我荒居旧屋家 道早就赤贫。   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昏暗的灯光映照 白发老人。   因为我长期以来孤寂沉沦,你频来探望令我 自愧难忍。   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更何况本身就是 姑表亲门。 思妇闺情诗 悔教夫婿觅封侯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 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 游子妇等)的忧伤。常见情感有 三大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 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 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常见情感 爱情诗常见意象: 1、 比翼鸟、连理枝:比喻夫妻,如白居易《长恨歌》:“在 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 2、 红豆:象征爱情和相思。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 国,此物最相思。” 3、 画眉:形容夫妻相爱。如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 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4、 鸳鸯、比目:表现夫妻情深。卢照邻《长安古意》:“得 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 5、 牵牛(牛郎织女):比喻夫妻间的思念。如李商隐《马嵬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6、 金风玉露:表现七夕相会,相逢珍贵。如秦观《鹊桥仙》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7、 结发:比喻夫妻。如《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 泉共为友。” 8、 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落花喻指年华逝去,青春不再。 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 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 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 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 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 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 被朝廷重用等。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瑶 瑟 怨 温庭筠 冰簟①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②去,十二楼④中月自明 注: ①冰簟:凉席之美称。②潇湘:两个水 名,在今湖南省。用玉装饰的琴瑟。 ④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 。 批注说:“通篇布景,只‘梦不成’三 字露怨意。”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 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例 答:全诗用冰簟、银床、碧空、明 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 光笼罩下的玉楼这些景物组成一组 凄凉的秋夜图来表现女子的悲怨之 情。 此诗描绘的是抒情主人公寂寞难眠而 鼓瑟听瑟的各种感受,以表达别离之怨。 全诗像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 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 银床、碧空、明月、轻云、雁声、潇湘和 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 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 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虽没有正面描写 女主人公清夜独自弹瑟传达怨情,而幽怨 之情表现得很充分。作品含蓄温婉,诗意 浓郁,耐人寻味。 无限风光在险峰 哲理诗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 为人们所传诵、称引。 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 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 感》。 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 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 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 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答:风雨总是暂时的,青山 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 的生命力不可遏止。 例 • 某尼悟道诗 • 无名氏·北宋 • 尽日寻春不见春, • 芒鞋踏遍陇头云。 • 归来笑拈梅花嗅, • 春在枝头已十分。 • 世上最珍贵的事物往往就在我们的周遭,亲 情、爱情、友情┅┅还有我们自己,然而, 这颗心却总是向外寻觅、眼睛总是望外攀缘 ,相信幸福在遥远的未来,总有一天会到临 ;又或者,认为所谓幸福总须靠珍贵物件妆 点,所以必然不是唾手可及的。但是,过度 往外抓取的结果使得我们丧失了享受真正幸 福的能力!当幸福真的来临时,常常就视若 无睹,失之交臂。回到当下、细细审视,将 毫不费力地发现那颗宝石早在你我心房停泊 已久,等著我们去开启、去摩挲、把玩。 • 冬夜读书示子聿 (其三) •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枝一叶总关情 忧国忧民诗 1、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2、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 《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州。” 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 《示儿》 常见情感 例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 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 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 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 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 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内容鉴赏技巧——“六看” 1.看题目认识对象 2.看作者了解背景 3.看意象把握情感 4.看尾句参透主旨 5.看注释破解难点 6.看题干得到启示 从题目入手 一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能感知作者的喜怒哀乐 《近试上张水部》 《观书有感》 李白《哭晁卿衡》 杜甫的《春夜喜雨》 王昌龄《闺怨》 陆游《书愤》 一、看标题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 觉,眼前万里江山。 结合全词思考,这首词下阙的最后一句,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交代晚年 处境 答:作者一生为了国事奔波南北,回来后已是白发苍 苍的老人,并且晚年处境艰辛,居住在萧瑟破败的庙宇中, 尽管如此,但作者半夜醒来,关心的仍不是自己的处境, 突现在眼前的却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全文表现了作者 在失意中仍不忘抗金,报效祖国恢复中原故土的情怀。 抗金杀敌, 收复失地 二:看作者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 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 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⑴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⑴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 情。都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三:看序注 四:看典型意象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九个能代表萧瑟秋天的典型意象 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天涯游子独行寒秋的内心深处无尽的伤痛。 五:看末句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 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 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 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 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心裁,通过诗 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 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戴复古(1167—?)字式之,号石屏,黄岩(今属浙 江)人,一生以布衣的身份游历四方,卒年约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亦受晚唐诗影响,是江湖派中重要作 家。有《石屏诗集》。 ①江阴:今属江苏。浮远堂: 堂名浮远,取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诗中“江远欲 浮天”意。②瞰:向下看,俯视。③淮南,指今江苏、 安徽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之地。南宋与金议和,划 淮为界。故由长江南岸的江阴北望中原,要从淮南看 过去。极目:穷尽眼力。神州:原指全国。 【翻译】:在横冈上俯瞰大江东流,登浮远堂眺望感 到深深的愁苦。苦于没有山遮掩视线,极目远眺中原 沦丧之地尽收眼底,令人生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 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 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六:看题干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 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 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注释 ①江汉:该 在湖北江陵公安一带所写,因这里处在长江和汉水之间,所以诗称 “江汉”。 ②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变通的读书人,这里是诗人的自称,含有自嘲之意。 是说自己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却仍然没有摆脱贫穷的下场;也有自负的 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样的心忧黎民之人已经不多了。 ③“片云”两句:这句为倒装句,应是“共片云在远天,与孤月同长夜”。 ④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 ⑤病欲苏:病都要好了。苏:康复。 ⑥存:留养。老马:诗人自比。典出《韩非子·说林上》中“老马识途”的故 事:齐桓公讨伐孤竹后,返回时迷路了,他接受管仲的“老马之智可用”的建 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找到了正确的路。▲ 参考资料: 译文 我漂泊在江汉一带,思念故土却不能归,在茫茫天地之间,我 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 看着远浮天边的片云和孤悬暗夜的明月,我仿佛与云共远、与 月同孤。 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 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 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 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 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 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 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唐彦谦 唐末诗人。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 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里胥: 里中小吏。初眠:蚕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 为一眠。 1.诗歌塑造的采桑女的形象是怎样的? 2.这首诗的首联中的“努”的含义是什么? 3.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怎样? 《采桑女》是唐朝名家唐彦谦所作。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 画相结合。此诗语言质朴生动。拟人手法当即就把桑芽写活了, 给画面增添了情趣。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 实。 【注释】①努:用力冒出 ②青鸦嘴:桑芽 ③侵晨:凌晨   ④挽:攀着 ⑤岁:年 ⑥春寒:指春天倒寒   ⑦里胥:古代的一种官职  【翻译】:春天的寒风吹打着细如蚂蚁的蚕,桑树吐出的嫩芽 才刚如青鸭的嘴。那是谁家的女子在凌晨起来采桑,手攀着柔 长的桑条眼泪犹如下雨。去年幼蚕初眠就正是在这个时候,今年 春天倒寒使得树叶生长延迟。听见门外里胥的催逼而感到愁苦, 还在二月官家就已经来征收新丝。 1.勤劳善良备受压迫下层劳动人民形象。采 桑女清晨采桑,泪如雨下,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遭 到无边痛苦。此诗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 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 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2.柔桑用力凸出青鸦嘴般的嫩芽。用“努” 把“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说明二者之 间的比喻关系,又用拟人手法刻画出“桑芽”在春 风中正在“冒出”的动态。一“努”字,把桑芽写 活了,给画面增添了情趣。反衬了采桑女的愁苦之 情。 3.此诗语言生动质朴、明白如话。“桑芽才 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绘出桑枝上那斑 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青鸦嘴”比喻“桑芽”,酷 肖而生动;“去岁”“今岁”对比鲜明,有力地表 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深 切同情。 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 子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 操。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 高洁——隐士君子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 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 5、草——随思绪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7、扬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 友相别 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 积累一点常见的意向和典故 • 8、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 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 别的先河。 9、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1、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 操 12、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 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13、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14、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唐杜甫《登高》 15、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16、鹧鸪鸟——离愁别绪 • 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 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 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 指守边的将领。 • 楼兰: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从军 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 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化碧: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 冤受屈。 • 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 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 方。 • 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 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 • 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后来常 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关山 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谢谢!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