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语言鉴赏题”精练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语言鉴赏题”精练 含答案

ID:664241

大小:23.4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1 届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语言鉴赏题”精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题。(本题共 2 小题,9 分) 西河·天下事 王埜①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②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 空馀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 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长淮、犹二千里。纵有英心谁寄!近新来、又报胡尘 起。绝域张骞③归来未? 注释:①王埜(yě),南宋末年诗人。因与宰相不和被罢职闲居。②陵图:宋理 宗端平元年,朱扬祖、林柘进《八陵图》,提醒君王不忘故国。③张骞:西汉 名将,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相约夹攻匈奴,在外十三年方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 ) A.本词塑造了一个虽心忧家国,但年老体衰,罢职闲居,心灰意冷的老者形象。 B.“天下事”一句,领起全词,表达了词人无比深沉的忧国之思,读来苍凉悲 愤。 C.多少志士仁人报国无门,赍志而没,只剩下荒草野茔,引发作者深切的哀 叹。 D.中片道忆当年秦淮吊古事,在西风中抚剑感伤,听见涛声微荡,不禁心潮 起伏。 15.这首诗有怎样的语言特色?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6分) 答案: 14.A(3分)“心灰意冷”错,应是壮心不已。 15.①沉郁、悲怆。采用三叠词调的形式,一咏三叹,感情波澜层层推出, 表达渴望抗敌复国,却报国无门的悲愁与愤懑。②慷慨、激烈。开头责问苍 2 天,结尾呼唤英雄,情感饱满激荡,振聋发聩。③凝练、含蓄。运用陵图和 张骞的典故,言已尽,意无穷。(共6分,一点3分,任意答出两点6分。每 点概括部分1分,解释部分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 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重有感① 李商隐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②表已来关右,陶侃③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注]①唐文宗时,宦官专权,皇帝失去权力和自由,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课上 表并准备起兵征讨,但朝廷处境依旧,作者有感于此而写了这首诗。②窦融:东 汉初人,任梁州牧。此处指代刘从谏上疏声讨宦官。③陶侃:东晋时荆州刺史, 时苏峻叛乱,陶侃被推为讨伐苏峻的盟主,后在石头城杀了苏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句写刘从谏军事上据有极便利的形势,完全有平定宦官之乱的条件, 以引出下句。 B.次句紧承上句,指出作为一员重臣理应与君主共忧患,“须”字强调义不 容辞的责任。 C.颔联运用典故写刘从谏上表声讨宦官之事,表达了对刘从课进军平乱的 担忧和失望。 D.末联借眼下的京城仍是一片悲惨恐怖气氛来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忧急如 焚的感情。 16.颈联常为人津津乐道,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赏析。(6 分): 答案:15.C “表达了对刘从谏进军平乱的担忧和失望”理解错误,应是表达 3 了对刘从谏进军平乱的期望。 16.①颈联中用了两个比喻,“蛟龙愁失水”喻指皇帝长期失去权力和自由,“鹰 隼与高秋”喻指忠于朝廷的猛将奋起反击宦官。两个比喻的使用使诗歌更加 含蓄,耐人寻味。 ②“岂有”点明这是根本不应出现的,然而却是已成事实,表达强烈的义愤 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更无”点明这是理应出现却竟未出现的局面, 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失望。(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9 分) 中牟道中二首[注] (宋)陈与义 雨意欲成还未成,归云却作伴人行。 依然坏郭中牟县,千尺浮屠管送迎。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注)宣和四年,陈与义为母服丧结束,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入京,途经中牟 县而写此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首诗的一、二两句交代了时间和天气状况,烘托出诗人此时急于投宿的 心情。 B.这两首诗景中见情,拟人的运用赋予诗歌风趣幽默的特色,增添了诗歌的情 趣。 C.诗人旧地重来,中牟县城残破的城郭一如往昔,宝塔迎送行人,诗人感觉亲 切。 D.两首诗的描写各有侧重,但又巧妙地形成了一个整体,所蕴含的情感也是相 似的。 15 .有人说,陈与义的诗歌体物兴怀并且有陶渊明的语言风格,请结合诗句 简要分析。(6 分) 4 【答案】 14.A 15.(1)体物兴怀,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第一首诗歌通过描写“归云”“伴人行”,显出云对人的体贴;通过描写“浮 屠”“管送迎”,显出“浮屠”对人的热情真诚,寄寓作者闲适愉悦的心情。 第二首诗歌通过描绘“招人”的杨柳,显出杨柳对人的亲昵;“近马”的蜻 蜓给人以活泼之感,这些都寄寓作者行路途中惬意闲适之情。 (2)陶诗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平易质朴。陈与义的这两首诗也体现出这一特 点。诗人用白描手法简单勾勒、不事雕琢,杨柳“不待媒”,蜻蜓“忽相猜”等 词句通俗易懂,作者善于捕捉景物情态,涉笔成趣,风格清新淡远。 【解析】 14.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 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 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 行分析。 A 项,“烘托出诗人此时急于投宿的心情”错误。应该是不“急于投宿”。首 句写气氛,满天乌云正酝酿着雨意;次句写雨前天空浮云游动,诗人名之曰“归 云”,可见时近黄昏,该投宿了,不过中牟已近在眼前,雨意又“还未成”,所以 诗人并不担心中途遇雨使人“断魂”,反而以闲适自在的心情感到飞渡的“归云” 在伴送自己行路。故选 A。 15.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 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有人说,陈与义的诗歌体物兴怀并且有陶渊明的语言 风格,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体悟兴怀手法及语言风格 特点。 第一首从大处远处落笔,首句写气氛,满天乌云正酝酿着雨意;次句写雨前 天空浮云游动,诗人名之曰“归云”,“伴人行”,以闲适自在的心情感到飞渡的 “归云”在伴送自己行路。通过描写“浮屠”“管送迎”,写高高的千尺宝塔迎送 着过往行人,三年前它送自己回乡,而今又迎接自己重返仕途,寄寓作者闲适愉 5 悦的心情。 第二首首句写雨前微风,杨柳摇曳多姿,像是不等待媒介就来向行人讨好; 次句写雨前蜻蜓低飞,当它飞近过往人马时,又像有所猜疑,远远飞开。这些都 寄寓作者行路途中惬意闲适之情。 陶渊明诗歌和其为人一样,自然率真,清新自然,平易质朴。如“杨柳招人 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雨前微风扶柳,杨柳摇曳多姿,像是来向行人讨好 而不需要媒介物;蜻蜓在低空飞行,当它飞近过往人马时就远远飞开,像是有所 猜疑似的。善于捕捉景物情态,用白描手法简单勾勒,通俗易懂。用“杨柳”“蜻 蜓”等意象,风格清新。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本题共 2 小题,9 分)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①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②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③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①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兔和蟾。②鸾佩,雕刻着鸾凤 的玉佩,这里代指仙女。③黄尘清水,有沧海桑田之意。 15.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二句诗人梦游上天,阴冷雨寒,仿佛在为月宫的兔和蟾悲泣;忽然云 开月出,明亮起来。 B.四至六句诗人想象飞人月宫后同仙女谈话,人间沧海桑田,变化很快,感 觉“千年如走马”。 C.七、八句诗人遥望人间,感觉大地上的九州有如九点“烟尘”,东海如同 被打翻了的一杯水。 D.诗人先通过描写天上仙境来表情达意;进而俯视人间,寄寓了诗人对人世 沧桑的感慨。 16.李贺的诗歌具有变幻奇谲的特色,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6 分) 6 答案: 15.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阴冷雨寒,仿佛在为 月宫的兔和蟾悲泣”理解错误,应是“阴冷雨寒,仿佛是月宫的兔和蟾在悲泣”。 16.①想象奇特:诗人把阴冷雨寒想象为玉兔和寒蟾在悲泣,把云层裂开后的景 象想象成房屋楼阁,把明月在云雾中飘过说成是“玉轮轧露”,还幻想在月宫与 仙女相遇并交谈。②构思巧妙:此诗写梦游月宫的情景,前四句写在月宫之所见, 后四句写在月宫看人世,天上人间,浑然一体,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现实生活的苦 闷。(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②抗疏:指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 所抑制,上疏进谏。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风萧瑟,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秋兴》为诗人旅居夔州所 写。 B. 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江楼坐拥在青翠的山峰中。 C. 连续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旧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燕子依然展翅飞来飞去。 D. 全诗既有静景,又有动景,以动衬静,这种静带给人看似宁静却并不宁静 的心 绪。 15. 有人说,诗的首句中的“静”字不如改成“尽”字。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请表明观点并简洁地阐述理由。 16. 为了抒写诗人的心境,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各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 要说明 7 【答案】 14. B 15. 答案一:用“静”字更佳。“静”突出了清晨白帝山城的静穆, 与全诗意境、诗人心绪妙合无垠。改为“尽”字,虽然朝晖照城郭的画面壮阔, 气势恢宏,却与诗人的萧索心境不合。 答案二:用“尽”字更佳。“尽”描绘了朝阳照耀城郭的壮阔景象,气势恢宏, 乐景很好地衬托了哀情。“静”字虽然突出了清晨白帝山城的静穆,但似乎缺少 力度与激情。 16. 颈联用典。以匡衡、刘向自比,表达追慕前贤却不能如愿的苦闷;尾联使用 反衬与对比,借“同学少年”的衣马轻肥,凸显诗人功业无成的愤懑与颓伤。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