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指津:怎样才能克服层次不清、条理不明的毛病?
在老师给我们的作文批语上,常有类似“层次不清、条理不明”的话,这着实是让
人苦恼的一件事。一篇文章如果是层次不清、条理不明的话,怎么能让人明白你想要
表达的意思,连你要表达的意思都无法让人明白,那么,即使有再好的立意、再好的
材料、再好的文采, 岂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看来这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
题。
然而事实上,我们常常会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毛病。在段落方面,要么一段到
底,要么分段太碎,让人摸不清文脉,找不到方向;在层次方面,则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彼此牵扯不清,交叉重叠;在句与句之间,又常常随意跳跃,上下不连贯,文
意不相通,脚踩西瓜皮,想滑到哪儿就到哪儿,自己心中没谱,落笔自然就模糊不清、
杂乱无章了。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
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想想确实是这样,我们阅读文章时只有把握
住文章的结构,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层次,才有可能
真正理解文章。那么,写文章也是如此,落笔行文时我们也得想清楚,每段如何展开,
每层之间是否重合、交叉,层次与层次之间是否合理、清晰,句与句之间有没有必然
的联系等等。只有这样,你才可能眉目清晰地将你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如:有一
篇题为《面对大海》的高考作文,主体部分是以“泛博爱而近仁”、“直挂云帆济沧
海”和“观大海潮起潮落”三句名言领起的,结构清晰自不必说,关键是三部分内容
分别定位于“海的宽阔”“海的豪放”“海的起落”三个彼此不交叉的角度展开联想
论证的,所以,这样的结构就是为内容服务的,也是与内容有机结合一体的。
在做到行文有层次、有条理后,我们还要力求体现层次的丰富性,因为丰富的层次
是思想深刻、内容充实的反映,也是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的具体体现。古人在论文时
常有“博而能一,一而能多”的说法,就是要求我们在相对专一集中的主题下能用或
并列、或递进、或正反、或转折的层次叙事说理。比如有一篇题为《请忙一些吧》的
高考作文有这样一段文字:“忙是生活手段,而非生活目的。忙不可过分,忙不代表
放弃一切闲暇。在某些大城市,人们没日没夜地干,如日本东京,据统计,每人每天
平均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包括下班后),但那是否就说明其生活水平就一定提高呢?
恐未必。在那儿,忧郁症、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很高,所以,忙也必须适度。”文字不
长,却很有层次感,先是观点,然后逐层论证:既然忙只是手段而非目的,那么就不
可过分,不可放弃一切闲暇。然后用事实证明忙过头未必能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得出
忙必须适度的结论。
总之,要克服层次不清、条理不明的毛病,功夫还在平时。在阅读时,不妨养成从
层次结构入手整体把握全文的阅读习惯,这不仅能帮助你很快找到文章的脉络线索从
而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更可以让你从中得到借鉴,学以致用;在写作时,千万不要
怕烦,打一个腹稿,列一个提纲,先来一个整体构思,列纲定局,做到心中有数,笔
下不慌,成文自然就不会出现杂乱无章、眉目不清之类的问题了。(王伟娟)
【平时例文】
开拓精神田园
岁月无居,时节如流,世界似乎是在不断地争取空间中发展起来的。自古至今,有
人为了多一份生存地域而握起了武器,有人为了多一次眼界开拓而不远万里,也有人
为了心境的宽阔而回归自然。于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进步,随着物质空间的不断开
拓,人们便更加着眼于精神田园这片空地。我想,唯有精神空间的扩展才能使物质空
间有更大的发展!
精神空间需要无垠的广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毫无疑问,知识是开掘
这片宽广精神田园的铁铧犁,是站在这片无垠天地的开路机,是支撑这片苍穹的顶天
柱。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韩愈道,“学不可以已”;于谦吟,“书卷多情
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这些先人拉近了与知识的距离而扩大了精神空间的广度。
而这种广度也在他们的不断实践求真的探索中得以升华。
精神空间也需要充分的宽度。精神的宽度便是心胸宽阔得足以包容一切。往往斤斤
计较、时时为名利地位算计着的人难以做到。唯有可以坦然处世的人可以永葆这一点。
还记得在敦煌石窟中工作着的画匠们,他们喝着雨水就着干粮,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治
疗着,他们说,“我们现在做的是当年敦煌画匠们所做的,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也是当
年敦煌画匠们所经历的”。在这些画匠的心中,装下的是中华灿烂文明得以重现这一
大事,而非自我个人这一小物。于是他们的人性便在坦然中得以升华,他们的精神空
间也在这升华中得以宽广。确实精神空间的宽度是在不断地包容一切中得以充分发掘
的。
精神空间更需要厚实的深度。在每一个清爽的早晨,我推开窗户,会被碧海晴空、
万里无云的壮观景象深深吸引。也总会在无意间瞅到对面屋顶上、墙角边的小草,它
们似乎又长高一寸了。没有人会为它们感慨什么,我却驻足留意了起来。小草们顶着
风雨,冒着严寒,迎着酸碱,逢着旱涝,死过一季再生一季。难怪自古有曰:“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总想,如果小草有心灵的话,那一定是厚实而深邃的。罗
曼·罗兰曾说:“英雄就是做到了力所能及。”那么小草所表现的一定是最具深度的
英雄主义。于人而言,精神空间中所体现的深度更应如此。
人的精神空间的广度、宽度、深度是人们在不断地前进道路中学习着、努力着、探
索着、承受着的结果。余秋雨说过:“一个国家唯有精神灭亡了,它才是真正的灭亡。”
那么一个人只有精神的崛起,才可真正为人。而精神空间的不断提升,更是人性的不
断升华。
点评:这是一篇以“空间”为话题的文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唯有精神空间的扩
展才能使物质空间有更大的发展”。围绕这一论点,作者分三步展开“精神空间需要
无垠的广度”、“精神空间也需要充分的宽度”、“精神空间更需要厚实的深度”,
这是结构文章的三句话,也是文章的三个分论点,且不说“广度”“宽度”、“深度”
从文意而言是不会交叉的,更巧妙的是看似横向展开的结构,在文意上却是层进的,
正因如此,文章结尾的作结语“那么一个人只有精神的崛起,才可真正为人。而精神
空间的不断提升,更是人性的不断升华”就是自然而恰当的了。(王伟娟)
【高考例文】
人生的“出”与“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
其外,故有高致。”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位国学大师独特的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
蕴的人生智慧:人而为事,出能观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进去”。做事时全身心的投入是必要的,这样
才能保证我们成事的决心和做事的效率。而浮于表层正是成功的死敌,浅尝辄止的结
果是使我们像寓言里的那只鼹鼠,门门懂却样样瘟,终究做不好一件事。
有一个故事大家都不会陌生,说的是罗丹在工作时差点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锁在工作
室里。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罗丹对工作的投入到了何等程度,他“钻进去”工
作,竟忘掉了整个世界。后来茨威格回忆说,那天他在罗丹工作室学到的比在学校学
到的东西还多。这种“入”的境界和知识同样重要。纵观古今,大凡成事者无不有“入”
的决心。“入”才有王羲之写完的 18 缸墨水,“入”才有玄奘取经跋涉几万里的行程,
“入”才有陈景润演算的几十麻袋的稿纸。有了“入”,一切才有成功的可能。
当然,这里所说的“入”并不代表一味蛮干,而是要与“出”相协调。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有这样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
诗对“出”的必要作了最好的阐释。我们做事,主观意识起着主导作用,而人的想法
谁也不能保证不出一丝纰漏。荀子曰“智者干虑,必有一失”。当我们出现失误时,
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就可能误入歧途,等我们醒悟过来时,也只能哀叹“一失足成千
古恨”了。所以,在做事为人时,跳出主观的圈子,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是很重
要的,这样才能使我们少犯错误。
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
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来年的努力
都是白费。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
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常常听人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要知道,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
我们应该从做事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有人说,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却能增加它的深度;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数量,
却能提高它的质量。我们要把握好“入”和“出”,用“入”来增加人生的深度,用
“出”来提高生命的质量,在出入之间,创造成功的人生。
点评:这是一篇很有层次感的考场作文,作者由此及彼,站在成功人生的高度,对
王国维独特的为文之道的论述作了巧妙的引申和阐发:人而为事,出能观之,方能立
于不败之地。亮出观点之后,便紧扣中心论点,先从“入”字着手,阐述“做事时全
身心的投入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成事的决心和做事的效率”,强调了“入”
之于成功的意义;然后笔锋一转,以“当然,这里所说的“入”并不代表一味蛮干,
而是要与“出”相协调”一句,着重从处理“入”与“出”的关系上进一步阐述论点,
目的在于强调“出”的重要。这部分分两个层次,先以引证的方法证明了适时地处理
“入”与“出”的关系能“在做事为人时,跳出主观的圈子,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
己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使我们少犯错误”;第二层次则以反面例证的方法进一步强
调了“出”的意义,使文章具有很强的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