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全国 I 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 150 分,测试时问 150 分钟。
4.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学,是伴随着声音生成而传播的,并通过美妙的声音感染人心。《诗经》中的部分诗,在纳入礼
乐制度之前,以唱诵的形式流传着,进入礼乐制度中,则成了乐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洪钟雅音呈现出
来。“楚辞”本来就是唱诵的,与楚歌关系密切。屈原的《离骚》与祭祖诵诗有关,《九歌》更是对民间祭
词的改造,《九章》是行吟泽畔的悲歌,《天问》是愤懑时的呵问。
汉末以来,学人开始有意识地探讨音理,这种对音理探求的标志就是韵书的产生。现知最早是东汉人
服虔“始反音”,即懂得了反切,认识到一个音节单位可以分割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并用两个字相切而
成音。三国时的李登,著有《声类》十卷,其书已佚,但唐人记载其“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不立
诸部”,就是不用部首,“五尚命字”就是用唇、舌、齿、牙、喉五声为汉字分类,按发音部位分类汉字,
这是就反切上字来讲的。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等人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认识到一个音节有
平上去入不同的声调,并有意识地调整文学诵读的古韵和声调,以形成更为抑扬顿挫的效果。于是出现了
沈约《四声》、夏侯咏《四声韵略》一类的著作。
历史上伟大的作品往往并世而出,且南北并峙:当苏州吴县的陆德明发愤著《经典释文》,“考名物之
同异,显声读之轻重”的同时,河北临漳的陆法言等八人,专心讨论音韵,“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
经过陆法言十多年的反复斟酌,终于完成了《切韵》五卷。《切韵》是我国历史上最科学的一部学术著作(曾
运乾语)。该书是为了“广文路”和“赏知音”,因为“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切韵序》),使燕赵的
“重浊”之音和吴越的“轻浅”之韵相得益彰。其后唐孙缅的《唐韵》、宋陈彭年的《广韵》等,都是在《切
韵》的基础上有所增补而成。
六朝以来学者重视“音”读,与文章的诵读有很大关系。《楚辞音》的作者释道骞善读《楚辞》,“能
为楚声,音韵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隋志》)。《楚辞音》就是为了诵读《楚辞》。同
理,《毛诗音》是为了诵读《毛诗》,《史记音》是为了诵读《史记》。刘勰《文心雕龙》认为,文体就像人
体,一篇成功的文体必须有抑扬顸挫的“宫商”,就如同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必须具备“声气”一样。声
音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想,声音的感染力有时可以超越或者提升内容的力量。
在那个追远的写本时代,得一卷书真是不容易,一旦得到,爱不释手,反复吟诵自在情理之中。晋代
文学家束哲有《读书赋》,今残缺不全,其中记载耽道先生读书的情景:“垂帷帐以隐几,被纨素而读书,
抑扬嘈囋,或疾或徐,优游蕴籍,亦卷亦舒。颂《卷耳》则忠臣喜,咏《蓼莪》则孝子悲,称《硕鼠》则
贪民去,唱《白驹》而贤士归。”这种读书,灵魂与声音,都与古圣先贤相融会。读书到了激动处,可以
长笑,可以傲啸,可以痛哭,可以吟唱,甚至于手舞足蹈。中古时期韵书的兴盛,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那
个时期读书人的状况。
(摘编自伏俊琏《中古音学著述与文学诵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之前,汉字不存在四声,即汉字没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B. 四声与“五声命字”密切相关,它就是从“五声命字”分类法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
C. 《隋志》对释道骞评价很高,认为他编纂的《楚辞音》是人们诵读《楚辞》的范本。
D. 刘勰认为,拥有抑扬顿挫的文章就是成功的文章,因为声音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举出《离骚》《九歌》《天问》等,证明中国文学随声而传、以声感人的观点。
B. 文章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既准确又精当,既佐证了观点,又充实了内容。
C. 文章主体部分大致按时间先后进行论述,这样安排符合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D. 文章立足于当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古代音韵学的特征与规律进行阐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入研究古人探求音理的韵书,有助于我们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知识。
B. 陆德明所著《经典释文》是一部堪与陆法言的《切韵》相提并论的中古音学著作。
C. 由第四段内容可知,《百赋音》《文选音》应分别是为了诵读《百赋》和《文选》。
D. 根据束皙《读书赋》读书情景的描述可知,古人读书特别注重声音与情感的投入。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在齐梁时期的周顺、沈约之前,汉字不存在四声”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等
人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可知,汉字的四声之前是存在的,是周顺、沈约发现了四声。属于曲
解文意。
B.“它就是从‘五声命字’分类法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五尚命字’就是用唇、
舌、齿、牙、喉五声为汉字分类,按发音部位分类汉字,这是就反切上字来讲的。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
等人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认识到一个音节有平上去入不同的声调,并有意识地调整文学诵读
的古韵和声调,以形成更为抑扬顿挫的效果”可知,五声是就发音部位而言,四声是就音阶高低而言,二
者不属于同一分类体系,四声并不是从五声命字分类法基础上发展演化来的。属于强加关系,
D.“刘勰认为,拥有抑扬顿挫的文章就是成功的文章”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刘勰《文心雕龙》认为,
文体就像人体,一篇成功的文体必须有抑扬顸挫的‘宫商’,就如同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必须具备‘声气’
一样。声音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想,声音的感染力有时可以超越或者提升内容的力量”可知,刘勰只是强调
抑扬顿挫在文中的作用,拥有抑扬顿挫是成功文章的条件之一。属于夸大其词。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立足于当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错误。通读全文,根据“《声类》十卷”“沈约《四声》、夏侯咏
《四声韵略》”“《切韵》”“”“六朝以来学者重视‘音’读,与文章的诵读有很大关系。”可知是立
足于大量古代文献资料,以诵读为基础来进行研究的。属于文无据。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有助于我们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知识”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学人开始有意识地探讨音
理,这种对音理探求的标志就是韵书的产生。”“东汉人服虔‘始反音’,即懂得了反切,认识到一个音
节单位可以分割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并用两个字相切而成音。三国时的李登,著有《声类》十卷,其书
已佚,但唐人记载其‘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可知,韵书的功能是分辨语音,与形义无关。
故选 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四五”规划突出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需要坚持“四个面向”,
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四个面向概括了科技
创新的根本价值,为我国更加系统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指明了方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就是要求我们
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更多跻身世界前列。随着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要在更多
重要技术领域成为“领跑者”。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就是要求我们加强科技供给,加快经济发展动能转
换,通过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转型有机结合,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要
求我们强化战略导向,更好服务创新发展全局,加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攻关,让核心技术不再被“卡
脖子”。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科技创新的最终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数字化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疫情的有效防控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是科技
创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突出案例。
(摘编自张树华《准确全面把握“十四五”规划建议的重大意义和亮点》)
材料二: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当前,我们已经站在“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
五”规划启幕的历史节点上,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冲刺攻坚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
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狠抓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优化组合,克服分
散、低效、重复的弊端,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调动各类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发挥人才济济、
组织有序的优势,争取在高性能芯片、航空发动机等“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领域有所突破,打破核心技术
受制于人的困境;另一方面,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通过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深化科技体制
改革,为科技工作者和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搞好优质服务,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把
其中蕴藏的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魅力舞台。
(摘编自赵玉洁《“十四五”,矢志创新攀高峰》)
材料三:
对“十四五”期间需重点应用和取得突破的电力数字化关键技术方向开展研究设计,以电源侧、电网
侧、负荷侧通用的共性关键技术为主,覆盖感知、网络、平台、应用、安全各领域,规划关键技术研究和
应用内容,设计预期目标和标志性成果。
“十四五”电力数字化关键技术方向设计研究
材料四:
展望未来,钟南山说:“‘十四五’时期,民生福祉将达到新水平,卫生健康体系将更加完善。欣逢
盛世当不负盛世;我们现在正逢盛世,也将进入更美好的盛世,要继续奋斗,为建好呼吸疾病和突发性公
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平台、为进一步战胜新冠肺炎和防控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贡献力量。”
在“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看来,深海科研工作者已触碰到世界海洋最深处,但是对海洋的探索永
不会停步,“未来,我们会拓展更多应用场景,提升综合性能,满足更复杂的需求”。习近平主席在新年
贺词中提到“奋斗者”号,让叶聪倍感振奋。“我们将牢记嘱托,弘扬科学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
叶聪坚定地表示,展望“十四五”,科研工作者有能力、有信心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为建设科技强国、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贺林平、姜晓丹《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我国在高性能芯片、航空发动机、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还处于受制于人的困境,“十四五”
期间将加大这方面的攻关力度。
B. 我国的数字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在疫情有效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数
字化技术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C. “十四五”期间,在电力数字化关键技术方向研究设计方面,将以电源侧、电网侧和负荷侧通用的共性
关键技术为主,覆盖五个领域。
D. “十四五”电力数字化关键技术的十四项关键技术中,有的技术我们已经有相当的技术储备和突破,在
“十四五”期间关键是如何应用的问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十四五”规划中得到强调,而“四个面向”则为系统推进
创新驱动战略指明了方向性。
B.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十四五”期间对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
术的攻关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C. 钟南山对“十四五”的美好愿景充满期待,并从本职工作出发,表示为进一步战胜新冠肺炎和防控新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继续奋斗。
D.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认为深海科研工作者已触碰到海洋的最深处,展望未来,他对在“十四五”
期间把我国建成海洋强国充满信心。
6. “十四五”规划明确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确保我国科
技在“十四五”期间礬上新的高峰。
【答案】4. A 5. D
6. ①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
个面向”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②发挥制度优势。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优势,以整合资源,重点突破。③激发创新活力。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把他们身上蕴
藏的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④明确努力方向。科学规划,确定重点攻关方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并重。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人工智能技术受制于人”。只在材料三“十四五”电力数字化关键技术方向设计研究中提到,但也未
明说人工智能技术属于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属于于文无据。
故选 A。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在十四五期间把我国建成海洋强国”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的是“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不断作出新的
更大贡献”。属于与文意不符。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材料一主要内容是明确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以及重要意义。通过材料中原文“‘十四五’规划突出科技创
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需要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
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四个面向概括了科技创新的根本价值,为我国更加
系统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指明了方向”可以概括出第一点:“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主要内容是强调“十四五”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冲刺攻坚的关键时期,以及如何做到。
通过材料中原文“创新型国家建设冲刺攻坚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
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把其中
蕴藏的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魅力舞台。”可以概括出两点“发挥制度
优势”“激发创新活力。”
材料三是文字加表格的形式,主要是确定攻关方向以及内容规划等。
通过材料中原文“对‘十四五’期间需重点应用和取得突破的电力数字化关键技术方向开展研究设计,以
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通用的共性关键技术为主,覆盖感知、网络、平台、应用、安全各领域,规划关
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内容,设计预期目标和标志性成果”可知,科学规划,确定重点攻关方向,基础研究与
应用研究并重。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霓
丰子恺
①这是去年夏天的事。
②两个月不下雨。太阳每天晒十五小时。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百度(100 华氏度约等于 37.8 摄氏
度)之上。河底处处向天。池塘成为洼地。野草变作黄色而矗立在灰白色的干土中。大热的苦闷和大早的
恐慌充塞了人间。
③室内没有一处地方不热。坐凳子好像坐在铜火炉上。按桌子好像按着了烟囱。洋蜡烛从台上弯下来,
弯成磁铁的形状,薄荷锭在桌子上放了一会,旋开来统统溶化而蒸发了。狗子伸着舌头伏在桌子底下喘息,
人们各占住了一个门口而不息地挥扇。挥的手腕欲断,汗水还是不绝地流。汗水虽多,饮水却成问题。远
处挑来的要四角钱一担,倒在水缸里好像乳汁,近处挑来的也要十个铜板一担,沉淀起来的有小半担是泥。
有钱买水的人家,大家省省地用水。洗过面的水留着洗衣服,洗过衣服的水留着洗裤。洗过裤的水再留着
浇花。没有钱买水的人家,小脚的母亲和数岁的孩子带了桶到远处去扛。每天愁热愁水,还要愁未来的旱
荒。迟耕的地方还没有种田,田土已硬得同石头一般。早耕的地方苗秧已长,但都变成枯草了。
④尽驱全村的男子踏水。先由大河踏进小河,再由小河踏进港汊,再由港汊踏进田里。但一日工作十
五小时,人们所踏进来的水,不够一日照临十五小时太阳的蒸发。今天来个消息,西南角上的田禾全变黄
色了;明天又来个消息,运河岸上的水车增至八百几十部了。人们相见时,最初徒唤奈何:“只管不下雨
怎么办呢?”“天公竞把落雨这件事根本忘记了!”但后来得到一个结论,大家一见面就惶恐地相告:“再
过十天不下雨,大荒年来了。”此后的十天内,大家不暇愁热,眼巴巴的只望下雨。每天一早醒来,第一
件事是问天气。然而天气只管是晴,晴,晴……一直晴了十天。第十天以后还是晴,晴,晴……晴到不计
其数。有几个人绝望地说:“即使现在马上下雨,已经来不及了。”然而多数人并不绝望:农人依旧拼命
踏水,连黄发垂髫都出来参加。镇上的人依旧天天仰首看天,希望它即刻下雨,或者还有万一的补救。
⑤他们所以不绝望者,为的是十余日来东南角上天天挂着几朵云霓,它们忽浮忽沉,忽大忽小,忽明
忽暗,忽聚忽散,向人们显示种种欲雨的现象,维持着它们的一线希望,有时它们升起来,大起来,黑起
来,似乎义勇地向踏水的和看天的人说:“不要失望!我们带雨来了!”于是踏水的人增加了勇气,愈加
拼命地踏,看天的人得着了希望,欣欣然有喜色而相与欢呼:“落雨了!落雨了!”年老者摇着双手阻止
他们:“喊不得,喊不得,要吓退的啊。”不久那些云霓果然被吓退了,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少
起来,淡起来,散开去,终于隐伏在地平线下,人们空欢喜了一场,依旧回进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
每天有一场空欢喜,但每天逃不出苦闷和恐怖。原来这些云霓只是挂着给人看看,空空地给人安慰和勉励
而已。后来人们都看穿了,任它们五色灿烂地飘游在天空,只管低着头和热与早奋斗,得过且过地度日子,
不再上那些虚空的云霓的当了。
⑥这是去年夏天的事。后来天终于下雨,但已无补于事,大荒年终于出现。现在,农人啖着糠粞,工
人闲着工具,商人守着空柜,都在那里等候蚕熟和麦熟,不再回忆过去的旧事了。
⑦我现在为甚么在这里重提旧事呢?因为我在大旱时曾为这云霓描一幅画。现在从大旱以来所作画中
选出民间生活描写的六十幅来,结集为一册书,把这幅《云霓》冠卷首,就名其书为《云霓》。这也不仅是
模仿《关雎》、《葛覃》,取首句作篇名而已,因为我觉得现代的民间,始终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
恐慌,而且也有几朵“云霓”始终挂在我们的眼前,时时用美好的形态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
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与去年夏天的状况无异。就记述这状况,当作该书的代序。
⑧记述即毕,自己起了疑问:我这《云霓》能不空空地给人玩赏么?能满足大早时代的渴望么?自己
知道都不能。因为这里所描的云霓太小了,太少了。似平这几朵怎能沛然下雨呢?恐怕也只能空空地给人
玩赏一下,然后任其消沉到地平线底下去的吧。
1935 年
注:1934 年,江南遭遇了近百年不遇的旱灾,受灾农田面积超过 50%,很多民众死干炎热和其后的饥荒。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将漫画集序文和漫画都命名为“云霓”,除了对云霓的喜爱,也见沿袭《诗经》选取诗歌首句中的
词句作为篇名的传统。
B. 第二段中“爬到”一词形象地写出白天气温缓慢却不可逆转的上升过程,含蓄地表现出在酷热中人们的
痛苦和无奈。
C. 文章用大部分篇幅着力渲染“大热的苦闷”与“大旱的恐慌”,为后文“云霓”的出现给人们带来慰
藉,希望做了充分的铺垫。
D. “大热的苦闷”与“大旱的恐慌”在文章首尾两次出现,但表意有所不同,后者有象征意义,比前者内
涵更丰富。
8. 文章第三段描写了大量的细节,看似芜杂,但是却“散而不乱”。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9. 序文一般是介绍书的内容以及与书相关的一些情况,而这篇序文却别开生面,与众不同。那么这篇序文
表达了几层意思?在写法上与一般序文相比有何特点?
【答案】7. A 8. ①分类清晰。看似琐碎的细节可以分成三个部分:难熬的酷热;困难的用水;艰难的耕
作。将同样的内容集中在一起,逐层展现,张而不乱。②排序合理,符合生活事理逻辑,天热——缺水——
愁耕,由因到果,次序展开。③逐层递进,符合人们情感发展的渐进逻辑。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情绪由“大
热的苦闷”到“缺水的烦恼”终至“大旱的恐慌”,人们的烦恼与痛苦逐渐加深。
9. 意思:①大旱之年,人们的痛苦、焦虑与渴望,表现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切。②画集命名为《云霓》的
原因、出版《云霓》画集的目的以及对画集作用的不自信。
特点:以散文代序文,表义含蓄蕴藉。表面上是一篇散文,通过渲染人们“久旱之望云霓”,突出云霓给
人们带来虚幻的希望的可贵,而实际上是以这种形式巧妙介绍了画集的主要内容和画集的现实意义:用艺
术消解人生苦难。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A.“作者将漫画集序文和漫画都命名为‘云霓’……也见沿袭《诗经》选取诗歌首句中的词句作为篇名的
传统”错误。由“因为我在大旱时曾为这云霓描一幅画……把这幅《云霓》冠卷首,就名其书为《云霓》。
这也不仅是模仿《关雎》、《葛覃》,取首句作篇名而已”可知,因为画册第一幅面是《云霓》,丰子恺也就
将这本漫画集起名为《云霓》。从这个意义上说,将《云霓》作为全书标题是延续了诗经的命名传统。但是
这篇文章和漫画题目定为《云霓》并不符合诗经的“首句命名”的传统。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细节描写以及结构安排的鉴赏能力。
第三段分三个大部分,分类层次清晰,逐层展现,张而不乱。第一部分由“室内没有一处地方不热……挥的
手腕欲断,汗水还是不绝地流”可知,从人们坐凳子像“坐在铜火炉上”, 按桌子“像按着了烟囱”,洋
蜡烛弯曲,薄荷锭蒸发,狗子“喘息”人们“不息地挥扇”,汗水“不绝地流”这些细节写出了难熬的酷
热,天气炎热。第二部分由“汗水虽多,饮水却成问题……小脚的母亲和数岁的孩子带了桶到远处去扛”
可知,水价昂贵,有钱买水的人家节约用水,充分利用水,没钱买水的人家“小脚的母亲和数岁的孩子”
艰难担水,由第一部分的天热形成因果关系,人们的情绪由“大热的苦闷”到“缺水的烦恼”。第三部分
由“每天愁热愁水,还要愁未来的旱荒。迟耕的地方还没有种田,田土已硬得同石头一般。早耕的地方苗
秧已长,但都变成枯草了”可知,由“愁热愁水”直至“愁耕”符合生活事理逻辑,符合人们情感发展的
渐进逻辑,由因到果,次序展开,相对应情绪由“大热的苦闷”到“缺水的烦恼”终至“大旱的恐慌”, 逐
层递进,人们的烦恼与痛苦逐渐加深。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章特点的鉴赏能力。
文章第一段至第第二段回忆了去年夏天,大热的苦闷和大早的恐慌充塞了人间。第三段运用大量的细节描
写,写出了百姓“大热的苦闷”到“缺水的烦恼”终至“大旱的恐慌”。第四段写接续“大旱的恐慌”“全
村的男子踏水”。人们苦闷和恐怖,却“只管低着头和热与早奋斗”。第六段写去年大旱的惨象。第七段
至第八段,写出了画集命名为《云霓》的原因、出版《云霓》画集的目的以及对画集作用的不自信。由“为
的是十余日来东南角上天天挂着几朵云霓……维持着它们的一线希望”“而且也有几朵‘霓’始终挂在我
们的眼前,时时用美好的形态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与去年夏天的状况
无异”可知,渲染人们“久旱之望云霓”,突出云霓给人们带来虚幻的希望的可贵。实际上,巧妙介绍了
画集的主要内容和画集的现实意义,用艺术消解人生苦难。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彭城元勰,字彦和。少而岐嶷,姿性不群。太和九年,封始平王,加侍中。社稷革创,拜光禄大夫。
服除侍中,长直禁内,参决军国大政,万机之事,无不预焉。及车驾..南伐,以勰行抚军将军。开建五等,
食邑..二千户,改封彭城主。高祖与侍臣升金墉城,顾见堂后梧桐、竹曰:”凤皇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今梧桐、竹并茂,讵能降凤乎?”勰对曰:“凤皇应德而来,岂竹、梧桐能降?”高祖笑曰:“朕亦未望
降之也。”高祖南讨汉阳,假勰中军大将军,加鼓吹一部。勰以宠受频烦,乃面陈曰:“陈思求而不允,
愚臣不请而得。岂但今古云殊,遇否大异。”。高祖大笑,执勰手曰:“吾与汝以道德相亲,缘此而言,
无惭前烈。”帝崩于行宫,宣武即位。尚书令高肇性既凶愎,又肇兄女入为夫人。颇皇后崩,帝欲以为后,
勰固执以为不可。肇于是屡谮勰。永平元年九月,召勰及高阳王雍、广阳王嘉、清河王怿、广平王怀及高
肇等入。时勰妃方产勰乃固辞不赴中使相继不得已乃令命驾意甚忧惧与妃诀而登车入东掖门度一小桥牛不
肯进遂击之良久,更有使者责勰来迟,乃令去牛,人挽而进,宴于禁中。至夜皆醉,各就别所消息。俄而
元珍将武士赉毒酒而至。勰曰:“吾忠于朝廷,何罪见杀!一见至尊,死无恨也。”珍曰:“至尊何可复
见!王但饮酒。”勰乃饮毒酒,武士就杀之。向晨,以褥裹尸,舆从屏门而出,载尸归第,云王因饮而薨。
勰妃李氏,司空冲之女也,号哭大言曰:“高肇枉理杀人,天道有灵,汝还当恶死。”及肇以罪见杀,论
者知有报应焉。世宗为举哀于东堂,賻钱..八十万、布二千匹、蜡五百斤,大鸿胪护丧事。勰既有大功于国,
无罪见害,百姓冤之。嫡子..劭,字子讷,袭封。
(选自《魏书•元勰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两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勰妃方产/勰乃固辞不赴/中使相继/不得已乃令命驾/意甚忧惧/与妃诀而登车/入东掖门/度一小桥/
牛不肯进/遂击之/
B. 时勰妃方产/勰乃固辞不赴中/使相继/不得已乃令命驾/意甚忧惧/与妃诀而登车/入东掖门/度一小桥/
牛不肯进/遂击之/
C. 时勰妃方产/勰乃固辞不赴/中使相继/不得已乃令命/驾意甚忧惧/与妃诀而登车/入东掖门/度一小桥/
牛不肯进/遂击之/
D. 时勰妃方产/勰乃固辞不赴/中使相继/不得已乃令命驾/意甚忧惧/与妃诀而登/车入东掖门/度一小桥/
牛不肯进/遂击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车驾,其本来意思为帝王所坐的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也可以用来作为帝王的代称。
B. 食邑也称采邑,在中国古代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拥有食税权,故称作食邑。
C. 赙钱,意指为了帮助他人办理丧事而赠送给丧主或者其家人的用来埋葬死者的钱财。
D. 嫡子,在中国古代家庭中指妻妾们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他们一般在家族中地位很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勰善于见机讽喻,引导皇上。皇帝说殿堂中的梧桐和绿竹十分茂盛能够引来凤凰,元勰趁机说君主有
德行才会有凤来仪,如今皇上失德,不会有凤凰降落。
B. 元勰深受高祖信任,恩宠有加。作为高祖身边的近臣,元勰参与国家大事的谋划,跟随高祖征伐,高祖
对他屡加封赏,恩宠之多,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惭愧了。
C. 元勰触怒权贵,为人所害。他坚持不同意宣武帝立高肇的侄女为后,得罪了高肇,屡遭高肇陷害,最后
在一次宫中饮宴后,被元珍等人用毒酒害死。
D. 元勰含冤而死,获得了舆论同情。在他死后,他的妃子李氏痛斥高肇冤枉杀人,诅咒高肇不得好死,后
来高肇因罪被杀,人们认为这是高肇的报应。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服除侍中,长直禁内,参决军国大政,万机之事,无不预焉。
(2)向晨,以褥裹尸,舆从屏门而出,载尸归第,云王因饮而薨。
【答案】10. A 11. D 12. B
13. (1)守丧期满任侍中长直宫内,参与处理军国大政以及各项事务,没有不干预的。
(2)到了早晨,用被褥裹尸体,装在车上从小门出来,载着尸体回到第宅,说是王因饮酒而死。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不赴”为“元勰”的谓语动词,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可断开,“中使”为固定名词,翻译为“宫中的
使者”或者“宦官”,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驾”是“命”的宾语,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可断开,
排除 C;“车”为“登” 的宾语,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可断开,排除 D。
原句翻译为:当时元勰的王妃正要生产,元勰于是坚决推辞没有复命。中使接连征召他,他不得已于是吩
咐人驾车,元勰非常担忧,与王妃想诀别,上车进入东掖门,过一座小桥,牛不肯过,于是击打牛。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D.“嫡子,在中国古代家庭中指妻妾们所生的第一个儿子”错误。嫡子指正室所生之子。妻的第一个儿子
叫嫡长子,妾的第一个儿子叫庶长子。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B.“……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惭愧了”错误。由“吾与汝以道德相亲,缘此而言,无惭前烈”可知,皇帝
并没有觉得惭愧。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1)服除,守丧期满;禁内,宫内;决,处理。
(2)舆,装车;第,宅第;薨,死。
【点睛】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
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留、补、删、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
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
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注:直译即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
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彭城元勰,字彦和。自幼聪慧,资质不同常人。太和九年,封为始平王加官侍中。国家改革,授予元
勰光禄大夫之职。守丧期满任侍中长直宫内,参与处理军国大政各项事务,没有不干预的。等到皇帝南征,
让元勰任任行抚军将军。开建五等,食邑二千户,改封为彭城主。高祖与侍臣到金墉城,只见到堂后有梧
桐树、竹子,说道“凤凰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如今梧桐树与竹子都如此茂盛,岂能
使凤凰降落吗?”元勰回答说:“凤凰应验帝王的德政而来,难道是竹子、梧桐就能降落吗?”高祖笑着
说:“朕也没有期望它降落。”高祖南征汉阳,让元勰暂代中军大将军之职,加封鼓吹一部。元勰因为频
频受到皇帝恩惠,于是当面陈奏道:“当初陈思求官却不被允许,如今微臣不求官却轻易得到。难道只是
因为古今悬殊,待遇好坏就有很大的不同吗?高祖大笑起来,拉住元勰的手说:“我和你是因为品行道德
才相互亲近,根据这样来说,对祖先(先辈)我并不感到惭愧。”高祖在行宫驾崩,宣武帝即位。尚书令高
肇性格凶残刚愎,杀害贤明杰出人士。另外高肇哥哥的女儿,入宫为夫人。顺皇后逝世,世宗想立她为皇
后,元勰坚持认为不可以。高肇于是在世宗面前屡次诬陷元勰。永平元年九月,皇帝召元勰和高阳王雍、
广阳王嘉、清河王怿、广平王怀以及高肇等人入朝。当时元勰的王妃正要生产,元勰于是坚决推辞没有复
命。中使接连征召他,他不得已于是吩咐人驾车,元勰非常担忧,与王妃想诀别,上车进入东掖门,过一
座小桥,牛不肯过,于是击打牛。过了很久又有使者责备他来迟了,于是下令牵走牛车,有人挽着他进入,
在宫中宴饮。到夜里都喝醉了,每个人各自到其他的地方休息。不久元珍率领武士携带毒酒到来。元勰说:
“我忠于朝廷,有什么罪要被杀死呢!让我见一见皇上,我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元珍说:“皇
帝怎么还能见到呢?始平王就喝酒吧。”元勰于是饮下毒酒,武士立刻杀了他。到了早晨,用被褥裹尸体,
装在车上从小门出来,载着尸体回到第宅,说是王因饮酒而死。元勰的王妃李氏是司空冲的女儿,大声哭
号说:“高肇枉顾法理杀人,天道有灵,你应当补得好死。”等到高肇因罪被杀,议论的人知道是有报应
的。世宗在东堂为元勰发布丧事。为助办丧事而赠送给丧主八十万钱、二千匹布、五百斤蜡,大鸿胪主持
办理丧事。元勰他对国家有大功,没有罪过却被杀害,百姓都为他喊冤。他的嫡子元劭,字子讷,承继爵位。
(选自《魏书•元勰传》,有删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远
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注]本诗为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 年)离泰州入蜀时所作。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亲友的痛哭声中,诗人心情沉重地跨上鞍马离开泰州,亦赴那遥远的蜀地。
B. 颈联点出远行时间和途中所见:草木零落,时人岁暮;霜雪飘洒,关河冷清。
C. 诗中“清”字运用精当,明写景物,暗写诗人的心情,一语双关,耐人寻味。
D. 尾联诗人触景生情,由昨日离别情景想到古人离别时的豪情,感情为之一振。
15. 诗歌的首联有何含意?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答案】14. D 15. 含意:全副武装的士兵满地都是,为什么你还要远行?作用:渲染紧张、危险的氛
围,暗示战乱的时代背景,照应标题“送远”,为下文抒发悲苦感情做铺垫。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
D.“尾联诗人触景生情……”错误。尾联两句“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诗人回忆昨日的离别场景,并
非“触景生情”。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其作用的鉴赏能力。
首联“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以提问开篇,诗人写了自己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为什么要远行?“带甲
满天地”中,“带甲”指全副武装的战士,“满天地”意即遍地皆兵士,渲染了紧张、危险的气氛,暗示
当时战乱的时代背景。“胡为君远行”与题目“远行”相照应。本诗运用了白描手法将离别情写得入木三
分,用浓浓的情谊来衬托尘世的悲凉和离别时孤寂的心境,首联为其抒发悲苦感情做了铺垫。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有比死生更重要的“义”,而“义”普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所谓
“________”,可是为什么只有贤者能做到舍生取义呢?是因为在关键的时候“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先以“_______”一句描写琵琶女演奏前的准备动作,后以“________”一
句描写琵琶女演奏时指法的娴熟多变。
(3)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月亮出来后的江上美景,颇有“秋水共长天一
色”之感。
【答案】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 贤者能勿丧耳 (3). 转轴拨弦三两声 (4). 轻拢慢捻抹复
挑 (5). 白露横江 (6). 水光接天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
注意以下字的书写:拨、拢、捻、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之后的表现来看,( ① )。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来报恩的,带着许多特意挑出的新鲜瓜果,“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
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虽然穷,但受人之恩,也要尽力回报。这次报恩,也为她带来了好运。
在贾府, 一般的贾母无意中听见了刘姥姥的名字,便命人把刘姥姥请过来聊天。两人见面
后,气氛相当融洽。( ② ),和她坐在一起聊天。刘姥姥也很会 ,专门捡着那些贵族太太、
小姐爱听的故事说,很受她们的欢迎。刘姥姥察觉了对方的友好和善意,所以在游览大观园时,不介意为
她们取乐而扮丑;也会配合凤姐和鸳鸯的恶作剧,逗大家开心,宴席上喊了一句“食量大如牛”,结果全
体笑场。
在尴尬和无奈中,能看明白自己的处境和角色,也懂得 ,从而受到众人的欢迎,对刘姥姥
来说,自己也得到了好处,可谓 。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众星捧月 见微知著 人情世故 大快人心
B. 众星捧月 察言观色 人情世故 皆大欢喜
C. 烘云托月 察言观色 世态炎凉 大快人心
D. 烘云托月 见微知著 世态炎凉 皆大欢喜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洞明世事的那个人就是她 ②贾母很温和地称呼刘姥姥为“老亲家”
B. ①她就是那个洞明世事的人 ②刘姥姥被贾母很温和地称呼为“老亲家”
C. ①洞明世事的那个人就是她 ②刘姥姥被贾母很温和地称呼为“老亲家”
D. ①她就是那个洞明世事的人 ②贾母很温和地称呼刘姥姥为“老亲家”
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食量大如牛”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B.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暖心给我们脑补了中国古文化的一课。
C. 2020 年,是我们每一个用力生活的人“拼”出来的,‘搏”出来的。
D. “天问一号”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中途修正、载荷自检等工作。
【答案】17. B 18. D 19. B
【解析】
【分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众星捧月: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尊敬爱戴的人。
烘云托月: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
此处用于形容“贾母”的地位,形容贾母受人尊敬爱戴,被众人拥护,故选用“众星捧月”。
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察言观色:留意观察别人的话语和神情,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
由“专门捡着那些贵族太太、小姐爱听的故事说,很受她们的欢迎”可知,此处用于形容刘姥姥会揣摩别
人的心意,故选用“察言观色”。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世态炎凉:指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
此处用来形容刘姥姥为人处世的道理,故选用“人情世故”。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使人感到非常痛快。
皆大欢喜:人人都高兴满意。
由“从而受到众人的欢迎,对刘姥姥来说,自己也得到了好处”可知,此处用来形容刘姥姥和众人都很满
意,故选用“皆大欢喜”。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前文“从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之后的表现来看”可知,主语应为刘姥姥,故“她”应放在前面,排除 A、C;
由后文“……一般的贾母无意中听见了刘姥姥的名字,便命人把刘姥姥请过来聊天”可知,主语为贾母,
是其“便命人把刘姥姥请过来聊天”,与其相对应,主语应为“贾母”,排除 B。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食量大如牛”为引用刘姥姥的话,表引用;
A.表特殊含义;
B.表示引用;
C.表强调突出;
D.表特定称谓。
故选 B。
20. 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分析下列根据新闻内容所拟的标题,妙在何处。
①新闻内容:为教育惩戒权立法,是为了更好地育人。
标题:重拾“戒尺”是为了更好地育人。
妙处:
②新闻内容:双节将至,不要让农民工为薪酬担忧。
标题:双节将至,莫让农民工“忧薪”。
妙处:
【答案】①用借代手法拟题,“戒尺”代指戒权,形象生动,又突出惩戒权的历史传统。
②用谐音双关手法拟题,“忧薪”与“忧心”谐音,既点明新闻内容,又让人印象深刻。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和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重拾“戒尺”是为了更好地育人: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借代是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
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本题中,“戒尺”代指惩戒权,教育惩戒,能够化平淡为生动,使读者对
陌生的东西也能够熟稔起来,又突出惩戒权的历史传统;可以使标题更加形象生动。
双节将至,英让农民工“忧薪”: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双关,利用语言文字方面的同音或者同义,双
关一般有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之分,使得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能够联想到两个双关词语之间的联系,从
而激起进一步阅读下去的欲望。本题中,“忧薪”与“忧心”谐音,属于谐音双关手法,使一个词语牵涉
两件事情,增强新闻标题的幽默诙谐感。既点明新闻内容,又让人印象深刻。
21. 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达上存在五处问题,请指出序号并进行修改。
①写得一手好字离不开正确的握笔姿势非常重要。②硬笔与毛笔书写的区别,首先是执笔的不同,硬
笔讲究“三指法”,毛笔讲究“五指法”。③硬笔中的三指是最佳执笔,既灵活又好看,既简单又大方,
④笔与手的角度大约是 60 度左右。⑤毛笔中的“五指法”要求腕平、掌竖、指实、管直、掌虚。⑥腕平,
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⑦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尽量竖起来。⑧掌虚,就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好像
手心里握着一只鸡蛋。⑨指实,就是在手指执笔时要有力量。⑩管直,执笔写字时要尽量保持笔管与纸面
垂直。
【答案】①去掉“非常重要”;②去掉“的不同”;③“执笔”后加“的姿势”;④去掉“左右”;⑩“执
笔”前加“就是”。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离不开……”与“……非常重要”句式杂糅,应去掉其一;
②“的区别”与“的不同”,语义重复,应去掉其一;
③“三指”与“最佳执笔”搭配不当,故在其后添加“的姿势”;
④“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应去掉其一;
⑩“管直”收缺少谓语动词,故在“执笔”前加“就是”。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没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新华社发程硕作)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受与思考?假定你所在的学校就有这种现象,请以学生张小明的名义,给本校
校长写一封信,表达你的观点和态度,提出你的意见与希望。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与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如此“无奈”
尊敬的校长:
您好!
像每一个咱们学校的学生一样,我们都非常喜欢我们的学校:团结、求实、创新、奋进。但也有一条
规定,让我们很困扰:学校规定学生课间、午休不许出教室。
这是很多学校都有的一条规定,这是实数“无奈之举”,我们也能够理解您学校的难处和苦衷,但您
也一定知道这样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
您和学校都深知这些道理,但为什么还要采取这样的措施呢?其实我们都明白:学校尤其是城市中小
学空间有限,人员高密度情况下课外活动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这是不可忽视的。课间和午休,除了上厕
所不许出教室是不少中小学校的规定。究其原因,是一个“怕”字。
“怕”什么呢?首先是怕孩子出事。走廊里、楼梯间、操场上,孩子们难免奔跑打闹,万一磕了碰了
咋办?进而是怕家长“闹事”。孩子在学校受伤,家长可能不依不饶,要求学校赔偿。最后是怕给自己找
事。一个班 40 多人,全校 1000 多个孩子,同时拥到操场上玩儿,老师们管不过来。
为什么会“怕”呢?因为如果一旦出了安全问题,家长往往要追究学校的责任,某些家长甚至提出不
合理要求,学校求告无门。
很显然,现阶段整体社会舆论对学校不利,无论什么原因,学生一旦出现问题,压力和指责往往都要
由学校和老师承担。
其实我们都明白,作为学校来说,与其简单地“一刀切”,不如开动脑筋,在安全与快乐之间找到平
衡点,做好保护和准备工作,制订科学而完善的制度。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同时,寻求政府支持或社会帮助,努力改善校园基础设施,从而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这不仅仅是一种三方共赢的结果,更是学生、家长和学校共同的期待。让对方感受到作为学生是能够
理解学校的难处和苦衷的;同时要态度诚恳,语言平和,避免激起对方的抗拒情绪。希望我们的学校少一
些无奈,期望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张小明
X 年 X 月 X 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漫画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写作时,先要认真审读漫画,准确把握漫画寓意。漫画
揭示了目前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某些中小学校规定学生课间、午休不许出教室。并且提示了原因:学校
尤其是城市中小学空间有限,人员高密度情况下课外活动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一旦出了安全问题,家长
往往要追究学校的责任,学校求告无门;整体社会舆论对学校不利,学生一旦出现问题,压力和指责往往
都要由学校和老师承担。
学生应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评价,对其原因进行评析,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描述现象,
并明确自己的态度:这样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
分析原因:学生户外活动可以调剂身心以利于更好地学习,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长久之计。
联系实际:目前中小学生普遍户外活动不够,“让孩子们动起来”日益成为全社会共识。结合漫画提示,
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漫面中给出了一些提示信息:学校尤其是城市中小学空间有限,人员高密度情况下
课外活动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一旦出了安全问题,家长往往要追究学校的责任,某些家长甚至提出不合
理要求,同时,整体社会舆论对学校不利,学生一旦出现问题,压力和指责往往都要由学校和老师承担。
结合原因进行延伸: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外,很多学校管理者主观上的“怕”和“逃”也加剧了这一现象。
提出观点:面对矛盾不退缩不逃避、勇于承扭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本身就是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这本就是
教育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学校来说,与其简单地“一刀切”,不如升动脑筋,在安全与快乐之间找到
平衡点,做好保护和准备工作,制订科学而完普的制度,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
持,同时寻求政府支持或社会帮助,努力改善校园基础设施,从而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以上的分析其实就大致确定了本文的写作内容:现象——危害——造成现象的主客
观原因——解决思路。不同的学生可以就其中自己最有心得的部分进行构思和写作。
从文体要求看,本题要求写一封信,书信属于应用文体,有其固定的格式要求,如开头要有称谓语,结尾
要有署名,日期(可根据考试时间自定)等。
从内容看,应结合上述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针对漫画中的现象,“表达你的观点和态度,提出你的意
见与希望”。
因为信是给校长提建议,因此要有一定的换位思考意识,让对方感受到作为学生是能够理解学校的难处和
苦衷;同时要态度诚恳,语言平和,避免激起对方的抗拒情绪。
【立意】1.摒弃“无奈之举”,还学生以“自由”——从学生身体健康入手,勇于承担风险;
2.“灵活”午休——规范制度,共担风险,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3.为学校“松绑”——家长社会各界加大对学校的理解,减少傲慢与偏见,为学校“松绑”。
【素材】1.因噎废食绝非良策。 其实,在课间、午休问题上,最需要的是学校和家长在共情基础上达成共
识。学校和老师们应当把胸怀放得大一些、担当的勇气多一些。当然,家长们也应有科学、正确的认识,
将室外活动的风险视为孩子成长的“必修课”。须知,得与失从来就是共生并存。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大人不怕,孩子们的空间才会更广阔些!
2. 学校“怕”学生出问题,而禁止学生课间、午休出教室,但这,无异于因噎度食。面对矛盾不退缩不逃
避、勇于承担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本身就是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这本就是教育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3.“文武之道,一张一驰。”课间、午间给学生一定时间活动,可以调剂学生的身心以利于更好地学习,是
为了我们学生全面发展的长久之计。更何况现在的中小学生普遍户外活动不够,身体素质下降,“小胖
墩”“小眼镜”越来越多。“让孩子们动起来”日益成为全社会共识。